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本上的声音作文800字
1. 以“读”为话题600字作文
我在思想的路上狂奔,书宛如阶梯,升华着我的思想。书,永远载着我飞向一个个更高的境界。
听书篇
上幼儿园时,就很喜欢书了。只不过无奈于自己是“文盲”,只好麻烦父亲替我念。每晚的听书,便成了我一日之中必不可少的享受。那一本本厚厚的《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和《天方夜谭》,把我小小的快乐填充得满满的。第二天,我便迫不及待地给小朋友们绘声绘色地讲述昨晚听到的《丑小鸭》。后来,幼儿园班里的午饭与午睡之间的时段,竟发展成为了我个人的“故事会”。那时刚接触书的我,虽无境界可言,但我却感受到了这个新朋友的力量:令我快乐,也令我身边的人都快乐。
听书,乐在其中。
看书篇
小学的时候,我语文成绩很好,原因是我想赶紧多认点字,这样就能读书了。爸爸给我买了本插图版带拼音的《西游记》。中午回家吃晚饭后的午休,便总要翻开看看。我只喜欢看孙悟空,而对于缺少孙悟空的情节是一概不理的。因为自己姓孙,骤然觉得自己肯定是孙悟空的后人,因而学起耍定海神针来了——当然,我的金箍棒只是根扫帚。再后来,又偶然看了《三国演义》,起初对赵云崇拜得一塌糊涂,却被同学斥以“肤浅”。后来又自鸣脑瓜灵光,偷着买了把羽扇,却被父母训斥为“乱花钱”而没收了。我气愤之余,大叫:“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啊!”那时,我在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读自己喜欢的书,充实、满足。
看书,迷在其中。
品书篇
长大以后,爱上了小说。我很喜欢鲁迅和沈从文——那么迥异的两个作家:一个一针见血,一个柔情似水,就这样同时被我喜欢上了。品鲁迅笔下的阿Q,可笑又可悲;品从文笔下的翠翠,可爱又可怜。我品到了鲁迅笔下的铿锵正义,品到了从文笔下的湘西倩影。那文字总是能激起我心灵的涟漪,加速我思想的速度。鲁迅先生与从文先生宛如我读书生涯中的一座山与一湾水,一起沉稳并灵动着我的性格。在他们的文字中,我品到了缕缕馨香,得到了一场心灵的洗礼,——不管那是暴雨还是细雨,我想我已在那书香之中得到了一次人生的升华。
品书,醉在其中。
听书,不求甚解,简单也其乐融高中话题作文融。看书,囫囵吞枣,充实而痴迷忘我。品书,细细玩味,陶醉又深坠其中。漫步书籍的长廊,我听到了汨罗江边的嗟叹,看到了刘兰芝的情比金坚,品到了红楼香消玉殒背后的无奈。无心听书,留心看书,醉心品书,这就是我读书的三个境界。
2. 作文《读书改变我的生活》
童时代,因为自己的作文被老师看中,常常受到表扬,并且在班上当作范文来读。也许自己对文学的眷恋就是从那一刻结下的,理想之舟就在那一刻开始扬帆远航了……那时我写的字也变的刚劲有力,姐姐寄给千里之外父亲的家信里有时就随寄我的字迹。这看似细小的鼓励与表扬,谁知竟成了我终生为之奋斗不懈的动力和源泉。求学、工作,做了妻子、母亲,工作直到再也坚持不了的那一刻,就走上了手术台。风风雨雨的走过来了,也有了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了。由断续的写作和阅读,一路走到今天,欢乐、忧伤、成功、失败,苦辣酸甜,是写作让自己变的更美丽,更睿智,更充满对生活对人生的爱,是写作改变了我平淡而不乏温馨的生活!现在,我的生活几乎是离不开写字了,一天两天不写字就觉得空落落的,似乎少了许多东西,那种空虚和落没,随着写作的快乐也一同消失,当我坐在电脑前,当敲打键盘的时候,我的快乐随着思绪而飞扬,什么都变得不重要了,那是一种自由的生命完全释放的过程,心情的愉悦无可比拟,什么烦恼愁苦顿时烟消云散,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找到了自己生命最好的轨迹,这是我毕生为之努力的方向,我为此而感到莫大的欣慰与满足,发表与否也不是最重要的,当然,我也在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是我早已深深的懂得:为文者为人更重要,名利是重要,但不可看的过重,不要为名利所累,尽量淡泊名利,才能写出无愧于自己和时代的文字!这是一个写作者的良知,也是作为新时代知识分子的一种责任!我是这样给自己下的定位!这样思考着,生活着,奋斗着,看尽了生活的种种,追名逐利的种种,正当的与不正当的竞争,天天都在上演;各种人都要生存,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说不定那是他响当当的世界观与座右铭!所以社会是缤纷与芜杂的,所以就有了形形色色的人等,这也许是社会学家研究的范畴吧!不过现在,我想谈谈写作。当自己有了科学的名利观以后,真的能静下心来,读一些书,写一些自己的文字,而不是去迎合什么,说一些言不由衷的话!在我看来那和浪费光阴没有什么两样。一个写作者应该有勇气坚持一些该坚持的东西,尽管你所坚持的,在别人,在世俗的眼里,是多么的没有价值,多么的微不足道;同样,也应该放弃一些该放弃的东西,尽管你所放弃的,在别人的眼里,是多么的有价值!应该守住自己的生活底线.最起码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也许不一定精辟,但一定要深刻,要言之有物,要能引起别人的深思,应该让读者在心理上有所得,而不是喝白开水的感觉.要抒发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之情;对处于顺境者能够锦上添花,对处于逆境者能有所启迪与鼓舞。这就要求自己的文字能够有血有肉,有思想性和启迪性!当然,文学也是属于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应该在追求益智性和思想性的同时,而不放弃对艺术性的追求。这也许就会涉及到艺术风格与写作风格的问题,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学习实践和磨砺才能修成正果!这也需要一定的悟性和创造性,模仿是万万不可以的,那是邯郸学步,到最后连自己都忘了,也就谈不上艺术,艺术就要走向死亡了。写作也离不开灵感,没有灵感,往往也难以产生优秀的文字!瓦特看到跳动的壶盖,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现象,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科学史上的成功事例,也往往离不开灵感,离不开现实生活的触动;悉尼歌剧院的造型,就是一只剥开的橘子引起的灵感火花吧!所以要善于捕捉一闪而过的灵感火花,让她变成一篇篇优美隽永的文字,让她迸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最后我认为,写作需要自己有广博的知识面,最好阅历越深越好,要理科、文科知识兼备,这对写作的思路肯定有帮助;历史、政治、军事、科学、经济管理、艺术(如音乐、绘画)等等各个门类的知识,都要广泛涉猎。要关心时世政治,倾听社会各个阶层的呼声,对他们的现状要有所了解,这样就能和社会的国家的脚步保持高度的一直性!
3. 明湖居听书仿写作文
1. 模仿《明湖居听书》的手法(正侧结合)写一个400字的作文,去烘托
恐龙们还在地球乐园中无忧无虑地尽情吃喝,突然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剌眼的白光,一颗直径10公里相当于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从天而降.那是一颗小行星,它以每秒40公里的速度一头撞进大海,在海底撞出一个巨大的深坑,海水被迅速气化,蒸气向高空喷射达数万米,随即掀起的海啸高达5公里,并以极快的速度扩散,冲天大水横扫着陆地上的一切,汹涌的巨浪席卷地球表面后会合于撞击点的背面一端,在那里巨大的海水力量引发了德干高原强烈的火山喷发,同时使地球板块的运动方向发生了改变.那是一场多么可怕的灾难啊.陨石撞击地球产生了铺天盖地灰尘,极地雪融化,植物毁灭了,火山灰也充满天空.一时间暗无天日,气温骤降,大雨滂沱,山洪暴发,泥石流将恐龙卷走并埋葬起来.在以后的数月乃至数年里,天空依然尘烟翻滚,乌云密布,地球因终年不见阳光而进入低温中,苍茫大地一时间沉寂无声.生物史上的一个时代就这样结束了.。
2. 明湖居听书声音描写有哪些
接近尾声时,声音忽又扬起,如同湍急的流水,撞上了礁石后溅起的浪花;又如舰艇划过海面后荡起的急流,冲到了那极高的地方;又似一条在崇山峻岭间升空的飞龙,盘旋一阵后,向上急冲;随后又力骋其千回百折的精神,如一只银燕在时空的隧道里左右徘徊,最后直向上冲,一个“原”字出口,如同珍珠落下,掷地有声.在大自然里,许多事物能使人心旷神怡,比如听一听小虫子、鸟儿们的歌曲,要知道,它们是大自然最好的歌唱家了.听,那是黄莺在歌唱,它像一位熟练的女高音,唱出婉转柔和的曲子,令人不能不拍手叫好.那雄壮的声音是谁哼唱的?哦,原来是一只老鹰,它的声音使人充满了力量.“吱吱”,这只小虫的声音如音乐家拉的小提琴,虽然我不知道它的名字,但我肯定它是一位优秀的音乐家.“知了!”一听这句话,就知道它是谁了,它是蝉,可是,难道它只会唱这首歌吗?许多虫、鸟的声音在我耳朵里汇成了一手独具特色的交响曲,它是多么另人陶醉、着迷。
3. 明湖居听书中用比喻手法描写声音之美的句子.(越多越好)
1忽羯鼓一声,歌喉遽发,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2.五脏六腑里,像熨斗熨过,无一处不伏贴;三万六千个毛孔,像吃了人参果,无一个毛孔不畅快.3.忽然拔了一个尖儿,像一线钢丝抛入天际,不禁暗暗叫绝4.那王小玉唱到极高的三四叠后,陡然一落,又极力骋其千回百析的精神,如一条飞蛇在黄山三十六峰半中腰里盘旋穿插5.这一出之后,忽又扬起,像放那东洋烟火,一个弹子上天,随化作千百道五色火光,纵横散乱.这一声飞起,即有无限声音俱来并发.那弹弦子的亦全用轮指,忽大忽小,同他那声音相和相合,有如花坞春晓,好鸟乱鸣.很多呢。
4. 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仅仅用于人物描写吗
应该说是这样的. 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它是最主要的描写手段,是直接描写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或直接描写景物的方法.苏轼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生活的内涵是丰富复杂的,明言直语往往不能尽述其意.一般说来,正面描写常受事物定势框架的限制,而侧面描写天地广阔,无所束缚.所以尽管正面描写是描写的主要手段,但有时还必须进行侧面描写,正如茅盾所说:“要考虑到读者必有的想象力,在正面描写以外,还要辅以侧面描写.” 所谓侧面描写,是指对描写的对象,不做正面的描绘,而从其他人物、事物的描绘、渲染中,烘托描写的对象,从而获得独特艺术效果的方法,简言之,侧面描写就是通过对被描写对象的周围效果的渲染来表现被描写对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又叫衬托法. 常见的侧面描写的方法有: 1.以人衬人: 意即写此人是为衬彼人.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美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的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外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这种“以不写写之”的侧面描写法,能充分地调动读者的自由联想和丰富想象,产生一种不定型的、没有限度的“揽之若无,思之则有”的审美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2.以物衬人: 要写人,先避开不写,而写有关的景或物,如《七根火柴》歌颂了一位无名战士,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描绘自然环境:“整个草地都沉浸在一片迷蒙的雨雾里,看不见人影,听不到人声,被暴雨冲洗过的荒草,像用梳子梳理过似的,躺倒在烂泥里,连路也给遮没了.天,还是阴沉沉的,偶尔还有几颗冰雹洒落下来,打在那浑浊的绿色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浪花.”环境是多么的险恶啊!而无名战士呢,是“倚着树杈半躺在那里,身子底下是一汪浑浊的污水”,身体是多么的虚弱啊!这一切表明无名战士自己是最需要火柴的,可他却把仅有的七根火柴无私地奉献了出来.作者通过对“物”的描写,成功地塑造了具有忘我革命精神的无名战士的形象. 3.以物衬物: 如《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在这里,作者以鱼来衬出水的清澈,虽没有一字一句写水,可是读者却能从潭中鱼儿看出水清如镜,产生“水尤清冽”的真实感觉,收到了从正面描写所无法达到的艺术效果. 如果从侧面描写的性质来分,还可分为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类似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烘云托月月更明,也叫做“水涨船高” ;反衬,即从反面衬托,就是利用同描写的主要对象相异或相反的事物来作陪衬,譬如以丑衬美美更美,也叫做“水落石出”. 如《明湖居听书》一文中,为了突出白妞说书技艺的高超,先写了黑妞说书,作者把黑妞的演唱写到叹为观止的地步,好象已词尽意穷,无以复加,读到这儿,不禁使人生疑:作品的主人公不是白妞吗?把黑妞的演唱技艺写得如此绝妙,岂非喧宾夺主?作者借观众之口道出了个中用意,解答了读者疑问:“他的调门都是白妞教的”,“他的好处人说得出,白妞的好处人说不出;他的好处人学得到,白妞的好处人学不到”.原来写黑妞是为了衬托白妞啊!这就是用了正衬法. 如《荆轲刺秦王》中,作者塑造了刺客荆轲这一大智大勇的英雄形象 ,与此同时还塑造了另一个刺客秦武阳 ,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可是见到秦王,将献图时,竟然吓得“色变振恐”,而荆轲泰然自若“顾笑武阳”,并“前为谢”,巧妙地遮掩了秦武阳失常的表情.在这里,秦武阳的徒有虚名、外强中干有力地衬托了荆轲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这就是用了反衬法.诗人王建《入若耶溪》诗中的两句诗“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之所以特别为人所称道,就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反衬法,以动衬静更显静. 在实际写作中,这几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往往是综合使用的,如《口技》中,为了表现口技艺人的高超技艺,就成功地使用了多种侧面描写的方法:当艺人摹仿发生大火的情景时,观众的反应是“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这是以观众的反应衬托口技的高超,这是以人衬人,是正衬;当演出结束时,写舞台上的布置是“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里是以道具的简陋反衬口技的高超,这是以物衬人,是反衬.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讲的就是侧面描写手法的妙用.希望同学们在写作中能够积极运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做到正侧结合、虚实相生,使你的描写由单一变得丰富、由直白变得蕴藉、由呆板变得生动,使你笔下的景物更加鲜活、人物更加丰满,从而全面提升你的作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