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少女菊花小說閱讀答案
『壹』 閱讀短文《野菊花》答案
1、因為野菊花的野性美:不任人擺布;不固守現狀;不禁錮自己;勇敢地開放、不懈地拓展,顯示出強烈的進取精神。
2、襯托。描寫秋後山野的灰褐、天空的鉛灰、紫燕和鴻雁的歸去、松柏的褪色、檀竹的落魄等,反襯出野菊花的勇敢和進取。
3、內容上,作者贊美了野菊花的野性美中表現了一種不畏艱難,奮力拚搏,展現自我價值的精神,給人以鼓舞。
結構上,總結全文,點明文章主旨,深化中心。
4、用「掙」、「冒」、「睜」等富有力度的詞語,描寫了野菊花花朵的形態,表現了野菊花不禁錮自己、不固守成規的精神。
用「密密匝匝」、「重重疊疊」,是為了寫淮河堤畔、大別山麓由野菊花織造出的夢幻般神奇的織綿,而這些又把第一段的「漫山遍野」形象化了。
『貳』 鄭谷《菊》的閱讀題答案
翻譯:
公子王孫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
重陽節人們采擷枝枝菊花插戴於鬢上。
秋晨菊花飽含露水濕潤晶瑩,縷縷幽香飄滿池岸,
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從不羨慕雖踞高位卻毫無用處的瓦松。
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很明顯,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的是一種象徵手法。
「王孫莫把比蓬蒿」,蓬蒿是一種野生雜草。菊,僅從其枝葉看,與蓬蒿有某些類似之處,那些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公子王孫,是很容易把菊當作蓬蒿的。詩人劈頭一句,就告誡他們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這一句起得突兀,直截了當地提出問題,有高屋建瓴之勢,並透露出對王孫公子的鄙夷之情。作為首句,有提挈全篇的作用。「九日枝枝近鬢毛」,緊承首句點題。每年陰歷九月九日,是人所共知的重陽節。古人在這一天,有登高和賞菊的習慣,飲菊花酒,佩茱萸囊,還采擷菊花插戴於鬢上。詩人提起這古老的傳統風習,就是暗點一個「菊」字,同時照應首句,說明人們與王孫公子不一樣,對於菊是非常喜愛尊重的。這兩句,從不同的人對菊的不同態度,初步點出菊的高潔。
三、四兩句是全詩的著重處,集中地寫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露濕秋香滿池岸」,寥寥七字,寫秋天早晨景象:太陽初升,叢叢秀菊,飽含露水,濕潤晶瑩,明艷可愛;縷縷幽香,飄滿池岸,令人心曠神怡,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在這里,「濕」字很有講究,讓人想見那片片花瓣綴滿露珠,分外滋潤,分外明麗。「滿」字形象貼切,表現出那清香是如何沁人心脾,不絕如縷。從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菊花特有的形象,也感受到了菊花和那特定的環境、特定的氛圍交織融合所產生的魅力。詩人在描寫了菊的氣質以後,很自然地歸結到詠菊的主旨:「由來不羨瓦松高」。瓦松,是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初唐崇文館學士崔融曾作《瓦松賦》,其自序雲:「崇文館瓦松者,產於屋溜之上……俗以其形似松,生必依瓦,故曰瓦松。」瓦松雖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所以「桐君(醫師)莫賞,梓匠(木工)難甄」。作者以池岸邊的菊花與高屋上的瓦松作對比,意在說明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而瓦松雖踞高位,實際上「在人無用,在物無成」。在這里,菊花被人格化了,作者賦予它以不求高位、不慕榮利的思想品質。 「由來」與「不羨」相應,更加重了語氣,突出了菊花的高尚氣節。這結尾一句使詩的主題在此得到了抉示,詩意得到了升華。
詠物詩不能沒有物,但亦不能為寫物而寫物。純粹寫物,即使逼真,也不過是「襲貌遺神」,毫無生氣。此詩句句切合一菊字,又句句都寄寓著作者的思想感情。菊,簡直就是詩人自己的象徵。
『叄』 山菊花的閱讀答案
噢!花仙子便是你!」每次見到山菊花,我都會由衷地贊嘆。雖然這只是一種名不見經傳的山間野花。
朝陽柔柔地,勻勻地照在山菊花上,使得她嬌小的花瓣溢彩流光。淡紫的花蕊里那一汪露水顫悠悠,嬌滴滴、亮晶晶,就像純情少女眼中的淚珠兒,似落非落,這一切是那麼富有神韻。
這便是山菊花,一種極其普通卻又能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的花。
山澗旁、峽谷里、懸崖邊、山洞角,哪兒不見山菊花俏皮俊逸的臉龐?雖然土壤是那麼貧瘠,也許連陽光也照不到,蜜蜂也不肯光顧,只清風為友,冷月為拌,然而山菊花卻靜靜的長著,對生活憧憬著,因為她深知與命運抗爭,其樂無窮
這便是山菊花,一種極其普通去又的確不平凡的花。
在一叢盛開的山菊花中,誰曾見過幾枝早衰的山菊花?你別以為只是偶然的巧合,它正是山菊花的一大特點----互相提攜。
營養缺乏,陽光缺乏,水分缺乏,可山菊花卻連成一片,手拉著手,根挽著根,根須向著地的深處生長、生長,帶著生活的希望,堅定的信念,吸取營養……誰有難,大家幫----就是這樣,生長著、繁衍著、譜寫一個古老的故事。
這便是山菊花,一種極其普通卻又深含哲理的花。
初見山菊花,我便喜歡上了這種花。我小心翼翼地挖起兩株栽進了精美的話盆施肥澆水。奶奶說山菊花在盆里是栽不活的,我半信半疑。看著漸漸枯萎的山菊花,我忽然悟到了,這山菊花並不貪圖優越的條件。她所眷戀的是大山、是自由、是生她育她的山地。郭沫著稱石榴是「夏天的精靈」,我要贊山菊花是大自然的女兒,山的精靈,我忽然發現,山菊花身上隱約有著中華民族的美德……
我深信,集美與剛於一身的花,便是花仙子。山菊花,我心中的花仙子,你好啊!
1.作者主要從哪幾個方面描寫山菊花的特點的?
答:作者從花瓣 花蕊 早衰 的這幾個特點來描寫。
2.怎樣理解「我忽然發現,山菊花身上,隱約有著中華民族的美德……」這句話的含義?
答:山菊花堅強不息就像中華民族的性格,有著堅強不息、不肯折服的精神
『肆』 我愛菊花,閱讀理解答案
題:
1、 劃去括弧里不合適的詞語。
2、 第二自然段中用來描寫菊花的動詞有 。
3、 第三自然段是圍繞 這句話寫的。描寫菊花的形狀時,作者用 比喻龍須菊向上捲起的花瓣,用 比喻黃球菊的朵朵花兒。
4、 按要求摘錄句子或片語。
描寫菊花性格的:
描寫菊花顏色的:
描寫菊花形狀的:
5、 我愛菊花,最主要的原因是:
(1)、菊花顏色艷、姿態多( )
(2)、菊花性格堅強。( )
(3)、菊花的品格使我奮發向上。( )
答:
1:畫去落和飄、鼓勵和勉勵
2:挺立、伸長、張開、盛開。
3:第三自然段是圍繞「菊花種類繁多,顏色鮮艷,姿態萬千」 這句話寫的。描寫菊花的形狀時,作者用 「小姑娘頭上的卷發」 比喻龍須菊向上捲起的花瓣,用 「毛茸茸的小雞」比喻黃球菊的朵朵花兒。
4:描寫菊花性格的:可是菊花卻挺立著干,伸長著枝,張開著葉,盛開著花,顯示了它傲霜耐寒的性格。
描寫菊花顏色的:就說我家院子里的菊花吧,那白菊白得象雪,黃球菊白里透黃,墨菊紫里透紅,真是五顏六色,好看極了
描寫菊花形狀的:
龍須菊花瓣向上捲起,好象小姑娘頭上的卷發,百菊花瓣很大,向外伸展著,大有展翅欲飛之勢,黃球菊開放時,朵朵花兒就像毛茸茸的小雞
5:(3)
望採納!
『伍』 《一日的春光》閱讀答案
一日的春光
冰心
①去年冬末,我給一位遠方的朋友寫信,曾說我要盡量的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
②今年北平的春天來的特別的晚,而且在還不知春在哪裡的時候,抬頭忽見黃塵中綠葉成陰,柳絮亂飛,才曉得在厚厚的塵沙黃幕之後,春還未曾露面,已悄悄的遠引了。
③天下事都是如此——
④去年冬天是特別地冷,也顯得特別地長。每天夜裡,燈下孤坐,聽著撲窗怒號的朔風,小樓震動,覺得身上心裡都沒有一絲暖氣。一冬來,一切的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似乎都凍得蜷伏在每一個細胞的深處。我無聊地安慰自己說:「等著罷,冬天來了,春天還能很遠么?」
⑤然而這狂風、大雪,冬天的行列,排得意外地長,似乎沒有完盡的時候。有一天看見湖上冰軟了,我的心頓然歡喜,說:「春天來了!」當天夜裡,北風又捲起漫天匝地的黃沙,忿怒的撲著我的窗戶,把我心中的春意又吹得四散。有一天看見柳梢嫩黃了,那天的下午,又不住地下著不成雪的冷雨,黃昏時節,嚴冬的衣服,又披上了身。
⑥九十天看看過盡——我不信了春天!
⑦幾位朋友說:「到大覺寺看杏花去罷。」雖然我的心中始終未曾得到春的消息,卻也跟著大家去了。到了管家嶺,撲面的風塵里,幾百棵杏樹枝頭,一望已盡是殘花敗蕊;轉到了大工,向陽的山谷之中,還有幾株盛開的紅杏,然而盛開中氣力已盡,不是那滿樹濃紅、花蕊相間的情態了。
⑧我想,「春去了就去了罷!」歸途中心裡倒也坦然,這坦然中是三分悼惜,七分憎嫌,總之,我不信了春天。
⑨四月三十日的下午,有位朋友約我到掛甲屯吳家花園看海棠,「且喜天氣晴明」——現在回想起來,那天是九十春光中惟一的春天——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就欣然地答應了。
⑩東坡恨海棠無香,我卻以為若是香得不妙,寧可無香。我的院里栽了幾棵丁香和珍珠梅,夏天還有玉簪,秋天還有菊花,栽後都很後悔。因為這些花香,都使我頭痛,不能折來養在屋裡。所以有香的花中,我只愛蘭花、桂花、香豆花和玫瑰,無香的花中,海棠要算我最喜歡的了。
⑾海棠是淺淺的紅,紅得「樂而不淫」,淡淡的白,白得「哀而不傷」,又有滿樹的綠葉掩映著,穠纖適中,像一個天真、健美、歡悅的少女,同是造物者最得意的作品。
⑿斜陽里,我正對著那幾樹繁花坐下。
⒀春在眼前了!
⒁這四棵海棠在懷馨堂前,北邊的那兩棵較大,高出堂檐約五六尺。花後是響晴蔚藍的天,淡淡的半圓的月,遙俯樹梢。這四棵樹上,有千千萬萬玲瓏嬌艷的花朵,亂烘烘的在繁枝上擠著開……
⒂看見過幼稚園放學沒有?從小小的門里,擠著的跳出湧出使人眼花繚亂的一大群的快樂、活潑、力量、生命;這一大群跳著涌著的分散在極大的周圍,在生的季候里做成了永遠的春天!
⒃那在海棠枝上賣力的春,使我當時有同樣的感覺。
⒄一春來對於春的憎嫌,這時都消失了。喜悅地仰首,眼前是爛漫的春,驕奢的春,光艷的春——似乎春在九十日來無數的徘徊瞻顧,百就千攔,只為的是今日在此樹枝頭,快意恣情的一放!
⒅看得恰到好處,便辭謝了主人回來。這春天吞咽得口有餘香!過了三四天,又有友人來約同去,我卻回絕了。今年到處尋春,總是太晚,我知道那時若去,已是「落紅萬點愁如海」,春來蕭索如斯,大不必去惹那如海的愁緒。
⒆雖然九十天中,只有一日的春光,而對於春天,似乎已得了酬報,不再怨恨憎嫌了。只是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如同小孩子打架後相尋,大家忍不住回嗔作喜,卻又不肯即時言歸於好,只背著臉,低著頭,撅著嘴說:「早知道你又來哄我找我,當初又何必把我冰在那裡呢?」
1、「我要盡力地吞咽今年北平的春天」,這里的「吞咽」的含義是什麼?作者說這句話,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4分)
2、「我不信了春天」,作者為什麼反復這樣說?這樣的寫法有什麼好處?(3分)
3、「海棠花又是我所深愛的」,請簡要概括作者深愛海棠的原因。(3分)
4、結合原文,回答下面的問題。(4分)
①作者長時間地盼春尋春,為什麼最後卻對「只有一日的春光」深感滿意?
②作者在「滿意之餘,還覺得有些遺憾」,這里的「遺憾」指的是什麼?
答案:
1、「吞咽」的含義:盡情的享受(2分)。表達了在寒冬中對春天強烈的期盼之情(2分)。
2、苦苦等待春天,春天卻遲遲不來;許多次春天剛一露面,就被寒風冷雨驅散在;到處尋找春天,卻發現春天早已遠引(2分)。欲揚先抑,突出下文的「一日的春光」(1分,能答出突出作用即可得分)。
3、海棠雖然無香,但她淺紅淡白,綠葉掩映,色彩宜人,穠纖適中,充滿生機。(3分,意思答對即可。)
4、(1)「一日的春光」爛漫、驕奢、光艷,使作者感受到快樂、活潑、力量和生命(1分)。這「一日的春光」,酬報了作者九十日的苦苦期待,作者也不再怨恨春天(1分)。
(2)春天來得太晚,讓作者等待得太痛苦。(2分,意思對即可)
『陸』 約翰。斯坦貝克短篇小說《菊花》故事情節的概括 。
35歲的伊莉莎是一位住在偏僻鄉下的婦女,她最擅長種菊花,她強壯有力,是養花的好手。她常常嚮往外面的世界,渴望出去領略別處的風光。一天她丈夫談妥了一單生意,以比較心儀的價格賣出了自己養的30多頭菜牛,准備帶她進城吃飯看電影。在准備出發的過程中一個駕著大篷車四處流浪以修補器具的為生的人和伊莉莎搭訕,想要伊莉莎修補一些器具,伊莉莎原本沒有要修補的器具,修補匠巧妙地以一個老婦想要菊花為由騙取伊莉莎的信任。為此伊莉莎還拿出兩個破罐子當作花盆送給修補匠修補。後來在伊莉莎和丈夫去城裡的途中伊莉莎看見了被修補匠隨意丟棄在路旁的菊花,她故作鎮靜最後還是忍不住啜泣起來。
這篇文章被人們所稱道的主要是文中的象徵意義,
她還是種菊花的能手,但這一點卻不為男人們所稱道。這是因為,在當時,對男人們來說,種菊花還不如種水果來得實惠。而種菊花對愛麗莎來說,卻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為料理菊花,愛麗莎傾注了她幾乎全部的情感與心血。當亨利談論起她種的菊花時,愛麗莎的臉上,乃至語調中都洋溢著沾沾自喜的驕傲。這是因為,從某種意義上講,菊花象徵著愛麗莎的夢想和渴望,也是她全部價值所在。她渴望外面無拘無束的世界,即使自己走不出峽谷,只要她的菊花能被帶出去,也就等於自己走了出去。在她心裡,菊花就是她自己。所以,菊花備受愛麗莎的呵護、寵愛。同時菊花也象徵了愛麗莎作為女人的天真。愛麗莎之所以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嚮往,是因為她對男性世界充滿了好奇,她渴望走出去,總以為外面的男性世界能夠接納她。但男人們既然已經為女人們界定好了身份,當然也就不希望她們能逾越這個身份。故事的結尾,愛麗莎送去的菊花竟被補鍋匠棄之路旁,而花盆卻被拿走了。至此,男人的自私、虛偽、欺詐已經完全打碎了愛麗莎的夢想,也摧毀了她的天真。不管菊花是代表愛麗莎的夢想也好,還是天真也罷,其結局只有一種:破滅。也就是說,在男權社會里,女人總是處於被打擊被摧殘的弱者地位,女人是屬於男人的,在男人心目中,女人是沒有感情、沒有發言權的。
『柒』 《菊》(鄭谷)的閱讀題答案。
菊
鄭谷
王孫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
由來不羨瓦松①高。
[注釋]①瓦松:一種寄生在高大建築物瓦檐處的植物,能開花吐葉,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沒有什麼用處。
⑴.這首詩用「露濕秋香滿池岸」來描寫菊花在秋天早晨開放的景象,給人以無窮的美感和趣味。請發揮想像,把該詩句所呈現的景象描繪出來。
⑵.結合全詩,對「由來不羨瓦松高」一句進行簡要賞析。
【答案】(1)沾滿晨露的叢叢秀菊濕潤晶瑩,含露綻放,散發出縷縷幽香,飄滿了水池岸邊。(想 象合理,描寫形象,能再現詩句所描寫的畫面即可計分,否則酌情扣分)
(2)示例l:詩人採用對比手法,將菊花與瓦松作比,突出表現了菊花雖生長在低窪之處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了人們的品質。
示例2:詩人採用擬人的手法,將菊花人格化,用「不羨」更形象地表現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榮利的品質。
【解析】這是一首詠物詩。作者詠菊,通篇不著一菊字,但句句均未離開菊,從菊的貌不驚人,寫到人們愛菊,進而寫菊花的高尚品格,點出他詠菊的主旨。這首詠菊詩是詩人托物言志的,用征手法寫出了菊的高潔氣質和高尚品格。
譯文: 公子王孫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並論, 重陽節人們采擷枝枝菊花插戴於鬢上。秋晨菊花飽含露水濕潤晶瑩,縷縷幽香飄滿池岸, 菊花雖生長在沼澤低窪之地,卻高潔、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獻給人們,從不羨慕雖踞高位卻毫無用處的瓦松
『捌』 求一篇小說閱讀試題的答案
現代文閱讀訓練——
鄉村教師
岳 勇
(1)臨近大學畢業的那段日子,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唯有娟子按兵不動,如無事人一般。
(2)我們同宿舍的幾個姐妹都勸她出去活動活動,爭取能在城裡留下來。哪知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
(3)我們都吃了一驚,娟子的老家我們結伴去遊玩過一次,在大巴山最深處,汽車在二十里以外就進不去了。村裡人住的全是茅草屋。我們當時都笑著調侃說那兒是全國最貧瘠的地方。而現在,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我們都替她惋惜。
(4)這時,娟子一本正經地給我們說了一個故事。
(5)10年前,大巴山深處有一所學校。整個學校只有一間茅屋搭成的教室,只有一個班級,也只有一個老師。班上有13名學生,那位鄉村老師將他們從一年級教起,一直教到六年級。
(6)然而,就在小學快畢業的時候,不幸的事發生了。
(7)有個放牛娃在山上玩火,不小心把茅屋教室給引燃了。等大家發現時,大火已經快封住了教室門。
(8)教室里的13名鄉下娃子都亂了套,但那位鄉村教師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鎮靜。他一面教孩子們不要慌張,一面將被大火圍困的孩子們一個個往外背。大火已將窄窄的木門完全封住,老師的衣服、頭發和鬍子全都燒焦了。但他並沒有放棄。到最後,教室里只剩下兩名女同學。
(9)老師在一次沖進火海,那兩名女同學正坐在教室里哇哇大哭。老師看了她倆一眼,最後咬咬牙,背起其中一個就往外沖。
(10)燒得通紅的門框呼地一聲砸下,將老師砸了一個踉蹌,但他最後還是背著那個女孩從大火中爬了出來。
(11)他把那個女孩被盜安全地帶,然後又急急地沖進了早已變成火海的教室。就在這時,轟的一聲,教室燒塌了。老師和最後那名學生再也沒有出來……
(12)講完這個故事,娟子眼圈都紅了。
(13)我們都猜了出來:「最後就出來的那名女同學就是你,是么?」
(14)「是的。」娟子含淚點點頭,「但你們知道最後那位被老師留在教室里再也沒有被出來的同學是誰么?」我們都搖搖頭。
(15)娟子說:「是老師的女兒呀!」
(16)說完這句話,娟子再也忍不住哭了起來。
(17)我們的眼圈也都紅了。
(18)最後,我們宿舍有三個姐妹跟著娟子去她老家作了一名鄉村教師。我是其中一位。
1.請用簡練的語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節。(4 分)
答:即將大學畢業的娟子主動放棄留在城裡工作的機會,毅然決定回鄉工作。同宿舍的姐妹們大惑不解,於是娟子給她們講述了一個鄉村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真實故事,為鄉村教師的精神所感動,同宿舍的三個姐妹跟著娟子一同去她老家做了鄉村教師。
答題要點:1、娟子的決定;2、鄉村教師的事跡;3、事跡對我們的感染;4、「我們「的舉動」。每個要點1分。
2.「鄉村教師」這一題目有兩層含義,請分別寫出來。(2 分)
答:① 以此紀念舍己數學生的鄉村教師;
② 以此贊揚去鄉村任教的大學畢業生。
3.記敘的順序有順敘、倒敘、插敘三種。從全文看,(5)一(11 )自然段採用了哪一種順序?它在文中的表達作用是什麼?( 3 分)
答:插敘。(1 分)
作用是:把娟子回鄉下任教的原因交代更加清楚(2分)
4.在「同學們都為畢業後能留在城裡能有份好工作忙開了」的時候,「娟子卻輕描淡寫地放棄了這次改變命運跳出農門的良機,要重新回到那窮山溝」 ,這是為什麼?( 4 分)
答:一是為小學教師捨身救學生的精神所感動(或「感激小學教師的救命之恩」,或「傳承小學教師對學生的愛」),以當一名鄉村教師為榮;二是想用自己的所學回報養育自己的家鄉、讓貧苦的家鄉不再貧苦。
答題要點:1、精神鼓舞(或「載譽而歸」,或「傳承愛心」);2、回報家鄉。每個要點2分。
5.讀了這篇文章,你聯想到汶川大地震救援中的哪些情景?感悟到了什麼?( 4 分)
10、有人認為第三段中加點的成語「輕描淡寫」用得不恰當,你的意見如何?請講明理由。(2分)
11、請按事情發生的先後順序概述上文的故事內容,不超過55字。(2分)
12、小說作者敘述故事為什麼用插敘而不用順敘?(至少講兩個理由)(2分)
13、見文中劃線的句子。鄉村教師在「看了她倆一眼」到「最後咬咬牙」的瞬間是怎樣的心情,請聯繫上下文,悉心揣摩,合理想像,用3~5句話描寫出他此時的心理活動。(2分)
14、有人說這篇小說的主人公是那位敬業愛生、無私奉獻的鄉村教師,也有人說是娟子。請對娟子這一人物形象作一點簡要的分析(應當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從她的表現看她是怎樣的人,作者塑造這一形象的用意何在)。(3分)
參考答案:10、開放題。不恰當:「輕描淡寫」指說話或寫文章時僅淡淡帶過,有范圍限定,不能修飾「放棄」。恰當:「放棄」是指前文「娟子卻笑笑說:『我要回鄉下去。』」,「輕描淡寫」修飾的還是「說」。
11、鄉村教師從火海里救出娟子等12個學生,最後去救女兒時不幸與女兒一同遇難。娟子大學畢業後決定回鄉村作教師。
12、造懸念,行文曲折;表現主題的需要,突出鄉村教師無私博大的愛以及這種愛的無限延伸(對他的學生的影響);使結構緊湊,內容更豐富。(其它言之成理的也可以)
13、略
14、供參考:貧窮農村的孩子都希望改變命運跳出「農門」,而大學畢業的娟子卻毅然決定回老家當一名鄉村教師,為建設落後的家鄉做貢獻,這說明她是個有使命感、責任感的熱血青年,她愛家鄉,不忘本,有志向。娟子這一形象一方面在襯托她的老師,同時也在表現「鄉村教師」這一代又一代的愛的延伸,也給只為改變個人命運而奮斗者立了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