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武侠小说作家刘兆玄
Ⅰ 不知道是古龙还是谁写的一部武侠小说,主人公好像叫辛捷,女主好像叫方上方。
就是剑毒梅香,男主辛捷女主是张青,身世性格都和黄蓉差不多
Ⅱ 古龙的作品有人代笔的吗
上宫鼎,系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合用的笔名,取“三足鼎立”之意。
刘氏三兄弟是古龙小说《剑毒梅香》的续补者。刘氏兄弟祖籍湖南衡阳,均受过高等教育,有的在国外留学,获博士学位,有的步入政界,官至台湾政府部长。上官鼎在台湾武侠文学界十分有名,其主要作品有《沉沙谷》、《铁骑令》、《七步干戈》、《侠骨关》、《金刀亭》等。
于东楼,原名于志宏,天津人,台湾作家和出版家。于东搂早年留学日本,喜爱文学,创作了不少现代枪战小说。七十年代中期在台北创办汉麟出版社,成为众多武侠小说家的密友,经常为朋友代笔续写武侠小说, 古龙作品《风铃中的刀声》《铁剑红颜》等由他续补完成。八十年代后期,于东楼离开出版界,开始独立创作武侠小说,其主要作品有《烟雨千重剑》、《铁剑流星》、《魔手飞环》、《短刀行》、《侠者》等。于东楼的武侠小说结构严密,情节奇诡,节奏明快,语言幽默风趣,人物性格鲜明,深受学者和专家的好评。
墨余生,本名吴钟绮,海南人。生于1921年。卒于1985年,台湾武侠小说家。他创作了几十部武侠小说,其中《琼海腾蛟》、《海天情侣》、《明驼千里》三部曲最为有名,在大陆也曾一版再版。墨余生的作品蕴藉深沉,情节奇幻,场面极有气势,而文笔又颇有古风,人物刻划也有一定功力。古龙作品《剑气书香》、《剑气严霜》由他续写完成。
丁情,本名蒋庆隆,曾在台湾电影界工作,后投入武侠小说创作,被视为古龙最得意的弟子,《那一剑的风情》、《怒剑狂花》、《边城刀声》等作品均由他创作完成的。从现有资料来看,丁情身世孤苦飘零,性格孤独复杂,又爱惹事生非,人生之途坎坷。古龙却十分喜欢他,并以自己的智慧和天才去影响他,鼓励他放手创作。丁情没有辜负古龙的厚望,于是武侠小说家的行列中,又多了一位新秀。丁情的创作深得古龙的精髓, 从语言到情节到人物,几乎是原汁原味,令读者真假难辨。但这种刻意模仿却不符合文学创作的真谛,写出的作品虽然很有古龙小说的神韵,却失去了自己的创作风格。
还有司马紫烟
Ⅲ 七步干戈的介绍
《七步干戈》:上官鼎,为台湾多部武侠小说作者署名,据作者自己称为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合用笔名,究竟谁是弑父者?天剑、地煞这一对令武林闻之色变的董氏兄弟相互怀疑,终是箕豆相煎,手足成仇!殊不知这正是武林败类的奸计。这一巨大的秘密。从此湮灭岁月之中。天剑隐身古刹,地煞退居村野。数十年后,一对武林新秀陡然现身江湖,武功惊世骇俗。一个天马行空、洒脱不羁,神采沛然如玉树临风;一个气质内敛,沉稳如山,智若深海。正是天剑、地煞之子,天心与其心。天心华服美仪,一掷千金,仗义疏财,救无数英雄于危难;其心素衣只身异国,粉碎惊天阴谋。自古英雄爱美人、美人慕英雄。一双少侠,行走江湖,竟牵出情丝不断,惊鸿一瞥...
Ⅳ 武侠小说的作家中卧虎藏龙,名士学者多多,有一人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一职,他是
上官鼎
上官鼎是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的共同笔名,暗寓三足鼎立之意,而以刘兆玄为主要执笔人。刘兆玄,1943年生,湖南衡阳人,台湾大学化学系毕业,1971年获得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回台湾后历任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清华大学校长,兼任《科学杂志》总编辑,著有无机化学研究专著20余种。上官鼎的武侠小说,为其早年之事,始于60年代初应征代古龙续写《剑毒梅香》,接着以《沉沙谷》 一局成名。上官鼎之作,文笔新颖但武打仍不脱旧的传统,又因三兄弟合写而难免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1968年,刘兆玄出国留学,“登报宣告封笔”,以后便专心化学,不再复出。
上官鼎作品十部:《芦业侠踪》《剑毒梅香》(《河洛一剑》)、《长干行》《沉沙谷》《铁骑令》《烽原豪侠传》《七步干戈》《萍踪万里录》《侠骨头》《金刀亭》。
Ⅳ 刘兆玄的著名作品
刘兆藜、刘兆玄 、刘兆凯三兄弟以“上官鼎”为集体创作之笔名发表武侠小说,隐喻三足鼎立之义。刘兆玄为主要执笔者,四哥刘兆藜负责男女之情的描述,六弟刘兆凯专写武打部分。1960年兄弟三人合写《芦野侠踪》,让“上官鼎”一举成名。此后,相继出版《长干行》、《沉沙谷》、《铁骑令》、《烽原豪侠传》、《七步干戈》、《侠骨关》、《金刀亭》等一系列作品,曾帮古龙代写《剑毒梅香》 。大学毕业后三兄弟相继出国深造,遂在1968年登报,宣布封笔 。
刘兆黎、刘兆凯共同创作:《七步干戈》、《沉沙谷》、《芦野侠踪》、《沉沙谷》、《铁骑令》等,
续写《剑毒梅香》。
2014年,出版《王道剑》,90万字 。
Ⅵ 七步干戈的出版重点:
*行政院长刘兆玄(上官鼎)昔年叱吒风云的武侠著作
*著名武侠评论家林保淳作推荐序
*特邀国宝级艺术文学家楚戈封面题字
【导读推荐】--著名武侠评论家--林保淳
上官鼎与武侠小说
──七步干戈所映现的情怀
在台湾武侠小说发展史上,「上官鼎」是一个很特殊的名字。
「上官」复姓,在百家姓中居於「司马」和「欧阳」之间,并不是常见的姓氏;但却是武侠小说世界中显赫的世家,饶具古典、侠义的气息。写武侠而以上官为姓,是非常符合武侠小说情味的。
「鼎」是古代用以调和五味的器具,因而有「调和鼎鼐」之说;它也是象徵国家的重宝,相传大禹聚九州贡金铸了九个鼎,夏、商、周代代相传,春秋时期,还引起楚庄王的觊觎,欲问「鼎之轻重大小」。三代的鼎,一般是圆腹、两耳而三足的,因此我们常说「三足鼎立」──而这显然是「鼎」的命意所在,刘兆藜、刘兆玄、刘兆凯三兄弟,共用这一笔名,合力撑开了自己一片武侠的天空。空军将军刘国运一门六博士,都是学理工出身的,而这只鼎却跨越到文学界,兆藜写男女之情,兆凯写英雄演武,而文学根柢深厚、文字清新畅达,富於想像、巧於结构的刘兆玄,无疑是最关键的一只脚。
上官鼎的「鼎」,或许在取名时也隐含著对自己未来武侠创作分量的期待。试看那个武侠小说正风起云涌的时代,一九六○年,是台湾武侠小说在经历「暴雨专案」无情的扫荡後重新转型出发的重要的一年,前辈作家卧龙生的《玉钗盟》正开始展现脍炙人口的魅力、司马翎的《剑神传》逐渐模塑著一代大侠石轩中、诸葛青云的《一剑光寒十四州》持续著白马青衫江湖行;而一代奇才古龙,则从《苍穹神剑》到《孤星传》,声誉鹊起,英风侠影,纵横於武林之中。此时,上官鼎的《芦野侠踪》,也不甘寂寞的以新秀姿态,在江湖中留下了身影与踪迹。面对著前辈、颉颃著同侪,这时的刘兆玄,年方十八,还是师大附中高三的学生,少年英锐如斯,如果说没有武林雄心,没有自我期许,纯粹是「著书只为稻粱谋」,恐怕也是不可思议的。尽管这只鼎的轻重大小,尚没有明确的定论,而且他自己也未必充分意识到,但三剑齐挥,啼声初试,上官鼎就已经缔建了未来武林重镇的初期架构。
但真正让上官鼎树立旗号,打响知名度的,是他的第二部作品《剑毒梅香》。
《剑毒梅香》(一九六一)原本是古龙与清华出版社签约所写的武侠小说,但不知何故,古龙中途辍笔,只写了前面三集,是刘兆玄自告奋勇,承接而续写的。据说古龙後来十分懊悔,因为他对书中以剑术、轻功、掌力、诗、书、画、色七项绝技傲视天下的「七妙神君」梅山民,太过喜爱了,而此一原是他精心撰造的故事,却为上官鼎无心中承继过去,失去了主导权,不免觉得万分可惜。古龙在一九六一年的《游侠录》中仍念念不忘「七妙神君」,刻意延续梅山民─←辛捷─←丁伶─←石慧的谱系;而後来更索性重写一部《神君别传》,以续前缘。
《剑毒梅香》由古龙肇始,却由上官鼎续完。此书也是上官鼎成名之作,书中叙写父母惨遭仇人所害的少年辛捷,巧遇武功尽失的「七妙神君」,学成七艺後,以「七妙神君」的身分行走江湖,一面寻访仇踪,一面代师雪恨,中间经历了与方少?、金梅龄及张菁三位少女的情感纠葛,最後奋起抗衡天竺番僧,终成一代大侠的故事。
全书故事线索明快清晰,易读易懂,很合乎通俗的三昧,而其中对情感的描摹较为出色,上一代梅山民因「色艺」而生的纠葛、新一代辛捷因多情导生的波澜,乃至辛捷与吴凌风友情与感情的冲突,写来多格外著力。
上官鼎从一九六○年开始创作,到一九六六年写完前半部《金刀亭》(後半为伪作),其後远赴加拿大留学,在这六、七年间,除了前述诸作外,大约完成了《沉沙谷》(一九六一)、《铁骑令》(一九六一)、《烽原豪侠传》(一九六二)、《七步干戈》(一九六三)、《侠骨关》(一九六四)等,共九部作品,其他皆属坊间冒名顶替、鱼目混珠的伪滥之作。其中,《七步干戈》是最为人称道的代表作之一。
《七步干戈》,顾名思义,写的是兄弟间的冲突与仇怨,这颇让人立刻联想到上官鼎也是家有六兄弟。上官鼎家中六兄弟,在大哥刘兆宁领军下,步调齐一、感情融洽,早已传为昆玉美谈。刘兆玄对兄弟情谊的眷念,早在《铁骑令》中就有所展现。
《铁骑令》这部作品,虽向来未受足够的瞩目,但是他唯一一部企图将武侠与史事结合的作品,在点到为止的叙事与穿插中,即已具有相当不凡的史识,对秦桧之所以必欲置岳飞於死地,能直指出高宗与徽、钦二帝之间的矛盾。
书中以青蝠剑客挑战「武林十三奇」为骨干,而著力描摹十三奇中最富声望的铁旗岳家父子五人的事迹,父慈母爱、兄弟同心,各有奇遇;而於岳家芷青、君青、一方、卓方四兄弟的相互扶持友爱,显然特别眷顾,甚至还以秦桧、秦允兄弟的一场箕豆相煎作了对比。
《七步干戈》则更进一步,从误会、冲突到涣然冰释、醒悟的过程中,凸显兄弟情谊之难能与可贵。此书表面上以「天剑」董无奇、「地煞」董无公及董其心、齐天心两代的兄弟反目为主线,但矛头所指,却是针对其中挑拨离间、设计陷害他们的祸首「天禽双座」,强调的反而是血浓於水的家庭父子、兄弟之情。
本书更感人的是丐帮诸豪杰的英风浩气,以及董其心与这些草莽英侠间生死不渝的真挚友情。就在故事的最後,当董家上一代的误解冰释时,董其心、齐天心这两位堂兄弟,眼看著又要为庄玲这位可爱的女子拔剑相向时,董其心想起了三国曹家兄弟煮豆燃萁的故事,想到了董家两位老人一世的仇怨,「七步干戈历史岂能重演」?他毅然决然的就做了退让。尽管这样的退让说服力明显不足,且不免令人质疑,但却深刻透显了这部小说的主题。
在现实社会上,刘兆玄是外和内刚,有为有守,且非常坚持原则、定见不疑的人,这让他在历任大学校长或政务官的时候,拥有相当高的声望,但也得罪过不少的人。
化名为上官鼎,写起小说,他有时候也难免会因刻意强调某些特定主题意识而牺牲、扭曲了书中人物的性格,且兄弟同心,未必才力亦相同,三人轮番上阵的写法,不免也有不少顾此失彼的窘状。
这或许正是上官鼎虽成武侠重镇,却未能蔚然成宗师的原因。
刘兆玄大抵志也不在成为一个作家,和大多数的武侠作家一样,他喜爱武侠文学,也投入武侠创作的行列,但武侠创作,不是他安身立命之所在,更未必会因此而高抬武侠文学的价值──或者,他只是将武侠视为他的「少年英雄梦」,而成长之後,还有更重要的梦想该去达成。
上官鼎的「鼎」,另有一个「调和鼎鼐」的功能,这与他目前所担任的「行政院长」职位,或可密合无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