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河邊草小說閱讀
Ⅰ 推薦幾本瓊瑤比較經典的小說
這個問題在我小的時候,我姨婆曾經給我分析過,後來我一直牢記了。
當年姨婆拿出一本台灣皇冠出版社的瓊瑤作品,先翻開封底,裡面是瓊瑤作品的目錄,她用鉛筆在書名《在水一方》一書旁打了個「√」,然後又在《我的故事》一書旁打了個「√」,接著告訴我,她認為瓊瑤的作品以上述兩書為界,《在水一方》之前的屬於早期作品,《在水一方》到《我的故事》屬於中期作品,剩下的是晚期作品,沒必要把瓊瑤的書全讀,可以把三個時期的書各選讀一些。
姨婆是這樣分析的(下面的當然不是原話,是我長大後按照當年的記憶重新概括的):
瓊瑤早期的作品貼近她本人情感生活,《窗外》、《煙雨蒙蒙》、《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寫得不錯。
瓊瑤中期的作品,寫作模式基本定型,《在水一方》、《月朦朧,鳥朦朧》、《我的故事》寫得不錯(《我的故事》作為研究瓊瑤情感經歷以及作品風格趨向的重要參考書籍,必須認真去閱讀)。
瓊瑤後期的作品溶入了古典歷史的內容,試圖在歷史故事中闡述她的人生審美觀,《青青河邊草》、《梅花烙》、《新月格格》寫得不錯。
後來我真的去閱讀這些作品,覺得姨婆的話是很有道理的,個人經驗吧,僅供參考。
Ⅱ 瓊瑤寫過小說有幾部,各是什麼名字啊
我給你一個瓊瑤小說全集閱讀網址吧:
http://www.cnnovels.com/xd/yq/qiongyao/
Ⅲ 瓊瑤小說內容簡介
瓊瑤小說,不是一般的言情小說,而是一種神聖化了的愛情、婚姻和家庭的文化反應。主人公大多是一些痴情的現代化都市女子,她們一旦沉溺於愛情的漩渦,哪怕前面是海是塹,她們也要勇往直前;哪怕等待她們的是生命的毀滅,她們也會義無反顧。這正如《我是一片雲》中的段婉露所說的那樣:「他是強盜,我愛他,他是土匪,我愛他,他是殺人犯,我也愛他,沒有他我就不要活了!」痴情在瓊瑤的小說中成了一種至死不渝的東西,墜入情網中的男男女女,遇到任何障礙———不管是長輩的阻撓,世俗的冷語,還是年齡的差別等,都不能使他們有絲絲毫毫的退縮。
瓊瑤小說中的人物除了痴情之外,還表現出了無可比擬的善良和真摯,在別人困難的時刻,能夠舍己為人。如《青青河邊草》中的海爺爺,《煙鎖重樓》中的雨杭,《新月格格》中的奴達海等。瓊瑤小說中幾乎沒有一個壞人,主人公的悲劇都不是源於別人真正的刻薄和歹意,而是由於人的理智和感情的沖突造成的,男女主人公所擁有的是陷於愛的漩渦中不能自拔的悲劇。象《幾度夕陽紅》中的何穆天、李夢竹,他們能掌握自己的命運,卻不能主宰自己的感情;李夢竹能投入何穆天的懷抱,能為了何有妻子而斬斷情絲,卻不能擺脫對何的感情。何穆天也是如此,當李夢竹不能屬於他時,他卻不能掙脫感情的鎖鏈,以至天天默對夕陽……
瓊瑤筆下沒有負心郎,即使有一點點欺騙,作者也要讓其受到懲罰,所以何穆天對李夢竹隱瞞了自己曾結過婚,但最終也失去了李夢竹;《剪剪風》中的藍彩在得知何飛飛痴愛柯夢南時,不能犧牲自己的感情而造成了何飛飛的死,最後,她也失去了柯夢南。
在詩情畫意中卿卿我我
意境優美,充滿詩情畫意,這是瓊瑤小說的一大特點。象「朝朝暮暮的夕陽,惻惻輕寒的風,煙雨蒙蒙的山水,聚散依依的人生」;象「天空是一片澄清的藍,太陽把那片藍照射的明亮而耀眼,幾片白雲在天際悠悠然然地飄盪著,帶著一份懶懶的,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意味,從天的這一邊一直飄到天的那一邊」;象「落日在水面靜靜地閃耀,成千上萬條金光穿透了流水,如同某個神仙所灑下的金線織成的網……」無一不體現了這一點。
將古今詩詞糅合在一起,略加改譯,使之符合一定的音律在書中反復詠嘆,增強了藝術魅力,這是瓊瑤小說最顯著、最突出的特點。例如《在水一方》中那撼人心魄的「綠水蒼蒼,白霧茫茫……宛在水中央。」這首詩來源於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蒹葭·秦風》:「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該詩是一首古代情歌,瓊瑤將其略加譯改,不僅通俗易懂,而且令詩的意境同人物杜小雙的性格相諧調……
為什麼瓊瑤小說會有如此獨特的審美價值呢?這主要源於她對中國古典詩歌巧妙的繼承和運用,更源於她對中華民族審美心態的深刻了解。她有著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父親研究中國歷史,母親酷愛古典詩詞。在父母的影響下,她閱讀和研究了大量中國古典文學,正因為如此,她的作品會常常流露出一種詩一般的境界,散發著一種東方式的美感。
瓊瑤小說在頌揚愛情的同時,雖淡化了人物所處的環境。但是,她在寫主人公追求愛情過程中遇到阻礙時,也多多少少暴露了社會的某些病症,如金錢至上造成的門第觀念等,所以瓊瑤小說多少也有點認識的價值。她在描寫一個理想的愛情王國時,其本身便是對資本主義骯臟情感世界的抗議。但是她的作品,並不具備對社會進行深刻揭露和批判的力量。她敘述的永遠只是一些小情調式的愛情故事,由於這種愛太脫離了真實的人生,必然會導致相應的作品缺乏驚心動魄的批判力量,必然不能更進一步從社會的角度和歷史的根源去揭露悲劇的虛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