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末日les小說推薦
㈠ 雨果一生寫過哪些作品
雨果簡介
維克多·雨果是法國浪漫主義學運動的領袖,是法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作家之一。他的一生幾乎跨越整個19世紀,他的文學生涯達60年之久,創作力經久不衰。他的浪漫主義
小說精彩動人,雄渾有力,對讀者具有永久的魅力。
雨果1802年生於法國南部的欠尚松城。祖父是木匠,父親是共和國軍隊的軍官,曾被拿破崙的哥哥西班牙王約瑟夫·波拿巴授予將軍銜,是這位國王的親信重臣。
雨果天資聰慧,9歲就開始寫詩。15歲寫的《讀書樂》受到法蘭西學士院的獎勵;20歲時因發表詩集的《頌歌與雜詩》,國王路易十八賜給他年金。
1827年,雨果發表劇本《克倫威爾》及其序言。劇本雖未能演出,但那篇序言卻被
認為是法國浪漫主義的宣言,成為文學史上劃時代的文獻。它對法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1830年,雨果的劇本《歐那尼》在法蘭西院大劇院上演,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確立了浪漫主義在法國文壇上的主導地位。
《歐那尼》寫的是16世紀西班牙一個貴族出身的強盜歐那尼反抗國王的故事,雨果贊美了強盜的俠義和高尚,表現了強烈的反封建傾向。
1830年7月,法國發生了「七月革命」,封建復辟王朝被翻了。雨果熱情贊揚革命,歌頌那些革命者,寫詩哀悼那些在巷戰中犧牲的英雄。
1831年發表的《巴黎聖母院》是雨果最富有浪漫主義小說。小說的情節曲折離奇,
緊張生動,變幻莫測,富有戲劇性和傳奇色彩。
故事發生在中世紀。「愚人節」那天,流浪的吉卜賽藝人在廣場上表演歌舞,有個叫埃斯梅拉達的吉卜賽姑娘吸引了來往的行人,她長得美麗動人舞姿也非常優美。
這時,巴黎聖母院的副主教克羅德·弗羅洛一下子對美麗的梅拉達著了迷,他內心燃燒著情慾之火,瘋狂地愛上了她。於是他命令教堂敲鍾人,相貌奇醜無比的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搶來。結果法國國王的弓箭隊長法比救下了埃斯梅拉達,抓住了卡西莫多。他把敲鍾人帶到廣場上鞭笞,善良的吉卜賽姑娘不計前仇,反而送水給卡西莫多喝。
敲鍾人雖然外貌醜陋,內心卻純潔高尚,他非常感激埃斯梅拉達,也愛上了她。天真的埃斯梅拉達對法比一見鍾情,兩人約會時,弗羅洛悄悄在後面跟著,出於嫉妒,他用刀刺傷了法比,然後逃跑了。埃梅斯拉達卻因謀殺罪被判死刑。卡西莫多把埃斯梅拉達從絞刑架下搶了出來,藏在巴黎聖母院內,弗羅洛趁機威脅吉卜賽姑娘,讓她滿足他的情慾,遭到拒絕後,把她交給了國王的軍隊,無辜的姑娘被絞死了。卡西莫多憤怒地把弗羅洛推下教堂摔死,他擁抱著埃斯梅拉達的屍體也死去了。
小說表現了雨果對封建政府和教會的強烈憎恨,同時也反映了他對下層人民的深切同情。
「七月革命」之後,法國建立了以金融家路易·菲力浦為首的大資產階級統治的「七月
王朝。」七月王朝不斷對雨果進行拉攏,1841年雨果被選入法蘭西學士院,1845年,路易·菲力浦封他為法蘭西貴族世卿,還當上了貴族院議員。雨果創作中的斗爭熱情減弱了,1843年,他寫了一個神秘主義劇本《衛戍官》,上演時被觀眾喝倒彩,遭到了失敗。雨果為此沉默了將近10年沒有寫作。
1848年6月,巴黎人民舉行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成立了共和國。開始雨果對革命並不理解,但當大資產階級陰謀消滅共和國時,雨果卻成了一個堅定的共和主義者。1851年12月,路易·波拿巴發動政變,雨果參加了共和黨人組織的反政變起義。路易·波拿巴上台後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帝國。他實行恐怖政策,對反抗者無情鎮壓。雨果也遭到迫害,不得不流亡國外。
流亡期間,雨果一直堅持對拿破崙三世的斗爭,他寫政治諷刺小冊子和政治諷刺詩,猛烈抨擊拿破崙三世的獨裁統治。這時期,他先後發表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海上勞工》和《笑面人》。
《悲慘世界》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說的情節大致是這樣的:農民出身的貧窮工人冉阿讓有一次看見姐姐的幾個孩子餓得直哭,於是去偷麵包,不幸被人抓住,判了5年徒刑。他幾次越獄,被抓回來又加判了共14年刑期,結果為了一塊麵包坐了19年的牢。出獄之後,冉阿讓到處遭人白眼,沒有工作,沒有飯吃,他發誓一定要向社會復仇。這時,一個叫米里哀的主教感化了他,他決心行善積德,做一個好人。
他化名馬德蘭,在一個城市辦了個工廠,成為富翁。他為貧窮的人提供就業機會,給他們飯吃,給他們房子,他處處樂於助人,被市民們選為市長。這時,市裡來了一個叫芒汀的姑娘,她原是農村姑娘,到城裡做工,被人誘騙生下一個女兒。她把女兒珂賽特寄養在一個旅店老闆家中,老闆是個惡棍,趁機敲詐她,芒汀被迫賣掉美麗的頭發、漂亮的牙齒,又賣身當了妓女,最後貧困交加,病得奄奄一息,冉阿讓聽說後立即去照顧她,答應在她死後撫
養她女兒珂賽特。這時,警察沙威正追捕失蹤多年的苦役犯冉阿讓,在馬德蘭市,他抓住了一個貧窮的工人,認為他就是冉阿讓,准備把他送進監獄,為了救這個無辜的工人,冉阿讓挺身而出,主動承認了自己的身份。他又落入警察手中,去監獄的路上,他設法逃脫了。
冉阿讓馬上找到珂賽特,帶著她躲在一個僻偏的修道院里。多年過去了,珂賽特已長成了一個漂亮的大姑娘,她和一個共和黨人馬呂斯相愛了。1832年,巴黎爆發了共和黨領導的起義,遭到七月王朝的血腥鎮壓,馬呂斯身負重傷,冉阿讓冒著生命危險通過下水道把他救了出來。這時,沙威混進起義者隊伍進行偵察,被抓住後判處死刑,由冉阿讓去執行命令,槍斃沙威,但冉阿讓卻把沙威放了。沙威在冉阿讓的高尚人格前羞愧難容,投河自殺。
珂賽特和馬呂斯結婚了,年輕人非常幸福。冉阿讓一個人過著孤獨的日子,最後他死在了珂賽特的懷里。
《悲慘世界》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尖銳矛盾和貧富懸殊,描寫了下層人民的痛苦命運,提出了當時社會的三個迫切問題:「貧窮使男子潦倒,飢餓使婦女墮落,黑暗使兒童羸弱,」猛烈抨擊了資產階級法律的虛偽。全面反映了19世紀前半期法國的社會政治生活。
所以,小說受到全世界人民的歡迎。到了20世紀,它又多次被改編成電影,同樣吸引了無數的觀眾。
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法國在色當兵敗之後,普魯士軍隊直逼巴黎。在這國家危亡的緊要關頭,雨果在流亡了19年之後回到了祖國。他到處發表演講,號召法國人民起來抗擊德國侵略者,保衛祖國。他還用他的著作和朗誦詩歌得來的報酬買了2門大炮,表現了崇高的愛國精神。
巴黎公社起義時,雨果並不理解這次革命。但當公社失敗後,反動政府瘋狂鎮壓公社社員時,雨果又憤怒譴責反動派的獸行,他呼籲赦免全部公社社員,並在報紙上宣布將自己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住宅提供給流亡的社員作避難所。為此,他的家遭到反動暴徒的襲擊,他自己險些喪命,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立場。
1885年,雨果逝世。法國人民為這位偉大的詩人舉行了國葬。他的遺體被安葬在專門安葬偉人的先賢祠。
祝您好運!
回答者:ldxcsp - 舉人 四級 9-27 19:59
㈡ 雨果20部小說,所有書名全部列出
《克倫威爾》(Cromwell) (劇本)
《東方詩集》(les Orientales) (詩)
《歐那尼》 (Hernani) (戲本)
《巴黎聖母院》(即《鍾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 (小說)
《呂布拉》(Ruy Blas) (劇本)
《懲罰集》 (les Chatiments) (詩)
《沉思集》 (les Contemplations) (詩)
《悲慘世界》(les Miserables) (小說)
《笑面人》 (L』Homme qui Rit) (小說)
《世紀傳說》(la Legende des siecle)
《九三年》 (Quatre-Vingt-Treize) (小說)
《海上勞工》
《光與影》
《就英法聯軍遠征中國給巴特勒上尉的信》
《「諾曼底」號遇難記》
《愛爾那尼》
《一個死囚的末日》
《瑪麗蓉·德·路爾墨》
《秋葉集》
《黃昏之歌》
《心聲集》
《呂克萊斯·波爾吉》
《瑪麗·都鐸》
《昂傑羅》
《窮漢克羅德》
《文學與哲學雜論》
《街頭與林際之歌》
《論莎士比亞》
《做祖父的藝術》
《歷史傳說》
《精神的四種風尚》
《至高的憐憫》
《多爾格瑪達》
㈢ 雨果 的代表作
小說:
Han d'Islande (1823) 《冰島凶漢》
Bug-Jargal (1826) 《布格-雅加爾》
Le Dernier jour d'un condamné (1829) 《一個死囚的末日》
Notre-Dame de Paris (1831), 《巴黎聖母院》
Claude Gueux (1834) 《克洛德•格》
Les Misérables (1862) 《悲慘世界》
Les Travailleurs de la Mer (1866) 《海上勞工》
L'Homme qui rit (1869) 《笑面人》
Quatre-vingt-treize (1874) 《九三年》
戲劇:
Cromwell (1827) 《克倫威爾》
Hernani (1830) 《歐那尼》
Marion Delorme (1831) 《瑪麗蓉•德•洛爾墨》
Le roi s'amuse (1832) 《國王取樂》
Lucrèce Borgia (1833)《呂克萊絲•波日雅》
Marie Tudor (1833) 《瑪麗•都鐸》
Angelo (1835) 《安日洛》
Ruy Blas (1838) 《呂伊•布拉斯》
Les Burgraves (1843) 《城堡里的爵爺們》
Torquemada (1882) 《篤爾克瑪》
詩歌
Nouvelles Odes (1824) 《頌詩集》
Odes et Ballades (1826) 《頌歌與雜詩》
Les Orientales (1829) 《東方集》
Les Feuilles d'automne (1831) 《秋葉集》
Les Chants crépuscule (1835) 《暮歌集》
Les Voix intérieures (1837) 《心聲集》
Les Rayons et les ombres (1840) 《光影集》
Les Châtiments (1853) 《懲罰集》
Les Contemplations (1856) 《靜觀集》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1859) 《歷代傳奇》
Les Chansons des rues et des bois (1865) 《街道與園林之歌》
L'Année terrible (1872) 《凶年集》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2e série (1877) 《歷代傳奇》第二卷
L'Art d'être grand-père (1877) 《做祖父的藝術》
Les Quatres vents de l'esprit (1881) 《靈台集》
La Légende des siècles Tome III (1883) 《歷代傳奇》第三卷
文學論文:
Littérature et philosophie mêlées (1834) 《文學與哲學札記》
William Shakespeare (essay) (1864) 《威廉•莎士比亞論》
政論:
Napoléon le Petit (1852) 《小拿破崙》
Histoire d'un crime 1re partie (1877) 《罪惡史》(第一部)
Histoire d'un crime 2e partie (1878) 《罪惡史》(第二部)
Le Pape (1878) 《教皇》
Religions et religion (1880)《宗教與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