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小說閱讀夏靜好
Ⅰ 《贖罪》主要講什麼
講述了講述20世紀30年代一個英國庄園里發生的一場改變3名年輕人命運的故事。
《贖罪》採取雙線並進,循環往復的結構,一條故事線是布里奧妮痛苦的一生,另一條故事線即是羅比和塞西莉亞艱難的愛情之路。
兩條故事線互相交錯,影片的敘事時空也在不是的倒退和跳躍,給觀眾在視覺上帶來了很強的沖擊力。這樣獨具匠心的敘事手法,不僅增強了影片的觀賞性,也強調了三位主人公分崩離析的一生。
(1)贖罪小說閱讀夏靜好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一、塞西莉亞·泰麗思
驕傲的庄園主小姐,在劍橋的三年,甚至不願與羅比多說話。不願與他同桌吃飯,認為兄長邀請羅比吃飯是件荒唐的事情。她從心中,對於羅比是鄙夷的。她同她的家族一樣,認為羅比雖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骨子裡卻還是個下等人。但愛情就是在這樣的錯亂的場景下發生了,原本的暖昧升華成了愛情。
二、羅比·特納
管家的兒子。他是卑微的。羅比愛得很無力、很卑微,信寫了一次又一次,每一次措詞都不足以表情達意。。他是個受盡了委屈的孩子。他的出身註定了他的命運,即便同樣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身上永遠流著下等人的血。所以會沒有人相信他,大家同心協力將他送入監獄。沒有人站了來為他說話,沒有人肯相信他是無辜的。
三、布里奧妮·泰麗思
塞西莉亞的妹妹,單薄、瘦弱而充滿了幻想,懷揣著自己小心事的、懵懂的女孩。她不能理解姐姐與羅比的感情。她從主觀上認為羅比是個色狼。面對著嫉妒與任性,她的想法赤裸而真實,讓人無力責怪。
四、 勞拉·昆西
布里奧妮的表姐。在布里奧妮偶然看到了羅比和塞西莉亞·泰麗思親密的同一天夜裡,性格招風的她被人強暴。而後貪慕虛榮的她竟嫁給了那個強暴自己的有錢人保羅·馬歇爾。
Ⅱ 求一部言情黑道的小說,越虐心越好
《撒旦總裁的贖罪新娘》
維維寶貝著
一場有預謀的車禍,妹妹成了替罪羊,為救妹妹,洛映水承擔了所有的過錯,成為了他的贖罪女奴。在與彌紗兒的婚房中,南宮寒野無情地奪去了她的清白。以為用服從可以換到他的諒解,得來的卻是無盡的心痛與傷害,被逼之下,她帶著傷痕離去。七年後,頂著著名珠寶設計師光環的她回到這座傷心之城,再見時,他懷中已經有了溫柔可人的未婚妻。「三年的贖罪期還沒滿呢,我的女奴。」未婚妻就在隔壁,她卻已在他的身下,承受著他的無情擄奪。嗜血殘忍的男人,這一次,又將對她進行怎樣的折磨?
《黑道總裁:嬌妻不聽話》
年念歌著
那晚,她顫抖著身體看到她的爸爸死在他黑洞洞的槍口下,第二天,她卻被抓到了他的面前。「趙淺淺,你現在是我的未婚妻,記得要乖乖聽話。」那晚,她預謀逃走,卻在地下車庫里看到自己的叔叔死在他黑洞洞的槍口下,第二天依舊被抓到了他的面前。「淺淺,你現在是我的妻子,乖乖聽話,我們要組織一個幸福的家庭。」那晚,她勾引他進了房間,纏綿中抽出了藏在枕頭下的水果刀,狠狠地朝著他的胸口刺去,第二天還是被抓到了他的面前。「淺淺,你為什麼總是不聽話,要乖乖的。」她恨他,殺了她的家人把她占為己有還讓她乖乖聽話。
《純純BB:首席奶爸了不得》
黛茜茜著
「躺上去,兩腿分開!」「總裁,她沒有任何婦科病。」唐果果,被養父賭債所累,被迫成了他深閨中的暖床情人,錯綜復雜下,生下的孩子卻離奇失蹤!數年後,一把明晃晃的小刀赫然抵在他的腰間,「說,我媽咪呢?」「這個……」某男面對質問,一時語塞。「馬勒戈壁,這么多年趁著我不在,你又對她做了神馬?」小女孩耍狠的舞出幾個刀花,「警告你,現在我回來了,你給我小心點,再敢對媽咪怎樣,小心我直接廢了你!哼!」女孩摔憤,一個箭步從二十七樓窗戶飛出,身手了得。某男黑線壓滿頭,「女人,你能不能不給我生個這么雷人的種?」『錢』字輩寶寶,再次聚首,精彩Hold住全場!
Ⅲ 找本小說名字忘記情節系女主替姐姐贖罪做了失明男主的保姆,男
《愛你萬般無奈》 作者:蜜見
內容簡介:伺候一個壞脾氣的男人並不辛苦 令她痛苦的是,她每晚承受他的「臨幸」 白天面對的,卻是他的冷酷表情! 她心甘情願接受這樣兩極化的對待 只因為,她是為了贖罪才來到他身旁! 而他也已經想好如何「審判」她 那就是幫他生個白白胖胖的孩子 以彌補他失去最愛人兒的心傷! 可悲的是,她明明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假。 每一天,她都奢望著他的溫柔,無法自拔…
女主角的姐姐領著男主角一家去看房子,中途發生車禍,男主的妻女都死了~~女主的姐姐因愧疚自殺.女主為還債來照顧失明的男主,男主百般刁難她,欺負她,最後她心碎離去,這時男主才發現自己已愛上了她~~~
Ⅳ 《虐愛要贖罪》txt全集下載
虐愛要贖罪 txt全集小說附件已上傳到網路網盤,點擊免費下載:
內容預覽:
虐愛要贖罪
作者:衛橘煙
血恨深仇,終能真相大白!
更新時間2012-7-25 15:21:52 字數:6117
她是孤兒,是受人唾棄的階下囚!她冤,她怨,可是她不願,走出了一個牢籠,又跌落另一個無底的黑洞!那和地獄相比,她更願去到地獄,至少,還能眺望快樂無憂的天堂!而那個黑洞,只會彌足深陷、暗無天日的、狠佞決絕的逐步侵蝕她,直至到無法回望的境地!
三年前,被警方逮捕,被判三年刑期,當時年僅十八歲的蘇蒙,在同一年便遭遇失去雙親、閨蜜、愛人及一切美好的重重打擊,在金錢、名利的驅使下,在佔有欲、嫉妒私心的冷情下,她被傷害的遍體鱗傷、體無完膚!
那個令她追悔莫及、咬牙切齒的罪魁禍首,不是別人、正是她親如血親的好閨蜜——田然妮!
蘇蒙真的沒想到!田然妮也喜歡顧淳,不,應該是愛顧淳!還愛了那麼多年,愛到不惜所有、要把絆腳石一一撬開!只為滿足她可笑的私心!
蘇蒙真的沒想到!田然妮善良活潑的女孩,實則壞到了骨子裡!竟然、竟然以意外車禍這樣殘酷的事實來摧毀她原本美滿的一切!她摯愛的爸爸媽媽就那樣突然的、可憐的離她去了,到死都不能瞑目的去了!
蘇蒙真的沒想到!那個成天和她廝混在一起、談天說地,手挽著手、一刻也不離開的好友,竟會再次將她推入更殘酷的地獄十八層!田然妮動用自家在政壇的關系,硬生生的給她安上,公眾|賣|淫,的不齒罪名!法院還上傳了證人、交出了證據確鑿的證據,蘇蒙在賣|淫|過程中還充當說……
Ⅳ 看過 贖罪 請進
純屬虛構的,不過這部小說反應了真實的背景!
Ⅵ 簡直瘋了……懺悔贖罪無顏面對!!!
阿....看得出來還是個好女孩么 不過那天晚上你的反應卻是很奇怪 說明了你在考研或者說是學業期間心理有壓抑或者有不安或者有疲憊等等促使你當時對學長的反應,你覺得對不起男朋友是應該的,但是如果你從此一蹶不振而且影響到你學業及和你男朋友的關系那就不應該了,也不是什麼太大不了的事情也沒有發生什麼,你可以坦白的跟你男朋友說這件事情,在這之前你要認真的和學長談清楚,劃清界限,另外如果可能請以後忘了這件事情的基礎上繼續維持學長關系,人怎麼變得成熟,就是在經歷挫折,經歷各種事情後才會成熟,所以請你和坦白的和你男朋友說清楚,或許他會生氣(還成我我也會生氣,為什麼不在自習教室談考試的事情,為什麼要去你住的地方,對男人要保持一定的防備心),但是你說了你肯定不會後悔,人都會犯錯,我相信他會原諒你這次並不是很嚴重的錯誤。另外希望你好好准備考研,不要被這件事情影響了!good luck~
Ⅶ 贖罪的作品賞析
《贖罪》是一篇典型的成長小說。
小說的背景是十九世紀三十年代英國南部的帶有陰郁色彩的古老莊園里,13歲的主人公布里奧妮深受當時森嚴的等級觀念的影響,在她的世界裡,一切都必須有秩序。不同階層的人去不同的學校,接受不同的教育,從事不同的行業,界限分明絕對不可以逾越。在這樣的成長環境下,當她撞見羅比與自己的表姐有暖昧之舉時,腦中既定的等級觀念就已經讓她認定羅比不是好人。當警察詢問唯一的目擊者布里奧妮是否看見誰是兇手時,其實並沒有看見的她卻十分肯定地說:「我看見,我親眼看見是他。」在那漆黑的夜空下看到的污穢的場景,已經在她的潛意識中將犯罪者與被自己認定為「色情狂」的羅比聯系在一起,就這么一句話把羅比與表姐一生的幸福徹底斷送,而她也因此開始了漫長而又陰冷的贖罪之旅。
由於布里奧妮的等級觀念,她想當然地認定羅比就是可怕的犯人。羅比被關進監獄,隨後又充軍作戰,至此,羅比與表姐塞西莉亞的愛情掉入了苦難的深淵。隨著歲月的流逝,她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日夜受到良心的譴責。她追隨表姐也投身到艱苦的護士工作中,開始了她的贖罪之旅。每當她近距離地照顧傷員,內心就多了一份對在戰火中生死未卜的羅比的牽掛與內疚。戰爭讓布里奧妮在精神上自我反省,讓她更深切地清楚自己贖罪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戰地生活讓布里奧妮迅速成長起來,她帶著內疚和自責完成了自己的懺悔錄——《贖罪》。布里奧妮通過小說來表達自己的幻想——羅比與表姐、自已與他們重逢的場景,幻想他們原本該有的幸福生活。雖然這只是她美麗的幻想,但這是她贖罪的唯一方式,也是她的美好嚮往。此時,年邁的布里奧妮已經拋棄她陳舊的等級觀念在精神境界升華了自己,她的贖罪已經完成。
布里奧妮的《贖罪》是一部關於愛情、親情、戰爭、隱秘、悔恨、寬恕的小說。在書里,布里奧妮為自己設計了獨特的贖罪方式,既然自己可以製造痛苦,也就可以創造幸福,布里奧妮在書中讓已經身亡的表姐塞西莉亞和羅比重生,讓他們的愛情開花結果。在小說中,讓有情人終成眷屬,絕不是怯弱或逃避,而是最後的一大善行,是對遺忘和絕望的抗衡。布里奧妮最後是以謊言彌補了謊言。在書里,虛構的故事是她真實的想法,是她無法實現的願望,也取代了永恆的遺憾和無止盡的贖罪,使得讀者得到了更多的情感沖擊和更豐富的情感體驗。女主人公用了被改寫的結局來實現她的贖罪,這既真實又虛構的故事結尾,把作品推向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她改寫了這個悲劇、補償了現實的遺憾、提升了文學的價值。對《贖罪》結局的改寫,並非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歌頌了人文主義關懷。總之,這部結合了作家美好願望和主角自我追尋的結尾,使得整部小說精彩、細膩又強而有力,充滿了令人驚艷的自信和說服力。從一個13歲的無知少女到一名77歲高齡的女作家,布里奧妮進行了華麗的轉身,更完成了自己的贖罪。 《贖罪》在用第三人稱他者敘述客觀表現這一切的時候,又穿插使用了第一人稱「我」的敘述,「我」在小說中並非唯一的、專屬的,不時地交換敘述者,使得敘述呈多元化展開。「不同的人講述同一個故事,既有各自的獨立存在的意義,又是對同一故事的不同視角的敘述與充實。這就避免了平面與單一,從而使中心故事更為凸顯而豐富。小說《贖罪》先以第三人稱視角客觀地呈現了事情的始末,以及羅比和塞西莉婭兩人內心的情感變化,使讀者在自認為完全掌握了故事發展的脈象的時候,慢慢將讀者引向不可預知的迷宮。《贖罪》中布里奧妮作為故事中的一個人物,以她的第一人稱視角對自己的所見所聞進行敘述,加上自己的想像和猜測,導致了悲劇的發生。小說的第二部分以羅比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描寫了戰爭,敘述了1940年5月底6月初羅比作為英國士兵向敦刻爾克撤退途中的經歷。通過羅比的第一人稱敘述視角,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戰爭的殘忍和悲傷的氣氛。
和所有扣人心弦的故事一樣,贖罪首先具備懸念的特點。小說以十三歲少女布里奧妮忙於自己的戲劇作品《阿拉貝拉的磨難》的表演開始,情節細膩而形象,讓讀者誤以為小說會就此發展下去,漸漸的卻發現更多人物出場,而後布里奧妮的作品被拋之一邊。從後文得知,它是一個伏筆,目的是告訴讀者布里奧妮的生活環境、性格特點。一個生長在中產階級的大家庭,被母親寵壞了的天真而愛幻想的少女,不免會犯意氣用事、武斷的錯誤,因而有終生贖罪的苦難歷程。懸念之二聚焦於塞西莉婭在噴泉旁當著羅比的面脫衣解帶下水撈取碎花瓶的把手的情節。麥克尤恩用了陌生化的手法分別從當事人的角度和妹妹布里奧妮的角度對這一事件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從十三歲到十八歲,布里奧妮逐漸長大,也逐漸認識到自己在沒有看清楚犯罪嫌疑人的情況下,武斷證明羅比就是強暴表姐羅拉的兇手是多麼的違背良心。而這種不負責任的偽證除了是因為看到羅比錯投給姐姐的帶有不雅字眼的情書之外,另外促成的事件就是噴泉旁的那幕情景。受到良心的譴責後,在戰地醫院進行自我懲罰的布里奧妮終於想用自己一貫喜愛的方式——寫作來懺悔,從而產生《泉畔雙人》。懸念之三是逐步引起讀者關心的塞西莉婭和羅比的命運。羅比出獄後參加二戰,幾經周折與塞西莉婭有情人終成眷屬了,而布里奧妮也獲得了他們的原諒,一切皆大歡喜。讓人幾乎不能接受的是,接下來的內容告知讀者,上面的喜劇情節不過是布里奧妮的另一個創作,並非真實。這一切構成第三個文本——《贖罪》,它是布里奧妮為了靈魂的安寧安排的故事而已。正當讀者得知歡喜結局的時候,後頁的「倫敦,1999」的字眼把讀者的好奇心又調動起來,懸念再次升起。新的信息讓讀者震顫不已。原來1940年的6月,羅比就已經死於敗血症,而三個月後,塞西莉婭也在地鐵站爆炸中喪生。「那年我從未見過他們」。這句話讓讀者愕然不已。至此,故事達到高潮,讀者難以自禁。第四個文本終於閃現在讀者的腦海。
從以上內容可以看出,正是懸念中產生的四個文本互相參照互相交涉,從而推動小說的情節前進。《阿拉貝拉的磨難》作為第一個隱藏的文本,既拉開了整部小說的序幕,也貫穿於整部小說的情節中。阿拉貝拉的悲慘命運預示著布里奧妮給姐姐造成的不幸。第二個文本即布里奧妮的意識流小說《泉畔雙人》,預示著布里奧妮對自己當年的錯誤所造成的致命後果始有悔意。第三個文本,布里奧妮窮其一生所創作的小說《贖罪》展現一幅幸福的畫面,即姐姐和戀人比翼雙飛,妹妹的贖罪之路似乎圓滿了。然而小說的第四個文本即尾聲部分,卻告知讀者,原來塞西莉婭和羅比早在二戰中相繼離世,皆大歡喜的結局不過是布里奧妮善意的謊言。互文性將這四個內文本之間的懸念連接起來,彼此參照,縱橫交錯,織就了一張馬賽克般的網路,呈現出完整的概貌。而前文本不斷被後面的新文本揚棄地否定,即易位,以生成新的意義,直到達到作者的目的。
Ⅷ 贖罪的主要人物
布里奧妮·塔利斯
在少女時期,布里奧妮是很有寫作天賦的姑娘,她想像力豐富且文筆流暢簡潔,小說的開篇作者就講到布里奧妮在兩天內一氣呵成了一個劇本。在寂靜的英國鄉間田園生活中,她與父母感情疏離,與姐姐缺乏溝通,與她作伴的只有文字和夏日庄園里斑駁的光影,因此她只能默默暢想書寫自己腦海中的樂園。但現實情況是十九世紀三十年的英國,等級觀念依然深深的存在著人們的腦海中,布里奧妮就是這樣一個深受該觀念影響的姑娘。但她的內心是矛盾的,她一方面通過書寫讓自己暢游在自由的世界,另一方面她也認同著這樣的價值觀:一切事物都必須井然有序。另一方面,少女時期的布里奧妮內心充滿了壓抑與克制,在她的劇本中她否定非常規且帶有階級色彩,但在現實生活中卻又對管家的兒子羅比暗生情愫。所以當她看見姐姐在羅比面前躍入水池又近乎赤裸的站在他面前,偷看羅比寫給姐姐炙熱而又露骨的情書,撞見他們二人在圖書室的激情。內心的深處激發起一種無意識的情感:是嫉妒是深深的撼動。她的自我意識不斷膨脹,潛意識中產生了報復的想法,雖然她已經明白了「她所知道的一切,未必都是真實的,尤其是眼睛看到的一切未必都是真實的。」所以,布里奧妮選擇充當姐姐的保護者,「非要揭開他虛偽的面紗」,「哪怕塞西莉亞沒有任何感激的表示」。當表姐羅拉被強暴,她立刻指認了羅比為犯人。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布里奧妮逐漸意識到了自己當初因為沖動和幼稚所帶來的最終影響是什麼。進入青年時期的她一直為此感到內疚和惶恐。從此展開了她的漫長贖罪之旅。在戰地醫院期間,布里奧妮的贖罪生活真正拉開帷幕。這時,布里奧妮正在有了覺醒和對當年所發生事情有了正確的認識。成年的她沉默寡言,常常深夜獨自一人坐在打字機前,用文字來完成她的贖罪。這期間她還無數次跟塞西莉亞寫信祈求原諒,但都沒有得到任何答復。良心的譴責鞭撻著她,無奈之下,她只能通過在醫院勤勞的工作麻痹自己的神經。她以為只要努力工作,照顧病患傷員來救死扶傷就可以減輕負罪感,然而這些並不能太多的減輕布里奧妮的痛苦。她想贖罪但卻無能為力,這是布里奧妮的第一次贖罪也是自我救贖。
老年的布里奧妮已經77歲高齡並且成功蛻變成為一名成功的小說家。她花盡一生精力寫出《贖罪》,其目的是為了通過寫作的方式幫自己贖罪,因為在書中她通過書寫塞西莉亞和羅比的團聚生活來讓自己減輕痛苦。
羅比·特納
羅比,塞西莉婭家管家的兒子,在塞西莉婭父親的資助下念完了大學,准備接著念醫學,自尊心極強。他是塞西莉婭兒時的玩伴、劍橋的同學。他們互生情愫後雙方關系反而變得尷尬,誤會頻生。一次在噴泉邊因為一個花瓶發生了爭執,羅比自責之餘寫信向塞西莉婭解釋並道歉。然而沖動之下竟然把對塞西莉婭的性渴望毫無遮掩地訴諸筆端。意識到自己的魯莽後,羅比又另寫了一封言辭得體的信。然而匆忙間卻拿錯了信,更糟糕的是,他的信使被布里奧妮偷看了信的內容。似懂非懂的她聯想到噴泉邊的一幕,很快就把羅比定性為色情狂,並油然生起保護姐姐的責任感。然而羅比的信卻解開了塞西莉婭的心結。當人們在等待晚宴時,兩人在書房裡實現了對彼此的擁有,卻意外地被一個不速之客——布里奧妮的到來打斷。悶熱的天氣、不合時宜的烤肉、話不投機、表姐羅拉傷疤曝光……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毀滅這次聚會。最後一雙胞胎兄弟出走了,羅比在黑夜中單槍匹馬去搜尋,並於第二天清晨肩背手攜雙胞胎。但是當羅比歸來時,迎接他的不是贊揚和感謝,而是警察銀色的手銬。
三年後,二戰爆發,服刑的羅比被充軍入伍。在戰爭中,他目睹了戰爭的慘烈和殘酷。戰爭讓他看到太多人類的黑暗與文明的墮落,使他對生活充滿失落和虛無感。幸好有塞西莉婭「我等你回來」的那封信給他繼續活下去的動力。然而,就在回國前夕,他卻死於敗血症。
塞西莉婭·塔利斯
塞西莉婭,布里奧妮的姐姐。塞西莉婭與羅比對彼此暗生情愫,但是礙於階級偏見和自身的壓抑,陷入一場愛與尊嚴交融的糾結之中。於是出現了噴水池邊塞西莉婭在羅比跟前脫下上衣潛入池中拿花瓶碎片這一幕。但是她與羅比的愛情不被年少無知的布里奧妮所理解。布里奧妮所將羅比定性為色情狂,並油然生起保護姐姐塞西莉婭的責任感,因此在一次強奸案中,布里奧妮根據自己在星光下隱約看到的背影,憑著自己超凡的想像力,自以為是地確認羅比是當晚羅拉被奸案中的罪犯。二戰期間,塞西麗婭和家人斷絕了關系,她和羅比鴻雁傳書,祈禱羅比能平安回國,兩人從此團聚。但是,她最終盼來的是羅比的死訊,她自己也在倫敦爆炸中死去。
Ⅸ 如何評價小說《贖罪》
評價小說《贖罪》:
《贖罪》能被讀者喜愛,或許並不在於它的情節故事,事實上麥克尤恩也並不過多關注人物、情節,而是津津有味地用不同的敘事方式和視角來完成《贖罪》。除了結語以第一人稱「我」來敘述外,其他三部分都以第三人稱敘述,但二、三部分是從寫作者的視角出發,只不過第二部分的主角是羅比,而第三部分主角換成了布里奧妮。但是,在我看來,最富有色彩的還是第一部分。
借用小說中布里奧妮的觀點,「一個現代小說家再也無法描繪人物和情節了。只有知性和感性才使她感興趣。意識之河在時間中流動……」。這也就是作者的小說觀。他顯然深受伍爾芙敘述技巧的影響,著力於以意識流來展現不同人物豐富細膩的內心。小說的第一部分,主要從三個人的不同視角出發,布里奧妮、羅比、塞西莉婭,三個人的意識流交替進行,又以母親艾米莉冷漠的、不偏不倚的俯視視角再一次回溯。
富有興味的是,布里奧妮「可以把這場戲從三個不同的角度寫上三遍」,作者也是這樣來游戲小說。同一個場景,因為不同的視角,人物不同的意識,被解讀成不同的樣態。在庄園池塘邊,羅比與塞西莉婭搶花瓶、花瓶碎掉、塞西莉婭脫衣下水池一幕,反復再現。塞西莉婭以脫衣來表達對羅比的故作傲慢,掩飾其愛上羅比的慌亂,而羅比理解為是她對自己的故意羞辱,脫了衣服後的「潔白又脆弱的仙女」形象卻深深印在他腦海,激發他熟悉又陌生的情慾,他的渴望和愛情。但是從在窗戶看到這一幕的13歲的小女孩布里奧妮的視角,乃是塞西莉婭所受的羞辱,是羅比對姐姐的恫嚇威脅,激發起她敵視羅比的初衷。
藏書室一幕,也被不同地解讀。布里奧妮被某種感覺驅使,走進藏書室,撞到羅比和塞西莉婭的身體緊緊壓在一起,「她立刻明白是她中斷了一場襲擊,一場肉搏戰。這場面與她的忐忑不安完全不謀而合」 。她看見的是男人羅比的粗暴,和「姐姐驚恐的眼睛」,姐姐「前臂高高舉起,成抗議狀和自衛狀」。布里奧妮解讀的恐怖的襲擊場景,恰恰是羅比和塞西莉婭的甜蜜回憶,在羅比的追敘中,這是一場多麼醉心的做愛,一次決定終身命運的結合;塞西莉婭不是「驚恐」,而是「貪婪無比」地索求,羅比不是襲擊,而是忘我的激情投入,兩人不是一場肉搏戰,而是如膠似漆的糾纏,在這個瞬間,他們完成了從身體到心靈的結合。而恰恰是這樣美好的瞬間,被「極度的無知,愚蠢的想像,以及自以為是的正直」所中斷,布里奧妮意欲保護和拯救姐姐,卻被羅比和姐姐憎恨。什麼是真實?或者從來沒有真實過?天地有多大,人心的距離就有多遠。
布里奧妮即使在後來的懺悔中都在申辯自己並沒有惡意。恰恰是這樣的沒有惡意,甚至是保護姐姐和羅拉的好意,卻產生了無可挽回的惡意和罪行:她對羅比的憤怒中斷和延遲了一對鴛鴦的美好愛情,出賣了姐姐的隱私,讓真正的強奸犯馬歇爾逃脫制裁,而將無辜的羅比投進監獄。
到底是什麼緣故促使少女布里奧妮在燈光昏暗中,自以為「看見」了羅比就是強奸羅拉的罪犯,在後來的法庭證詞中一口咬定,毫無反悔,如此確信?小說並沒有一個確定的回答,追求不確定性恰恰是作者的喜好。讀者和小說中人物,只能自己去抽絲剝繭,做不同的理解:
羅比後來在戰場中追憶,恍惚理解為是少女布里奧妮對自己的愛戀,轉化為對羅比與姐姐愛情的憎恨;布里奧妮在懺悔中,還隱約歸罪於那些成年人的縱容和勢利——羅比是一個清潔工的兒子;或者還有布里奧妮自己的虛榮心:好勝的少女,一旦翻供,就意味著曾經自以為是地認為羅比是一個色情狂的判定完全錯誤,她所扮演的保護姐姐的角色,將被推翻,她在潛意識里不願意承認這點,青春的殘酷決定了她只能這樣「正直」下去,好比《薩勒比的女巫》中那些說謊的少女,謊言說多了,就真的認為那就是真理。作為讀者的我們,是否還可以這樣理解:就如伍爾芙長年對姐姐的依戀,以致任何男人侵入到她們姐妹關系中,都成為一種威脅,都是傷害,都是不潔凈的。所以,當布里奧妮偷看羅比寫給姐姐的信中,有著「做愛」等這些「骯臟」的詞語,成長中的少女,感受到多麼強大的被侵犯感和厭惡感。波伏娃說,每個少女都是天生的同性戀者,薩福寫給那些女孩的詩歌中將男人的侵入,比喻為鮮花遭受了蹂躪。所以,當她第一次看見水池邊羅比和塞西莉婭的沖突,就天真地理解為是羅比對姐姐的恫嚇和威脅,藏書室一幕更與這一印象不謀而合。這些該死的先入之見,再加上她的色彩斑斕的想像力,讓布里奧妮認定羅比就是一個色情狂。所以,布里奧妮不是「看見」了羅比強奸羅拉,是「知道」羅比會強奸羅拉。
寫完第一部分後,小說其實已經完成。後面的敘述,全是對前面故事的閃回與交代,不過是為了情節更為完整。第二部分羅比在戰爭中意識到其實人人都有可能犯罪,歷史永遠沒有真實的答案,這是他寬恕的開始;而第三部分,布里奧妮以放棄到劍橋的學習,和家人的隔絕,在醫院的艱苦生活,開始了她的贖罪。但無論如何做,一切都無可挽回了,年輕的羅比和塞西莉婭,還來不及在潔白的人生記錄中品嘗愛情的歡欣,就死去了。在後面的敘述中,作者偷偷地將懺悔弱化,將布里奧妮的無可贖罪歸咎於偶然的戰爭,也偷偷地通過責備保全聲譽的羅拉、馬歇爾夫婦來為其洗脫罪責。在我看來,假如小說順著第一部的意識深挖下去,反倒更好,戰爭主題,雖然擴展了時間和空間,增強了小說的滄桑感和命運感,卻流於平庸的解釋。
簡介作者伊恩·麥克尤恩
伊恩·麥克尤恩(1948-)是當前英國文壇最具影響力的作家之一。《贖罪》作為一部典型的懺悔小說奠定了作者伊恩·麥克尤恩在英國後現代文學領域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