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古代小說 » 王利器推薦古代文言小說

王利器推薦古代文言小說

發布時間: 2021-06-29 11:26:54

① 三國演義。邊城。吶喊。雷雨。老人與海的作者簡介,作品的思想和藝術成就以及經典故事情節與結構

羅貫中(約1330—約1400),漢族,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戲曲家,是中國章回小說的鼻祖。一生著作頗羅貫中像豐,主要作品有:劇本《趙太祖龍虎風雲會》《忠正孝子連環諫》《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說《隋唐兩朝志傳》《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滸傳》,代表作《三國演義》等。羅貫中,元末明初生於山西太原祁。元代中期,由於滅宋戰爭的創傷逐漸平息,社會的經濟、文化重心也開始由北方轉移到了南方。南宋的故都杭州不僅成為人口雲集、商業發達的繁華城市,也成為戲劇演出和「說話」藝術發展的重要中心。因此,不少北方的知識分子。
羅貫中生於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時代。作為與「倡優」、「妓藝」為伍的戲曲平話作家,當時被視為勾欄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為他寫經作傳。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無名氏編著的一本小冊子《錄鬼簿續編》,上寫:「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與余為忘年交,遭時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復會,別來又六十餘年,竟不知其所終。」
羅貫中的傳世之作《三國演義》中,體現出羅貫中的博大精深之才,經天緯地之氣。他精通軍事學、心理學、智謀學、公關學、人才學……如果沒有超人的智慧,豐富的實踐,執著的追求,何以能成為這般全才?他主張國家統一,熱愛中華民族,弘揚民族傳統美德,痛恨奸詐邪惡。在《殘唐五代史演義》中,我們看到了羅貫中依戀故土、緬懷英雄、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他動情地寫道:兩岸西風起白楊,沁州存孝實堪傷。 晉中花草埋幽徑,唐國山河繞夕陽。 鴉谷滅巢皆寂寞,並州塵路總荒涼。 詩成不盡傷情處,一度行吟一斷腸。他根據自己看法,將歷史藝術化,寫成了《三國演義》。
【藝術成就】
《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淺近的文言,明快流暢,雅俗共賞;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旁冗側出,波瀾曲折,搖曳多姿。又以宏偉的結構,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復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前後呼應,彼此關聯,環環緊扣,層層推進。
《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戰爭描寫和人物塑造上。小說最擅長描寫戰爭,並能寫出每次戰爭的特點。注意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指導作戰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不把主要筆墨花在單純的實力和武藝較量上。如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等,每次戰爭的寫法也隨戰爭特點發生變化,在寫戰爭的同時,兼寫其他活動,作為戰爭的前奏、餘波,或者戰爭的輔助手段,使緊張激烈、驚心動魄的戰爭表現得有張有弛,疾緩相間。如在赤壁之戰前描寫孫、劉兩家的合作、諸葛亮、周瑜之間的矛盾,曹操的試探,孫、劉聯軍誘敵深入的准備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說特別注意把人物放在現實斗爭的尖銳矛盾中,通過各自的言行或周圍環境,表現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詐,一舉一動都似隱伏著陰謀詭計;張飛心直口快,無外不帶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諸葛亮神機妙算,臨事總可以得心應手,從容不迫。著名的關羽「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張飛「威震長坂橋」、「趙雲」單騎救幼主、諸葛亮「七擒孟獲」等更是流傳極廣的篇章。
《三國演義》雖以歷史為題材,但它畢竟不是史書而是文學作品。因為它經過了藝術加工,有不少虛構。《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是多方面的。1.它成功地塑造了眾多的人物形象。全書寫了四百多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鮮明、形象生動的藝術典型。各類人物各有共性;同類人物各有個性。作者描寫人物,善於抓住基本特徵,突出某個方面,加以誇張,並用對比、襯托的方法,使人物個性鮮明生動。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條基本原則。小說中運用這一原則的最好說明,就是向來人們所謂的「三絕」,即曹操的「奸絕」——奸詐過人;關羽的「義絕」——「義重如山」;孔明的「智絕」——機智過人。小說刻畫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驚心動魄的軍事、政治斗爭中,放在尖銳復雜的矛盾沖突中來塑造。對於主要人物,往往通過一系列的故事情節和人物語言表現其復雜的性格。2.它長於描述戰爭。全書共寫大小戰爭四十多次,展現了一幕幕驚心動魄的戰爭場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最為出色。對於決定三國興亡的幾次關鍵性的大戰役,作者總是著力描寫,並以人物為中心,寫出戰爭的各個方面,如雙方的戰略戰術、力量對比、地位轉化等等,寫得豐富多彩,千變萬化,各具特色,充分體現了戰爭的復雜性和多樣性;既寫出了戰爭的激烈、緊張、驚險,而又不顯得凄慘,一般具有昂揚的格調,有的還表現得從容不迫,動中有靜,有張有弛。3.它的結構,既宏偉壯闊而又嚴密精巧。時間長達百年,人物多至數百,事件錯綜,頭緒紛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實,又要注意藝術情節的連貫。因此,在結構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難的。可是作者卻能寫得井井有條,脈絡分明,各回能獨立成篇,全書又是一個完整的藝術整體。這主要得力於作者構思的宏偉而嚴密。他以蜀漢為中心,以三國的矛盾斗爭為主線,來組織全書的故事情節,既寫得曲折多變,而又前後連貫;既有主有從,而又主從密切配合。4.語言精練暢達,明白如話。今天看來,這種語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當時它卻近於白話;用這種語言來寫長篇小說,是一種創舉,和過去某些小說粗糙蕪雜的語言相比,是一個明顯的進步。《三國演義》在藝術上的最大缺點,一是人物性格固定化,缺少發展變化。這可能是受了民間傳說人物定型化的影響和歷史材料的局限。二是想像、誇張有時不合情理。魯迅先生說:「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這批評是很中肯的。
《三國演義》是古代歷史小說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一部作品,它廣泛流傳,魅力無窮,在中國文學史上和人民生活中都有著難以估量的深影響。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性格與《三國志》中的人物真實性格也是有很大差距的。現舉幾個人物說明。 諸葛亮: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贊他,歌頌他,熱愛他。可以說,諸葛亮在歷史上的巨大影響已超過了他在三國歷史上的政治軍事實踐。《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魯迅評論說:「狀諸葛亮之智而近於妖。」因此,《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不是真實的歷史人物,而是歷史小說人物。 劉備:陳壽對劉備的評價是:「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二,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機權幹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狹。」但他「折而不撓,終不為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電視劇中的劉備常常以淚洗面,哭與淚雖然表現了劉備的「仁」,但又給人以劉備的天下是哭出來的印象,扭曲了劉備是「梟雄」、「人傑」的真實形象。 關羽: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馬超投降劉備後,封為平西將軍。時關羽督荊州,修書與諸葛亮,「問超人才可誰比類」,諸葛亮答信時,稱馬超雖為一世之傑,但不如關羽的「絕倫逸群」,關羽「省書大悅,以示賓客」。這是典型的有勇少謀的武將性格。但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下邳被俘,投降曹操,但心系劉備,只是有感於曹操待他甚厚,因而在離曹歸劉前為曹操殺了袁紹的大將顏良,解白馬之圍。但是《三國演義》中寫關羽下邳投降時相約三事、曹操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厚禮待他等卻是子虛烏有。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曹操: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復雜,陳壽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生活節儉,不好華服。與人議論,談笑風生。「勛勞宜賞,不吝千金;無功望施,分毫不與」。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周瑜: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劉備稱他「文武籌略,萬人之英」。孫權則贊他有「王佐之資」。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是「千古風流人物」。 魯肅:如果說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劉備、諸葛亮、關羽等人的性格、形象雖被扭曲,但多少還有些根據的話,那麼,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思度宏遠」,「有過人之明」。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這與諸葛亮的《隆中對》有相似之處。曹操大軍南征荊州時,孫權部屬都主降,唯獨魯肅主張抗曹,勸孫權召回周瑜,共商戰守大計。赤壁戰後,他又力主扶劉抗曹。在東吳歷史上,魯肅實為諸葛亮式人物,孫權對他也極為欣賞。吳國的建立和發展基本上是按照魯肅提出的政略、戰略方針進行的。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沈從文是本世紀最為優秀的文學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質文化史專家。對於許多人來說他還是個謎:學歷高小,行伍出身,有著傳奇般的人生經歷。時間證明,他許多作品今天依然顯出極強的生命力。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以《邊城》等作品享譽文壇,蜚聲海外。
沈從文生於湖南鳳凰一個舊軍官家庭,後因家境轉入困頓,剛剛小學畢業、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習生存」。其後數年間,他隨當地軍閥部隊輾轉於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從文在創作的同時,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並以其在文壇的廣泛影響,被視為「京派」作家年輕一代的領袖。一九四九年以後,由於「歷史的誤會」,改行從事古代文物研究,並先後出版《明錦》(與人合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等古代文物圖案集及學術論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來之囑,著手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
沈從文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於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撥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邊城》寄託著沈從文「美」與「愛」的美學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現人性美的一部。這部小說通過對湘西兒女翠翠和戀人儺送的愛情悲劇的描述,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運的慘痛事實。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親也是如此,她們一代又一代重復著悲痛而慘淡的人生,卻找不到擺脫這種命運的途徑。
沈從文通過《邊城》這部愛情悲劇,揭示了人物命運的神秘,贊美了邊民淳良的心靈。關於《邊城》的主旨,用沈從文自己的話說就是,「我要表現的本是一種『人生的形式』,一種『優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邊城》以撐渡老人的外孫女翠翠與船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儺送的愛情為線索,表達了對田園牧歌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這種寧靜的生活若和當時動盪的社會相對比,簡直就是一塊脫離滾滾塵寰的「世外桃源」。在這塊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們充滿了原始的、內在的、本質的「愛」。正因為這「愛」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邊茶峒里的「幾個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牽連在一處時,各人應得的一份哀樂,為人類『愛』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說明」。
《邊城》正是通過抒寫青年男女之間的純純情愛、祖孫之間的真摯親愛、鄰里之間的善良互愛來表現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過翠翠、儺送的愛情悲劇,去淡化現實的黑暗與痛苦,去謳歌一種古樸的象徵著「愛」與「美」的人性與生活方式。翠翠與儺送這對互相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既沒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沒有離經叛道的驚世駭俗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金錢和權勢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這種情感像陽光下的花朵一樣,清新而健康。作者不僅對兩個年輕人對待「愛」的方式給予熱切的贊揚,而且也熱情地謳歌了他們所體現出的湘西人民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美。《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邊城》發表於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沈從文先生一生寫下很多部小說和散文集,但是在他眾多的著作之中,《邊城》則占據著最重要的位置。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邊城》奠定了沈從文先生在文學史上的歷史地位。1999年6月,《亞洲周刊》推出了「20世紀中文小說一百強排行榜」,對20世紀全世界范圍內用中文寫作的小說進行了排名,遴選出前100部作品。
參與這一排行榜投票的均是海內外著名的學者、作家,如余秋雨、王蒙、王曉明等。在這一排行榜中,魯迅的小說集《吶喊》位列第一,沈從文的小說《邊城》名列第二。但如果以單篇小說計,《邊城》則屬第一。《邊城》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並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

② 喜看古文買什麼書好 要先秦或唐代的

你這問題有點泛,古書很多,你喜歡看哪一類?
中國哲學名著選介
《周易》
《論語》
《孟子》
《老子》
《莊子》
《荀子》

中國古典文學閱讀書目
一、先秦兩漢文學
《詩集傳》 朱熹 《詩經選》 余冠英
《楚辭補注》 洪興祖 《楚辭選》 聶石樵
《左傳集解》 杜預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國語》 韋昭 《戰國策校注》 繆文遠
《戰國策選注》 牛鴻恩 《論語譯注》 楊伯峻
《孟子譯注》 楊伯峻 《莊子譯注》 《荀子注》
《韓非子集解》 陳奇猷 《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京大學
《史記會注考證》 瀧川資言 《史記選注集評》 韓兆琦
《樂書補注》 王先謙 《樂府詩集》 余冠英
《漢魏六朝詩選》余冠英 《漢魏六朝賦選》 瞿蛻園
《漢代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京大學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 逯欽立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嚴可均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 張溥
《昭明文選》 蕭統 《樂府詩集》 郭茂倩

二、魏晉南北朝唐宋部分
《曹操集校注》 趙幼文 《阮籍集校注》 陳伯君
《嵇康集校注》 戴明揚 《陶淵明集》 逯欽立
《謝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世說新語校箋》 徐震~
《顏氏家訓集解》 王利器 《王梵志詩校注》 項楚
《王右丞集箋注》 趙殿成 《李白集校注》 瞿蛻園 朱金城
《李白選集》 郁賢皓 《杜詩鏡銓》 楊倫
《杜甫選集》 鄧魁英 聶石樵 《高適詩集編年箋注》 劉開揚
《岑參集校注》 陳鐵民 侯忠義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 錢仲聯
《韓昌黎文集校注》 馬其昶 《白居易選集》 王汝弼
《李賀詩歌集注》 王琦等 《杜牧詩選》 繆鉞
《李商隱詩歌集注》 劉學鍇 《李商隱選集》 周振甫
《唐人小說》 汪辟疆 《唐宋傳奇選》 張友鶴
《敦煌變文選注》 項楚 《敦煌文學作品選》 周紹良
《宋詩選注》 錢鍾書 《唐宋詞選釋》 俞伯平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 朱東潤 《歐陽修選集》 陳新 杜維沫
《樂章集校注》 薛瑞生 《王荊文公詩箋注》 李壁
《蘇軾選集》 王水照 《東坡樂府箋》 龍榆生
《黃庭堅詩選》 潘伯鷹 《淮海居士長短句》 許培均
《李清照集校注》 王學初 《楊萬里選集》 周汝昌
《劍南詩稿校注》 錢仲聯 《陸游選集》 朱東潤
《范成大詩選》 周汝昌 《稼軒詞編年箋注》 鄧廣銘
《姜白石詞編年箋注》 夏承燾 《唐宋文舉要》 高步瀛

《中國中古文學史》 劉師培 《中古文學史論》 王瑤
《中古文學系年》 陸侃如 《八代詩史》 葛曉音
《唐詩雜論》 聞一多 《唐詩綜論》 林庚
《唐才子傳校箋》 傅璇琮 《李白詩文系年》 詹瑛
《杜甫傳》 馮至 《白居易》 花房英樹
《元白計箋證稿》 陳寅恪 《唐宋詞通論》 吳熊和
《宋詞四考》 唐圭璋 《敦煌文學叢考》 項楚
《唐前志怪小說史》 李劍國 《唐五代志怪傳奇敘錄》 李劍國
《教坊記箋訂》 任半塘 《唐聲詩》 任半塘
《唐戲弄》 任半塘 《唐宋詩人年譜》 夏承燾
《梅堯臣傳》 朱東潤 《蘇東坡傳》 林語堂
《陸游研究》 朱東潤 《宋詩概說》 吉川幸次郎
《話本小說概論》 胡士瑩

主要還得看你要哪一類書
先秦的話,神話哲學的會多一點,而且那時候文史哲不分,最典型的是諸子百家的書
唐代 肯定是詩歌,傳奇(文言短篇小說),俗講變文,古文多一點

③ 求一些好的古代文學典籍,例如詩經,楚辭什麼的

《古文觀止》《莊子》《世說心語》《人間詞話》《史記》《左傳》《三國志》。個人推薦《莊子》和《史記》,比較好看

④ 王利器的主要著作

著有《風俗通義校注》、《呂氏春秋比義》、《文心雕龍新書》(巴黎大學漢學研究所1949年出版)、《鹽鐵論校注》、《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越縵堂讀書簡端證校錄》、《文心雕龍校證》、《文鏡秘府論校注》、《鄭康成年譜》、《李士禎李煦父子年譜》、《九齋集校訂本》、《宋會要輯補》、《道教大辭典》、《水滸大詞典》、《金瓶梅辭典》、《新語校注》、《繹史》、《葛洪論》、《顏氏家訓集解》、《呂氏春秋註疏》、《王利器自傳》等30餘種。
另外發表古典文學論文百餘篇。
其著作被港台出版機構翻版者約在10數種以上,國內外報刊對其著作及人品評論推崇者甚多。

⑤ 推薦幾本關於古代的小說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 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 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 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二、劉備、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詐、殘忍、虛偽;雄才大略、遠見卓識;——這是一個復雜的形象,羅貫中即寫其短,也寫其長,又不影響他的傾向性。

2、 劉備: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時又有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虛偽一面。

三、戰爭描寫。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

相似處:都是以弱對強、都用了火功、結局都是弱者勝。

不同的特點:斗爭雙方的特點不同、面臨的情況不同等,使之寫來絕不雷同。

學習內容

一、講史文學之源流

宋代說話技藝十分發達。說話的演出地點不限於勾欄瓦肆,一般村野寺廟也有演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藝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而尹常賣以說五代史見稱,二人都是講史好手。

說話人無論是否高手,都需要講稿。當時有專門編寫講稿的「書會」。書會中人既要編寫故事,就不能不具備較為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說話人的稿本經過不斷潤色增刪,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錄說話四家: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撲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其中第四家為「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說三國故事應屬於這一類。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匯集了唐宋流傳的三國故事,特別是小說者所講「一朝一代故事」之講稿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增飾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話三國志》雖是元代產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說話人的手稿。

說話材料如何成為話本小說?大概說話人起初靠口耳相傳,不靠文本,但口耳相傳,容易忘記,故事越增飾,則內容越繁復,越不易記憶,唯有利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講說時遺漏。文字記錄不斷整理,則篇幅越來越大。這里有兩個小問題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會較為簡單粗糙,後來的整理增訂本可能較為繁富復雜,但刪節本卻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鈔寫流傳出去,因為由不同的藝人或文人各自潤色演繹,同一故事稍後可能出現眾多不同的版本。這里舉一兩個例子說明。現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間(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一般簡稱《三國志平話》,原作者姓名已佚,學術界認為是元代講史藝人說話的底本。這個本子現藏日本東京內閣文庫,有一百三十八頁,每頁上下兩欄,左右兩頁合起來,上面為一圖,下面為文字。說話人拿著這個本子,看圖覽字,可以口沫橫飛,隨機敷衍。這不一定是說話人的初稿,卻是一個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較為簡單粗糙的特點。另外一個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題為《三國志故事》,上圖下文,三卷,不題撰人,也屬建安書坊刻本。雖然上、中卷首行題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學術界大多認為並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書商故弄玄虛,實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間之產物。因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後一頁或二頁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頁故事,但頁碼卻連接而無中斷,明顯是書商偷工減料,為欺騙顧客而做的手腳。刪節本通常都是為了減省成本而印製的。

魯迅稱宋之說話人多高手,而不聞有著作;現存講史平話多為元人作品(1982,127頁)。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備《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是其雛形。

總括這一小節內容:中國講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說書人尤其喜歡講史。北宋時已有霍三究以說三分著名。但三國故事的零星片段流傳甚早,於唐代已有記載。宋人致力增飾鋪張,因而內容更豐富,情節更精彩。現存《全相平話三國志》是元人作品,應該是《三國志演義》的胚胎。

二、《三國演義》的作者、成書年代和版本

這一節「作者、版本和成書年代」提供的資料,其中涉及爭論的問題甚多,建議不要死記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長的專制帝王統治時代,很奇怪的是,中國小說和戲劇一直遭受正統文士的忽略和歧視,以致這類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現。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總是難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遺憾。我們這個課程選講的幾部巨著,其作者無一不有類似的情況。

《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說是羅貫中。有關其籍貫、生平事跡的記載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簡略。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說: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東原(山東東平)人,四是廬陵人。數十年來,以前兩種說法為多,但迄無定論。今人劉知漸、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東原說。從現有資料看,以東原說較為可信。

—、太原說

明佚名《錄鬼簿續編》雲:「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

二、杭州說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三雲:「《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卷二十五「委巷叢談」雲:「錢塘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經籍考·傳記」類雲:「《水滸傳》羅貫著。貫字本中,杭州人。」

三、東原(東平)說

明庸愚子(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雲:「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考諸國史,自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損益,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

王利器《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1983,240-265頁)從元代趙偕(字子永,慈溪人)《 趙寶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門人祭寶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門人中找到羅本和高克柔二人,認為羅本即羅貫中。這涉及《水滸傳》的作者,《水滸傳》中唯一的好官是東平太守陳文昭,何以如此?原來慈溪縣令陳文昭向邑人趙寶峰執經請業,行弟子禮,寶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編《宋元學案》就將陳文昭也列為寶峰先生門人,於是不難解釋《水滸傳》唯一好官是陳文昭之謎。《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羅貫中分明是羅本,東平是其父母之邦。把這個好官說成是東平太守,王利器認為是「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新史料》(譚洛非編,1992,119-130頁)也從《 趙寶峰 先生集》和《宋元學案》找尋資料,認為羅貫中原來名本,字彥直,東平人。元亡後投奔居於浙江慈溪的兄長羅拱字彥威,羅拱為宋宗室後裔趙寶峰的門人,所以羅本也師事趙寶峰。貫中恐是別號。

至於羅貫中的生平,有以為是南宋人。有以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為元未明初人這說法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動亂的經歷和作家的政治抱負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有實質的影響。以下引述周邨、馮其庸、章培恆、周楞伽等人的說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書元人所見羅貫中〈水滸傳〉和王實甫〈西廂記〉》(1985,76-82頁)一文,認為「羅貫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間人。」其說可約略參考前面「講史文學之源流」一節我們所引周邨的意見。

二、約生於 1295年前後(馮其庸、章培恆)

馮其庸《論羅貫中的時代》(1991,80-93頁),認為既然羅貫中與葛可久並提,葛是元人,羅當然也是元人。從《錄鬼簿續編》的記載推算,羅貫中大約生於元貞元年(1295年)前後,死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後,大約活了八十五歲。

章培恆《關於羅貫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頁)堅持以書中今地名來考證一本書的成書年代,並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時間,他認為《三國演義》約成書於1329年前後,其時羅貫中當在三十歲以上。

三、約生於1330年(魯迅、周楞伽)

魯迅《史略》(129頁)認為是「元明間人」(約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說札記》(1981,第四期,76-82頁)同意魯迅的說法,認為羅貫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結合各家意見,大致是這樣:羅貫中東平人,原名羅本,字彥直,別號貫中,又號湖海散人。大約為元末明初時人,曾入張士誠幕府,後來隱居浙江慈溪,從事創作,明初去世。著有雜劇三種,今存《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又著小說六種《三國演義》、《小秦王詞話》、《隋唐志話》、《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一般相信,《水滸傳》這部小說也包含了羅貫中的心血。

成書年代

《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主要有四說: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葉。無論如何,因為不能否定羅貫中為《三國演義》的編撰者,則寫作年代就無法跳出羅貫中生活的時代,成書年代必須結合羅貫中的生卒歲月來看。

一、宋以前說

周邨主張《三國演義》成書於宋或北宋以前,我們前面已引述他的說法(見本單元,第3頁)

二、元代中期說

袁世碩《明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乃元人羅貫中原作》(1991,94-108頁)一文認為該書用三百三十多首詩來品評人物,收束情節,與宋元間的平話很近似。且引用時或言唐賢,或言宋賢,不言「元賢」,實是元人口吻;書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個別幾個筆誤外,幾乎全與元代行政區名稱相符。因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為元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的舊地名,因此將作注的時間斷在此年,再往後延伸十幾年,基本上可以確定書成於元中期,大約是十四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他並認為羅貫中生卒年約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視為羅貫中原作。

三、明初說

歐陽健《試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成書年代》(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3,280-295頁)一文認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碩斷書中小注年代於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認為地名情況復雜。他認為羅貫中在明初開筆,第十二卷寫作不早於洪武三年(1370年),全書初稿完成於1371年以後。他還認為根據《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以齒序排名,羅本處於第八位烏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間,生年約在1315年至1318年之間,卒年估計在1385年1388年之間。開筆時羅本貫中約五十餘歲。

四、明中葉說

張國光《〈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明中葉辨》(1983,266-279頁)一文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三國志平話》為基礎寫成,而元刊《三國志平話》為新安虞氏至治年間(1321-1323)所刊五種平話之一,篇幅僅有八萬字,文筆粗糙簡陋,《三國志通俗演義》篇幅為其十倍,手法成熟,從發展過程看,必遠遠產生於平話之後。張國光因此認為,「此書的撰成,既不會是元代,也難以肯定是明初,其時當在明中葉。為此書寫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計由於蔣大器寫序後無錢刻書,過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張國光是拋開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作者來立論的,這樣就不必顧慮成書年代是否與羅貫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結合羅貫中生平來看,以第二和第三兩種說法較為接近事實。如果第四種說法合理,則明中葉是開始流傳的時間。

版本

—、嘉靖本

現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各則題目唯七字。書署名「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學者認為它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羅的原著,但現在懷疑者不少。

二、志傳本

現存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刊刻的幾個版本,簡稱「萬曆諸本」。以劉龍田喬山堂刊本、余氏雙峰堂刊本較早。值得注意的是,內容與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較質朴。不少學者認為「志傳本」的祖本較嘉靖本早。

三、李評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評三國志」,系萬曆後、天啟間無錫人葉畫假李卓吾之名偽作評語刊行,故又稱「偽李評本」。將嘉靖本回目每兩則並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現存明建陽吳觀明刊本等幾種。清代毛宗崗據以刪削修訂為毛評本。

四、毛本(毛評本)

「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綸、毛宗崗父子假借金聖嘆名義評改「偽李評本」,全面修訂而成。魯迅說毛氏父子主要進行三項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餘小節則「一者整頓回目,二者修正文辭,三者削除論贊,四者增刪瑣事,五者改換詩文」而已。應該注意的是,李悔吾認為該書比以前的版本更強化封建正統思想,而在藝術加工方面則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這四個版本系統,總歸起來,實際只是三種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二是《三國志傳》系統,三是毛評本系統。至與「李評本」因為被毛宗崗修訂後已融入毛評本,跟毛評本應屬同一系統。目前書坊排印的本子,絕大多數是毛評本系統,不過在校勘時通常會參考嘉靖本的異文做些改動。

三、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

晉陳壽編撰《三國志》,劉宋時裴松之引書四百餘種為之注。我們知道魏晉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盛行,品評人物總須根據具體事跡;後來《世說新語》更具載不少魏晉時期各種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評人物風氣流傳一段時間,影響所及,許多人對於當時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談說過程中,一方面興趣濃厚不減,而口耳相傳之間又增添講者的主觀意見和個人色彩,對於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畫遂有越來越精彩的現象。

例如說兩晉南北朝記敘、描寫、歌詠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文獻有三十多種。這是現存文獻而言,實際一定不止此數。

唐代論述三國的詩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則有約八十篇。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當時出現而遺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詩文外,元雜劇以三國故事入戲的有六十多本。這更值得注意,一是當時三國故事個別片段巳發展得很成熟,才能編為戲本,二是戲比詩文流傳更廣泛,影響更大,與小說發展變作互為因果。而宋以來流傳的說三分,此時成為平話小說《三國志平話》和《三分事略》,更成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基礎。

《三國演義》是長篇小說,但原來的故事卻是零星存在的。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終組織成長篇巨著,實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過程可說是年深月久。由於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則《三國志》成書後就無須再編撰甚麼《三國演義》了。當然《三國演義》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國志》的,也有間接取自《三國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獻的史料,更多的則是後世已敷演充實的(俗語「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戲劇作品,已將三國故事貫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綜論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可以分為下述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陳壽《三國志》成書以前的記載,大部分是史料,包括歷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記錄和傳說。陳壽《三國志》錄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編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則遺留在文人筆下或民間。

第二個階段是《三國志》成書後初期,尤其是東晉、南北朝,因為去三國未遠,仍有大量文獻和民間傳說流行,但故事內容大約無可避免開始出現增添或轉變的情形。

第三個階段是唐,宋時代文人的歌詠和說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傳說走向理趣,後者則使零星故事組合成較長的單元。

第四個階段是元劇作品。元代許多劇作家都嘗試將三國故事敷寫成情節精彩的劇本。就以呂布和貂禪的故事為例,現存的劇本有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鄭光祖《虎牢關三戰呂布》,武漢臣《虎牢關三戰呂布》(殘缺),於伯淵有《白間斬呂布》。另外元南戲有《貂蟬女》(殘缺)。見微知著,可以估計元劇作家對全部三國故事發揚光大之貢獻。

第五個階段是羅貫中的成書。「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確是的論,尤其是博採各種典籍包括史注、筆記、傳說、平話、劇本、詩文等,共冶一爐,成為巨著。這當中實際上匯集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血;在羅貫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節方面進行修改加工的無名作者,也同樣功不可沒。羅貫中可以說是後期一個集大成者。

四、《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坊間流行的《三國演義》毛評本在書前有一篇《讀〈三國志〉法》。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賞《三國演義》的文章,包括內容和文學技巧的剖析。當中不是每一個觀點都正確,但卻是很有啟發性的,不可不讀。

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大致上以陳壽《三國志》的歷史范圍為基礎,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這八九十年間的演變過程。因為歷史大事不便隨意纂改,但其中細節卻可盡情發揮,作者在編寫時可以融入個人的主觀成分,成為思想性較明顯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處處尊劉貶曹,與陳壽《三國志》以魏晉為正統有別,歷來視此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揚劉抑曹是《三國演義》的主調,尤其是現在流行的毛評本,說「強調正統」是該書主題,應該不會錯。而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念,也與作者所處元未明初的時代背景有些關系。

五、《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一、描寫戰爭: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結構藝術;四、語言特色。

描寫戰爭

第一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游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魯迅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貫,形成一個統一的小說系統。

但是,在處理長達九十七年的歷史事件中,由開始至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一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分量安排明顯並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至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些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一死,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潰亡,時日無多,因而篇幅大為縮小。可見作者在結構方面,處理時間這一因素是有輕重之分的。

對魏、蜀、吳三國的描寫,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然而重點始終放在蜀、魏這邊,對吳國描寫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三國人物者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 魏 君臣方面。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主次方面,也是頗用心思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一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一個戰爭系統(1992,246-273頁)。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語言特色

《三國演義》是用淺白的文言寫成的,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一般稍能識字者,大約均可欣賞,有利於傳播。

《三國演義》一書,特別是毛評本,移用了古代文學家很多詩詞,與白話文比較,使用淺白文言文,更能夠使之與這些詩詞在語言風格上較為統一和諧。

《三國演義》一書創造了很多成語,引用或自造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六、《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一是該書是歷史小說鼻祖,後世歷史小說不少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二是該書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戲劇家多從中取材改編為劇本;三是後世詩文作品取以為典故,或作為詠唱題材;四是《三國演義》語言精警,能豐富後世作家之用語。

⑥ 作為一名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需要背哪些經典文章

首先祝賀你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生!
應該背過的篇目:小學+中學+一些中小學課本未選、但比較著名的篇目。比如:詩經《七月》、莊子《逍遙游》、韓愈的《柳子厚墓誌銘》、柳宗元的《石渠記》等等。
應該熟讀的篇目,不再一一列舉了,給你一個書目:
-- 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生閱讀書目

一 先秦兩漢書目

十三經註疏 阮元 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 全四十冊
中華書局1982年用原世界書局縮印本影印全二冊
四書章句集注 四部備要本
論語譯注 楊伯峻 中華書局1981年修訂重印
論語新解 錢穆
孟子譯注 蘭州大學中文系 中華書局1660年版
孟子正義 焦循
墨子閑詁 孫詒讓 中華書局1954年重印
老子本義 魏源 中華書局1955年重印
老子校詁 馬敍倫 中華書局1974年版
重訂老子正詁 高亨 中華書局1959年版
老子校釋 朱謙之 龍門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63年新一版
老子新譯 任繼愈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莊子解 王夫之 中華書局1981年重印
莊子集釋 郭慶藩 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
列子集釋 楊伯峻 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版
中華書局1979年版
管子集校 郭沫若、聞一多、許維遹 科學出版社1956年版
荀子集解 王先謙
韓非子集釋 陳奇猷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韓非子集釋補 陳奇猷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
呂氏春秋集釋 許維遹 古籍刊行社
春秋左傳集解 杜預注 孔穎達疏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春秋左傳注 楊伯峻 中華書局1981年版
左傳譯文 沈玉成 中華書局1981年版
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 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國語韋昭注二十一卷 顧廣圻 四部叢刊影印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戰國策高誘注三十三卷(宋)姚宏校正續注 士禮居仿宋刻本 武昌局翻刻本
顧廣圻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校點本
詩三家義集疏 王先謙
毛詩正義 孔穎達 見十三經註疏
詩集傳 朱熹 上海古籍1980年版
詩經通論 姚際恆 中華書局1958年版
詩義會通 吳闓生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
詩選與校箋 聞一多 收入《聞一多全集》選刊之四
詩經選 余冠英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詩經選譯(增補本) 余冠英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0年版
詩經今注 高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版
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 孫作雲 中華書局1979年重印
詩三百篇探故 朱東潤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詩經韻讀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詩經研究論文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楚辭章句 楚辭補注 王逸注 洪興祖補注 中華書局1957年用四部備要本重印
楚辭集注 朱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楚辭通釋 王夫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重印
山帶閣注楚辭 蔣驥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屈原賦注十卷 通釋兩卷 戴震 萬有文庫第一集
楚辭書目五種 姜亮夫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1年版
屈原賦校注 姜亮夫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屈賦通箋 劉永濟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版
屈賦新編 譚介甫 中華書局1978年版
離騷纂義 游國恩 楚辭註疏長編第一編 中華書局1981年版
離騷語義疏解 王泗原 上海文藝聯合出版社1954年版
詩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 林庚 上海古籍1981年重印
天問論箋 林庚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楚辭論文集 游國恩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楚辭論文集 蔣天樞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楚辭韻讀 王力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楚辭選 馬茂元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1980年重印
楚辭研究論文集 作家出版社1957年版
中國古代神話 袁珂
山海經箋疏 郝懿行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影印
先秦散文選注 羅根澤
漢魏六朝散文選 陳鍾凡
鹽鐵論校注 王利器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論衡集解 劉盼遂 中華書局1959年版
潛夫論箋 汪繼培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中華書局1979年版
賈誼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6年版
晁錯集注釋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枚叔集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司馬長卿集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揚子雲集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張河間集 漢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蔡中郎集 四部備要本
史記 司馬遷
漢書 班固
後漢書 范曄
史記三家注 史記集解 裴駰
史記索引 司馬貞
史記正義 張守節
漢書補注 王先謙 商務印書館1959年重印
漢書管窺 楊樹達 科學出版社1955年版
後漢書補注 惠棟
後漢書集解 王先謙 商務印書館1959年版
淮南子高誘注 《諸子集成》中華書局本 世界書局本 第七冊
說苑 劉向 四部叢刊影印明鈔宋本
新序 劉向 四部叢刊影印明刻本
文選李善注(有關部分) 中華書局1977年縮印本
文選六臣注(有關部分) 四部叢刊影宋本
古詩十九首集釋 隋樹森 中華書局1955年版
玉台新詠(有關部分) 文學古籍刊行社影印明寒山趙氏刊本1958年重印
樂府詩集(有關部分) 郭茂倩 中華書局1979年點校本
古詩源(有關部分) 沈德潛 中華書局1977年重印本
古詩紀(有關部分) 馮惟訥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有關部分) 丁福保 中華書局1959年版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有關部分) 逯欽立 中華書局1983年版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有關部分) 嚴可均 中華書局1965年重印
先秦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大中文系 中華書局
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大中文系 中華書局
中國歷代詩歌選(有關部分) 林庚、馮沅君
中國文學史參考資料簡編(上) 北大中文系

-- 作者:tecdai
-- 發布時間:2004-3-2 19:30:58

-- 二 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書目

孔北海集評注 孫至誠 商務印書館1935年版
孔少府集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本
曹操集 中華書局1959年版
魏武帝魏文帝詩注 黃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曹子建詩注 黃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曹集銓評 丁晏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7年版
建安七子集校注 吳雲 天津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三曹研究資料滙編 河北師院中文系 中華書局1981年版
王粲集 中華書局1980年版
諸葛亮集 中華書局1960年版
阮籍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阮步兵詠懷詩注 黃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嵇康集校注 戴明揚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版
陸士衡詩注 郝立權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陸機集 中華書局1982年版
靖節先生集 陶澍 集注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排印本
陶淵明集 王瑤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6年版
陶淵明集校注 逯欽立 中華書局1979年版
陶淵明研究資料滙編 中華書局1962年
陶淵明詩文滙評 中華書局1961年
陶淵明 中華書局1965年
謝康樂詩注 黃節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謝靈運\\集校注 顧紹柏 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鮑參軍集注 錢仲聯增補、集說、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增訂
謝宣城集校注 曹融南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謝宣城詩注 郝立權
庾子山集注 倪璠 中華書局1981年版
庾信詩賦選 譚正璧、紀馥華選注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8年
漢魏六朝賦選 瞿蛻園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4、1979版
漢魏六朝小說選 徐震堮
漢魏六朝文絜箋注 許櫣評選 黎經誥箋注
漢魏六朝散文選 陳鍾凡
魏晉南北朝文學史參考資料 北大中文系 中華書局
中國文學史參考資料簡編(上) 北大中文系 北大出版社
水經註疏 楊守敬 熊會貞 科學出版社1957年影印
洛陽伽藍記校注 范祥雍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修訂重版
洛陽伽藍記校釋 周祖謨 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舊小說(甲集) 吳曾祺 輯 商務印書館1914初版1957年重印
古小說鉤沉 魯迅 輯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3年、1973年版
太平廣記(有關部分) 李昉 中華書局1961、1982年印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有關部分)嚴可均
全漢三國晉南北朝詩(有關部分) 丁福保
樂府詩集(有關部分) 郭茂倩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有關部分) 逯欽立
古詩源 (有關部分) 沈德潛
古詩紀(有關部分) 馮惟訥
古謠諺(有關部分) 杜文瀾
玉台新詠(有關部分) 徐陵
漢魏六朝樂府文學史 蕭滌非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版
中古文學史論 王瑤 北大出版社1986年版
漢魏六朝詩論叢 余冠英
漢魏樂府風箋 黃節
樂府詩論叢 王運熙
樂府文學史 羅根澤
中古文學史論文集 曹道衡
八代詩史 葛曉音 陜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魏晉詩歌藝術原論 錢志熙 北京大學出版社
魏晉玄學 湯用彤 中華書局1985年版
理學、佛學、玄學 湯用彤 北大出版社1990年版
世說新語箋疏 余嘉錫 中華書局1983年版
搜神記 干寶
搜神後記 陶潛
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張溥
漢魏叢書
三國志
晉書
宋書
北史
南史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 唐長孺 三聯書店1978年重印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 唐長孺 三聯書店1978年重印
魏晉南北朝史論叢拾遺 唐長孺 中華書局1983年版
東晉門閥政治 田余慶
魏晉南北朝隋初唐史 王仲犖
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 王運熙、楊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文心雕龍注 範文瀾
詩品注 陳延傑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0年版
王子安集注 蔣清翊 光緒間刻本
王元功文集五卷本會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楊烱集 中華書局1981年版
盧照鄰集 中華書局1981年版
駱臨海集箋注 陳熙晉箋注 中華書局1961年版
陳子昂集 中華書局1960年版
陳子昂研究 韓理洲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
曲江集 張九齡 四部備要本
孟浩然集 四部備要本
孟浩然詩選 陳貽焮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版
王右丞集箋注 趙殿成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重印
王維詩選 陳貽焮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3年重印
李太白全集 王琦 中華書局1981年修訂版
李白集校注 瞿蛻園 朱金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杜詩詳注 仇兆鰲 中華書局1979年版
錢注杜詩 錢謙益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再版
杜臆 王嗣奭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影印
讀杜心解 浦起龍 中華書局1978年重印
杜詩鏡銓 楊倫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年排印本
讀杜詩說 施鴻保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2、1964年印
杜甫研究 蕭滌非 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1961年印
杜甫評傳 陳貽焮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1988年版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滙編:杜甫卷 中華書局1964年版1982重印
王昌齡詩注 李雲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高適詩集編年箋注 劉開揚 中華書局1982年版
岑參集校注 陳鐵民 侯忠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元次山集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60年版
錢考功集 四部叢刊本
韋蘇州集 四部叢刊本
劉隨州集 四部叢刊本
李君虞集 席氏本
盧綸詩集校注 劉初棠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華陽集 席氏本
孟東野詩注 陳延傑 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
孟東野詩集 華忱之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張籍詩集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
張籍詩注 陳延傑 商務印書館1939年版
長江集 四部叢刊影印本
王建詩集 中華書局1959年版
韓昌黎文集校注 馬其昶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韓昌黎詩系年集釋 錢仲聯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柳宗元集 中華書局1979年版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滙編:柳宗元 中華書局1964年版
劉禹錫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白居易集 中華書局1979年版
白香山詩集 汪立名編注 四部備要本
白居易詩評述滙編 陳友琴 科學出版社1958年版
元氏長慶集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6年影印
三家評注李長吉歌詩 中華書局1959年版
李賀詩集 葉蔥奇注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1980年重印
樊川詩集注 馮集梧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樊川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校點本
玉溪生詩箋注 馮浩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標點本
樊南文集詳注 馮浩 四部備要本
樊南文集補編 錢振倫 錢振常注 四部備要本
溫飛卿詩集箋注 曾益 顧予咸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校點本
孫可之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影印宋蜀刻本
羅昭諫集 四庫全書著錄
皮子文藪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校點新本
唐甫里先生文集 四部叢刊影印本
聶夷中詩 杜荀鶴詩 中華書局1959年斷句排印本
韋庄集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8年版
韋庄詞校注 夏承燾 劉金城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1年版
南唐二主詞校訂 王仲聞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花間集評注 李冰若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1年版
全唐詩
樂府詩集(有關部分)
全唐文
說郛
唐人小說 汪辟疆校錄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唐宋傳奇集 魯迅校錄 文學古籍刊行社印本
本事詩 孟棨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年版
唐語林 王讜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雲溪友議 范攄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版
唐摭言 王定保 古典文學出版社
唐國史補 李肇 古典文學出版社
唐詩紀事 計有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
五代史
新五代史
文獻通考
歷代詩話正續編 何文煥 丁福保 中華書局1981年版
清詩話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新一版
清詩話續編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
詩話總龜 阮閱 四部叢刊影印本
苕溪漁隱叢話 胡仔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標點本
詩人玉屑 魏慶之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重印
詩藪 胡應麟 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新版
歷代詩話 吳景旭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版
隨園詩話 袁枚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點校本
甌北詩話 趙翼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點校本
昭昧詹言 方東樹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1年校點本
帶經堂詩話 王士禎 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版
宋詩話輯佚 郭紹虞 中華書局1980年版
原詩 葉燮
飲冰室詩話 梁啟超 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版
宋詩話考 郭紹虞 中華書局1979年版
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 陳寅恪
元白詩箋證稿 陳寅恪
唐詩雜論 聞一多
中國小說史略 魯迅
隋唐五代史綱 韓國磐
中國通史簡編 範文瀾
唐代科舉與文學 傅璇琮
中國文學簡史 林庚 北大出版社1988年重印
唐詩綜論 林庚 人民文學出版社1987年版
唐詩論叢 陳貽焮 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唐代詩人叢考 傅璇琮 中華書局1980年版
唐詩人行年考 譚優學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唐人行第錄 岑仲勉 上海古籍出版社1962年版
程千帆詩論選集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唐代進士行卷與文學 程千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唐人選唐詩(十種) 上海古籍出版社新版
全唐文紀事 中華書局
唐才子傳
唐人說薈
唐音癸簽 胡震亨 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排印本
舊唐書
新唐書
唐會要
中國詩歌藝術研究 袁行霈 北大出版社1987年版
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 羅宗強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
漢唐文學的嬗變 葛曉音 北大出版社1990年
詩國高潮與盛唐文化 葛曉音 北大出版社1998年版
唐詩小集(叢書) 上海古籍出版社

-- 作者:tecdai
-- 發布時間:2004-3-2 19:31:50

-- 三 宋元明清書目

小畜集 四部叢刊本
小畜外集 四部叢刊本
河東先生集 四部叢刊本
珠玉詞 晏殊 宋六十名家詞本
範文正公集 四部叢刊本
樂章集 宋六十名家詞本
梅堯臣集編年校注 朱東潤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蘇學士文集 四部備要本
蘇舜欽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新一版
歐陽文忠全集 四部備要本
歐陽文忠公文集 商務印書館1958年重印
六一詞 歐陽修 文學古籍刊行社1955年版
嘉佑集 蘇洵 四部備要本
司馬文正集 司馬光 四部備要本
元豐類稿 曾鞏 四部備要本
臨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 中華書局1959年版
王文公文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年校點本
王荊公詩文沈氏注 沈欽韓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9、1962年排印本
王荊公詩箋注 李璧 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1958年
王安石 鄧廣銘 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
施注蘇詩 施元之 四庫全書著錄
補注東坡先生編年詩 查慎行 乾隆間刻本
蘇詩合注 馮應榴 光緒九年刻本
蘇文忠公詩編注集成 王文誥 嘉慶間刻本、光緒間刻本
蘇詩補注 翁方綱
蘇軾文集 中華書局1986年標點本
蘇軾樂府箋 龍榆生 商務印書館1958年
蘇軾評傳 曾棗庄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
欒城集 蘇轍 四部叢刊本
豫章黃先生文集 黃庭堅 四部叢刊本
山谷詩集注 四部備要本
豫章黃先生詞 龍榆生校點 中華書局1957年版
古典文學研究資料滙編:黃庭堅和江西詩派卷 中華書局1978年版
淮海居士長短句 龍榆生校點 中華書局1957年版
淮海詞箋注 楊世明注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王光年增注 中國書店1985年版
晁氏琴趣外編 龍榆生校點 中華書局1957年版
濟北晁生雞肋集 四部叢刊本
後山居士文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影印本
後山詩注 任淵 四部叢刊本
後山詩注補箋 冒廣生 商務印書館1936年
張右史文集 張耒 四部叢刊本
柯山詞 龍榆生校 中華書局1957年
片玉集 陳元龍集注 強村叢書本
清真集 中華書局1981年版
東山詞

⑦ 關於《水滸傳》《三國演義》的問題及答案

《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第一部長篇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小說描寫了公元3世紀以曹操、劉備、孫權為首的魏、蜀、吳三個政治、軍事集團之間的矛盾和斗爭。在廣闊的社會歷史背景上,展示出那個時代尖銳復雜又極具特色的政治軍事沖突,在政治、軍事謀略方面,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書語言生動、場面宏大、個性鮮明,塑造出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許多不朽的歷史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學成就,使它的影響事實上已深入到中國文學、藝術及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三國演義》全書出現以前,中國各類小說一般都篇幅短小,有些甚至只有幾十個字。三國演義是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中國小說如何由短篇發展至長篇,這點我們要注意。原來宋代講故事的風氣盛行,說書成為一種職業,說書人喜歡拿古代人物的故事作為題材來敷演,而陳壽《三國志》裡面的人物眾多,事件紛繁,正是敷演故事的最好素材。三國故事某些零星片段原來在民間也已流傳,加上說書人長期取材,內容越來越豐富,人物形象越來越飽滿,最後由許多獨立的故事逐漸組合而成長篇巨著。這些各自孤立的故事在社會上經過漫長時間口耳相傳,最後得到輾轉加工,集合成書,成為中國第一部長篇小說,這是一種了不起的集體創造。與由單一作者撰寫完成的小說在形態上有所不同,很值得我們注意。這種源出眾手的小說,後來還有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另一講史小說《水滸傳》。三國演義對後來的小說相信有一定的啟導作用。講史文學的源流,這部巨著本身的文學價值,以及它對後世的影響,都值得我們深入討論。

一、三國演義的思想傾向:擁劉反曹

1、 擁劉反曹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現;

2、 擁劉反曹思想的形成:四在長期流傳過程中形成的,羅貫中繼承並將它熔鑄到了作品中,毛宗岡在修改時又加強了它;

3、 擁劉反曹的內涵:反映了人們對德治仁政的理想和反對暴政的意願;是民族思想的反映;是正統思想的反映。

二、劉備、曹操形象。

1、 曹操:奸詐、殘忍、虛偽;雄才大略、遠見卓識;——這是一個復雜的形象,羅貫中即寫其短,也寫其長,又不影響他的傾向性。

2、 劉備:即理想化的人君形象,同時又有統治階級代表人物所特有的虛偽一面。

三、戰爭描寫。

三大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彝陵之戰

相似處:都是以弱對強、都用了火功、結局都是弱者勝。

不同的特點:斗爭雙方的特點不同、面臨的情況不同等,使之寫來絕不雷同。

學習內容

一、講史文學之源流

宋代說話技藝十分發達。說話的演出地點不限於勾欄瓦肆,一般村野寺廟也有演出。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首都汴京著名藝人霍四究以「說三分」著名,說三分即講三國故事,而尹常賣以說五代史見稱,二人都是講史好手。

說話人無論是否高手,都需要講稿。當時有專門編寫講稿的「書會」。書會中人既要編寫故事,就不能不具備較為深厚的文藝修養和廣博的歷史知識。說話人的稿本經過不斷潤色增刪,就有可能演變成為篇幅越來越長的小說。

宋代耐得翁《都城紀勝·瓦舍眾伎》錄說話四家:

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撲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最畏小說人,蓋小說者能以一朝一代故事,頃刻間提破。

其中第四家為「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戰爭之事。」說三國故事應屬於這一類。

長篇小說《三國演義》可以說是直接或間接匯集了唐宋流傳的三國故事,特別是小說者所講「一朝一代故事」之講稿材料,是經過無數次增飾修改而成的作品。下面提到的《全相平話三國志》雖是元代產物,但它的祖本可能源自宋代說話人的手稿。

說話材料如何成為話本小說?大概說話人起初靠口耳相傳,不靠文本,但口耳相傳,容易忘記,故事越增飾,則內容越繁復,越不易記憶,唯有利用文字記錄下來,以免講說時遺漏。文字記錄不斷整理,則篇幅越來越大。這里有兩個小問題值得思考:一是最初稿本可能會較為簡單粗糙,後來的整理增訂本可能較為繁富復雜,但刪節本卻相反;二是初稿一旦鈔寫流傳出去,因為由不同的藝人或文人各自潤色演繹,同一故事稍後可能出現眾多不同的版本。這里舉一兩個例子說明。現存《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三卷,是元朝英宗至治年間(1321年一1323年)建安(在今福建北部)虞氏刊本,每卷卷首都刻「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一般簡稱《三國志平話》,原作者姓名已佚,學術界認為是元代講史藝人說話的底本。這個本子現藏日本東京內閣文庫,有一百三十八頁,每頁上下兩欄,左右兩頁合起來,上面為一圖,下面為文字。說話人拿著這個本子,看圖覽字,可以口沫橫飛,隨機敷衍。這不一定是說話人的初稿,卻是一個較早版本的稿子,可以看出它較為簡單粗糙的特點。另外一個例子是《三分事略》,又題為《三國志故事》,上圖下文,三卷,不題撰人,也屬建安書坊刻本。雖然上、中卷首行題刻「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上」、「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中」,又封面有「甲午新刻」四字,學術界大多認為並非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甲午(1294年)之刻本;乃書商故弄玄虛,實是元至正十四年或元明易代期間之產物。因為上、中、下三卷,每卷最後一頁或二頁之前,均故意漏刻二至三頁故事,但頁碼卻連接而無中斷,明顯是書商偷工減料,為欺騙顧客而做的手腳。刪節本通常都是為了減省成本而印製的。

魯迅稱宋之說話人多高手,而不聞有著作;現存講史平話多為元人作品(1982,127頁)。其中《至治新刊全相平話三國志》和《至元新刊全相三分事略》,均具備《三國演義》的主要情節,是其雛形。

總括這一小節內容:中國講故事的源流很早,宋代說書人尤其喜歡講史。北宋時已有霍三究以說三分著名。但三國故事的零星片段流傳甚早,於唐代已有記載。宋人致力增飾鋪張,因而內容更豐富,情節更精彩。現存《全相平話三國志》是元人作品,應該是《三國志演義》的胚胎。

二、《三國演義》的作者、成書年代和版本

這一節「作者、版本和成書年代」提供的資料,其中涉及爭論的問題甚多,建議不要死記材料,知其梗概便可。

作者

在漫長的專制帝王統治時代,很奇怪的是,中國小說和戲劇一直遭受正統文士的忽略和歧視,以致這類作品多半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出現。其作者或用化名,或不留名,總是難得清清楚楚知其生平,使人遺憾。我們這個課程選講的幾部巨著,其作者無一不有類似的情況。

《三國演義》的作者,一般說是羅貫中。有關其籍貫、生平事跡的記載很是分歧,材料也都很簡略。

關於羅貫中的籍貫主要有四說:一是太原人,二是杭州人,三是東原(山東東平)人,四是廬陵人。數十年來,以前兩種說法為多,但迄無定論。今人劉知漸、王利器、沈伯俊、周楞伽等人均持東原說。從現有資料看,以東原說較為可信。

—、太原說

明佚名《錄鬼簿續編》雲:「羅貫中,太原人,號湖海散人。與人寡合。樂府、隱語極為清新。」

二、杭州說

明郎瑛《七修類稿》卷二十三雲:「《三國》、《宋江》二書,乃杭人羅本貫中所編。予意舊必有本,故曰編。」

明田汝成《西湖游覽志餘》卷二十五「委巷叢談」雲:「錢塘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卷一百七十七「經籍考·傳記」類雲:「《水滸傳》羅貫著。貫字本中,杭州人。」

三、東原(東平)說

明庸愚子(蔣大器)《三國志通俗演義·序》雲:「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考諸國史,自漢靈帝中平元年,終於晉太康元年之事,留心損益,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

王利器《羅貫中與〈三國志通俗演義〉》(1983,240-265頁)從元代趙偕(字子永,慈溪人)《 趙寶峰 先生集》卷首所附《門人祭寶峰先生文》所列三十一門人中找到羅本和高克柔二人,認為羅本即羅貫中。這涉及《水滸傳》的作者,《水滸傳》中唯一的好官是東平太守陳文昭,何以如此?原來慈溪縣令陳文昭向邑人趙寶峰執經請業,行弟子禮,寶峰以治民事告之。因此清人編《宋元學案》就將陳文昭也列為寶峰先生門人,於是不難解釋《水滸傳》唯一好官是陳文昭之謎。《水滸傳》作者「施耐庵撰、羅貫中纂修」,羅貫中分明是羅本,東平是其父母之邦。把這個好官說成是東平太守,王利器認為是「羅貫中精心安排的」。

周楞伽《關於羅貫中生平的新史料》(譚洛非編,1992,119-130頁)也從《 趙寶峰 先生集》和《宋元學案》找尋資料,認為羅貫中原來名本,字彥直,東平人。元亡後投奔居於浙江慈溪的兄長羅拱字彥威,羅拱為宋宗室後裔趙寶峰的門人,所以羅本也師事趙寶峰。貫中恐是別號。

至於羅貫中的生平,有以為是南宋人。有以為是元未明初人,《漫稿》以為元未明初人這說法較合理,理由是元末明初動亂的經歷和作家的政治抱負對《三國演義》的創作有實質的影響。以下引述周邨、馮其庸、章培恆、周楞伽等人的說法:

—、南宋人(周邨)

周邨《書元人所見羅貫中〈水滸傳〉和王實甫〈西廂記〉》(1985,76-82頁)一文,認為「羅貫中可能是南宋人或宋元間人。」其說可約略參考前面「講史文學之源流」一節我們所引周邨的意見。

二、約生於 1295年前後(馮其庸、章培恆)

馮其庸《論羅貫中的時代》(1991,80-93頁),認為既然羅貫中與葛可久並提,葛是元人,羅當然也是元人。從《錄鬼簿續編》的記載推算,羅貫中大約生於元貞元年(1295年)前後,死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前後,大約活了八十五歲。

章培恆《關於羅貫中的生卒年》(1982,第三期,120-126頁)堅持以書中今地名來考證一本書的成書年代,並藉以追查作者在生時間,他認為《三國演義》約成書於1329年前後,其時羅貫中當在三十歲以上。

三、約生於1330年(魯迅、周楞伽)

魯迅《史略》(129頁)認為是「元明間人」(約1330-1400年)

周楞伽《小說札記》(1981,第四期,76-82頁)同意魯迅的說法,認為羅貫中「是由元入明的元末明初人」,且可能是慈溪人。

結合各家意見,大致是這樣:羅貫中東平人,原名羅本,字彥直,別號貫中,又號湖海散人。大約為元末明初時人,曾入張士誠幕府,後來隱居浙江慈溪,從事創作,明初去世。著有雜劇三種,今存《宋太祖龍虎風雲會》;又著小說六種《三國演義》、《小秦王詞話》、《隋唐志話》、《殘唐五代史演義》、《三遂平妖傳》、《粉妝樓》。一般相信,《水滸傳》這部小說也包含了羅貫中的心血。

成書年代

《三國演義》的成書年代主要有四說:一是宋或以前,二是元代中期,三是明初,四是明中葉。無論如何,因為不能否定羅貫中為《三國演義》的編撰者,則寫作年代就無法跳出羅貫中生活的時代,成書年代必須結合羅貫中的生卒歲月來看。

一、宋以前說

周邨主張《三國演義》成書於宋或北宋以前,我們前面已引述他的說法(見本單元,第3頁)

二、元代中期說

袁世碩《明嘉靖刊本〈三國志通俗演義〉乃元人羅貫中原作》(1991,94-108頁)一文認為該書用三百三十多首詩來品評人物,收束情節,與宋元間的平話很近似。且引用時或言唐賢,或言宋賢,不言「元賢」,實是元人口吻;書中小字注中所提及的今地名,除了個別幾個筆誤外,幾乎全與元代行政區名稱相符。因為其中江陵、建康、潭州均為元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的舊地名,因此將作注的時間斷在此年,再往後延伸十幾年,基本上可以確定書成於元中期,大約是十四世紀二十至四十年代。他並認為羅貫中生卒年約為1300年至1370年,而嘉靖刊本可視為羅貫中原作。

三、明初說

歐陽健《試論〈三國志通俗演義〉的成書年代》(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1983,280-295頁)一文認為《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他不同意袁世碩斷書中小注年代於天歷二年(1329年)以前,認為地名情況復雜。他認為羅貫中在明初開筆,第十二卷寫作不早於洪武三年(1370年),全書初稿完成於1371年以後。他還認為根據《門人祭寶峰先生文》以齒序排名,羅本處於第八位烏斯道(1314年生)和第十三位王桓(1314年生)之間,生年約在1315年至1318年之間,卒年估計在1385年1388年之間。開筆時羅本貫中約五十餘歲。

四、明中葉說

張國光《〈三國志通俗演義〉成書於明中葉辨》(1983,266-279頁)一文認為,《三國志通俗演義》以《三國志平話》為基礎寫成,而元刊《三國志平話》為新安虞氏至治年間(1321-1323)所刊五種平話之一,篇幅僅有八萬字,文筆粗糙簡陋,《三國志通俗演義》篇幅為其十倍,手法成熟,從發展過程看,必遠遠產生於平話之後。張國光因此認為,「此書的撰成,既不會是元代,也難以肯定是明初,其時當在明中葉。為此書寫序的庸愚子蔣大器很可能就是它的作者。」他估計由於蔣大器寫序後無錢刻書,過了二十年才由修髯子印行。

值得注意的是,張國光是拋開羅貫中作為《三國演義》作者來立論的,這樣就不必顧慮成書年代是否與羅貫中生卒年配合。如若結合羅貫中生平來看,以第二和第三兩種說法較為接近事實。如果第四種說法合理,則明中葉是開始流傳的時間。

版本

—、嘉靖本

現存明嘉靖壬午(1522年)刊本。二十四卷,二百四十則,各則題目唯七字。書署名「晉平陽侯陳壽史傳,後學羅本貫中編次」。要注意的是,以前很多學者認為它是最接近羅貫中原作的版本,甚至是羅的原著,但現在懷疑者不少。

二、志傳本

現存有明萬曆年間(1573-1620年)刊刻的幾個版本,簡稱「萬曆諸本」。以劉龍田喬山堂刊本、余氏雙峰堂刊本較早。值得注意的是,內容與嘉靖本有些不同,文字較質朴。不少學者認為「志傳本」的祖本較嘉靖本早。

三、李評本

「 李卓吾 先生批評三國志」,系萬曆後、天啟間無錫人葉畫假李卓吾之名偽作評語刊行,故又稱「偽李評本」。將嘉靖本回目每兩則並為一回成一百二十回本,不分卷。現存明建陽吳觀明刊本等幾種。清代毛宗崗據以刪削修訂為毛評本。

四、毛本(毛評本)

「毛宗崗評三國志演義」,清康熙刊本,六十卷一百二十回。毛綸、毛宗崗父子假借金聖嘆名義評改「偽李評本」,全面修訂而成。魯迅說毛氏父子主要進行三項工作,一曰改,二曰增,三曰削,其餘小節則「一者整頓回目,二者修正文辭,三者削除論贊,四者增刪瑣事,五者改換詩文」而已。應該注意的是,李悔吾認為該書比以前的版本更強化封建正統思想,而在藝術加工方面則大大超越以前各本。

這四個版本系統,總歸起來,實際只是三種而已:一是嘉靖本《三國志通俗演義》系統,二是《三國志傳》系統,三是毛評本系統。至與「李評本」因為被毛宗崗修訂後已融入毛評本,跟毛評本應屬同一系統。目前書坊排印的本子,絕大多數是毛評本系統,不過在校勘時通常會參考嘉靖本的異文做些改動。

三、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

晉陳壽編撰《三國志》,劉宋時裴松之引書四百餘種為之注。我們知道魏晉六朝品評人物風氣盛行,品評人物總須根據具體事跡;後來《世說新語》更具載不少魏晉時期各種人物的妙人妙事。品評人物風氣流傳一段時間,影響所及,許多人對於當時人物的言行十分熟悉。在談說過程中,一方面興趣濃厚不減,而口耳相傳之間又增添講者的主觀意見和個人色彩,對於人物和事件的描述刻畫遂有越來越精彩的現象。

例如說兩晉南北朝記敘、描寫、歌詠三國故事和人物的文獻有三十多種。這是現存文獻而言,實際一定不止此數。

唐代論述三國的詩文一百四十多篇,宋代則有約八十篇。這些也都是指今日所知材料而言,當時出現而遺佚的必定更多。

元朝除詩文外,元雜劇以三國故事入戲的有六十多本。這更值得注意,一是當時三國故事個別片段巳發展得很成熟,才能編為戲本,二是戲比詩文流傳更廣泛,影響更大,與小說發展變作互為因果。而宋以來流傳的說三分,此時成為平話小說《三國志平話》和《三分事略》,更成為三國演義小說的基礎。

《三國演義》是長篇小說,但原來的故事卻是零星存在的。這些零星材料如何最終組織成長篇巨著,實是一個有趣的過程。這過程可說是年深月久。由於它根本不是正史——如果雷同正史,則《三國志》成書後就無須再編撰甚麼《三國演義》了。當然《三國演義》的取材,既有直接取自《三國志》的,也有間接取自《三國志》的注文以及其它六朝文獻的史料,更多的則是後世已敷演充實的(俗語「加料」)故事材料。尤其是元代戲劇作品,已將三國故事貫串成有血有肉的生命。綜論三國故事的形成經過,可以分為下述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陳壽《三國志》成書以前的記載,大部分是史料,包括歷史人物的出身、言行等記錄和傳說。陳壽《三國志》錄取其中一部分做材料,編撰正史,但更多的材料則遺留在文人筆下或民間。

第二個階段是《三國志》成書後初期,尤其是東晉、南北朝,因為去三國未遠,仍有大量文獻和民間傳說流行,但故事內容大約無可避免開始出現增添或轉變的情形。

第三個階段是唐,宋時代文人的歌詠和說故事者的敷演,前者可使故事傳說走向理趣,後者則使零星故事組合成較長的單元。

第四個階段是元劇作品。元代許多劇作家都嘗試將三國故事敷寫成情節精彩的劇本。就以呂布和貂禪的故事為例,現存的劇本有無名氏《錦雲堂暗定連環計》,鄭光祖《虎牢關三戰呂布》,武漢臣《虎牢關三戰呂布》(殘缺),於伯淵有《白間斬呂布》。另外元南戲有《貂蟬女》(殘缺)。見微知著,可以估計元劇作家對全部三國故事發揚光大之貢獻。

第五個階段是羅貫中的成書。「三國志通俗演義」一書「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確是的論,尤其是博採各種典籍包括史注、筆記、傳說、平話、劇本、詩文等,共冶一爐,成為巨著。這當中實際上匯集了千千萬萬人的心血;在羅貫中以前,在故事文字和情節方面進行修改加工的無名作者,也同樣功不可沒。羅貫中可以說是後期一個集大成者。

四、《三國演義》的思想內容

坊間流行的《三國演義》毛評本在書前有一篇《讀〈三國志〉法》。這是一篇教人如何欣賞《三國演義》的文章,包括內容和文學技巧的剖析。當中不是每一個觀點都正確,但卻是很有啟發性的,不可不讀。

主題思想

三國演義這部巨著大致上以陳壽《三國志》的歷史范圍為基礎,從文學角度再現了漢末黃巾起義到西晉統一這八九十年間的演變過程。因為歷史大事不便隨意纂改,但其中細節卻可盡情發揮,作者在編寫時可以融入個人的主觀成分,成為思想性較明顯的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處處尊劉貶曹,與陳壽《三國志》以魏晉為正統有別,歷來視此為《三國演義》的主題思想。揚劉抑曹是《三國演義》的主調,尤其是現在流行的毛評本,說「強調正統」是該書主題,應該不會錯。而所謂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觀念,也與作者所處元未明初的時代背景有些關系。

五、《三國演義》的藝術成就

一、描寫戰爭:二、塑造人物形象;三、結構藝術;四、語言特色。

描寫戰爭

第一點是戰爭的多樣化。書中描述了上百次戰爭,可以分為陸戰、水戰,或水陸混合戰,例如水淹七軍;又可分為攻戰、守戰;或分伏擊戰、偷襲戰;或分陣地戰,游擊戰;或主將比試,或兩軍混戰,形式多樣化。

第二點是軍事行動與政治策略相結合。如曹操南侵並非毫無目的,是為了完成統一大業,劉備聯吳抗曹是為了有立足之地,然後振興劉氏的漢室基業。諸葛亮南征是為了解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糾紛,穩定後方,以便全力對付勢力強大的曹魏。

第三點,戰爭的勝負系於智謀。關鍵在於運籌者的智能,能不能採納部下的善計良策,能不能正確判斷敵情,能不能客觀分辨忠奸,能不能冷靜處事。大小戰爭的勝負無不與鬥智用計拉上了關系。《漫稿》舉了許多例子,建議翻閱原書。

第四點,著重寫人,不著重寫戰爭過程。吸收《左傳》描寫戰爭的經驗而詳寫謀略,略寫戰斗過程;詳寫佔得上風者,略寫位處下風者;詳寫將勝者,略寫將敗者。通過幾場交鋒,逐步將人物性格形象塑造出來。

塑造人物形象

由於魯迅在《史略》批評《三國演義》「至於寫人,亦頗有失,以致欲顯劉備之長厚而似偽,狀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於關羽,特多好語,義勇之概,時時如見矣。」過去的評論家多受影響,不敢推翻其說,幾成定論。其實魯迅的看法是有偏頗的,《三國演義》在人物塑造方面或有忠奸分明的主觀意圖,但並非黑白分明一面倒。孔明料事如神,但並非永無錯誤,曹操是奸雄,也不是毫無優點。關羽忠義勇俱全,然而驕傲自用,不顧大局,屢屢如此。例如:要與馬超比試武功;謾罵孫權,拒不聯婚;恥與黃忠並列,不受五虎將印;四是輕視陸遜,因而招致失敗。

結構藝術

三國故事基本上以魏、蜀、吳三國興亡為縱線,以戰爭發展和人物活動為材料。九十多年的興亡史大約可分為三個主要階段:即由黃巾之亂至赤壁之戰為第一階段;三國鼎立至諸葛亮病逝為第二階段:此後至晉統一天下為第三階段。其間穿插以魏、蜀、吳之間的錯綜復雜的紛爭,把各種大大小小的戰爭和文臣武將的奇謀險計逐一帶出,最後形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由於傳統章回小說的結構回合之間前後呼應,在緊隨主線發展之下,分散之中有集中,首尾一貫,形成一個統一的小說系統。

但是,在處理長達九十七年的歷史事件中,由開始至諸葛亮病逝共五十一年用了一百零四回,而後面的四十六年,時間長度其實幾近一半,卻只用了十六回來概括歷史演變,其分量安排明顯並不平均。原因何在呢,因為《三國演義》以蜀漢為正統,前五十年正是蜀漢由無至有,由弱至強,遂能聯吳抗曹,三分天下這些光輝事跡自然值得大書特書,但諸葛亮一死,形勢急轉直下,蜀漢開始面臨潰亡,時日無多,因而篇幅大為縮小。可見作者在結構方面,處理時間這一因素是有輕重之分的。

對魏、蜀、吳三國的描寫,蜀、魏之間有戰無和,蜀吳之間和多於戰,吳魏之間則戰多於和。然而重點始終放在蜀、魏這邊,對吳國描寫是有些忽略的。也是因為這個原因,研究三國人物者也有意無意間偏重於蜀、 魏 君臣方面。換句話說,作者在確定主次方面,也是頗用心思的。

由於《三國演義》是戰爭小說,描寫戰爭題材,從圍繞大小戰爭故事所形成的特殊情節去觀察,也可以理出一個結構脈絡。鄭鐵生《三國演義藝術欣賞》就嘗試這樣去分析其結構,以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彝陵之戰三大戰役為主線,中間夾雜一些較次要的輔助性戰役,貫串了全書,形成一個戰爭系統(1992,246-273頁)。冒忻和葉胥也有類似的說法,他們以赤壁之戰為例:從起因到結束,共計八回,其間包括曹操下書,諸葛亮舌戰群儒,蔣干中計,黃蓋用苦肉計,孔明借箭,借東風,華容道釋曹操等一系列小故事,各小重點組成了大重點,成為組織嚴謹的結構。

語言特色

《三國演義》是用淺白的文言寫成的,言簡意賅,語氣明快。這在封建時代一般稍能識字者,大約均可欣賞,有利於傳播。

《三國演義》一書,特別是毛評本,移用了古代文學家很多詩詞,與白話文比較,使用淺白文言文,更能夠使之與這些詩詞在語言風格上較為統一和諧。

《三國演義》一書創造了很多成語,引用或自造許多諺語,生動活潑,豐富了中華民族的語言。

六、《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之影響

《三國演義》對後世文學的影響有幾個方面,一是該書是歷史小說鼻祖,後世歷史小說不少以之為典範,模仿其體制結構;二是該書故事精彩,明清以至近世戲劇家多從中取材改編為劇本;三是後世詩文作品取以為典故,或作為詠唱題材;四是《三國演義》語言精警,能豐富後世作家之用語.

⑧ 誰能給我一張古典文學書目精華的

先秦:詩經里的《國風》,「國風」是《詩經》中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國風」中的周代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勞動人民真實的生活,表達了他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是我國現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秦漢:《史記》的列傳,《項羽本紀》、《信陵君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淮陰侯列傳》、《魏其武安侯列傳》、《李將軍列傳》、《匈奴列傳》、《貨殖列傳》、《太史公自序》。以上是史記十大名篇。
三國兩晉南北朝:三曹的詩文。
唐宋:不用說了,1、唐宋詩詞。2、唐宋八大家的散文。韓愈:《師說》、《祭鱷魚文》、《祭十二郎文》、《進學解》

柳宗元:《捕蛇者說》《種樹郭橐駝傳》,他的永州八記都值得一讀。

蘇洵:《送石昌言使北引》《木假山記》《名二子說》《張益州畫像記》

蘇軾:《喜雨亭記》《前赤壁賦》《後赤壁賦》《石鍾山記》《記承天寺夜遊》
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讀孟嘗君傳》《傷仲永》
曾鞏:《墨池記》《醒心亭記》

歐陽修:《醉翁亭記》《秋聲賦》《五代史伶官傳序》

當然還有王勃。

元代:主要是元曲和雜劇。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鄭光祖、馬致遠和白樸。元曲四大悲劇是:關漢卿的《竇娥冤》,白樸的《梧桐雨》,馬致遠的《漢宮秋》還有紀君祥的《趙氏孤兒》。元曲四大愛情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牆頭馬上》還有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明清:小說了,以四大名著為代表。明清是中國小說史上的繁榮時期。從明代始,小說這種文學形式充分顯示出其社會作用和文學價值,打破了正統詩文的壟斷,在文學史上,取得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的地位。清代則是中國古典小說盛極而衰並向近現代小說轉變的時期。

這些讀下來,你對中國古代文學的精華已經有個基本的攝取和認識了。同時也會得到中國古典文學從形式到內容的審美認識。

⑨ 王利器的專著簡表

1、文心雕龍新書 1952年 中法漢學研究所通檢叢刊特輯
1982年台灣宏業書局
2、 文心雕龍校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年 台灣明文書局
3、 水滸全傳(校點) 1954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1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4、歷代笑話集(輯錄) 1956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1977年 中流出版社(香港)
1992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5、 世說新語(校點) 1956年 文學古籍刊行社
6、 元明清三代禁毀小說戲曲史料 1957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7、 鹽鐵論校注 1958年 古典文學出版社
8、 鹽鐵論校注(修訂本)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9、 鹽鐵論校注(定本) 1992年中華書局 10、 文則·文章精義(點校·署名劉明輝)1960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1、 苕溪漁隱叢話(點校·署名廖德明) 1962年 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顏氏家訓集解 198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顏氏家訓集解(增補本) 1993年 中華書局
14、 越縵堂讀書簡端記(校錄) 1980年 天津人民出版社
15、 越縵堂讀書簡端記續編(校錄) 1983年 天津古籍出版社
16、 風俗通義校注 1981年 中華書局
1982年 台灣明文書局
17、 風俗通義(點校) 1996年 《傳世藏書》
18、 文鏡秘府論校注 1983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 文鏡秘府論校注(訂補本) 1993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0、 鄭康成年譜 1983年 齊魯書社
21、 李士楨李煦父子年譜 1983年 北京出版社
22、 九龠集 (集錄) 1984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3、 歷代笑話集續編 1985年 春風文藝出版社
24、 新語校注 1986年 中華書局
25、 耐雪堂集 1986年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91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6、 呂氏春秋本味篇校注 1987年 中國商業出版社
27、 曉傳書齋文史論集 1989年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8、 王利器論學雜著 1990年 北京師范學院出版社
29、 曉傳書齋集 1997年 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30、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 1988年 齊魯書社
31、 漢書古今人表疏證(訂補本·喬仁誠索引)
1990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2、 歷代竹枝詞(與王慎之合著) 1991年三秦出版社
33、 王利器推薦古代文言小說 1992年 遼寧少年兒童出版社
34、 文筆要決校箋 1992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5、 中國笑話大觀 1995年 北京出版社
1992年 台灣貫雅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 葛洪論 1997年 台灣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37、 王利器自述 1998年 山西人民出版社
38、 文子疏義 即出 中華書局 39、 宋會要輯稿補(巴蜀書社)
40、 呂氏春秋疏證(巴蜀書社)
41、 水滸全傳注
42、 繹史(清·馬 ·點校)(中華書局)
43、 孔子家語疏證(中華書局)
主 編
1、 金瓶梅詞典古林文史出版社
2、 史記全譯 三秦出版社
3、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傳世藏書》)
遺 佚:
1、呂氏春秋比義
2、漢書補注補
3、兩唐書藝文志注釋稿

⑩ 三國演義

結局:
三國歸晉
.
關羽
:
孫權
奪荊洲時被活捉,後不願聽其令,被斬首.
張飛
:急為兄報仇
命令部下製造
白衣百甲
部下造不出來
張飛大怒
變把領頭的2將
各鞭打了
2人不服深夜趁張飛睡後
用匕首將其殺死.
趙雲
;老死.
馬超
;得病而死.
黃忠
;不服諸葛小看他
年老體衰,在一次戰役中,為了領功,中其陷阱而被害死.
不對你可以查出看
我是三國迷嘿嘿

熱點內容
好看重生小說完結推薦2015 發布:2025-01-09 01:17:05 瀏覽:918
熱門免費小說網 發布:2025-01-09 01:10:21 瀏覽:898
日光生的小說好看嗎 發布:2025-01-09 01:09:37 瀏覽:222
玄幻小說中的兩人組合名字 發布:2025-01-09 00:52:51 瀏覽:210
穿越大清好看的小說下載 發布:2025-01-09 00:52:41 瀏覽:937
富人和窮人的區別思維聽書 發布:2025-01-09 00:29:13 瀏覽:903
免費小說嫡妃不好惹 發布:2025-01-09 00:01:14 瀏覽:999
好看雙潔小說 發布:2025-01-08 23:54:57 瀏覽:648
帶游戲系統無限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5-01-08 23:54:57 瀏覽:913
玄幻言情女主呆萌小說推薦 發布:2025-01-08 23:53:31 瀏覽: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