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題1:①暗示情節,小說的情節雖不是很復雜,但都以琴聲為背景,都與琴聲有關;②刻畫人物,突出了他在鄉親們心目中的地位;③突出主題,他在災難面前鎮靜沉著、勇於犧牲的精神深入人心。
小題2:他雖然是一個聾子,但是執著地追求藝術,演奏技藝高超,對作品有獨到的領悟能力,在危急時刻能挺身而出,捨己救人。
小題3:①平時,琴聲陪伴鄉親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幫助鄉親們度過一天天的勞累;②危急時,鄉親們從琴聲中獲得啟示、信念、力量,靈魂得以凈化,平靜的應對,最終轉危為安;③琴聲幫助鄉親們認識到他不只是一個聾子,更是一個捨己救人的英雄。
Ⅳ 記敘文《瞄準》閱讀理解題的答案有嗎
(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 (5分)
A.小說第三段交代獵人槍法神准,為下文做鋪墊,點明他最終選擇打掉金屬夾,是故意要放走那隻東方白鸛的。
B.「瞄準.這個標題,簡潔利索,讀者的眼睛一觸及,好像立時感到冷冰冰的槍口直接沖人而來,點明主旨。
C.作者巧妙運用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帶讀者經歷了這次特別的狩獵之旅,把一個優秀獵人的形象呈現在我們眼前。
D.故事情節可謂一波三折,江邊各種鳥兒的悠閑讓人憂心,獵人充分的射殺准備讓人擔心,扣動扳機的一瞬更讓人傷心。
E.小說通過動作描寫及精彩的環境描寫,在成功刻畫獵人形象的同時,更加充分地展示了獵人的心理變化過程。
(2)小說中的獵人是怎樣一個人,請簡要分析。(6分)
(3)解釋下列兩句話在文中的含義(6分)
①他認得他們,就像熟悉的鄰居。
②他收起槍,仰視天空。多麼藍的天啊。
(4)小說結尾,獵人打掉東方白鸛腳上的金屬夾。這樣設計結尾,有人說合乎情理,讓人感動;也有人認為過於牽強,故意拔高。你的看法呢?請結合小說內容,談談你的觀點和理 由。(8分)
【參考答案】
(1)(5分)
答A 3分,C 2分, E 1分,答B D不得分(B項未直接點明主旨,D項「一波三折.不當,E 心理變化 展示並不充分)
(2)(6分)
①槍法出眾,是這一帶有名 的獵手,百發百中。②冷靜干練。小說對他在前進時、埋伏時、、瞄準時的動作描寫,刻畫出他的這些特點。③自私貪婪。他獵鳥無數,且目標越來越集中在珍惜鳥類上。④會被感動,有仁慈心。結尾處可以得知。(答出三點即可,每項2分)
(3)(6分)
①這句話表現了獵人對鳥的熟悉程度。只是這些熟識並不是建立在人類對鳥類自然親近的基礎上,而是用溫暖的話語冷酷地揭示出獵人大量殘害鳥類的`事實,這也是獵人槍法出眾的一個原因。
②這是一處環境描寫,襯托出獵人因讓這只東方白鸛重獲自由後輕松愉快的心情。放棄獵殺,拯救生命,其實更是拯救了自己。這是對人性自我救贖行為的贊美。(各3分)
(4)(8分)
答案示例:
觀點一:這樣寫合乎情理,讓人感動。主人公改變瞄準目標的原因之一是他被東方白鸛的 強大生命力所震撼;東方白鸛被鳥夾夾上以後,竟然能夠拖著鳥夾奔跑。二是他被東方白鸛吃力地拖著鳥夾飛向高空、回歸自由家園的壯舉所感動。三是他看到來自 東方白鸛的群體的關愛之情——三隻白鸛在空中盤旋著等待這只被夾的白鸛,不忍心射殺。
觀點二:這樣寫過於牽強,故意拔高。一是他此次行動就是為了獵殺珍惜鳥類東方白鸛而來。二是他已經做出了充分的准備,選擇目標,准備武器,開槍射擊,整個過程沒有遲疑,沒有猶豫。三是從驚起白鸛,到開槍射擊,時間很短,缺少心理轉變 的時間。所以,結尾顯得突兀牽強。
(不要求面面俱到,答出大意即可。若對其他觀點進行探究,也可根據觀點是否明確、論述是否合理,理由是否充分酌情給分。觀點明確,給2分;論述合理、理由充分,給6分。)
Ⅳ 在孫犁筆下我們看不到戰爭的血腥,卻常常能欣賞到詩情畫意的景,試分析文中第6段環境描寫的作用(蘆花盪)
1.感知老頭子的英雄性格。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首先表現在他愛國抗日的熱情,老當益壯的氣概上。老頭子將近六十歲了,「渾身沒有多少肉,乾瘦得像老了的魚鷹」。按說應該在後方安度晚年,他卻像青壯年一樣,充滿活力,無所畏懼,在敵人嚴密封鎖下,出沒葦塘,成為一名貢獻卓著的英勇的交通員。「那曬得干黑的臉,短短的花白鬍子卻特別精神,那一對深陷的眼睛卻特別明亮」,這是一個抗日老英雄的形象。他的愛國熱情是如此高漲,「你什麼也靠給我」,是他的豪言壯語,為民族抗戰他甘願盡心竭力,而且充滿自信。他勇敢得出奇,里外交通,運輸糧草,護送幹部,在敵人的眼皮下出入,竟「像一個沒事人」,心情悠閑,「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不僅因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環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為他具有英雄氣概,藐視敵人,無所畏懼。老頭子能夠沖破敵人的封鎖,對於葦塘裡面的隊伍堅持斗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具有愛憎分明的強烈感情上。對鄉土,對同胞,對抗日隊伍,他是如此深情,對日寇則滿懷仇恨。老頭子那麼喜愛兩個孩子,這是他對同胞的感情。他對大菱說:「他們打傷了你,流了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愛得深切熱烈,恨得咬牙切齒,血債要用血來還,而且要叫鬼子用十倍的血來償還。在老頭子的意識中,咱中國人是白洋淀的主人,他對鄉土充滿感情,對侵略者充滿仇恨。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他的過於自信自尊上。他自信萬無一失,這一次女孩子受了傷,他就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這樣的要臉面,正包含一種非常強烈的責任心,他對自己要求之嚴,近於苛刻,偶有過失,他就痛苦得萬箭穿心,愧疚得無地自容。
老頭子的英雄性格,還表現在智勇雙全的英雄行為。老頭子用竹篙痛砸十幾個鬼子的腦袋,是用了計謀的。他早在枯木樁子上繫上了一隻只鋒利的鉤子,船頭上放了一大捆新鮮的蓮蓬,引誘鬼子進入枯木樁子的水區,讓鉤子把鬼子咬住,叫鬼子動彈不得,束手挨打,張牙舞爪的鬼子在他面前一個個成了被綁的困獸。
2.深入一層,可以感知,中國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國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這篇小說主要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男女老少都發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
3.富有特色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
這篇小說的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都很有特色。人物形象鮮明,很有點傳奇色彩,如文章開頭部分先寫環境的險惡,再寫老頭子的業績,文章結尾部分先把老頭子的決心寫成難以置信的「大話」,再寫他出奇制勝的英雄行為。倔強的個性,奇崛的情節,富有傳奇的情趣。
環境描寫富有詩情畫意,充滿水鄉的氣息,雅緻雋永。兩件具體故事
前一天晚上:老頭子送大菱和二菱進葦塘失利。
第二天中午:老頭子憑水上功夫為大菱報仇。
問題研究
1.人物性格難點探究:怎樣理解「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一句中「過於」二字?
「過於」有非常的意思,老頭子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強。另一方面,確實有過頭的意思,大女孩子之所以受傷,跟他過於自信、不夠謹慎是有關系的。小女孩子洗臉,大女孩子還警惕一些,老頭子卻說「不怕,洗一洗吧」,洗臉有響聲。老頭子以為小火輪上的探照燈照不見他們,事實上探照燈把兩個女孩子的臉照得雪白。這些都是他過於自信以致有點麻痹的表現。
「過於自信和自尊」,是老頭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與過,都由此生發。
2.人物描寫藝術探究:這篇小說怎樣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
作者用強烈的反差來渲染老英雄的傳奇色彩。一方面寫條件,敵人的監視封鎖非常嚴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體非常乾瘦,而且不帶一枝槍。另一方面,寫老英雄的精神與業績。精神,是那麼悠閑自得,異常自信;業績,是使敵人的封鎖全然落空,保證了葦塘里的隊伍得到充足的給養。兩個方面巨大的反差,使老英雄顯得非常了不起,富有傳奇色彩。
課文著重寫一場「英雄的行為」,更有點傳奇色彩。作者主要用兩個方法加以渲染。
先是用女孩的懷疑來反襯。這里有一段對話描寫,老頭子說「等明天我叫他們十個人流血」,後來又說「等到天明,你們看吧」,他是胸有成竹的,女孩卻一再表示懷疑,先是沒有答話,以為老頭子不過發發狠,說說罷了,再用小女孩的話表懷疑:「你這么大年紀了,還能打仗?」寫懷疑有襯托作用,顯出了老頭子英雄行為之奇。
再是在敘述過程中只寫其然,不寫其所以然,讓讀者回味其所以然,使傳奇色彩顯得更為濃郁。老英雄是設好圈套讓鬼子往裡鑽。他事先系好了鉤子,又想出用蓮蓬引誘鬼子,又掌握了鬼子的活動規律。作者不寫這些,只從鬼子洗澡寫起,寫老頭子船上放著一大捆蓮蓬,只顧剝著蓮蓬吃,也不寫他的用意,寫小船沖著鬼子這里來,又轉了一個圓圈回去,也不寫老頭子的船為什麼這樣劃來劃去,其實是誘使鬼子進入圈套,這層意思要回味起來才能明白。進了有木樁的水域,先不說樁子上有無數鉤子,只寫小船繞著鬼子轉,鬼子們像是玩著捉迷藏,下面才寫鬼子這么亂轉,一個個都被鉤子咬住了。待到明白過來,越回味越感覺這場英雄行為富有傳奇色彩。一個乾瘦的老頭,手無寸鐵,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幾個鬼子於掌股之間,置他們於死地,真可以說是一位傳奇式的英雄。
3.第一段景物描寫有何作用?
點明環境氣氛,突出環境險惡,交代背景,為後文描寫人的行為做鋪墊。更突出了老頭子的英雄行為。
4.怎樣理解「在淀里,像一片葦葉,直奔著東南去了。」
運用比喻手法,將小船比作一片葦葉,突出小船輕快的特點,老頭子撐船技術的嫻熟和行蹤神出鬼沒。
5.「葦子還是那麼狠狠的往天上鑽」理解
努力長高的葦子生動的展現了在殘酷的戰爭年代裡,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頑強生存的姿態。象徵的白洋淀人民的意志和力量。"狠狠"表現了抗日軍民對日寇的仇恨。"鑽"表現了抗日軍民的堅定信念和不屈精神。
6.3、4段肖像描寫作用?
有外貌描寫和服飾描寫,寫出了老頭子精明強干、敏銳機智,英果斷端,有自信自尊的特點。
7.「老頭子就叫他們睡一覺……咱們還有大米和魚吃。」賞析。
一方面體現了老頭子對孩子們的喜愛和安慰。另一方面也體現了老頭子自信的特點。
8.賞析「眼前的環境好像是一個夢」
把眼前的環境比做一個夢,形象生動的表達了孩子們歷經千辛萬苦找到部隊後的驚喜、激動的心情。
9.賞析「她們在家鄉的道路上行軍……長大成人了」
把女孩子們的成長描寫的有韻味。莊稼的自然成熟,雁群的南飛北回詩意盎然的暗喻著時光的流逝。「北斗」既是天上的北斗,也是一種暗喻:黨的光輝的指引。
10、14段「趴」等一系列動詞體現?
充分說明了兩股女孩有炮火中的緊張環境來到這個美麗的地方輕松愉悅的心理。
11."俊"體現?
朴實,清新的泥土氣息,體現了老頭子的身份。
12.老頭子的信心來自?
對環境的熟悉,高超的水上功夫,無所畏懼的英雄氣概。
13.26段動詞作用?
老頭子反應靈敏,對地東正經驗豐富。
14.38段景物描寫作用?
烘托老頭子因女孩受傷而自責,沉痛的心理。颯颯的風響正像老頭子不平靜的心。
15.39段語言描寫作用?
未能圓滿完成任務,向部隊的保證落了空,沒臉見部隊。與「過於自尊自信」相照應。
16.「連珠箭」體現?
比喻。老頭子內疚,痛苦的心理。感到恥辱和無地自容。
17.47段心理描寫作用?
為不能圓滿完成任務而懊悔,內疚,自責的心理,表現了對小姐妹的愛護和對敵人的痛恨,為下文向敵人復仇奠定基礎。
18.「頑固的老玉米」賞析。
形象生動的描寫了老頭子對敵人無比的狠,他要讓敵人長足血債,「砸」「頑固的老玉米」也體現了作者鮮明的態度,感情色彩鮮明。
19.老頭子不帶槍,是不是魯莽?
不是。因為他有對人民的愛和對敵人的恨,憑著對白洋淀的熟悉,高超的水上技藝,對敵斗爭的力氣——船槳,魚鉤,使他在斗爭中游刃有餘,這是處於高度的自信。
課文主題
這是一篇詩情畫意扣人心弦的小說。小說主要描寫了一個老英雄,還讓我們看到英雄少年的風貌,還讓我們想到葦塘里堅持抗戰的隊伍。從葦塘的歌聲可以想見他們不怕艱險,豪邁樂觀,鬥志昂揚。讀這篇小說,可以感受到,在敵後抗日根據地,男女老少都發動起來了。英雄的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抗日戰爭必勝。
練習說明
一、通讀全文,復述故事情節,討論下面兩個問題。
1.敵人嚴密監視著葦塘,然而,「每到傍晚,葦塘里的歌聲還是那麼響」,這響亮的歌聲喚起你怎樣的聯想和想像?你還能想到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嗎?
2.課文中哪些內容表現了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這句話在全文中起什麼作用?
本題要求通過解讀、復述,整體把握課文內容。第一小題抓住一句話,展開想像和聯想,領會句子的含義。第二小題抓住老頭子思想性格核心,作具體分析。此題有閱讀訓練,有口語訓練,有內容研討,有想像、聯想訓練。
1.提示:可由歌聲想像戰士的情緒,想像戰士和部隊的方方面面。具體地說,有老英雄不斷送來柴米油鹽,保障有力,給養充足,戰士們身強力壯,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時候,戰士們放聲歌唱起來。歌聲是對敵人的沉重打擊。
聯想其他文藝作品中的戰斗歌聲,可以回憶課內外讀過的文藝作品,答案不求一致。
2.老頭子「過於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課文中貫穿始終。他對葦塘里的負責同志說:「你什麼也靠給我,我什麼也靠給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險」,這句話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通過敵人封鎖線,非常危險,而老頭子「每天夜裡,在敵人緊緊封鎖的水面上,就像一個沒事人,他按照早出晚歸捕魚撒網那股悠閑的心情撐著船,編算著使自己高興也使別人高興的事情」,這樣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現他「過於自信和自尊」。
送兩個女孩進葦塘,老頭子以為萬無一失,什麼事也沒有了,安心睡一覺吧。小女孩洗臉,老頭子讓她洗,鬼子的小火輪探照燈射來,他還是「不怕」,以為「照不見我們」。鬼子掃射機槍,他還是「不怕」,以為「他打不著我們」,不能不說他有點大意,這是過於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傷,流了血,這一次任務沒有完成,他覺得丟人現眼,沒臉見人,不好意思去見部隊,他是過於自尊了。
老頭子發狠要為大女孩討回血債,他向兩個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於掌股之間,誘鬼子上鉤,舉起篙來狠狠地敲打鬼子腦袋,叫鬼子頭破血流,討回了血債,討回了自尊,這場英雄行為表明他是始終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
「過於自信和自尊」這句話點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這句話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過分、自尊過分的意思。全文情節,老英雄的全部功過,都是由這一點生發出來的。
二、課文中有一段話精彩地描寫了老頭子因沒有圓滿地完成任務而懊喪、內疚、自責的心理,請找出這段話並細細體味,然後把第二天諤諤諤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時的心理活動補寫出來。
本題引導學生品讀兩個片段,在品讀中細細體味,在品讀中展開想像。
描寫老頭子心理活動的一段話是:「一聲一的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沒法解釋:大江大海過了多少,為什麼這一次的任務,偏偏沒有完成?自己沒兒沒女,這兩個孩子多麼叫人喜愛!自己平日誇下口,這一次帶著掛花的人進去,怎麼張嘴說話?這老臉呀!」老頭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責任心非常強,認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務,才算盡到自己的責任。聽著受傷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聽著小女孩子的話語,老頭子痛苦到極點,「一聲一聲像連珠箭,射穿老頭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子受傷流血的責任完全歸咎於自己,他傷心到極點,內疚到極點。他是那麼喜愛這兩個孩子,孩子受傷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傷了,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強烈地自責,他感到自己向部隊作的保證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過失給自己帶來奇恥大辱,使自己丟人現眼,沒有臉去見部隊。強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無地自容。
二菱目睹老頭子的英雄行為,她想這位老同志昨天說的話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別看他這么大年紀,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對十幾個鬼子,毫不畏懼。想不到他足智多謀,原來把一大捆蓮蓬放在船頭,自己有滋有味剝著蓮蓬吃,是在引誘鬼子。他駕船的本領神了,好像牽著鬼子的鼻子在轉。鬼子在水裡轉來轉去怎麼會不敢動彈了呢?怎麼一股一股血水冒上來呢?老同志還沒動手,鬼子怎麼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設了什麼機關,他真有點子。原來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槍,一個人就能對付十幾個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沒有還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們頭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報了,回去告訴大菱,讓她知道這英雄的故事,讓她早日養好傷,向老英雄學習,打敗日本鬼子。
三、課文中有不少如詩如畫的景物描寫,如「月明風清的夜晚……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等,找出並抄下來,仔細體味,再仿寫幾句,寫寫你家鄉的景物。
本題學習景物描寫。孫犁的景物描寫很有特色,摘抄一遍,細心揣摩,對這種描寫的高明之處有所領悟,可以提高自己的描寫能力。
①夜晚,敵人從炮樓的小窗子里,呆望著這陰森黑暗的大葦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裡,而且要滴落下來的樣子。到這樣的深夜,葦塘里才有水鳥飛動和唱歌的聲音,白天它們是緊緊藏到窩里躲避炮火去了。葦子還是那麼狠狠地往上鑽,目標好像就是天上。
·②可是假如是月明風清的夜晚,人們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見有一隻小船從葦塘里撐出來,在淀里,像一片葦葉,奔著東南去了。
③彎彎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樣的天上。
④黃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遠處的森林裡去了。
⑤第二天,中午的時候,非常悶熱。一輪紅日當天,水面上浮著一層煙氣。
⑥水淀里沒有一個人影,只有一團白綢子樣的水鳥,也躲開鬼子往北飛去,落到大荷葉下面歇涼去了。
⑦這里的水卻是鏡子一樣平,藍天一般清,拉長的水草在水底輕輕地浮動。
⑧在那裡,鮮嫩的蘆花,一片展開的紫色的絲絨,正在迎風飄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