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免費聽書 » 農民父親聽書

農民父親聽書

發布時間: 2024-09-30 12:24:40

❶ 破釜沉舟的歷史人物,詳細故事

破釜沉舟的歷史人物是楚霸王項羽

故事簡介:項羽誅殺了卿子冠軍,威震楚國,名揚諸侯。他首先派遣當陽君、蒲將軍率領二萬人渡過漳河,援救鉅鹿。戰爭只有一些小的勝利,陳余又來請求增援。項羽就率領全部軍隊渡過漳河,把船隻全部弄沉,把鍋碗全部砸破,把軍營全部燒毀,只帶上三天的干糧,以此向士卒表示一定要決死戰斗,毫無退還之心。部隊抵達前線,就包圍了王離,與秦軍遭遇,交戰多次,阻斷了秦軍所築甬道,大敗秦軍,殺了蘇角,俘虜了王離。涉間拒不降楚,自焚而死。這時,楚軍強大居諸侯之首,前來援救鉅鹿的諸侯各軍築有十幾座營壘,沒有一個敢發兵出戰。到楚軍攻擊秦軍時,他們都只在營壘中觀望。楚軍戰士無不一以當十,士兵們殺聲震天,諸侯軍人人戰栗膽寒。項羽在打敗秦軍以後,召見諸侯將領,當他們進入軍門時,一個個都跪著用膝蓋向前走,沒有誰敢抬頭仰視。自此,項羽真正成了諸侯的上將軍,各路諸侯都隸屬於他。

❷ 莫言獲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後說了什麼,做了什麼

北京時間今日凌晨,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國作家莫言在瑞典學院發表文學演講,主題為「講故事的人」(storyteller)。以下為演講全文
莫言:講故事的人
尊敬的瑞典學院各位院士,女士們、先生們:
通過電視或者網路,我想在座的各位,對遙遠的高密東北鄉,已經有了或多或少的了解。你們也許看到了我的九十歲的老父親,看到了我的哥哥姐姐我的妻子女兒和我的一歲零四個月的外孫女。但有一個我此刻最想念的人,我的母親,你們永遠無法看到了。我獲獎後,很多人分享了我的光榮,但我的母親卻無法分享了。
我母親生於1922年,卒於1994年。她的骨灰,埋葬在村莊東邊的桃園里。去年,一條鐵路要從那兒穿過,我們不得不將她的墳墓遷移到距離村子更遠的地方。掘開墳墓後,我們看到,棺木已經腐朽,母親的骨殖,已經與泥土混為一體。我們只好象徵性地挖起一些泥土,移到新的墓穴里。也就是從那一時刻起,我感到,我的母親是大地的一部分,我站在大地上的訴說,就是對母親的訴說。
我是我母親最小的孩子。我記憶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著家裡唯一的一把熱水瓶去公共食堂打開水。因為飢餓無力,失手將熱水瓶打碎,我嚇得要命,鑽進草垛,一天沒敢出來。傍晚的時候,我聽到母親呼喚我的乳名。我從草垛里鑽出來,以為會受到打罵,但母親沒有打我也沒有罵我,只是撫摸著我的頭,口中發出長長的嘆息。我記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隨著母親去集體的地里撿麥穗,看守麥田的人來了,撿麥穗的人紛紛逃跑,我母親是小腳,跑不快,被捉住,那個身材高大的看守人搧了她一個耳光。她搖晃著身體跌倒在地。看守人沒收了我們撿到的麥穗,吹著口哨揚長而去。我母親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臉上那種絕望的神情讓我終生難忘。多年之後,當那個看守麥田的人成為一個白發蒼蒼的老人,在集市上與我相逢,我沖上去想找他報仇,母親拉住了我,平靜地對我說:「兒子,那個打我的人,與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人。」
我記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個中秋節的中午,我們家難得地包了一頓餃子,每人只有一碗。正當我們吃餃子時,一個乞討的老人,來到了我們家門口。我端起半碗紅薯干打發他,他卻憤憤不平地說:「我是一個老人,你們吃餃子,卻讓我吃紅薯干,你們的心是怎麼長的?」我氣急敗壞地說:「我們一年也吃不了幾次餃子,一人一小碗,連半飽都吃不了!給你紅薯干就不錯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滾!」母親訓斥了我,然後端起她那半碗餃子,倒進老人碗里。
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跟著母親去賣白菜,有意無意地多算了一位買白菜的老人一毛錢。算完錢我就去了學校。當我放學回家時,看到很少流淚的母親淚流滿面。母親並沒有罵我,只是輕輕地說:「兒子,你讓娘丟了臉。」
我十幾歲時,母親患了嚴重的肺病,飢餓,病痛,勞累,使我們這個家庭陷入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我產生了一種強烈的不祥之感,以為母親隨時都會自尋短見。每當我勞動歸來,一進大門,就高喊母親,聽到她的回應,心中才感到一塊石頭落了地,如果一時聽不到她的回應,我就心驚膽顫,跑到廂房和磨坊里尋找。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間也沒有見到母親的身影。我便坐在院子里大哭。這時,母親背著一捆柴草從外邊走進來。她對我的哭很不滿,但我又不能對她說出我的擔憂。母親看透我的心思,她說:「孩子,你放心,盡管我活著沒有一點樂趣,但只要閻王爺不叫我,我是不會去的。」我生來相貌醜陋,村子裡很多人當面嘲笑我,學校里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我。我回家痛哭,母親對我說:「兒子,你不醜。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裡?而且,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便是丑,也能變美。」後來我進入城市,有一些很有文化的人依然在背後甚至當面嘲弄我的相貌,我想起了母親的話,便心平氣和地向他們道歉。
我母親不識字,但對識字的人十分敬重。我們家生活困難,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但只要我對她提出買書買文具的要求,她總是會滿足我。她是個勤勞的人,討厭懶惰的孩子,但只要是我因為看書耽誤了幹活,她從來沒批評過我。有一段時間,集市上來了一個說書人。我偷偷地跑去聽書,忘記了她分配給我的活兒。為此,母親批評了我。晚上,當她就著一盞小油燈為家人趕制棉衣時,我忍不住地將白天從說書人那裡聽來的故事復述給她聽,起初她有些不耐煩,因為在她心目中,說書人都是油嘴滑舌、不務正業的人,從他們嘴裡,冒不出什麼好話來。但我復述的故事,漸漸地吸引了她。以後每逢集日,她便不再給我排活兒,默許我去集上聽書。為了報答母親的恩情,也為了向她炫耀我的記憶力,我會把白天聽到的故事,繪聲繪色地講給她聽。
很快的,我就不滿足復述說書人講的故事了,我在復述的過程中,不斷地添油加醋。我會投我母親所好,編造一些情節,有時候甚至改變故事的結局。我的聽眾,也不僅僅是我的母親,連我的姐姐,我的嬸嬸,我的奶奶,都成為我的聽眾。我母親在聽完我的故事後,有時會憂心忡忡地,像是對我說,又像是自言自語:「兒啊,你長大後會成為一個什麼人呢?難道要靠耍貧嘴吃飯嗎?」我理解母親的擔憂,因為在村子裡,一個貧嘴的孩子,是招人厭煩的,有時候還會給自己和家庭帶來麻煩。我在小說《牛》里所寫的那個因為話多被村裡人厭惡的孩子,就有我童年時的影子。我母親經常提醒我少說話,她希望我能做一個沉默寡言、安穩大方的孩子。但在我身上,卻顯露出極強的說話能力和極大的說話慾望,這無疑是極大的危險,但我的說故事的能力,又帶給了她愉悅,這使她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
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盡管有我父母親的諄諄教導,但我並沒改掉我喜歡說話的天性,這使得我的名字「莫言」,很像對自己的諷刺。我小學未畢業即輟學,因為年幼體弱,幹不了重活,只好到荒草灘上去放牧牛羊。當我牽著牛羊從學校門前路過,看到昔日的同學在校園里打打鬧鬧,我心中充滿悲涼,深深地體會到一個人——哪怕是一個孩子——離開群體後的痛苦。到了荒灘上,我把牛羊放開,讓它們自己吃草。藍天如海,草地一望無際,周圍看不到一個人影,沒有人的聲音,只有鳥兒在天上鳴叫。我感到很孤獨,很寂寞,心裡空空盪盪。有時候,我躺在草地上,望著天上懶洋洋地飄動著的白雲,腦海里便浮現出許多莫名其妙的幻像。我們那地方流傳著許多狐狸變成美女的故事。我幻想著能有一個狐狸變成美女與我來做伴放牛,但她始終沒有出現。但有一次,一隻火紅色的狐狸從我面前的草叢中跳出來時,我被嚇得一屁股蹲在地上。狐狸跑沒了蹤影,我還在那裡顫抖。有時候我會蹲在牛的身旁,看著湛藍的牛眼和牛眼中的我的倒影。有時候我會模仿著鳥兒的叫聲試圖與天上的鳥兒對話,有時候我會對一棵樹訴說心聲。但鳥兒不理我,樹也不理我。——許多年後,當我成為一個小說家,當年的許多幻想,都被我寫進了小說。很多人誇我想像力豐富,有一些文學愛好者,希望我能告訴他們培養想像力的秘訣,對此,我只能報以苦笑。就像中國的先賢老子所說的那樣:「福兮禍所伏,禍兮福所倚」,我童年輟學,飽受飢餓、孤獨、無書可讀之苦,但我因此也像我們的前輩作家沈從文那樣,及早地開始閱讀社會人生這本大書。前面所提到的到集市上去聽說書人說書,僅僅是這本大書中的一頁。
輟學之後,我混跡於成人之中,開始了「用耳朵閱讀」的漫長生涯。二百多年前,我的故鄉曾出了一個講故事的偉大天才——蒲松齡,我們村裡的許多人,包括我,都是他的傳人。我在集體勞動的田間地頭,在生產隊的牛棚馬廄,在我爺爺奶奶的熱炕頭上,甚至在搖搖晃晃地行進著的牛車上,聆聽了許許多多神鬼故事,歷史傳奇,逸聞趣事,這些故事都與當地的自然環境、家族歷史緊密聯系在一起,使我產生了強烈的現實感。
我做夢也想不到有朝一日這些東西會成為我的寫作素材,我當時只是一個迷戀故事的孩子,醉心地聆聽著人們的講述。那時我是一個絕對的有神論者,我相信萬物都有靈性,我見到一棵大樹會肅然起敬。我看到一隻鳥會感到它隨時會變化成人,我遇到一個陌生人,也會懷疑他是一個動物變化而成。每當夜晚我從生產隊的記工房回家時,無邊的恐懼便包圍了我,為了壯膽,我一邊奔跑一邊大聲歌唱。那時我正處在變聲期,嗓音嘶啞,聲調難聽,我的歌唱,是對我的鄉親們的一種折磨。
我在故鄉生活了二十一年,期間離家最遠的是乘火車去了一次青島,還差點迷失在木材廠的巨大木材之間,以至於我母親問我去青島看到了什麼風景時,我沮喪地告訴她:什麼都沒看到,只看到了一堆堆的木頭。但也就是這次青島之行,使我產生了想離開故鄉到外邊去看世界的強烈願望。
1976年2月,我應征入伍,背著我母親賣掉結婚時的首飾幫我購買的四本《中國通史簡編》,走出了高密東北鄉這個既讓我愛又讓我恨的地方,開始了我人生的重要時期。我必須承認,如果沒有多年來中國社會的巨大發展與進步,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也不會有我這樣一個作家。
在軍營的枯燥生活中,我迎來了八十年代的思想解放和文學熱潮,我從一個用耳朵聆聽故事,用嘴巴講述故事的孩子,開始嘗試用筆來講述故事。起初的道路並不平坦,我那時並沒有意識到我二十多年的農村生活經驗是文學的富礦,那時我以為文學就是寫好人好事,就是寫英雄模範,所以,盡管也發表了幾篇作品,但文學價值很低。
1984年秋,我考入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在我的恩師著名作家徐懷中的啟發指導下,我寫出了《秋水》、《枯河》、《透明的紅蘿卜》、《紅高粱》等一批中短篇小說。在《秋水》這篇小說里,第一次出現了「高密東北鄉」這個字眼,從此,就如同一個四處游盪的農民有了一片土地,我這樣一個文學的流浪漢,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場所。我必須承認,在創建我的文學領地「高密東北鄉」的過程中,美國的威廉-福克納和哥倫比亞的加西亞-馬爾克斯給了我重要啟發。我對他們的閱讀並不認真,但他們開天闢地的豪邁精神激勵了我,使我明白了一個作家必須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地方。一個人在日常生活中應該謙卑退讓,但在文學創作中,必須頤指氣使,獨斷專行。
我追隨在這兩位大師身後兩年,即意識到,必須盡快地逃離他們,我在一篇文章中寫道:他們是兩座灼熱的火爐,而我是冰塊,如果離他們太近,會被他們蒸發掉。根據我的體會,一個作家之所以會受到某一位作家的影響,其根本是因為影響者和被影響者靈魂深處的相似之處。正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所以,盡管我沒有很好地去讀他們的書,但只讀過幾頁,我就明白了他們幹了什麼,也明白了他們是怎樣乾的,隨即我也就明白了我該干什麼和我該怎樣干。我該乾的事情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講自己的故事。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說書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爺爺奶奶、村裡的老人們講故事的方式。坦率地說,講述的時候,我沒有想到誰會是我的聽眾,也許我的聽眾就是那些如我母親一樣的人,也許我的聽眾就是我自己,我自己的故事,起初就是我的親身經歷,譬如《枯河》中那個遭受痛打的孩子,譬如《透明的紅蘿卜》中那個自始至終一言不發的孩子。
我的確曾因為干過一件錯事而受到過父親的痛打,我也的確曾在橋梁工地上為鐵匠師傅拉過風箱。當然,個人的經歷無論多麼奇特也不可能原封不動地寫進小說,小說必須虛構,必須想像。很多朋友說《透明的紅蘿卜》是我最好的小說,對此我不反駁,也不認同,但我認為《透明的紅蘿卜》是我的作品中最有象徵性、最意味深長的一部。那個渾身漆黑、具有超人的忍受痛苦的能力和超人的感受能力的孩子,是我全部小說的靈魂,盡管在後來的小說里,我寫了很多的人物,但沒有一個人物,比他更貼近我的靈魂。或者可以說,一個作家所塑造的若幹人物中,總有一個領頭的,這個沉默的孩子就是一個領頭的,他一言不發,但卻有力地領導著形形色色的人物,在高密東北鄉這個舞台上,盡情地表演。自己的故事總是有限的,講完了自己的故事,就必須講他人的故事。於是,我的親人們的故事,我的村人們的故事,以及我從老人們口中聽到過的祖先們的故事,就像聽到集合令的士兵一樣,從我的記憶深處湧出來。他們用期盼的目光看著我,等待著我去寫他們。我的爺爺、奶奶、父親、母親、哥哥、姐姐、姑姑、叔叔、妻子、女兒,都在我的作品裡出現過,還有很多的我們高密東北鄉的鄉親,也都在我的小說里露過面。當然,我對他們,都進行了文學化的處理,使他們超越了他們自身,成為文學中的人物。
我最新的小說《蛙》中,就出現了我姑姑的形象。因為我獲得諾貝爾獎,許多記者到她家采訪,起初她還很耐心地回答提問,但很快便不勝其煩,跑到縣城裡她兒子家躲起來了。姑姑確實是我寫《蛙》時的模特,但小說中的姑姑,與現實生活中的姑姑有著天壤之別。小說中的姑姑專橫跋扈,有時簡直像個女匪,現實中的姑姑和善開朗,是一個標準的賢妻良母。現實中的姑姑晚年生活幸福美滿,小說中的姑姑到了晚年卻因為心靈的巨大痛苦患上了失眠症,身披黑袍,像個幽靈一樣在暗夜中游盪。我感謝姑姑的寬容,她沒有因為我在小說中把她寫成那樣而生氣;我也十分敬佩我姑姑的明智,她正確地理解了小說中人物與現實中人物的復雜關系。母親去世後,我悲痛萬分,決定寫一部書獻給她。這就是那本《豐乳肥臀》。因為胸有成竹,因為情感充盈,僅用了83天,我便寫出了這部長達50萬字的小說的初稿。
在《豐乳肥臀》這本書里,我肆無忌憚地使用了與我母親的親身經歷有關的素材,但書中的母親情感方面的經歷,則是虛構或取材於高密東北鄉諸多母親的經歷。在這本書的卷前語上,我寫下了「獻給母親在天之靈」的話,但這本書,實際上是獻給天下母親的,這是我狂妄的野心,就像我希望把小小的「高密東北鄉」寫成中國乃至世界的縮影一樣。
作家的創作過程各有特色,我每本書的構思與靈感觸發也都不盡相同。有的小說起源於夢境,譬如《透明的紅蘿卜》,有的小說則發端於現實生活中發生的事件——譬如《天堂蒜薹之歌》。但無論是起源於夢境還是發端於現實,最後都必須和個人的經驗相結合,才有可能變成一部具有鮮明個性的,用無數生動細節塑造出了典型人物的、語言豐富多彩、結構匠心獨運的文學作品。有必要特別提及的是,在《天堂蒜薹之歌》中,我讓一個真正的說書人登場,並在書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我十分抱歉地使用了這個說書人真實姓名,當然,他在書中的所有行為都是虛構。在我的寫作中,出現過多次這樣的現象,寫作之初,我使用他們的真實姓名,希望能藉此獲得一種親近感,但作品完成之後,我想為他們改換姓名時卻感到已經不可能了,因此也發生過與我小說中人物同名者找到我父親發泄不滿的事情,我父親替我向他們道歉,但同時又開導他們不要當真。我父親說:「他在《紅高粱》中,第一句就說『我父親這個土匪種』,我都不在意你們還在意什麼?」
我在寫作《天堂蒜薹之歌》這類逼近社會現實的小說時,面對著的最大問題,其實不是我敢不敢對社會上的黑暗現象進行批評,而是這燃燒的激情和憤怒會讓政治壓倒文學,使這部小說變成一個社會事件的紀實報告。小說家是社會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場和觀點,但小說家在寫作時,必須站在人的立場上,把所有的人都當做人來寫。
只有這樣,文學才能發端事件但超越事件,關心政治但大於政治。可能是因為我經歷過長期的艱難生活,使我對人性有較為深刻的了解。我知道真正的勇敢是什麼,也明白真正的悲憫是什麼。我知道,每個人心中都有一片難用是非善惡准確定性的朦朧地帶,而這片地帶,正是文學家施展才華的廣闊天地。只要是准確地、生動地描寫了這個充滿矛盾的朦朧地帶的作品,也就必然地超越了政治並具備了優秀文學的品質。
喋喋不休地講述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厭煩的,但我的人生是與我的作品緊密相連的,不講作品,我感到無從下嘴,所以還得請各位原諒。在我的早期作品中,我作為一個現代的說書人,是隱藏在文本背後的,但從《檀香刑》這部小說開始,我終於從後台跳到了前台。如果說我早期的作品是自言自語,目無讀者,從這本書開始,我感覺到自己是站在一個廣場上,面對著許多聽眾,繪聲繪色地講述。這是世界小說的傳統,更是中國小說的傳統。我也曾積極地向西方的現代派小說學習,也曾經玩弄過形形色色的敘事花樣,但我最終回歸了傳統。
當然,這種回歸,不是一成不變的回歸,《檀香刑》和之後的小說,是繼承了中國古典小說傳統又借鑒了西方小說技術的混合文本。小說領域的所謂創新,基本上都是這種混合的產物。不僅僅是本國文學傳統與外國小說技巧的混合,也是小說與其他的藝術門類的混合,就像《檀香刑》是與民間戲曲的混合,就像我早期的一些小說從美術、音樂、甚至雜技中汲取了營養一樣。
最後,請允許我再講一下我的《生死疲勞》。這個書名來自佛教經典,據我所知,為翻譯這個書名,各國的翻譯家都很頭痛。我對佛教經典並沒有深入研究,對佛教的理解自然十分膚淺,之所以以此為題,是因為我覺得佛教的許多基本思想,是真正的宇宙意識,人世中許多紛爭,在佛家的眼裡,是毫無意義的。這樣一種至高眼界下的人世,顯得十分可悲。當然,我沒有把這本書寫成佈道詞,我寫的還是人的命運與人的情感,人的局限與人的寬容,以及人為追求幸福、堅持自己的信念所做出的努力與犧牲。小說中那位以一己之身與時代潮流對抗的藍臉,在我心目中是一位真正的英雄。這個人物的原型,是我們鄰村的一位農民,我童年時,經常看到他推著一輛吱吱作響的木輪車,從我家門前的道路上通過。給他拉車的,是一頭瘸腿的毛驢,為他牽驢的,是他小腳的妻子。這個奇怪的勞動組合,在當時的集體化社會里,顯得那麼古怪和不合時宜,在我們這些孩子的眼裡,也把他們看成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小丑,以至於當他們從街上經過時,我們會充滿義憤地朝他們投擲石塊。事過多年,當我拿起筆來寫作時,這個人物,這個畫面,便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我知道,我總有一天會為他寫一本書,我遲早要把他的故事講給天下人聽,但一直到了2005年,當我在一座廟宇里看到「六道輪回」的壁畫時,才明白了講述這個故事的正確方法。
我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引發了一些爭議。起初,我還以為大家爭議的對象是我,漸漸的,我感到這個被爭議的對象,是一個與我毫不相關的人。我如同一個看戲人,看著眾人的表演。我看到那個得獎人身上落滿了花朵,也被擲上了石塊、潑上了污水。我生怕他被打垮,但他微笑著從花朵和石塊中鑽出來,擦乾凈身上的臟水,坦然地站在一邊,對著眾人說:對一個作家來說,最好的說話方式是寫作。我該說的話都寫進了我的作品裡。用嘴說出的話隨風而散,用筆寫出的話永不磨滅。我希望你們能耐心地讀一下我的書,當然,我沒有資格強迫你們讀我的書。
即便你們讀了我的書,我也不期望你們能改變對我的看法,世界上還沒有一個作家,能讓所有的讀者都喜歡他。在當今這樣的時代里,更是如此。
盡管我什麼都不想說,但在今天這樣的場合我必須說話,那我就簡單地再說幾句。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我還是要給你們講故事。上世紀六十年代,我上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學校里組織我們去觀一個苦難展覽,我們在老師的引領下放聲大哭。為了能讓老師看到我的表現,我捨不得擦去臉上的淚水。我看到有幾位同學悄悄地將唾沫抹到臉上冒充淚水。我還看到在一片真哭假哭的同學之間,有一位同學,臉上沒有一滴淚,嘴巴里沒有一點聲音,也沒有用手掩面。他睜著大眼看著我們,眼睛裡流露出驚訝或者是困惑的神情。事後,我向老師報告了這位同學的行為。為此,學校給了這位同學一個警告處分。多年之後,當我因自己的告密向老師懺悔時,老師說,那天來找他說這件事的,有十幾個同學。這位同學十幾年前就已去世,每當想起他,我就深感歉疚。這件事讓我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當眾人都哭時,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當哭成為一種表演時,更應該允許有的人不哭。
我再講一個故事:三十多年前,我還在部隊工作。有一天晚上,我在辦公室看書,有一位老長官推門進來,看了一眼我對面的位置,自言自語道:「噢,沒有人?」我隨即站起來,高聲說:「難道我不是人嗎?」那位老長官被我頂得面紅耳赤,尷尬而退。為此事,我洋洋得意了許久,以為自己是個英勇的鬥士,但事過多年後,我卻為此深感內疚。請允許我講最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年前我爺爺講給我聽過的:有八個外出打工的泥瓦匠,為避一場暴風雨,躲進了一座破廟。外邊的雷聲一陣緊似一陣,一個個的火球,在廟門外滾來滾去,空中似乎還有吱吱的龍叫聲。眾人都膽戰心驚,面如土色。有一個人說:「我們八個人中,必定一個人干過傷天害理的壞事,誰干過壞事,就自己走出廟接受懲罰吧,免得讓好人受到牽連。」自然沒有人願意出去。又有人提議道:「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們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外拋吧,誰的草帽被刮出廟門,就說明誰幹了壞事,那就請他出去接受懲罰。」於是大家就將自己的草帽往廟門外拋,七個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廟內,只有一個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這個人出去受罰,他自然不願出去,眾人便將他抬起來扔出了廟門。故事的結局我估計大家都猜到了——那個人剛被扔出廟門,那座破廟轟然坍塌。
我是一個講故事的人。因為講故事我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我獲獎後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些故事,讓我堅信真理和正義是存在的。
今後的歲月里,我將繼續講我的故事。
謝謝大家!

做了什麼就不知道了,畢竟人莫言的私生活嘛,大概在酒店應酬交際,寫文章,看書,和其他作家交流交流什麼的。

求採納求採納`(*∩_∩*)′

❸ 核桃長在哪裡呀

看過下面的短文,就可以知道核桃長在哪裡了:
故鄉的核桃
文 / 西貝侯

荔枝是南方的特產,到了北方須一束束地用紅綢繩系住,當然還要夾上綠綠的葉子,以顯示其名貴。核桃是北方的物種,但卻享受不到那種優待,它們最多被洗凈臉面堆在一處,價錢比荔枝自然賤得可憐。荔枝長得圓頭滑腦,裂開薄薄的皮兒,裡面有白嫩的肉,味道清清的,甜甜的;核桃生得圪里圪塔,敲開堅硬的核,裡面是怪異的果,味道澀澀的,脆香的。荔枝有貴妃美人的喜愛,因此千百年來得寵,由草木之身化為金貴之軀,成為附庸者的珍奇。而核桃卻無緣得到名人皇家的賞識,只落得孤苦伶仃,凄凄哀哀了。拋開這一層,單就味道來講,我倒覺得荔枝和核桃各有千秋,荔枝甜得歡愉,核桃澀得雋永。
我的故鄉在北方,獨獨沒有可愛的荔枝,滿目不缺的則是可敬的核桃。
核桃生於核桃樹,就象我長於故鄉。不到北方的鄉村待一些時間的人,不會了解核桃曲折的生長歷史,就象城裡的孩子不知道青青的麥苗一樣。核桃樹在我的故鄉是平凡樹種,溝溝坎坎,平坦梯田,隨處而生,因此到處能見到它的身影。它是北方的植物,卻長著南方植物虯然的身軀,之因為有這樣的軀干,人們才更容易摘取它的果實。核桃樹有著皸裂的樹皮,當樹葉掉光了的時候,你萬萬不會相信它是一個生命體。春天,但山花闌珊的時候,它的稚嫩的綠芽就出現在枝頭,先是點點如黃綠色的火苗,過上一段時候再看,已是簇簇的宛若張開的胖手。長成的葉子呈橢圓形,紋理很有規律,由主脛向外發散,與橡皮樹的葉子極象,只是薄弱纖細得可愛。立夏前後,是核桃樹掛穗的時候,說到核桃樹掛穗,倒有點女人氣的味道了,長長的穗子比成人的中指還要粗壯,上面結著米樣的顆粒,一條條象碧綠的毛毛蟲。一旦這些溫柔的東西從樹上落盡了,你便會從葉間發現了葡萄一樣大的果子,那就是有點醜陋的核桃的孩童的模樣,當然這時候是很好看的,就象歐美的小孩兒一樣長得漂亮。
核桃從果實的誕生到成熟歷經四五個月,其中有兩個月處在我們的暑期,這便成了我們童年中最快樂的時期了——那也是農村實行家庭承包責任制後的事了。每到核桃體態成熟以後,隊里一開會,就按人口抓鬮分核桃樹,核桃樹上用毛筆寫了號,抓到幾號這棵樹上的核桃除了任務數外,其餘就屬於他家的了。我們放了暑假,不做正經事,整日鬧得雞飛狗跳,象個土猴一樣,大人疲於理會,只好說:拿上書本看核桃樹去,不要讓人家偷了我們的核桃。其實民風淳樸,誰家都有的東西,沒人去偷的。我們樂於此事,歡天喜地的拿著暑假作業,揣著彈弓和一些玩具跑去了。「看」核桃樹的時候,我們常常結伴在一塊玩打仗,分成兩派遠遠地用土塊瞄準了投擲,也不免有打破頭的時候,就使用威迫利誘的手段,以不再同他玩來威脅或贈以小物而止住他的哭喊,受傷的小孩第二天纏著紗布照舊一起鬨鬧,全沒有昨天發生過事情一樣。我們一起去摘野果子吃,有一種「坡葒子」的野果倍受我們的喜愛,蛇一樣盤旋的藤上綴滿珍珠瑪瑙一般的鮮紅的小東西,甜甜的,味道與桑堪差不多,但這種地方是不多去的,因為藤的下面常常有蛇卧伏,我就見過一條,黑花的,手腕粗細,在烈日下盤著身子,頭露在外面,吐著信子。一個人的時候,我就拿著彈弓尋鳥打,沉甸甸口袋裡裝滿了從地上撿的小石子,邁著輕盈的蹀躞小步,弓著腰向一隻鳴叫的山雀靠過去,靠過去,常常中途被識破而未遂,好容易找到一個適當的角度和距離,又是彈飛鳥也飛;鳥打不住,就打蟬,踅到蟬的下面,蟬盡管有五隻眼睛,但它聽覺很差,只要不被它發現,你可以放心大膽地打,它吱吱不倦地鳴唱,你也因打不倒它大聲罵娘,它就象一隻耙子,最終被我十幾下之後的一擊而射殺了。那時候我迷上了畫畫,常常用鉛筆描山、樹、田、牛馬、羊群、白雲……有時也坐在樹上眺望,看黛色的山巒,看裊裊的炊煙,看變幻的白雲;在樹下靜聽,聽呼呼的山風,聽涓涓的溪流,聽啁啾的雀鳴……
陰歷六月十五前後,掛在樹上的核桃便可以吃了。它碧綠的果子上綴滿了灰白的小點兒,綠得透亮。無知的山外人把它看作一般的果子,抓起來就啃,常常是苦澀地擲在地上大罵。每每看到這種情景,我們就非常開心,因為他們罵我們「山貓兒沒見過大天」,我們便用青核桃還以顏色。其實那層綠皮僅是核桃漂亮的外衣,他們哪裡知道。吃青皮核桃得用特殊的工具,將粗鐵絲彎成鉤的形狀,也不可太彎,略彎即可,再將鉤的一端砸扁,把尖端和外側磨成刀刃,最後用布把刀把纏了,這樣一把豁核桃的用具就搞定了。大人們有時也用水果刀,但那是很危險的,稍不留神就扎破了手。摘一顆青核桃,去掉果蒂,將刀插入其里,略略一扭,核桃自然掰成兩半,一個完整的截面就顯露出來,然後再用刀沿硬殼的內壁旋上一圈兒,肉瓢一同掉了出來,專撿白得細膩的吃,脆脆的,香香的,甚是可口。性急的我們也用磚砸著吃,弄得滿手滿袖的綠汁,綠汁留下的印跡很難洗掉,濺在衣服上就成了永久的紀念,在核桃樹還沒分產到戶的那些年,每次暑期結束的時候,因為學校要檢查我們是否偷吃核桃,我們總要在石頭上磨手上的黃印痕,常常弄得皮開肉綻、鮮血淋淋而不去。
處暑以後,核桃才陸續開始成熟起來,人們開始准備打核桃的家什:到山林中砍回根根細而長的木桿,手杖粗細,丈余長短為最佳;粗了在樹上掄不起來,短了夠不到樹梢,之於彎些倒不大緊,在火上煨熟後壓於石下兩三天就是一根直桿。當然也得一根超長的,在桿梢固定一鐵絲鉤,用來摘樹端的核桃。核桃桿收拾停當了,樹上的核桃也就成熟了,一家男男女女扛著桿子,擔著筐子,挾著袋子去打核桃,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甜甜的笑意。收獲是多麼開心的事情啊!好大的核桃樹呵,好繁的果子呵,心急的年青人已蹭蹭蹭猴子似地竄上了樹,不等樹下的人反映,核桃已雨點似地落了下來,砸在了小孩的頭上,孩子挎著籃子仰著頭張著嘴巴哭,核桃不管這些,盡管撲禿撲禿往下落。黃綠的,深綠的,大的,小的,微扁的,渾圓的,帶葉兒的,帶把兒的,什麼也不帶的,跌在草叢里不見的,跌在石頭上就破的,鑲嵌在泥里的,掉在渠里的,全都有。有經驗的老者並不象年輕人掄圓桿子劈頭蓋臉的猛抽,他們使盡搖、挑、擊、劈技法,既快又省力,且不傷樹,一枝打下來地上很少有葉子,再看看年輕人的枝下,葉子比核桃少不了多少,甚至連大片的嫩枝也摧殘了下來,對於核桃樹真不點說不過去呢。好把式打完一枝總要從腰裡抽出斧頭除掉枯枝廢葉,將樹修理得輕輕鬆鬆,為下一年的生長創造了寬松的環境。這些日子,人們更多的話題放在了打核桃上,大人們總是如數家珍地說起方圓打核桃的好手,當然也為那些跌殘甚至喪了命的勇士深感惋惜。
成袋成筐的核桃運回了家中,人們將它們堆在一處,半大的孩子便跟著父親去割蒿,家鄉有一種臭蒿,好象專為漚核桃皮生的,平時人們嫌它氣味難聞沒人理它,牲畜也從不吃它,它才得於狂長了,只有這個時候人們開始尋它,割下來的臭蒿厚厚地蓋住核桃,人們便開始忙秋收了,掰玉米,割穀子,刨土豆,收高粱……當人們忙過後,核桃也就漚制好了。將臭蒿揭去,把核桃擠擠挨挨地攤開,用短棒輕輕地砸,青皮分開處便露出了渴慕已久的白胖的核桃,這就是人們在市場里看到的真面目。核桃出殼後須經太陽烘曬干,然後便可以放置了。漚制核桃的這段日子,孩子們除了到地里幫閑外,最難忘的就是同哥哥妹妹一起到樹上撿核桃的情景。在農村還吃大鍋飯的那會兒,每每隊里打核桃的時候,樹上總要慣例一樣地遺落一些,孩子們便挎著布兜,扛著桿子撿核桃去了。常常是大的在樹上,小的在樹下,男孩兒在樹上,女孩兒在樹下;樹下的用手搭成涼棚朝樹里尋,樹上的在樹下的指揮下上下來回地爬,有的核桃明明已收入眼中,一轉眼卻不見了,憑你怎麼瞅都尋不著了,然而等樹上的人剛剛離去那枝,它又重現在剛才的地方,樹上的人不得不爬了回去,一陣風吹來,葉間的核桃又不見了,三番五次,樹上的終於埋怨,樹下的不肯認帳,少不了爭執起來,然而為了共同的利益,他們還得團結起來。對付一丈多長的帶鉤子的木桿子對於十三、四歲的毛孩子即使在平地也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更何況在樹上,為了一顆核桃,他們常常要歇幾次地打,明明鉤住了核桃的蒂,狡猾的核桃卻總是扭頭溜過去,漸漸地,孩子的臉弊得通紅了起來,汗水也順著臉頰流了下來;而樹下的守望者也不輕松,除了要梗著發酸的脖子,眥著太陽下眩昏的眼睛外,還得經受樹上的斥責和詈罵,尤其是可愛的核桃從樹上掉落下來,常常會落入尷尬的境地,有的倏地隱入深深的草叢,你得拿木棍篦子一樣的搜,有的順著坡咕嚕嚕滾到溝底,你也得跑很遠的路將它拾回來。收獲居然不少,寬大的布兜裝不下,索性將褲管系了,裝滿兩腿,走起路來唧哩咕嚕亂響,心裡卻是多麼的高興!撿回的核桃可以不充公,將它們也另堆一處,居然也有小小的一堆兒,等曬干後到供銷社換自己喜歡的學慣用品或零化錢。有一年,哥哥將我們的收獲給我買了一隻鋼筆,我使了好多年,直到現在一看見核桃我都要想起它來,這是我平生第一次用自己的血汗嫌到的東西。
鄉村的冬夜漫長而又寂寥,聽書或打牌是極少有的樂事;人們大多的時間是在燈下拉家常消磨時光的。在我的記憶中燈下砸揀核桃卻是最難忘的一幕:一家人圍著暈黃搖曳的煤油燈,坐在暖暖的炕上,炕上放著一個木墩兒,是砸核桃用的,常常是家中的長者持榔頭砸,其餘的人挑核桃仁。砸核桃有道,重了,連核帶仁都碎了;輕了,光費力氣不抵事。隨著噼啪的碎裂響,一家人開始快活地忙碌起來。伙兒在手裡,嘴裡也不閑,一邊家長里短,一邊還會有書里的故事聽,其樂融融,令人神往。核桃大致分為兩種,一是面核桃,皮薄易裂,一是夾核桃,裹在裡面的核桃仁有打死也不出來的意思,一般是不買仁的,到供銷社只是整顆秤給人家。農民不喜歡夾核桃,而孩子們則最為青睞,我們常常用它玩一種游戲,與現在孩子們玩得彈玻璃球的那種差不多;我們沒有玻璃的,就用核桃代替,誰的硬誰就贏,我們常常做以兩三顆面核桃去換一顆夾核桃的傻事哩。
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農民手裡有點兒現錢極不容易,核桃幾乎是唯一可以換到現錢的物資。現在的情況卻是大大的不同了,人們可以通過許多副業賺到更多的大錢,賣核桃換零化錢肯定會被人們當作不可理喻的事情,因此人們不再把分給自己的核桃樹當回事,隊里亦不再為分核桃樹大傷腦筋了,只是很隨意地將責任田的樹歸屬其家了事。故鄉核桃樹的數量越來越少了,老得都已枯去,新的很少種植。近年來,國家對農業進行全范圍的大調產,故鄉也搞養植和種植,作為經濟作物來講,當地的政府和農民也許認定栽核桃樹不劃算,因此核桃樹的種植沒有象棗樹那樣被推廣。但倘若有朝一日核桃樹在故鄉絕滅了,故鄉的村民便是犯下的最最不可饒恕的罪惡。

❹ 古人讀書的故事簡短

1、司馬光的「警枕」

司馬光小時侯聰明好學,他常常擔心自己的知識不如別人的多,所以不管學什麼,都要比別人多花一倍的功夫。他跟一些小孩子一起讀書,其他小孩子讀了一會兒勉強能夠背誦,就一起出去玩了。

只有司馬光一個人還坐在書房裡,在認認真真的讀書。而每次這個時候,司馬光把自己關在書房裡,直到把書背得滾瓜爛熟了才出去玩。長大以後,司馬光仍然堅持著這種勤懇用功的作法。

曾經用木做了一個枕頭,取名叫"警枕",因為枕頭是圓的,所以人一翻身枕頭就會落到地下,"砰"的一聲,自然會把人警醒。因此,司馬光每次在半夜裡聽到響聲,便馬上起床,點燭讀書。由於勤奮好學,司馬光終於成了一名著名的學者。

4、王冕放牛聽書

王冕出生在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小時候他上不起學,七八歲就替人家放牛。他很羨慕那些在學堂上學的孩子,經常注視著學堂入了神兒,便偷偷跑到學堂外面,聽學生們讀書。時間久了,他記住了很多內容,積累的知識漸漸也多了。

王冕經常學的入迷,有時忘記牽牛回家,有時一不留神兒,莊稼被牛踏壞了一大片。因為這,他經常遭到父親的痛打。但是,他依然堅持不懈去聽學生們讀書。後來為了學習,他搬到寺廟里去住。他夜裡常常借著月光或者昏暗的長明燈整夜的讀書。後來他終於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人。

5、頭懸梁錐刺股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他年輕時勤奮好學,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

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樑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於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後,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

他也想出了一個方法,准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蘇秦刺股與孫敬懸梁合稱懸梁刺股,比喻刻苦學習。

熱點內容
唐家三的小說的排行榜 發布:2024-09-30 14:15:49 瀏覽:725
求經典言情都市小說 發布:2024-09-30 14:11:33 瀏覽:125
古裝長篇虐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4-09-30 13:40:23 瀏覽:691
小說大學校園之張志 發布:2024-09-30 13:09:37 瀏覽:612
家常聽書 發布:2024-09-30 12:33:05 瀏覽:613
求好看肉多的小說合集下載迅雷下載 發布:2024-09-30 12:29:42 瀏覽:987
農民父親聽書 發布:2024-09-30 12:24:40 瀏覽:386
都市寵物小說完本 發布:2024-09-30 12:24:04 瀏覽:276
簡言情小說大全 發布:2024-09-30 12:19:44 瀏覽:834
都市小說主人公姓沈 發布:2024-09-30 11:27:13 瀏覽: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