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氣排行 » 外國看國內小說排行榜

外國看國內小說排行榜

發布時間: 2025-02-23 08:55:14

『壹』 外國人對紅樓夢的看法

答:1、在英國,1910年版《英國網路全書》稱贊:《紅樓夢》是一部非常高級的作品,它的情節復雜而富有獨創性。2014年,英媒《每日電訊報》發布「史上十佳亞洲小說」排行榜,《紅樓夢》位列第一。
2、在法國,評論界贊揚曹雪芹具有布魯斯特的敏銳的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包括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3、在德國,弗蘭茨·庫恩在譯本後記中說:「這樣一個關心精神文明的歐洲,怎麼可能把《紅樓夢》這樣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藝術品、這樣一座文化豐碑忽視和遺忘了一百年之久呢?」
4、在斯洛伐克,漢學家黑山女士說:「中國人為什麼不為曹雪芹申報諾貝爾文學獎?她說全世界最有資格獲諾獎的就是曹雪芹。」

《紅樓夢》在國際上的影響:
1、外文翻譯:
據西南交通大學外語學院唐均博士統計,《紅樓夢》已被翻譯成英文、俄文、德文、日文、法文、韓文、義大利文等30多種語言,有100多個譯本,全譯本有26個。
《紅樓夢》最早流傳到海外是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據史料記載,當時由浙江到達日本的一艘船上載有67種中國圖書,其中就有「《紅樓夢》9部18套」。當時《紅樓夢》剛剛開始刻本流傳。
最早的《紅樓夢》全譯本是韓文本,翻譯時間大約在朝鮮高宗二十一年(清光緒十年),是一部中韓對譯注音的《紅樓夢》抄本,生動反映了當時中韓文化交流的情景。
近幾十年來,《紅樓夢》在世界的傳播發生很大變化,其標志就是出現了幾個在世界翻譯史上有重大影響的譯本,第一個是霍克思和閔福德的英文全譯本(1973—1986年出版)。據說霍克思為了翻譯《紅樓夢》,辭掉了牛津大學教授職務。霍克思翻譯了前八十回,他去世後其女婿閔福德完成了後四十回翻譯。霍譯本的出版在英語世界產生了很大影響,有專家把它與李約瑟的《中國科技史》相提並論,認為都是中英文化交流史上的大事。
第二個是我國著名翻譯家楊憲益、戴乃迭夫婦的英文全譯本(1978年—1980年出版),是世界上第一個英文全譯本,在英語世界影響也很大。楊先生不僅是翻譯家,還是博學的大學者,夫人是英國人,這樣的結合使該譯本取得了巨大成就。如果說霍譯本更適合外國人閱讀習慣,外國人更容易理解,那麼楊、戴譯本則更忠實原著,在版本取捨上下了很大功夫。
1958年出版的巴納秀克的俄文全譯本是歐洲第一個《紅樓夢》全譯本,此前歐洲的翻譯本都是節選本,多數從庫恩德譯本轉譯。
說到《紅樓夢》在歐洲的傳播不能不提到弗蘭茨·庫恩的德譯本,此譯本在42年裡再版了5次,可見它在歐洲受歡迎的程度。庫恩是個了不起的翻譯家,對中國傳統文化非常熱愛,一輩子都在翻譯中國小說,由此獲得西德的最高榮譽獎。庫恩在譯本後記中說:「這樣一個關心精神文明的歐洲,怎麼可能把《紅樓夢》這樣一部保持完整的巨大藝術品、這樣一座文化豐碑忽視和遺忘了一百年之久呢?」庫恩很自豪地宣布,他是第一個登上《紅樓夢》高峰的歐洲人。
斯洛伐克漢學家黑山女士用10年時間譯出斯洛伐克文《紅樓夢》120回本。十幾年前,黑山在北京見到張慶善第一句話就是:中國人為什麼不為曹雪芹申報諾貝爾文學獎?她說全世界最有資格獲諾獎的就是曹雪芹。
李治華夫婦的法文全譯本《紅樓夢》同樣在法國、在歐洲產生很大影響,1981年出版後轟動法國文學界,被評為法國文學界一件大事。第一版15000套很快銷售一空,隨即又加印了幾千套。法國《快報》周刊發表評論說:「現在出版這部巨著的完整譯本,填補了長達兩個世紀令人痛心的空白。這樣一來,人們好像突然發現了塞萬提斯和莎士比亞。我們似乎發現,法國古典作家普魯斯特、馬里沃和司湯達,由於厭倦於各自苦心運筆,決定合力創作,完成了這樣一部天才的鴻篇巨著。」他們評價《紅樓夢》是「宇宙性的傑作」,說「曹雪芹具有普魯斯特的敏銳目光,托爾斯泰的同情心,繆西爾的才智和幽默,有巴爾扎克的洞察和再現整個社會自下而上的各階層的能力」。
《紅樓夢》近年來不斷被西方國家學者接受,徐州「紀念曹雪芹誕辰300周年學術研討會」,德國學著吳漠汀,他的名片上寫有「歐洲《紅樓夢》研究協會會長」。他是一位出色的漢學家、紅學家,他和史華慈共同翻譯了第一個德文《紅樓夢》全譯本,2006年出版。吳漠汀希望能在歐洲舉辦一次研究《紅樓夢》的國際學術會議。
2、文化差異妨礙對《紅樓夢》的理解:
比較中國人對歐美文學經典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對中國的文化經典、特別是像《紅樓夢》這樣的古代經典了解得很不夠。近幾十年發生了一些變化,這首先與中國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文化影響有關。文化的傳播與國家的地位有關。
西方國家對《紅樓夢》了解不夠,翻譯是一大問題。翻譯《紅樓夢》非常難,其中包括語言的障礙,文化觀念的障礙,表現形式的特殊性的障礙等等。對西方人來講,中國的「方塊字」是個巨大障礙,難讀難寫更難理解。據說當年霍克思為了翻譯《紅樓夢》這個書名,苦苦思考了2年,終於放棄了這個名字,採用另一個名字《石頭記》,譯成「石頭的故事」,這樣文化內涵差了許多。還有人名怎麼翻譯,雙關語怎麼翻譯,詩詞怎麼翻譯?
說到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國紅學會第一任會長吳組緗先生講:一個外國留學生問吳先生:「賈寶玉和林黛玉這么相愛,他倆為什麼不私奔呢?」吳先生說,這就是文化的差異。在西方人看來私奔很正常,但在東方儒家文化背景下行不通。寶黛如果私奔了,還會有《紅樓夢》嗎?
《西遊記》、《三國演義》由於故事性比較強,好翻譯也好理解,在國外比《紅樓夢》有影響。《紅樓夢》不是以情節見長,翻譯過去不那麼好理解。比如外國人對寶黛愛情也感動,但納悶:既然那麼相愛,怎麼他們生氣、哭泣和矛盾比相互傾訴愛情還多?更何況,《紅樓夢》不僅是談愛情,還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悲劇意識,連許多中國讀者都不太理解,外國人就更難理解了。《紅樓夢》最大的悲劇不在林黛玉而是賈寶玉,他的人生理想一件都沒實現,他親眼看到姐妹們一個個走向人生的悲劇,而他卻無能為力,正如魯迅所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然呼吸而領會之者,獨寶玉而已。」作者在賈寶玉身上體現的對人生、對生活那種感傷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曹雪芹正是通過這一人物表達了對生活的嚮往、追求以及苦悶,最後走向毀滅,這是真正的悲劇。這種人生體驗西方人理解很難,這是中外文化交流的一大障礙。當然,隨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強,彼此理解加深,翻譯水平也越來越高,理解會越來越准確。
3、《紅樓夢》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一些偉大的文學經典傳播起到的作用是其它教科書無法起到的。我們從托爾斯泰、莎士比亞、巴爾扎克等文學大師的作品認識了西方,而《紅樓夢》在對外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盡管傳播有很多困難,但能促進不同文化的人互相了解和進步。通過翻譯介紹,通過學習交流,文學經典能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橋梁。
應該把《紅樓夢》的閱讀與研究放在更寬闊的世界文學背景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進行比較文學研究,這樣我們能更清楚地看到《紅樓夢》在世界文學中到底是什麼水平和地位,能使我們開闊視野,也讓外國人更了解《紅樓夢》在世界文學中的地位,這很重要。
《紅樓夢》研究在國外還不夠。現在西方的文學研究對《紅樓夢》有很高評價,這是進步,但畢竟有隔膜,了解的層次不夠。在海外的《紅樓夢》研究者多數是華人。李治華、楊憲益的夫人都是外國人,他們夫妻配合翻譯《紅樓夢》是絕配。因為文化語境、深層文化背景及其對人生、對悲劇的理解不同,由不同文化背景的學者共同譯介、研究,能加深彼此的了解和認識,有利於經典的傳播。
4、展望未來
完全有理由相信相信,《紅樓夢》這樣的作品肯定會越來越被西方人所了解。人類文明有些價值觀是共同的,比如生,死,愛,對真善美的追求。西方有羅密歐與朱麗葉,中國有賈寶玉林黛玉。對愛的痴情和追求、為愛不惜犧牲,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中外文學經典表達的東西有驚人的一致性。不同民族的作品表現形式也許不同,只要我們傳播得好,研究得好,都能夠得到理解。
一部偉大的文學經典可以使一個民族感到驕傲和自豪,可以增強民族自信心,可以塑造一個民族的形象。《紅樓夢》如同一座巍峨的文化長城,是我們民族精神建設和文化發展的不竭源泉。對《紅樓夢》的閱讀與研究,不僅可以加深對它的認識與理解,更可以豐富我們的人生,因為偉大的文學經典對於我們有著永恆的認識價值和審美價值。

『貳』 給外國人推薦中國的書

這些年,外國人對中國圖書越來越有興趣。以前不怎麼購買中國圖書著作權的國家也開始在這方面拿出大動作。不論是老客戶還是新買主,積極性高過以往。然而,各種中國書當中,我以為最吸引老外的還是人文類圖書——科學類圖書能閱讀的人畢竟是少數。恰好,我也是做人文類圖書著作權銷售工作的,就談談我了解的一些情況。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日趨成熟,外國人,當然包括西方人,越來越希望與中國打交道,這其中包括發展經貿關系和外交關系。然而要做到這一步,就需要深諳中國語言和中國情況的人才。也正是這個原因,學習漢語的外國人越來越多。有人估計,現在全球有三千多萬人學習漢語。如今全國許多大學都開設對外漢語課,不少外國青年前來中國學習漢語,能講一口流利漢語的外國人也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最近剛剛當選為澳大利亞總理的陸克文就是一個漢語講得很棒的人。在這種背景下,漢語學慣用書備受推崇。我所供職的新世界出版社多年以前出版的「實用漢語系列」和「漢語水平考試」用書的韓國語著作權絕大部分被韓國出版商購買走了。最近也有越南出版社對「實用漢語系列」發生興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國借著有利條件,也大量購買漢語教學用書的著作權。新世界的《最新英漢拼音詞典》一九九八年授權新加坡一家出版公司出版當地版本,後來續約一次,授權期限達到十年之久。美國的一家軟體公司在二○○三年購買了上述詞典的電子版權,使用期四年。美國這家公司的老闆說,雖然裝有這本詞典的掌上型電腦銷售量不是很高,可是用戶對這本詞典須臾不可離開。於是,美國這家公司在九月份到期之前好長一段時間就與新世界約五年。從去年開始,美方每個季度都給新世界匯來數額不等的著作權使用費。可以說,這本詞典在對外傳播中國文化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今年九月在莫斯科書展上,新世界與俄羅斯一家出版社簽約,授權該出版社出版十一本漢語學慣用書的俄語版。俄羅斯與中國關系頗有歷史。經過若干年的變化,俄羅斯再次出現學習漢語的熱潮,從而促進了兩國的文化交流。像新世界這樣不是以漢語學慣用書為主打選題的出版社尚且能出售不少著作權,就更不用說專業出版漢語教學用書的出版社了。

除了語言以外,中國的文學作品也開始為外國人注意。中國女作家徐小斌描述女性生活的小說《羽蛇》的英語版授權給了美國的西蒙·舒斯特公司,不久以後北美英語版就可以與讀者見面了。我國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暢銷書《狼圖騰》英語版和許多其他版本授權給了英國的企鵝公司,越南的出版社則購買了該書的越南語版。中國出版的青春小說開始為外國出版商所青睞。去年,泰國的出版商一下子就從新世界購買了明曉溪的三本書——《會有天使替我愛你》以及《烈火如歌》上下卷的泰國語著作權。今年,新世界還通過上海一家公司把十本中國古代愛情和悲情小說拿到美國,由在當地注冊的一家出版美國英語版。我在法蘭克福書展多次遇到一個韓國人,她在美國開書店,對古代愛情和悲情小說十分感興趣,通過進出口公司訂購了一批又一批,而且銷售情況也不錯。我國著名歷史小說家高光的《孔子》和《司馬遷》已經授權給韓國和越南出版的出版社出版韓國語和越南語版本。據小說家的經紀人介紹,《孔子》一書的韓國語版銷售情況非常好,穩居當地文學排行榜第五名。當然,小說授權海外遠遠不如其他類型的圖書授權多。然而,小說所承載的文化信息以及對讀者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任何其他作品所不能比的。目前,中國的小說主要還是受周邊國家讀者喜愛,原因很簡單,他們的文化在某種程度上跟我們的文化有相通的地方,因而欣賞中國小說時遇到的文化障礙要比西方國家讀者少得多。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越來越多的中國小說傳播到海外也是遲早的事情。

另外,文化藝術一類的圖書也開始一步一步走近外國讀者。多年以前,新世界出版了一本《中國古代建築》,這是「中國文化與文明」系列中的一本,其英語版由美國耶魯大學出版社出版。美方為此專門聘請精通中國建築的專家做編輯,更有一些美國的機構慷慨解囊,為出版提供贊助。該書英語版出版後不久,法語版的權利就賣給了法國的一家出版公司。有關中國哲學的圖書也頗受外國人歡迎。韓國就購買了我們多本講述中國古代哲人智慧的圖書,以滿足韓國讀者的閱讀要求。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的韓國語版幾年前授權給韓國出版社。西班牙的一家公司與我們聯系,希望從英語翻譯《中國哲學簡史》,在西班牙出版西班牙語版,後來由於其英語版版權在美國的西蒙·舒斯特公司手中,該公司遂與美國的公司聯系洽談。如此專門的作品都受國外讀者喜歡,真是令我們喜出望外。《讀史有計謀》、《成大事的十五套學問》等授權給韓國出版社之後依然有不少其當地出版社與我社聯系,洽談授權事宜。

反映當代中國的圖書開始為外國讀者關注。三年前,為紀念鄧小平誕辰一百周年而出版的《百年小平》剛一出版就被韓國若幹家出版社「盯」上了。經過兩個多月洽談,該書授權韓國一家出版社出版韓國語版。我的一個日本朋友對我說,有很多日本出版社對我們國家出版的反映食品安全的《民意何食為天》的書感興趣,爭相洽談日本版權,結果我的朋友由於動作慢了一步而與其失之交臂。這說明,國外對我國是很關注的。

還有一個方面比較有意思,就是一些在人看來我們並不先進的領域的圖書也開始贏得外國出版商的首肯。大家都知道,著名管理學作者成君憶的《漁夫與管理學》在韓國語版權的洽談中,叫價達到了七千美元。這在中國此類圖書授權海外中是很少見的。新世界的科普作品《人類滅絕的十種可能》出版不久就被韓國出版社買走韓國語的著作權。韓國出版社還對我們的《身邊的心理學》感興趣,雙方已經達成一致,不日將簽署合同。另外,多年以前新世界出版的《孫子兵法與養生之道》以及《中國功能食品》分別授權給印度尼西亞和韓國出版社。據版權代理公司提供的消息,日本出版商和讀者對中國的養生圖書最感興趣。

簡而言之,國外感興趣的題材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中國獨有的文化深層的東西。對這類選題最感興趣的是周邊地區和國家,這與我國和他們的歷史關系久遠有著不可忽視的關系。另一類就是反映當代中國為人們所矚目的東西。這一類選題除了周邊地區和國家,西方國家也開始關注起來。中國畢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要想保證自己的發展不至於落後,就不能不了解相關情況。這也正是中國圖書越來越為其他國家和地區關注的重要原因之一。

『叄』 國外最佳小說排行榜

1. 《四十個房間》
美國作家奧爾加·格魯申的《四十個房間》在外國小說排行榜前十名中佔有一席之地。這部作品通過四十個房間的象徵意義,探討了人生中的選擇與決策。它已被翻譯成十五種語言,廣泛傳播。
2. 《百年孤獨》
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榜單上的另一部傑出作品。它融合了現實與魔幻,展現了拉丁美洲的社會和歷史,成為世界文學寶庫中的經典。
3. 《追風箏的人》
卡勒德·胡賽尼的《追風箏的人》講述了背叛與救贖的故事,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復雜性。這部作品自出版以來,贏得了廣泛贊譽。
4. 《霍亂時期的愛情》
《霍亂時期的愛情》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另一部作品,首次發行於1985年。小說描繪了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深刻反映了人類對孤獨的恐懼和不安全感。
5. 《麥田裡的守望者》
J.D.塞林格的《麥田裡的守望者》自1951年首版以來,一直以其獨特的敘事手法和對社會的批判而著稱。
6. 《島》
邁克爾·恩德的作品《島》以家族為核心,講述了愛情與命運的故事,展現了人性的光輝。
7. 《挪威的森林》
村上春樹創作的《挪威的森林》自1987年出版以來,深受讀者喜愛。它探討了自我救贖和孤獨的主題,對人生有深刻的啟示。
8. 《偶發空缺》
《偶發空缺》是J.K.羅琳的非奇幻小說作品,以嚴肅的筆調講述了一位議員離職後人們的不同反應。
9. 《天黑前的夏天》
艾麗絲·門羅的《天黑前的夏天》從女性視角出發,探討了自我發現與存在的價值。
10. 《別相信任何人》
S.J.沃森的《別相信任何人》以其深刻的主題——生命、愛情與失去,引人深思,是榜單上的亮點。

『肆』 外國小說排行榜前十名

外國小說排行榜前十名是《四十個房間》、《百年孤獨》、《追風箏的人》、《霍亂時期的愛情》、《麥田裡的守望者》、《島》、《偶發空缺》、《挪威的森林》、《天黑前的夏天》、《別相信任何人》。

外國小說大都採用倒敘的順序,把事件的結局或某個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的前邊,再從事件的開頭按事情先後發展順序進行敘述。內容浪漫,充滿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幻想,以現實為基礎,用熱指激情奔放的語言、絢麗多彩的想像和直白誇張的表現手法,抒發對理想世界的追求。

作品人物

於勒•凡爾納被稱為科幻小說之父,最初是寫給孩子看的,以文學形式介紹科學知識是他的本意,地球各個地方,包括陸地、海洋、兩極的地貌和生物,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詳盡的描寫,作品充滿了大膽新奇而又不流於荒誕渣飢的想像。

科幻小說的通常缺陷,就是過分注重科幻內容,忽略人物刻畫。凡爾納則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難忘的形象,如性格怪僻、桀驁不馴、超凡脫俗的尼摩,勇敢機智、鎮定自若的少年船長狄克桑唯梁襪特,為人類謀福利不遺餘力的醫生薩拉散,學識淵博、足智多謀的工程師羅貝爾,凡爾納的人物描寫決不臉譜化。

『伍』 著名小說排行榜

著名小說排行榜:1、《戰爭與和平》;2、《巴黎聖母院》;3、《童年》;4、《呼嘯山莊》;5、《大衛·科波菲爾》;6、《紅與黑》;7、《悲慘世界》;8、《安娜·卡列尼娜》;9、《約翰·克利斯朵夫》;10、《飄》。這是世界公認排名前十的名著小說,他們均被拍成影視作品。

1、《戰爭與和平》

俄國作家列夫·尼古拉耶維奇·托爾斯泰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是第一部具有全歐洲意義的小說。他們衍生出來的影視作品也同樣了不起。1956年上映的電影版本《戰爭與和平》,獲得第14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獎。1968年,前蘇聯將《戰爭與和平》巨著拍成長達六個半小時的鴻篇巨制,影片獲得莫斯科電影節金獎、第26屆金球獎最佳外國片和第4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1972年,英國BBC拍攝長達20集的電視劇《戰爭與和平》。2007年,義大利、俄羅斯、德國、法國、波蘭、西班牙合拍電視劇《戰爭與和平》,被中國央視引進後剪為9集播出。2016年1月14日,英國BBC重新製作6集《戰爭與和平》。蘇聯音樂巨匠普羅科菲耶夫創作史詩劇作《戰爭與和平》。

2、《巴黎聖母院》

法國文學家維克多·雨果所著小說,在1831年1月14日出版的小說,此故事曾多次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及音樂劇。1956年,讓·德拉努瓦拍攝了由吉娜·勞洛勃麗吉達和安東尼·奎恩主演的《巴黎聖母院》,這部電影曾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在是中國上映,陶醉了整整一代中國人。

3、《童年》

前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影視作品取名為《我的童年》,由莫斯科兒童電影製片廠於1937年出品,中央電影局東北電影製片廠於1951年譯制。穆·頓斯柯依執導,甫·奧·馬莎里吉諾瓦、穆·格·特洛亞諾夫斯基、耶·阿列克謝也瓦、阿略莎·梁爾斯基、甫·諾威闊夫、阿·茹考夫等領銜主演,上映時間為1937年。

4、《呼嘯山莊》

英國女作家勃朗特姐妹之一艾米莉·勃朗特的作品,19世紀英國文學的代表作之一。該書被不同導演在不同時期拍攝成電影。1992年,派拉蒙影業出品,朱麗葉·比諾什,拉爾夫·費因斯主演的第一個版本。1939年上映,是由威廉·惠勒執導拍攝,勞倫斯·奧利弗、梅爾·奧勃朗主演的一部愛情片是第二版本。

5、《大衛·科波菲爾》

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創作的長篇小說,於1849至1850年間,分二十個部分逐月發表。英國廣播電視台(BBC)製作,西蒙·寇提斯執導的劇情片,艾米麗雅·福克斯,Pauline Quirke主演。2000年在美國上映,前後德國,瑞典等國上映。

6、《紅與黑》

《紅與黑》是法國作家司湯達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影響深遠,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此書也被拍成了電影,由法國導演克勞特·烏當·拉哈執導,法國演員傑拉·菲利浦,達尼爾·達黎歐擔當主角。1954年,10月29日上映。

7、《悲慘世界》

為了紀念法國著名作家雨果誕辰210周年暨《悲慘世界》出版150周年,2012年,由湯姆·霍伯執導的一部電影,休·傑克曼、羅素·克勞、安妮·海瑟薇、阿曼達·塞弗里德等主演。還有同名音樂劇,也是根據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1862年發表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而成的。2013年2月28日,電影《悲慘世界》在中國內地公映。

8、《安娜·卡列尼娜》

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1873年動筆,1877年完成,小說先後用過《年輕太太》《兩段婚姻》《兩對夫妻》等書名,最後才取了現在的名字,也是他具有代表性的一部作品。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莉、裘德·洛、亞倫·約翰遜等主演的劇情片。影片於2013年9月7日在英國正式上映,10月16日在中國上映。

9、《約翰·克利斯朵夫》

法國作家羅曼·羅蘭於1912年完成的一部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憑此書獲得了19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該書並沒有拍成電影而是被拍成一部九集電視連續劇,1978年3月2日在法國首播。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在中央電視台播出。

10、《飄》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歷經十年完成的作品,也是惟一的作品。這部作品被稱為有史以來最經典的愛情巨著之一。1939年,美國導演維克多·弗萊明將其拍攝成電影,中文影片名為《亂世佳人》。由英國演員費雯·麗,克拉克·蓋博飾演男女主角。1940年,該影片在第十二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獲得了在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十個獎項。

熱點內容
經典穿越架空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23 16:57:41 瀏覽:536
重生黃文小說推薦 發布:2025-02-23 16:43:28 瀏覽:444
亂入狂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2-23 16:22:06 瀏覽:757
怦然天真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2-23 16:18:28 瀏覽:512
全是肉戲的官場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23 16:01:15 瀏覽:928
06年異能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2-23 15:33:13 瀏覽:141
少東言情小說庫 發布:2025-02-23 15:26:59 瀏覽:391
台灣短篇言情伯爵小說 發布:2025-02-23 15:05:43 瀏覽:376
喜馬拉雅穿越小說排行 發布:2025-02-23 15:03:26 瀏覽:263
包法利夫人小說閱讀答案百度 發布:2025-02-23 15:03:23 瀏覽: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