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墓里冤家小說全文

墓里冤家小說全文

發布時間: 2025-04-02 19:43:28

① 魯迅小說頭發的故事原文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張隔夜的日歷,向著新的那一張上看了又看的說:「阿,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⑵。這里卻一點沒有記載!」
我的一位前輩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來談閑天,一聽這話,便很不高興的對我說:
「他們對!他們不記得,你怎樣他;你記得,又怎樣呢?」
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誇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當這時候,我大抵任他
自言自語,不贊一辭;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
他說:
「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
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⑶。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
卻的,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
「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
「我也是忘卻了紀念的一個人。倘使紀念起來,那第一個雙十節前後的事,便都上我的心頭,使
我坐立不穩了。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
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
知那裡去了。——
「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
「我不堪紀念這些事。
「我們還是記起一點得意的事來談談罷。」
N忽然現出笑容,伸手在自己頭上一摸,高聲說:
「我最得意的是自從第一個雙十節以後,我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罵了。
「老兄,你可知道頭發是我們中國人的寶貝和冤家,古今來多少人在這上頭吃些毫無價值的苦呵!
「我們的很古的古人,對於頭發似乎也還看輕。據刑法看來,最要緊的自然是腦袋,所以大辟是
上刑;次要便是生殖器了,所以宮刑和幽閉也是一件嚇人的罰;至於髡,那是微乎其微了,⑷然而推
想起來,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為光著頭皮便被社會踐踏了一生世。
「我們講革命的時候,大談什麼揚州三日,嘉定屠城⑸,其實也不過一種手段;老實說:那時中
國人的反抗,何嘗因為亡國,只是因為拖辮子⑹。
「頑民殺盡了,遺老都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洪楊⑺又鬧起來了。我的祖母曾對我說,那時做
百姓才難哩,全留著頭發的被官兵殺,還是辮子的便被長毛殺!
「我不知道有多少中國人只因為這不痛不癢的頭發而吃苦,受難,滅亡。」
N兩眼望著屋樑,似乎想些事,仍然說:
「誰知道頭發的苦輪到我了。
「我出去留學,便剪掉了辮子,這並沒有別的奧妙,只為他不太便當罷了。不料有幾位辮子盤在
頭頂上的同學們便很厭惡我;監督也大怒,說要停了我的官費,送回中國去。
「不幾天,這位監督卻自己被人剪去辮子逃走了。去剪的人們裡面,一個便是做《革命軍》的鄒
容⑻,這人也因此不能再留學,回到上海來,後來死在西牢里。你也早忘卻了罷?
「過了幾年,我的家景大不如前了,非謀點事做便要受餓,只得也回到中國來。我一到上海,便
買定一條假辮子,那時是二元的市價,帶著回家。我的母親倒也不說什麼,然而旁人一見面,便都首
先研究這辮子,待到知道是假,就一聲冷笑,將我擬為殺頭的罪名;有一位本家,還預備去告官,但
後來因為恐怕革命黨的造反或者要成功,這才中止了。
「我想,假的不如真的直截爽快,我便索性廢了假辮子,穿著西裝在街上走。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罵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裡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
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
「這件事很使我悲哀,至今還時時記得哩。我在留學的時候,曾經看見日報上登載一個游歷南洋
和中國的本多博士⑼的事;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麼走路呢?他拿
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
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宣統初年,我在本地的中學校做監學⑽,同事是避之惟恐不遠,官僚是防之惟恐不嚴,我終日
如坐在冰窖子里,如站在刑場旁邊,其實並非別的,只因為缺少了一條辮子!
「有一日,幾個學生忽然走到我的房裡來,說,『先生,我們要剪辮子了。』我說,『不行!』
『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呢?』『沒有辮子好……』『你怎麼說不行呢?』『犯不上,你們還是不
剪上算,——等一等罷。』他們不說什麼,撅著嘴唇走出房去,然而終於剪掉了。
「呵!不得了了,人言嘖嘖了;我卻只裝作不知道,一任他們光著頭皮,和許多辮子一齊上講堂。
「然而這剪辮病傳染了;第三天,師范學堂的學生忽然也剪下了六條辮子,晚上便開除了六個學
生。這六個人,留校不能,回家不得,一直挨到第一個雙十節之後又一個多月,才消去了犯罪的火烙
印。
「我呢?也一樣,只是元年冬天到北京,還被人罵過幾次,後來罵我的人也被剪去了辮子,
我就不再被人辱罵了;但我沒有到鄉間去。」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忽而又沉下臉來: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裡嚷什麼女子剪發了,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裡?工讀么,工廠在那裡?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
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⑾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代的出現豫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
什麼給這些人們自己呢?
「阿,造物的皮鞭沒有到中國的脊樑上時,中國便永遠是這一樣的中國,決不肯自己改變一支毫
毛!
「你們的嘴裡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
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
我說,「回去么?」
他答道,「是的,天要下雨了。」
我默默的送他到門口。
他戴上帽子說:
「再見!請你恕我打攪,好在明天便不是雙十節,我們統可以忘卻了。」
一九二○年十月。
注釋
⑴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二○年十月十日上海《時事新報·學燈》。
⑵雙十節: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舉行了武昌起義(即辛亥革命),次年一月一日
建立中華民國,九月二十八日臨時參議院議決十月十日為國慶紀念日,又稱「雙十節」。
⑶斑駁陸離的洋布:指辛亥革命後至一九二七年這一時期舊中國的國旗,也叫五色旗(紅黃藍白黑五
色橫列)。
⑷關於我國古代刑法,據《尚書·呂刑》及相關的註解,分為五等:一是墨刑,即「先刻其面,以墨
窒之」;二是劓刑,即「截鼻」;三是〔非刂〕刑,即「斷足」;四是宮刑,即「男子割勢,婦人幽
閉」(按:指破壞生殖器官);五是大辟,即斬首。「去發」的髡刑不在五刑之內,但也是一種刑罰,
自隋、唐以後已廢止。
⑸揚州十日,嘉定屠城:前者指清順治二年(1645)清軍攻破揚州後進行的十天大屠殺;後者指
同年清軍佔領嘉定(今屬上海市)後進行的多次屠殺。清代王秀楚著《揚州十日記》、朱子素著《嘉
定屠城記略》,分別記載了當時清兵在這兩地屠殺的情況。辛亥革命前,革命者曾大量翻印這些書籍,
為推翻清王朝作輿論准備。
⑹拖辮子:我國滿族舊俗,男子剃發垂辮(剃去頭頂前部頭發,後部結辮垂於腦後)。一六四四年清
世祖進入北京以後,幾次下令強迫人民遵從滿族發式,這一措施曾引起漢族人民的強烈反抗。
⑺洪楊:洪,指洪秀全(1814—1864),廣東花縣人;楊,指楊秀清(1820?—1856)
,廣西桂平人。二人都是太平天國的領袖。他們領導的起義軍都留發而不結辮,被稱為「長毛」。
⑻鄒容(1885—1905):字蔚丹,四川巴縣人,清末革命家。一九○二年留學日本,積極宣
傳反清革命思想;一九○三年回國後,著《革命軍》一書鼓吹革命。同年七月被清政府勾結上海英租
界當局拘捕,判處監禁二年,一九○五年四月死於獄中。關於鄒容等剪留學生監督辮子一事,據章太
炎所著《鄒容傳》記載:鄒容在日本留學時,「陸軍學生監督姚甲有奸私事,容偕五人排闥入其邸中,
榜頰數十,持剪刀斷其辮發。事覺,潛歸上海。」
⑼本多博士:即本多靜六(1866—1952),日本林學博士,著有《造林學》等書。
⑽監學:清末學校中負責管理學生的職員,一般也兼任教學工作。
⑾阿爾志跋綏夫(1878—1927):俄國小說家。十月革命後逃亡國外,死於波蘭華沙。這里
所引的話,見他的中篇小說《工人綏惠略夫》第九章。
賞析
1.《頭發的故事》放在中國小說的長河中看無疑是最特殊的。它的特殊首先表現在形式上。它也是一篇第一人稱敘事小說,全文共二千三百餘字,其中敘述語句總共只有二百五十餘字(這個字數包括了對話前的諸如「他說」、「我說」等引導語),「我」的話才三十五字(包括標點符號),其餘二千餘字都是一個被稱作N先生的話。
二百餘字的敘述語言,第一句講「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張隔夜的日歷,向著新的那一張上看了又看的說:『阿,十月十日,——今天原來正是雙十節。這里卻一點沒有記載!』」「我」講了撕日歷及一句隨便的感想,接下來的敘事交待了N與我的關系:「我的一位前輩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來談閑天,一聽這話,便很不高興的對我說……」然後是最長的一段敘述,這段敘述交待了N先生的性格及我對他的態度:「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乖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當這時候,我大抵任他自言自語,不贊一辭;他獨自發完議論,也就算了。」此後的敘述就只是對N談話中表情、動作及「我」的動作的簡略描寫,諸如:
「N忽然現出笑容,伸手在自己頭上一摸」
「N兩眼望著屋樑,似乎想些事」
「N顯出非常得意模樣,忽而又沉下臉來」
「N愈說愈離奇了,但一見到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站起來取帽子我默默的送他到門口。」
「他戴上帽子」
由上引文可以得出第一個結論:這篇小說在兩個人物「我」與N先生之間沒有我們通常所說的故事情節,他們之間什麼也沒有發生,只不過是N先生因雙十節而發牢騷,待到他發現「我不很願聽的神情,便立刻閉了口」告辭而去。小說中也沒有通常的所謂人物性格描寫,僅有的一段描寫其實是「我」對於N先生的評論:
「這位N先生本來脾氣有點乖張,時常生些無謂的氣,說些不通世故的話。」從這個意義上說,它無疑是對於中國古代傳奇、話本小說傳統的徹底決裂。中國傳統的傳奇、話本小說,故事情節無疑是它的生命,情節的發展就是故事的展開,故事的完成就是情節的終結,故事與情節是一致的。不僅如此,歐洲近代小說的純文學傳統也是要講究故事情節的,魯迅的《頭發的故事》顯然也不是對於歐洲近代小說傳統的借鑒。《頭發的故事》的興趣既不在編織精巧的故事情節,也不在塑造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它的中心指向一個人物的獨白式話語,《頭發的故事》顯然是一篇小說傳統之外的小說。
這篇小說的構成依賴什麼?
第一層次,顯然是親身經歷的敘述樣式,他敘述的是他的親身經歷,具有明確的時間、視點,而親身經歷這一點,為敘述提供了一個敘述的真實性的道德的證據。在敘述的第一個層次里,「我」與N先生形成一個對比:這是兩種人的對比,一個有歷史記憶,尤其是辛亥記憶,一個則無,一個通世故,一個不通世故,一個是有聲而喋喋不休的,他正好是少數的,是不通世故者,雖然喋喋不休卻無力,一個是沉默少言,他正好是多數,是世故的表現,雖然是沉默的,卻是沉默的多數,是強大而有力的——正是他擁有對於N先生的評論的話語權,這兩類人對於辛亥革命的感受構成強烈的對比。對比是這篇小說的第一層次上的結構原則。[13]
第二層次是N先生的敘述,N先生的敘述是《頭發的故事》關注的中心。從第一層次看,N先生的話只是對話之一部分,是人物話語,但是這個人物話語其實是小說的主要部分,所以必須單獨考察這個層次。
N先生的話其實也是敘事。每個小說家都會在其小說中敘述其認為可敘述、值得敘述之事,這個可敘述之「可」,值得敘述之「值得」,也就是敘述性的問題。所謂敘述性在敘述學理論研究中不同的看法,羅伯特•斯柯爾斯從閱讀反應角度理解,認為敘述性就是「釋義者從任何敘述中介所提供的小說資料中構築故事的過程。一篇小說呈現在我們面前的形式是敘述文本,它只能給我們提供引導,而要靠我們自己的主動的敘述性去完成形成故事的過程。」我們不妨從從閱讀反應的立場仍回到文本立場,文本中介只有提供了這種引導,讀者才能閱讀解碼,或者說,作者在編制符碼時就有一個編碼規則,這就是文本中隱含的敘述性,文本中隱含的敘述性在很多時候與讀者一致,但也有很多情況下,與讀者不一致,在文體發生變革的時期,這樣的情形尤其普遍。
N先生的敘述和敘述性首先在於其歷史性,通過雙十節的時間因素、北京的地點因素、歷史人物、事件(中國古代的刑罰、揚州十日、嘉定屠城、洪楊、長毛、辮子、《革命軍》的作者鄒容等等),將其敘述錨定在中國辛亥革命的歷史上;其次,其敘述性在於人物,歷史中的個人(「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尤其是關於N先生這個「我」的無發之災的遭遇的敘述)遭遇,在歷史、歷史中的個人的敘述中,都隱含了一個時間點,只要有時間的點,就必然有過去、現在、未來,這樣他的敘述也就是從這一時間點向前的運動,這個時間與歷史、現實、未來聯系在一起,預置了一個讀者解讀的結構。當然,這個結構是語言結構表現的文化的結構。因此,N先生的敘述,其實質是對於歷史的敘述,是他從一個獨特的視點出發的對於歷史的敘述。
不用仔細研究就可以看到,在N先生的敘述中,作為敘述單位的,不是行動的序列,「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這是關於革命者的敘述,在這個敘述中,重要的不是革命者自身的事跡,而是「我」的觀點,同樣的,關於「我」的沒有辮子而遭遇的事件的敘述重要的也不是故事自身,而是「我」關於事件的看法。也就是說,推動敘述前進的並不是故事情節,也不是人物性格,而是「我」的關於歷史的獨特的觀點。由此可以進一步看到,在「我」的敘述中被普遍使用的各單元的關系就與傳統的小說大異其趣,既非故事的進展,也非人物的性格的結構,而是對比這一散文、詩歌中常用的結構原則。前面已經指出,第一層對比是「我」與N先生的對比。
第二層對比是N先生話語中的各種對比。
N先生的話語中第一重對比是歷史上的辛亥革命與大眾記憶中的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在一般群眾中已經忘卻:
我最佩服北京雙十節的情形。早晨,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的,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
但是歷史上辛亥革命其實是無數烈士用生命、鮮血換來的:
「多少故人的臉,都浮在我眼前。幾個少年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幾個少年一擊不中,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幾個少年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
「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
社會記憶中的辛亥革命,它在一般群眾中已經成了聽令而掛一天的「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一場革命與「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烈士的獻身與平塌的墳墓,對比觸目而詭異。
辛亥革命的紀念形式與辛亥革命中的犧牲者的被忘卻這兩段敘述中沒有敘事上的連續性,它們在小說中的連續性依靠的是對比原則。
講完辛亥革命後,接下來一下子跳到頭發的事件,先講歷史上的刑罰,再講到滿清入關的「拖辮子」,然後講到洪楊時的辮子的遭遇。滿清入關為了辮子曾經有過激烈的反抗,而待到「頑民殺盡了,遺老壽終了,辮子早留定了」,留定了就形成習慣。待到洪楊一來,百姓的辮子與生命相連,真是欲做奴隸而不得。待到洪楊平定,他們又得到留穩辮子的時代,他們又要辮子了,成了辮子的守護神,形成一個無名的包圍圈,迫害率先剪去辮子的革新者、革命者。群眾對於滿清的辮子的接受是由於暴力,對於辮子的守護則出於遺忘與習慣。通過辮子顯示的正是群眾的守舊與善忘。這一段中國歷史上的辮子譚,與上文辛亥革命的被忘卻是呼應的關系。
接下來是「我」的「無辮之災」譚。「我」在革命前因為沒有辮子而到處受到包圍:
「一路走去,一路便是笑罵的聲音,有的還跟在後面罵:『這冒失鬼!』『假洋鬼子!』 「我於是不穿洋服了,改了大衫,他們罵得更利害。
我的遭遇與前面講的歷史上的辮子的事件正構成歷史與個人經驗的對比、對應。「我」對付群眾的手段與日本人本多靜六的手段又是一重對比、對應:
「在這日暮途窮的時候,我的手裡才添出一支手杖來,拚命的打了幾回,他們漸漸的不罵了。只是走到沒有打過的生地方還是罵。日本的本多靜六如何對付中國人與南洋人?這位博士是不懂中國和馬來語的,人問他,你不懂話,怎麼走路呢?他拿起手杖來說,這便是他們的話,他們都懂!我因此氣憤了好幾天,誰知道我竟不知不覺的自己也做了,而且那些人都懂了。……
然後講到「我」革命前的對於辮子的態度,「我」自己的剪去辮子與不同意學生剪辮子的矛盾,這也是對比。
最後歸結到現實:
「現在你們這些理想家,又在那裡嚷什麼女子剪發了,又要造出許多毫無所得而痛苦的人!」 「現在不是已經有剪掉頭發的女人,因此考不進學校去,或者被學校除了名么?
「改革么,武器在那裡?工讀么,工廠在那裡?
「仍然留起,嫁給人家做媳婦去:忘卻了一切還是幸福,倘使伊記著些平等自由的話,便要苦痛一生世!
「我要借了阿爾志跋綏夫的話問你們:你們將黃金時代的出現豫約給這些人們的子孫了,但有什麼給這些人們自己呢?歸結到對於改革者的詰難與勸告:
「你們的嘴裡既然並無毒牙,何以偏要在額上帖起『蝮蛇』兩個大字,引乞丐來打殺?……」
魯迅的《頭發的故事》從結構形式看,是對於傳統傳奇、話本小說的全面背離,在這個意義上說,是與傳統的決裂,但是如果考慮到在中國古代小說中的《世說新語》這樣的作品,考慮到《世說新語》中許多「記言」片斷,或許可以說是傳統的一種繼承創新。知識者的「震
2.《頭發的故事》通篇流動著憤激的情緒。n先生在紀念雙十節時大發感慨:「他們忘卻了紀念,紀念也忘卻了他們!」民眾為什麼忘卻了對辛亥革命的紀會呢?而那景象又確實讓人覺得痛心:到了十月十日這一天,「早晨,到門,吩咐道『掛旗!』『是,掛旗!』各家大半懶洋洋的踱出一個國民來,撅起一塊斑駁陸離的洋布。這樣一直到夜,——收了旗關門;幾家偶然忘卻時,便掛到第二天的上午。」推翻帝制的革命付出了多少烈士的鮮血,何以民眾對革命節的紀念會如此冷漠呢?n先生是親身經歷過辛亥革命的一位民主主義者,在這時,他不免要為那些在革命中犧牲的故人們而深感悲涼了。他們中,有的雖尚年紀輕輕,便「辛苦奔走了十多年,暗地裡一顆彈丸要了他的性命」,有的「在監牢里身受一個多月的苦刑」,有的「懷著遠志,忽然蹤影全無,連屍首也不知那裡去了」,「他們都在社會的冷笑惡罵迫害傾陷里過了一生;現在他們的墳墓也早在忘卻里漸漸平塌下去了。」這場革命使n先生感到唯一「得意的事」,便是早就在留學期間剪了辮子的他,「自從第一個雙十節以後,在路上走,不再被人笑罵了」,然而最讓n先生悲哀的也是,民眾除了革去頭上的辮子外,沒有別的收獲,社會狀態是換湯不換葯,沒有實質性的變化。n先生的感慨讓我們想起《阿q正傳》中所描述的革命後的情形:「……革命黨雖然進了城,倒還沒有什麼大異樣。知縣大老爺還是原官,不過改稱了什麼,而且舉人老爺也做了什麼……帶兵的還是先前的老把總。」革命並未帶來社會的巨大變革,也沒有給民眾實際利益,難怪民眾對革命節的紀念十分冷漠了。如n先生所述,再進一步追溯,其實民眾並不了解什麼是革命。這樣,他們與革命十分隔膜就是很自然的事了。革命黨人並未在國人中進行思想啟蒙、喚醒民眾,結果,民眾只是頭上去掉了一根辮子,封建傳統思想依然占據著他們的頭腦,同時也頑固地統治著社會。在這種情況下,日後的改革也就舉步維艱了。無怪乎n先生對現實十分失望、感慨萬端。《頭發的故事》還用了不少篇幅,描寫n先生回憶起當年因為沒有辮子遭受人們嘲罵的磨難,這就更強化了對民眾的愚昧、麻木進行啟蒙的思想意蘊。《頭發的故事》內容的深刻性在於,它通過n先生的回顧與思考,提出了一個大問題:面對今天的現實該怎麼辦呢,不能再致力於象剪辮子似的那種「革命」了吧!作品結合歷史教訓,沉痛地把尚未完成的思想啟蒙這一十分重要的問題,向社會提了出來。

② 隱面人的其他信息

正當二人失去遺產繼承權,無助彷徨之際,里見竟反常的分別向他們提出了讓人意外的解決辦法。他究竟意欲何為?葬禮結束後,叔父里見按照法律規定繼承了林保的巨額遺產,並成為林家別墅的主人。里見向外界宣布了自己跟琉璃子的婚事,川村不能接受此現實,狂性大發,他回去找琉璃子對質,二人互相糾纏,追逐到林家大宅的古墓里,其間竟然發現古墓中另有蹊蹺,而里見的身上似乎也隱藏著一個驚人的秘密……
在里見的暗示下,女傭梔子用慢性毒葯開始了她的報復計劃。毫不知情的川村出現病態的蒼老。
當川村被毒葯折磨得面目全非之時,林保摘掉了叔父里見的「假面具」,向琉璃子和盤托出自己意外身亡的委實由來。琉璃子驚駭於林保的報復計劃,而林保則向琉璃子提出重歸於好。川村為林保的報復行動所激怒,迴光返照般地手執銅劍對著琉璃子又砍又殺。川村追殺琉璃子到當初封閉林保的古墓室,林保為救琉璃子將川村殺死,但琉璃子還是因劍傷太重而不幸斃命。抱著琉璃子的屍體,林保為自己的報復行為流下了懺悔的淚水。 一直以來就迷那些光怪陸離、陰凄詭異的日本推理小說,敬重橫溝正史的嚴謹結構,更是未能免俗的戀上江戶川亂步的華麗怪異,後者是真正襲承愛倫坡風格的。《白發鬼》不是我最喜歡的亂步作品,但絕對是印像深刻的一部。後來聽聞陳麗英將它翻拍成了《隱面人》,當時我就很感興趣,想看看女人是如何拍這部著名的黑色風格作品的,演員又是我極喜歡的馮德倫,自然是屁顛屁顛地去看了。
其實我早該對這個將顧城的故事當作愛情文藝片來拍的女導演有所警惕的,這次卻還是上了大當,心裡只有祈禱亂步先生如果看到這個電影一定要保重貴體才好。 電影一開始就交待了主人公林保家境富有,和窮光蛋同學川村是好朋友,這倒是和原著吻合的,另外還加出了一個暗戀川村的林保家的女傭。然後就是兩人遇到了伊東美關扮演的女主角琉璃子,書中將琉璃子描繪地美艷絕倫,即古典又高貴,而按伊東美關五官的歐式臉孔與原著是相距甚遠的。劇情照著書本發展下去,林保對琉璃子一見鍾情,於是向她求婚。而川村當即就顯出極不自然的表情,瞎子當時也看得出來他同樣愛著琉璃子,這種做法顯然糟蹋了原著中隨著男主角的經歷慢慢抽絲剝繭揭露真相的驚心動魄。
書中描繪的琉璃子稱自己得了皮膚病要去泡溫泉治療是故事發展過半才暴露出的真相,也是讓林保發誓要復仇的主要原因。陳麗英似乎是個從來不看推理小說的人,對那些懸念設置視而不見,從林保的婚禮後沒多久就把琉璃子與川村的私情攤給大家看,接下來借皮膚病之名去偷偷生孩子的事也是一股腦先告訴我們,好像生怕我們不理解劇情。還很可笑地把琉璃子慫恿川村把他們自己的兒子掐死這一段描述地很詳細,彷彿要突出琉璃子蛇蠍美人的本質。這一下就把原著保留的強烈懸念風格給磨滅的乾乾凈凈,導演對她自己講故事能力的不自信讓我哭笑不得。也就是說在電影開場不到20分鍾的時間里,我們就知道了所有懸機與答案,那是沒看過原著小說觀眾的幸,更是我們這些亂步迷的不幸。
當然,之後的劇情發展也有些莫明其妙。琉璃子的狠毒突然就不見了,她和林保、川村約了去滑雪,林保滑雪中出了意外,與原著中川村與琉璃子合謀殺人的情節是有所差異的。小說里要突出的是琉璃子的陰險貪婪,而電影里卻把所有責任一股腦兒推給了川村,合謀變成了川村個人的沖動殺人。其實如果真要這樣來輔呈劇情,那電影之前交待的琉璃子主動勾引川村,並指始他殺掉他(她)們的孽種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其實小說寫得最最黑暗恐怖的段落是男主角被困在墳墓中的經歷,本來極能發揮的那幾個重要場景被導演匆匆帶過,也讓我好生失望。那些從被封閉的絕望到尋到海盜寶藏的欣喜,再到逃脫過程的艱辛,以及逃出後發現真相時的痛苦與仇恨,導演全部像沒看見一樣,只是簡單交待了幾個畫面就過了。我最擔心就是亂步先生看到這個,說不定就會吐血不止。
後面的報復行動就更加奇怪了,明明琉璃子就是禍首,林保化身為里見叔叔接近她就是為了給她最殘酷的報復。可是電影里卻成了他只報復川村一個人,而且報復方式從將川村誘進機關房讓他和那個死嬰一起被壓成肉漿變成了讓暗戀他的女傭用慢性毒葯讓他慢慢蒼老無力。而林保向琉璃子求婚,也從報復變成了只想和琉璃子重拾舊好。這樣沒有說服力的情節安排,估計亂步先生看到了又會再吐一次血的。
電影中最後的報復場景是川村已經被毒葯折磨地面目全非,連走幾步路也會跌倒爬不起來。可是當他聽說琉璃子要嫁給林保假扮的里見時,他卻奇跡般地「恢復」了體力,拿起一把銅劍對著琉璃子又砍又殺,追起來速度還挺快,真是讓人費解。然後這一「追」,兩個人就「追」到了當初封閉林保的古墓室前,電影中的劇情是林保很有先見之明,知道這兩個冤家會追到墓室來,所以提前叫人把墓室的門打開了。這樣琉璃子和川村很方便地跑進了墓室然後搏鬥起來,我又一次向上天祈求千萬不要讓亂步先生看到他推理結構嚴密的小說被改編成這樣牽強的東西展示在大眾面前的樣子,否則他的氣血還會上涌多次的。
小說里琉璃子抱著被壓成肉泥的嬰孩還有川村在古墓里發瘋,並被林寶封在裡面永遠也出不來了,這樣恐怖又讓人心碎的情節也改了。改成了林保為了救琉璃子而將川村殺死,而琉璃子也因為被川村的劍刺中而不幸斃命,林保抱著琉璃子的屍體深深悔過他自己報復川村 的行為。

③ 誰有耽美小說推薦

我不知道是不是,,,《何處染塵埃》BY冷傾衣(古代 腹黑攻x痴情受 虐 BE)
《皇商》BY張家小魚(穿越 架空 悶騷美人女王受&腹黑養成帝王攻)
《基三之師徒》BY水星來的二貨(網游 懦弱受X腹黑攻)
《家養貓情人》BY金絲邊胡茬(溫柔精英攻X集慵懶傲嬌)
《賤人》BY雲小七(強強 黑幫情仇忠犬攻腹黑受)
《窺愛》BY梅菜乾肚皮白軟(溫柔偷窺癖教授攻×倔強自閉傲嬌受)
《男寵之皓冷如雪》BY雲若杉兮(霸道痴情攻vs冷漠受 溫馨)
《你不記得》BY捂住臉(短篇古裝 霸道溫柔攻X書生弱受)
《你是男的,我也愛》BY angelina(現代溫馨 美攻x平凡可愛受)
《溺愛成癮》by 玉師師(溫柔忠犬攻X傲嬌女王受,師生年下 )
《牽著你的手》BY米夕顏(都市愛情 輕松 忠犬攻x妖孽大叔受)
《夏日映情》BY 曉溪(溫馨,忠犬攻X別扭受,HE)
《王者天下》《看朱成碧》《千金不換》《單身貴族》《債是這樣欠下的》《終極僱傭》《寢室美狼》《怎見浮生不若夢》《不能動》《惡魔也上班》《花容天下》《一嵐成夏》《愛已成殤》《教主萬受》《好花易采卻難栽》《情錯》《此生仗劍人疏狂》
穿越之傾國妖孽 (霸道腹黑攻VS妖孽受)
月明歸夜鶴(妖孽受腹黑攻)
陌生人(強強 黑道文 妖孽受 腹黑攻)
誓愛如歌 by 龍紋硯(現代重生,腹黑攻,妖孽受,溫馨文,HE)
《傾世·天下唯雙》《傲世沉浮》腹黑攻和妖孽女王受
該隱之血(女王受_腹黑攻)
《極致的狩獵》(女王受 腹黑攻)
愉此一生》(溫柔腹黑攻,傲嬌女王受)
《絕代風華》(正文完結,穿越腹黑攻+女王受)
《毒怨》(狡詐王爺腹黑攻VS別扭美人女王受,搞笑)
《鷹的面具》(腹黑忠犬攻VS狡猾別扭女王受,現代,靈魂轉換,輕松,完結,HE
《惡人自有愛人磨》(女王受VS腹黑忠犬攻,攻超寵受,完結
《但為君故》妖孽攻X冷清禁慾受
淺色暗紋(妖孽攻 冰山受)
青衫更在青山外(妖孽受,鬼畜攻)
冤家相看兩不厭 (HE 忠犬攻妖孽受&面癱攻)
逆光少年 明仔BL (冷清攻女王受).
《王者歸來》《天涯客》《吳鉤》《眼波橫》《且負相思》
《妖孽兄長》BY萬年青 (穿越 宮廷 兄弟年下 冷淡弟弟X妖孽哥哥 HE)
《誘夜》BY水印 (現代 娛樂圈與黑道背景 妖孽女王與腹黑忠犬帝王 強強 1V1)
《血域迷途》BY語笑闌珊(異世血族 腹黑面癱攻X妖孽受 雙CP 輕松歡脫 HE)
《錢奴修成仙》BY陳涼安 (冰山悶騷腹黑攻X傲嬌妖孽受 強強 修真 穿越重生)
《所謂剋星》 BY 三號楊戩(強攻妖孽受 天生一對)
《黎校長上任記》BY阿踢仔/幺九 (現代 技術型官僚悶騷攻X富二代校長妖孽受 HE)
《千年若水》BY冰雪柔情 (穿越重生 千年長生不老妖孽美受 略雷 慎HE)
《蛇媚》BY清明團子 (東方玄幻 HE 虐 清水 蛇王強攻X妖孽心計誘受)
《妖精當道》《小和尚,來斷袖吧》

④ 小說-《聖墟》里,女主是誰

「小說《聖墟》里,女主是姜洛神,這個是東哥描寫最多的一個人,從54章出場開始就貫穿全文,與楚風就是一對天生的冤家,總是想報復楚風之前對她的調戲卻每次都被楚風調戲。」

從開始的對楚風不感冒到現在開始在乎楚風幫助楚風,她門之間的感情是慢慢升溫的,和楚風邂逅次數最多,符合一貫地女主路線。其實有人說她並沒有怎麼幫助楚風,是因為她現在還沒有愛上楚風對他的感情也不夠深,她也從來沒有害過楚風,只能說現在還沒寫到哪裡畢竟才300多章,不過她也從開始的和楚風不怎麼在意到現在的在乎楚風會幫楚風說話。不過總是和楚風打鬧也是說明楚風對她有吸引力只不過是她不願意承認罷了,大家都知道東哥是一個不怎麼會寫感情戲的作者,他會無緣無故寫那麼多關於一個女配角的戲份么,不會,姜洛神是他最用心構造的一個女生在聖墟里,如果她不是女主東哥也不可能會浪費那麼多筆墨。出場次數43次,出場章數70(出場率百分之24)。

⑤ 《the cask of Amontillado》的中文版本

《the cask of Amontillado》--埃德加·愛倫·坡

中文翻譯如下:

阿芒提拉多的水桶

福吐納托對我百般迫害,我都盡量忍在心頭,可是一旦他膽敢侮辱我,我就發誓要報仇了,您早就

摸熟我生性脾氣,總不見得當我說說嚇唬人。總有一天我要報仇雪恨。

這個注意堅定不移,既然拿定主意不改,就沒想到會出危險。我不僅要給他吃吃苦頭,還要幹得絕

了後患。報仇的自己得到報應,這筆仇就沒了清。復仇的不讓冤家知道是誰害他,這筆仇也沒了

清。

不消說,我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沒引起福吐納托懷疑是存心不良。還是照常對他笑臉相迎,可他

沒看出如今我是想到要送他命才笑呢。

福吐納托這人在某些方面雖令人尊重,甚至令人敬畏,可就是有個弱點。他自誇是品酒老手。意大

利人沒幾個具有真正行家的氣質。他們的熱誠,多半都用來隨機應變,看風使舵,好讓英國和奧地

利的大財主上當。

談到古畫和珠寶方面,福吐納托跟他同胞一樣,誇誇其談,不過談到陳酒方面,倒是真正識貨。這

點我跟他大致相同——對義大利葡萄酒,我也算內行,只要辦得到的話,就大量買進。

在熱鬧的狂歡節里,有天傍晚,正當暮色蒼茫,我碰到了這位朋友。他親熱的招呼我,因為他肚裡

灌飽了酒。這傢伙扮成小丑,身穿雜色條紋緊身衣,頭戴圓尖帽,上面系著鈴鐺。我看見他真是高

興極了,不由想握著他的手久久不放。

我對他說:「老兄啊,幸會,幸會。你今天氣色真是好到極點。我弄到一大桶所謂白葡萄酒(西班

牙蒙蒂利亞生產的一種甜酒),可我不放心。」

「怎的?」他說,「白葡萄酒?一大桶?不見得吧!在狂歡節期間哪弄得到?」

「我不放心,」我答道,「我真笨透了,居然沒跟你商量,就照白葡萄酒的價錢全付清了。找又找

不到你,可又生怕錯過這筆買賣。」

「白葡萄酒!」

「我不放心。」

「白葡萄酒!」

「我一定得放下這條心!」

「白葡萄酒!」

「瞧你有事,我正想去找盧克雷西呢。只有他才能品酒。他會告訴我——」

「可有些傻瓜硬說他眼力跟你不相上下呢。」

「快,咱們走吧。」

「上哪兒?」

「上你地窖去。」

「老兄,這不行;我不願欺你心好就麻煩你啊。我看出你有事。盧克雷西——」

「我沒事,來吧。」

「老兄,這不行。有事沒事倒沒什麼,就是冷得夠嗆,我看你受不了。地窖里潮得不得了。四壁都是硝。」

「咱們還是走吧,冷算不了什麼。白葡萄酒!你可上當啦。說到盧克雷西,他連雪梨酒跟白葡萄酒都分不清。」

說著福吐納托就架住我胳膊;我戴上黑綢面具,把短披風緊緊裹住身子,就由他催著我上公館去了。

家裡聽差一個也不見,都趁機溜出去過節了。我對他們說過我要到第二天早晨才回家,還跟他們講

明,不準出門。我心裡有數,這么一吩咐,包管我剛轉身,馬上就一個個都跑光了。

我從燭台上拿了兩個火把,一個給福吐納托,領他穿過幾套房間,走進拱廊,通往地窖,走下長長

一座迴旋樓梯,請他一路跟著,隨加小心。我們終於到了樓梯腳下,一塊站在蒙特里梭府墓窖的濕

地上。

我朋友的腳步搖搖晃晃,跨一步,帽上鈴鐺就丁零當啷響。

「那桶酒呢?」他說。

「在前面,」我說,「可得留神牆上雪白的蛛網在發光。「

他朝我回過身來,兩只醉意朦朧的眼睛水汪汪的盯著我。

「硝?」他終於問道。

「硝,」我答道,「你害上那種咳嗽有多久了?」

「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嘿!——呃

嘿!呃嘿!呃嘿!」

我那可憐的朋友老半天答不上口。

「沒什麼,」最後他說道。

「喏,」我依然答道,「咱們回去吧,你的身體要緊。你有錢有勢,人人敬慕,又得人心;你象我

從前一樣幸福。要有個三長兩短,那真是非同小可。我倒無所謂,咱們回去吧,你害病,我可擔待

不起。再說,還有盧克雷西——」

「別說了,」他說,「咳嗽可不算什麼,咳不死的。我不會咳死。」

「對——對,」我答,「說真的的,我可不是存心嚇唬你——可總得好好預防才是。喝一口美道克

酒去去潮氣吧。」

說著我就從泥地上的一長溜酒瓶里,拿起一瓶酒,砸了瓶頸。

「喝吧,」我把酒遞給他。

他瞟了我一眼,就將酒瓶舉到唇邊。他歇下手,親熱的向我點點頭,帽上鈴鐺就丁零當啷響了。

「我為周圍那些長眠地下的乾杯。」他說。

「我為你萬壽無疆乾杯。」

他又攙著我胳膊,我們就繼續往前走。

「這些地窖可真大。」他說。

「蒙特里梭家是大族,子子孫孫多。」我答。

「我忘了你們府上的家徽啦。」

「偌大一隻人腳,金的,襯著一片天藍色的北京。把條騰起的蟒蛇踩爛了,蛇牙就咬著腳跟。」

「那麼家訓呢?」

「凡傷我者,必遭懲罰。」

「妙啊!」他說。

喝了酒,他眼睛亮閃閃的,帽上鈴鐺又丁零當啷響了。我喝了美道克酒,心裡更加胡思亂想了。我

們走過屍骨和大小酒桶堆成的一長條夾弄,進了墓窖的最深處,我又站住腳,這回竟放膽抓住福吐

納托的上臂。

「硝!」我說,「瞧,越來越多了。象青苔,掛在拱頂上。咱們在河床下面啦。水珠子滴在屍骨里

呢。快走,咱們趁早回去吧。你咳嗽——」

「沒什麼,」他說,「咱們往下走吧。不過先讓我再喝口美道克酒。」

我打開一壺葛拉維酒,遞給他。他一口氣喝光了,眼睛裡頓時殺氣騰騰,呵呵直笑,把酒瓶往上一

扔,那個手勢,我可不明白是什麼意思。

我吃驚的看著他。他又做了那個手勢——一個希奇古怪的手勢。

「你不懂?」他說。

「我不懂。」我答。

「那你就不是同道。」

「怎的?」

「你不是泥瓦工。(原文是mason,在英文中泥瓦工與共濟會會員解,按共濟會發源與中古時代,

最初系泥瓦工工會的一種秘密團體,以互相幫助為宗旨,相遇時以暗號聯系。)」

「是的,是的,」我說,「是的,是的。」

「你?不見得吧!你是?」

「我是,」我答。

「暗號呢,」他說,「暗號呢?」

「就是這個,」我邊說邊從短披風的褶襇下拿出把泥刀。

「你開玩笑吶,」他倒退幾步,喊著說。「咱們還是往前去看白葡萄酒吧。」

「好吧,」我說,一邊把泥刀重新放在披風下面,一邊伸過胳膊給他扶著。他沉沉地靠在我胳膊

上。這就繼續向前走,再往下走,到了一個幽深的墓穴里,這里空氣渾濁,手裡火把頓時不見火

光,只剩火焰了。

在墓穴的盡頭,又出現了更狹窄的墓穴。四壁成排堆著屍骨,一直高高堆到拱頂,就跟巴黎那些大

墓窖一個樣。里頭這個墓穴有三面牆,仍然這樣堆著。還有一面的屍骨都給推倒了,亂七八糟的堆

在地上,積成相當大的一個屍骨墩。

在搬開屍骨的那堵牆間,只見里頭還有一個墓穴,或者壁龕,深約四英尺,寬達三英尺,高六七英

尺。看上去當初造了並沒打算派什麼特別用處,不過是墓窖頂下兩根大柱間的空隙罷了,後面卻靠

著一堵堅固的花崗石垣牆。

福吐納托舉起昏暗的火把,盡力朝壁龕深處仔細探看,可就是白費勁,火光微弱,看不見底。

「往前走,」我說,「白葡萄酒就在這里頭。盧克雷西——」

「他是個充內行,」我朋友一面搖搖晃晃的往前走,一面插嘴道,我緊跟在他屁股後走進去。一眨

眼工夫,他走到壁龕的盡頭了,一見給岩石擋住了道,就一籌莫展的發著楞。隔了片刻,我已經把

他鎖在花崗石牆上了。

牆上裝著兩個鐵環,橫里相距兩英尺左右。一個環上掛著根短鐵鏈,另一個掛著把大鎖。不消一剎

那工夫,就把他攔腰拴上鏈子了。他驚慌失措,根本忘了反抗,我拔掉鑰匙,就退出壁龕。

「伸出手去摸摸牆,」我說,「保你摸到硝。真是濕得很。讓我再一次求求你回去吧。不回去?那

我得離開你啦。可我還先得盡份心,照顧你一下。」

「白葡萄酒!」我朋友驚魂未定,不由失聲喊道。

「不錯,」我答,「白葡萄酒。」

說著我就在前文提過的屍骨堆間忙著。我把屍骨扔開,不久就掏出好些砌牆用的的石塊和灰泥。我

便用這些材料,再靠那把泥刀,一個勁地在壁龕入口處砌起一堵牆來。

我連頭一層石塊也沒砌成,就知道福吐納托的醉意八成醒了。最先聽到壁龕深處傳出幽幽一聲哼

叫。這不象醉鬼的叫聲。隨即一陣沉默,久久未了。我砌了第二層,再砌第三層,再砌第四層;接

著就聽到拚命搖晃鐵鏈的聲音。

一直響了好幾分鍾,我索性歇下手中的活,在骨堆上坐下,為的是聽得更加稱心如意,待等當啷當

啷的聲音終於啞寂,才重新拿起泥刀,不停手的砌上第五層,第六層,第七層。這時砌得差不多齊

胸了。我又歇下手來,將火把舉到石牆上,一線微弱的火光就照在里頭那個人影上。

猛然間,那個上了鎖鏈的人影從嗓子眼裡發出一連串尖利響亮的喊聲,彷彿想拚命嚇退我。剎那

間,我拿不定主意,簌簌直抖,不久就拔出長劍,手執長劍在壁龕里摸索起來。

轉念一想,又放下了心。我的手擱在墓窖那堅固的建築上,就安心了。再走到牆跟前,那人大聲嚷

嚷,我也對他哇哇亂叫。他叫一聲,我應一聲,叫得比他響,比他亮。這一叫,對方叫嚷的聲音就

啞了。

這時已經深更半夜了,我也快幹完了。第八層,第九層,第十層早砌上了,最後一層,也就是第十

一層,也快砌完了;只消嵌進最後一塊石塊,再抹上灰泥就行了。我拼了命托起這塊沉甸甸的石

塊,把石塊一角放在原定地位。

誰知這時壁龕里傳來一陣低沉的笑聲,嚇得我頭發根根直立。接著傳來凄厲的一聲,好容易才認出

那是福吐納托老爺的聲音。

只聽得說——「哈!哈!哈!——嘻!嘻!嘻!——這倒真是個天大的笑話——絕妙的玩笑,回頭

到了公館,就好笑個痛快啦——嘻!嘻!嘻!——邊喝酒邊笑——嘻!嘻!嘻!」

「白葡萄酒!」我說。

「嘻!嘻!嘻!——嘻!嘻!嘻!——對,白葡萄酒。可還來得及嗎?福吐納托夫人他們不是在公

館里等咱們嗎?咱們走吧!」

「對,」我說,「咱們走吧!」

「看在老天爺份上走吧,蒙特里梭!」

「對,」我說,「看在老天爺份上。」

誰知我說了這句話,怎麼聽都聽不到一聲回答。心裡漸漸沉不住氣了,便出聲喊道:「福吐納托!」

沒答腔。我再喚一遍。

「福吐納托!」

還是沒答腔。我將火把塞進還沒砌上的牆孔,扔了進去。誰知只傳來丁零當啷的響聲。我不由惡心

起來,這是由於墓窖里那份濕氣的緣故。我趕緊完工。

把最後一塊石頭塞好,抹上灰泥。再緊靠著這堵新牆,重新堆好屍骨。五十年來一直沒人動過。願

死者安息吧!

(5)墓里冤家小說全文擴展閱讀

愛倫·坡的哥特小說創作不但對傳統哥特小說所具有的懸念、言情、兇殺、恐怖等通俗元素予以雜糅,還表達了獨樹一幟的創作理念,對美國早期本土文化、對物慾驅使的資本主義社會中人們的非理性情感予以關懷,從而使得他的哥特小說創作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嚴肅小說和通俗小說的界限,在更廣闊的審美空間上實現了與讀者的心靈溝通。

愛倫·坡把哥特故事同偵探推測故事結合起來的成功嘗試對後代作家影響極大。「伊迪絲·沃頓、威廉·福克納、尤多拉·韋爾蒂、弗蘭納里·奧康納、哈特·克蘭、斯蒂芬·金以及其他眾多作家的作品之中都借用愛倫·坡的哥特風格。這一切無不說明了愛倫·坡的哥特小說創作在接受美學的層面上產生的巨大影響及其強大助審美功能。

參考資料網路--艾倫.坡

熱點內容
哪本小說第一章名字是水仙胎記 發布:2025-04-03 02:17:04 瀏覽:540
現代校園bl小說主角姓雷 發布:2025-04-03 02:12:48 瀏覽:877
女主穿越重生帶空間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4-03 02:09:42 瀏覽:392
醫生篇言情愛愛小說 發布:2025-04-03 01:55:22 瀏覽:581
懶人聽書高級版破解版 發布:2025-04-03 01:31:30 瀏覽:575
帶言情的恐怖懸疑小說 發布:2025-04-03 01:26:38 瀏覽:959
非種馬不套路完結小說 發布:2025-04-03 01:25:00 瀏覽:564
小祖宗乖一點全文免費閱讀小說 發布:2025-04-03 01:24:16 瀏覽:234
書旗小說排行榜在哪 發布:2025-04-03 01:21:16 瀏覽:212
女主叫以愛的小說名字叫什麼 發布:2025-04-03 01:12:34 瀏覽: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