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評點小說全文閱讀
❶ "三言二拍一型」中的一型是指什麼
陸人龍創作的《型世言》是一部明代崇禎年間刊行的話本小說集,自明末清初以來,湮沒已久,不為人知。直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才在韓國發現了《型世言》這一海外孤本,填被了中國小說史上的一個空白。 馮夢龍的「三言」開創了中國擬話本小說的一個輝煌時代。《型世言》正是這一大時代中,追慕馮氏而創作的一部力作。命名為《型世言》,其主旨和馮夢龍「三言」一樣,強調的是勸誡教化之功。 作者陸人龍的取材范圍主要集中在明代當是的野史筆記和社會新聞。在改編創作時,他在本事的基礎上大膽想像,著意發揮,顯示出較強的創造能力。 有的學者認為,《型世言》的發現,使得原來一提起話本,就是「三言」「二拍」的說法,應該變成「三言」「二拍」「一型」了。
《型世言》十卷四十回,陸人龍著,著名書坊主陸雲龍評點並刊行,刊行年代約為崇禎五、六年間,與《二刻拍案驚奇》相近。此書清初以來即鮮為人知,在國內失傳已久,且不見於文獻著錄,唯在韓國漢城大學奎章閣藏有原本。近年首先為海外學者所注意,1993年中華書局繼之出版了點校排印本。據研究,以前有幾種殘本傳世的《三刻拍案驚奇》,系據《型世言》原本覆刻正文部分,刪去原序等原作痕跡並另撰回目,偽造而成。
通俗小說標榜教化、以「勸世」面目出現,原是通例,但作品中實際表現出的思想內涵,則因作者自身的人生觀念不同而各異。《型世言》全書皆述忠孝友悌、貞烈節義之事,不少故事頗覺可厭。如《淫婦背夫遭誅,俠士蒙恩得宥》,寫「俠士」耿埴與「淫婦」鄧氏私合甚久,終因她對待丈夫過於惡劣而將她殺死,如此無情無恥之徒卻為作者所歌頌。不過,由於《型世言》基本上都是取明代的人物故事、社會傳聞寫作的,可以從中了解當時風俗人情及各種社會現象。有些篇章雖立意在勸懲,卻能夠較真實地描寫生活中的事件。如《八兩銀殺二命,一聲雷誅七凶》的前半部分,把窮苦農民阮勝不得已而賣妻的故事寫得相當具體,反映了民間的艱難困苦。而本書所表現的思想傾向,對於了解晚明社會思想的變化,也有它的用處。
陸人龍簡介:
明小說家。字君翼,別號平原孤憤生。錢塘(今浙江杭州)人。約生活於萬曆至明末。他重視傳統道德觀念,嚮往清明政治,反對魏忠賢竊權,對明末官場黑喊和社會腐敗深惡痛絕。曾以平原孤憤生的筆名撰寫長篇小說《遼海丹忠錄》,又以陸人龍本名撰寫《型世言》,因此書在國內冷落三百餘年,《遼海丹忠錄》又系清代禁書,故其名鮮為人知。
❷ 小說一般分為哪幾類分別主要都是敘述什麼故事
現代小說貌似分為兩大類傳統小說和網路小說。
傳統小說就是直接手寫稿給出版社出版,至於種類敘述嘛,傳統小說寫啥題材的都有比如鬼故事,刑偵小說,武俠小說民國時期的小說有時候並不是分得那麼清楚武俠的也可以寫的很恐怖,恐怖的也可以很歷史。相對於網路小說的良莠不齊,傳統小說在文筆和情節內容上都是很穩定的,良品率高。
而網路小說嘛,分門別類啥的直接去起點或者創世或者縱橫甚至晉江那裡分類找書差不多就可以找到,分類太多了,起始分類兩大類男頻女頻。
男頻就是給男人看的女頻就是給女人看的,不過想跨頻看也無所謂(咱家已經無視性別了壁壘了),男頻爽文居多,所謂爽文就是看著爽過癮,主要有都市,玄幻,奇幻,仙俠,神話,網游,恐怖異靈,科幻,歷史,競技,等幾大分類,有時候這幾個分類裡面也會發生交叉,比如都市有都市黑道都市言情都市異能都市武俠這些的其中就和其他幾大分類中的一個交叉。
女頻的分類大部分是言情,有古代言情和現代都市言情,還有仙俠言情(比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還有不得不說的耽美文(啊哦!真是不得不說么。)具體我不多說了你可以去幾大文學網站的書庫分類里查看。
純手打,如有不對的地方,請輕噴。望採納!
——————十五年書齡,十年網文齡的灑家此致敬禮!
❸ 小說知識有哪些怎樣寫小說
特點要素
六個特點
(1) 視角獨到,以小見大
(2) 人物形象,個性鮮明
(3) 心靈刻畫,入木三分
(4) 情節安排,匠心獨運
(5) 環境描寫,烘雲托月
(6) 虛構寫實,相輔相成
三個要素
小說的三要素:生動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節和具體環境描寫。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寫的角度有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正面描寫包括外貌、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側面描寫通常以他人或事物來反映該人物,又叫側面烘托。小說塑造人物,可以以某一真人為模特兒,綜合其他人的一些事跡,如魯迅所說:「人物的模特兒,沒有專用過一個人,往往嘴在浙江,臉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個拼湊起來的角色。」任何一部優秀的小說,總有使人難忘的典型人物。人們可以通過這些藝術典型的鏡子,看到、理解許多人的面目。
(2)故事情節
故事情節是指作品所描寫的事件發展,演變的全過程,故事情節的一般結構: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尾聲)。故事情節來源於生活,它是現實生活的提煉,它比現實生活更集中,更有代表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終,有起有伏,並有一定發展過程的,因而小說情節的展開,也是有段落,有過程的。這個過程一般分為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四個部分。有時還有序幕和尾聲。在作品中,情節的安排決定於作者的藝術構思,並不一定按照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發生、發展的自然順序,有時可以省略某一部分,有時也可顛倒或交錯。
(3)環境描寫
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環境和事情發生的背景作描寫。一部好的小說就總能讓人身臨其境,而不像科學報告那樣枯燥。作者總是能以優美的文筆、生動的描寫和不可思議的想像把這個故事牢牢地刻印在讀者的腦海里。環境描寫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時間、地點、季節、氣候及花草鳥蟲的描寫,作用是渲染故事氣氛、烘託人物形象、推動情節發展、暗示社會環境、深化作品主題。社會環境描寫是指對人物活動的具體背景、處所、氛圍以及人際關系等作描寫,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存環境、交代人物的社會關系、交代作品的時代背景。
寫作技巧
矛盾與起伏跌宕
矛盾通過製造起伏跌宕的劇情,推動故事發展。
矛盾分為兩種,第一種,慾望與現實的矛盾,實現慾望的過程是劇情「起伏」的階段,既上升階段,第二種,擁有與失去的矛盾,失去的過程是劇情「跌宕」的階段,既下降階段。當然,故事除了「起伏跌宕」的階段之外,還有「平」的階段,就是平靜的生活,矛盾程度很低的生活。
伏筆與巧合
伏筆為以後的劇情做鋪墊,製造一個「原因」,目的是為了產生以後的「結果」
巧合多了,會讓讀者覺得故事很假,所以盡量少用巧合,應該讓故事按照因果關系發展,形成一條合理的因果鏈,而關鍵就是用伏筆,伏筆為原因,伏筆產生的劇情為結果。巧合多了,說明伏筆埋的少了,因為當初忘埋伏筆,所以有些特定的劇情不能以因果的方式出現,只能以巧合的方式出現。
技巧:巧合如果是伏筆,讀者就不會看作是巧合,那麼伏筆產生的結果雖然是由巧合引起的,但是讀者感覺不到是巧合,而感覺的是伏筆產生的因果關系。這樣多個巧合以伏筆的形式存在,而不以結果的形式存在,就感覺故事中的巧合少了很多。
幽默和有意思的元素
幽默、有意思的元素,都是故事中吸引人的地方。在《大話西遊》中,人物的幽默很吸引我們,而且裡面很多有意思的元素也很吸引我們,例如:月光寶盒。要多為人物製造幽默、多為故事製造有意思的元素。
永恆的主題
雖然現代小說、古典小說和科幻小說的差異很大,但是都有著永恆不變的主題,那就是美好、愛與被愛。
混合與溶合
混合和溶合不同,混合是相反的事物的獨立共存,而溶合是相反的事物的相互消減和相互中和。好比等量的紅沙子和藍沙子混合,成為紅藍交織的沙子,而等量的紅油漆和藍油漆溶合,則成為紫色的油漆,原來的紅油漆和藍油漆都不存在了。
用混合和溶合的原理,介紹小說人物的塑造:
人物設計太單純,則缺少成熟,人物設計的太成熟,則缺少單純,應將單純和成熟混合在一起,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單純的方面就單純,該成熟的方面就成熟,單純和成熟並不相互消減,而是共存的,如果改為溶合,那麼人物既不是很成熟,也不是很單純,而是介於單純和成熟之間的程度,所以溶合塑造的人物沒有混合塑造的人物有魅力。
人物的思想太順著情感,則缺少邏輯思維,人物的思想太順著邏輯思維,則缺少情感,應將順著情感和順著邏輯思維混合,就是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該順著情感的方面,就順著情感,該順著邏輯思維的方面,就順著邏輯思維。
人們常說走極端不好,適中最好,而有些時候,只走一個極端不好,兩個相反的極端都走了,可能比適中更好。
相似與互補
小說中,情侶之間有相似型,也有互補型,最好的人物塑造方法是該相似的方面相似,該互補的方面互補,例如:情侶之間,美好和善良是相似的,而一些為人處事的方式是互補的。
心理學中有個概念叫做影子人格,每個人都身具「顯性」與「隱性」的人格,每人除了表現外在眾人所見之「顯性人格」外,還有個正好相反,潛躲心底的「隱性人格」,也就是「影子人格」。心理學家認為,造成情人間強烈吸引的原因之一,就是為了追尋完整的自我,因為和擁有自己「影子人格」的人相戀能夠促成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類別劃分
篇幅長短
微型小說 (數百至幾千字)
比短篇更短的小說完全符合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中忙碌的人們的閱讀習慣,幾乎每天都可以看到人們為這類的小說賦予一個新名詞和新定義。例如極短篇、精短小說、超短篇小說、微信息小說、一分鍾小說、一袋煙小說、袖珍小說、焦點小說、瞳孔小說、拇指小說、迷你小說等,族繁不及備載,連專門的文學研究者也很難如數家珍分敘其定義,一般人更容易混淆,故總論之。一般認為小小說的篇幅應在兩千字以下。因為題材常是生活經驗的片段,因此可以是有頭無尾、有尾無頭、甚至無頭無尾。高潮放在結尾,高潮一出馬上完結,營造餘音繞梁的意境。由於比短篇更短,字句也需要更加精練,題材能見微知著者為佳。一個意外的結局雖然能吸引眼球,但文章短還是要有伏筆呼應,甚至比起給予讀者意外、應該更重視能否帶給讀者感動。
短篇小說 (幾千至三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幾千到兩萬多字的小說會被劃歸短篇小說。在它的特色中有所謂三一律:一人一地一時,也就是減少角色、縮小舞台、短化故事中流動的時間。另外,雖然它們時常惜墨如金,但一般認為短篇小說仍應符合小說的原始定義、也就是對細節有足夠的刻劃,絕非長篇故事的節略或綱要。所有小說基礎,其發展初期並無長短之分,隨時代而區分。今短篇小說多要求文筆洗練,且受西洋三一定律一時一地一物觀念影響,使其更生動詳實但也限制其發展。
中篇小說(三萬至六萬字)
一般認為,篇幅在三萬字至六萬字之間的小說。也有少數十幾萬字也被算作中篇而不歸於長篇,這取決於文章內容的豐富度。其容量大小、篇幅長短、人物多寡、情節繁簡等均介於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之間,通常只是截取主人公一個時期或某一段生活的典型事件塑造形象。反映社會生活的某個方面,故事情節完整。線索比較單一,矛盾斗爭不如長篇小說復雜,人物較少。所以,相比於長篇,中篇小說比較容易把握,也更容易成功。因為對於初涉創作領域的人而言,寫作長篇易陷入多數的情節造成凌亂難收的困境,而寫作短篇不是轉折太少而單調、就是轉折太多卻顯得擁擠。這時考慮將原本的構想修改中篇是一個廣受推薦的建議。
長篇小說(六萬字或十萬字以上)
一般認為,字數在六萬或十萬以上的為長篇小說,還可細分為小長篇(一般六萬到十萬字),中長篇(一般十幾萬到三五十萬字),超長篇(一般超過百萬字)。如果作者打算表現人生中常見的錯綜復雜關系,則必須使用這么大的篇幅。通常就算是筆調輕松的長篇小說,也會有一個內里的嚴肅主題,否則很容易陷入無組織或是零亂。初涉者在寫作長篇時最需注意全局對主題的呼應、結構的嚴密性,以及避免重復矛盾或缺漏。
註:篇幅長短並非明文規定,但按照情節內容豐富度可能會把部分字數多的劃入字數少的類別,例如某些十幾萬二三十萬字的小說會因為內容太過不緊湊而被歸入中篇小說,而某些僅有六萬多字讓人覺得篇幅過短的小說會因為內容情節十分緊湊而歸為小長篇。
內容題材
分武俠小說,言情小說,傳奇傳記小說,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歷史小說,軍事小說,科幻小說,網游小說,玄幻小說,(現代)修真小說、軍事歷史小說、架空歷史小說,穿越小說,魔幻小說,YY小說,耽美小說,黑道小說,同人小說,輕小說、校園小說等 。
武俠小說
也有叫武打小說,金庸為代表,可看做男性言情和勵志小說。民國時期,尤其是五四以來,舶來文化的沖擊,中國小說發展出現多元化,代表性人物有「魯郭茅巴老曹」六大家,以及鴛鴦蝴蝶派;1930李壽民開始在天津的《天風報》連載,一長篇武俠小說《蜀山劍俠傳》並以還珠樓主為筆名。自此東南亞颳起了一股武俠風,在金庸手中發展到了巔峰。
恐怖小說
包含盜墓、鬼故事,靈異故事,以情節或者語言以達到讓讀者恐慌的目的。
言情小說
包括很多,如後宮文,穿越文,都市文,青春校園文等,以描述戀愛感情為主題。
推理小說
推理小說是指在故事的描述過程中帶有足夠的線索讓讀者可以推理出結局,也可以不加推理由小說中的「偵探」來推導出結局的小說。
懸疑小說
懸疑和推理的區別在於,推理小說會描述足夠的線索用以推斷出結果,而懸疑小說則是遮掩各種關鍵線索,最後引導讀者進入一個出乎意料的結局。
註:一般認為,懸疑小說與推理小說均源自於犯罪小說在發展中的變化,而脫離產生的兩種不同類型小說。推理小說與偵探小說區別並不顯著,可歸為一類。廣義上的懸疑小說包括恐怖小說(恐怖懸疑)、靈異小說(靈異懸疑)、探險小說(探險懸疑)等等類型。
歷史小說
歷史小說通常與軍事小說不分家,嚴格說歷史小說主要是以史實記錄為藍本,重新記述刻畫歷史人物和事件。網路上出現的歷史小說大多是使用中國古代歷史為背景的穿越類小說。
軍事小說
軍事戰爭為主題
科幻小說
是根據現有的科學理論進行幻想的小說,並非憑空捏造
網游小說
新時代的產物,源於網路游戲
玄幻小說
和科幻小說有很大區別,很多都是天馬行空的想像,大多更具東方特徵
冶艷小說
類似於言情小說
歷史小說
大陸新派小說,以架空歷史為特徵
穿越小說
同樣是大陸新派小說,以時空交錯為特徵。
魔幻小說
幾乎等同玄幻,但魔幻更偏向於西方
YY小說
非主流小說
耽美小說
源於日本
黑道小說
新時代的產物,源於武打小說
同人小說
以電視劇、動漫、游戲為基礎而二次創作的作品,一般因侵犯原作版權為由而不受相關法律版權保障
輕小說
近代最有前途的小說體系,起源於日本
兌換小說
起源於zhttty的無限恐怖
校園小說
一般以兩個少年的純真情感為主線,夾雜有青春期對生活的困惑,成長的煩惱,以及於家長老師之間的各種沖突於情感。一般比較唯美和理想化
藝術表現
a文藝小說
b類型小說(如武俠小說、推理小說、懸疑小說、愛情傳奇小說等)
相比大篇幅、高產量的網路小說,實體書出版市場仍然是主流文藝小說的天下,郭敬明、韓寒、饒雪漫、郭妮等青春小說作家仍是暢銷的符號,在文藝小說方面,余華、莫言、賈平凹等名家的作品也具有代表意義,作品銷量一直高居不下。
進入21世紀後,我國本土(主要指大陸)的類型小說發展很快,涌現了一大批寫作科幻、懸疑、武俠等類型小說的優秀作家,如武俠小說家步非煙、滄月、小椴等人作品深受青年讀者喜愛;懸疑推理類小說的發展更是日新月異,如TV帝、蔡駿、周德東、王稼駿、上官午夜、天下霸唱、鬼馬星、庄秦、青子、蒲岸等都是讀者耳熟能詳的名字。也涌現了新創作的類型,如新派愛情傳奇類型小說,如木然千山、唐七等作者。
寫作語言
純文學小說
通俗小說
作品內容
現實小說
超現實小說(如魔幻小說、靈異小說等)
寫作風格
傳統小說 (包括筆記小說、傳奇小說、平話小說、章回小說)
網路小說(包括網游小說、黑道小說、架空小說等)
21世紀(2003年以後),網路文學的出現,使小說的發展更加多元,大批網路作品涌現,如玄幻文學(起點為代表)、新言情(晉江和紅袖為代表)等等,也出現了大批網路作家,玄幻領域如蕭鼎、我吃西紅柿、唐家三少、辰東、天蠶土豆、血紅、夢入神機等,言情領域如四小天後(藤萍、桐華、匪我思存、寐語者)、六小公主(辛夷塢、顧漫、繆娟、金子、李歆、姒姜)、八小玲瓏(滄月、木然千山、明曉溪、米蘭lady、妖舟、唐七公子、媚媚貓、愛爬樹的魚)等。
文字語言
古白話小說
當代古白話小說
文言小說
白話小說
地方語言小說
作品載體
平面小說
電子小說
關於電子小說,包括手機小說 即是由手機作為載體來完成小說的創作或者閱讀的形式,具有可傳播性;以手機作為創作方式,即是指那些拇指文化的引領者通過手機鍵盤進行小說的創作形式,也稱為手機小說。
按寫作人稱
第一人稱小說
第三人稱小說
書信體小說
對話體小說
日記體小說
意識流小說
類自傳體小說,意指含有自傳元素的小說,或虛構化的自傳
主義流派
愛情傳奇小說
古典主義小說
諷刺主義小說
現實主義小說
現代主義小說
批判現實主義小說
浪漫主義小說
自然主義小說
形式主義小說
表現主義小說
存在主義小說
意識流小說
新小說派
魔幻現實主義
年代分類
古典小說
現代小說
當代小說
按創作進度分類
連載小說
全本小說
古今作品
(1)四大名著
被公認的四大名著:《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紅樓夢》。
第一個將通俗小說排名的是金聖嘆,按他的說法他當時計劃評點六部才子書,《莊子》、《離騷》、
中國四大名著
《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後清康熙年間毛宗崗父子委託金聖嘆之名將修訂的三國名為《第一才子書——三國演義》(他們托金聖嘆之名而不是更早的人也能說明一些問題)。那時有「明代四大奇書」的說法,它的提出亦當是書商們的商業手段,再後紅樓代替金瓶梅成為「明清四大奇書」,四大奇書至此定型。「四大名著」全稱(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是「四大奇書」的現代說法,時間自然也不會早了。因此,「四大名著」(四大奇書)的提法一定是出現在《紅樓夢》成書之後。
但又有人考證,「四大奇書」的說法應在明末清初就確立了。李漁曾在為醉田堂刊本《三國志演義》作序稱:「馮夢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遊與金瓶梅也。……」可見,至晚明馮夢龍已經有四大奇書的提法了,李漁承其說,且以「第一奇書」冠三國而出版,則大概明末清初之際,「四大奇書」的提法已得到相當的固定且流行開來了。 但無論怎樣,「四大奇書」這一提法是「四大名著」的最初提法,這一點應該確定,只不過清代《紅樓夢》的出現,其被公認為是中國古典小說的最高峰,地位取代了《金瓶梅》,才形成了今天四大名著的說法。四大名著不是某個人定下來的,而是被廣大讀者所公認而在歷史上形成的名稱,四大名著對往後的文學發展有了很大的貢獻。
(2)六才子書
《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和《西廂記》。
古典小說《水滸傳》
(3)十大名著
《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隋唐演義》、《楊家將》、《東周列國志》、《封神演義》、《岳飛傳》、《聊齋志異》
(4)三言二拍
《醒世恆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
(5)五大奇書
《官場現形記》、《老殘游記》、《孽海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儒林外史》
(6)傳奇小說
《李娃傳》、《鶯鶯傳》、《霍小玉傳》、《浮生縈雲》、《枕中記》、《南柯太守傳》、《塔里木河》、《華胥引》
(7)志怪小說
《聊齋志異》、《子不語》、《閱微草堂筆記》、《松隱漫錄》、《螢窗異草》
(8)歷史小說
《東周列國志》、《反唐演義全傳》、《南史演義》、《兩晉演義》、《大元演義》、《大清全傳
》、《北史演義》、《隋唐演義》、《夏商演義》
《封神演義》
(9)神魔小說
《後西遊記》、《封神演義》、《女仙外史》、《浮生縈雲》、《綠野仙蹤》、《平妖傳》、《萬世雷劫》、《婆羅岸全傳》、《三寶太監下西洋》、《南遊記》、《北游記》、《東游記》、《東渡記》、《八仙得道傳》、《說唐三傳》、《六部春秋》(左傳春秋、吳越春秋、英烈春秋、銀盒春秋、走馬春秋、鋒劍春秋)、《濟公全傳》、《月唐演義》
(10)傳奇傳記
《說唐全傳》、《說岳全傳》、《楊家將演義》、《說呼全傳》、《狄青五虎將全傳》、《薛剛反唐》、《趙太祖三下南唐》、《殘唐五代史》、《楚漢爭霸演義》《明英烈》、《水滸後傳》、《東漢十二帝》
(11)公案小說《包公案》、《新民公案》、《海公案》、《林公案》、《施公案》
(12)世情小說《醒世姻緣傳》、《岐路燈》、《續金瓶梅》、《型世言》、《今古奇觀》、《禪真逸史》、《禪真後史》、《覺世十二樓》、《無聲戲》、《西湖二集》、《新白娘子傳奇》
(13)才子佳人《五美緣》、《梅蘭佳話》、《平山冷燕》、《飛花艷想》、《好述傳》、《雙鳳奇緣》、《五鳳吟》、《五色石》、《綠牡丹》、《浮生縈雲》、《國色天香》
(14)才學小說
《野叟曝言》、《史》、《浮生縈雲》、《鏡花緣》
(15)俠義小說
《兒女英雄傳》、《三俠五義》、《小五義》、《大八義》、《七劍十三俠》《雍正劍俠圖》《三俠劍》
(16)其它
《情史》、《經騙》、《笑林廣記》、《豈有此理》、《盪寇志》、《萬世雷劫》
(17)玄幻
《冰火魔廚》《龍吟震異界》《光之子》《斗破蒼穹》《傲風》《武動乾坤》《浮生縈雲》《善良的死神》《蓮花寶鑒》《天驕無雙》《惡魔法則》
❹ ...在現代如何評價《三言二拍》這類小說的文學價值
三言二拍是明代著名的擬話本系列,其在文學界的地位堪與《金瓶梅》相媲美,而且它和《金瓶梅》 一樣,由於其中的色情描寫,長期被統治者列為禁書。《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 》合稱「三言」,其作者為明朝馮夢龍。《初刻拍案驚奇》、《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其作者為明朝凌濛初。由於「三言」和「二拍」編著年代相近,內容形式類似,後人將其合稱為《三言二拍》,成為我國古代短篇小說集的代表作,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學界佔有極為重要的歷史地位,是反映明代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它的語言通 俗易懂,故事曲折生動,描寫准確有力,是思想性和藝術性最完美結合,在古今中外備受矚目。三言二拍"中許多故事都廣為人知,如《賣油郎獨占花魁》、《包公斷奇案》、《錯配鴛鴦》、《羅衫恩仇記》等。 作為古代白話短篇小說的一個高峰,《警世通言》構築了自己獨特的藝術世界。與早期的「話本」相 比較,《警世通言》在語言、文體和結構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和發展。首先是語言,改變了過去書面語與口頭語分離的狀況,完全採用通俗、曉暢的白話,力避文白間雜,風格趨於統一。《醒世恆言》所收錄的多是成熟的話本小說,達到很高的藝術水準,和先前同類作品相比,在寫作技 巧方面有顯著的提高。話本小說原是說書的底本,故事性強,以情節取勝。《醒世恆言》繼承話本小說的這種傳統,並且又有新的發展。作品的多數故事不是直線展開,而是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以其曲折多變而引人入勝。終於看完馮夢龍「三言」里的《警世通言》,感覺還蠻不錯。裡面有很多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故事,其中有俞伯牙與鍾子期相識相知的故事、王安石變法、包公斷冤、白蛇傳、唐百虎點秋香、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等等,更多的是以婚姻為主題的篇章,在此就不一一介紹了。該書的主流思想是揚善懲惡,多方面的反映了宋明時期的社會生活,不但寫盡了世態人情,更是對市井細民投以濃墨重彩的描繪,並打破傳統,對虛偽的道德觀念予以徹底顛覆,提倡個性解放,在認識價值和藝術價值上取得了雙重突破。書中妙語連珠,有很多短句都富有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