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魯迅是現代小說之父

魯迅是現代小說之父

發布時間: 2022-05-02 12:25:34

❶ 魯迅的簡介 不要太多

魯迅,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http://ke..com/view/2004.htm

❷ 魯迅是什麼朝代的文學家

近代,是指中英鴉片戰爭開始(1840年)到五四運動(1919年)
現代,中國多指 1949 年至現在
當代,通常意義上所指的當代,是對人類發展歷史時間段的一個定性界定
魯迅,現代作家,還是中國現代文學之父,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

❸ 魯迅作為現代小說之父的貢獻是什麼結合《吶喊》《彷徨》熟悉作品論述。(論述題)

通常認為,魯迅對中國文學史的貢獻有三:

第一,作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之一,和胡適,陳獨秀,劉半農,錢玄同,傅斯年等人共同開辟了中國白話文學的先河,其作品《狂人日記》通常被認為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成型的現代白話小說(區別於《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古白話小說),其散文詩《野草》也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散文詩集。這都是開風氣之先的。

第二,參與發起了中國文學史上第一個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翻譯並介紹了多種外國文學,其譯著《毀滅》、《死魂靈》等至今仍是不朽的翻譯巨作。也影響了一代作家。

第三,開創了「雜文」這一文體的先河,成為中國知識分子用文筆直接介入社會,同黑暗的現實和麻木愚昧的國民戰斗的典範。其文字如警句,針砭時弊毫不留情,可以說開一代風氣之先,成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偉大的精神導師。

其他的還有,比如《故事新編》開創了「經典重讀」的解讀範式,《野草》引入了許多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因素,《中國小說史略》是第一部完整意義的中國小說史,具有極其重要的文學史意義等等,這些都是魯迅給中國文學史留下的寶貴遺產。魯迅的文章和行動,對後代人影響至深。

❹ 郭沫若、巴金、魯迅的資料

1.魯迅的: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筆名除魯迅外,還有鄧江、唐俟、鄧當世、曉角等。中國當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稱「文教思革」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祖籍河南省汝南縣,小時享受著少爺般的生活,慢慢家基衰敗變得貧困。青年時代受達爾文進化論和托爾斯泰博愛思想的影響。1898年魯迅從周樟壽更名為周樹人。1902年去日本留學,原在仙台醫學院學醫,後從事文藝工作,希望用以改變國民精神。1905—1907年,參加革命黨人的活動,發表了《摩羅詩力說》、《文化偏至論》等論文。期間曾回國奉母命結婚,夫人朱安。1909年,與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譯《域外小說集》,介紹外國文學。同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27年與許廣平女士結合,生有一男名周海嬰。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作品及《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共十八卷)。他的著作主要有《祝福》、《阿Q正傳》、《狂人日記》等。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具體可以看http://ke..com/view/2004.htm
2.巴金的: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巴金。漢族。祖籍浙江嘉興。清光緒三十年十月十九日(1904年11月25日)生於四川省成都府城北門正通順街。現代文學家、翻譯家、出版家,「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2005年10月17日因病逝世於上海。
「巴金」這一筆名源自他在法國留學時認識的一位巴姓的同學「巴恩波」,以及這位同學自殺身亡時巴金正在翻譯的著作的作者「彼得·阿歷克塞維奇·克魯泡特金」。他把這二人的名字各取一字,成為了他的筆名。
巴金出身於四川成都一個官僚地主家庭。父親曾在四川廣元縣做縣令,為官清正,辛亥革命後辭官歸隱。1914年母親去世。1917年父親也去世。自幼在家延師讀書。五四運動中接受民主主義和無政府主義思潮。1920年舊歷年底,祖父去世,巴金慶幸「家裡再也沒有人可以支配」他的行動了。1920年至1923年在成都外語專門學校(四川大學前身之一)攻讀英語,參加進步刊物《半月》的工作,參與組織「均社」,進行反封建的宣傳活動。1922年在《時事新報·文學旬刊》發表《被虐者的哭聲》等新詩。
1923年赴上海,不久到南京東南大學附中讀書,1925年夏畢業後,經常發表論文和譯文,宣傳無政府主義。1927年赴法國,翌年在巴黎完成第一部中篇小說《滅亡》,1929年在《小說月報》發表後引起強烈反響。1928年冬回國,居上海,數年之間,著作頗多。主要作品有《死去的太陽》、《新生》、《砂丁》、《萌芽》和著名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1931年在《時報》上連載著名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其中《家》是作者的代表作,也是我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卓越的作品之一。
1934年在北京任《文學季刊》編委。同年秋天東渡日本。次年回國,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出版「文學叢刊」、「文化生活叢刊」、「文學小叢刊」。1936年與靳以創辦《文季月刊》,同年與魯迅等人先後聯名發表《中國文藝工作者宣言》和《文藝界同人為團結禦侮與言論自由宣言》。
抗日戰爭期間輾轉於上海、廣州、桂林、重慶,曾任《吶喊》周刊(後改名《烽火》)發行人、主編,擔任歷屆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的理事。1938年和1940年分別出版了長篇小說《春》和《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1940年至1945年寫作了「抗戰三部曲」《火》。抗戰後期創作了中篇小說《憩園》和《第四病室》。1946年完成長篇小說《寒夜》。短篇小說以《神》、《鬼》為著名。抗戰勝利後主要從事翻譯、編輯和出版工作。巴金的長篇小說創作在我國現代小說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他的譯著也很多。解放後,他寫了許多優美的散文,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對生活的熱愛。
1949年出席第一次全國文代會,當選文聯常委。1950年擔任上海市文聯副主席。曾兩次赴朝鮮前線訪問,輯有《生活在英雄們中間》、《保衛和平的人們》兩本散文通訊集。1960年當選中國文聯副主席和中國作協副主席。「文革」中,遭到了殘酷的迫害。1978年起,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散文《隨想錄》。由他倡議,1985年建立了中國現代文學館。他的著作被
譯為多種文字。1982年至1985年相繼獲得義大利但丁國際榮譽獎、法國榮譽勛章和香港中文大學榮譽文學博士、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名譽院士稱號。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全國文聯副主席。
具體看http://ke..com/view/1717.htm
3.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中國共產黨黨員,曾任中國科學院院長,為當代著名之文學、史學界權威,蜚聲國際,努力世界和平運動,是我國現代著名的作家、文學家、詩人、劇作家、考古學家、思想家、古文字學家和著名的革命活動家。原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沫若。清光緒十八年九月二十七(1892年11月16日)生於四川省樂山縣觀娥鄉沙灣鎮。幼年入家塾讀書,1906年入嘉定高等學堂學習,1914年春赴日本留學,先學醫,後從文。畢業日本東京帝國大學醫科。這個時期接觸了泰戈爾、歌德、莎士比亞、惠特曼等外國作家的作品。1919年9月開始發表新詩。1921年,與郁達夫、成仿吾等組織「創造社」。同年8月,第一部詩集《女神》出版。「皖南事變」後,他寫了《屈原》《虎符》等六部歷史劇。新中國成立後,他擔任多種國家行政、科學文化方面的領導工作,同時堅持文學創作,出版了歷史劇《蔡文姬》《武則天》等多部詩集等作品。他是我國新詩的奠基人,是繼魯迅之後革命文化界公認的領袖。參加革命工作,三十餘年,為八一南昌起義之核心人物。歷任政務院副總理、全國文聯主席、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全國政協副主席。
1918年春寫的《牧羊哀話》是他的第一篇小說。1918年初夏寫的《死的誘惑》是他最早的新詩。1919年五四運動爆發,他在日本福岡發起組織救國團體夏社,投身於新文化運動,寫出了《鳳凰涅盤》、《地球,我的母親》、《爐中煤》等詩篇。 代表作詩集《女神》擺脫了中國傳統詩歌的束縛,反映了「五四」時代精神,在中國文學史上開拓了新一代詩風。1921年6月,他和成仿吾、郁達夫等人組織創造社,編輯《創造季刊》。1923年,他在日本帝國大學畢業、回國後繼續編輯《創造周報》和《創造日》。1923年後系統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倡無產階級文學。1926年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副主任。1924年到1927年間,他創作了歷史劇《王昭君》、《聶瑩》、《卓文君》。1944年,郭沫若歌頌明末女軍事家秦良玉《詠秦良玉》。
可以看http://ke..com/view/2021.htm

❺ 為什麼稱魯迅為「現代小說之父」

吶喊,彷徨,故事新編,因為取材的革新,描述的深刻和格式的特別,都是現代文學史上的開山之作。當年曾有人說他是文體家,因為他篇篇不同,不斷的創造新格式。尤其是吶喊,收集了現代白話文誕生以來最早的一批小說,包括前無古人的第一篇狂人日記

現代白話文小說在他手裡發端,也在他手裡成熟。他寫了最早的小說,然而一出手就是高峰,不同的格式(或曰文體)形成不同的流派,而不同流派的後來者,都難以逾越他們的這位祖師。

❻ 魯迅被稱為中國什麼之父

魯迅,中國現代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領導了新文化運動,被稱為中國現代文學之父,由中國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❼ 魯迅為什麼被稱為小說之父

因為魯迅發表中國歷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狂人日記》是魯迅創作的第一個短篇白話日記體小說,也是中國第一部現代白話文小說,寫於1918年4月。該文首發於1918年5月15日4卷5號的《新青年》月刊,後收入《吶喊》集,編入《魯迅全集》第一卷。

(7)魯迅是現代小說之父擴展閱讀

小說通過被迫害者「狂人」的形象以及「狂人」的自述式的描寫,揭示了封建禮教的「吃人」本質,表現了作者對以封建禮教為主體內涵的中國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現了作者深刻的懺悔意識。作者以徹底的「革命民主主義」的立場對中國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時對中國的甚至是人類的前途表達了深廣的憂憤。

❽ 魯迅的簡介,作品,故事,詩歌

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出版有散文詩集《野草》。

魯迅,中國現代小說之父,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光緒七年八月初三(1881年9月25日)生於浙江省紹興府會稽縣(今紹興市)東昌坊口。原名周樟壽,字豫山、豫亭、豫才。1898年更名為周樹人。1918年以「魯迅」為筆名,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在此之前,他是一名醫生,因戰亂奮起改行為作家。魯迅生平是一個「愛書如命」的人。1936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於上海。著作收入《魯迅全集》。
編輯本段作品及簡介
少年時代在家塾學習詩書經傳,喜歡野史雜錄和民間繪畫藝術。1898年就讀於洋務派創辦的南京江南水師學堂,數月後重考入江南陸師學堂附設的路礦學堂,開始接觸新學。1902年到日本留學。4月入弘文學院,1904年4月結業,6月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這一時期開始參加各種民族民主革命活動,廣泛涉獵西方近代科學文藝書刊。最早的一篇譯述文章《斯巴達之魂》前半部分發表於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後半部分載於第9期);同年在東京出版了第一本翻譯科幻小說《月界旅行》。 1906年棄醫學文,希望以文藝改造國民精神。籌辦文藝雜志《新生》,未果,轉而在《河南》雜志發表《人之歷史》《摩羅詩力說》《文化偏重論》等重要論文。與周作人合譯《域外小說集》第一集,1909年出版。1909年夏回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辛亥革命後任紹興師范學校校長。1911年用文言寫了第一篇小說《懷舊》,思想特色和藝術風格,都與後來小說相同,捷克學者普實克認為它是「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聲」。1912年2月應蔡元培之邀,赴南京教育部任職,後隨教育部遷往北京。1918年5月開始以「魯迅」為筆名在《新青年》發表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狂人日記》。
1918年到1926年間,魯迅陸續創作出了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雜文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南腔北調集》;散文詩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等專集都被收錄在各類教材中。其中,1921年12月發表《阿Q正傳》,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開辟了白話小說之先河。其中《孔乙己》本文收錄在《吶喊》中,是在《阿Q正傳》之前翻譯社會的封建思想的主要篇章.
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學生愛國運動,被北洋政府所通緝,南下到廈門大學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當時的革命中心廣州,在中山大學任教務主任。1927年10月到達上海,開始與其學生許廣平同居。1929年,兒子周海嬰出世。1930年起,先後參加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和中國民權保障同盟,反抗國民黨政府的獨裁統治和政治迫害。從1927年到1936年,創作了歷史小說集《故事新編》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雜文,收輯在《而已集》《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編》《且介亭雜文末編》《集外集》和《集外集拾遺》等專集中。魯迅的一生,對中國文化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熱忱關懷、積極培養青年作者;翻譯外國進步文學作品和介紹國內外著名的繪畫、木刻;搜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學,編著《中國小說史略》《漢文學史綱要》,整理《嵇康集》,輯錄《會稽郡故書雜錄》《古小說鉤沈》《唐宋傳奇錄》《小說舊聞鈔》等等。
1936年10月19日清晨,魯迅逝世於上海。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自發地來為他送行,在他的靈柩上覆蓋著一面旗幟,上面寫著「民族魂」(沈鈞儒手書)三個字。 葬於虹橋萬國公墓。1956年,魯迅遺體移葬虹口公園,毛澤東為重建的魯迅墓題字。
1938年出版《魯迅全集》(二十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魯迅著譯已分別編為《魯迅全集》(1957年版本,十卷),《魯迅譯文集》(十卷),《魯迅日記》(二卷),《魯迅書信集》,並重印魯迅編校的古籍多種。1981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六卷)。2005年出版了《魯迅全集》(十八卷)。北京、上海、紹興、廣州、廈門等地先後建立了魯迅博物館、紀念館等。魯迅的小說、散文、詩歌、雜文共數十篇(首)被選入中、小學語文課本。小說《祝福》《阿Q正傳》《葯》等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魯迅的作品被譯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種文字,在世界各地擁有廣大的讀者。

❾ 為什麼說魯迅是現代的小說奠基者

魯迅的生平與創作道路
出身:「小康墜入困頓」
求學:「逃異地,走異路,尋求別樣的人們」
棄醫從文 ————「幻燈片事件」
精神界戰士的「摩羅詩力」
「半夜裡有人喊著說」 ————從《吶喊》到《彷徨》
時代與思想的轉換: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從小說到雜文。
「民族魂」 ——「中國現代的孔夫子」
第二節《狂人日記》 《阿Q正傳》
《狂人日記》——「精神界戰士」的「吶喊」
一 、《狂人日記》——魯迅小說創作的序言與總綱
《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充滿了尖銳而深刻的理性批判精神。它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禮教的「吃人」本質,也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旨在改造社會和人生的革命人道主義情懷。《狂人日記》不僅是「五四」新文學徹底反封建的戰斗「宣言」,也是魯迅此後小說創作的總「序言」和「總綱」
現實主義和象徵主義相結合的藝術創新,擴大了小說的審美張力,從不同的思路解讀「狂人」形象,可以得出不同的認識。
這些內容與形式上的現代化特徵,調整、更新了我國傳統的創作思維和審美習慣,具有為現代文學奠基的價值和劃時代的意義。
二、《狂人日記》的地位
★開辟中國文學「現代」歷史新天地的第一 聲「吶喊」
★作為思想家的魯迅小說-—文學創作的宣言與總綱
「發現只有小說才能發現的,這是小說存在的唯一理由。
發現的連續不斷(而非寫出的作品的多少)造就了歐洲小說的歷史」。
——昆德拉《小說的藝術》
思想意義與語言形式的發現,發現即原創
《狂人日記》的兩大發現——
�8�9 關於「吃人」
�8�9 關於「狂言」
思想內容:「憂憤深廣」
語言形式:「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
——(魯迅《新文學大系二集�6�1序》)

(一) 《狂人日記》的第一大發現:
關於「吃人」
「《狂人日記》實為拙作。……後以偶閱《通鑒》,乃悟中國人尚是食人族,因成此篇。此種發現,關系亦甚大,而知者尚寥寥也。」
——1918年8月20日,致許壽裳信
在《狂人日記》及魯迅文學文本語境中,「吃人」有多重含義:
�8�9 肉體上——寫實
�8�9 精神上——象徵
�8�9 與「立人」相對——
「人」與「奴隸」相對,「不把人當做人」,「使人不成為人」,指任何形式和任何范圍內的人對人的壓迫和奴役……
《狂人日記》文本中圍繞「吃人」的
三個發現:
�8�9 「吃人」的歷史:
「從來如此」
�8�9 「吃人」的社會:
「人人如此」
�8�9 「吃人」的發現者和反抗者:
「我」也如此
1、「吃人」的歷史: 「從來如此」
「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有四千年吃人履歷」
「沒有年代」——包括所有年代,非單指某一或某些歷史年代。
「中國人向來就沒有爭到過『人』的價格,至多不過是奴隸,到現在還如此。然而下於奴隸的時候,卻是數見不鮮的……。
一、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
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這一種循環,也就是『先儒』之所謂『一治一亂』……創造這中國歷史上未曾有過的第三樣時代,則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人』的時代。」
——魯迅《墳�6�1燈下漫筆》

對民族文化歷史傳統(正統、中心、主流)的宏觀歷史概括與指控,實則是對傳統文化歷史的意識形態批判——代表統治階級價值體系,體現其利益,論證其合理合法性與權威性、神秘性的「廣告」。
——「正視」與「瞞和騙」:
以「仁義道德」的名義(表象)「吃人」(本質)。
正統文化的歷史積淀與文化心理結構的內化
——懷疑與顛覆: 「從來如此,便對嗎?」
2、「吃人」的社會:人人如此
「也有給知縣打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佔了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
「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妹子是被大哥吃了,母親知道沒有,我可不得而知。
母親想也知道;不過哭的時候,卻並沒有說明,大約也以為應當了。記得我四五歲的時候,坐在堂前乘涼,大哥說爺娘生病,做兒子的需割下一片肉來,煮熟了請他吃,才算好人;母親也沒說不行。一片吃得,整個自然也吃得。但那天的哭法,現在想起來,實在還叫人傷心,這真是奇怪的事!」
解 讀

為何是人人如此呢?——封建專制與「一級一級地制馭著」的「食物鏈」。
「我們自己是早已布置妥帖了,有貴賤,有大小,有上下。自己被人凌虐,但也可以凌虐別人;自己被人吃,但也可以吃別人。『一級一級地制馭著』不能動彈,也不想動彈了。因為倘一動彈,雖或有利然也有弊。」
解 讀
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狼與羊,「吃與被吃」「被吃與吃」,國民性及其劣根性的二重社會身份角色及心理性格。
主子:既有主子性又有奴才性
主奴根性
奴才:既有奴才性又有主子性

(阿Q及《阿Q正傳》的「未庄」社會與國民性典型)

人人如此與無處無時不在,普遍滲透在文化各階級、各階層各角落的「臣民的暴政」、「多數的專制」,「集體無意識」「庸眾的群體」「犧牲與看客」……

「用歷史和數目的力量集合成的無主名無意識的殺人團」,「無物之陣」,哪一個人或哪一部分人的罪錯與悲劇和民族整體(「中國人」)的文化的罪錯與悲劇
悲劇的模式:誰之罪——
「冤有頭,債有主」?
「× × ×(如祥林嫂)究竟是被誰(什麼)吃掉的?」

「主子與奴才」,對立的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而在精神上吃人的「同謀」關系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看客與戰士」、為奴隸反抗戰斗的戰士與愚昧、麻木的「庸眾」之間「復仇」關系
——孤獨、悲哀與絕望,「絕望的抗戰」。
3、「吃人」的發現者和反抗者:「我」也如此
「四千年來時時吃人的地方,今天才明白,我也在其中混了多年;大哥正管著家務,妹子恰恰死了,他未必不和在飯菜里,暗暗給我們吃。
我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現在也輪到我自己,……
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當初雖然不知道,現在明白,難見真的人!」
「更多得更無情的解剖我自己」
無可逃避的文化宿命與罪感
深刻的文化反思與自我懺悔
救贖
關於「吃人」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①用「吃人」來整體批判和徹底否定傳統歷史和文化,針對
a「家族禮教的弊害」;
b正統的、主流的、中心的統治地位的歷史文化「傳統」,即正統,即作為幾千年中國封建社會歷史傳統中的意識形態體系,文化歷史的意識形態批判。
——並非文化歷史傳統的全盤否定或民族虛無主義。

魯迅對中華民族歷史與文化以及文學傳統中「精華」部分的尊重與傳承,如對非傳統的或反傳統的神話傳說《史記》、屈原、野史、雜記、筆記、嵇康、《紅樓夢》等,輯錄整理很多古書,較著名的有《會稽郡故書雜集》、寫作《中國小說史略》、(配有自己輯錄的資料《古小說鉤沉》、《唐宋傳奇集》、《小說舊聞鈔》。
關於「吃人」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②從傳統到現代的「解構」與「重構」:顛覆與解構中國的文化傳統,但同時又反對沒有創造與建設的破壞。

他認為沒有建構的純粹顛覆,沒有「理想之光」的破壞,是「盜寇式的破壞」與「奴才式的破壞」。——「你們要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立人」的思想、「救救孩子」、「真的人」,「從未有過的第三種時代」……被破壞與創造,不可逃避的責任與使命,歷史懺悔和文化反思中重構民族文化認同。
關於「吃人」問題的進一步思考:
③反思及其隱喻的啟示意義:

a、認識中國的歷史與文化傳統;
b、現實意義;
c、沉思人類文化(文明)、世界歷史的啟示意義。
閱讀與思考:
吃人者「吃人」時隱秘的深層心態。
吃人者「吃人」的策略。
吃人者的形象。

❿ 魯迅先生是當代作家還是現代作家

魯迅先生是現代作家。

魯迅,中國現代偉大的文學家和思想家,新文化運動的奠基人。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的封建家庭。青年時代受進化論思想影響。

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為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對吃人的封建制度進行猛烈地揭露和抨擊,奠定了新文學運動的基石。

(10)魯迅是現代小說之父擴展閱讀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他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發展具有重大影響,蜚聲世界文壇,尤其在韓國、日本思想文化領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被譽為「二十世紀東亞文化地圖上占最大領土的作家」。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

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斗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他所創作的雜文更是中國社會、政治、歷史、法律、宗教、道德、哲學、文學、藝術乃至文化心理、民性、民情、民俗的網路全書。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而作為美術愛好者魯迅大量引進了西方木刻、版畫作品,並在精神、理論和精神等多方面支持青年人學習木刻、版畫藝術,極大的推進了現代木刻、版畫在現代中國的傳播與發展,為現代中國的美術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熱點內容
經典現代總裁言情小說 發布:2024-12-27 00:11:28 瀏覽:659
女主重生空間抗日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 發布:2024-12-27 00:03:28 瀏覽:466
韓語小說書籍推薦入門 發布:2024-12-27 00:02:44 瀏覽:935
異界帶游戲系統的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2-27 00:01:10 瀏覽:171
文筆好的言情網游小說 發布:2024-12-26 23:48:46 瀏覽:873
完結古代仙俠小說排行榜 發布:2024-12-26 23:47:25 瀏覽:38
好看的年代文小說推薦最近完結 發布:2024-12-26 23:20:48 瀏覽:781
言情小說玉夫人 發布:2024-12-26 23:12:01 瀏覽:596
松贊干布小說言情 發布:2024-12-26 22:53:38 瀏覽:273
斗破蒼穹聽書全集免費 發布:2024-12-26 22:45:05 瀏覽: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