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哥特式小說推薦
『壹』 求關於介紹「哥特式」的書
《黑色經典:英國哥特小說論》 作者:李偉昉
《亞文化:風格的意義》---作者: 【美】迪克·赫伯迪格
《黑色經典(英國哥特小說論》---作者: 李偉昉
《論怪誕》---作者: 菲利普·湯姆森
《西方藝術史》
Catholicism, Sexual Deviance, and Victorian Gothic Culture 天主教,性偏離與維多利亞時期的哥特文化
音樂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類的名詞都是「哥特風格」。 再具體形容:黑暗的恐懼、死亡的悲傷、禁忌的愛、徹底的痛苦帶來的美感,簡而言之,人類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那麼,若是哥特與音樂的聯姻,則任意地寫作了GothicRock。哥特音樂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種解釋:熱烈的混合了各種樂器,秉持著悲觀絕望的終極價值觀,透露出啟示錄般神秘虛空的歌詞。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義運動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紀文化逐漸極其相關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漸成為一種時尚。浪漫主義成為這場文化運動的中心。浪漫主義者希望跳出歷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紀時代,有些人從宗教或神秘主義中尋求理想,還有些人試圖從自然中得到答案。他們用自己不同的方式來達到自己的目標。在整個浪漫主義運動中哥特開始被認為和黑暗,奇異,鬼魅等相關連,浪漫主義和哥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還有Verlaine沉迷於對人類陰暗面的表現。哥特情緒在視覺藝術上也有明顯的體現,畫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對黑暗和荒涼的展現。而在建築上新哥特式逐漸成為時尚。
一個哥特式生活的人大概是這樣的:性格:害羞且不愛交際。 藝術傾向:藝術,特別是音樂、攝影和繪畫。人文,特別是文學、歷史和哲學。 著裝:永遠的黑色或暗色衣服。顯眼的宗教飾物,但卻幾乎天天改變信仰,永遠不戴金首飾。著裝:任何黑色的東西,或其它暗色,如海軍藍、深紅。可以透(薄尼龍或漁網狀面料),但不露。銀飾。蒼白的皮膚。這可能是因為他們需要一種活死人的外表,也可能是因為想體現維多利亞時代關於「蒼白的皮膚是貴族的標志」這一審美,也可能是反對沙灘文化里「太陽曬出的古銅色才是美的」健康理論。黑發、漂白過的極淺的金發、紅發或紫發。黑白化妝。白色粉底。黑唇膏,黑眼影,細眉。 自我束縛的裝飾和戀物癖的服裝。皮革、PVC、橡膠、乳膠都是必不可少的面料。中世紀的束腰也極為常見。寬領帶或逞釘子的項圈或緊緊系在脖子上的絲絨繩。 T形十字章(古埃及關於永恆生命的標志)。五角星。這是異教徒關於火、土地、空氣、水、靈魂的符號。十字架(基督教的象徵)。 歌劇風格的披肩、斗篷和長手套。哥特族們一般不會像朋克們那麼極端,他們會講些品位。
『貳』 有哪些西方哥特式的小說
《修道士》是
18世紀末英國著名哥特式小說家馬修·劉易斯的代表作
,也是西方哥特式小說的經典之作
,然而
,迄今尚未有中文譯本
,更無專文論及該小說。本文旨在通過對這部小說的介紹
,使國內廣大讀者能了解它
,並推動學界對其作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作者單位】:
河南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