陕西作家白描小说在线阅读
1. 白描工作经历
在70年代末,我曾在陕西师大进修和教学,期间撰写并发表了《论〈诗经〉的成因——兼与刘念先教授商榷》、《豪迈悲壮的英雄颂歌——论杜鹏程的小说创作》等研究论文。随后,结合教学与编辑工作,陆续发表《论路遥的小说创作》、《柳青的追求和创造》、《我读〈延河〉新人新作》、《还是要开放,还是要面向生活》、《热闹与寂寞》等文学评论。在这一时期,我还出版了小说和报告文学作品,如1988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苍凉青春》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评论,在北京、西安两地分别召开作品研讨会,给予了该作品较高评价,被誉为“知青文学的又一次超越”。
1982年,我调入陕西作家协会,担任《延河》文学月刊社小说编辑,次年成为小说组组长。1984年,我担任《延河》文学月刊社主编,1985年又兼任陕西作协书记处书记。1991年,我从陕西调入北京,担任国家外国专家局主办的《国际人才交流》、《专家工作通讯》两刊编辑部主任,1992年担任两刊副总编辑,1993年担任中国国际人才交流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两刊副总编辑。
1999年7月,我调入中国作家协会,担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至今,致力于文学创作与研究,以及文学交流与传播的工作,不断推动文学事业的发展。
(1)陕西作家白描小说在线阅读扩展阅读
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主要用朴素简炼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词藻修饰与渲染烘托。
2. 白描的人物简介
原名白志钢。陕西泾阳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后留校任教。1982年调陕西省作协,曾任《延河》文学月刊主编,省作协书记处书记。1991年调北京,历任国家外国专家局《国际人才交流》、《专家工作通讯》杂志编辑部主任、副总编辑,中国国际人才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等。1999年调中国作协任鲁迅文学院副院长,编审。曾任全国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评委会副主任,冯牧文学奖、庄重文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等奖项评委。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客座教授。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苍凉青春》、《人兽》,长篇纪实文学《荒原情链》、《陕北:北京知青情爱录》,中短篇小说集《恩怨》以及报告文学、文学评论、散文等约300万字,任《遭遇昨天》等多部电视连续剧编剧。报告文学《一颗遗落在荒原的种子》1992年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