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拉美小說
㈠ 現代主義文學--產生時間、地方,思想內容,藝術特徵,代表人物、作品
現代主義文學屬於20世紀資本主義文化的一部分。這種文學不主張有作品去再現生活,而是提倡從人的心理感受出發,表現生活對人的壓抑和扭曲。在現代主義文學作品中,人物往往是變形的,故事往往是荒誕的,主題往往是絕望的.
現代主義文學的發展狀況
(一)象徵主義:
象徵主義:
1、象徵主義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中出現最早、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它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象徵主義流行於19世紀後半葉的法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後期象徵主義應運而生,本世紀20年代,後期象徵主義達到高潮。
2、象徵主義具有鮮明的特徵:創造病態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運用象徵暗示;在幻覺中構築意象;用音樂性來增加冥想效應。它發展了前期象徵主義的藝術特點,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性。
3、代表作家:法國瓦雷里、德國里爾克、美國龐德、愛爾蘭葉芝和英國T·S·艾略特。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英國T·S·艾略特:《荒原》(1922)
2、法國詩人瓦雷里:《海濱墓園》(1926),思索人生的意義,禮贊永不停息的宇宙運動,抒發超越死亡意識後的歡欣。哲理的沉思與新奇、富有象徵性的意象水乳交融,音韻和諧優美,意境深遠。
3、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駛向拜占庭》,葉芝由於「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了19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
4、梅特林克: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青鳥》(1908,蒂蒂爾、彌蒂爾、白麗倫),青鳥象徵著幸福,主題是歌頌人們對幸福和光明的追求。
5、勃洛克:俄國「極端真誠的詩人」,《十二個》(長詩)
意象派(象徵主義的一個變種):
1、意象派詩歌的特點:清晰、精確、濃縮、具體,不宣洩感情,不宣講道理。重在表現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並不直接表露,而是通過意象來暗示。
2、代表人:美國的龐德,《地鐵車站》(典型的意象詩)
隱逸派(象徵主義派生出來的另一個詩歌流派):
1、創始人:翁加雷蒂
2、代表作家(翁加雷蒂的兩位弟子):誇西莫多和蒙塔萊
(二)表現主義:
1、表現主義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20世紀初至30年代流行於歐美文學地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起源於德國,它首先從繪畫開始,隨後波及文學。
2、最早出現於德國評論家瓦爾登在《狂飈》雜志上發表了一篇繪畫評論,強調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現內在世界,用「表現」取代「再現」。
3、表現主義的特徵:抽象化;變形;面具的運用;時空的真幻錯雜;注重聲光效果;象徵和荒誕的手法。其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不是再現」,主張文學不應再現客觀現實,而應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激情,表現透過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的本質,對事物外在形態的精確描繪毫無意義。其詩歌情緒熾烈、雄辯,追求力度,抒情方式誇張,常採用濃縮的詩句。戲劇和小說常採用抽象的象徵手法表現深刻的哲理和主題。
4、表現主義的先驅是瑞典作家斯特林堡,其《鬼魂奏鳴曲》等劇作把鬼魂搬上舞台,讓死屍、幻影、亡魂、活人同時登場。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在詩歌上:
奧地利的特拉克爾和韋爾弗(《世界之友》、《彼此》),德國的海姆、貝恩
2、在戲劇上:
美國的奧尼爾:《瓊斯皇》(1920),作者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造,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毛猿》(1921),副標題是「古代和現代生活的八場喜劇」。主人公:揚克
瑞典的斯特林堡:《到大馬士革去》、《鬼魂奏鳴曲》
3、在小說上:
奧地利的卡夫卡:表現主義小說的代表。《城堡》(1915)、《變形記》(1915)
(三)意識流小說:
1、意識流小說是20世紀初期(20年代)興起於西方,以表現人們的意識流動、展示恍惚迷離的心靈世界為主的小說。認為文學應表現人物的意識流動,尤其是表現潛意識的活動,人的意識流動遵循的是「心理時間」,而非物理時間。
2、它以象徵暗示、內心獨白、自由聯想等意識流的創作方法為主要特徵,在本世紀20—30年代英、美、法等國形成一個頗為壯觀的現代主義文學流派。
3、意識流小說家所運用的藝術手法各有側重,但藝術特徵是共同的:「作家退出小說」;情節淡化;大量的內心獨白和自由聯想;時空交替和心理時間;象徵暗示和對比聯想;語言使用上的創新和變異。
4、代表作家是愛爾蘭的喬伊斯和英國的伍爾芙,法國的普魯斯特和美國的福克鈉。
詳細解說:
1、內心獨白:意識流小說直接展示所思所感,展示心理的原生態,不加以條理化、邏輯化,作家退出小說,主觀干預較少,注重表現人物的意識活動本身。
2、採用自由聯想的方式,在某對象上稍許停留,任何外在的刺激都可以打斷從前的思維過程而展開新的思緒。
3、主觀性、隨意性強,常打破時空限制,跳躍性較大,從心理結構組織流程,而傳統小說多在時空的推移中展開情節。
4、內容和題材上,傳統小說往往全知全能,而在意識流小說中作家地位下降,讀者的參與性加強,不注意刻畫典型人物,憑借人物的意識來寫人,情節淡化。
代表作家及其作品:
1、愛爾蘭的喬伊斯:《都柏林人》、《青年藝術家的肖像》
2、英國的沃爾夫:《牆上的斑點》、《到燈塔去》
3、法國的普魯斯特:《追憶逝水年華》
4、美國的福克納:「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約克納帕塔法世系」。
《喧嘩與騷動》(1929),反映了南方望族康普生家的沒落。小說創造了復合意識流方法,使運用意識流手法去發掘人物的內心生活方面達到了新的高度。著重表現昆丁的變態心理和班吉神經錯亂的潛意識活動。人物(長子昆丁、二子傑生、小兒子班吉、女兒凱蒂)
(四)超現實主義:
1、20年代興起於法國,它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1919達達派詩人:布勒東(創始人)、阿拉貢(《共產黨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品,反法西斯)、艾呂雅,發表了第一個《超現實主義宣言》
2、他們認為文學不是再現現實,而是要表現「超現實」,即由「夢幻與現實轉化成的絕對現實」,是現實與非現實兩種要素的統一物。在內容上為了描繪超現實,他們反對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推崇潛意識和夢,甚至讓文學成為夢幻、潛意識乃至精神錯亂的產物。強調夢幻、貶斥理性,成為其美學的重要標志。他們主張寫人的潛意識、夢境,寫事物的巧合,並提出「自動寫作法」來作為表現上述內容的創作方法。
2、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布勒東《娜佳》、阿拉貢《巴黎的鄉下人》、艾呂雅詩歌《和平詠》、《溺水者》、蘇波
(五) 存在主義文學:
1、存在主義濫觴於20世紀30年代的法國,二戰後達到發展的頂峰。它是現代派文學中聲勢最大、風靡全球的一種文學潮流。
2、存在主義文學在存在主義哲學基礎上產生,它是以文學的形式宣傳存在主義哲學思想。其特徵是理性多於形象;核心是「存在先於本質」、「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和自由選擇」,只有通過自由選擇尋找生存之路。
3、「荒謬」和「痛苦」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基本主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一方面描寫資本主義世界的荒誕性,另一方面表現人的不幸與毀滅,以及孤獨、失望、恐懼的思想情緒。
4、藝術上,第一:存在主義文學寓哲理於形象中。第二:不拘一格地運用表現手法,傳統的和現代的並用。
5、存在主義作家主要有法國薩特、法國加繆、波伏瓦、梅勒。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法國加繆:《局外人》(1942)、《鼠疫》(1947,里厄醫生)
2、法國薩特:《惡心》(小說)、《自由之路》(小說)、《牆》(短篇小說集)、《死無葬生之地》(戲劇)、《蒼蠅》(戲劇)、《禁閉》(戲劇,表明「他人就是地獄」)、《必恭必敬的妓女》(戲劇)、《存在與虛無》(哲學著作)、《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哲學著作)
3、法國波伏瓦:《女客》、《第二性》
4、梅勒:《一場美國夢》
(六)荒誕派戲劇:
1、荒誕派戲劇是本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爾後迅速風靡於歐美其他國家的一個反傳統戲劇流派。
2、荒誕派於1962年由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艾思林寫的《荒誕派戲劇》而得名。
3、荒誕派戲劇的特徵:荒誕、抽象的主題,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毫無意義的;支離破碎的舞台形象;奇特怪異的道具功能,使戲劇的直觀藝術特點發揮到極限。在內容上表現世界的不可理喻,人生的荒誕不經;在藝術手法上則打破了傳統的戲劇結構,用不合邏輯的情節、性格破碎的人物、機械重復的戲劇運動和前言不達後語的枯燥語言來從總體上突現世界荒誕的根本主題。它沒有完整的情節,沒有戲劇沖突,舞台形象支離破碎,人物語言顛三倒四。它表現的世界是荒誕的,人生是痛苦的,人與人的關系是無法溝通的。
4、法國尤奈斯庫是荒誕派戲劇的奠基人,其獨幕話劇《禿頭歌女》的上演,標志著荒誕派戲劇的誕生。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英國品特
2、美國阿爾比
3、法國貝克特:《等待戈多》
4、法國阿達莫夫
5、法國熱奈
6、法國尤奈斯庫:《禿頭歌女》(1949,史密斯夫婦、馬丁夫婦)、《椅子》(1959)、《犀牛》(1958)
(七)新小說派:
1、形成於本世紀50年代的法國,後成為二戰後法國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說流派之一。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
2、他們認為世界是荒誕、虛無地和不真實的,傳統小說是對讀者的愚弄和欺騙,小說以描寫人物性格和情感為主的時代以及過去。反對傳統小說的傾向性,主張作家原封不動地照搬荒誕世界的存在,不賦予它任何意義和感情色彩。新小說屏棄情節和人物,拼貼散亂的片斷。以物代人,創立純粹寫物的風格。倡導讀者參與創作,重建小說的人物與情節。
3、代表人物有阿蘭·羅布-格里耶、米歇爾·布托爾 、娜塔麗·薩洛特 、克洛德·西蒙、杜拉斯。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法國薩洛特:第一個寫新小說
2、法國西蒙:「新小說派之父」,《風》(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佛蘭德公路》
3、法國羅布—格里耶:《窺視者》:獲法國1995年的「評論家獎」,《橡皮》(1953,杜邦、格里納達端、瓦拉斯,寫政治謀殺案)
(八)黑色幽默:
1、「黑色幽默」是60年代風行美國的一個現代主義小說流派。由美國作家弗里德曼編的一個《黑色幽默》的集子而得名。
2、「黑色幽默」是一種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的文學方法。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觀現實,「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個性對這種現實所採取得嘲諷態度。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為了一種展現絕望的幽默。西方評論家把它稱之為「絞刑架下的幽默」。
3、黑色幽默的藝術特徵:
是一種哭笑不得的幽默,悲劇內容和喜劇形式交織的混雜,表現世界的荒誕、社會對人的異化、理性原則破滅後的惶惑、自我掙扎的徒勞,是其中心內容。面對這一切,人們發出玩世不恭的笑聲,用幽默的人生態度拉開與現實的距離,以維護飽受摧殘的人的尊嚴,即所謂的「黑色幽默」。
「反英雄」式的人物:人物精神世界常常趨於分裂,成為帶有悲喜劇雙重色彩的「反英雄」,借他們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者對社會問題的看法。
「反小說」的敘事結構法:通過暗示、烘托、對比、象徵形式表現撲朔迷離的情節。打破理性化的時間順序,加速節奏的跳躍,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筆法富有反諷意味,語言經常打破一般語法規則和固有的詞語搭配習慣。
具有寓意性。
4、美國海勒,被認為是「黑色幽默」的一面旗幟。還有馮納古特、品欽、巴思、巴塞爾姆、法國維昂。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美國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
2、馮納古特:代表作《第五號屠場》、《貓的搖籃》(1963,博克儂、麥克凱布)
3、品欽:《萬有引力之虹》
(九)魔幻現實主義:
1、魔幻現實主義指的是20世紀中期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的一個流派。發端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至60年代後成為拉美小說創作的主流。它的興起被稱為「拉美文學的爆炸」。代表人物有瓜地馬拉的阿斯圖里亞斯、古巴的卡彭鐵爾、墨西哥的魯爾弗和哥倫比亞的馬爾克斯。
2、魔幻現實主義是通過「魔法」所產生的幻景來表達生活現實的一種創作方法。魔幻是途徑,表現生活現實是目的。用魔幻的東西將現實隱去,展示給讀者的是一個循環往復的、主觀時間和客觀時間相混合、主客觀事物的空間失去界限的世界。藝術上則在現實描繪中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奇跡、幻覺、夢境甚至鬼魂形象出現於小說情節中,時序關系常被打亂,敘述富於跳躍性,有時場面帶有象徵色彩,顯示出鮮明的地獄和民族特點。它堪稱是「移植」和「尋根」相結合的成功範例。它既是對現實的深刻開掘,又是對歷史的嚴肅反思;既有對本大陸傳統文化的尋本探源,又有對歐美現代主義的廣泛吸收。首先在拉丁美洲使用「魔幻現實主義」這一術語的人是委內瑞拉作家:彼特里。
3、真正成熟的標志是墨西哥作家魯爾福的中篇小說《佩德羅·帕拉莫》。
4、本世紀60年代,拉丁美洲小說創作中魔幻現實主義形成熱潮,以馬爾克斯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為標志。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墨西哥魯爾福:《佩德羅·帕拉莫》(1955)
(十)未來主義:
1、是現代西方的一種文藝思潮和流派,20世紀初興起於義大利,創始人義大利的馬利奈蒂1909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的《未來主義宣言》宣告誕生,次年又發表《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一步宣布其主張。認為20世紀的飛速發展,使世界根本改觀,機器與技術、速度與競爭成為時代主要特徵,未來主義應具有現代感覺,歌頌進取性的運動和機器文明,贊美速度的美和力量。認為既往的文化都已腐朽,無法適應當今的時代,提出摒棄全部文化遺產,不滿現存秩序。
2、文學藝術的主題上: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的物和人,通過動態來贊美運動感、力感和立體風格。
3、藝術形式上:未來主義者主張徹底摒棄傳統手法。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俄國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2、法國阿波里奈爾:首創「樓梯式」的詩歌形式。
(十一)達達主義:
1、現代西方文藝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產生於瑞士,1915年來自羅馬尼亞的法國詩人斯當·查拉為首的藝術小集體,在蘇黎世的咖啡館里以隨手翻到的詞語「達達」命名,即是指純粹出於偶然,沒有任何意義,什麼也不是。
2、對文化傳統、現實生活、藝術規律採取極端反叛的態度,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歐洲青年一代中的一部分人的苦悶心理和尋找出路的狀態。
2、代表作家:布雷東、蘇波等。
(十二)「垮掉的一代」:
是二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作家多為男女青年,他們以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著稱。用同性戀、爵士樂、吸毒酗酒等來逃避現實並向體面的社會和美國傳統價值觀念挑戰,提出「沉淪就是解放」和縱欲享樂合法的結論,他們用怪僻的內向自我探索和向下沉淪的所謂「脫俗」態度來表示對體面社會的不滿,來對社會進行病態的反抗。
主要作家及其作品:
1、傑克·凱魯阿克:《小城鎮與大都會》
2、金斯堡:《嚎叫》
㈡ 現代美國文學作品有哪些
外國的現代文學主義流派及代表:
(一)存在主義文學:薩特於1938年發表的長篇小說《惡心》,開創了無神論存在主義的文學先河。他於1943年發表的《存在與虛無》,是存在主義的哲學綱領。阿爾貝·加繆,是存在主義文學的另一員大將,他的作品彌漫著濃厚的存在主義氣息。小說《局外人》(1945)和《鼠疫》,劇本《誤會》《卡利古拉》等,為他贏得了遠遠超過前輩的榮譽,他在1957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存在主義的女將,是20世紀法國最有影響的女性之一,是薩特的學生和伴侶。波伏娃最重要的作品是她的《第二性》,被認為是女權運動的「聖經」。
(二)荒誕派戲劇:荒誕派戲劇家提倡純粹戲劇性、通過直喻把握世界,他們打破了傳統戲劇的寫作手法,放棄了形象塑造與戲劇沖突,運用支離破碎的舞台直觀場景、奇特怪異的道具、顛三倒四的戲劇對白、怪誕、模糊、病態、醜陋的人物,若有若無的劇情,混亂不堪的思維,來表現現實的丑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達到一種抽象的荒誕效果,而這種怪誕的手法,貼切地表現了荒誕的主題。1961年英國著名戲劇理論家馬丁·埃斯林發表《荒誕戲劇》一書,將這類作品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並予正式命名。此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階段,並以其「反戲劇」、「反文學」、「先鋒派」的面貌,出現在世界文學之林。尤奈斯庫:荒誕派戲劇創始人,1950年劇作《禿頭歌女》問世,1952年劇作《椅子》。薩繆爾·貝克特:1953年劇作《等待戈多》,轟動法國舞台,並確立了他在法國劇壇上的地位,也使他的名聲享譽世界。貝克特於1969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阿達莫夫:1953年《一切人反對一切人》,《塔拉納教授》。熱內:1947《女僕》,1956《陽台》,1958《黑人》等。哈羅德·品特:是一位英國劇作家,早期作品經常被歸入荒誕派戲劇。劇作《看房者》(1960),為他贏得了國際性劇作家的聲譽,也是2005年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
(三)新小說派:是20世紀50至60年代盛行於法國文學界的一種小說創作思潮,也被稱之為「反傳統小說」。新小說派的基本觀點認為,傳統小說中無所不知的敘述者,總是試圖賦予生活以秩序和意義,但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20世紀以來小說藝術已處於嚴重的停滯狀態,其根源在於傳統小說觀念的束縛,墨守過時的創作方法,因此他們主張摒棄以巴爾扎克為代表的現實主義寫作方法,從情節、人物、主題、時間順序等方面進行改革。同時,新小說派認為傳統現實小說中的慣用語言,也必須徹底改革,因為這些語言由於長期重復使用,已變為「陳套」或「僵化」,失去了表達現代人復雜多變生活的能力。阿蘭·羅布-格里耶:《橡皮》(1953),《在迷宮中》(1959)。娜塔麗·薩洛特(女):《馬爾特羅》(1953),《天象儀》(1959),《黃金果》(1963)。米歇爾·布陶:《路過米蘭》(1954),《變化》(1957)。克洛德·西蒙:《弗蘭德公路》(1960)。為他贏得了「新小說」柱石的稱譽,奠定了在文壇上的地位。瑪格麗特·杜拉斯(女):《夏天晚上十點半》,電影劇本《廣島之戀》(1959)
(四)垮掉的一代:是二戰後風行於美國的文學流派,是出現在美國的、一群鬆散的、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及作家的集合體。該流派的作家都是些性格粗獷豪放、落拓不羈的男女青年,他們生活簡單,不修邊幅,喜穿奇裝異服,厭棄工作和學業,拒絕承擔任何社會義務,也蔑視社會的法紀秩序,反對一切世俗陳規和壟斷資本統治,抵制對外侵略和種族隔離,討厭機器文明,並以浪跡天涯為樂。他們永遠尋求新的刺激,尋求絕對自由,縱欲、吸毒、沉淪,以此向體面的傳統價值標准進行挑戰,因此被稱作垮掉的一代。傑克·克魯亞克:小說《在路上》(1957)艾倫·金斯堡:詩歌《嚎叫》(1956)威廉·博羅斯:小說《裸體午餐》(1959)
(五)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小說家們,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納博科夫:黑色幽默最早的作家,他在1955年出版了長篇小說《洛麗塔》,此後又出版《普寧》(1957)、《微暗的光》(1962)等小說,成為事實上黑色幽默派的元老。 約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條軍規》,使他成為公認的黑色幽默派的代表作家。庫特·馮尼格特:以充滿幽默和奇特風格的長篇小說而著稱,他的《第五號屠場》(1969),使黑色幽默小說的創作影響,達到頂峰。另外他的《貓的搖籃》(1963),和《時震》,也是優秀的黑色幽默作品。托馬斯·品欽:受業於納博科夫,以長篇小說《萬有引力之虹》(1973),成為黑色幽默派的後起之秀。威廉·蓋迪斯:他的小說《小大亨》(1975),以誇張的諷刺,描寫一個大發投機財的孩子形象,獲得1976年美國全國圖書獎。托馬斯·伯傑:他的小說《小巨人》(1964),是對看似強大實則渺小的西方社會的諷刺。約翰·霍克斯:他被認為是「當代最有獨創性的小說家」。代表作《血桔》,描寫了一對夫婦在假想的海島上,過著原始的性愛生活,成為「反小說」的典範。約翰·巴斯:他在代表作《牧羊童賈爾斯》(1966)中,以「反英雄」的描寫手法,通過對大學生賈爾斯,受到來自兩個方面魔力的迫害,以至神經錯亂的描述,影射冷戰時世界兩大政治集團對人類造成的傷害
(六)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於拉丁美洲文壇、賦有撼動世界轟動效應的重要文學流派,至今仍在世界文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它以小說為主要體裁,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就是「將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及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去,做到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將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因此,人們將這種寫作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委內瑞拉—烏斯拉爾·彼特里:短篇小說《雨》(1948)。他率先將此術語,運用於拉美文學。古巴—阿萊霍·卡彭鐵爾:長篇小說《這個世界的王國》(1949)瓜地馬拉—阿斯圖里亞斯:長篇小說《總統先生》(1949),《玉米人》(1950)。他於196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墨西哥—胡安·魯爾福:中篇小說《佩得羅·帕拉莫》(1955)。秘魯—阿格達斯:《深沉的河流》哥倫比亞—加西亞·馬爾克斯:長篇小說《百年孤獨》(1970),《家長的沒落》(1981)。他於198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智利—伊薩貝爾·阿連德(女):長篇小說《幽靈之家》(1982),被譽為是穿裙子的馬爾克斯。
㈢ 關於拉美文學,有哪些經典的書籍推薦
一提起拉丁美洲的文學,人們首先想起來的代表人物是加西亞·馬爾克斯,實際上他只是拉丁魔幻主義文學的集大成者,他的前面還有一位巨頭——胡安·魯爾福。
胡利奧·科塔薩爾,阿根廷作家,拉丁美洲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代表作是跳房子。主人公拉美知識分子——奧利維拉,為了追求人生的真諦來到西方文明的「天堂」——巴黎,卻發現自己與其格格不入,與周圍的人和整個社會無法溝通。失望之餘,他不得不舍棄愛情與友誼,回到「人間」——布誼諾斯艾利斯。然而,在這時他同樣找不到自己形而上的追求。他執著地尋找理想中的精神天堂,但無論巴黎,還是阿根廷,苦苦的求索,只是使他一次次跌入失望的絕境。
卡洛斯·富恩特斯,墨西哥作家,成就與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比肩。
他的代表作品是與勞拉·迪亞斯共度的歲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讀一讀。主人公勞拉•迪亞斯是德國後裔,全書描寫了她所見證的墨西哥從1905—2000年的各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通過勞拉的一生和家世,展現了這個處在拉丁文化與美國文化交流和沖突的邊界地區的國度近百年的風雲變幻,揭示了有著特殊歷史、文化和種族淵源的墨西哥人民的苦難,他們的生活和內心世界。
㈣ 拉美文學為什麼會產生世界性的影響
文/思郁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拉美文學大爆炸中,有四位領軍人物從拉美作家群中脫穎而出,其中最為人所熟知的應該是馬爾克斯,他於1982年最先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其代表作《百年孤獨》對中國作家影響深遠。兩年後的1984年,以《跳房子》聞名的阿根廷作家胡利奧科塔薩爾因病辭世,剩餘的兩位,秘魯作家胡利奧巴爾加斯略薩和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一直都是近些年諾貝爾文學獎的有力爭奪者。今年略薩不負眾望終於獲獎,也難怪眾多媒體都說是「實至名歸」。在我看來,這四位拉美文學的領軍人物任何一位都有資格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青睞,更不要提拉美文學的宗師級人物博爾赫斯和胡安魯爾福了。
放眼世界,很少有一個地區像拉丁美洲這樣,在短短的時間內出現如此眾多的優秀作家,更為奇特的是這些出生在不同國度和地域的作家,無論是在題材、風格和技巧上都顯示出如此眾多寫作經驗的類通性。近幾天接受媒體采訪時,我總是強調說談略薩就免不了要談論其他拉美作家,免不了要談論拉美這片神秘而蠻荒的土地。無論略薩還是馬爾克斯,他們都與拉美這片神奇的土地有著某種神秘的共同性,從這個意義上說,拉美文學的風格是一種扎扎實實的現實主義風格。但是我們談論最多的拉美文學風格又是「魔幻」的,這兩種看似完全不搭界的風格又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呢。有人說是靠作家的想像力,有人說只是表面的統一,內部依然是分裂的,如此等等。略薩在1971年的曾寫過一篇關於馬爾克斯的論文,也作出了令人信服的分析。他聲稱對歐美作家而言,他們無法理解拉丁美洲這塊神秘土地的現實本身就是一種荒誕與神奇的結合體,拉美作家之間之所以有著如此共同性正是這塊神秘的蠻荒之地的真實寫照,而不是所謂吹噓得天花亂墜似的魔法技藝。
略薩獲獎後,雖然有眾多媒體爭先恐後的報道,但是在中國出版界並未有多大的反響,並非中國的出版界大佬們對略薩不感冒,而是因為略薩的中文著作版權早已瓜分完畢,競爭的硝煙戰根本打不起來,不像去年諾貝爾獎爆得冷門頒給了羅馬尼亞女作家赫塔米勒後,眾多出版界大佬們為掙得中文版權拼得你死我活。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國內已經有略薩的中文作品面世,雲南人民出版社規模宏大的拉美文學叢書成為我們了解拉美文學的一個重要參照,其中收錄了略薩的作品。其後時代文藝出版社購得了略薩作品集的版權。新世紀以來尤其在2009-2010年間,上海九九讀書人聯合人民文學出版社,以及一向以外國文學見長的上海譯文出版社都在不間斷地出版略薩的作品。而與此同時,還有一個與拉美文學有關的爆炸性新聞,在我們飽受盜版之苦十幾年後,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中文版權終於塵埃落定,被新經典文化以百萬美元的高價購得。
略薩的獲獎,著作中文版權的瓜分,馬爾克斯的暢銷,拉美文學的魅力可見一斑。也許我們該換個角度思考一個問題:拉美文學對我們究竟意味著什麼?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的開頭部分:多年以後,站在行刑隊面前的時候,奧雷良諾布恩迪亞上校想必會記起父親領他去看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這樣的一個神奇的句式曾被眾多中國作家模仿。從馬原的《虛構》、莫言的《紅高粱》、韓少功的《雷禍》、洪峰的《和平年代》、劉恆的《虛證》、葉兆言的《棗樹的故事》,到蘇童的《1934年的逃亡》、余華的《難逃劫數》、格非的《褐色鳥群》和陳忠實的《白鹿原》都有著熟悉的影子。博爾赫斯曾言,每一位作家事實上都創造了自己的先驅者。換句話說,作家的創作總會讓我們想起某種傳統,而這種傳統在當下語境中的重新復活自然會對作家現在和將來的創作產生影響。
另一位拉美作家,生於古巴的阿萊霍卡彭鐵爾在談到拉美文學的輝煌成就時說,當代所有的拉美作家都具有一種世界性的眼光,略薩也好,科塔薩爾也好,馬爾克斯也好,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歐美文學中的現代主義敘事方式,與此同時又沒有喪失拉美文學中獨特的荒誕神奇的現實主義風格,無論是魔幻現實主義,還是結構現實主義都緊緊貼近拉丁美洲的大地之上。略薩年輕的時候研讀過福克納、博爾赫斯、薩特、福樓拜等,他甚至不止一次提到說他寧願是十九世紀的作家,他依靠那個時代眾多歐美作家的滋養而活。但是這種對歐美作家的傾心和模仿並沒有讓他喪失自我的風格。對一種小說技巧而言,它只能服務於他筆下那些神奇,彷彿永無休止自動繁衍的故事時才會煥發出魅力和光彩。所謂「世界性的眼光」是一種大傳統,而拉美文學中的魔幻現實主義是一種小傳統,只有當小傳統融於到大傳統的時候,這種拉美文學的奇異魅力才會自動升華。就如同那個一生沒有走出奧地利的銀行小職員卡夫卡,只有在他用德語寫作的時候,我們才發現他的文學中的魅力所在。拉美文學對中國作家的意義不在於模仿這種技巧性寫作,而在於把握住這種世界性的眼光的同時,還不要喪失掉本土傳統的根源。
1997年,略薩曾勸誡年輕的小說家說,作家最好不要對獲獎期望太高,因為有時這些名和利會頑固地躲避那些最應該受之無愧的人。作家最應該做的就是寫作,實現自己的文學抱負,因為對作家來說,寫作意味著最好的生活方式,不必十分在意其作品可能產生的社會、政治和經濟後果。十幾年後,略薩終於站在了諾貝爾文學獎的領獎台上,而且他就是那個受之無愧的人。
㈤ 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代表作家
拉丁美洲的16世紀到19世紀是殖民時期,拉丁美洲地區的文學無可避免的受到宗主國西班牙、葡萄牙文學的深刻影響。三百年間宗主國各種文學潮流興盛衰敗,無一不在拉丁美洲引起深刻反響。西班牙文學發展的狀況直接促進或者抑制殖民文學發展過程、文學思潮的產生、發展、作家創作的追求,使得拉丁美洲文學深深帶著宗主國的文學特點,從巴羅克主義到貢戈拉的誇飾主義,到18世紀中葉的新古典主義,無不受到西班牙文學的深刻影響。然而因為宗主國對殖民地進行了極為嚴格的思想控制,三個多世紀,因為宗教裁判所害怕小說這種世俗性的文學作品可能會對殖民地人民造成的煽動性、破壞性後果,西班牙禁止把小說運往殖民地,並有意識地在拉丁美洲地區推行愚民政策,再加上拉美地區地廣人稀,出版業極端落後,導致了拉丁美洲三百年小說空白的怪現象。
另外,在19世紀,隨著追求民族獨立的戰爭席捲了整個拉丁美洲大陸,歐洲新的美學思想也傳入了拉美。 譬如歐洲啟蒙主義思想開始傳播到拉美,並激勵著拉美獨立運動的先驅者。「自由與獨立」 、「科學與進步」是當時激動人心的兩個口號。拉美先進知識分子嚮往建立「理性王國」。獨立運動和啟蒙主義思潮推動著拉美民族文學的誕生。 在墨西哥的聖地亞哥城,爆發了是繼續堅持過去的西班牙式的古典主義美學觀,還是接受法國浪漫主義新的美學思想的爭論,最終他們在法國式的浪漫主義中找到了自己的出路。
十九世紀末,自然主義與批判現實主義幾乎同於進入拉美。其時拉丁美洲的許多作家剛剛擺脫了感傷主義,對自然主義和現實主義採取了兼收並蓄,不加區分的態度。許多拉美作家的作品裡批判現實主義和自然主義並行不悖,相得益彰。拉丁美洲自然一現實主義小說的產生使得拉丁美洲文壇小說和詩歌最終分道揚鐮。詩歌日益走向為藝術而藝術的唯美主義;而小說則更加面對現實、注重實際功能和社會效益。小說家們開始關注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全面展示拉美社會的現實百態。從此奠定了拉丁美洲小說現實主義表現手法成為小說創作的主流,一直延續到文學「爆炸」時期。而當時被不斷發掘的多樣化創作題材在文學「爆炸」時期同樣被廣泛使用。
地域主義小說是20世紀拉丁美洲文學的第一個高潮。此時拉美文學己經開始走上了發展民族文學的道路。從割斷民族傳統到回歸民族傳統、從全盤歐化到甩掉歐洲模式從依附他人到以自我為主,開始走一條獨立的民族化新路。因為地域主義小說其本質是現實主義文學,它不是為了尋求新的藝術之花,在藝術上標新立異,而是面對現實,以社會問題為中心來真實地反映現實生活。而地域主義文學除了表現拉美獨特風光之外的另一大貢獻就是發展提煉了印第安神話,對大自然和人物神話化的描寫為後來魔幻現實主義的發展打下了基拉美魔幻現實主義與歐洲超現實主義、荒誕現實主義不同的基本特點就在於魔幻手法和地方迷信意識、傳說、神話的結合。地域主義最早對大自然和人物神話式的描寫,把真實和迷信、神話傳說的融合,最終發展出了拉丁美洲小說魔幻現實主義虛幻、離奇、引人入勝的同時又能逼真地反映現實的高度成就。拉丁美洲地域主義文學的獨特的地方色彩引起了世界的注意;但是在藝術上並沒有達到讓世界驚服的高度。從文學發展的角度看,拉美地域主義文學的興起無疑是一大進步,地域主義文學立足本土,旨在創新,大膽拋棄歐洲模式,努力表現拉美的獨特風貌,因此很快便引起了世界各界的重視。人們為原始大自然的巨大威力所折服面對拉美瞬息萬變的草原、森林、河流、山脈心馳神往。不過,拉美的地域主義文學也存在著明顯的問題。他們從狹義方面理解民族化道路,將民族化與吸取外來文化精髓對立起來,他們倡導走民族化道路,便排斥外來文化,甩掉歐洲模式,與歐洲文學一刀兩斷,這樣便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這種關門主義的做法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文學的發展。
到了40年代初,出現了一部劃時代的小說《莫雷爾的發明》,這是一部將現實和幻想交雜的小說,博爾赫斯發現了他的價值並為之作序,稱贊小說巧妙地熔情節小說、心理小說、幻想小說和方興未艾的科幻小說於一爐。第二年,阿根廷作家馬塞多尼奧·費爾南德斯的《一部開始的小說》、埃德華多.馬耶阿的《一切綠色終將枯萎》和博爾赫斯的《交叉小徑的花園》以及烏拉圭作家奧內蒂的《無主的土地》等作品,以巧妙的手法,奇特的想像、嶄新的手法或獨特的心理描寫,打破了拉丁美洲地域主義文學一統天下的局面。
此後拉丁美洲小說開始了多元化發展的道路,拉丁美洲走向世界的第一個獨創性流派魔幻現實主義在這一時期大量涌現並在50年代取代土著小說,通過印第安人或黑人或混血農民集體無意識來表現拉丁美洲社會的落後與神奇。在幻想小說方面,博爾赫斯相繼發表了《杜撰集》、《阿萊夫》和《死亡與羅盤》等短篇小說集、一步步走向他幻想小說的終級目標:玄虛。同時,比奧伊·卡薩雷斯出版了《逃亡計劃》、《英雄之夢》、《奇聞》等中、長篇小說。此外,另一位阿根廷作家胡里奧·科塔薩爾的前期作品《動物寓言》、和《游戲的結局》、以及墨西哥作家胡安·何塞·阿雷奧拉的短篇小說集《嗯想種種》和《寓言集》都是頗有特色膾炙人口的幻想小說。
另外,拉美文學爆炸的形成和土著印第安居民傳統的思想觀念、宗教信仰、文化傳統和閉塞落後的生活環境有一定關系。拉丁美洲國家歷史上有相同的遭遇,文化傳統方面又有共同的特點。在他們那裡,古老的印第安文化根深蒂固,許多世紀前的神話傳說、傳統習俗和宗教信仰一直左右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比如關於死亡的看法,他們認為生活與死沒有絕對界限,死亡是另一種「生命」,生命可以在殘廢中延伸,亡靈也有情感,也有聽、說、憶、思的能力。 譬如阿茲特克人相信靈魂永生,相信太陽神等各種自然神靈。印第安人也篤信萬物有靈,崇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如阿斯圖里亞斯在《玉米人》中描寫的大自然的各種因素,如花草樹木、飛禽走獸、河流山川都具有各自的生命和特點,扮演著各自的角色,決不僅僅起著襯托環境的作用。這些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拉美文學魔幻現實主義的根基。 然而,拉丁美洲的近代史上卻充滿了暴力,從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起,歐洲人就對拉丁美洲進行武力征服,在大約一個世紀時間里,原有的土著印第安人大量被消滅,有些地區,比如加勒比海一些島嶼上,幾十萬印第安人一個也沒有剩下,不得不從非洲運來黑奴填補他們的空缺。征服留下一個復雜的社會。
由於殖民主義及其他歷史原因造成的文化差異、文化沖突和文化混雜性。哥倫比亞同其他拉丁美洲國家一樣遭受過殖民主義的侵略和掠奪,從十六世紀開始,拉丁美洲就生活在殖民主義的鐵爪下。他們不但受到了殖民主義者的經濟掠奪,同時還受到強者的文化滲透,殖民主義對拉丁美洲國家的文化傳統也進行破壞和歧視。西方文化和土著印第安文化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文化傳統,這種文化差異和文化沖突的結果之一是各種族、各民族間產生了越來越多的隔閡。隨著社會的發展,隨著外來人的湧入和白人與土著印第安人、白人與黑人等多血緣混血兒的產生,拉丁美洲許多國家的文化差異在逐步縮小,出現了多民族文化的混雜和相互融合。但是,不管多種族、多民族文化怎樣混雜和融合,拉丁美洲民族的文化傳統也不會被西方文化同化,因為這種文化的融合就象拉丁美洲的混血兒一樣,是一個民族對另一個民族進行統治,一個種族對另一個種族進行侵犯和拈污的產物。被壓迫者的文化決不會因受到踐踏和歧視而就此消亡,相反,拉丁美洲民族的那些神話傳說、宗教觀念和風俗習慣在入侵者的文化滲透下更加頑強地影響並主宰著他們的思想和行為,成為拉丁美洲民族意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二十世紀以來,面對帝國主義的控制、勒索和侵略行徑,拉丁美洲各國雖然政體有別,經濟發展水平也不一樣,但他們有共同的遭遇和命運,有共同的文化傳統和民族特性,還有西班牙語文學藝術史上源遠流長的美洲主義思想,這一切凝聚成了一股團結對外的力量。拉丁美洲人民越來越不甘忍受被人擺布的命運,他們要求獨立自主的意識逐步增強。
但即使是後來的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也不是一次人民的革命,而是一次軍隊的「解放」。由於社會根深蒂固的分裂,人民革命很難發動起來,於是只好靠軍隊來「解放」人民。具體的過程是:聖馬丁率領一支軍隊從阿根廷進人智利,再從智利挺進秘魯;西蒙·玻利瓦爾領導另一支軍隊先解放委內瑞拉、哥倫比亞,然後打進秘魯,最終鏟除西班牙殘余勢力。人民的被動狀態使「人民主權」不可能出現,於是軍隊這種最顯而易見的暴力權威取代西班牙國王的權威,成為最高的政治權力。關於這一點,「解放者」玻利瓦爾早就有所預料,早在1815年,獨立戰爭剛剛開始時,他就從國外對他的祖國說:「我們的同胞不具備我們北美兄弟所著稱的那種能力與政治品德,完全的民眾制度不會給我們帶來好處……而只會把我們推向倒台。」他因此主張在南美建立總統終身制(也就是獨裁),以避免「解放」後的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
然而現實比波利瓦爾估計的要糟得多。在拉丁美洲獨立戰爭中,軍隊成為權力的中心。軍隊打仗,解放國土,組建地方政府,指派自己的軍官擔任各地長官,徵收軍稅,徵募士兵,從軍事到民政的一切事務都由軍隊做決定,軍隊就是政府,軍令就是法令,獨立的拉丁美洲從一開始就置於軍人掌管之下,軍官的意志統治國家。然而遺憾的是,軍內也未能形成真正的權威,社會的分裂太深刻了,以至於任何人都無法建立超出於狹隘的地域利益之上的權威。軍隊內部派系林立、軍官互斗,軍人們沒有政治理想,他們很快就以爭奪權力為能事,毫無政治原則。美國學者坦南鮑姆說:拉丁美洲獨立「不是一個有中央指導機構的有組織的運動,它沒有大陸會議,沒有單一的公認領袖如華盛頓,它沒有可以向運動提供經費或召募軍隊的代理機關,大陸的每一個部分都各自為戰,沒有中央指導,沒有受承認的中央領導層,也沒有大家都接受的政治理論。」從某種意義上說,拉丁美洲獨立運動是一個超前的運動,人民並沒有做好獨立的心理准備,只是由於拿破崙人侵西班牙及扣押西班牙國王才觸發了拉美人的反感:他們不願接受拿破崙的統治,拉丁美洲才宣布打算「獨立」。但西班牙的權威一旦解除,權力的真空狀態就立即出現。西班牙國王本來是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唯一公認的權威,一旦這個權威喪失,一切權威也就全都沒有了。於是軍隊遞補進來,「解放」了拉丁美洲,而它也立刻就變成動盪的根源。權威的喪失在軍隊中表現為將領之間互相不買帳,即使是獨立運動的領袖也控制不了內證四起的局面。對此,獨立運動的最高領導人其實是意識到了,「秘魯護國公」聖馬丁留給這個國家的最後一個忠告是:「 一位幸運的軍人……執政,對重新建立的國家是可怕的。」,「解放者」玻利瓦爾在為他的國家奮戰了20年之後失望地說:拉丁美洲是「難以統治的」,「一千次動亂就必定會引起一千次篡權」。他預言:「將有許多暴君從我的墳墓上崛起……把內戰打得血流成河」。不幸的是這個預言很快就變成了現實。由於權威喪失,拉丁美洲從爭取獨立之時起就把軍隊推到了不適當的位置上,導致拉丁美洲在後來的發展中步履躊姍,困難重重,獨立近20年還在「第三世界」范圍內擲踢徘徊。軍隊的作用大大妨礙了社會生活的正常發展,造成了拉丁美洲現代化的重大失誤。 而後來的這種動盪在拉丁美洲的文學作品中處處都有體現,甚至已經成為了一種一成不變的社會背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的浪漫主義文學,主要口號是反對獨栽統治,爭取民族平等和社會文明。
第三個原因是拉丁美洲現代化發展歷程的無比坎坷。雖然拉丁美洲在名義上獨立了,擺脫殖民統治的拉丁美洲未能獲得真正的和平,歐洲列強一系列的政治措施依然壓迫著拉美。在拉丁美洲的獨立運動中,西屬拉丁美洲殖民地之間相當於原來殖民地時期的總督區、都督區大小十多個各自為政的共和國。各個國家人民的國家意識漸漸增強,國家之間的沖突和競爭對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生活都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國家之間的沖突大多數是由於資源的爭奪、無人區的主權問題、邊界問題和難以妥協的民族主義情緒、大國對其領國實行的霸權主義。即使國家之間有過不少談判,但是有的戰爭依舊無法避免。再加上美國獨立後對拉丁美洲軍事和政治思想上的入侵,更是令的拉丁美洲動盪,無法形成統一、穩定的局面。 譬如後來《百年孤獨》中描寫的自由黨和保守黨的沖突,令人印象深刻聯合果品公司的壓榨,以及20年代的香蕉園大屠殺。這些事件並不是馬爾克斯憑空捏造的,而是有根可循的歷史事件。這些都與列強對拉丁美洲進行長期壓迫脫不開干係。
在拉丁美洲近代歷史當中固然少不了美國的介入,1898年美西戰爭結束後,勝利的美國開始大范圍介入拉丁美洲事務,一手持美元投資和自由貿易,一手持戰爭大棒,在拉美迅速擴張。一戰後,美國一躍而為美洲最有勢力的國家。1899年,美國瓦卡羅兄弟公司把第一批香蕉從宏都拉斯運往美國新奧爾良,臭名昭著的美國聯合果品公司就在這一年成立。作為一家美國跨國壟斷公司、「帝國主義」的樣板,它曾在拉美歷史上扮演過很不光彩的角色。在拉美,不少國家被稱為「香蕉共和國」,這是對經濟體系單一、政府不穩定、存在廣泛貪污和強大外國勢力介入的國家的一種貶稱。聯合果品公司暗中操控一些國家長達半個多世紀。它在拉美國家的每一個庄園,不僅在經濟上自成體系,而且自訂法律,自設軍營,甚至可以任意逮捕和槍殺工人,成為當地的「國中之國」。
隨著一戰的到來,歐洲放鬆了對拉美的控制,但美國卻借機加強了對拉美的壓榨。但是歐洲國家對拉美資源的需求依舊促進了拉丁美洲的經濟發展,同時,由於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拉丁美洲各國的共產主義力量開始出現,共產主義政黨紛紛成立。同時拉丁美洲爆發了大規模的反美運動,並開始出現軍人干政的現象,二十世紀中期,拉美國家大多數國家都發生了軍事政變,在殘酷的政變下從「民眾主義」向「官僚權威主義」轉變。這些軍政府在政治上實行高壓政策,在統治期間犯下了許多大規模的侵犯人權的罪行,高級軍官中腐敗現象普遍,在經濟上不能實行有效措施,面對債務危機無所作為,加上1929-1933年的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影響,拉丁美洲社會矛盾更加趨於尖銳化。 迫於國內形勢,一些軍人政府不得不交出政權,「還政於民」,20世紀後期,左翼政治在拉丁美洲迅速崛起,左派政黨開始上台執政,對當前拉美的政策實行了一系列的調整。
因此,在1960及1970年代,整個拉丁美洲都處於動盪不安之中,冷戰強烈影響了拉美的政治和外交環境。這種政治氣候成為了拉丁美洲文學爆炸的背景,這使得激進思潮有時難免產生。1959年的古巴革命以及之後美國試圖通過豬灣入侵進行干涉可以看成這一時代的開端。古巴在外交上完全倒向蘇聯,結果引發了1962年的古巴導彈危機,其時美國與蘇聯正滑向核戰爭的邊緣。整個1960至1970年代阿根廷、巴西、智利、巴拉圭、秘魯和許多其他國家都由軍事獨裁政權統治。比如1973年9月10日,智利民選總統薩爾瓦多·阿連德被推翻,取而代之的是奧古斯托·皮諾切特將軍,他的統治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末。皮諾切特治下的智利「因對人權的踐踏和打擊政敵的手段而聲名狼藉」,而在阿根廷1970年代發生了骯臟戰爭,因其對人權的違背和大批阿根廷公民的莫名失蹤而惡名昭彰。這些政府中的許多(它們為美國所支持)互相協作以打擊和剪除政治反對者以及在「所謂的禿鷹行動(Operation Condor)」中「消滅他們的肉體」。
在1950到1975年間拉美發生了劇變,文學創作日益貼近社會歷史現實。美洲的西班牙語小說家自我定位亦隨之變化。城市的發展、中產階級之崛起、古巴革命、進步聯盟、拉美國家間交流的增加、大眾傳媒日益強大的影響、歐洲及美國的越來越重視,所有這些促成了這場劇變。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政治事件是1959年的古巴革命和1973年的智利政變。阿根廷庇隆將軍的倒台、城市游擊隊持續不斷的暴力斗爭,發生在阿根廷和烏拉圭的殘暴鎮壓、哥倫比亞無休止的暴力沖突也影響了作家們,所以他們的作品裡充滿了對渾濁世道的猛烈抨擊和控訴。因此,馬爾克斯在他後來的演講《拉丁美洲的孤獨》中很好地總結了拉美社會的文學創作的影響:「我斗膽認為,是拉丁美洲異乎尋常的現實,而不僅僅是其文學的表現形式,引起了瑞典文學院的極大關注。現實並非紙上之物,它就在我們身邊,每天左右無數生死,同時也滋養著永不枯竭、充滿了美好與不幸的創作源泉。」
1959年古巴革命成功以後,拉丁美洲民族主義情緒空前高漲起來。獨立與解放之聲響徹在新大陸上空。這使得不僅美國,就連歐洲,甚至世界共他國家,都對拉美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關注起來。由於拉美各國的進步政黨和有志之士都紛紛企圖效法古巴的榜樣,從而推動了「拉一丁美洲意識」的覺醒。表現在文學藝術方面就是謳歌反帝、反封建的斗爭精神,抨擊社會的不公正,抗議軍事獨裁統治。總之,他們要把這個風雷激盪的時代的真實面貌忠實地生動地描繪出來,使人們威到有「山雨欲來風滿樓」之勢,認識到或預咸到這種社會非變革不可。1982年諾貝爾獎金獲得者加西亞·馬爾克斯的話就十分有代表性,他說:「這非同尋常的現實不是紙上的東西,它與我們終日同在、且給我們造成大量死亡,同時,這一現實也就成為我們永不枯竭、充滿美醜與善惡的創作源泉。」秘魯作家巴爾加斯·略薩更為明確地說:「必須告誡那些排擠、壓追文學家的社會:文學是一團火。文學意味著不妥協,意味著反抗。作家之所以成為作家,就是因為他要抗議壓迫,揭露矛盾,批判黑暗。」一作家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不滿現狀的人。心滿意足的人是不可能寫作的;苟且偷安的人只能寫些胡言亂語。文學天才是在那些不滿現實、意識到周圍充滿了流弊、匾乏和沒落的人們中間產生的。文學永遠是反抗壓迫的武器,它決不接受加在身上的強力外衣;任何使它那柴瞥不馴的性格就範的企圖都必然失敗。文學可能被窒息而死,但它決不會妥協。」
1959年古巴革命的成功,對促進拉丁美洲意識的覺醒起了決定性作用。菲德爾·卡斯特羅的《致知識分子的講話》、切·瓦格拉和雷吉斯,德佈雷的革命理論埋在拉美作家中無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革命成功後的古巴被視為拉丁美洲的燈塔,吸引著追求光明和真理的作家。古巴的文學雜志《文學之家》組織各種活動,吸引各國作家來訪。這促進了作家的交流和了解,對拉美新小說的發展起著推動作用。1962年在智利康塞普西翁召開了一個「世界知識分子代表大會,有許多著名的作家參加了。在大會上,大家一致支持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事業,聲討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一個學術性的會議開成了政治性大會。大會上大家倡議拉丁美洲作家團結起來,互相交流,克服以前那種孤立無援的局面。果然,從此以後,各國作家都以自己的方式更加努力推動民族獨立和解放運動。正是他們共同培植了拉丁美洲新小說。因此有人把康塞普西翁大會召開的那一年,1962年,被看成是拉丁美洲文學「爆炸」開始的那一年,把大會看作「文學爆炸「的源頭之一。
㈥ 請問有人知道一些拉丁美洲的文學名著嗎
《百年孤獨》,被譽為「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社會圖景的鴻篇巨著」,是加西亞·馬爾克斯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現實主義文學作品的代表作。
《蜘蛛女之吻》 普伊格
《交叉小徑的花園》是南美的博爾赫斯一篇帶有科幻色彩的小說,主人公是一個中國人。
㈦ 拉美著名作家有哪些
奧拉西奧·基羅加,烏拉圭短篇小說家,詩人,代表作《關於愛情、瘋狂和死亡的故事》
胡里奧·科塔薩爾,阿根廷學者,小說家,代表作《跳房子》《動物寓言集》
奧克塔維奧·帕斯,墨西哥詩人,散文家,代表作《太陽石》
米格爾·安赫爾·阿斯圖里亞斯,瓜地馬拉小說家,詩人,代表作《玉米人》《瓜地馬拉傳說》
豪爾赫·博爾赫斯,哥倫比亞小說家,詩人,翻譯家,代表作《老虎的黃金》《沙之書》《小徑分岔的花園》
加西亞·馬爾克斯,哥倫比亞小說家,記者,代表作《百年孤獨》《一起事先張揚的謀殺案》《霍亂時期的愛情》
羅貝托·波拉尼奧,智利詩人,小說家,代表作《地球上最後的夜晚》《2666》
胡安·魯爾福,墨西哥小說家,代表作《燃燒的原野》《佩德羅·巴拉莫》
馬里奧·略薩,秘魯詩人,小說家,代表作《綠房子》《酒吧長談》《公羊的節日》
馬里奧·貝內德蒂。烏拉圭小說家,詩人,散文家,代表作《情斷》
何西‧雷薩馬‧利馬,古巴詩人
阿萊霍·卡彭鐵爾,古巴小說家,散文家,文學評論家,代表作《人間王國》《消失的足跡》
何塞·多諾索,智利小說家,代表作《淫穢的夜鳥》
埃內斯托·薩瓦托,阿根廷小說家,代表作《隧道》
烏斯拉爾·彼特里,委內瑞拉小說家,代表作《獨裁者的葬禮》
費爾南多·德爾·帕索,墨西哥小說家,代表作《帝國軼聞》
阿爾弗雷多·艾切尼克,秘魯小說家,學者,似乎沒有翻譯成中文的xiao
卡夫雷拉·因凡特,古巴小說家,編輯,代表作《平時和戰時一個樣》《二十世紀的一項任務》
《三隻憂傷的老虎》
奧古斯托·蒙特羅索,瓜地馬拉寓言家,代表作《黑羊》
曼努埃爾·普伊格,阿根廷小說家,代表作《麗塔·海沃茲的背叛》《紅紅的小嘴巴》《布宜諾斯艾利斯的事件》《永遠詛咒讀這本書的人》
㈧ 你為什麼喜歡拉美文學
我私人喜歡拉美文學,是因為一個字∶巫。范寧評說《左傳》,說「艷而富,其失也巫」。意思是文字華麗,但太多神怪之事了。拉美文學,也是這勁頭。
拉丁美洲是美國以南所有美洲地區的通稱,包括中美洲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的整個地區。拉丁美洲的命名,是由這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長期歷史發展的共同性決定的。
其中主要使用西班牙語的國家,稱為「西班牙美洲」;把巴西包括在內的時候,則稱為「伊比利亞美洲」。拉丁美洲則是其總稱。除了上述以拉丁語系的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法語為主要語言的國家和地區外,還包括使用英語的國家和地區。
具體表現
現代主義文學運動主要表現在詩歌方面。它的特點可以概括為:迴避內容的社會意義;講究形式美和節奏的音樂性;追求幻想的意境和感傷的情調;描寫雅緻的珍品和異國的風光。
最早在作品中表現出現代主義風格的詩人是墨西哥的薩爾瓦多·迪亞斯·米龍(1853~1928)。
「現代主義」這個名稱是由墨西哥浪漫主義詩人胡斯托·謝拉·門德斯(1848~1912)為古鐵雷斯·納赫拉(1859~1895)的詩集所作的序言中首次提出的。
㈨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只是一種寫作手法,並沒有明確嚴格的定義到底哪部作品是不是魔幻現實主義,拉美文學爆炸期間的作家中,每一個都獨具個人特色。鑒於你指定是拉美文學,我就近推薦你幾本我看過的書,有「眩暈」感的。
胡安·魯爾福 《佩德羅·巴拉莫》
科塔薩爾《萬火歸一》、《動物寓言集》(後者略微枯燥,但科塔薩爾語言很美)
巴爾加斯·略薩《胡利婭姨媽與作家》
我推薦的這幾本書除了《佩德羅·巴拉莫》以外,都不是作者的NO.1代表作。但閱讀時都能叫人產生一種類似《百年孤獨》營造出的氛圍感。除此之外,你還可以去看中國作家莫言的小說,他把魔幻現實主義和當下題材結合,非常有中國本土的魔幻特色。當然如果你不是很排斥農村題材的話,還可以看看李銳的《無風之樹》以及曹乃謙的《到黑夜想你沒辦法》,現代一點的可以讀阿乙的《鳥,看見我了》。這些作家幾乎都吸收了不少拉美作家的創作手法,又加以個人風格的融合和發揮,結合當下題材,十分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