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狂人日記到枯河談現代小說的發展
『壹』 魯迅的小說創作對中國小說現代化有什麼貢獻
魯迅是中國現代小說及現代小說理論的開創者。魯迅文學創作的主要成就在小說。他以《吶喊》、《彷徨》顯示了「五四」文學革命的「實績」,開創了現代小說的先河。現代小說在他手裡開創,也在他手裡成熟。他的小說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作家。他不僅是現代小說的開創者,而且也是現代小說的理論開創者。他的小說理論,來源於他豐厚的文學理論觀念,更得源於他的創作經驗,比那些純粹的小說理論,更具有說服力和指導性。首先,魯迅先生創作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化小說」,為中國小說走向世界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以平等的態度對待普通民眾,寫出了"人的覺醒";他用白話創作,用截取生活片斷的方法來顯示生活的全貌;他用種種方法揭示人物性格的復雜性;他吸收和借鑒了現代西方小說的經驗,使敘述方式和敘述角度多樣化;他是中國小說走向現代化的優秀旗手。從中國小說發展史來看,魯迅確是現代小說的開山鼻祖。1918年《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 發表於《新青年》,以「深切和格式的特別」而成為中國現代小說的偉大開端。其次,魯迅的小說作品既使人感受到一種沁人心脾、回味無窮的感性美,又揭示著催人奮進、閃爍著時代光輝的理性美。魯迅是第一個中國新文學史上最深刻的反映農民問題的偉大作家。當述及1922年至1925年北京文壇成了「寂寞荒涼的古戰場」之後,魯迅又發現其間從四處鄉間跑來北京「僑寓」的一代年輕作者,所寫小說往往「隱現著鄉愁」,魯迅稱之為「鄉土文學」。這一命名也成為經典之論,被後起的研究者所廣為採納。魯迅「命名」不同於生硬地照搬某些洋概念,更不同於簡單的拿文壇的事例去「證實」某種概念的存在,而是把構成文學史現象的最有特徵的表現,上升為一種理論的概述與定位。類似的「命名」在魯迅的其它論述中都有表現,如論述莽原社為「聊以快意」的一群,狂飆社對惡濁社會的譏刺搏擊以及「虛無的反抗」,「未名社」在將「泥土的氣息」移在紙上,等等。魯迅尋找這種種不同創作傾向之間的轉換或對立的關系,實際上這幾個社團又都環環緊扣,此起彼伏地裝點了20年代中期的文壇。
他站在人民本位的立場上,把中國人的主題—— 連同他們的破衣衫、悲哀的命運和痛苦靈魂帶領了長期為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盤踞的文學殿堂。在以往的作品中看到了太多的虛幻的民生,人民還是在水深火熱之中煎熬,魯迅以作品將人民從精神上解脫,這是一種從理論上的改觀。在魯迅的筆下,我們既看到了被兵匪官僚折磨得成為木偶人一般的中年閏土,也看到了像雙喜、阿發一樣機智能幹、純朴無私的農村少年。魯迅這些洋溢著濃郁鄉土氣息的作品,為中國現代鄉土文學奠定了雄厚的基石。在魯迅反映下層人物的作品中,他的著意描寫並非是那些惺惺相惜般的無病呻吟,總是把活生生的現實同殘酷的封建制度以及國人所具有的劣根性緊密相連,以現實中的小事刻畫出重大的社會問題。比如,《孔乙己》中的孔乙己,既是被科舉制度愚弄乃至毀滅的一個下層知識分子,又是一個不能清醒遭人恥笑的的可憐人物,給人留下一個可悲、可嘆的鮮活人物形象,令讀者無不深深思索。同樣《一件小事》中,啟示知識分子正視自己的陰暗面,向滿身塵垢卻正值無私的「卑賤者」學習,從他們身上尋求希望和力量。第三,魯迅在新文學所採取的不同思路讓我們看清了新知識者在資源建構上的不足。魯迅在師承上,他支持錢玄同,肯定文學革命的白話文文言,「白話在生長,總當篤信進化論,相信「文學救國」的思想倫理意義,而且在白話文問題上以《新青年》主張以後為大關鍵」。在他的文學思想上,他承章太炎而來追慕魏晉文學的事實也早為論家所注意了。魯迅通過發掘提煉特定的文學現象來把握文學進程,並在解釋這些現象時,充分注意其與社會思潮的聯系,注意形成典型文學現象的創作心態與情感表達方式。這樣,所謂「歷史的聯系」就是很具體可感。魯迅通過文學現象的提煉去展示文學發展過程的方法,能做到抓住要點總攬全局,抓環節體現過程,這是文學史研究的一種卓有成效的方法,至今仍不失其方法論上的啟示意義。他的作品是現實與理想緊密相連的完美整體,他秉承了諸家的眾才之長,既深刻鞭撻黑暗封建社會的殘酷,又把人類美好理想深情寄託出來,但絕不是虛幻的烏托邦式的超現實理想。譬如,他在《燈下漫筆》中寫道「……這人肉的宴席現在還排著,有很多人還想一直排下去。掃盪這些使人者,掀掉這宴席,毀壞這廚房,這是現在的青年的使命!」人如其人,文為心聲。魯迅是現代文學的奠基人,魯迅通過自己的作品把現實與理想完美結合起來。魯迅宛如滾滾長江之上的一顆熠熠閃光的指路航標,魯迅的作品永遠是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寶庫中一顆珍貴瑰寶。
『貳』 狂人日記中封建禮教怎麼吃人狂人日記對現代有何意義宋詞如何產生、發展
封建精神。魯迅自述,《狂人日記》受到了果戈理同名小說和尼采思想的影響,但卻「比果戈里的憂憤深廣,也不如尼採的超人的渺茫」。《狂人日記》對封建制度和禮教的揭露和批判是多層次逐步展開的:第一個層次是先從外部環境上揭示吃人的普遍性, 進而通過狂人的聯想,把歷史和現實具體的肉體上的吃人,上升到了仁義道德等綱常名教吃人的更深的層次。第二個層次,從家庭內部著眼,來透視封建禮教所依存的基礎――家族制度的罪惡。「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度的象徵。「大哥」並不是有意的迫害狂人,但是他所遵奉的禮教制度觀念卻決定了他必須要按照社會傳統的意志來消滅狂人的叛逆意識,所以也參與到了吃人的行列中。第三個層次,通過狂人的自我反省,把封建綱常名教「吃人」的含義引向了深廣:狂人也被綱常名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尤其是狂人所說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歷」的我,顯然不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處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禮教控制之下的「中國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對封建禮教吃人本質的最深層次的揭露和批判。
『叄』 《狂人日記》主要人物,環境背景,情節概述(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小說主旨
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舊禮教的弊害,「本草什麼」:該書曾經提到唐代陳藏器《本草拾遺》中以人肉醫治癆的記載,並表示了異議。這里說李時珍的書「明明寫著人肉可以煎吃」,當是「狂人」的「記中語誤」。大哥說……煮熟了請他吃:這是封建社會的一種愚孝行為。其主要思想都在於喚起人們的覺醒。啟蒙主義.《狂人日記》的創作,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祈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他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 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掌握狂人形象的關鍵,就在於對狂人是真狂還是假狂的理解.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徵形象。狂人的「狂」,是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則在於他「超前」的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並且被歷史所證明是正確的,只是他說出了當時的人們不敢說或者是還沒有說出的駭人聽聞的話。把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禮教,很好地表現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識,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作品重視典型環境的描寫、重視細節的真實性、重視人物性格的統一性等方面。無論是路人對他的態度,還是何先生對他的診斷,都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現象,從來如此.在作品中,除了現實主義的方法外,象徵主義也時常可見。《狂人日記》的思想性.魯迅有意通過「迫害狂」患者的感受,通過他在精神錯亂時寫下的譫語,從某些「人吃人」的具體事實,進一步揭示了精神領域內更加普遍地存在著的「人吃人」的本質,從而對封建社會的歷史現象作出驚心動魄的概括。借實引虛,以虛證實。本意為「瘋子,精神不正常者」,是貶義。 是指性格放盪不羈,做事風風火火,干凈利落!強烈追求極至和絕對的人。現多用做褒義,對這種精神作出贊許,已經不是表層的「瘋瘋癲癲」了。為一件事盡全力拚搏的人。 行為與眾不同,略顯瘋狂的人。分享給你的朋友吧:人人網新浪微博開心網MSNQQ空間
對我有幫助
1
『肆』 談談狂人日記現代性意義的理解
狂人日記》以表現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第一篇具有現代精神與現代文學意味的白話小說。
首先,《狂人日記》的現代性意義表現為作者在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洞悉中體現的一種空前千古的現代理性精神。魯迅將他在長時期對封建社會歷史文化的沉思中磨銳的理性鋒芒,直接刺向被仁義道德一類冠冕堂皇的假面掩蓋著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內核,剝露出兇殘的「吃人」真相。小說切開歷史的縱剖面,活現出舊中國是一個幾千年時時吃人的地方,而這種吃人的慘劇如恢恢天網,籠罩社會。從趙貴翁到大哥,從醫生到路人,「自己想吃人,又怕別人吃,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吃人的場面又是如此暴戾:「易子而食」,長幼在劫,食肉寢皮,無所不施。這篇「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的小說實乃一篇囊括數千年宗法制度吃人總罪狀的檄文,它以其熱烈的憎惡拆穿「從來如此」的封建宗法教義,對封建主義的批判是一種完全的體現了「醒來的人的真聲音」的理性自覺,具有鮮明的現代意識。
其次,《狂人日記》的現代精神體現在它所表現的五四啟蒙時期深沉的憂患意識與自省精神。所有的人(除去「我」),都是要「吃人」的,無論是社會受益階層的趙貴翁,作為「禮教」和「家長制」化身的「大哥」,還是社會非受益階層的「佃戶」,「給知縣打枷過的」,「給紳士掌過嘴的」,「衙役佔了他妻子的」,「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還是專業人員的醫生,包括自己的母親,無一例外,特別是青年、小孩,都為人吃人的社會所深深戕害,這樣一個吃人者用禮教殺人的兇殘嚴酷與被吃者的麻木不醒是一種何等可怕的民族現實,從中不難看到作者對民族命運憂憤深廣的情懷。當然《狂人日記》對民族歷史的批判與作家自身文化心理的自省是結合為一體的。當狂人在聯想之中覺得自己「未必無意之中,不吃了我妹子的幾片肉」時,便由被害者的恐怖轉化為加害者的恐怖,由被害者的控訴轉化為加害者的深深自責,從中蘊含了復合在狂人形象中的創作主體人格對自身無情、沉痛的剖析。
本回答由網友推薦
『伍』 談談狂人日記(有點沒讀懂)
好吧~魯迅的狂人日記哈
幫你找的
1.《狂人日記》中的主人公狂人,是作為現代小說史上第一個反叛者出現
的,其中不無魯迅自身的戰斗光澤「有時候仍不免吶喊幾聲,聊以慰籍那在寂
寞里賓士的猛士使他不悼於前驅」,狂人首先是猛士,他在反封建的斗爭中,
充滿著「義勇和正氣」,其力量來源於對封建制度的深刻認識。二十年代,是
思想啟蒙的時代,同時也是思想意識開始萌芽的時代,當時對於這萌芽後的含
苞欲放,還需進行一場血與肉的搏鬥,狂人這樣做了,「從來如此,便對么」?
覺醒者的狂人發出了這樣的詰問,正是對幾千年封建文化及其代表勢力的懷疑
與否定。狂人執著勇猛,看穿一切「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
斜斜每頁上都寫著『仁義道德』的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
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都是『吃人』!」用「吃人」兩個字作
了簡明直接的概括和深入骨髓的揭露和批判。他對舊制度的這種縱橫睥睨,通
貫歷史的深刻剖析,相當徹底地揭穿了封建制度與封建禮教的反動本質。《狂
人日記》的價值在於以「狂人」特有的心理躁動深刻地揭示出覺醒者向封建文
化的宣戰,亦即「表現的深刻」。狂人雖然已經覺醒了,對於覺醒後該怎樣,
他卻認識很朦朧,但他那種反封建的勇猛與執著精神和堅定的信念無疑為知識
分子作了表率作用,是值得他們學習的,這也正是魯迅的目的所在。
2.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的特色,使後來的許多研究者為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的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嘆服於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將對《狂人日記》進行個人化的解讀,其中自然有偏頗之處,然而作為一位讀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權力。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過「常人視角」敘述出來的: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的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因為在小說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通過常人視角,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比如小說的第一節中狂人記道: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因為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裡,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葯,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裡,卻是這樣的情形: 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符合邏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的病例的記載。由於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並且護理過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以上是對《狂人日記》的第一層解讀,然而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的假象,看到魯迅以象徵的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的批判棗在這里,我將它作為我的第二層解讀,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層批判」。 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的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這是在《狂人日記》發表的當時和以後,大多數評論者所解讀出來的共同結果。在這種解讀中,出現了一個時代化的批判對象:「傳統禮教」----這正是新文化運動著力批判的對象。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以此為自己批判的焦點,是無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確是魯迅當時的創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來: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另外,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正因為有了這種共同的解讀,《狂人日記》才被作為「五四」啟蒙運動的一個文學範本,通過它,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個文本在它被創作完成之後,便脫離了作者成為獨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時代中,不同的讀者將會有不同的解讀出現。正如世紀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記》可以解讀出的第三層意義:這就是狂人「對人類的深層批判」。 依然是通過「狂人視角」關照周圍世界的真相:敢於對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提防、傾軋、殘殺,並且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扼止的惡性循環: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於是狂人呼籲人類和睦相處: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 然而: 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 對人類整體的批判也許並非魯迅創作時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卻具有廣闊的共時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決不僅止於五四前的中國國民而可以延伸到整個人類;其批判所指的人類劣根性也不是僅僅消滅「封建文化制度」並可以根除----也許它本就是人類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個分子,永遠無法消除,並將在最終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這徵兆,我們在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可以將地球毀滅幾千次的核武器、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對地球的污染、因人類道德淪喪爆發出來無法治癒的世紀疾病「愛滋」……魯迅正是因為看到了人類的這種難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絕望,「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後才不是一個「感嘆號」而是「省略號」。在他看來,這呼聲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的鐵屋子裡的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脫的痛苦。 然而魯迅始終是一位直面現實的勇士,即使他內心中已經感到絕望卻仍然站起來進行絕望中的反抗。而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並非全部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人在呼籲保護地球、建立綠色家園,有人在「以筆為旌」,尋找人類的終極價值……雖然這呼聲十分微弱,但卻令人看到了人類世界的最後曙光
希望對你有幫助哦~~
~~*^0^*~~
『陸』 簡析魯迅的現代都市小說
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化戰線上的主將,與現代傳媒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可以說,現代傳媒是魯迅先生進行戰斗的主要陣地,特別是報刊,構成了魯迅先生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魯迅先生一生受現代傳媒的影響很大,不僅密切關注著革命的和進步的報刊宣傳工作,也對當時形形色色的各種反動報刊作過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對當時各種新聞現象進行過獨具特色的解讀和評價,並在報刊上發表了大量作品。是現代傳媒,促進魯迅先生的創作,並讓魯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戶曉,確立了魯迅先生在文壇上的地位。
一、現代都市傳媒催生魯迅先生的不朽作品
現代社會與古代、近代社會的區別之一,是工業的發展而導致城市,特別是大都市的形成。城市在社會生活諸多領域內擁有製造信息和發布信息的權利,為現代傳媒的產生提供了土壤,報紙、雜志、廣播、電視、網路等就應運而生了。在現代社會歷史進程中,現代傳媒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社會的先鋒」 ① ,「使事物所以然的動因」②,把媒介視為推動人類和社會進步的力量。胡適也曾說過,「如果沒有《新青年》同人的組織,倘若沒有他們這一班人的提倡,白話文學的運動至少要推遲幾十年」③。
毋容置疑,報刊對於近現代中國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民國初期,陳獨秀說:「我辦報十年,中國局面全改觀。」這實在不是自誇之詞!新文化運動自媒體起,《新青年》及其背後的魯迅、胡適、陳獨秀等巨子,站在了當時社會最風雲激盪的思想旋渦之中,而他們之所以能對社會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與報刊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因為,在魯迅先生生活的年代,報刊是當時的主要媒介。魯迅先生的不朽作品,就是「聽將令」而為進步的現代傳媒創作的。
在《〈吶喊〉自序》中,魯迅先生曾說起他的創作經過和緣由。《新青年》編輯金心異(錢玄同)來拜訪魯迅,與魯迅先生有一段意味深長的談話:
「你鈔了這些(指古碑)有什麼用?」
「沒有什麼用。」
「那麼,你鈔他是什麼意思呢?」
「沒有什麼意思。」
「我想,你可以做點文章……」
……
「假如一間鐵屋子,是絕無窗戶而萬難破毀的,裡面有許多熟睡的人們,不久都要悶死了,然而是從昏睡到死滅,並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現在你大嚷起來,驚起了清醒的幾個人,使這不幸的少數者來受無可挽救的臨終的苦楚,你倒以為對得起他們么?」
「然而幾個人既然起來,你不能說決沒有毀壞這鐵屋的希望。」
為著「毀壞這鐵屋的希望」,魯迅終於答應「做文章了」,「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記》。從此以後,便一發不可收拾。」④
從這段著名的談話可知,促使魯迅進行新文藝創作的是《新青年》。進步的現代傳媒,是催生魯迅的力量。魯迅求學之日起,就受到現代傳媒的影響,如康有為、梁啟超等組織的強學會《中外紀聞》、《強學報》等。到日本留學後,更廣泛地接觸了各種傳媒。經過長期的思想、文學、社會等方面積累,一旦遇到符合魯迅文學、人生理想的傳媒,在文學革命形勢的召喚下,魯迅終於「聽將令」而厚積厚發,「一發不可收拾」地創作了大量的不朽作品。據統計,魯迅一生共在《晨報》、《京報》、《申報》、《世界日報》、《中華日報》、《國民新報》等15家日報,《新青年》、《語絲》、《作家》、《文學》等78家期刊,以及《現代中國》、《國際文學》等9家外文報刊等103家報刊發表過742篇文章。是報刊,催生了魯迅先生的創作,讓國人認識了魯迅,讓魯迅的名字和作品傳遍了中國和世界。
提起魯迅,就不能不提他的雜文。魯迅的雜文可以說是中國現代文化的一部「史詩」,它不但記錄了魯迅一生戰斗的業績,同時也記錄了魯迅那個時代中國的思想史和文化史。而魯迅的雜文,又是為了適應報刊的需要而寫成的,也就是為了配合形勢發展的需要、革命斗爭的需要而創作的。
二、現代都市傳媒為魯迅先生在文壇地位的確立提供了陣地
戰士的陣地在哪?在戰場;魯迅的陣地在哪?在報刊。魯迅一生中給敵人大量的匕首和投槍是從哪裡射出的?也是報刊。報刊是魯迅進行戰斗的主要陣地,也構成了他的主要文化生活環境。
(一)現代都市傳媒為魯迅作品提供沃土和園地。
魯迅的大量作品往往先在報紙雜志上發表,然後編集出版。其單篇作品大多發表於北京、上海兩地報刊,也有偶發於其他地方的報刊,如天津的《天下篇》。報紙副刊是魯迅發表文章作品的主要園地,為魯迅雜文的發表提供了平台,為魯迅作品提供沃土和園地。
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新文學的偉大豐碑,也是國際公認的世界名著,最初便是在《晨報》副刊上連載後轟動全國的;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是報刊,讓人們認識魯迅,了解魯迅,認同魯迅,進而尊崇魯迅;是報刊,讓魯迅的名字深入人心,為魯迅小說的價值及其在文學革命中地位奠定了鞏固的基礎。
(二)現代都市傳媒讓魯迅先生的作品迅速傳播並產生廣泛影響
1、魯迅生活的時代現代都市傳媒比較發達,為他作品的快速傳播提供了可能
清朝末年,因革命形勢風起雲涌,迫切需要輿論的配合。民間報刊隨之而產生,最早是同治十二年在漢口出版的《昭文新報》,「後此,《時務報》與《時務日報》等接踵而起,一時報紙,興也勃焉」。⑤ 「舉其著者,如長沙之湘學會、時務學堂……等,尤其不可以計數,而每會必有一種出版物以發表其意見。於是維新運動,頓呈活躍之觀,而雜志亦風起雲涌,盛極一時。」⑥據戈公振統計,比較知名的日報光上海一市就有《蘇報》、《中國公報》等42種,雜志有《農學報》、《國粹學報》、《進步》等46種。北京、廣州、天津、長沙等地也有各種各樣的報紙雜志。幾乎與此同時,科學技術迅猛發展,電子傳媒也應運而生。1922年底,美國記者奧斯邦在上海開辦「中國無線電公司」,成為我國境內的第一座電台。 1926年10月1日,國人自辦的第一座電台——哈爾濱廣播無線電台正式開播。 1928年8月1日,國民黨的中央廣播電台開始播音。1924年,英國人貝爾德發明了最原始的電視機,用電傳輸了圖像。1905年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誕生,此後電影業發展較快 ,特別是20年代後的大都市上海,電影更成為一種時尚。
早在1923年,陳獨秀就敏銳地指出白話文運動發生的原因在於「中國近來產業發達,人口集中」。⑦近年來,在考察五四運動或者說「新文學」的發生時,已經有不少研究者開始注意中國民族工業的勃興、現代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現代印刷出版業的發展、現代都市傳媒的興起以及現代市場的形成等等現代性因素所構成的特殊歷史條件。魯迅有幸,他生活在一個現代媒介比較發達的時代,報刊、書籍、電台、電影等給魯迅提供了最快捷、最廣泛的信息,從而為他提供了大量的創作素材。
也正是蓬勃發展的現代都市傳媒,讓魯迅先生的作品家喻戶曉。人們對魯迅作品的逐步認識,對魯迅這位偉大人物的逐漸了解,就是從報刊開始的。魯迅自從在《新青年》上發表作品《狂人日記》和隨感錄後,開始享譽中國文壇。中國先進思想界、文化界、革命界就對他表示擁護、愛戴和崇仰,認同魯迅先生的作品是帶有先進性的。而他的對手和敵人也是通過報刊認識了魯迅的作品,從而認識了魯迅。
2、對魯迅在報刊發表作品的反響和評論,確立了魯迅在文壇的地位
魯迅先生的文章在報刊發表之後,引起了各界激烈的反響和評論。對於魯迅作品的反響和評論,最早見於正式出版物的是1913年4月《小說月報》第四卷第一號上,作了十處隨文評點和「焦木附志」。誠然,惲鐵樵對魯迅所寫的小說《懷舊》所作的評點和附志,還比較幼稚,不能作為魯迅研究學術史的起點。但我們可以從中窺見到,魯迅的作品一發表,傳媒就給予了關注。魯迅的《狂人日記》和隨感錄在《新青年》發表後,1919年2月1日初版發行的《新潮》第一卷第二號,有一篇署名記者《書報介紹》的文章,首次提到魯迅的作品:「就文章而論,唐俟(魯迅發表隨感錄時的筆名)君的《狂人日記》用寫實的筆法,達寄託的旨趣,誠然是中國近來第一篇好小說。」⑧這段評論,肯定了魯迅先生的創作「是中國近來第一篇好小說」,從而奠定了魯迅先生在現代文壇的地位。
1923年後,對魯迅的作品出現了比較完整、具體的綜合性評論。1923年8月,魯迅出版了第一本小說集《吶喊》,對魯迅小說的評論達到了高潮。同年8月31日,上海《民國日報》副刊刊登了《小說集<吶喊>的出版消息,稱贊《吶喊》是「在中國底小說史上為了它就得『劃分時代』的小說集」 ⑨。而真正有份量的評論是10月8日,茅盾以沈雁冰名義在《時事新報》副刊《文學》第91期發表的《讀<吶喊>》一文,他在文中談了讀者讀魯迅先生的小說《狂人日記》、《阿Q正傳》時的新奇感受和魯迅小說在青年中的廣泛影響。
而對魯迅先生作品特別是雜文的爭論,為魯迅先生的作品傳播開辟了一條更寬廣的道路。由女師大風潮所引起的魯迅和「現代評論派」的論戰,因革命的本質問題而導致的魯迅與創造社、太陽社的論戰,還有魯迅與新月社、「第三種人」以及「國防文學」和「民族革命戰爭的大眾文學」兩個口號的論戰,等等。這些論戰不僅在中國現代思想史、文學史,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且在魯迅自身思想的發展上,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場論戰引發了魯迅的很多思考,使他產生了一系列的作品,如《朝花夕拾》,《野草》,《彷徨》的後半部,以及《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里的雜文,實際上構成了魯迅創作的一個高潮。」⑩
現代都市傳媒對魯迅先生作品的反響與評論,讓魯迅的作品在群眾中特別是進步青年當中傳開來,確立了魯迅在文壇上的地位。
三、魯迅在險惡的斗爭環境中把現代傳媒的作用得到了應有的發揮
作為中國現代文化戰線上的主將之一,魯迅與報刊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系。他不僅密切關注著革命的和進步的報刊宣傳工作,也對當時形形色色的各種反動報刊作過無情的揭露和辛辣的諷刺,對當時各種新聞現象進行過獨具特色的解讀和評價,為現代傳媒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指導作用。
(一)魯迅參與編輯報刊或指導報刊編輯,支持和幫助進步的現代傳媒,發展進步傳媒
1906年,魯迅先生棄醫從文,就是「覺得在中國醫好幾個人也無用,還應該有較為廣大的運動——先提倡新文藝」(《魯迅自傳》手稿,1976年《革命文物》第三期)他「提倡新文藝」的第一個舉動,就是與周作人等籌辦文藝雜志《新生》,盡管後來因資金沒有著落而流產,「不能在一處縱談將來的好夢了」11。但魯迅一生都沒有將這「好夢」忘卻,在創作之餘參與編輯報刊或指導報刊編輯,為現代進步傳媒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領導、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學團體,主編了《國民新報副刊》(乙種)、《莽原》、《語絲》、《奔流》、《萌芽》、《譯文》等文藝期刊。魯迅在他戰斗的一生中,主編和參加編輯的報刊約二十餘種,支持或投稿的中文報刊近一百二十種。《新青年》、《語絲》、《莽原》、《國民新報副刊》、《未名》半月刊、《奔流》等在當時比較有影響力的刊物,魯迅曾是主編或參與編輯。1934年8月,還帶病編輯《譯文》創刊號,並作《〈譯文〉創刊前記》發表在9月16日的《譯文》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說:「印了出來給喜歡看譯品的人們作為參考而已。」這間接也為譯文類雜志的出版發行指明了方向。
即使魯迅沒有參與編輯的報刊,但只要是進步的報刊,魯迅都會大力支持。如對副刊的支持,便是重要的一例。我國最早的副刊,是1897年11月,在上海的英國租界內,由英商創辦的中文報紙《字林滬報》的一個名為「消閑版」的副刊。在辛亥革命前後,作為「中國報紙的重要特色」的副刊,被資產階級革命派用來進行革命宣傳;但是,辛亥革命後,由於革命黨人的革命意志日漸消沉,加上袁世凱、北洋軍閥對新聞出版事業的壓制和摧殘,副刊的革命色彩日漸減弱,消閑性重新上升為主流,變為鴛鴦蝴蝶派文學的天下。「五四運動」前後,副刊成為提倡新文化、宣傳新思想和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重要陣地,一些名聞遐邇的副刊,諸如「五四」時期《晨報》的「晨報副鐫」、《京報》副刊、《民國日報》(上海)副刊「覺悟」、《時事新報》副刊「學燈」等,成為當時各家報紙的一大亮點。這些副刊的革新,因為有了魯迅的加入而更加完善。魯迅先生的《阿Q正傳》是中國新文學的偉大豐碑,也是國際公認的世界名著,最初便是在《晨報》副刊上連載爾後轟動全國的。早在1919年12月1日,魯迅先生就在《晨報創刊紀念增刊》上發表了小說《一件小事》。《晨報副刊》獨立發行後,魯迅又在該刊發表了五十餘篇作品,對於中國新文學的發展,起到了重大的推動作用。正是因為魯迅,《晨報副刊》成為現代文學發展史上的第一塊重要陣地,它不僅扶植影響了現代文學史上許多作家的成長,同時也影響了現代傳媒的發展方向。
魯迅成為報刊參加新文化運動的發動者和組織者,體現在魯迅參與報刊的編輯並在報刊上發表文章,宣傳新文化運動。最有名的,便是魯迅對於現代最重要的雜志《新青年》的支持。《新青年》於1915年9月發刊於上海,為陳獨秀所編輯,每月一冊。1918年,魯迅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標志著中國小說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孔乙己》《葯》等優秀的小說,也是發表在《新青年》上的。「五四」後,各地愛國學生團體紛紛仿效《新青年》、《每周評論》,創辦白話報刊,僅1919年就出版400多種,到1920年,連《東方雜志》、《小說月報》等最持重的大雜志,也都採用了白話文。陳獨秀對魯迅在《新青年》當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了客觀的評價——
「魯迅先生和他弟弟啟明先生,都是《新青年》的作者之一,雖然不是最主要的作者,發表的文章也很不少,尤其是啟明先生;然而他們兩位,都有他們自己獨立的思想,不是因為附和《新青年》作者中哪一個人而參加的,所以他們的作品在《新青年》中特別有價值。12」
(二)魯迅對反動當局的文化「圍剿」和新聞封鎖進行不屈不撓的抗爭,揭露、批判反動傳媒的反動本質
反動統治者為了維護其反人民、反社會的統治,總是通過文化「圍剿」和新聞封鎖來隱瞞事實,愚弄人民,麻痹大眾。魯迅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傳媒較為發達的時代,文化宣傳、新聞報道已成為上層建築中控制、操縱社會意識的得天獨厚的一種意識形態。魯迅在戰斗的一生中,長時間與反動傳媒、文化「圍剿」和新聞封鎖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促使魯迅創作大量的雜文,進行揭露和批判。他曾經指名批判的新聞媒體,約有二十幾種,其中既有《順天時報》、《益世報》等有帝國主義背景的報刊,也有《中央日報》、《時事新報》等國民黨四大家族直接掌握的報刊;既有《社會新聞》、《微言》等國民黨文化特務主辦的報刊,也有《醒獅》、《國魂》等國家主義派的報刊;既有《人言》、《現代》等資產階級高級知識分子主辦的報刊,也有《大公報》、《循環日報》、《武漢日報》等一般的資產階級報刊。同時,對一些內容空虛、低級趣味的黃色報刊、雜志,魯迅一直都進行批評,倡導發展健康向上、凈化人們靈魂的傳媒。
在長期與反動當局的報刊打交道,對它們進行了認真的考察和總結以後,魯迅給出對當時傳媒總的印象式評價:「中國的報紙上看不出實話。」國民黨當局為了從輿論上維護他們的反動統治,他們的報紙和他們所間接控制的報紙,為了欺騙更多的讀者,常常「驅使著真偽雜糅的記事」,抓住一點事實,製造一些謠言,混淆是非。因此,魯迅總結自己看報的兩條經驗並向讀者推薦。一是打折扣對於報上那些以危言聳聽,以美詞動聽,經過粉飾的誇大、裝腔文章,魯迅主張對其內容要打折扣,或打八折,或對半,甚至二折,才可以看出事情的真相來。二是在《推背圖》文中,他提出正面文章反面看,即從反面來理解現在和推測未來,並舉出「近幾天報章上記載著的要聞罷。」魯迅評析說:把客觀公正掛在嘴邊叫得震天響的這一新聞現象本身的出現,就體現出一種主觀目的。「辦雜志可以號稱沒有一定的圈子,而其實這正是圈子。是便於遮眼的變戲法的手巾。」魯迅同時又強調,新聞記者要尊重事實,不能根據自己的主觀好惡而曲解事實。有傾向並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我們不能責備他有圈子,我們只能批評他這圈子對不對。」1931年2月7日夜或8日晨的左聯五烈士的被殺,「當時上海的報章都不敢載這件事,或者也許是不願,或不屑載這件事。」《晶報》、《現代》、《人言》等報刊對當局的禁止刊物、殺戮作家不置一詞,卻以莫須有的罪名對革命作家進行陷害、污衊和侮辱。這樣的新聞媒體,魯迅將之歸入到幫閑刊物之列。為了提高讀者對這些刊物的辨別力,魯迅撰寫了《二丑藝術》予以揭露和剖析:「他有點上等人模樣,也懂些琴棋書畫,也來得行令猜謎,但依靠的是權門,凌蔑的是百姓,有誰被壓迫了,他就來冷笑幾聲,暢快一下,有誰被陷害了,他又去嚇唬一下,吆喝幾聲。不過他的態度又並不常常如此的,大抵一面又回過頭來,向台下的看客指出他公子的缺點,搖著頭裝起鬼臉道:你看這傢伙,這回可要倒霉哩!」魯迅指出,林林總總的刊物中,就總有幫閑性媒體的存在,只要讀者留心觀察,就可以識別出來:「我們只要取一種刊物,看他一個星期,就會發見他忽而怨恨春天,忽而頌揚戰爭,忽而譯蕭伯納演說,忽而講婚姻問題;但其間一定有時要慷慨激昂的表示對於國事的不滿:這就是用出末一手來了。」13魯迅就是通過這樣的「照妖鏡」,把反動刊物的本質顯現出來。
《語絲》曾經是進步刊物,也花費了魯迅不少心血,後來因為編輯地位、思想發生了變化,拾起自己反對過的現代派「正人君子」的衣缽,或明或暗地攻擊、排斥異己,「對於社會現象的批評幾乎絕無,連這一類的投稿也少有」14,已經喪失了「毀壞舊物和戳破新盒子而露出裡面所藏的舊物來的一種突擊之力」15,1930年2月,魯迅寫了《我和〈語絲〉的始終》載在《萌芽月刊》上進行批判,文章發表後僅一個月,《語絲》周刊出至五卷五十二期便自動停刊。
(三)魯迅把在報刊發表文章作為一種社會責任和革命斗爭的重任,從而做到「鐵肩擔道義,妙手著文章」
媒介就是一個風向標,它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媒體的觀點和義務,更多的還是肩負著正確導向輿論,承擔社會的責任和使命。在魯迅來說,在報刊上發表文章,是出於一種社會責任,一種喚醒民眾沉睡靈魂的責任感。魯迅的許多作品,表現了他強烈的時代責任感和社會責任感。他把發表文章當作和反動派斗爭的武器,當作喚醒民眾的良葯,其目的就是「利用一切機會,打破包圍著我們的黑暗和沉默」。正是這種責任感,促使魯迅終生筆耕不輟。
魯迅一生在國內主要在紹興、南京、北京、廈門、廣州和上海幾個城市生活過。每到一地,他都十分關注媒體,關注輿論,從而了解社會,了解中國的現狀與將來。在紹興,他支持越社青年辦《越鐸日報》監督紹興軍政府;在廈門,他支持並指導廈門大學文藝青年創辦「泱泱社」和「鼓浪社」,親自為其社刊《波艇》、《鼓浪》審稿、改稿,指導編印,還為《波艇》創刊號撰寫了《廈門通訊》;在廣州,魯迅先生雖然只待了短短的8個月時間里,但在《黃埔生活》、《民國新聞》等報刊上發表了一批極有分量的文章,如《革命時代的文學》、《慶祝滬寧克福的那一邊》、《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葯及酒之關系》等。
在北京和上海這兩個主要的居住城市,魯迅更是充分發揮了現代傳媒的作用,利用雜文作為主要武器進行了堅韌的戰斗。李浩在《都市憧憬與鄉村羈絆》中指出:「魯迅以雜文來表達他的文化理想,雜文的社會效用則是通過報刊這一大眾傳媒完成的。報刊是市民社會中人們的主要交流工具,中國現代思想的傳入就是通過報刊書籍來實現的。」16從五四時期開始,魯迅就用雜文的形式與反對新文化的各種不同的論調進行斗爭,但那時他還是不自覺的。到了後來,有些人開始嘲笑他是一個「雜文家」,他才更明確地意識到「雜文」的力量,並且開始自覺地從事雜文的創作。據統計,魯迅的雜文曾刊載於國內外一百多種報紙雜志上。魯迅說,雜文是「感應的神經」,它能夠「對於有害的事物,立刻給以反響或抗爭」,從而為新文化、新思想的發展在舊文化、舊思想的荊棘叢莽中開辟出一條蜿蜒曲折的道路,使之能夠存在,能夠發展,能夠壯大。從1933年1月底至1934年8月,魯迅在這「中國黎明前最黑暗的年代」里,在經過革新的《申報》副刊《自由談》上,變換五十多個筆名,發表了一百三十多篇文章。這個數目,在魯迅雜文中佔了五分之一。鑽過森嚴的文網,在一份日報上接連不斷地發表這么多充滿戰斗性的雜文,在中國現代革命史和文學史上沒有第二人。從1918年9月15日在《新青年》「隨感錄」專欄發表《隨感錄二十五》起,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所寫的未完稿的《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魯迅一生共創作雜文700多篇,約135萬字,在其170萬字的全部著作中,占將近百分之八十。這些文字收入了《墳》《熱風》《華蓋集》《華蓋集續編》《三閑集》《二心集》《南腔北調集》《偽自由書》《准風月談》《花邊文學》《且介亭雜文》《且介亭雜文二集》《且介亭雜文末編》等15部雜文集里。在這15部雜文集中,辛亥革命,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中國社會上發生的重大事件,革命運動、黨派之爭、民生疾苦、文化爭端……幾乎全部生動地反映在他的雜文里。魯迅用手中的筆,對一些文化現象和不同階層的一些人物的無情揭露,憤怒控訴,尖銳批判,辛辣諷刺,痛苦吶喊,親切鼓勵,熱烈贊頌。魯迅的雜文,豐富了報刊的內容,也使報刊具有了革命性和戰斗性。
文化大師是思想界、文藝界的先行者,大眾傳媒與文化大師密切聯系,將先進文藝作品和思想廣泛傳播,影響社會,提升民眾素質,從而達到改造國民的目的。在文壇享有崇高聲譽的魯迅,他的一生,與現代傳媒特別是報刊有著不解之緣。現代都市傳媒,是魯迅先生進行創作的動力,並為魯迅先生發表作品讓人們了解魯迅提供了平台,更是魯迅先生一生主要的戰場和陣地。
『柒』 如何評價〈狂人日記〉對於中國現代小說的意義
《狂人日記》深刻地揭示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是投向封建禮教的一顆重磅炸彈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劑,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小說塑造了一位狂人,看見什麼人都以為是要吃他:他看見鄰居交頭接耳地議論,就覺得是在密謀害他;醫生給他診脈,他也覺得那人不過是劊子手假扮,是來「揣一揣肥瘠」的,好分他一片肉吃;大哥安慰他,讓他靜養著,他卻懷疑是想養肥他,好多吃些肉;「狂人」還聽說鄰村狼子村有個「大惡人」,被佃戶打死,連心肝也被挖出炒了吃,又聯想起小時候大哥講書時說的「易子而食」、「食肉寢皮」的事,就越發相信了自己的判斷。最後他終於鼓足勇氣,發出:「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要曉得將來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憤怒的吶喊。
小說通過一個被迫害者的自述,深刻地揭露和抨擊了封建家族制度和封建禮教的毒害,生動地塑造了一個封建禮教叛逆者「狂人」的形象,號召人們起來推翻人吃人的舊制度,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著名的徹底反封建的新文學作品。
小說發表時,正值「五·四」運動前夜。由於辛亥革命的半途而廢,革命的一些基本問題並沒有根本解決,反而暴露得更加明顯了。廣大的農民依然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封建階級依然騎在人民頭上作威作福。特別是帝國主義侵略的加劇,使社會的各種矛盾更加復雜尖銳。在這種形勢下,魯迅以他銳敏的思想和犀利的筆觸,對封建制度及其上層建築表示了徹底的反抗。小說《狂人日記》是投向封建禮教的一顆重磅炸彈,也是向世人提供的一副清醒劑。禮教的弊害.
這是狂人日記的主要內容。
《狂人日記》的主題十分明確,就是「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他還曾在1918年8月20日致許壽棠的信中說道:「《狂人日記》實力拙作……以此讀史,有多種問題可以迎刃而解。後以偶閱《通鑒》,」乃司中國人尚是食人民族,因此成篇。此種發見,關系亦甚大知者尚寥寥也。」由此可見,作品小序中所謂「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等語,完全可以理解為作者有意摹傳統筆記小說作法而寫的反語,也可以理解為作者所說的「醫家」有更深廣的含義,並非狹義的「醫生」、「大夫」。
在這部作品中,我們可以看到,狂人雖然具有迫害狂的精神特徵,諸如「今天全沒有月光,我知道不妙」,「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想害我」,「那趙家的狗,何以看我兩眼呢?」等等,但作品的深層意蘊卻是有意識地指向幾千年的歷史和當時社會上的「吃人」現象從古代的「易子而食」,到「前天狼子村佃戶來說吃心肝的事」;從「易牙蒸了他兒子,給桀紂吃」,到徐錫林(即徐錫霖)被炒食心肝。作品內容雖然帶有狂人的非邏輯心理特徵,但始終圍繞著「吃人」,圍繞著中國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不斷發生的有史可查和無史記載的形形色色的吃人現象,其意圖是顯而易見的。
《狂人日記》在表現其主題時,也表現出鮮明的啟蒙主義的思想特徵。魯迅對中國國民性中的「看客」心態最為深惡痛絕,他的「棄醫從文」的重大抉擇便直接由於這個因素。而顧在五四運動前後寫的所有雜文和小說,都是以啟蒙主義為總的思想特徵的。
《狂人日記》的創作,下是魯迅在經歷了沉默與思索之後的第一聲吶喊,其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了他多年來的憤怒、怨恨、不滿、焦慮,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種復雜的情緒,也必然地體現了他多年來對中國歷史的深思和對現實社會的認識,是一篇徹底的反封建的「宣言」,也是作者此後全部創作的「總序言」。
《狂人日記》的啟蒙主義思想特徵,主要表現在對封建禮教的深刻揭露,對麻木愚昧的國民性的批判,以及對將來的堅定信念和熱烈希望。作者寫道:「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禮教就是吃人,仁義道德是禮教虛偽的面具,這就是魯迅對封建道德的定義,也是他多年來思考和認識的結果,也是這篇作品最輝煌的成就。
作品借主人公的眼睛,觀察了他周圍的人:「他們也有給知縣打過枷過的,也有給紳士掌過嘴的,也有給衙役佔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債主逼死的」,然而,他們不但沒有起來反抗吃人的人,反倒也要吃人。作者為此感到不解和憤怒:「還是歷來慣了,」不以為非呢?還是喪了良心,明知故犯呢?」作品還寫道:「我詛咒吃人的人,先從他(即狂人的大哥引者)起頭;要勸轉吃人的人,也先從他下手。」「你們可以改了,從真心改起作用!你們也會吃盡。」在作品的最後一日記里,作者深切地希望:「沒有吃過人的孩子,或者還有?」並具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狂人日記》不僅表現了徹底批判封建禮教的勇氣,而且還表現了魯迅「憂憤深廣」的人道主義情懷,表現了他以文藝創作來改造社會和人生的總體精神。從這個意義上來看,《狂人日記》的意義,確實遠遠超出了文學的領域。
作品的主人公雖然是一個患有迫害狂恐懼症的「狂人」,但作品的主旨卻並不是要寫下層勞動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個精神病人的「紀實文學」,而是要借狂人之口來揭露幾千年來封建禮教吃人的本質。因此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象徵性的形象。「歷史上多少反抗舊傳統的、離經叛道的人,曾經被視為瘋子,如孫中山,也曾被人叫做「瘋子」。從世俗的眼光看去他是瘋子;站在革命的立場看去他是先知先覺。同一個人、同一個思想卻在社會上有截然對立的兩種看法和評價,這也是變革時代的社會矛盾的反映。魯迅塑造這具有狂與不狂兩重性的形象,就是對社會矛盾的一種揭示。這也是狂個形象本身所具有的深刻含義」。掌握狂人形象的關鍵,就在於對狂人是真狂還是假狂的理解。
魯迅曾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一文中說過:當時「大約所仰仗的全是先前看過的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知識」。從作口中狂人的言行來看,他的確是一個「迫害狂」患者,具有恐懼、多疑、知覺障礙和邏輯思維不健全等特徵,屬於精神病學的「迫害妄想型」精神病患者。如作品所寫:「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又怕我看見一路上的人都是如此。」像這樣的以為人人都要害他、要吃他的心理,在作品中處處可見。如果只看到這一方面,那就很容易認為狂人是真狂了。其實狂人的評議和心理有許多錯亂和偏執的地方,卻又表現出清醒的認識、深刻的思想和發言人的洞察力。在這方面,最為突出的就是前面提到的他從寫滿「仁義道德」幾字的歷史字縫里所發現的吃人的本質。這段話揭開了幾千年中國封建禮教的面紗,揭露了封建禮教在精神上對人民的殘害,揭示了封建制奴役壓迫人民的罪惡。幾千年來,敢於站出來說出這個本質的人難道不就是被世人看作是「狂人」的人嗎?
作品開頭,有這樣一段話:「我不見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見了,精神分外爽快,才知道以前的三十多年,全是發昏;然而須十分小心。」作者按照一個迫害狂患者的思維特徵來寫人物的語言,其邏輯雖然常常很不清晰,但是,其含義卻是相當豐富而且深刻的。所以,作品中的狂人,實際上是一個敢於向傳統世俗社會挑戰的清醒和反封建的民主主義者的象徵形象。
如果我們很好地解決了狂人形象是真狂還是假狂的問題,那麼,對狂人形象所具有的「狂與不狂」的兩重性就容易掌握了。狂人的「狂」,一方面是由於他所具有的精神病人的某些特徵,更重要的一方面卻是他對傳統和世俗的反抗;狂人的「不狂」,則在於他「超前」的思想認識是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並且被歷史所證明是正確的,只是他說出了當時的人們不敢說或者是還沒有說出的駭人聽聞的話。我們說《狂人日記》是魯迅全部創作的「總序言」,除了思想主題方面的因素外,還包含著它在魯迅小說藝術上的開拓意義。魯迅小說正是從這里開始,就一直既借鑒外國小說的長處,又繼承傳統小說的優點,從而創造出一種現代小說的新的民族形式。
《狂人日記》一發表,就以其「格式的特別」而引起了許多關注新文學的人們的注意。而它的特別,主要就在於它採用的是中國傳統小說從來沒有過的「日記體」形式。此外,作口中所帶有的「淡淡的象徵主義色彩」和新形成的具有獨特個性的「寓熱於冷」的風格也引起了人們的重視。所以,茅盾說:當時「還沒有第二個同樣惹人注意的作家,更找不出同樣成功的第二篇創作小說」。
在中國,以前沒有日記體小說,只有筆記體和章回體小說。筆記體是「采風式」的,章回體是「說書式」的,它們在都採用第三人稱,而日記體則全部採用第一人稱,整篇作品幾乎都是主人公內心世界的表白。魯迅的《狂人日記》不但從題目上,而且從整體形式上都借鑒了俄國著名作家果戈理的同名小說。魯迅在借鑒果戈理小說的同時,不僅在思想內容方面表現得更為「憂憤深廣」,把矛頭直接指向封建禮教,很好地表現了本民族的生活和意識,而且在藝術手法方面,並沒有因此而完全拋棄本國的小說傳統,在以自我表白為主要特徵的日記體小說中,仍然能很好地運用白描手法,極簡明地通過語言和行為刻畫出人物的形象和性格。
此外,作者對白話的運用,也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比如「早上,我靜坐了一會。陳老五送進飯來,一碗菜,一碗蒸魚,這魚的眼睛,白而且硬,張著嘴,同那一夥想吃人的人一樣。吃了幾筷,滑溜溜的不知是魚是人,便把它兜肚連腸的吐出。」從這短短的幾十個字里,就可以看出作者文字功夫,其中有心理、有動作、有細節,用的都是標準的白話,自然朴實,卻又處處生動形象,充滿意趣。作品中還有一些警句式的詞句,如「凡事須得研究,才會明白。」「他們會吃人,就未必不會吃我。」「獅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等等,其概括的力度和含義的深度,都絕不亞於文言文。魯迅正是他高超的語言功力,在借鑒外國小說形式的同時,很成功地與傳統小說的優點結合在一起,深刻地表現了本民族的思想和生活,才創造出了「日記體」這樣一種中國現代小說的新形式。
從創作方法上看,《狂人日記》主要採用的還是現實主義的方法。這表現在作品重視典型環境的描寫、重視細節的真實性、重視人物性格的統一性等方面。我們在閱讀中時,如果把狂人的「錯覺」加以矯正,就可以發現,無論是路人對他的態度,還是何先生對他的診斷,都是當時社會上普遍存在的生活現象。而「從盤古開辟天地以後,一直吃到易牙的兒子;從易牙的兒子,一直吃到徐錫林」,甚至於「去年城裡釘了犯人,還有一個生癆病的人,用饅頭蘸著血舐」(這個細節後來被作者用於他的另一篇小說《葯》之中),確實是「從來如此」。
《狂人日記》的現實主義精神,最重要的是念念不忘對封建道德的批判、對愚昧國民的同性和鞭撻。在作品中,除了現實主義的方法外,象徵主義也時常可見。無論是「很好的月光」,還是「趙家的狗」;無論是狼子村的炒吃心肝,還是李時珍寫的人肉可以煎吃,都既可以看作是現實主義的刻畫,也可以看作是象徵主義的結合。狂人的精神病狀的描寫是逼真的,而他的幾乎所有語言又都是帶有一定的象徵意義的。他的形象本身的象徵意義則更為突出。
茅盾曾在1923年這樣寫道「這奇文冷雋的句子,挺峭的文調,對照著那儲蓄半吐的意義,和淡淡的象徵主義色彩,便構成了異樣的風格,使人一見就感著不言而喻的悲哀和愉快。」魯迅從《狂人日記》開始就形成了一種「異樣的風格」,即作品雖然一開篇就使人籠罩在陰冷的恐懼之中,雖然處處使人感到毛骨悚然,但是,作品中狂人昂揚的鬥志,卻不能不使人振奮,不能不使人覺得作者在冷峻的文字中還流淌著熱烈的感情,還寄託著熱切的希望。概而言之,是魯迅小說「異樣的風格」就是寓熱於冷。
《狂人日記》將徹底的反封建精神與嶄新而完美的藝術形式相結合,深刻地體現了思想革命和文學革命的實績,對其也起到了劃時代的作用
『捌』 結合作家和作品分析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現代主義文學的形成和發展歷程
摘要 中國文學現代化的發生 一、中國文學現代化的起點 報刊傳媒繁榮 出版業平民化 自由的文學撰稿人隊伍出現 文學的接受機制發生變化 自19世紀末到20世紀1917年的大張旗鼓的文學革命興起前的近20年是中國文學現代化的發生期。 二.文學觀念的變革 1.「詩界革命」 梁啟超、黃遵憲 「文界革命」 「小說界革命」 從晚清開始的中國文學現代化發生期的觀念變革,首功歸諸梁啟超。 「詩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說界革命」等變革觀念都是由梁啟超提出來的。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看重小說啟蒙、新民的工具作用。 2.現代戲劇的引入 白話文之提倡 對文學本體的認知 1906年,李叔同、曾孝谷在日本東京發起成立了春柳社。 在文學觀念上,王國維將文學從「文以載道」的奴婢的位置上解放出來,成為獨立的存在,則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 第一章 五四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一、文學革命的興起與發展 中國現代文學,以五四文學革命為標志全面步入現代化歷程。 發生於1917年的文學革命,既是清末民初20年來中國文學現代化的歷史准備的必然,也是外來文學思潮影響的結果。 五四文學革命的直接背景和動力是五四新文化運動。 一.名詞解釋:《新青年》 1915年,《新青年》在上海創刊,陳獨秀任主編。第一卷原名《青年雜志》,從1916年9月第二捲起改名《新青年》,辦刊地址也因為陳獨秀受邀北大而遷至北京。《新青年》提倡民主與科學,反對舊道德,提倡新道德,同時,還大力介紹自由平等學說、個性解放思想、社會進化理論,給當時的人們提供思想武器,也給文學以精神核心,成為新文化運動中思想啟蒙運動的重要陣地。 文學革命創作的實績:魯迅《狂人日記》、《孔乙己》、《葯》 葉聖陶《這也是一個人》 劉半農《相隔一層紙》 郭沫若《鳳凰涅磐》《匪徒頌》 報刊 京滬四大報紙副刊:北京的《晨報》副刊、《京報》副刊,上海的《時事新報》副刊《學燈》、《民國日報》副刊《覺悟》。從1918年5月的第4卷第5號開始,《新青年》正式完全改用了白話。 二、外來文藝思潮的影響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6號推出《易卜生專號》,主旨在反傳統、反專制、提倡個性自由、婦女解放的作品《娜拉》、《國民公敵》,恰好和五四精神吻合,形成了巨大影響。 《小說月報》是20年代小說界第一刊物。 三、新文學社團與潮流 湖畔詩社192
『玖』 誰能說一下中國近現代文學史概況
中國現代文學各類文體的發展概況
(一)現代小說:堅實而輝煌的足跡
中國現代小說的正式起步以1918年5月《新青年》雜志第4卷第5號發表的魯迅的《狂人日記》為標志,它是與中國現代文學同步發展的。整個中國現代文學30年的歷史進程,伴隨著中國現代小說興起、發展、深化的艱辛、堅實而輝煌的腳步。
中國現代小說是在與傳統舊文學的深深「斷裂」和外國文學的猛烈「碰撞」中誕生的。因此,中國現代小說的出現不僅僅體現出它在文學或文體等方面的價值,更顯示出一種文化的意義。就是說,中國現代小說的首要價值定位在順應時代發展的文化品格中。中國小說的淵源悠深,明清以來更是出現了眾多的白話小說,以全新的思想內涵和前所未有的表現形式,掀開了中國小說發展史上嶄新的一頁,中國現代小說自覺擔負了展示中國社會歷史進程、反映現代國人行為方式與思維方式的重任。中國現代小說雖然是全新的、獨創的,但並不意味著它是孤立的,恰恰相反,它的發展得益於縱橫多向的繼承與吸取。中國傳統小說的思想精華與多種藝術技法在現代小說中有一種無形而深刻的承傳;本世紀初開始大量湧入中國的各種外國文學的理論觀點、創作思潮和藝術流派,都充分地被中國現代小說所吸取、融解和消化。最具民族個性的文化偉人魯迅在談及自己「怎樣做起小說來」時說過:「大約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過的百來篇外國作品和一點醫學上的知識」。這決不是自謙,而是真實地反映一代文化巨子廣博敏銳的胸襟與現代性的知識結構。的確,在魯迅的《狂人日記》里,既有俄國作家果戈理同名作品的啟示和影響,又有自不同側面的生活原型,還有作者早年學醫的專業知識,當然其中有作者所背負的沉重歷史重壓以及力圖超越這種重壓的現代人的熾熱理想。最終又經過魯迅「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高度典型化過程,不朽的「狂人」站在中國現代文學及現代小說的起跑線上。這種廣為接納多種素養進而構成自己的獨特價值,正是中國現代小說意識的深刻體現,
(二)現代新詩:高揚生命激情的風帆
中國數千年的傳統文學雖然以文為本,以文為正宗,但卻掩隱不住詩歌創作的奇光異彩。詩的格式,詩的韻律,詩的意境,在我們這個舉世公認的詩歌王國里幾乎已完美無加,登峰造極。面對這歷史的詩碑和詩碑的歷史,人們只能嘆為觀止矣!
然而,歷史畢竟又發展到了一個根本性轉折的關頭。20世紀初,中國漫長的封建社會向解體,社會近現代化的歷史進程開始啟動。社會歷史的發展與變動要求詩歌也有新的根本性變動,並為這種變動提供了一切新的條件。
數千年燦爛輝煌的傳統詩歌與詩歌傳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抉擇。
「五四」文學革命實績的一個特徵,即新文學作品產生了普遍強烈的轟動效應,而這一點在現代新詩方面的體現尤為突出。雖然有白話小說、白話美文及現代話劇先後問世,甚至有魯迅的《狂人日記》為現代小說乃至整個現代文學作了開天闢地之舉,但畢竟新詩的出現與傳統詩歌的比照太鮮明,反差太懸殊了。當那些諸如「兩個黃蝴蝶,雙雙飛上天」,「我便是我呀!我的我要爆了!」之類的白話新詩嶄露頭角的時候,人們普遍感到疑惑:這就是新詩嗎?一個有著悠久詩歌傳統的國度以後就按這種樣式來寫詩嗎?
「五四」終究是一個創造的時代,而創造的時代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具有一種更為寬容的文化心態。除舊更新的時代特質,容納百川的社會氛圍,終使稚嫩的現代新詩江河千里,蔚為大觀。從「五四」時期的蹣跚學步到現代文學史階段的結束,中國現代新詩已經是名家輩出,流派眾多,形成了民族化、大眾化、現代化、多樣化的繁榮格局。
從風格流派的角度來看,中國現代新詩可大體歸為:早期寫實派、早期浪漫派、湖畔詩派、小詩派、新月詩派、象徵詩派、現代詩派、中國詩歌會派、「七月」詩歌派、「九葉」即新現代詩派、晉察冀詩派等。
(三)品種繁多的散文
相對中國現代小說與詩歌波瀾起伏的發展勢頭而言,現代散文的發展較為平和沉靜,盡管也有雜文的憤激之聲,但總體來說現代散文以一種更為厚實的步伐平穩地前行,而且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繁榮新的品種,從「五四」初期的隨感錄到蔚為大觀的雜文運動,從小品文年到報告文學的興起,現代散文在多種形式的發展變換中迎來了勃勃生機。
現代散文是與五四文學革命同步興起的,在五四時期即取得了累累碩果。以《新青年》為核心,出現了一大批「雜感」作家,《新青年》特辟「隨感錄」專欄,使最初一批五四文學革命的先驅利用雜文的藝術形式表達思想,闡明主張,抒寫個人情懷,而在這過程中,雜文即已悄然生長。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周作人、錢玄同、劉半農、俞平伯等人的雜文創作,為雜文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到現代文學的第二個十年,動盪的朝代和黑暗的社會,更加強烈地引發了廣大進步作家的憤激之聲,更有魯迅雜文創作的實際帶動和深刻影響,於是在30年代出現了一個凡進步的、有正義感和責任感、甚至不同陣營、不同審美追求的作家,幾乎無人不寫雜文的壯觀景象。魯迅之外,茅盾、瞿秋白、郁達夫、老舍、葉聖陶、鄭振鐸、朱自清、許地山、豐子愷、胡風、阿英、柯靈、陶行知、周建人、林語堂等,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雜文作家群,作家之從,作品之多,實為新文學史所罕見。特別是魯迅後期雜文以其深刻的思想文化意蘊和憾人心魄的藝術魅力,顯示了雜文創作所達到的新的高峰。第三個十年的雜文創作更加密切地配合時代政治斗爭,把雜文的戰斗性推向深入。可以說,現代雜文的生長與發展是伴隨整個新文學的戰斗步伐艱難前行的。
(四)迅猛崛起的話劇文學
相對中國現代小說、詩歌和散文而言,話劇又更顯得獨特。在中國的傳統文學樣式中本沒有話劇這種形式,它是20世紀初葉才從國外傳入我國的「舶來品」。盡管話劇在我國發展的歷史並不長,但它發展的勢頭卻很迅猛,在短短的數十年內出現了一大批風格獨特、聞名於中外文壇的優秀話劇作家作品。話劇這種外來的文學品種,在中國的藝術舞台上紮下了根。
五四時期,話劇作為「舶來品」只是處在探索階段。1907年成立的春柳社是最早的現代話劇團體。歐陽予倩、洪深、田漢、胡適等人開始了最初的話劇嘗試。最早公開發表的話劇劇本是胡適1919年3月刊在《新青年》上的《終身大事》。隨後出現了田漢早期劇作《咖啡店之一夜》、《獲虎之夜》,洪深早期劇作《趙閻王》,丁西林早期劇作《一隻馬蜂》、《壓迫》、《三塊錢國幣》,等等。這些早期的嘗試對外國話劇形式吸取較多,雖然反映了一定的社會現實生活,但藝術上還較生硬,未能真正使中國的讀者和觀眾全面接受。
第二個十年,話劇文學創作開始走向成熟。這尤其得力於曹遇禺的劇作。他在30年代先後創作《雷雨》、《日出》、《原野》(被合稱為「生命三部曲」),在40年代初創作了《北京人》,並把巴金的小說《家》成功地改編成話劇,他的這些劇作真正奠定了中國現代話劇發展的基礎,使話劇這一新的文學樣式在中國紮下了根。這一時期,洪深、田漢等人劇作也得到了長足的進展,洪深的《農村三部曲》、田漢的《名優之死》都成為這一時期的重要劇作。中國現代劇作家也開始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風格。
『拾』 跪求一魯迅《狂人日記》讀後感,字數在600至800間
《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真正的現代白話小說。令人驚異的是,這部中國現代小說史上具有開山意義的作品,已經顯示出極其成熟的特色,使後來的許多研究者為之傾倒,究其原因,除了魯迅深厚的文學素養外,我們也無法不嘆服於先生的天才。
下面,我將對《狂人日記》進行個人化的解讀,其中自然有偏頗之處,然而作為一位讀者,我想也可以有放肆一下的權力。
翻開《狂人日記》,首先進入讀者視野的是「狂人臆想的世界」。這個狂人臆想的世界,是通過「常人視角」敘述出來的:狂人發病棗旁人側目棗家人延醫救治棗狂人復原。這一層的意思凡識字者均可以解讀出來,因為在小說的「序」中清楚地交待了:
某君昆仲,今隱其名,皆余昔日在中學時良友;分隔多年,消息漸闕。日前偶聞其一大病;適歸故鄉,迂道往訪,則僅晤一人,言病者其弟也。勞君遠道來視,然已早愈,赴某地候補矣。因大笑,出示日記二冊,謂可見當日病狀,不妨獻諸舊友。持歸閱一過,知所患蓋「迫害狂」之類。語頗錯雜無倫次,又多荒唐之言;亦不著月日,惟墨色字體不一,知非一時所書。間亦有略具聯絡者,今撮錄一篇,以供醫家研究。
通過常人視角,我們可以合理地解釋狂人眼中他人對其的「迫害行為」。比如小說的第一節中狂人記道: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早上小心出門,趙貴翁的眼色便怪:似乎怕我,似乎想害我。還有七八個人,交頭接耳的議論我,張著嘴,對我笑了一笑;我便從頭直冷到腳根,曉得他們布置,都已妥當了。
因為得知狂人發了狂,因此大家對他有些害怕,並且議論他的事情,然而落在狂人的眼裡,卻認定是大家謀劃好了,要害了他了。
再如,狂人的大哥請了醫生來給狂人診治,開了葯,囑咐大哥趕快給狂人吃下,然而在狂人的眼裡,卻是這樣的情形:
老頭子跨出門,走不多遠,便低聲對大哥說道,「趕緊吃罷!」大哥點點頭。原來也有你!這一件大發見,雖似意外,也在意中:合夥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有了這些描寫,於是我們得到一個完整的符合邏輯的故事:一個年輕人由於腦筋出了毛病,因此疑神疑鬼,臆想所有人都在對他進行迫害,並且吃人,但不久之後由於醫生的治療年輕人的瘋病治癒了,重新進入了正常人的生活軌道(赴某地候補矣)。我們所看到的「狂人日記」就是這樣一個醫學上的病例的記載。由於魯迅曾經學習過醫學,並且護理過患精神病的家人,因此這份「狂人日記」模擬得十分真切、詳盡。
以上是對《狂人日記》的第一層解讀,然而大多數人都可以很輕易地透過病例的假象,看到魯迅以象徵的形式對封建傳統所進行的批判棗在這里,我將它作為我的第二層解讀,即狂人「狂行下的表層批判」。
當我們以「狂人視角」對作者筆下的世界進行關照時,我們就開始了解狂人眼中的世界真相:狂人忽然醒悟「傳統」殺人、吃人的罪惡棗周圍人無法容納清醒者開始對他進行迫害:加之「瘋」的罪名棗狂人重新屈服於惡勢力,同流合污(或被吃)。
這是在《狂人日記》發表的當時和以後,大多數評論者所解讀出來的共同結果。在這種解讀中,出現了一個時代化的批判對象:「傳統禮教」----這正是新文化運動著力批判的對象。魯迅作為新文化運動的主將,他的第一篇小說《狂人日記》以此為自己批判的焦點,是無可置疑的,而且也的確是魯迅當時的創作目的,在作品中,也用狂人的自白清楚地昭示出來:
凡事總須研究,才會明白。古來時常吃人,我也還記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開歷史一查,這歷史沒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葉上都寫著「仁義道德」幾個字。我橫豎睡不著,仔細看了半夜,才從字縫里看出字來,滿本都寫著兩個字是「吃人」!
另外,魯迅在《〈中國新文學大系〉小說二集序》中也曾表示《狂人日記》「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禮教的弊害」。
正因為有了這種共同的解讀,《狂人日記》才被作為「五四」啟蒙運動的一個文學範本,通過它,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打起一面大旗:「救救孩子」!
然而一個文本在它被創作完成之後,便脫離了作者成為獨立存在的事物,因此在不同的時代中,不同的讀者將會有不同的解讀出現。正如世紀末的今天,在我的眼中,《狂人日記》可以解讀出的第三層意義:這就是狂人「對人類的深層批判」。
依然是通過「狂人視角」關照周圍世界的真相:敢於對世界和人生做抽象思考的狂人,發現了人與人之間提防、傾軋、殘殺,並且已經成為一種難以扼止的惡性循環:
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別人吃了,都用著疑心極深的眼光,面面相覷。……
於是狂人呼籲人類和睦相處:
去了這心思,放心做事走路吃飯睡覺,何等舒服。這只是一條門檻,一個關頭。
然而:
他們可是父子兄弟夫婦朋友師生仇敵和各不相識的人,都結成一夥,互相勸勉,互相牽掣,死也不肯跨過這一步。
絕望當中狂人吶喊、呻吟,發出「救救孩子……」的絕望之音。
對人類整體的批判也許並非魯迅創作時清醒的本意,但狂人眼中的常人世界卻具有廣闊的共時性和世界性,因而其批判便決不僅止於五四前的中國國民而可以延伸到整個人類;其批判所指的人類劣根性也不是僅僅消滅「封建文化制度」並可以根除----也許它本就是人類基因中根深蒂固的一個分子,永遠無法消除,並將在最終導致人類的自我毀滅。這徵兆,我們在今天已經可以看出:可以將地球毀滅幾千次的核武器、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的對地球的污染、因人類道德淪喪爆發出來無法治癒的世紀疾病「愛滋」……魯迅正是因為看到了人類的這種難以根除的劣根性,因此才感到深深的絕望,「救救孩子」的呼聲之後才不是一個「感嘆號」而是「省略號」。在他看來,這呼聲儼然如將封閉在無法打破的鐵屋子裡的將死之人喚醒,使他們感到無法解脫的痛苦。
然而魯迅始終是一位直面現實的勇士,即使他內心中已經感到絕望卻仍然站起來進行絕望中的反抗。而這種「知其不可為而為之」的精神在今天也並非全部滅絕,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已經有人在呼籲保護地球、建立綠色家園,有人在「以筆為旌」,尋找人類的終極價值……雖然這呼聲十分微弱,但卻令人看到了人類世界的最後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