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听书APP
『壹』 《佛学50讲》 听书笔记
陆陆续续听了一部分熊逸老师的佛学50讲,有一些零星的笔记,记录在此。
1 佛学在我看来并不是确定的一堆知识,好像数学物理学公理定理一样确定,不是那样的,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很多的佛学经典也不是真的是佛陀说的,最早的佛经也是弟子根据记忆编写而成的,后来的很多的佛学经典是后来的高僧根据自己对佛学的理解,当时的社会政治环境编写的。而且各个宗派,观点还会有差别,甚至互相的对抗,甚至有互相的不认同。因为佛学思想中也有很多模糊的问题,佛陀没有讲清楚的地方,那么后来的人们就会对那些问题有不同的理解,从而形成各门各派。作为一个有学识的人,应该有能力去做一些辨别,梳理佛学发展的基本的历史脉络,了解佛学的发展变化,了解其最基本的思想,而不是认死理,揪着一个佛学观点或者一部佛经死磕,我们始终是要抱着开放的心态,去学习。
2 佛学思想浩瀚无边,博大精深。它汇集了很多人对人生,对世界的理解,而且历史的各个时期,佛教的形态又有很多变化,可能侧重点不同,可能修行的方式不同等。佛学经典更是一辈子都看不完,所以学习佛学并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不是学习能力强的,带有思辨开放精神的人,很可能也就只是学着其中的一部分,然后信之,修之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看到各种对佛学和佛教有着天壤之别态度的人。可以在社会上看到一些伪佛教徒。并没有真心的皈依了三宝并潜行修行,也可以看到非常虔诚的,但也有理解的不全面的。也有对佛教佛学持否定的态度的,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这是一个复杂的东西,个人的理解就非常不一样了。有点像盲人摸象,个人得出的结论不一样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作为一个识辨能力的开放的学习者,至少要抱着把东西全貌搞清楚的观点,然后才可能得出一点点谦虚的意见。对一件事情来龙去脉都还没搞清楚,因此就不要妄加评论它的好与不好,最好是持保留的态度。 我自己还是希望多读佛学书籍,多去理解佛法,吸收我自己认为对的,保留我还不能理解的不能认同的。不过不断的用历史的眼光,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佛学。
3 佛学思想浩瀚无边,是值得去研习的,不过佛教作为一个宗教派别,我们可以继续保持开放谨慎的态度。我们就当学习佛学是一种哲学形态,就如你学习西方哲学史一样,其中包含很多的智慧,阐明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对过好人生有很多的启迪,因此是可以不断的去研习,有好多的思想是值得现在焦虑的人们去研读和思考的。
4 六道轮回,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摆脱六道轮回,涅槃成佛。这是佛学的基础认知,乐观厌世。轮回皆苦,但要积极修行。人道珍贵,有修行的机会。有些观点我还不能很好的接受。我只能接受我能接受的那部分,比如世事无常,放下执念,活在当下。会把人生看成更加长远的事情,而不是纠缠于当下的一时一事不放手。了解了佛教的基础,便能理解有些佛教徒的行为,因为他们就是全然认同了佛教的思想,因此抛家舍业的去寺庙修行,对与不对无法论断,相信了不同的思想而已。
5 对付出有了更多的理解,这是我最近听佛学讲座,看佛学方面的书的一个比较大的感受,付出是生命的重要旋律,而且付出也只是关乎自己,和别人没关系,付出多少,怎么付出,结果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更重要的就是让自己拥有这样的状态,知足,满足,安心的状态,是人生的重要目标。在这种状态下,付出就是自然而然的结果了。照顾好自己的内心,记得付出是人生重要旋律就很好。
5 佛陀菩提树下悟的道是缘起性空。佛陀为佛教确立的四法印是一切事物皆无常(诸行无常), 一切情绪皆苦(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无自性( 诸法无我 ),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寂静 )。
6 以前其实我自己有很多误解的,认为想要信佛,去信就行了,并不需要学习什么,见了菩萨就磕头,进了庙就烧香,就是信了佛了。至于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那得看其他的信佛的,听听他们怎么说就行。这可能也是以前的一种方法,古代传承的一种方法。包括我的一些亲戚,也是这样的,也就这样信佛的,至于信什么佛,那好像不要紧。那天陈默说,上学就是锻炼思维,训练思维,没读过书的,和读过书的,只读过小学的,和上过大学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那么精神世界也是不一样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人,在看待佛学,佛教的时候,也是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和做法,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佛法在传教的时候,更多要考虑的是普通的老百姓,如何能让老百姓更能接受,这有时候是需要做一些灵活的额调整,包括教义,形式等方面,我觉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7 从小一路上学上班走到现在,学习这个词好像更多是指学习技能,学习各种具体的知识,数理化,语言,好似缺少点关于如何过一生的思想学习。年长一些之后,通过看书,思考,会不断的重复思考这些,于是也会去看各种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西方哲学,佛学,也挺好。
『贰』 哪些有声书种类更受读者们的欢迎
不同有声书的受众不同,年龄层、性别、喜好等等诸多因素都会影响对于有声读物的选择,目前最大的有声读物平台喜马拉雅的数据看来,受众群体最大的有声书类型有:都市言情、热血玄幻、异术超能。
『叁』 《佛学50讲》听书笔记
1. 佛学并非一成不变的知识体系,而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演变的哲学思想。早期的佛经多由佛陀的弟子根据记忆所编,后世的经典则是后世高僧根据对佛学的理解和社会政治背景所创作。不同宗派之间存在观点差异,甚至有时会出现对立,这是因为佛学思想中存在许多模糊之处,后世的人们对这些问题有不同的解读,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有学识的人应当有能力辨别和梳理佛学的基本历史脉络,了解其发展变化和基本思想,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而非执着于某一观点或经典。
2. 佛学思想广博深邃,包含了人类对人生和世界的众多理解。佛教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呈现出多种形态,修行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佛学经典繁多,终身学习都不一定能读完。因此,学习佛学并非易事,需要具有较强学习能力和思辨开放精神的人才能深入其中。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佛学态度各异的人,包括伪佛教徒、虔诚的信徒和持否定态度的人。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佛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个人理解各不相同。
3. 佛学作为一种哲学形态,包含了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启示,对现代社会中焦虑的人们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因此,我们应保持开放和谨慎的态度,将学习佛学视为一种哲学探究,如同学习西方哲学史一般。
4.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超脱六道轮回,达到涅槃。这是佛学的基础观念,强调虽然世间充满苦难,但应积极修行。人道是宝贵的,因为有机会修行。有些观点可能难以接受,如世事无常、放下执念、活在当下等,但这些观念有助于我们将人生视为更长远的过程,而非纠缠于眼前的事物。了解佛教的基础,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佛教徒的行为。
5. 付出是生命的重要部分,与他人无关,重要的是保持知足、满足和安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付出是自然的结果。照顾好自己的内心,并记住付出是人生的重要旋律。
6. 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道是“缘起性空”,佛教的四法印包括:一切事物皆无常、一切情绪皆苦、一切事物皆无自性、涅槃超越概念。
7. 学习通常指的是学习技能和具体知识,如数理化和语言,但人生思想的学习同样重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阅读和思考,我们会不断探索各种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西方哲学和佛学,这些都是很有益的。
『肆』 中国十大电台fm排名是怎么样的
中国十大电台fm排名:喜马拉雅FM、懒人听书、凤凰FM、考拉FM电台、企鹅FM、蜻蜓FM、酷我听书FM、荔枝FM直播、氧气听书、豆瓣FM。
考拉FM电台
听书听新闻、音乐、笑话段子、相声脱口秀、英语儿歌、小说评书必备应用。国内音质最好,内容最全最省流量的全免费手机电台收音机.随走随听的手机电台,你想要的中国好声音,在考拉FM电台都可以找到。
『伍』 随身空间 可以在手机上看的网站 佛曰佛曰那本
推荐佛教听书。是一个安卓系统手机听书客户端,很多佛教音乐、佛法讲座。
包含有:经典诵念 梵呗课诵 密咒真言
佛陀圣号 佛教有声书 佛法讲座
佛教歌曲 清音雅乐 专辑推荐 世间善书
用佛教听书,你能:
拥有各类型的听书资源,每日更新;
免费收听、下载,无广告打扰;
批量管理资源,下载功能更简易方便;
为安卓手机用户量身定制,更好的用户体验
『陆』 为什么怀恩菩提心APP不能用了
可以用,在各大应用商店即可下载。
怀恩菩提心app是一款能够为用户提供线上的修行管理的生活实用类手机应用软件。用户通过软件可以轻松获取海量的佛经进行诵读,平台还为用户收录了超多的梵音佛音,功能齐全,可以与同好一同交流修行心得。
大悲咒、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往生咒、观音大士赞、佛说阿弥陀经、金刚经等一系经忏诵唱图书佛音熏陶,经常诵读佛经,聆听佛教音乐对人生命运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更是修行者向佛陀学习的必经之路;听书佛经不仅能随时随地阅读,更能随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