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小说抗战之临时工
『壹』 抗日小说 主角自己发展根据地经济 自己组建军队
这类文文17k历史频道很多的,都非常精彩,推荐给你几本好看的吧!都是我在那里追的。
《抗战之临时工》
老爷,国军来人说如果你能留下,会给老爷陆军一级上将军衔。
告诉他们,日本不是说马上就送来战争赔款吗,我已经决定退休了。
好的,那共军代表也来了,他们说代表人民让你留下,怎么回呢。
一样说吧。
哎,冯全抱着小儿子无奈的在心里对还留在国内的三个老婆说,我只打日本,两不相帮。
《抗日之我为战神》
诸多穿越者之中没有最霉,只有更霉。因被日本人陷害而蒙冤被迫退伍的军人杨震在一次空难事故中回到了狼烟遍地的1938年,却不想附身成了一名日军战俘,更与其他战俘一起成了臭名昭著的日军731部队的实验对象,一名没有名字,只有代号的马鲁大。目睹日军的凶残暴行,他奋起反抗。带领一同被俘的战友彻底的毁掉了这个恶魔的城堡。在成功之后,他带领着战友又纵横在白山黑水之间。在日军的围剿之下,越战越强,终于打出了一支抗日的铁军,迎来了八年抗战的最终胜利。
《烽火男儿行》
历时三个月的淞沪抗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30万冤魂让整个南京城披上血色,徐州会战、武汉保卫战也是英魂遍地尸骨累累。年轻的懵懂学生唐城和国军连长的一次偶遇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为了心中的信义,唐城踏上了漫漫征程,从一个战场新兵逐渐成为一个被老兵们称呼为长命鬼的百战老兵。
『贰』 莫言的代表作是什么
1、《透明的红萝卜》
讲述的是一个顶着大脑袋的黑孩 ,从小受继母虐待, 因为沉默寡言,经常对着事物发呆 ,并对大自然有着超强的触觉 、听觉等奇异功能的故事。
2、《 红高粱家族》
《红高粱》以抗日战争及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主要通过"我的奶奶"戴凤莲以及"我的爷爷"余占鳌两个人之间的故事,讲述发生在山东的生命赞歌。
《红高粱》主线是"爷爷"余占敖率领的武装压击日军,辅线是"爷爷"余占鳌和"我奶奶"戴凤莲之间的爱情故事。故事发生的主要地点是高密东北乡,从民间的角度给读者再现了抗日战争的年代,展现的是一种为生存而奋起反抗的暴力欲。
在对时代背景进行塑造时,莫言通过狂欢式的语言形式给读者展现了抗日战争初期的时代情绪,既有压抑、荒凉、凄楚、沉闷,又有欢乐、抗争、激愤,在这种复杂的情绪下奏响时代的旋律,在冲突与纠结之间表达一种忧郁的悲剧感,
有动荡不安的社会给人民造成的祸患,有因为列强入侵带给人民的毁灭性伤害。莫言竭尽全力的对几乎所有的战争场面都进行了精心的雕刻,无论战争场面的大小,甚至人与野狗在吞噬尸体时的较量也用了极多的笔触,展现了一幅幅尸横遍野、血肉横飞的血淋淋的画面。
在这些血肉交汇之中,莫言描绘了一片红如鲜血的红高粱,整个世界都是血红的。
3、 《蛙》
以新中国近60年波澜起伏的农村生育史为背景,讲述了从事妇产科工作50多年的乡村女医生姑姑的人生经历,也反映出中国计划生育的艰难历程。该书秉承了作者乡土文学的一贯风格,以细腻的笔触、朴实的文字,落脚于中国社会的一隅。
4、《丰乳肥臀》
是莫言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在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5、《天堂蒜薹之歌》
《天堂蒜薹之歌》是莫言1988年创作的一部体现中国作家良知、反映弱势群体生存状态的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以农民发起的"蒜薹事件"展开的一系列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政府和农民之间纠缠的故事。这是莫言的一部长篇小说力作,一部为民请命的杰作。
小说以“蒜薹事件”为经,以高羊、高马、金菊、方四叔、方四婶的生活经历为纬,深刻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了农民当时当下的生存状态,以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故事。
并剖析了农村文化的落后、思想的贫乏、生存的窘迫,以及导致“方四叔车轮下惨死”、“金菊上吊自杀”种种悲剧发生的原因。
『叁』 揭秘:毫不犹豫带头降衔的开国将军是谁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汤光恢,江西省永丰县恩江镇人,曾任黑龙江军区第二政委、江西省军区第二政委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2年9月按正兵团职待遇离休。笔者1985年起从事党史工作,曾两次有幸拜访老将军。老将军言语朴实,和蔼可亲,其革命经历感人至深,现撷取几个故事献给读者。
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宣传员
1909年8月,汤光恢出生在恩江镇柏树内村一个贫苦家庭。父母亲、三个哥哥、两个妹妹,加上他自己,一家八口,仅靠父亲从事乡村私塾教书的一点微薄收入过日子,生活十分清贫。12岁时,母亲因病无钱医治去世。兄妹中,大多因贫病而亡。清贫的生活,勤劳善良父母的言传身教,使汤光恢从小就养成了勤劳俭朴、刻苦好学的品德。五四运动后,新文化、新思想在永丰迅速传播开来。永丰县在吉安读书的宋大勋、袁佐龙、薛佐唐等青年学生,利用放寒暑假的机会,宣传革命思想,积极推动办义务小学、平民夜校、读书班等,许多穷人的孩子得到了读书的机会,汤光恢也因此进入城三乡义务小学免费学习,1923年考入濠上旧制高等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品学兼优,1925年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毕业,并被学校留下来担任初级班教师。
随着新文化的传播,马克思主义也逐渐在永丰传播。1923年初,宋大勋等人发起成立“永丰青年书报社”,集资购买《向导》《新青年》《共产主义ABC》《小说月报》《晨报》《狂人日记》等进步书刊,供青年学生阅读。1924年8月,又秘密成立党团外围组织“恩江学会”,1925年7月向社会公开,其宗旨是:“养成团体生活,拥护群众利益,介绍新潮,改造社会。”汤光恢有时间就到书报社,阅读进步书刊,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春,加入“恩江学会”,同年11月,由薛佐唐、黄肇芬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与此同时,汤光恢还积极参与党团组织开展的革命活动。演文明戏,宣传反帝反封建。演员大多为党团员,周兴、黄欧东都是主要演员。汤光恢忙着卖戏票、搞道具。当时的永丰,老百姓只有在过年时才有机会看戏,平时基本上没有文化生活。听到县城有戏看,群众便扶老携幼,有的甚至从几十里的乡下跑来观看,把戏场(上西坊张王庙内)挤得满满的,十分热闹。许多年轻人看了戏后,受到教育,积极参加农民协会和工会,成为反帝反封建的积极分子。办夜校,宣传革命思想。利用寒暑假,在农村通过农民协会开办农民夜校,在县城通过工会开办平民夜校。办夜校公开的口号是消灭文盲,实际上是宣传革命形势,讲三大政策,讲封建剥削根源,启发群众阶级觉悟,在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共合作的大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群众觉悟的不断提高,使国民党右派十分惊恐,他们不仅策划了1927年的“三七”事变,破坏进步团体,逮捕主要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袁佐龙、钟兆祥、薛佐唐、聂作汉等人,迫使他们逃亡在外,而且散布流言蜚语,污蔑攻击共产党是“共产共妻”、共产主义是“财产均分”,在群众中制造思想混乱。为了揭露国民党右派的阴谋,帮助群众正确了解共产党,正确理解共产主义,被人称为“小秀才”的汤光恢,自然担负起了这一光荣任务。
在当时,有关共产党和共产主义方面的材料大都是从苏联翻译过来的,文字不通俗,许多人看不懂。为解决宣传材料缺乏而且难懂的问题,汤光恢和曾绍参、温厚福等革命知识青年商议,自己动手,分工编写一本通俗的宣传小册子,取名为《共产主义和共产党》。小册子编好后,又发动大家集资送到吉安石印,于1927年五一节前出版发行。
小册子共7300字,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简明扼要地来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共产党,以消除人们的误会。这本小册子由汤光恢的本家人埋藏于地下,1986年从地下挖出,封面上还盖有汤光恢当年的印章,现珍藏在江西省革命历史博物馆。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以身作则的连指导员
大革命失败后,汤光恢以教书为掩护,开展党的秘密工作,曾担任城区苏维埃交通部长,并在1930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秋,红一方面军为“诱敌深入”,粉碎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一次“围剿”,大踏步地向中央苏区撤退,在红军经过永丰向宁都黄陂隐蔽集结时,经县委批准,汤光恢投笔从戎,参加红军,分在红一师政委罗瑞卿办公厅(当时未设政治部)任宣传员。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戎马生涯,通俗宣传的才能得到进一步发挥。
汤光恢出身贫苦,小学毕业一直从事教书,要迅速适应部队生活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然而,经过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的严峻考验,他终于闯了过来,培养出了不怕苦、不怕死、坚忍不拔的革命意志。1932年5月,汤光恢调任红二师第五团警卫连指导员,连长是后来成为解放军名将的梁兴初。
这时,经过三次反“围剿”战争和扩红运动,红军在不断发展壮大,但同时也普遍出现了减员现象。一是战斗减员,打仗不可避免地会有伤亡。二是非战斗减员,有的人思想上不坚定、对前途缺乏信心而离队,有的人经受不了艰苦战斗生活的考验,有的人在军事训练事故中伤亡,有的人因部队生活艰苦而生病或死亡。因此,减少部队非战斗减员,就成为巩固部队,保持和提高部队战斗力的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为了巩固连队,防止发生非战斗减员,汤光恢身体力行,采取了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其一,注重调查研究,掌握思想动态。汤光恢到连队不久,就把全连战士的名字、家庭情况作了详细了解,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了基础。每天向党员和积极分子布置任务,熟悉他们在行军、打仗和训练中的表现,及时掌握连队的思想动态。其二,发扬优良传统,开展思想教育。充分发扬红军官教兵、老兵教新兵的优良传统,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在反“围剿”的岁月里,部队不是行军就是打仗,很少有时间坐下来上政治课,汤光恢总是利用出发前的几分钟、或行军途中休息的时间,简明扼要地讲一个问题,作一些思想动员。安排党员和老战士做好思想教育,要他们在行军途中或休息时,给新兵讲红军以少胜多的故事,说明红军是劳苦大众的正义之师,是有前途的部队,从而坚定战士们的革命信心。其三,处处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战士。汤光恢深知“行动是最有说服力的政治教育”的道理。每次行军,一旦看到有的战士跟不上队伍,就会主动上前扛武器弹药,让战士轻装前进,跟上队伍。虽然有时也感到吃不消,但仍然咬紧牙关坚持下来。那时每天行军100华里是常事,翻山越岭,长途跋涉,一到宿营地,战士们一个个极为疲劳,一躺下就睡着。然而作为指导员却不能休息,必须和连长一起召集班、排长们到炊事班帮助淘米、洗菜,把饭弄出来,让大家吃饱肚子。接着是把水烧热,让战士们有热水温足,以消除疲劳。为了不惊醒战士,常和连长一起,将热水端到战士的地铺边,轻轻地帮他脱下鞋袜,帮他温足。如有血泡,还轻轻地帮他挑开。这种关爱行动,常使战士们感动得热泪盈眶。战士们将党员和干部比做自己的的父母兄弟,把连队当成自己的家,全连指战员亲如一家人。
由于干部以身作则,思想政治工作深入细致,汤光恢所领导的连队没有发生过一个非战斗减员。1933年8月,经中央军委批准,该连被授予“巩固模范连”称号,汤光恢被授予“团结巩固部队优秀模范连指导员”称号,并荣获“八一红星三等银质奖章”。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实事求是的保卫部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为加强对新四军的领导,从延安抽调汤光恢等一大批骨干力量充实新四军的领导队伍,汤光恢奉命调任新四军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协同组织部长李子芳健全新四军干部队伍,组织部下设组织科、干部科、调查统计科、青年科,汤光恢还兼任调查统计科科长一职。1938年1月6日,汤光恢一行30多人从延安经西安、汉口抵达南昌,入住三眼井高升巷(现友竹巷)1号新四军军部。当时,新四军军部驻后院大楼,而前院则是国民党的机构,昔日的对头共处一屋,其状况可想而知。另外,在军部周边,遍布着国民党的特务。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汤光恢和新四军军部的战友们以抗日为重,积极开展工作。他们每天都要接待来自闽浙赣边、赣粤边等游击区的人员,听取汇报。为了加快部队整编的进程,新四军领导还深入到各地进行具体指导。汤光恢一到南昌便与副军长项英一起,跋山涉水赴莲花县游击区,与其负责人谭余保、刘培善等人一起研究游击队集中及下山后根据地的善后问题。紧接着他们又马不停蹄赶往赣南地区,唤起民众的民族意识,积极参军抗日。在新四军军部卓有成效的工作下,一股股抗日的洪流被汇集成一支铁的新四军。1938年4月4日,新四军军部在完成了组建任务后,离开南昌奔赴抗日前线。不久,新四军军法处成立,新四军秘书处处长李一氓兼任军法处处长,汤光恢出任副处长,主持工作,后升任军法处处长,下辖军纪科、审判科、执行科、典狱、执行队五个科级单位。汤光恢实事求是,执法森严,军纪严明,在他的督导下,新四军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纪律严明的抗日武装。新四军保卫部与军法处合并办公后,汤光恢出任保卫部部长。
新四军组建初期,部队逃亡现象不断发生。因此,防止逃亡,巩固部队,成为当时锄奸工作的紧迫任务。汤光恢认为,搞锄奸工作的人,头脑要冷静,要学会科学地分析问题,对逃跑要作具体分析,既不可右倾麻痹大意,又不能草木皆兵。汤光恢根据逃亡的原因、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收到很好的效果。
锄奸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清除叛徒和内奸。新四军整编后,部队可以通过军邮进行通讯。军部机要科一个机要员,江西上饶人,参加过三年游击战争,向家里寄出了一封信,几年不通音讯的父母接信后,喜出望外,很快回了信。信中除了诉说思念之情外,还告诉他家中生活很好,要他离开部队,回家找个工作,早日成家。这个机要员接家信后,思想上发生了动摇,不愿再过艰苦的生活,便主动和驻上饶的国民党第三战区司令部(长官顾祝同)情报部门拉上了关系。敌情报部门如获至宝,一方面对他封官许愿,一方面做他家里的工作,要他提供新四军的绝密情报。当时,为确保重要机密不被泄漏,汤光恢不断向部队进行保密教育,部队指战员的警惕性普遍较高。锄奸部统计科内勤工作时发现那个机要员频繁地往家里寄信,引起了怀疑。有一次内勤将他外寄信件拆开检查,信中全是新四军的密电码,叛徒原形毕露。这个案件的破获,解除了新四军特别是首脑机关的严重威胁,项英非常高兴,说锄奸部立了大功。
汤光恢非常重视对国民党派遣特务的转化和争取工作。1938年,部队医务人员奇缺,多次要求上海党组织介绍医务人员到新四军工作。国民党第三战区特务头子张超指示上海特务组织,乘机派遣特务打进新四军。上海特务组织便通过关系,向上海党组织推荐了宝隆医院护士长杨忠(真实身份是特务组长),为了不引起怀疑,同时还推荐了该院临时工胡新武。杨忠到新四军后,分配在教导总队当医生,为了取得信任,主动工作,事事抢着干,态度和蔼可亲,大家反映很好,党组织决定把他列为入党对象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教育,党组织正式发展他入党。一天,指导员找他谈话,准备发展他为党员,并严肃地说道:“参加共产党是一个革命者在政治思想上的一次飞跃,每一个要求入党的人,必须对党忠诚老实,要向党交心,把过去的一切向党交代清楚,好事、坏事,就是杀了人,只要入党前交代清楚了就没事了。如果隐瞒不交代,入党后被查出来,就要执行铁的纪律。你好好回忆一下,准备好了再找我谈。”杨忠听后惊出了一身冷汗,思想斗争很激烈。回顾到新四军后的所见所闻,感到共产党是真正抗日的,是为国为民的,国民党黑暗腐败,不得人心,决定弃暗投明,向党老实交代一切,真正参加共产党。第三天,杨忠鼓起勇气,向指导员交代了自己的真实身份。指导员不敢怠慢,逐级上报到军部。项英把李一氓和汤光恢找去,一同作了研究,指定由汤光恢负责处理这个案子。汤光恢对杨忠的情况作了全面分析,他到新四军后,没有什么破坏活动,各方面表现一直很好。这次,他被党的抗战政策和新四军的实际行动所感动,主动交代,可见他不是死心踏地跟国民党的,过去参加国民党特务组织,是受了国民党的欺骗宣传,对共产党不了解,现在他要真心实意跟共产党走,我们不能拒之门外,这也符合党的灵活机动的锄奸政策。把杨忠这样觉悟了的敌人争取过来,可以为我们服务,有利于抗日,有利于人民。汤光恢将自己的意见向项英作了汇报,并请示是否可以接收入党。项英指示,可以允许杨忠入党,叫做特别党员,直接和你联系。汤光恢向杨忠传达了这一决定,并交代他,不公开共产党员身份,继续和特务组织保持联系,重要情况及时报告。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杨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了跟党走的诺言,重要情报及时向党报告,对新四军锄奸工作作出了贡献。一天,杨忠急忙赶到军部,向汤光恢报告说:“张超要我介绍5个人到新四军工作,这些人都是特务,怎么办?”汤光恢毫不犹豫地答复:“让他们来吧!”几天后,杨忠领着5人来了,汤光恢将他们分别安排到5个连队,同时指示指导员,监视他们的行动,加强对他们的争取教育。这5个特务来不及进行破坏活动,就被强大的政治攻势征服了,一一交代了自己的特务身份,愿意重新做人。皖南事变后,杨忠被俘关入上饶集中营,在上饶集中营的暴动中逃了出来,历尽艰苦找到军部,军部认真审查了他在集中营的表现,未发现他有什么对不起党的言行,被重新分配工作。解放初期转地方工作,任福建省卫生厅厅长。肃反时,因历史问题被抓起来审查,经过组织证明才平了反。“文化大革命”中,又被抓了起来,外调人员问汤光恢:“杨忠是宝隆医院的特务组长,你知道吗?”汤光恢回答:“他入党前作了主动交代,我们通过上海党组织核实一致,他对党是忠诚老实的,且有立功表现,按照当时的政策,是允许入党的。”并如实出具了证明。
在锄奸工作中,汤光恢重证据,轻口供,尤其反对刑讯逼供,坚持实是求是,防止扩大化。1941年,新四军第一师吸收了上百个上海青年和学生,这些青年因环境的改变,或因生活的艰苦,有的逃跑,有的说怪话,使人产生怀疑。第一旅锄奸科在审问一逃跑的青年时,动刑逼供,这个青年在严刑之下,说在上海参加了一个叫“真理团”的组织。有一女青年,共产党员,怕受皮肉之苦,要什么就供什么,说上海共产主义“真理团”是托派组织,头头就是王兴华。王兴华立即被逮捕,“真理团”也被定性为托派特务组织。王兴华开始坚决不承认,但在反复的严刑逼供下,他屈服了,随口供出在上海参加“真理团”的有上千人,来新四军的都参加了“真理团”。一口气抓了这么多特务,破了一个“大案子”,第一旅锄奸科的同志们兴高采烈,正积极准备材料上报。第一师锄奸部长周林(解放后任贵州省委书记)得知后,感到问题重大,立即到军部向汤光恢作了汇报。他俩一起进行了仔细分析,认为“真理团”是托派特务组织,证据不充分,“真理团”既然在上海是公开的,为什么不通过上海党组织查实一下。如果相信逼供,是会冤枉好人的,这对抗日是不利的。统一意见后,他们立即向军首长作了报告,军首长指示第一旅,停止审讯,并将4个主要嫌疑犯送交军部。军部决定由汤光恢审问“真理团”头头王兴华。开始,王兴华不敢翻供,汤光恢反复讲明党的锄奸政策,要他抛弃顾虑,说出实情。在汤光恢的真情感召下,王兴华突然哭了,把真实情况详细讲了出来,并把衣服一脱,露出了满身伤痕。不久,上海党组织送来了王兴华等人的材料,证实他是一名思想激进的爱国青年,认识上还比较幼稚。同时还证实在被抓的人中,有夫妇两人确系国民党特务。军部立即决定解除对上海青年学生的审查,并妥善作了安排。根据本人意愿,可以回上海,也可继续留在部队工作。考虑到王兴华在审查时受了不少委屈,汤光恢动员他回上海,但他坚决不肯离开部队。为了让他有一个新的人际环境,心情舒畅地工作,汤光恢将他从第一师调到第三师,并特别叮嘱第三师锄奸部要对他关心、爱护、帮助。日本投降后,王兴华随第三师到东北,加入了共产党。解放后肃反和“文化大革命”中,他因“真理团”的问题两次被隔离审查,汤光恢都如实出具了证明,得以恢复工作。1990年,王兴华得知汤光恢在南昌,从东北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说汤光恢三次救了他的命,他的后40年的生命是汤光恢给的。
为指导新四军锄奸工作,汤光恢认真总结经验,先后撰写了《关于锄奸政策的几个原则问题》和《关于锄奸政策的几个具体问题》。他的这两篇文章,成为新四军锄奸的重要政策依据,为巩固抗日游击区,避免误杀扩大化,加强内部团结,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
带头降衔的开国将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有了政治上和物质上的坚实基础,军队实行军衔制的问题就提上了议事日程。1952年4月根据中央军委《评定各级干部等级指示》,全军干部评级工作全面展开,并于当年基本结束,正式建立了我军干部的等级制度。通过这次评级,使全军各地区、各部队之间的干部级别取得了大体一致,从而为下一步实施军衔制度创造了有利条件。1955年1月23日,中央军委发布《关于评定军衔工作的指示》规定,鉴于1952年评定干部级别的标准是“以德才资衡量干部现职”,与授衔条件一致,故评定军衔应以干部的级别为主要依据,参照编制军衔的规定进行全面衡量,并规定了评定军衔的范围和标准。按照评级评衔标准,汤光恢最初可评为中将军衔。
解放战争时期,汤光恢就是第二十一军政治委员,军长为滕海清。舟山战役后,正值朝鲜战争爆发,为了防御美军佯攻山东半岛,中央军委决定在胶东布署兵力,于1950年调汤光恢任胶东军区政委,司令员为钱钧,7个月后升任山东军区政治部主任,后任军区党委代理书记。
1954年,为了提高我军高级干部的文化素质,中央军委决定在解放军政治学院成立高干文化班,从全军抽调几十名正军以上干部参加学习。汤光恢被抽调去学习,并担任文化班的支部书记。有一天,负责文化班的学院副院长莫文骅找到汤光恢,对他说,关于评定军衔的事情,毛主席认为中将的名单超过了200个,多了些,要我们做做工作,自愿地降下来。汤光恢当即表示,既然毛主席讲话了,我带头降下来。在他的带头下,班里其他学员也表示,既然老汤你带头降,我们也要求降。就这样高干文化班除汤光恢外,还有詹化雨、段焕竞、陈云开等6人自愿由中将降为少将。后来莫文骅对他们说,毛主席知道了很高兴,说:“我们的干部能上能下,看来我们的党大有希望。”
1955年9月开始授衔授勋,汤光恢时任沈阳军区公安军政委,被授予少将军衔。当时,实际授衔情况是,副兵团级,被授予上将19人,被授予中将22人,被授予少将1人;准兵团级,被授予上将1人,被授予中将54人,被授予少将3人;正军级,被授予中将97人,被授予少将107人。由于汤光恢等开国元勋的高风亮节,带头降衔,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军衔制得以顺利施行。
52年后,汤光恢回顾当时的情景仍记忆犹新,并表示:“我得到的荣誉是党和人民给的,也是千万个牺牲的战友和烈士们给的,他们倒下了,而我还活着,是个幸存者。我从一个穷苦人家的孩子,一步步成长为我军的高级干部,完全是党的培养教育。我从参加红军的第一天起,就觉得有饭吃,有衣穿,比家里好百倍。现在我早已离休,享受很高的待遇,感谢国家,感谢党。”
『肆』 那部小说是重生到了抗战时代有个系统可以兑换武器弹药。
我的军阀生涯,八一物流誉满全球,超时空抗日,抗战之铁血救国,抗战之铁血战魂,带着淘宝去抗日,抗战之无限兑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