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西雙版納聽書

西雙版納聽書

發布時間: 2025-02-18 19:58:25

『壹』 各地節日風俗

  1. 潑水節是傣族最隆重的節日,也是雲南少數民族節日中影響面最大,參加人數最多的節日。潑水節是傣歷新年,相當於公歷的四月中旬,節日一般持續3至7天。第一天傣語叫「麥日」,與農歷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語叫「惱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網瑪」,竟為歲首,人們把這一天視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2. 潑水節期間,傣族青年喜歡到林間空地做丟包游戲。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內裝棉紙、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綴以五條花穗,是愛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過丟包、接包,互相結識。等姑娘有意識地讓小夥子接不著輸了以後,小夥子便將准備好的禮物送給姑娘,雙雙離開眾人到僻靜處談情說愛去了。

  3. 廣州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 廣州美稱花城,以種花為業者,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現如今一年一度的迎春花市,已為世人所矚目,更成為廣州的一大民俗。

  4. 每年春節前夕,廣州的大街小巷都擺滿了鮮花、盆景,各大公園都在舉辦迎春花展,特別是除夕前三天,各區的主要街道上搭起綵樓,紮起花架,四鄉花農紛紛涌來,擺開花市,售花賞花,人潮湧動,十里長街,繁花似錦,人海如潮,一直鬧到初一凌晨,方才散去,這就是廣州特有的迎春花市。 廣州新年派發"利是" 廣州新春風俗,在人際交往中,必備"利是"。

(1)西雙版納聽書擴展閱讀

  1. 中國的傳統節日自漢以後基本定型,有一定增減,民國以後,由於正式西化而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但民間仍然堅持其中一些政府未法定的少數。直至文革,政府更削減了宣傳除春節以外的傳統節日,即使對於春節,也被宣傳成「過革命化的春節」。

  2. 改革開放以後,民間開始慶祝一些傳統節日,報刊上也相應作了些介紹宣傳。目前,包括法定假日以外,民間慶祝的傳統節日大約占傳統節日的三分之一。傳統節日里包含了許多民俗文化和傳統人文觀念,以及宗教因素,對於研究古代社會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生活。

  3. 農歷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里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面湯里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面團。

  4. 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志。活動有撒灰引龍、熏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貳』 誰介紹幾本盜墓小說看一下

《我當陰陽先生的那幾年》 《茅山後裔》《我和爺爺去捉鬼》
看起來的味道都和盜墓筆記、鬼吹燈一樣的味道,很實在的,很朴實的語言
強烈推薦茅山後裔,話說這些小說我都是聽有聲小說的,不是去看的,建議樓主手機下載個【懶人聽書】的軟體聽,很方便,我聽了三年了多了。
茅山後裔建議聽 周鐵葉欣版的,,
--------------------------------------------------------
這個是我回答別人,然後被採納的,雖然不是同盜墓題材,不過都是這種風格的,甚至連背景風格都是差不多的,特別是《茅山後裔》也是一個個歷險故事,建議用聽書的

『叄』 怎麼更好的描寫一座山給個例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飲酒》

『肆』 各民族春節習俗

1、漢族過年的習俗: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大年初一,人們不掃地,不向外潑水,不走後門,不打罵孩子、相互祝賀新年吉祥富貴,萬事如意。

2、回族過年的習俗:回族人正月初一吃面條和燉肉,初二方食餃子;白斬雞、釀豆腐、粽子、油堆等則是壯族人的春節食品。在春節期間,寧夏西海固地區回漢人民群眾有表演社火習俗,表演隊將太平鼓、威風鑼鼓、安塞腰鼓敲得如響雷,滾過六盤山上空,當地老百姓夾道歡迎奔走相告,耍社火啦!一派喜慶的節日氣氛。

3、蒙古族過年的習俗:蒙古族過春節分「送舊」和「迎新」。送舊是臘月二十三清潔衛生打掃家,到傍晚要「祭火」。「祭火」是從薩滿教傳入的,蒙古族信仰喇嘛教後有所改變,蒙民把羊胸脯肉連同白「哈達」、肉米粥、黃油、酒等做祭品,然後由長輩點燃九個小燈,並將祭品投入旺火里燒,口裡誦贊詞,祝福家人幸福。

4、滿族過年的習俗:滿族春節的節前要做滿族傳統糕點薩其瑪----薩其瑪用精粉、雞蛋、糖、芝麻、青紅和瓜仁等原料做成,其色美、味香、可口,是人們喜愛的具有獨特民族風味的節日佳品、張貼對聯、窗花、掛箋、福字。滿族喜戴荷包,春節節前宮廷要例行賞賜王公大臣「歲歲平安」荷包,民間也互相贈送。

5、壯族過年的習俗:壯族春節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送灶節後便開始著手准備二十七宰年豬,土話叫卡姆景,二十八包粽子,土話叫包口瓬。壯族春節習俗中待農歷臘月二十三「送灶」一過,壯家便處處洋溢著喜迎新春的氣氛:掃房梁,製作肉粽、糍粑、米花糖、糯米餅等新年美食。除夕這天,各家各戶男女老少,全家歡聚一堂,吃「壓年飯」,迎新春。

(4)西雙版納聽書擴展閱讀:

少數民族得春節習俗:

彝族過年的習俗:人們初一早晨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挑水,全家都得喝「吉利水」,全天用新水洗東西、煮飯,以示辭舊迎新。

瑤族過年的習俗:節日期間,人們聚在一起,觀看風趣別致的「耕作戲」。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農夫,一人扮擴鋤農民,三人邊舞邊歌,表示慶農業豐收;青年男女則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蘆笙,彈月琴,唱山歌,尋找意中人。每年農歷七月的月半節是瑤族人民最隆重的節日——春節,月半節前夕,家家戶戶忙得不亦樂乎,村寨內外到處是牛角聲和歡笑聲。

仡佬族過年的習俗:每年農歷的三月初三,是仡佬族人民的春節看,又稱仡佬年。因他們居住在氣溫較低的地方,到三月草木才開始發芽,春天才開始。在這即將春耕大忙之際,大家團聚在一起過年,共同祈禱祖宗、山神保佑,諸事如意,五穀豐登。又因清明節常在三月初左右,這樣兩個節一起過,所以將這一天定為仡佬年,也就是春節。

佤族過年的習俗:佤族在大年初一互相祝賀,特別要向寨子里的長者拜年。拜年時,互贈芭蕉、糯米粑粑和甘蔗,象徵團結和睦。滄源等地的佤族男女在節日晚上聚在廣場跳圓圈舞,老年婦女則穿長裙,幾十個人為一隊,手搭前人雙肩,邊唱古老的歌曲邊輕移舞步。

侗族過年的習俗:節日里,除打糍粑外,各家還殺豬宰羊表示慶賀。過年之晚,人們以肉食為主,忌食蔬菜。煮的米飯多於平常,以示「吃剩有餘」.晚飯前,老人們在神龕和「祖宗角」擺上祭品,燒香焚紙,以祭祀祖先,招請祖宗來過年,並包有全家發達幸福。然後全家歡宴。出嫁的姑娘及親友也在侗年是前來祝賀。

柯爾克孜族過年的習俗:每年第一個月出現時,柯爾克孜族人便歡度「諾若孜」節,這與漢族的春節很相似過節那天晚上,當畜群從牧場上回來的時候,每家氈房前都用芨芨草生一堆火,人先從上面跳過,接著牲畜從上面跳過,預示消災解難,在新的一年裡人畜兩旺。

熱點內容
懶人聽書言情完結 發布:2025-02-19 08:40:05 瀏覽:862
小說借你一晚情深閱讀 發布:2025-02-19 08:27:57 瀏覽:910
海外探險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19 08:26:12 瀏覽:577
女主快穿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9 08:26:07 瀏覽:165
最著名yy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19 08:15:52 瀏覽:889
哪個閱讀網站有免費的飛盧小說網 發布:2025-02-19 08:15:51 瀏覽:414
心理學聽書 發布:2025-02-19 08:04:44 瀏覽:869
重生總裁文女配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2-19 07:25:15 瀏覽:798
最美遇見你懶人聽書 發布:2025-02-19 07:11:36 瀏覽:2
賊嫩手機小說閱讀網 發布:2025-02-19 07:08:39 瀏覽: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