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涅槃聽書
㈠ 《佛學50講》 聽書筆記
陸陸續續聽了一部分熊逸老師的佛學50講,有一些零星的筆記,記錄在此。
1 佛學在我看來並不是確定的一堆知識,好像數學物理學公理定理一樣確定,不是那樣的,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很多的佛學經典也不是真的是佛陀說的,最早的佛經也是弟子根據記憶編寫而成的,後來的很多的佛學經典是後來的高僧根據自己對佛學的理解,當時的社會政治環境編寫的。而且各個宗派,觀點還會有差別,甚至互相的對抗,甚至有互相的不認同。因為佛學思想中也有很多模糊的問題,佛陀沒有講清楚的地方,那麼後來的人們就會對那些問題有不同的理解,從而形成各門各派。作為一個有學識的人,應該有能力去做一些辨別,梳理佛學發展的基本的歷史脈絡,了解佛學的發展變化,了解其最基本的思想,而不是認死理,揪著一個佛學觀點或者一部佛經死磕,我們始終是要抱著開放的心態,去學習。
2 佛學思想浩瀚無邊,博大精深。它匯集了很多人對人生,對世界的理解,而且歷史的各個時期,佛教的形態又有很多變化,可能側重點不同,可能修行的方式不同等。佛學經典更是一輩子都看不完,所以學習佛學並不是一件易事。如果不是學習能力強的,帶有思辨開放精神的人,很可能也就只是學著其中的一部分,然後信之,修之了。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會看到各種對佛學和佛教有著天壤之別態度的人。可以在社會上看到一些偽佛教徒。並沒有真心的皈依了三寶並潛行修行,也可以看到非常虔誠的,但也有理解的不全面的。也有對佛教佛學持否定的態度的,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這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個人的理解就非常不一樣了。有點像盲人摸象,個人得出的結論不一樣也就沒什麼奇怪的了。作為一個識辨能力的開放的學習者,至少要抱著把東西全貌搞清楚的觀點,然後才可能得出一點點謙虛的意見。對一件事情來龍去脈都還沒搞清楚,因此就不要妄加評論它的好與不好,最好是持保留的態度。 我自己還是希望多讀佛學書籍,多去理解佛法,吸收我自己認為對的,保留我還不能理解的不能認同的。不過不斷的用歷史的眼光,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佛學。
3 佛學思想浩瀚無邊,是值得去研習的,不過佛教作為一個宗教派別,我們可以繼續保持開放謹慎的態度。我們就當學習佛學是一種哲學形態,就如你學習西方哲學史一樣,其中包含很多的智慧,闡明了很多的人生道理,對過好人生有很多的啟迪,因此是可以不斷的去研習,有好多的思想是值得現在焦慮的人們去研讀和思考的。
4 六道輪回,苦海無邊,回頭是岸,修行的目的是為了擺脫六道輪回,涅槃成佛。這是佛學的基礎認知,樂觀厭世。輪回皆苦,但要積極修行。人道珍貴,有修行的機會。有些觀點我還不能很好的接受。我只能接受我能接受的那部分,比如世事無常,放下執念,活在當下。會把人生看成更加長遠的事情,而不是糾纏於當下的一時一事不放手。了解了佛教的基礎,便能理解有些佛教徒的行為,因為他們就是全然認同了佛教的思想,因此拋家舍業的去寺廟修行,對與不對無法論斷,相信了不同的思想而已。
5 對付出有了更多的理解,這是我最近聽佛學講座,看佛學方面的書的一個比較大的感受,付出是生命的重要旋律,而且付出也只是關乎自己,和別人沒關系,付出多少,怎麼付出,結果如何,那是另外一回事,更重要的就是讓自己擁有這樣的狀態,知足,滿足,安心的狀態,是人生的重要目標。在這種狀態下,付出就是自然而然的結果了。照顧好自己的內心,記得付出是人生重要旋律就很好。
5 佛陀菩提樹下悟的道是緣起性空。佛陀為佛教確立的四法印是一切事物皆無常(諸行無常), 一切情緒皆苦(諸漏皆苦), 一切事物皆無自性( 諸法無我 ),涅槃超越概念( 涅槃寂靜 )。
6 以前其實我自己有很多誤解的,認為想要信佛,去信就行了,並不需要學習什麼,見了菩薩就磕頭,進了廟就燒香,就是信了佛了。至於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那得看其他的信佛的,聽聽他們怎麼說就行。這可能也是以前的一種方法,古代傳承的一種方法。包括我的一些親戚,也是這樣的,也就這樣信佛的,至於信什麼佛,那好像不要緊。那天陳默說,上學就是鍛煉思維,訓練思維,沒讀過書的,和讀過書的,只讀過小學的,和上過大學的,思維方式是不一樣的。那麼精神世界也是不一樣的。不同思維方式的人,在看待佛學,佛教的時候,也是有著截然不同的想法和做法,這也是很正常的。因此佛法在傳教的時候,更多要考慮的是普通的老百姓,如何能讓老百姓更能接受,這有時候是需要做一些靈活的額調整,包括教義,形式等方面,我覺得也是可以理解的。
7 從小一路上學上班走到現在,學習這個詞好像更多是指學習技能,學習各種具體的知識,數理化,語言,好似缺少點關於如何過一生的思想學習。年長一些之後,通過看書,思考,會不斷的重復思考這些,於是也會去看各種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西方哲學,佛學,也挺好。
㈡ 《佛學50講》聽書筆記
1. 佛學並非一成不變的知識體系,而是隨時代發展而不斷演變的哲學思想。早期的佛經多由佛陀的弟子根據記憶所編,後世的經典則是後世高僧根據對佛學的理解和社會政治背景所創作。不同宗派之間存在觀點差異,甚至有時會出現對立,這是因為佛學思想中存在許多模糊之處,後世的人們對這些問題有不同的解讀,從而形成了不同的學派。有學識的人應當有能力辨別和梳理佛學的基本歷史脈絡,了解其發展變化和基本思想,以開放的心態去學習,而非執著於某一觀點或經典。
2. 佛學思想廣博深邃,包含了人類對人生和世界的眾多理解。佛教在歷史的不同時期呈現出多種形態,修行方式和側重點各有不同。佛學經典繁多,終身學習都不一定能讀完。因此,學習佛學並非易事,需要具有較強學習能力和思辨開放精神的人才能深入其中。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看到對佛學態度各異的人,包括偽佛教徒、虔誠的信徒和持否定態度的人。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佛學是一個復雜的領域,個人理解各不相同。
3. 佛學作為一種哲學形態,包含了豐富的智慧和人生啟示,對現代社會中焦慮的人們有著重要的啟發作用。因此,我們應保持開放和謹慎的態度,將學習佛學視為一種哲學探究,如同學習西方哲學史一般。
4. 修行的目的是為了超脫六道輪回,達到涅槃。這是佛學的基礎觀念,強調雖然世間充滿苦難,但應積極修行。人道是寶貴的,因為有機會修行。有些觀點可能難以接受,如世事無常、放下執念、活在當下等,但這些觀念有助於我們將人生視為更長遠的過程,而非糾纏於眼前的事物。了解佛教的基礎,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佛教徒的行為。
5. 付出是生命的重要部分,與他人無關,重要的是保持知足、滿足和安心的狀態。在這種狀態下,付出是自然的結果。照顧好自己的內心,並記住付出是人生的重要旋律。
6. 佛陀在菩提樹下悟到的道是「緣起性空」,佛教的四法印包括:一切事物皆無常、一切情緒皆苦、一切事物皆無自性、涅槃超越概念。
7. 學習通常指的是學習技能和具體知識,如數理化和語言,但人生思想的學習同樣重要。隨著年齡的增長,通過閱讀和思考,我們會不斷探索各種思想,包括儒家思想、西方哲學和佛學,這些都是很有益的。
㈢ 20201210聽書筆記:《約翰·克利斯朵夫》
《約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長達十卷的長篇小說。羅曼·羅蘭能獲得諾獎,很大程度上就是憑借這部作品,獲獎理由是,他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了高尚的理想,以及他在描繪不同類型人物時所具有的同情心和對真理的熱愛」。
羅曼·羅蘭把德國音樂家貝多芬當作偶像,他在貝多芬身上看到了很多可貴的品質:善良、堅韌、真摯、勇敢、用音樂服務人類。他就決定以貝多芬為原型,創作出一個更理想化的小說主人公,也就是約翰·克利斯朵夫,來表述自己的人生理念。
20世紀初,羅曼·羅蘭完成了《約翰·克利斯朵夫》的連載,一度在法國掀起了英雄主義熱潮。當時,普法戰爭已經過去三十多年,在這段相對和平的時期,法國民眾生活富足,精神層面卻陷入了萎靡頹唐,特別是上流階層,彌漫著一股無病呻吟的虛無主義。克利斯朵夫代表的英雄主義給法國民眾注入了一股積極向上的活力。一戰爆發後,有不少法國青年是在《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感召下,一腔熱血奔赴戰場,獻出了年輕的生命,這個現象促使羅曼·羅蘭反思了自己。
托爾斯泰寫了篇文章,批判藝術的不朽性。因為文章里提到了貝多芬和莎士比亞,羅曼·羅蘭就鼓起勇氣提筆給托爾斯泰寫信,捍衛自己的偶像和藝術理念。幾個月後,托爾斯泰竟然給他回信了,還解釋說,他反對的是虛偽的現代藝術,「真正的藝術旨在傳遞人類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藝術應該團結人類,服務人類」。這個觀念此後也融入了羅蘭·羅蘭的創作原則。
克利斯朵夫在山中隱居了10年,待他再次回到巴黎時,已是功成名就的音樂家。他又一次邂逅了葛拉奇亞,那時,她剛失去丈夫,獨自帶著一兒一女。時隔多年,兩人能否舊情重燃呢?在克利斯朵夫生日那天,葛拉奇亞特意把女兒打扮成克利斯朵夫初次見到自己時的模樣。兩人最終因為種種原因沒能在一起,但他們的感情超脫了愛情,升華到更高的境界。
克利斯朵夫在生命的最後階段,看見全世界都在演奏他的作品,他成了音樂家頂禮膜拜的大師,甚至成了一些青年想要打倒的偶像,就像他年輕時曾抨擊過勃拉姆斯和瓦格納。現在,沒有人能夠否認他的音樂成就了,但這並不是他所在乎的。眼下,他最欣慰的是,奧里維的兒子和葛拉奇亞的女兒結婚了,他最珍視的友情和愛情,這兩股血脈結合在了一起,並將延續下去。克利斯朵夫回顧了那些在他生命中出現過的,先他而去的親友:溫柔的母親、睿智的舅舅、萍水相逢的安多納德、摯友奧里維,還有葛拉奇亞……克利斯朵夫做了個夢,他夢見自己背著一個孩子在逆流中整整走了一夜,當他到達彼岸時,他問孩子:「你是誰?」孩子回答:「我是即將來到的日子。」
《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故事在江聲浩盪中開啟,在涉水而行中結束。結尾的情節其實源自一個傳說故事,有位叫克利斯朵夫的聖人曾背著耶穌過河。現在我們明白了羅曼·羅蘭取名的苦心,在他看來,「每個人背負著他的上帝」。當然,這個「上帝」有很多解讀,可以是真理,可以是善念,總而言之,每個人活著內心都需要點信念。
葛拉奇亞是個義大利語名字,如果轉換成英語,就是Grace,意思是「救贖」,由此可見,在眾多女性角色中,葛拉奇亞在克利斯朵夫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兩人在生活中互相扶持,成了彼此的精神依靠,譜寫了一段柏拉圖式的愛情。
除了主要的女性角色之外,羅曼·羅蘭還塑造了許多鮮活生動的女性配角形象。比如歌劇女演員烏東,就是一個有魄力、有野心的女性。烏東的母親是開小客棧的,和很多男人同床共枕,烏東不知道親生父親是誰。她為了離開客棧,想去當演員,可根本不識字,於是她跑到劇場旅館當侍女,藉此機會偷書看、學識字。好不容易碰上一個願意帶她入門的演員,其實是覬覦她的美色,讓她用貞操來換取。
克利斯朵夫有次問烏東,碰到淹水的人怎麼辦?她的回答是:把他腦袋按下去。烏東對人生的態度可以用「慘烈」兩字來形容,這是她的經歷決定的,但我們能感受到她蓬勃的生命力,她不惜一切代價終於站在舞台上,成為光彩照人的女主角。
無論是克利斯朵夫的主線,還是烏東的支線,都充滿了磨難,這也是羅曼·羅蘭從貝多芬的座右銘中提煉出的核心思想:唯其痛苦,才有歡愉(Durch Leiden Freude)。羅曼·羅蘭心目中的英雄主義,是要歷經艱難坎坷之後的涅槃重生。第九卷的標題「燃燒的荊棘」暗合了這個觀點。這個標題有什麼典故?《聖經》里的《出埃及記》寫道,摩西看到荊棘在火中焚燒,卻沒有燒毀。那個地方後來成了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的起始點。就像克利斯朵夫在人生最低谷時,他沒有被命運打敗,沒有成為被焚毀的荊棘,而是以此為起點,在隱居的日子裡對音樂和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他和宇宙萬物融為一體了。
讀小說時,我們會發現,盡管克利斯朵夫終生未婚,但情感經歷非常豐富。莫扎特和瓦格納等音樂家的情史為羅曼·羅蘭提供了素材,但相似度最高的,當然還是貝多芬,他雖然能夠進入上流社會,但因為門第懸殊是不可能和貴族小姐結婚的。貝多芬和學生約瑟芬曾互生情愫,但約瑟芬最後嫁給了一位伯爵,伯爵去世後,約瑟芬又選擇了一位貴族。貝多芬的一腔深情最終化為了一首首樂曲以及情書。相比之下,小說中克利斯朵夫和葛拉奇亞的愛情故事,就顯得更加理想化了,兩人雖然沒有結婚,但都把對方視為了精神伴侶,在默默相互守護中走完了一生。
除了音樂家情感生活,我們也會好奇,羅曼·羅蘭怎麼評判其他音樂家?通過小說,我們能窺測到他的好惡,或許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他提倡的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認可莫扎特的天才,但和才華相比,莫扎特的為人就沒有多少可取之處。亨德爾反而受到羅曼·羅蘭的青睞,他認為這位作曲家是在為「大眾創作大眾的歌曲」,他把這個「普世性」的精神也添加到了克利斯朵夫身上。至於柏遼茲和舒曼,羅曼·羅蘭認為他們太過軟弱,兩人被豐沛的感情左右,影響到創作生涯。對於瓦格納,羅曼·羅蘭借克利斯朵夫之口表達了他「不喜歡(瓦格納)那種悲觀、多情的英雄主義」。
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做的音樂評論不可避免地招來了非議,畢竟,樂評的主觀成分總會有不同意見。此後,他在一戰中發表的和平主義觀點又一次惹來了批判浪潮。我們開頭提過,不少熱血青年是在《約翰·克利斯朵夫》的感召下戰死疆場。羅曼·羅蘭開始反思,他提倡的英雄主義為什麼會讓年輕人獻出寶貴的生命,這並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一戰爆發時,他住在瑞士,眼看自己最欣賞的兩個國家,德國和法國打得兩敗俱傷,就發表文章,呼籲「和平應該凌駕於紛爭之上」。但在戰爭期間,這樣的觀點非但沒人迎合,還被罵是賣國賊。不過,這也是羅曼·羅蘭一直秉持的理念,他是和平主義者、國際主義者,他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把獎金捐獻給了國際組織紅十字會。
其實羅曼·羅蘭在《約翰·克利斯朵夫》中,就表述了他希望不同文明互相理解融合的想法。克利斯朵夫是德國人,奧里維是法國人,葛拉奇亞是義大利人,奧里維和葛拉奇亞的後代最後在克利斯朵夫的撮合下結成連理。羅曼·羅曼把希望寄託在了民眾身上,就像在他著力刻畫的租住大樓中,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背景的租客在克利斯朵夫的穿針引線下逐漸有了交往,對彼此產生了好奇心。
茨威格在一封公開信中向羅曼·羅蘭致敬,稱贊《約翰·克利斯朵夫》拉近了法德兩國年輕人的關系。茨威格也一直提倡「歐洲要有統一精神」。遺憾的是,兩位好友兩次目睹了法德兩國兵戎相見。茨威格出版了《昨日的世界》後,在1942年自殺身亡。《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對自己所處時代寫的離歌,這部作品也在冥冥之中預言了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的落幕。二戰後的法國文壇,掀起了新小說浪潮,反英雄小說成為主流,英雄主義反而顯得格格不入,不合時宜。
時隔百年之後,我們該如何看待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它其實並不是要鼓勵人們干出驚天動地的大事業,完成名垂史冊的豐功偉績。它是一種生活態度。羅曼·羅蘭最看重的一點是頑強的生命力,就像西西弗那樣,日復一日地推著石頭上山,就算石頭註定會再次滾落,他也會堅持不懈地繼續下去。生活充滿了磨難,這是羅曼·羅蘭眼中的生存底色,但他不會就此妥協或放棄,他選擇抗爭,就算失敗不可避免。為善,為真,心存信念,心懷大眾,大無畏地、勇敢地活下去,主宰自己的命運,成為自己的英雄,足矣。
知識要點:第一,羅曼·羅蘭創作《約翰·克利斯朵夫》,是想要塑造一個比貝多芬更完美的形象來體現自己的英雄主義。除了寫小說,羅曼·羅蘭還是一位非常重要的音樂傳記作家,為貝多芬、亨德爾等人寫過傳記。
第二,我們可以把克利斯朵夫看作是一位「活在當代的貝多芬」。克利斯朵夫身體力行貫徹的英雄主義,簡單說就是,不屈不撓地反抗命運,用音樂為大眾帶來福祉。
第三,《約翰·克利斯朵夫》是小說主人公的個人奮斗史,但羅曼·羅蘭在敘述中還添加了不少音樂評論,以及對法德兩國文明的比較,讀者也可以在這些內容里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