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閱讀推薦 » 小說閱讀講座

小說閱讀講座

發布時間: 2025-03-05 03:49:16

① 聽小說的軟體哪個好免費而且全

1. 喜馬拉雅:作為國內最大的音頻分享平台之一,喜馬拉雅擁有眾多有聲小說、廣播劇和相聲等豐富內容。它涵蓋了多種題材和類型,用戶可依據個人興趣進行選擇收聽。
2. 蜻蜓FM:蜻蜓FM是一個廣受歡迎的聽書應用,擁有大量有聲小說資源,覆蓋現代文學、經典名著、言情、奇幻、懸疑等多種類型。用戶在此可以找到自己喜歡的書籍。
3. 聲享:聲享應用專注於有聲閱讀,提供了大量有聲小說、人文講座、經典名著等,涉及多個領域的廣播劇和音頻創作。
4. 荔枝FM:荔枝FM是一個知名的音頻分享平台,除了音樂和電台節目,也提供了豐富的有聲小說資源。
5. 酷我音樂:酷我音樂是一個綜合性音樂應用,除了音樂播放功能,還提供了大量有聲小說、相聲、評書等內容。用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進行選擇。
這些應用不僅提供免費聽書服務,還有一些付費的VIP會員服務,可以享受更多高品質音頻內容。用戶可根據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選擇合適的應用。

② 與閱讀同行,打好人生底色

                        六1班      魯春揚

        金秋十月,溫暖的陽光把大地照得金燦燦、暖洋洋的。臨澤三中的全體師生聚集到操場之中,只為等待期盼已久的趙劍雲老師。作為一名資深的小說家,趙老師將為大家分享自己多年來總結的寫作技巧與經驗,這對文學愛好者們來說無疑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而我也有幸去參加三中的悅讀講壇,品嘗這頓文學盛宴。

        初見趙老師,發現她雖年齡不大,但年少有成。一頭干練的短發,一身樸素的著裝,但卻掩蓋不住她的那種文藝氣質,令人心生敬仰。

        趙老師在講座中說了這樣一句話:「文章的好壞在於對閱讀的多少,對文學的追求 。」

        她告訴我們一個數據,猶太人平均每年每人要閱讀近六十本書,而我們中國人均不到兩本!而且還是將學生的課本算在其中!可想而知,雖然人們每天忙著在手機上瀏覽新聞,刷朋友圈,讀網路小說,但是原本讀書的意義這被遺忘了!對於真正熱愛文學的人來說,讀書不是在消遣時光,而是在不停地拜訪,就如楊絳所說 「讀書好比串門兒——隱身的串門兒。」  只有這才能說是真正的讀書了,所以趙老師才說「靈感來自生活,文章來自閱讀。」

        而對於文學的高度也是要有一定的追求,就像人一生下來就是追求美好與極至一樣,就如趙老師所說「一個人停止了讀書,精神就停止了發育。」只有你永不停息地去追求更高的境界,文學才能與你的肉體合為一體,成為你一輩子的財富。如果你做到了這些的話 ,那麼前方的路便不再曲 折,因為一本好書會匯集一個作者一生的總結, 而你是永遠的受益人 !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是唯一的,就像世界上沒有相同的一片葉子。來吧,同學們!讓我們與閱讀同行,打好人生底色,把閱讀變為終身的必需,改寫自己不一樣的人生。

③ 有哪些聽書的軟體

聽書的軟體包括以下幾種:
1. 喜馬拉雅FM:這款軟體提供了豐富的聽書資源,內容涵蓋小說、歷史、文化、教育等多個領域。用戶可以根據個人喜好選擇感興趣的書籍進行收聽。此外,喜馬拉雅FM還擁有廣播劇、新聞、綜藝娛樂等多種音頻內容。
2. 蜻蜓FM:作為一個綜合性的音頻內容平台,蜻蜓FM也提供了大量的聽書服務。除了有聲小說,還有各種專業知識講座、相聲評書等。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找到適合自己的書籍內容。
3. 微信讀書:這款應用不僅支持在手機上閱讀書籍,還提供了聽書功能。用戶可以選擇聆聽專業的配音演員朗讀小說或名著。同時,用戶還可以與好友分享讀書心得,發現更多好書。
4. 豆瓣FM:豆瓣旗下的音頻內容平台,提供了豐富的聽書資源。其特色在於精選的書籍內容和良好的用戶體驗。用戶可以在這里找到各種類型的書籍,包括文學、歷史、科技等。
聽書軟體為用戶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方式來聆聽書籍內容。這些軟體通常具有豐富的書籍資源,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聽書需求。除了書籍內容,這些軟體還提供了其他音頻內容,如廣播劇、新聞、綜藝娛樂等,進一步豐富了用戶的聽覺體驗。此外,一些聽書軟體還具備社交功能,用戶可以分享自己的聽書心得,與其他用戶進行交流互動。

④ 課外閱讀與名著指導專題講座

各位老師好,我們現在進行第x講,第x講的題目是──課外閱讀與名著指導。

為什麼把這個單獨作為一講,是因為從我個人的角度而言,還有從現代教學的角度而言,都認為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先來看一下,課程標准對課外閱讀量的說明,課程標准當中對小學和初中的課外閱讀總量有一個標准就是在400萬字以上。第一學段是這樣來界定的「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第二學段是「養成習慣並且交流課外閱讀總量是不少於40萬字」,第三個學段是「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不少於100萬字」。也就是說在小學階段這三個學段有一個基本閱讀量的要求。

在課程標准裡面也談到了讓學生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其實好讀書就是養成學生的基本習慣,讓他喜歡讀書,並且能把書讀好。還要去讀好的書,這個層面上的意義是非常多的,但大家要注意要讀整本的書。我們還要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就是課文以外的所有的閱讀材料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學生自己去選擇,這個才是課程標准精神裡面體現出來的。

課程標准關於課外讀物有一個建議,它建議的作品有童話寓言、故事、詩歌、散文、長篇文學名著、當代文學作品、科普科幻的讀物和政治歷史文化。當然它和初中是結合在一起的,也就是說他對課外閱讀的讀物要求的范圍是比較寬泛的。關於課外閱讀葉聖陶先生也有非常多的論述,我在這里截取他的幾個片斷,但是也不再一一的讀給大家了。他認為課外閱讀的時間在課外,但是閱讀不能放任自流,不能說老師把時間放在課外了就不管學生的閱讀了。葉老的一個基本觀點就是課外閱讀的時間是在課外的,但是是需要教師指導的,如果不指導,學生就不會形成好的閱讀習慣,甚至會越讀越差。

課外閱讀是非常重要的,葉聖陶先生也有一個描述,他說「國文教學的目標其實也就是語文教學的目標,要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培植欣賞文學的能力,訓練寫作文字的技能」。第一個重要的就是養成閱讀書籍的習慣,就是說閱讀課外的書籍是培養學生閱讀書籍習慣的一個重要的方面。關於讀書的方式,葉老專門有文章來著述,大家可以在網上或者是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容易的找到。關鍵是大家要怎麼去讀他,我為什麼要引用這么多葉老的觀點,因為我個人研究葉聖陶。但是我研究葉聖陶是想研究中國古代的語文教育與現代語文教育結合點。我是想打通中國傳統的語文教育和現代語文教育之間的這種通道,打通這個通道以後我們才能夠更好地理解中國傳統理論教育里的一些精華的東西,這些東西應該滲透到我們現代語文教學當中。當然我們好多語文教學好象都是來自於西方的來自於外國的教育哲學,或者是來自於外國閱讀學的,但是我們基於漢語的基於我們本民族思維方式的這種閱讀規律,我們還需要尋找,我們還不能完全照搬西方的拼音文字的閱讀方式來進行我們的閱讀。我給大家舉一個例子大家就會明白,我去美國的時候,接觸到了一位美國的語言先生,謝斯特先生。

當我向他請教關於閱讀的一些問題時候,這位先生非常正式非常抱歉的對我說,他雖然一生都在研究閱讀,但是研究的是西方的閱讀,對於漢語的閱讀一點認識都沒有,他說他不懂漢語,也不懂漢語閱讀,所以他又推薦了另一個教授給我,讓我跟他去聯系。我覺得這就是一種基本的作學問的態度,也就是說不同的語言,不同的語種的閱讀的規律有相同的地方,有相似的地方,有可以互相借鑒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本質性規律性的區別。尤其是腦科學腦思維的東西,它是不一樣的,這需要我們自己做一個判別。所以我更多地去研究葉聖陶,去研究中國傳統的閱讀方式,包括諸子讀書法這些。我也請大家去研究這些東西,也不是需要研究,可以去看一看,瀏覽一下。我覺得老師有自己的思想根基首先要明白自己的歷史,要明白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的歷史,這樣對我們的教學是有意義的。

我們看幾十年以前葉老對精讀與略讀有非常明確的指示,或者是說他明確地告訴我們怎麼教。「對教學而言精讀是主體,略讀只是補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讀是准備,略讀才是應用」這是多麼精闢的一句話。大家可以感受到教學的時候精讀是主體,我們要給學生例子告訴學生怎麼學怎麼讀,但是在我們應用的時候,是不可能讓老師領著他去精讀,或者是學生自己去精讀。略讀是一個硬性的閱讀,學生在學校的時候為了有興趣,需在課本或者是選文以外再閱讀旁的書籍文章。他出了學校以後,我們能給什麼?這是我們中國本土的教育家在研究的東西。更深刻地說我們不能只限於課堂里學校里,我們還有將來。

閱讀是一種生活,或者說閱讀是為了幸福的生活,怎麼樣才能幸福的生活呢?首先是語文閱讀教學要把學生的閱讀能力培養好,要有精讀與略讀。略讀與精讀是不同的,精讀就是所有的細小的都要指導,略讀就是老師舉了一個例子,然後扶放結合這個例子,一開始是扶著的,後來是放手的,這樣的讀是略讀。略讀的「略」字有一個含義,就是「一半」,就教師的指導而言還是要指導,但是是提綱挈領的指。就是學生的功夫而言怎麼叫做「略」,就是他精讀的時候要仔細的咀嚼,到略讀的時候,可能做的功夫就稍微的少了一些。指導略讀是不是我給學生一些書,給學生提供了一些書目,然後學生自己去購買自己去閱讀,這個就算是課外閱讀的指導了。其實推薦書目不算是指導,葉老就說了「你們隨便找一些書籍文章來讀,讀的越多越好,這個當然不算得閱讀指導」,葉老是直接這樣說的,他說要斟酌周詳,開列一個適當的書目篇目,教學生自己照著閱讀也還算不得是閱讀指導。葉老說開列書目只是閱讀以前的准備,閱讀當中老師一定要指導。

所以我們作為語文老師一定要勤奮,一定要不怕麻煩。就是這樣扔給學生書目當然很簡單,學生讀不讀,讀多少,怎麼讀我們不去管。可能有些孩子悟性比較高比較好,他就讀好了,但是大家應該關注到的是更多閱讀有困難的,甚至有一些孩子是閱讀有障礙的,他這一輩子在閱讀上都不好,他的根源在哪裡,就是我們的老師沒有去好好的教他。我們老師的作用不是把好學生教得更好,當然這個是我們作用之一,我們更主要是把那些不太好的或者是太不好的或者是有困難有障礙的這樣的學生,經過我們的努力把他扶上正確的軌道。如何進行閱讀的指導,葉老有很多的論述,關於課外閱讀的時間,他也有很多的論述。究竟如何看待課外閱讀,如何指導學生的課外閱讀,我們今天也有幸請到了兒童文學博士,著名的兒童閱讀推廣人王林先生,我們來傾聽他的觀點。

各位老師好,我覺得就像李老師剛才談到的一樣,課外閱讀應該在小學語文教學和教育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位置,在這點上關鍵是語文老師的教學觀念要調整。我記得張志公先生也曾經說過,叫做「三分課內,七分課外」,我們葉聖陶先生也曾經說過「得法於課內,得益於課外」,甚至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的更多,他說「讓孩子學好語文的方法不是去參加補習班,也不是做練習題,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我想這些前輩的一些觀點,就代表了我們在語文教學當中一定要有這樣的一個意識,就是只靠一本教材是無法學好語文的,也是無法指導學生學好語文的。我曾經舉過一個例子,就是一位教得很好的老師和一位一般的老師,教的很好的老師把每一篇的課文都教的很好,極其的精細。另外一位教的不太好的老師,他可能課文的教學沒教好,可是他放開了大量的時間去鼓勵學生到課外去閱讀。我相信這兩個班的孩子在語文素養方面,後面的這位老師對學生會更好。我想對課外閱讀而言,老師的重視不能浮在表面,或者是不能口頭上重視,在實際教學的時候輕視。我們的腦子里一定要非常地清楚,課外閱讀天然的就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部分,而且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老師在進行課外閱讀指導的時候,我提示這樣幾個方面。

第一, 要改變教學觀念。很多的老師會說,「我的教材都教不完,我沒有時間來指導課外閱讀」。我常常說的是,如果你的教學方法不變的話,那再把課文減少,再把生字減少,你還是覺得很多,更不用說課外閱讀的時間了。教學的觀念要調整,至於閱讀的教學觀念怎樣去調整,剛才李老師可能也講了很多,我覺得首先要提高語文學科課內教學的有效性,提高教學的效果。事實上我們老師一方面說課內的教學時間不夠,很緊張,另一方面在上課的時候又覺得教學效率偏低,教學的有效性不足,只有提高教學的有效率之後,你的時間才可以省了出來,這就是我想說的改變教學觀念。

第二, 我自己覺得指導課外閱讀首先老師自己要讀起來。我們現在很多老師的閱讀有可能是落後在孩子的後面的,特別是兒童作品,孩子非常喜歡的一些童書,老師反而讀的比孩子少。所以你就沒有辦法去指導孩子,也就沒有辦法給孩子推薦書物了。我覺得一個語文老師首先是一個愛童書,而且愛閱讀兒童文學作品的老師,這也是老師工作的一部分。我們各位語文老師怎樣提高或者是提升我們兒童文學的素養,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提升的基礎上才可以給孩子更多的指導。

第三, 推薦給孩子閱讀的作品要「興趣優先,兒童本位」,這是我說的八個字,就是要站在孩子的立場,盡可能地推薦孩子們喜歡讀的那些書。就是你自己讀了以後很有興趣,而且發現學生這段時間也在互相傳看這樣的書。為什麼常常在學校當中發生這樣的情況,就是老師推薦給孩子的書,孩子不愛讀,孩子自己找來的書,老師又無法接受,不讓讀。最大的問題就是在於我們推薦給孩子的書往往不夠有趣,我常常說,在這樣的一個多種媒體競爭的時代,非常安靜的書很難和電視、電腦、游戲網路去競爭,因為那些媒體聲光色同時具備。如果一個孩子從安靜的書當中得不到樂趣的話,他很有可能就是看電視、玩電腦、玩電子游戲等,所以我覺得推薦給孩子有趣的書非常的重要。

第四, 我覺得要有指導閱讀的一些方法和一些方法的策略。在這一點上,很多的老師分成幾種情況,第一種就像李老師剛才講到的,知道課外閱讀很重要,鼓勵孩子們去讀,孩子讀什麼怎麼讀了,讀了以後,怎麼檢查,完全不清楚。第二種情況,老師要讀兒童作品,也從網上啊,從其他途徑找到一些書物推薦給孩子,這樣比第一種情況好多了,但是也只是推薦一個書目。第三種情況,我覺得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學會指導孩子閱讀,甚至是跟孩子一起來共讀,就像你們在共讀課文一樣,只有在共讀的基礎之上,你和學生才有討論的空間。

所以,我想在課外閱讀的指導上,我通常把它分為閱讀前、閱讀中和閱讀後,三個環節。閱讀前,我想有的地方有兒童文學作品的導讀課,導讀課不一定是一節課的時間,你就是用短短的幾分鍾甚至是十幾分鍾,二十幾分鍾時間讓孩子們對這個你即將推薦的書有興趣,就是興趣優先,他就會渴望去讀書。事實上,我在教學當中,也發現了只要老師在課堂上提示哪些書是很有趣的,許多孩子都會在下課後去問老師,你剛才給我們推薦的是書是什麼。但是還有一些方法比如說,你也可以把這本書中最有趣的一段,或者是最感人的一段拿出來大聲朗讀,就這節課讀給孩子聽,讀到關鍵的地方就停住,然後就促使孩子有這樣的興趣去圖書館借來讀。當然你還可以在閱讀前提示一些閱讀的方法,因為有時候孩子不愛讀外國的作品,就是因為外國的名字很長,這個時候你就要進行一定的指導,一定方法策略的指導。

我常常在給孩子推薦課外閱讀書之前,會給他們提供一個叫做「閱讀進步表」,非常地簡單,就是閱讀的時間從哪一頁到哪一頁。這個表是干什麼的?是幫助那些養成課外閱讀習慣的孩子自我監督、自我督促把這本書讀完的。這是課外閱讀的閱讀前的指導。閱讀中的.指導,可以給孩子們提示一些閱讀的角度,甚至提示一些討論的方法,也就是閱讀的策略。閱讀的策略在西方的閱讀學當中是強調的比較多的,在我們的語文教學當中我們的課文常常都是比較短的篇幅,所以孩子無法完成展開這一切的閱讀策略。閱讀策略常常有這樣的一些,比如說猜測,你通過封面通過目錄去猜測故事的內容,這個是很重要的一個方法。

因為一個人一生當中很多的時候都是在閱讀整本書,對讀文章的機會反而不多。怎麼通過上下文,通過這樣一個前後章的連接來推論這人最後的命運,來推論這個故事發展的走向。再比如說圖象化思考,怎樣通過閱讀這些文字在頭腦當中還原當時的一些景象。因為閱讀不光是字詞句的理解,還需要通過文字來體驗出意義,這個才是真正的閱讀。再比如說自我認知或者是自我監控,就是說無論用哪一種閱讀的辦法,用哪一種閱讀的策略來讀這一本書,甚至是包括這篇文章,我至少很清楚我要有意識地來用這些閱讀的方法。我知道文學作品當中詩歌和小說的閱讀方法不一樣,文學作品和科普文章的閱讀方法也不一樣,所以你要用一些閱讀的策略。我覺得恰好是對比較厚的書,孩子們比較容易實現。再談閱讀後,我覺得老師在閱讀的時候,常常就喜歡布置孩子們寫一些什麼摘抄好詞佳句,或者是讀後感這樣的方法。並不是說不可以,但是各位老師,如果每一本書都這樣去做的話,容易讓孩子覺得課外閱讀是一種負擔。

事實上,我們也常說,我們讀完一本書主要是享受這本書帶給我們的樂趣。包括我們這些老師很少去摘抄好詞佳句,也不會每一本書都去寫讀後感,我們最重要的不是告訴孩子閱讀是一種任務,其實閱讀是一種享受樂趣的過程。這一點我反復地強調過。所以在指導課外閱讀上,閱讀後的指導,我自己常做的辦法就是我不會讓孩子們摘抄好詞佳句,也很少請他們寫讀後感,但是我會讓他們讀完這本書之後至少提兩個問題,提問的方式其實就是我們的孩子很欠缺的。一本書由於信息量太豐富,結構復雜,人物眾多,所以相對來說提問題不是很難。但是還得要教會孩子提問的方法,這個其實也是非常的重要,也是重要的閱讀策略。我常常讓學生至少在小紙條上提出兩個問題。寫兩個問題干什麼,這叫做班級讀書為了指導,就是常常說的閱讀討論。我們的孩子們讀完這一本書,全班讀完這一本書以後,我們要有一些討論,就像上課一樣提一些問題,大家來聊一聊。聊書不必像課文的設計那樣嚴密那樣縝密,但是我們可以提出問題來聊一聊書。在聊書的過程當中其實就是進一步地增強孩子的興趣,也是增強他閱讀能力的非常重要的環節。所以對於我們老師來講需要反復地操練,但是也不要害怕,這個並不難。

課外閱讀當然還包括自由的閱讀。自由閱讀就是老師不必做過多的指導,甚至也不必給書目。很多時候這種閱讀的提升,我覺得來自於學生的自由閱讀。特別是在小學中年級的孩子之後,他基本上有了自己的閱讀的偏好,也有了自己閱讀的興趣,這個時候我要強調以尊重孩子的興趣為主。常常也有人來問我說,什麼時候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什麼時候應該引導學生。我個人的看法是孩子年齡小的時候當然是需要給他更多的指導,隨著學生年齡的增加,我會給他更多的自由。當然自由並不是說完全放棄指導,而是說指導可以是越來越少了。

在有條件的地方,每個星期低年級至少應該有一節閱讀課,老師能力比較強可以嘗試著在中高年級拿出兩節課來做課外閱讀的指導和討論。有的課程甚至叫做安靜閱讀,就是直接把孩子放到圖書館里,可以自己帶來書,也可以在自己的班級里圖書站里選書,做什麼?就是這一節課用來安靜閱讀。孩子們拿著自己的書在自己的位子上,老師拿一本書在講台上和孩子一起看。老師看書的姿勢和狀態對孩子是一個很好的指導,你不要覺得自己什麼都沒做,可能這節安靜閱讀課會讓孩子的收獲更多更大。所以在課外閱讀指導方面也是多面向的,多個增長的。比如說可以讓全班一起來表演,這也是課外閱讀的一種方式。也可以請一些作家到學校裡面來給各位小朋友做一些講座等等。我覺得課外閱讀的形式非常地豐富,也很多樣,而且要相信我說的話,就是課外閱讀對孩子語文學習的意義非常非常地重要。我們老師不要以為它很麻煩,或者是它的操作難度很大,或者是說因為不考試就把他放棄掉。因為一個孩子在小學階段打好這樣的閱讀習慣,具有充沛的良好的閱讀的興趣,將對他一生的成長奠定良好的基礎。謝謝!

⑤ 畢飛宇《小說課》讀書筆記2020-02-09

《小說課》2020-8

畢飛宇,人民文學出版社,2017年2月第1版

我讀小說讀得多了,少說也有幾百本了。但對如何閱讀小說並不在行。最近研究如何閱讀小說,有了新的思路。《如何閱讀一本小說》的作者在書中提到了幾個觀點,我覺得很值得研究。

第一,怎樣講故事跟講的故事一樣重要。

第二,小說是虛構的,是作者用語言虛構出來的。

第三,小說里的世界有其內在的邏輯性。

第四,閱讀小說時,我們除了關注小說的人物、情節、環境和主題之外,還要注意小說的腔調、風格等問題。

在以上這些觀點的鋪墊下,我讀畢飛宇的《小說課》有了不一樣的感受。如果我沒有讀《如何閱讀一本小說》,那麼我讀《小說課》可能只注意到畢飛宇對小說內容的分析。而現在,我關注到他對小說更多因素的分析,例如小說的腔調、作者的風格、敘事的邏輯等等。

這本書收錄的是畢飛宇在多所大學中關於具體小說作品的評論講座文稿。涉及到的作品有《促織》《林教頭風雪山神廟》《紅樓夢》(片段)《項鏈》《布萊克·沃滋沃斯》《故鄉》《殺手》《受戒》和自己寫的《玉秀》。

我發現,作為一名小說家,他對小說作品有不少獨特的看法。例如,他認為蒲松齡的《促織》是一篇偉大的史詩性的作品,因為它盡管只是描寫了一隻普通的昆蟲,但卻展現了大明帝國的全景。又例如,他分析莫泊桑的《項鏈》,他不認為這是一篇批判資本主義的虛偽、貪婪的作品,而是從馬蒂爾德兩夫婦買項鏈還項鏈,以及他們花了十年艱苦勞動去還債的這個情節中看到了莫泊桑當時社會的一個美好狀況——對契約精神的無限忠誠。

但我覺得分析小說,最難的是對作者腔調和小說風格的分析。小說的情數褲節、人物、環境、主題都是比較清晰實在的。而作者的腔調和小說的風格是很虛無縹緲的東西。你在讀小說的時候隱隱約約能感受得到,但說不清楚。而畢飛宇在這方面的感受力比較強。

例如他分析奈保爾的《布萊克·沃滋沃斯》,他提煉出作者的風格是「寓諧於庄」,語言風格是溫情、俏皮、歡樂的,同時還有含蓄深沉。

又例如他分析魯迅的《故鄉鄭畢段》時認為,魯迅的腔調是「冷」,說他「很冷,很陰,還硬,像冰,充滿了剛氣」。他還用巴金的滾燙、張愛玲的冷與魯迅進行異同的比較。魯迅的「冷」喊譽來自於他的「克制」,對小說中國人的流氓性和奴性的剋制的表現。

還有就是汪曾祺的《受戒》。以前我讀汪曾祺的小說,覺得他的小說非常具有特點。但我說不清楚那種感覺。而畢飛宇把汪曾祺的風格特點說得比較清楚,說出了我心中的感覺。他說汪曾祺的小說講究腔調和趣味。他繼承了平和、沖淡、日常的中國傳統美學趣味。他的腔調是戲謔的,類似於幽默,會讓人「會心」一笑的體量很小的幽默。他的小說故事沒有什麼情節,文本「輕逸」「唯美」。

我覺得以後我在讀小說的時候,也要試圖去感受並分析作者的腔調、風格這些比較虛的問題。

                                      2020年2月9日星期日

⑥ 小說教學教什麼

專家:李沖鋒,主要作品《語文教學廳孫範式研究》、《語文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教師教學科研指南》、《教育的細節與大節》等。

這一課的條理很清晰,主要觀點也非常明確:小說教學應該教小說的解讀方式。

一、問題的提出

我們現在小說教學主要關注的是作品所表達的內容,平常往往說的是這一課教過沒有,而不是某一個方法教了沒有。主要在於作品的故事情節、人物形象、環境描寫、小說主題。

而作者提出:因為小說教學要幫助學和進入小說的世界,如何幫助,我們應該著重在小說的解讀方式。所以:解讀方式是小說教學的主要內容。

二、為什麼是教解讀方式

首先,解讀方式是小說閱讀的基礎和關鍵。

其次,教解讀方式 是學生發展的需要。小說教學中的閱讀是一種學習性閱讀。

最後,教給學生解讀方式符合基礎教育階段打基礎的要求。

三、理解的框架

小說教學的過程,就是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適當的解讀方式毀雀進入文本,讀懂文本的過程。

小說文本的世界包含三個方面:

1.表達方式:主詞、句式、語氣、結構、修辭、視角、細節、手法……

2.表達對象:人物、故事情節、環境

3.表達意圖:就是作者的意圖,是表達方式和表達對象的結合

在小說教學中應該教給學生自己閱讀時沒有看到的東西,教給學生這些東西你是怎麼看到的,也就是解讀方式。

解讀方式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與表達方式直接相關的:包括品味語詞、解析句式、體會語氣、分析結構、賞析修辭、掌握視角、賞析細節、把握手法……

二是在表達方式之外的,又與作品本身相關的內容:包括寫作背景、時代背景……

三是完全外部於作品的解讀方式,包括整體感知、自我體悟、反復閱讀、概括提煉、劇情表演、藉助工具……

總而言之,小說閱讀教學就是教學生怎麼讀懂小說,應當藉助作者寫作的表達方式。

四、例說小說教學的內容

一是品味語詞:

教學內容: 結合語境,品味作者的用語所表達的特殊情感。

教學依據: 小說語詞的選擇和運用是作者表情達意的重要方式。

教學載體: 選擇的特殊語詞的段落。

教學方法: 可採用換詞體會法。

教學落點: 小說中特殊的語詞往往表達作者特定的情感。

二是體會語氣

教學內容: 結合語境,通過「語氣」體會文本中對話者的心情與心態。

教學依據: 小說作品中人物言說時的語氣往往能夠表現出人物的心情與心態。

教學載體 :選擇對話的段落

教學方扮余鏈法: 教師朗讀——學生自讀——學生表演——學生討論

教學落點: 通過語氣,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中人物的心情與心態。

五、如何確定小說教學內容

首先教學內容要隨小說的類型特徵來確定。類型特徵就是小說特有或特別突出的特色。

其次解讀方式要隨小說的文本體式而變化。因此我們要研究小說的文體樣式。

參考書目:

《解讀語文》

《如是我讀——語文教學文本解讀個案》

《小說敘事學》

《敘事、文體與潛文本——重讀英美經典短篇小說》

《文學「如何」:理論與方法》

我的思考:

這篇講座很清楚明白地闡明了作者的觀點,而我們的語文教學的問題真的是很突出的,原來我們總關注在教一篇篇課文,其實是不對的。我們應該教的是讓學生學會如何去閱讀,文本可能只是提供一個樣式,一個例子。就如數學學科中的例題一樣。而真正要讓學生掌握的是解題方法。

其實這一套的作業本就著重於這個思路的,我們得慢慢去改變自己的教學理念,慢慢去適應。 

熱點內容
災難過後小說閱讀答案 發布:2025-04-22 16:10:16 瀏覽:892
藍小棠時慕琛小說全文 發布:2025-04-22 16:08:08 瀏覽:100
紅唇小說全文 發布:2025-04-22 15:35:45 瀏覽:164
皇室公主言情小說 發布:2025-04-22 15:33:51 瀏覽:632
偷偷深愛你小說閱讀 發布:2025-04-22 15:17:58 瀏覽:535
推薦茶幾好看的小說 發布:2025-04-22 15:17:10 瀏覽:11
穿越完結小說虐文結局好的 發布:2025-04-22 15:16:25 瀏覽:921
黃色電子書的聽書軟體 發布:2025-04-22 15:02:50 瀏覽:101
青春言情甜寵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4-22 15:01:25 瀏覽:312
好看的出版小說犯罪 發布:2025-04-22 14:49:44 瀏覽: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