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魯迅現代小說分析論文

魯迅現代小說分析論文

發布時間: 2022-04-10 19:25:03

1. 關於魯迅小說的論文

小說:吶喊關於 孔乙己的論文孔乙己的悲慘命運既是整個社會環境逼迫的結果,也是他那可憐又可笑的個性特徵所致:他「站著喝酒」已說明自己根本就沒有資格像那些身穿長衫的闊綽者一樣,踱進酒店去慢慢地「坐喝」,只能與「短衣幫」為伍;但他卻始終不肯脫下那件又臟又破的「似乎十多年沒有補,也沒有洗」的長衫,說明他是多麼迷戀於自己頭腦中虛幻的「高人一等」的身份。他那「滿口之乎者也」的說話方式,那「竊書不能算偷」的歪理謬論,那見縫插針地向「我」賣弄「學識」的沉醉神態,都足以顯示出他對自己讀書人「身份」近乎瘋狂般的固守與痴迷。而這一價值觀念的形成對孔乙己來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幾十年耳濡目染的教育,早已將「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觀念滲入到孔乙己的心靈深處。但孔乙己讀了一輩子聖賢書連個秀才都沒有考中,這就決定了他只能掙扎在社會的底層。 而長期為應試科舉而埋頭苦讀的生活已使他手無縛雞之力,不管孔乙己本人是否意識到,他實際上連加入「短衣幫」的本錢與資格都已喪失,成了人人輕視與恥笑的對象能夠給人們一點「笑」的滿足。所以「笑」的本身含有孔乙己的深刻的寂寞和悲哀,反映了他在魯鎮的微不足道的地位和人們對他的侮蔑,也暗示了他悲劇性的一生:科場失意、窮困潦倒、受盡欺辱、悲慘死去。而他越是在現實生活中屢次碰壁,越是受到人們的取笑和嘲弄,就越是渴望在「高人一等」的幻想中得到心理支撐與平衡。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的過程:孔乙己那「高人一等」的幻想越是沉迷於此就越可能喪失對社會與生活的抗爭能力,越容易被拋入社會的最底層,但那「高人一等」的「精神勝利法」又恰恰是孔乙己們惟一的心靈避難所。這十七個字是對孔乙己這個矛盾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徵高度的形象的概括。他嚮往科舉,雖然連半個秀才也沒撈上,又貧窮如洗,可是向上爬的思想依然沒有喪失。他認為讀書人高人一等,就自命清高,擺出一副讀書人的臭架子,不會營生,也不屑與勞動者為伍。這就形成了他的獨特性格:迂腐麻木,屈辱懦弱,好喝懶做。 孔乙己貧困潦倒卻又想保持讀書人的架勢,善良而又無能,可憐而又可氣,是一個時代的落伍者和封建科舉制的犧牲品 「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總是滿口之乎者也。他身材高大,受人注目,因為他原是讀過書的人,只是在連半個秀才撈不到後,才淪落潦倒,以致偷東西被人打斷腿。最後出現,斷了腿,爬著走路,櫃台里的人都看不見他,那是象徵他已被踐踏、潦倒卑下了。他的破爛長衫是他忘記不了讀書人、君子高尚身份的內在意識的標志。他有高大身材(有力氣)可以勞動,中了舊思想的毒素,使他被上下階層的人所踐踏。 孔乙己「臉上皺紋間時常夾著些傷痕」,這些新舊的疤痕又包涵著多少社會的殘酷,及他自己好吃懶做的性格。 當孔乙己出現時,更被一群孩子包圍住,「他便給他們茴香豆吃,一人一顆。」這座雕像刻上他和孩子們。這表示在他迂腐的思想之內,還有一顆善良和懇切的心。他在咸亨酒店,品行比別人都好,老實,從不拖欠。他的嘆息,除了因為了解到自己的卑下,成為眾人輕視、嘲笑、欺凌、侮辱的對象,也悲嘆年青一代居然也參加進入以他人的恥辱和痛苦為快樂的群眾隊伍。他原來覺得成人社會的冷酷與無情,才轉向小孩求取安慰,、 「你怎麼這樣憑空污人清白……」 「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你讀過書嗎?」「讀過書,……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麼寫的?」 「不能寫吧?……我教給你,記著!這些字應該記著。將來做掌櫃的時候,寫賬要用。」 「不多了,我已經不多了。」「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 「溫一碗酒。」 「這……下回還清罷。這一回是現錢,酒要好。」 「不要取笑!」 「跌斷,跌、跌……」這11句話里有孔乙己的自持與辛酸,有他的卑微與良善,有他的性格與神情,有他的每況愈下的沉淪。這11句話,句句是人物的靈魂的自白……孔乙己沒有官職和經濟地位,只是作為一個一文不名的讀書人而置身於人們面前,這樣,他頭腦中確實儲存的知識的權威性也就受到了質疑。孔乙己頭腦中儲存的知識不具備任何權威,這一無情的現實鑄成了不得不站著喝酒的孔乙己的「寂寞」 在孔乙己的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千百年來無數墮落文人的共性:死啃書本,迷於科舉,動輒滿口孔孟經典,實則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自命不凡而清高不已,只能過著苟且偷生的生活。孔乙己與《儒林外史》中「中舉發瘋」的范進,何其相似乃爾!當然,孔乙己本身具備其獨特而鮮明的個性:他自負清高而不歧視小孩,偶事偷竊而不拖欠酒錢,與人爭辯常露屈辱懦弱,落魄潦倒仍舊好喝懶做,站著喝酒依然穿著長衫,生活無著還不忘上爬,有幾文錢便傲慢不已,被打折腿還否認原因。如果說「瘋」是范進的獨特個性,那麼「迂」便是孔乙己的獨特個性。與范進一樣,孔乙己是封建社會儒林畫廊中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形象,其悲劇性格是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造成的

2. 針對魯迅的作品,思想,流派,寫一篇論文2000字

魯迅[1](1881.9.25~1936.10.19),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才、豫亭,浙江紹興人,出身於封建官僚家庭。筆名魯迅(Lution)源於革命revolution。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1904年初,入仙台醫科專門學醫,後從事文藝創作,希望以此改變國民被麻木的精神。辛亥革命後,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范大學等校授課。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發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奠定了新文學的基石,後與《阿Q正傳》、《葯》、《故鄉》等小說名篇一同收入小說集《吶喊》。毛澤東主席評價魯迅為偉大的無產階級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評論家、作家,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中華民族精神的發揚人。
魯迅研究漢魏六朝思想文藝最有心得。而且他所憑借的材料都是以前一般學人不甚注意的,例如小說、碑文、器銘等等。尤其對於碑文,他所手抄的可以說是南北朝碑文的全部,比任何一家搜集的都豐富。而且工作態度最為精審,《寰宇訪碑錄》和《續錄》所收的他都用原拓本一一校勘過,改正許多差訛以外,還增出不少的材料。因此在他的寫作上,特別受有魏晉文章的影響。魯迅的文章,從莊子楚辭中來,但他是消化了諸子百家的文辭,並不為屈原莊周所拘束,所以他並不要青年們步他的後塵。李長之在《魯迅批判》一書中,對魯迅的行文特徵辨析道:「誰都知道魯迅的雜感文有一種特殊的風格,他的文字,有他的一種特殊的方式。倘若說出來,就是他的筆常是擴張又收縮的,彷彿放風箏,線松開了,卻又猛地一提,彷彿放開水流,卻又預先在下游來一個閘,一張一弛,使人的精神有一種快感。讀者的思想,先是隨著馳騁,卻終於兜回原地,也即是魯迅所指定之所。這是魯迅的文章吸引人的地方,卻也是他佔了勝利的地方。」

3. 中國現代作品賞析論文魯迅作品和矛盾作品比較

★思想內容與藝術表現。

縱觀文學史上已有定論的經典作品,我們不難發現,這些作品之所以經受住了時間的考驗,其完美的令人動容的藝術形式不能不說是一個主要原因。但其藝術形式之所以「完美」,就是因為在很大程度上恰到好處地表現了作品所蘊含的思想內容。那些思想內容不深刻、不正確的作品,那些只求藝術新、奇、怪的作品,都不能不說是忽略了這一點。

文學大師魯迅和茅盾的小說作品在這方面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魯迅和茅盾所處的時代大致相同,都是中國近代最黑暗最腐朽的時期,怎樣反映社會、激勵民眾成了縈繞在腦海的共同問題。魯迅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先行者,喚醒熟睡在「鐵屋子」的人們(1)成了他改造國民性的首要任務。

作為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魯迅對傳統文學的瞞和騙深惡痛絕,而是要「我們的作家取下假面,真誠地,深入地,大膽地看取人生並且寫出他的血和肉。」(2)在魯迅的筆下,我們看到了麻木窘困的閏土,顛沛流離的孔乙己,街頭求乞的祥林嫂和醒了無路可走的魏連殳等等可憐可悲的形象。從他們身上,我們深重地看到封建思想在人們頭腦中是多麼根深柢固,其對反抗者的迫害是多麼毫不留情。

為了表現這些主題,魯迅以現實主義的創作方法為基礎,同時還借用了一些現代主義的表現技法,如《狂人日記》採用日記體,通過「狂人」的大量的內心獨白,為我們揭示了封建社會「吃人」的本質。還有《傷逝》採用回憶式的手記的形式,不無傷感地道出了封建社會末期青年男女追求婚姻自由是多麼不容易。

最令人難忘的《阿Q正傳》,魯迅採用反諷式的《正傳》的形式,喜中含悲地塑造了阿Q「妄自尊大而又自輕自賤,麻木健忘而又自安自足,目光短淺而又盲目排外,一無所有而又貪圖富貴,奴性十足而又恃強凌弱,自欺而又欺人,誠實而又油滑,神往革命而又不知革命為何物,身為下層而又滿腦子封建正統衛道思想」。(3)這些側面連在一起,像一個三棱鏡折射出阿Q種種「精神勝利法」,其既有辛亥革命的時代性,(農民尚不覺悟),又有整個封建社會中國人思想的共性,其深刻性、形象性、概括性可謂前無古人。

也許是創作時代和作家自身閱歷的差異,茅盾筆下的人物的思想面貌和魯迅的已有所不同。他們雖然也生活、命運極為坎坷,但已表現出了極大的主觀能動性,在他們的身上閃出了幾縷亮色。比如寫農民,茅盾更注意寫農民的勤勞、善良、貧困;比如寫小知識分子,茅盾更注意寫他們對革命的熱情和幻滅。

《春蠶》中的老通寶雖然身上多少也有些封建迷信,但和魯迅筆下的閏土已相去甚遠。老通寶有笑容,有希望,後來雖然也「氣得生病了」(4),但比閏土「石像一般」(5)的樣子明顯有所進步。對於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茅盾認為「他們在現階段的中國革命中常常起著先鋒的和橋梁的作用」,(6)「那時正是大革命的前夜。小資產階級出身的婦女學生或女知識分子頗以為不進革命黨便枉讀了幾句書」(7)茅盾筆下的一些知識分子已經表現出了樂觀、堅定、向上的人生態度,較魯迅筆下的孤獨的醒了無路可走的呂緯甫、魏連殳面貌明顯改善。究其原因,主要人物所處時代的發展、政治氣氛的影響,和作家個人的性格以及所處的社會地位所致。

與魯迅相比,茅盾的藝術表現手法比較單一,不像「魯迅君常常是創造新形式的先鋒」。如果打一個比方,茅盾擅長工筆細描,而魯迅更凝神苦詣於各種類型的大寫意。讀茅盾作品使人覺得細膩逼真;讀魯迅的作品,使人感到生動傳神。他們作為現實主義作家,盡管寫作手法有些相異,但是殊途同歸,都准確深刻地表達出思想內涵,達到了高度的藝術真實。
★選材范圍與時代特徵。
魯迅和茅盾的小說作品,雖然不同程度地滲透著作家主觀的思想感情,但不可否認,它們都是時代的產物,都具有史詩的性質,都可以作為生動形象的「歷史教科書」。
魯迅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 這其中自然有著魯迅先生偉大的啟蒙思想。中國兩千餘年的封建社會,一直是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勤勞的農民在封建統治階級的敲詐、麻痹、壓制下,變得麻木、迂腐。為了喚醒這些可憐的同胞,魯迅先生不少小說作品把筆鋒對准了農村這個大的「病態社會」:一無所有的阿Q,可憐可嘆單四嫂,陰險狠毒的趙太爺和頤指氣使的七大人,等等。在小說里,魯迅先生不是像畫家那樣只是形象地描畫了這些人的外貌,而是深入到這些人的靈魂深處,像高明的醫師一樣,把這些人身上的「病痛」解剖給讀者看。
除此之外,魯迅先生還寫了一些有關知識分子的小說。這種小說大體上可分為兩類:覺醒的知識分子小說和下層舊知識分子小說。前者包括《狂人日記》、《長明燈》、《葯》;後者包括《孔乙己》、和《白光》。在這兩類小說中,魯迅先生對新舊兩類知識分子的出路作了探索。不改造社會制度,不提高人們的覺悟,即使這些「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知識分子,出路也是渺茫的。
與魯迅相比,茅盾雖然沒有過多關注「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但他認為作家應當反應「全般的社會現象和全般的社會機構。」(9)小說的選材范圍幾乎涉及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既有大革命為背景的《蝕》三部曲,又有描繪鄉村、市鎮經濟破敗景象的《春蠶》、《林家鋪子》;既有敘述小市民、小職員窘迫人生的《過年》,又有訴說民族災難中人們顛沛流離的《右第二章》;既有控訴女性悲慘遭遇的《小巫》,更有揭露國民黨官僚腐敗的《某一天》。等等。誠如葉聖陶所言:茅盾「在《幻滅》之後寫《動搖》,《動搖》之後接寫《追求》,不說他的精力彌滿,單說他擴大寫述的范圍,也就可以大書特書。在他三部曲以前,小說那有寫那樣大場面,鏡頭也很少對准他所涉及的那些境域。」

4. 我要以魯迅的作品為例寫一篇論文,希望答案要詳細些

1、把記敘、描寫、抒情和議論有機地融合為一體,充滿詩情畫意。如描寫百草園的 朝花夕拾 景緻,繪聲繪色,令人神往。 2、在對往事深情地回憶時,作者無法忘卻現實,時不時插入一些「雜文筆法」(即對現實的議論),顯示了魯迅先生真實而豐富的內心世界。如《狗·貓·鼠》一文既有作者對童年時擁有過的一隻可愛的小隱鼠的深情回憶,又有對祖母講述的民間故事生動的記敘,同時揭示了現實中那些像極了「貓」的正人君子的真實面目。 3、常攝取生活中的小細節,以小見大,寫人則寫出人物的神韻,寫事則寫出事件的本質。如在《無常》中,從無常也有老婆和孩子的事實中,作者既寫出了無常富於人情味的特點,又巧妙地諷刺了生活中那些虛偽的知識分子,入木三分。 4、作者在批判、諷刺封建舊制度、舊道德時,多用反諷手法,又稱「雙關」。表面上很冷靜地敘述事件的始末,其實是反話正說,在敘述中暗含著「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諷刺。如在《父親》中,對庸醫的行醫過程細細道來,沒有正面指責與諷刺,但字里行間處處蘊含著作者激憤的批判和諷刺;又例如在《藤野先生》中,作者用了「標致」來諷刺清國留學生的丑態;用「精通時事」 來諷刺清國留學生所「精通」的「時事」其實是些無聊的事;用「愛國青年」來反諷當時日本一些受軍國主義思想而妄自尊大、盲目忠君、思想狹隘的青年;用「何嘗」來加強反語的語氣從而加強肯定等等。 5、作者在散文中常用對比手法。如《五猖會》通過我前後心境的對比表達了對封建社會的反感和批判;《無常》通過無常這個「鬼」和現實中的「人」對比,深刻地刻畫出了現實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惡面目;《狗·貓·鼠》作者對小隱鼠的愛和對貓的強烈憎恨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文體分析 《朝花夕拾》通常被稱之為「回憶散文」,本為散文文體,而又特別標示「回憶」二字,可能是因為魯迅說過,《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是從記憶中抄出來的」,寫的是記憶中的往事。魯迅在創作《朝花夕拾》時,在文體樣式的選擇上,或許是不經意的,但卻是必然的,他所選擇的是表現自己獨特人格精神氣質的文體。《朝花夕拾》不是經驗性的記事,也不是純想像性的描寫,重在寫感觸,有了感觸其中的兩篇確實是事實上的雜感體,即《貓·狗·鼠》與《二十四孝圖》。 二是散文與雜感結合的文體。這種結合可能並不是文體創造的自覺,而是寫作時作者的感觸由內向外的自然延伸,以內在的情感體驗為驅力,轉向外在的文明批評。由於魯迅行文每不忘社會,且很少沉入屬於個人的內心世界,因而《朝花夕拾》隨處可見感觸內外交迭的描述與評論,其文體基本上是散文與雜感的結合,最典型的是《五猖會》、《無常》、《父親的病》、《瑣記》。 三是純散文。魯迅在憶述昔日的生活經歷時,較多地沉入個人的情感世界,而又較少出之以雜感式的議論,這就成為純散文。當然所謂「純」是相對而言的,對魯迅來說,完全沉入個人情感世界是罕見的,像冰心《往事》那樣純粹表現個人的內心世界的文體是找不到的。因此《朝花夕拾》從總體而言,屬於朱自清所說的那種「散文學」文體。但魯迅也有沉入屬於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時候,於是產生了雜感因素很少的純散文文體,典型的如《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藤野先生》。 人物形象 《朝花夕拾》中出現的五個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長媽媽)、恩師(藤野先生)、朋友(范愛農)、父親和鄰居(衍太太)。 長媽媽——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著朴實善良的愛,令作者永生難忘。從長媽媽的身上,我們看到了魯迅對底層勞動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們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頌他們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藤野先生——一位日本醫學教授,因為表現出平等待人的態度,因為關心弱國子民的學業,他樸素而偉大的人格令人肅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沒有民族歧視,如果我們設身處地地想像魯迅當時的處境,便不難感受到這位老師的偉大之處。 范愛農——一位覺醒的知識分子,但是無法在黑暗社會立足。他無法與狂人一樣,最終與這個社會妥協,也無法像N先生一樣忘卻,所以他的內心痛苦、悲涼,我們和魯迅先生一樣,疑心他是自殺的。 父親——父親曾讓童年魯迅困惑過,因為在他興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會時,勒令他背書。但是,魯迅從來沒有指責過自己的父親,他懺悔的是自己沒有讓父親安靜地死去,這讓他的心靈永遠不安永遠痛苦。由此我們可以感到魯迅先生對父親強烈的愛。在現實生活中,有的爸爸是無情的,他沒有關注到孩子在一步一步的努力,卻一味的敷衍孩子,令孩子自尊心受損,便會度日如年。 衍太太——給魯迅看不健康的畫,唆使魯迅偷母親的首飾變賣。而衍太太自己的孩子頑皮弄臟了自己的衣服,衍太太卻是要打罵的。魯迅表面上贊揚她,實際心中卻是鄙視衍太太的,因為這是個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歡使壞的婦人。 重要篇目 《狗·貓·鼠》——在這篇文章里,魯迅先生清算貓的罪行:第一,貓對自己捉到的獵物,總是盡情玩弄夠了,才吃下去;第二,它與獅虎同族,卻時而一副媚態;第三,它老在交配時嗥叫,令人心煩;第四,它吃了我小時候心愛的一隻小隱鼠。雖然後來證實並非貓所害,但「我」對貓是不會產生好感的,何況它後來確實吃了小兔子!這篇文章取了「貓」這樣一個類型,尖銳而又形象地諷刺了生活中與貓相似的人。 《阿長與〈山海經〉》——阿長是魯迅小時候的保姆。記述兒時與阿長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朴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的性格;對她尋購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充滿了尊敬和感激之情。文章用深情的語言,表達了對這位勞動婦女的真誠的懷念。 《二十四孝圖》——所謂《二十四孝圖》是一本講中國古代二十四個孝子故事的書,配有圖畫,主要目的是宣揚封建的孝道。魯迅先生從自己小時候閱讀《二十四孝圖》的感受入手,重點描寫了在閱讀《老萊娛親》和,《郭巨埋兒》兩個故事時所引起的強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虛偽和殘酷,揭示了舊中國兒童的可憐的悲慘處境。 《五猖會》——五猖會是一個迎神賽會,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個節日。記述兒時盼望觀看迎神賽會的急切,興奮的心情,和被父親強迫背誦《鑒略》的掃興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強制的封建教育對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無常》——無常是個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時候,看到母親哭死去的兒子那麼悲傷,決定放兒子「還陽半刻」,結果被頂頭上司閻羅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憶無常的時候,時不時加進幾句對現實所謂正人君子的諷刺,虛幻的無常給予當時魯迅寂寞悲涼的心些許的安慰。 同時,文章深刻表達了舊時代中國人民絕望於黑暗的社會,憤慨於人世的不平,而「公正的裁決在陰間」,只能在冥冥中尋求寄託,尋求「公正的裁決」。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描述了兒時在家中百草園得到的樂趣和在三味書屋讀書嚴格但不乏樂趣的生活,揭示兒童廣闊的生活趣味與束縛兒童天性的封建書塾教育的尖銳矛盾,表達了應讓兒童健康活潑地成長的合理要求。 《父親的病》——父親被江湖庸醫耽誤,死去了,一直是埋在魯迅心中的痛苦。文章重點回憶兒時為父親延醫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幾位「名醫」的行醫態度、作風、開方等種種表現,揭示了這些人巫醫不分、故弄玄虛、勒索錢財、草菅人命的實質。 《瑣記》——魯迅在這篇文章里回憶了隔壁家的表面對孩子好,其實是暗中使壞的衍太太,讓孩子做危險的事,給魯迅看不健康的圖片,教魯迅偷媽媽的首飾,但對自己的孩子十分嚴格。表現出了她是一個自私自利,奸詐,壞心眼的婦人。主要回憶了自己離開紹興去南京求學的過程。作品描述了當時的江南水師學堂和礦務鐵路學堂的種種弊端和求知的艱難,批評了洋務派辦學的「烏煙瘴氣」。作者記述了最初接觸《進化論》的興奮心情和不顧老輩反對,如飢似渴地閱讀《天演論》的情景,表現出探求真理的強烈慾望。 《藤野先生》——記錄作者在日本留學時期的學習生活,敘述在仙台學醫專受日本學生歧視、侮辱和決定棄醫從文的經過。作者突出地記述了日本老師藤野先生的嚴謹、正直、熱誠、沒有民族偏見的高尚品格,表達了對藤野先生深切的懷念。(寫於1926年10月12日) 《范愛農》——追敘作者在日留學時和回國後與范愛農接觸的幾個生活片段,描述了范愛農在革命前不滿黑暗舊社會、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後又倍受打擊迫害的遭遇,表現了對舊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對這位正直倔強的愛國者的同情和悼念。 現在《朝花夕拾》一書已成為人教版初二語文名著導讀的其中一本使得更多的青少年能夠分享魯迅的「溫馨的回憶和理性的批判」。 且,此書也已選入蘇教版九下「名著推薦與閱讀」,也被選入人教版八上「名著導讀」,其中小引,《阿長與〈山海經〉》被選入讀本。 總起來看,《朝花夕拾》寫到他年少時代以至於到日本前後的若干生活片段,展現當時的世態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魯迅先生對社會的深刻觀察和對家人師友的真摯感情。敘述情切感人,又有機的糅進了大量的描寫、抒情和議論,文筆優美清新,堪稱現代文學史上最高水平

5. 關於魯迅作品人物分析的本科畢業論文

魯迅先生在南京路礦學堂期間成績優異,使他在畢業後獲得了公費留學的機會。1902年,他東渡日本,開始在東京弘文學院補習日語,後來進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現日本東北大學醫學部)。他之選擇學醫,意在救治像他父親那樣被庸醫所害的病人,改善被譏為「東亞病夫」的中國人的健康狀況。魯迅想通過醫學啟發中國人的覺悟。但他的這種夢想並沒有維持多久,就被嚴酷的現實粉碎了。在日本,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魯迅,經常受到具有軍國主義傾向的日本人的高度歧視。在他們的眼睛裡,凡是中國人都是「低能兒」,魯迅的解剖學成績是95分,就被他們懷疑為擔任解剖課的教師藤野嚴九郎把考題泄露給了他。這使魯迅深感作為一個弱國子民的悲哀。有一次,在上課前放映的幻燈畫片中,魯迅看到一個中國人為俄國人做偵探,被日本軍隊捉住殺頭,一群中國人卻若無其事地站在旁邊看熱鬧。魯迅受到極大的刺激。這時他已經認識到,精神上的麻木比身體上的虛弱更加可怕。要改變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的悲劇命運,首要的是改變所有中國人的精神,而善於改變中國人的精神的,則首先是文學和藝術。於是魯迅棄醫從文,離開仙台醫學專門學校,回到東京,翻譯外國文學作品,籌辦文學雜志,發表文章,從事文學活動。在當時,他與朋友們討論最多的是關於中國國民性的問題:怎樣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麼?它的病根何在?通過這種思考,魯迅把個人的人生體驗同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聯系起來,奠定了他後來作為一個文學家、思想家的基本思想基礎。
在留學日本期間,魯迅先生初步形成了他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但是,魯迅的思想和感情不但為當時大多數的中國人所無法理解,就是在留日學生中也很難得到廣泛的響應。他翻譯的外國小說只能賣出幾十冊,他籌辦的文學雜志也因缺乏資金而未能出版。家計的艱難使魯迅不得不回國謀職。1909年,他從日本歸國,先後在杭州浙江兩級師范學堂(今杭州高級中學)和紹興府中學堂任教員。這個時期,是魯迅思想極其苦悶的時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也曾使他感到一時的振奮,但接著是袁世凱稱帝、張勛復辟等歷史丑劇的不斷上演,辛亥革命並沒有改變中國沉滯落後的現實,社會的混亂、民族的災難、個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魯迅感到苦悶、壓抑。五四運動之後,他的壓抑已久的思想感情像熔岩一樣通過文學作品猛烈噴發出來。在那時,他已經在教育部任職,並且隨教育部一同遷居北京。
1918年,魯迅先生在《新青年》雜志上發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這是他第一次用「魯迅」這個筆名發表文章,《狂人日記》也是中國最早的現代白話小說。這篇小說,凝聚了魯迅從童年時起到那時為止的全部痛苦的人生體驗和對於中華民族現代命運的全部痛苦思索。它通過「狂人」之口,把幾千年的中國封建專制的歷史痛斥為「吃人」的歷史,向沉滯落後的中國社會發出了「從來如此,便對么?」的嚴厲質問,大聲疾呼:「救救孩子!'
魯迅先生的小說作品數量不多,意義卻十分重大。魯迅把目光集中到社會最底層,描寫這些底層人民的日常生活狀況和精神狀況。這是與魯迅的創作目的分不開的。魯迅說:「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南腔北調集·我怎麼做起小說來》)這種表現人生、改良人生的創作目的,使他描寫的主要是孔乙己、華老栓、單四嫂子、阿Q、陳士成、祥林嫂、愛姑這樣一些最普通人的最普通的悲劇命運。這些人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最需要周圍人的同情和憐憫、關心和愛護,但在缺乏真誠愛心的當時的中國社會中,人們給予他們的卻是侮辱和歧視,冷漠和冷酷。這樣的社會難道是一個正常的社會嗎?這樣的人際關系難道是合理的人際關系嗎?最令我們痛心的是,他們生活在無愛的人間,深受生活的折磨,但他們彼此之間也缺乏真誠的同情,對自己同類的悲劇命運採取的是一種冷漠旁觀甚至欣賞的態度,並通過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人來宣洩自己受壓迫、受欺侮時郁積的怨憤之氣。在《孔乙己》里,有惡意嘲弄孔乙己的短衫顧客;在《阿Q正傳》中,別人欺侮阿Q,阿Q則欺侮比自己更弱小的小尼姑;在《祝福》中,魯鎮的村民把祥林嫂的悲劇當作有趣的故事來欣賞……所有這一切,讓人感到一股透骨的寒意。魯迅對他們的態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魯迅愛他們,但希望他們覺悟,希望他們能夠自立、自主、自強,擁有做人原則。
魯迅先生對權勢者和偽君子抱著深惡痛絕的態度。《孔乙己》中的丁舉人、《阿Q正傳》中的趙太爺、《祝福》中的魯四老爺、《長明燈》中的郭老娃、《離婚》中的七大人等等,都是這樣一些權勢者的形象。他們有權有勢,但對他人的命運卻沒有真誠的關心,對社會的進步沒有絲毫的熱情,他們關心的只是自己的權勢和地位,自私、虛偽、冷酷,阻礙著社會的進步和改善。《肥皂》中的四銘、《高老夫子》中的高老夫子則是一些假道學、偽君子,他們口口聲聲說是關心社會的道德,實際上他們自己都是毫無道德心的人。
魯迅先生的小說寫的是平凡人的平凡的生活,沒有離奇的故事,沒有引人入勝的情節,卻充滿了無窮的藝術魅力。這種魅力是從哪裡來的呢?是從他對人、對生活的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對人的內在微妙心理的入木三分的刻畫帶來的。讀魯迅的小說,時時有一種「發現的喜悅」。畫面是普通的畫面,人物是普通的人物,但卻在這么普通的畫面和普通的人物身上,隨時都能注意到我們平時注意不到的特徵,覺察到平時覺察不到的人物的心理活動。正是由於這種細致入微的描寫和入木三分的心理刻畫,使魯迅小說的藝術魅力具有了愈久愈醇的特徵。在青年時期,我們涉世不深,北方的中小學生對故事中所描寫的魯鎮等江南水鄉、三味書屋等風土人情還不夠熟悉,對人生還沒有更多的親身體驗,魯迅小說是作為一個整體進入我們的感覺世界的。為了揭示不同生活畫面和不同人物命運的不同的意義,魯迅的小說結構是多變的,幾乎一篇有一篇的樣式,一篇有一篇的寫法。《狂人日記》與《阿Q正傳》不同,《孔乙己》與《白光》不同,《故鄉》與《祝福》不同,《孤獨者》與《傷逝》不同。不僅結構樣式不同,音調節奏也不同。《孔乙己》是那麼的單純而又冷峻,《傷逝》則那麼逶迤曲折、情深意切。魯迅的小說是小說,也是詩,它以平凡的社會生活為題材,整體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意境幽深,外冷內熱,其運用民族語言的功力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在寫作《吶喊》《彷徨》的同時,魯迅先生還創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詩集《野草》。前者出版於1928年,後者出版於1937年。如果說《吶喊》《彷徨》中的小說是魯迅對現實社會人生的冷峻的刻畫,意在警醒沉睡的國民,《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則是魯迅溫馨的回憶,是對滋養過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懷念。幼時的保姆長媽媽,在備受歧視的環境中給予過他真誠的關心的藤野先生,一生坎坷、孤傲不羈的老友范愛農,給過他無限樂趣的「百草園」,吸引著他的好奇心的民間戲劇和民間娛樂活動……所有這一切,都是在這個險惡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們,滋養了魯迅的生命。這些散文,把抒情、敘述、議論結合在一起,有時如平靜的港灣,有時如波濤翻滾的大海,有時如湍急奔流的河水,有時又像蜿蜒曲折的小溪,千姿百態,體現了魯迅散文創作的藝術成就。同《朝花夕拾》中那些明凈細致的散文不同,《野草》中的散文詩則呈現出迷離恍惚、奇詭幻美的意境,它們像一團團情緒的雲氣,在空中旋轉飄盪,變幻出各種意想不到的形狀。魯迅內在的苦悶,化為了夢,化為了超世間的想像,使《野草》成了中國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朵奇葩。魯迅曾對別人說:「我的哲學都在《野草》里。」魯迅最內在的情緒體驗和最玄妙的哲理性感悟,通過這種奇特的藝術手段傳達出來。魯迅的藝術創造力是驚人的。

6. 關於魯迅的論文 5000字

伴隨著魯迅先生的作品,一同凝望逝去的歷史,解讀上個世紀中國最憂患的靈魂,同時在成長中,不斷剖析自我個體的生命存在,這已是我們見證深刻的必修課,而且勢必仍將持續下去,成為我們靈魂深處不可磨滅的永恆。有人說:魯迅是一個難以表述的存在,走進他的內心深處,是相當困難的,魯迅思想的深刻性和復雜性,使得後人在接近的時候,常常會陷入表述的尷尬。但對於我們而言,從學者抑或評論家的角度去品味、體會,實在是被置入另一種無地的尷尬中,我只能記下那些在我的成長中慢慢風化卻又自信彌堅的感想,來告慰先生的偉大,以及見證一些……

田園牧歌中的現實主義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最早時讀到的先生的作品,幽默、詼諧、妙趣橫生,那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葚、黃蜂、叫天子以及人形的何首烏,還有長媽媽講的有關赤練蛇、美女蛇的故事,都曾引起兒時最遠最深的遐想,田園牧歌式的生活恰似那時的心境。文章天成,如同園中的草木,枝葉繁茂,盡皆奇花異草,隨手摘取。這種以孩童的眼光來觀察事物,使之形成一種張力,令人目不暇接。《故鄉》里的閏土是經常盼望突然來臨的遠客,帶著故鄉的趣事,捕鳥、拾貝殼、守西瓜地,以及如歌吟般的「一輪金黃的圓月」所照亮的美麗的世界。還有《社戲》,那麼一群天真爛漫的孩子,兀自劃了船去看戲,「兩岸的豆麥和河底的水草散發出來的清香」、淡黑的起伏的連山、依稀見望的山莊,和咿咿呀呀地旦角的哼唱,歸來時偷煮豆的歡晌,都成為我們回憶中的美景。
魯迅以他特有的細膩的筆觸為許多年後中國的孩子勾勒了一幅幅美輪美奐的童年圖景,卻以自我的孤獨實踐、審識了所謂的原鄉情調,這種懷舊中隱藏的對現實的思考是更為深刻的歷史使命感與生命剖析,這是我很久以後再讀先生作品的體會,繼而顛覆了置於一個時期和年齡的思想。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選自魯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是之中少有的童話般的文字,也使之成為兒童教育中的經典讀物。百草園中的草木鳥獸、三味書屋裡的搖頭晃腦,都以一種幽默的筆調來調節給人的目不暇接的緊張感,這些都在文末「這東西早已沒有了罷」的感慨中結束,給人一種回憶的階段性與模糊感,帶著無法挽回的憂傷繼續行走,在回望與現實中,反而更突顯了生命存在悲哀,這種悲哀正是魯迅思想中有關「中間物」的體現,他是一個「感得全人間世,而同時領會天國之極樂和地獄之大苦惱」的博大的詩人,不承認歷史發展,社會形態,他拒絕了永恆,否定了歷史社會生命的「凝固」與「不朽」,製造了空前的現實感與孤立姿態,這種「中間」的論調使對於百草園、三味書屋的回憶與現實產生一種巨大的隔膜,把人置於虛無的境界,推向絕望的極致。
《吶喊》小說之一《故鄉》將虛構作者與現實結合,令人不得不懷疑作者與小說人物的統一性,濃郁、強烈的抒情性,使這首「還鄉詩」塑造了童話般的抒情世界。在所謂的「離去——歸來——再離去」的建構模式中,田園牧歌的情感也在閏土的一聲」老爺」中徹底破滅,「我」的再次離去與閏土的離去是相互見證與背離的。魯迅是真正透徹了解農民的心靈的作家,這種隱含在文字中的對農民個體生命意識的描寫正是於悄無聲息中洞穿,而這又是於平靜中對現實的毀滅性的認識,在人們被鄉村美麗深深打動的同時,不得不直視現實。《故鄉》比起古典文學構築的童話世界更富於現代性,它是描寫無暇的童話世界中被毀滅的悲哀,他「描寫現實世界與童年經歷的分裂對立,表現在現實世界中童年的純粹而美麗的童話般世界的崩壞與墮落,以及那個為『一輪金黃的圓月』所照亮的想像世界的歌吟般的追尋」,實際上是引導人們的目光投入更深沉與痛苦的現實。鄉村是沒有陌生人的世界,與《祝福》、《社戲》中的「我」一樣,魯迅卻正是從一個陌生人的視角來發現、觀察「陌生化」的「故鄉」的,它是對現實的一種永恆的拯救,關照現實對立的想像,以田園牧歌的筆調上位於這種自己身處其間卻又終是孤獨的陌生,極其高超的寄託了自己的現實主義精神。這種現實主義,不同於直接的白描,正是童話般的想像世界加深了現實的深重性。「幻景」與」現實」混沌一片,從「離鄉」到「作懷鄉夢」,「我現在的故事」始終在「心理的回鄉」與「現實的回鄉」所構成的張力中展開,而且必然是一個「幻景」與」現實」相互剝離的過程,剝離的痛苦與「金黃的圓月」相映成輝,是折射後更為苦痛的現實。
中學語文課本里的《社戲》並非原文的全部,而這種刪節或許正引導和規定了更多的人對小說原作的理解

7. 有什麼關於魯迅作品的論文

論魯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
發布時間:2010-9-24 20:9:41 點擊:27次

趙軼男
(安徽電氣工程學校 安徽合肥 230031 )

摘 要:
魯迅先生是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小說創作是對先生女性思想闡述的重要方面,他筆下的人物豐富多樣,尤為突出的是對女性個性、思想的描寫。其對女性形象刻畫分為兩個來源:一是農村婦女形象,一是知識女性形象。先生揭示出女性在舊中國中的悲劇命運,探求女性未來生活發展之路。本文通過對魯迅小說中的單四嫂子,祥林嫂,子君等女性形象的分析和評論,從而概括出魯迅小說中女性形象所特有的三個基本思想主題:首先,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其次,死亡——生命無辜的毀滅;再次,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奴役殘害以及這些女性對此所發自靈魂的絕望抗爭。三個基本思想主題之間相互交融,構成了魯迅小說中女性形象的宏觀特點。
關鍵詞: 魯迅先生 女性形象 悲劇 關愛

魯迅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偉大的思想家、文學家。其重要體現之一就在於他的小說創作.魯迅先生的小說涉及的社會問題是相當廣泛的。正如先生在《吶喊》序言中所說的他寫的小說內容都是使他「不能全忘卻的」回憶。很明顯,先生寫小說,往往當作回歸到他回憶中的舊中國去游歷和探索,因此,他的小說絕大多數取材於自己的故鄉——紹興①。這也正如先生在《我怎麼做起小說來》中承認:我的取材,多來自病態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先生說他寫小說是要畫出「沉默國民的魂靈來」 ②。因此他深入到中國國民的靈魂之深處去思考、尋驗。對於時代與民族而言,魯迅先生無疑是超前的。因此他無論生前與身後都不能避免寂寞的命運。他總是在思考著人的覺醒和解放,主要是那些在舊中國處於社會底層的,受封建制度及禮教長期束縛的普通民眾,他們的生活是凄慘的,人格尊嚴是受到無情地踐踏的,這其中絕大部分是婦女,因為舊中國的三綱五常中女人是最沒有社會地位的,她們成為夫權、族權、政權、神權壓迫下的玩具,甚至至死也擺脫不了被欺瞞的命運。魯迅先生一直深切關注婦女問題,並體現在他的小說創作當中。
魯迅小說中的女性形象並不是很多,卻大都成為了現代文學史上的「經典」。先生筆下的女性形象可以大致概括為兩類:一是舊社會農民婦女形象,她們多貧困交加、愚昧麻木,如:楊二嫂、單四嫂子、吳媽、祥林嫂、九斤老太、七斤嫂等;二是城市女性形象,她們不惜用自己的生命來換取個性的自由解放,通過不斷的斗爭來獲得個體的人身自由,如:子君,愛姑。魯迅先生是如何思考女性的身份、地位、生命價值、生存意義以及女性解放的出路呢?通讀先生的小說,我們可以歸納出三個基本的主題:「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死」——生命無辜的毀滅;「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奴役殘害以及那些女性對此所發自靈魂的絕望抗爭。下面就將單四嫂子、子君、祥林嫂三位女性分別給予分析和評論。
一、 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
《明天》是《吶喊》中的一篇,也是先生寫的第一篇描寫農村婦女的小說。情節為主人公單四嫂子是一個死了丈夫又貧困守寡的女人,平日里只靠自己的雙手去晝夜不停地紡出棉紗來養活她和三歲的兒子寶兒,對生活可以說毫無奢求,她唯一的希望大概只是養育寶兒,望子成龍吧!尤其是當寶兒瞪著一雙小黑眼睛想了一刻,便說:「媽!爹賣餛飩,我大了也賣餛飩,賣許多許多錢——我都給你」。孩子稚氣童真的願望以及對媽媽至真的愛戀是怎樣溫暖了這位可憐媽媽的心啊!這也給單四嫂子帶來多大的力量啊!「那時候,真是連紡出的棉紗,也彷彿寸寸都有意思,寸寸都活著」。正是有了這平常而微小的希望,才支持著這個守寡女人的悲苦的心,給她以掙扎著活下去的勇氣……通過單四嫂子的生活,先生以他深邃的藝術筆觸塑造了中國勞動婦女的苦難的形象。她喘息在殘酷無道的重壓下,卻還能為了人間的一點溫暖,而默默地忍受著生活的煎熬。卻不料這樣一點小小的安慰也落了空,病魔和庸醫奪去了寶兒的生命,也就等於奪去了這寡婦最後的希望。單四嫂子是那樣的純朴、善良、安分。寶兒是那麼可愛、朝氣、孝順。在她們母子的生活中,完全沒有一點「分外」的要求,她只是為了起碼的生活條件整日里不停地勞動著,她們被剝削得已經不知道真正的幸福是什麼,而只能通過母子之間的親情來互相「取暖」。
單四嫂子是個喪夫的女人,她沒有對社會有絲毫怨言,我想在所謂的東方文明地熏陶下,她應該已經麻木了,失去了「沒有愛的悲哀」。因為在中國的古訓里早已訂好了律條:死了丈夫,不能另行改嫁,只能守節。所以徽州地區至今還有那麼多牌坊。苦難的生活給予她的微茫的希望,只是為了養大孩子而掙扎著、奮斗著。而當這微茫的希望也幻滅了的時候,死了丈夫又死孩子的單四嫂子,只能把「無所可愛的悲哀」寄託在寶兒魂魄入夢上。魯迅先生在描寫單四嫂子所處的環境是這樣說的「門內是王九媽藍皮阿五之類,門外是咸亨的掌櫃和紅鼻子老拱之類」。他們都聚集在這可憐的寡婦周圍,但他們除去按照慣例燒紙錢、賒棺材,吞盡這寡婦僅有的一點積蓄外,誰又曾經真正給予她一點同情和溫暖呢?可以說單四嫂子所處的環境是令人窒息的。也正如先生在《吶喊》序言里所說的「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這也體現出魯迅小說的一種創作模式——看與被看的模式。為什麼封建的宗法制度可以延續那麼長,我想人們的不覺悟,人與人之間的冷漠和互不關心,也就成了封建統治階級維護宗法統治的重要支柱吧。
單四嫂子的不幸遭遇,真實地概括了封建宗法統治和禮教壓迫下的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先生借用一個這樣平凡的故事,即廣大舊中國勞動群眾平凡生活的小悲劇,正是為了向世人揭示那整個時代的悲苦的生活面貌。他的思想是具體地、深刻地:黑暗的宗法制度,封建的舊禮教,在奴役踐踏著千百萬勞動人民,連單四嫂子這樣一點起碼的合理的生活願望也殘酷地剝奪了。試想等待單四嫂子的將是怎樣一個「明天」呢?先生曾說「既然是吶喊,則當然須聽將令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筆,在《葯》的瑜兒的墳上平添上了一個花環,在《明天》里也不敘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見自己兒子的夢,因為那時的主將是不主張消極的」。如果敘述出靜夜中的單四嫂子竟沒有做到看到自己兒子的夢,雖然增加了悲涼陰冷之感,但是會使小說更有深度。然而先生卻沒能這樣做,這是他聽了錢玄同的意見以後,用了「曲筆」的結果。因為那時的錢玄同是不主張消極的,所以魯迅先生在修改小說時便毫無顧忌地打破自己原來的構思,為的是使作品「比較的顯出若干亮色」。這也同時反映了先生的「愛」的哲學。因為在那樣的社會——濃重的黑暗。等待著這個可憐寡婦的,將只能是更沉重、更無窮無盡的苦痛和悲哀、更漫長、更黑暗的無情歲月。這平凡的悲劇,也正是災難深重的時代悲劇的縮影。所以,可以將《明天》中單四嫂子形象概括為體現了先生對女性「愛」的特點。即愛——對每一個生命個體的關愛。

二、 死亡——生命無辜的毀滅
魯迅說過:「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從和作者相關的人們里去找,是不能發現切合的了,但因為「雜取種種人」,一部分相像的人也就更其多數,更能招致廣大的惶惑。所以我們可以認為《祝福》里的祥林嫂形象是運用了「雜取種種人,合成一個」的創作方法。作者這樣創作的目的也就是上文所說的先生寫小說的動機是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他將下層社會民眾的不幸陸續用短篇小說的形式發表出來了。原意其實只不過想將這顯示給讀者,提出一些問題而已。所以魯迅先生要用小說強調和放大的思想,要開拓的知識,焦點在於「舊社會的病根」,然後「設法加以療傷」。可以說這些都可以在《祝福》深深地體會出來。而其中焦點不言自明——祥林嫂。《祝福》的情節是眾人耳熟能詳的,這兒就不加以贅述。我們來看看作者寫《祝福》時候的社會時代的背景,當時社會矛盾十分尖銳,革命的一切基本問題都表現得非常突出,廣大的人民群眾特別是農民還過著極其痛苦的生活,大革命的風暴還沒有到來。隨著新文化統一戰線的分化,使魯迅不斷地加強了對真理的求索和對社會問題的探討,並開始接觸各種思潮。他從同情勞動婦女的悲慘命運,發展到對婦女問題予以足夠的重視,並進行了一定的探討。這是他向封建舊勢力戰斗,為新事物「吶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此可見,收在《彷徨》里的第一篇小說《祝福》則是對那個黑暗社會的轟炸。應該也是《祝福》思想性深刻的一個原因吧。魯迅先生看到了在舊社會的下層女性身上有一種根深蒂固的節烈觀,因為她們對節烈觀看得很重,甚至把它奉為圭臬。在封建時代節烈觀是男尊女卑、三從四德的派生物,先生通過這看到了更深層次的男權中心文化,揭露了節烈的腐朽和殘酷,也就通過這一窗口看到了整個男權中心文化奴役、壓迫婦女的本質,從而達到對女性啟蒙的目的。同時,先生又為女性覺醒和解放想出了一條道路,即實現女性「人之自覺」。只有女性自身認識到傳統文化中的弱點,才能有所醒悟,也從而打破圭臬實現自由。
《祝福》寫的深刻處,應該就在於它通過祥林嫂的悲劇,更充分更集中地表現了封建宗法統治,如何用它的黑暗觸角時時處處給祥林嫂以殘酷的打擊,使她無可逃避地步步被逼向死亡的陷阱。威壓著祥林嫂命運的,不只是魯四老爺的地主階級的代表人物,而是整個封建宗法制度。它的統治支配著政治、經濟以及宗族、宗教和道德的一切方面,象一張無形的黑網籠罩著祥林嫂。但是,滲透著作者冷雋的筆調的,又是怎樣難以忍受的憤怒和悲哀啊!冷酷、令人窒息的冷酷,不斷擠壓著祥林嫂,使她無可逃避,更無法逃避死亡的結局。《祝福》的開端寫了「送灶」,結尾寫了「祝福」之夜。那是作者刻意安排一種具有諷刺意味的喜慶景象。紛飛的瑞雪,連綿不斷的鞭炮聲,「似乎合成一天音響的濃雲,夾著團團飛舞的雪花,擁抱了全市鎮」。但就在這喜慶的祝福之夜的紛紛擁抱中,勤勞的一生的祥林嫂卻死於災難深重的飢寒交迫與慘烈的精神戕害。這就是「天地聖眾」所給予她的「無限的幸福」!祥林嫂死了,那她是否就解脫了呢?我想那個惟求做穩奴隸的祥林嫂,在受盡肉體的壓榨摧殘,精神受盡嘲弄凌辱後,最後還必須懷著深沉的恐懼走向死亡。對她來說,死亡不是長期痛苦生活的解脫,而是另一種更痛苦的生活的開始(到陰間去承受鋸刑)。魯迅先生在表現農村婦女所受壓迫的痛苦方面達到了極高的藝術深度,至今也少有人超越。祥林嫂的形象也成為一個藝術的典型。整篇小說充滿了對全部封建宗法制度和思想體系的烈火般的仇恨,同時也充滿了與封建宗法制度不共戴天、勢不兩立的徹底的決裂的精神。
《祝福》中的祥林嫂受到的「關心」來自於柳媽等一系列同屬於貧下低賤的勞動婦女,她們所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徵又是什麼?她們是封建禮教的受害者,從而產生了冷漠的惡性心理,在強者面前被抑止了的感情蓄積為對弱者的無情精神摧殘作了准備,從而得到向弱者身上進行毫無遮攔的宣洩。她們的這種精神病態表現出人與人之間關系帶有極大的淺薄性、冷酷性。她們中有的是痛苦麻木的自守,極端冷漠的旁觀,有的則是無情的精神摧殘和怨毒之氣的宣洩。可以說這些弱者在自覺不自覺中肯定了封建倫理道德的信條。而魯迅先生對這種人物心理的把握是透徹和深刻的,他在處理人物之間的關系的態度是嚴峻的。對一個無呼喚餘地、無反攻能力的祥林嫂來說,這只能是一種傷感而無法申訴的悲劇。先生運用的是一種冷峻的筆法進行描寫而非鋪排的酣暢淋漓的筆觸,因為它們表現出的藝術悲劇韻味不足以傳達那種在平靜中吃人的現實格調。我們可以將祥林嫂形象概括為魯迅先生對女性刻畫的另一個重要特徵:即「死」——生命無辜的毀滅;有人會認為祥林嫂在死前有過對靈魂有無的懷疑,就是呈現出微弱的正轉狀態,我們可以認為這是在生命道路上對封建思想和封建倫理道德以及對在此支配的社會關系的朦朧感受,一種思想變化發展的趨勢,對藝術悲劇的影響應該是微弱的。特定的時代環境決定了祥林嫂的命運悲劇,而對她的「迴光返照」也正體現出魯迅先生的一種希望吧。這在《傷逝》中有很好的體現。

三、 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她們的生命奴役殘害和絕望抗爭
《傷逝》是魯迅先生小說中的僅有的一篇以青年愛情為題材的作品。小說一開始,就先聲奪人地為全篇定下一個「懺悔自省」的調子——「如果我能夠,我要寫下我的懺悔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這就產生了一個問題:涓生「悔恨和悲哀」是什麼?《傷逝》的內涵得到升華,是否僅僅是涓生感傷和逝去的感情呢?小說不僅歌頌了男女青年子君和涓生的反對封建專制,爭取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斗爭,更深刻地描寫了知識分子心靈的歷程。魯迅先生也因此提出一個重要的社會問題:中國青年,特別是婦女,究竟怎樣才能從舊勢力壓迫下得到解放?《傷逝》則成為先生的啟蒙主義所達到的一個新的高峰。「我是我自己的,他們誰也沒有干涉我的權利」!這種同封建家庭決絕的態度,的確是表現了「五四」前後第一代知識女性的反封建精神。女主人公子君就是發出這個勇敢的呼聲,沖破封建家庭的束縛,義無反顧,坦然如入無人的境地,奔向她所嚮往的理想的愛情生活。子君也許會在其他方面未脫盡舊思想的束縛,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在愛情問題上,在自己的終身大事上,子君卻是無畏而勇敢的。在涓生的記憶中,無畏的子君決不是感情輕浮的少女,她天真、善良、嫻靜而又纖弱。子君性格也正是由於她所處的家庭環境的影響,寄居在叔父家,在城市上學。以前的她可能一直生活在威嚴和冷眼中,處於少女時代的子君是同樣會有著對美好理想的嚮往。可謂是不斷地新文化、新思想啟蒙了她,時代更為她打開了眼界。當她第一次在生活中發現有一個相知的異性青年涓生,雖然只是一個小職員,生活艱難,但卻有一顆火熱的心和進步的思想,為她揭開了新生活的帷幕。向她表達了摯愛真情,所以她被感動了並傾心於他,願意和他攜手同行,追求美滿幸福的生活。可以說當時支持子君的理想是「愛」,她當時的勇敢和無畏是因為「愛」,是涓生的愛給了她生活的勇氣,使她不顧一切地反抗舊社會的倫理教條。涓生是一位首先接受了新思想而覺醒的青年,他啟發和關愛著子君。但同時他也是個性格復雜的人物形象。「五四」風暴中追求個性解放的信條之一就是自由之身,誰也沒有干涉自我的權利。
子君對未來美好夢幻激勵著她為擺脫封建束縛進行了無畏的斗爭。但在當時封建勢力還很猖獗的社會里,子君比之涓生會有更多的先天弱點,因為她的社會接觸不多,她的知識面也不廣,但是在她身上值得肯定的是她對新知識、自由美好的渴望和憧憬。我們應該清楚,愛情不是抽象的東西,人也不能生活在對美好事物的憧憬中,更不能生活在抽象的愛里。我認為正確的生活方式應該是生活藝術化,而藝術也要生活化。所以生存的環境對她們的婚姻生活中產生了很大的壓力,他們也必須面對這殘酷險詐的人間簡單的傢具,已經用去了涓生籌來的款子的一大半,而子君也賣掉了她僅有的金戒指和耳環,為他們共同的家加入了一點股份。但最終的結局是涓生被辭退了。共同的生活使他們有充分相對的時間,先是沉默的相視,接著又是沉默……。而子君在新的生活中只能忙於家務,生爐子,煮飯做菜,喂狗養雞,每每汗流滿面,短發都粘在前額上,手也開始粗糙起來。因為忙,所以管了家務,便連談天的工夫也沒有,何況是讀書和散步。這也最終造成了他們無愛的結局。也為最後涓生說出他們之間無愛埋下的深沉的隱患。涓生說:「不過三個星期」。就漸漸清醒地讀遍了她的身體,她的靈魂,似乎對她已經更加了解,揭去許多失去之前以為了解而現在看來卻是隔膜了,即所謂真的隔膜了。作者則說出解決的方法「愛情必須時時更新,生長,創造。」但涓生與子君是太缺乏生活的經濟支柱,從而也使彼此愛的理想的斑斕色彩在不斷剝落。涓生對子君的熱情也在冷卻,而對於子君來說,這新的生活又何嘗不使她感到困惑,她只得強顏歡笑,操勞家務,目的只是為了分擔一下涓生的辛苦,為這個共同的家努力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從這一層面看,子君並沒有變。唯一產生變化大概是涓生對幸福的需要觀的擴大。因為按照涓生的願望只是讓子君能陪他一起讀書、一同散步和聊天,總起來是要生活高雅一點,安閑一點。我想就算他們在經濟上完全可以滿足這種生活。結局大概也只是「一隻新籠子」,生活大概也只能模式化、固定化。他們的理想化的愛也不會有「時時地更新、生長、創造」。這種生活方式只是他們對生活的一種嚮往。於是,本來以為完全互相了解的子君和涓生,現在卻疏遠隔膜起來,相對彼此的愛已經成了彼此之間的精神負擔,所以涓生已經動搖:「我老實說罷;我已經不愛你了!但對於你倒好得多,因為你更可以毫無掛念地做事……」他放棄了子君,因為在他心中認為子君應該可以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隔閡,但是出乎意料之外,子君是完全無力承受突然來自愛情的打擊,她陷入了恐怖之中,離開涓生之後,毫無生存能力的她只能回到舊家庭中,並終於「獨自負著虛空的重擔,在灰白的長路上前行,而又即刻消失在周圍的威嚴和冷眼裡」。這一結局是悲劇性的,魯迅先生對此表示了無限的惋惜和沉痛。涓生陷入良心的譴責和痛苦的懺悔之中「我不應該將真實說給子君,我們相愛過,我應該永久奉獻她我的說謊。」……「我沒有負著虛偽的重擔的勇氣,卻將真實的卸給她了。」「使我希望,歡欣,愛,生活的一切,卻全都逝去了,只有一個虛空,我用真實去換來的虛空存在。」這是一個多麼可憐的真實,又是一個多麼卑怯的真實。作為生者的涓生就必須還要生活下去,所以在小說的結尾魯迅先生賦予其新的生命希望。「如果真有所謂鬼魂,真有所謂地獄,那麼,即使在孽風怒吼之中,我也將尋覓子君,當面說出我的悔恨和悲哀,乞求她的饒恕」,「在孽風和毒焰中擁抱子君,乞求她寬容,或使她快意……。」正是這一切,給涓生帶來了新的啟示和覺悟——「我活著,我總得向著新的生路跨出去,那第一步,——卻不過是寫下我的悔恨和悲哀,為子君,為自己。」這也反映出先生反抗絕望的哲學。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傷逝》的子君的形象體現了魯迅先生對女性描寫的另外一個特點,也是最為重要的一個層面:反抗——對來自一切方面的對生命的奴役殘害的絕望的抗爭。
綜觀先生的全部小說作品創作,即也就是上文借單四嫂子、祥林嫂、子君三位女性形象來體現出這三方面的特點。當然,這三者是互相聯系、互相滲透的,並非孤立地存在於某一形象刻畫之中,但我們可以看出先生是有側重地加以描寫的。我們在閱讀先生的作品時也同樣應該仔細地體會和把握,先生告訴我們的是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有弊端的,而我們只有正視這一現實的生存狀態,然後再做出自己的選擇與追求,而不能把希望寄託在虛幻的「神話」的實現上。
著名學者錢理群說:「人在春風得意,自我感覺良好時是很難讀懂魯迅;人倒霉了,陷入了生命的困境,充滿了困惑,甚至感到絕望,這時才有可能會理會魯迅的思想。」我想這是有一定道理的。魯迅先生曾說:「寫小說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我深惡先前的稱小說為閑書,而且將為藝術而藝術看作不過是消閑的新式別號。」我們可以認識到先生寫小說上有自己的功利目的的,是要利用小說的力量來改良這社會,而且把文學和人生的改良和健全發展聯系起來,在《吶喊》《彷徨》中,魯迅實際上寫了兩種人物類型:即前面所說的下層農民的靈魂和知識分子的靈魂。可以說先生對知識分子靈魂的深入是與自己的血肉相融的,如上面《傷逝》中的子君和涓生。相對來說先生對諸如楊二嫂、單四嫂子、祥林嫂的命運是關切和同情的,重在更加深刻地揭示出在她們身上的國民劣根性,以引起廣大民眾的覺醒,他是帶著責任感去描寫她們的處境,著重暴露病態社會的人的精神狀態,同時也是對現代中國人的靈魂的偉大拷問,他逼著讀者一起來正視人性的卑劣,正視淋漓的鮮血。
魯迅先生最終為女性的人身解放指出一條道路那就是絕望的反抗,是對於社會、對於自身、對自己的一個反抗。希望無所謂有無,關鍵在於你是否願意正視它並且時刻去追求。「真的猛士,敢於正視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我們的前方是路需要自己去踏過,魯迅先生作品的深度就在於他能夠穿透現實的黑暗去開掘、體驗更內在的更深的被遮蔽的黑暗,進入精神的層面,有的作品還進入了生命存在的本體,即超越他的經驗來成就一種存在的追問。

四、 結論
魯迅先生小說的內涵是豐富的,不是從一種角度就能闡述清楚的,所以我們思考先生的作品和提出我們的問題時應該加以審慎的解讀和分析,因為現代小說在先生的筆下得以產生並且完善,可見先生的思想具有時代的超越性,是值得我們去思索和深化的。先生曾在《野草》的題詞中寫下:「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先生所有的作品中亦透露先生的沉默世界,對中國普通貧民婦女的刻畫則是先生對當時黑暗社會對普通平民的殘害和壓迫的控訴,普通大眾的生活尚且如此不堪,更何況是那些沒有地位處於社會底層的婦女呢?先生描繪的女性形象深刻而難忘,先生抓住了她們的生活細節,用自然平實的語言白描了一個又一個典型而可悲的勞動婦女。

參考文獻:
① 陳漱渝著.魯迅風波[M]. 大眾文藝出版社
② 《與魯迅相遇》 錢理群 著 三聯書店
③ 《林賢治評注魯迅選集》 湖南文藝出版社
④ 《魯迅作品十五講》 錢理群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⑤ 《吳中傑評點魯迅小說》 吳中傑編著 復旦大學出版社
⑥ 《魯迅其書》 張傑 楊燕麗 選編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⑦ 《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修訂本) 錢理群 溫儒敏等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⑧ 《中國現代文學史》(1917-1997) 上冊 朱棟霖 丁帆 朱曉進 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
⑨ 《魯迅經典文存》 洪治綱 主編 上海大學出版社

8. 急求:關於對魯迅的阿Q正傳的賞析的論文(要十個以上參考文獻)字數不限

參考文獻

鄭久元再論「民族劣根性」- <阿Q正傳》之我見《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3.(3):15-181

張建東郭雲飛,馮莉群從《阿Q正傳》等作品看文學閱讀的隱性引導[D]《語文建設》.2013,(1):15-204

魯迅魯迅小說全集[M].南昌:二十- -世紀出版社,2010:193

王富仁.中國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鏡子-論《吶喊》《彷徨》的思想意義[].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1983,(1):216-233

魯迅魯迅全集[M]北京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36,7:146

魯迅,張燁.魯迅全集[M北京: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2:302-303

魯迅,智龔.魯迅全集[M.中國致公出版社,2001:1532

王晶.中國現當代作家作品研究[M]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11:7

王朝柱辛亥革命[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214

魯迅摩羅速讀中國現當代文學大師與名家叢書[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3:78

9. 淺析魯迅文學作品的審美傾向及

淺析魯迅文學作品的審美傾向及藝術價值
【論文關鍵詞】魯迅;文學作品;審美觀照;情感;價值
【論文摘要】魯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繪舊時代的畫面,作者對時代的把握,對人性的理解,多數是以悲劇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現,審美情感深刻豐富,審美價值潛在隱蔽,卻往往更執著、更強烈。對魯迅的文學作品進行審美觀照,是作品本身的客觀要求,也是理解學習作家作品的必然選擇。
魯迅的作品是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語文教研中不容忽視的一個重要內容。建國以來,雖然幾經課改和選編爭議,魯迅作品在中學語文課本中仍然占據首要位置,無論是選用的數量,還是在教學中所佔的份量都是古今中外任何作家都無法相比的。但魯迅作品的教與學長期以來存在著一個難題,就是教師與學生對魯迅作品缺乏興趣,整體教學效果不理想。學生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考試而學習;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而授課,按照既有的程式組織教學。究其原因,筆者認為主要是教育者對魯迅及其作品的認識和理解問題。魯迅的作品沒有激起教師的興趣,教師必然不能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學生,加之魯迅作品的「深奧晦澀」,學生不免有畏難的心理。中學語文教材選編的魯迅作品,其中小說、散文等文學作品佔一半以上,因此,筆者試圖從魯迅文學作品的美學價值入手,從情感和審美的角度,分析魯迅文學作品的審美傾向和審美教育的問題。
一、魯迅文學作品的審美分析
魯迅是「五四」前夜走上中國文化舞台的主將,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中國最清醒的偉大現實主義作家。由於時代的原因,由於魯迅思想的深邃性,革命的徹底性和斗爭的堅定性,以及教育者認識的局限性和傳統習慣的束縛,使得魯迅文學作品的教學,一直側重政治思想和階級立場的層面,而忽略其作品特有的人文思想和審美價值。筆者認為:魯迅的文學作品不僅具有很深的認識價值和思想教育作用,而且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飽含著特殊的審美情趣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只是魯迅的審美視角和表現美的方式與眾不同,需要研究者、教育者從另外一個角度進行審美觀照和總體把握。如果只注重魯迅文學作品的思想性和革命性,必然有損於其作品的美學價值和藝術教育作用,影響學生對魯迅文學作品的學習興趣和教學目標的整體架構。
「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數,向著敵人沖鋒陷陣的最正確、最勇敢、最堅決、最忠實、最熱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這是1940年毛澤東同志對魯迅的評價。由於我國新文化運動的歷史背景和抗日戰爭時期對文化工作者的希望和要求.當時對作家作品的評價,首要的標準是政治思想和對革命斗爭的作用,而不是用審美的眼光觀照哪怕是優美如畫的的小說和詩歌,但這並不能抹殺作品本身蘊涵的審美價值。「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魯迅的文學作品表現美的方式也同樣具有硬骨頭的特點。
1. 審美表現的反向性
文學作品都具有審美價值,作者通過人物形象的塑造、典型環境的描寫和故事情節的敘述,表達對現實的理解和對未來的理想追求。但是,作為語言藝術的文學,表現美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作家對現實有不同的理解和感悟,有的作品通過正面的描繪或歌頌表現對美好生活的想往。如:趙樹理的《李有才板話》、《小二黑結婚》等;有的作品則通過揭露生活中的「丑」,從反面表達作者的審美理想。如:果戈理的《死魂靈》、李寶嘉的《官場現形記》等。批判現實主義作家的作品多數屬於後者。魯迅是我國現代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具有鉤魂涉魄的目光,善於挖掘生活中的「陰暗面」、並能夠對違反常規的素材進行集中、概括,在諷刺、批判中表現正面的理想。作品中體現的是審美的負價值。
魯迅的《吶喊》收錄14篇短篇小說,創作於1918—1922年。作品真實地描繪了從辛亥革命到五四時期的社會生活,揭示了種種深層復雜的社會矛盾,對舊中國舊制度及陳腐的傳統觀念進行了深刻的剖析和徹底的否定。通過否定和批判,表現了作者希望社會變革的理想和追求。同樣,《彷徨》收錄的11篇短篇小說,創作於1924—1926年,作品貫穿著對生活在封建勢力重壓下的農民及知識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關懷。這些作品,很少具有正面典型的塑造及和諧、閑雅、優美的生活圖景。如:選自《吶喊》的《孔乙已》,塑造了封建社會沒落知識分子孔乙已的典型形象,他窮困、潦倒、迂腐而麻木,在封建科舉制度的毒害、摧殘下最終成為可憐又可笑的滑稽形象。作者是通過抨擊社會對苦難者的漠視和譴責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中,表達對理想社會制度的追求。同樣,《阿Q正傳》中塑造的自欺欺人的「阿Q」形象,也同樣是扭曲了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造就的「可憐蟲」形象。作者通過對阿Q的否定,從反面表達了審美理想和審美價值。魯迅是將自己的審美情感熔鑄於對現實的否定和對封建社會的揭露中。美學價值深置於作品的底層,飽含在揭露「丑」的無奈中。

2. 審美情感的深刻性
美的事物不僅具有表現積極向上、不屈不撓精神的內容,而且要具有適宜的感性形式,並且這種形式一般是鮮明的、宜人的。魯迅文學作品中美的精神、美的內容,往往重於美的形式,更多的體現在思想、認識和道德方面的積極力量和斗爭氣概,與通過形式美打動人,吸引人的其它文學藝術表現美的方式有所不同。這是魯迅文學作品審美情感的深刻性和特殊性的必然要求。
魯迅的小說《葯》,寫於1919年,其中的系列環境描寫:從「秋天的後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陽還沒有出」的陰冷,到「街上黑沉沉的一無所有,只有一條灰白的路」的一點微弱的希望;從 「而且路上也愈走愈分明,天也愈走愈亮了」的一點亮光到「太陽也出來了」,光明就在眼前的發展變化。沒有燈紅酒綠、奼紫嫣紅的明麗與熱烈,作者的情感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而然流露出來的。沒有外在形式的吸引,卻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需要讀者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體會,分析、理解。魯迅文學作品審美情感的深刻性是與當時的社會歷史背景相統一的。看似隨意,但情在深處,愛在恨中。寫作的目的在於「治病救人」,是其他同類作品無法企及的。《葯》以環境描寫為載體,穿插於全文,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後中國的社會現實。讀者透過環境的凄涼可以感受到魯迅先生對當時中國的愛之深,痛之切;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同時,表達出作者的內心深層,因時代背景而不能點明的理想寄託。魯迅的美學思想是革命功利主義的,魯迅是將他的美感、理智感與道德感統一在起來,達到思想美與藝術美、表象美與深層美的有機結合。
3. 審美價值的潛在性
魯迅生活在20世紀初黑暗的舊中國,時代的原因,使其著作具有特殊性,即使是文學作品,也多半是批判、揭露和諷刺之作。他發出的多是無可奈何而又不甘寂寞的「吶喊」。時常在「徬徨」中探索,在苦悶中前行,有時迫於時局,又不得不隱諱其意。由於寄託深,使讀者較難領會作品的用意,更無暇顧及蘊含其中的情感因素和審美價值。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講,是現代偉大的文學家,「為藝術而藝術」在他的作品中是找不到的。魯迅一向被看作是對封建專制和愚昧揭露最深刻,斗爭最全面、最堅決,也最持久的作家。因而,其作品主要是批判和揭露,其美學價值和審美傾嚮往往深含其中,常常被忽視、被遺忘。《祝福》、《傷逝》一類的小說自不必說,即使是飽含真情的《故鄉》,《社戲》,審美意象也不那麼分明。
《故鄉》是1921年發表在《新青年》上的短篇小說,具有濃厚的鄉土深情。那深藍的天空、金黃的圓月、碧綠的西瓜和月夜沙地中的英俊少年……是作者兒時故鄉的優美圖景和壯美場面的重現,閃爍著藝術美的光輝。但在作品中不過是作者腦海中的印跡和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種美的表現中體現的情感,是作為眼前「破敗」的故鄉和作者失望之情的對比和反襯,以揭露封建統治的罪惡。作者的審美理想和情趣潛藏在回故鄉前後的敘述中,現實的無可奈何和不甘如此的矛盾構成了作品復雜的感情基調。魯迅以其智者的痛苦,描繪舊時代的畫面,作者對時代的把握,對人性的理解,對弱者的同情和對習俗的思考,是以悲劇的形式、滑稽的形象加以展現,審美情感潛在隱蔽,卻往往更執著、更強烈。外表冷漠,內心熾熱。
中學語文課是美育的神聖領地,是美育的最好教材。而魯迅的作品作為中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能忽視美育的實施。相反,需要站在時代的高度領悟其作品的美感因素,從另一個側面讓學生學會發現美、感悟美,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處於好知、樂知的狀態中,而且能夠讓學生在獲得知識,提高能力的同時,潛移默化的受到審美教育。

【參考文獻】
[1]《美學基本原理》,劉叔成、夏之放等著,2001年7月,第三版。
[2]《文藝美學》,李詠吟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3]「論魯迅小說審美意象的跨文本互補現象」,《社會科學戰線》,2001年6期。

10. 有關分析魯迅作品的論文

為了幫助青年讀者學習魯迅作品,我們請復旦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中文系工農兵學員和教師編寫了這本書。工農兵學員上大學,在斗爭實踐中學習魯迅作品,寫出分析魯迅作品的文章,是教育革命的豐碩成果。
我們還請石一歌同志寫了介紹偉大的共產主義者魯迅戰斗一生的文章,以便使讀者對魯迅的生平和思想發展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加深對魯迅作品的理解。

魯迅作品分析一組
潘蘭林 作於 2005年7月9日
1.《社 戲》 三 題
在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史中,魯迅先生的小說創作絕對談不上數量的優勢,也沒有什麼驚心動魄的選材與取材。但他善長於從平凡的社會生活中截取生活片段,以獨特的視角對材料進行美學觀照,從而達到了一種激盪人心、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從而確立了魯迅小說在中國乃至世界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社戲》即是一例。
一、假如社戲確實好看
社戲表演得究竟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從迅哥兒及農家少年們的表現來看,社戲實在太令他們掃興了。符合少年朋友情趣及心理的戲沒有出台,而那些令他們呵欠連天、罵不絕口的東西卻長時間地佔住了舞台。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少年兒童喜歡感受新奇的形象、熱鬧的場面及緊張激烈的場景。這些或沒有出現,或只是曇花一現。
為什麼要濃墨重彩寫少年朋友們看一場令他們掃興的戲?為什麼不讓他們看一場令他們興味盎然的戲?這裡面有文章。
首先,從小說的主題表達來看,「友情」是其核心,戲只是襯托。戲好看而令人難忘,或者雖然戲不好看,也非常令人難忘,哪一種思維更能突出小說的「友情」主題,不言而喻。
另外,從選材的角度看,「戲」是妙趣橫生的歸省生活中的一段無趣的插曲——放牛釣蝦、夏夜行船、歸航偷豆都充滿了樂趣——凡事皆趣,一則不合情,二則若如此,行文便失去了波瀾。何況經過童心的審美觀照,戲至今歷歷在目,令人回味。霧中花、水中月的美學境界由此而生。
人按照美的規律來創造。「戲」不好看,是對美的規律的遵循。
二、賣豆漿的緣何是聾子
看社戲時,迅哥兒有一個深深的遺憾:口渴,沒有豆漿喝。因為賣豆漿的聾子回去了。
賣豆漿的緣何是聾子?耐人尋味。
一則聾子在戲台下做生意,定然是個一心一意的生意人——因為他不可能欣賞戲。回去,是因為看戲的人少,生意不好。如果不是聾子,長期在戲台下(因為其擁有一個專有名詞:賣豆漿的聾子),定會熏陶出一個戲迷。即使晚間生意差,他也不會走,因為還可以看戲呀。
二則喧鬧的戲場中,他賣豆漿會盡可能地依賴於視覺與手勢。晚間光線不好,做生意會困難得多。
聾子,帶來了一分遺憾;遺憾,醞釀了一個更為有趣的故事——偷豆。
三則藉助少年朋友們毫不諱飾的稱呼,寫出了一分純真的美與一分童年的真實:不遮掩,不轉彎抹角,也不會善解人意。
三、六一公公的「包票」
淳樸、厚道、無私是六一公公的個性。因偷豆而引出的六一公公在給母親和「我」送豆時,說「我」將來一定要中狀元,母親的福氣是可以寫包票的。這些話絕對地發自他的心底。在六一公公看來,「中狀元」顯然是最高級別的「包票」。在此,六一公公思想意識的一個側面被展示出來了,並由此折射出了一個這樣的現實:即便在山高皇帝遠的窮鄉僻壤,即便在十有八九不識字的「小民」心中,讀書中舉也代表了最高人生價值。科舉之毒著實讓人不寒而慄。難怪遠離城市「我」便有了一分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的慶幸。
載《語文教學之友》1999.3
2.也說「美女蛇」的傳說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何寫美女蛇的傳說?歷來眾說不一。筆者認為,作者寫這一傳說主要有以下作用:
一、道出了神奇
百草園的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不僅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有趣的捕鳥生活,更有神奇迷人的神話色彩。百草園的神話色彩主要是透過「美女蛇」的傳說道出來的。由於這一傳說的出現,百草園的美的層面得到了豐富與充實。自然景物美,其間生活充滿趣味,這是「實」的一面;傳說則進入了「虛」的一面。這樣,文章就擺脫了「環境美+生活美」的窠臼。不僅如此,它還與後文的三味書屋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充滿了童趣,充滿了想像,童心在在這里閃爍,最初的智慧在這里開啟;三味書屋,名曰「三味」,其實「一味」也沒有),豐富了對比的層面(由物質世界的的層面進入精神世界的層面)。這樣,文章的行文便顯得搖曳生姿,富於一唱三嘆之美。
二、照亮了童心
如果說,百草園色彩鮮明的自然景物,泥牆根一帶的無限趣味,冬季有趣的捕鳥生活豐富了少年魯迅的學前生活,讓兒童天真、頑皮的個性找到了施展的舞台,那麼,「美女蛇」的傳說則起到了照亮童心的作用。不管長媽媽講故事的出發點和意圖(也許根本無意圖可言)如何,但它的實際效果是:它引出了少年魯迅無盡的遐想:夏夜乘涼時的擔心、得到「飛蜈蚣」的天真願望、走到草叢旁的提心吊膽均由此而生。這樣,一個孩子的心靈世界便由一則神話引出。神話,激活了孩子充滿了想像的心靈,其生動活潑為三味書屋所望塵莫及,孩子想像的飛躍也為三味書屋所未見。
三、昭示了哲理
面對傳說,童貞心靈的最初感受是「覺得做人之險」。傳說,培育了孩子稚嫩的理性——我們且不管其是否准確。那麼,「美女蛇」的傳說究竟告訴我們什麼?一方面,「妖氣」與險惡(「吃人」)往往潛藏於「微笑」中;另一方面,貪心至極(「吃人」)將自取滅亡。這些可以說就是昭示於我們的理性。這一傳說,盡管出自於「不淵博」的長媽媽之口,但它賦予兒童的思維與想像卻遠遠超出了道貌岸然的「四書五經」與「淵博」的壽鏡吾。這不能不發人深思。
載《語文教學之友》1999.6
3.說 說 「小 伙 計」
關於《孔乙己》中的小伙計,人們往往將其當作作品的「線索人物」或「見證人物」。這一說忽視了小伙計這一形象在作品主題挖掘與情節構架中的意義與作用,因而未免捨本逐末。其實,小伙計在小說中至少有三個方面的意義:敘事角意義、形象意義與結構意義。
一、敘事角意義——第一人稱凸現於作品表層,成為小說敘事的線索,以及組材、選材與剪裁的基本前題。
小說以第一人稱作為敘事角,進入作品的當然也只能是「我」(即小伙計)的眼之所見、耳之所聞與心之所感。這些見聞與感受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個立體的孔乙己。讀者不僅能從小伙計的訴說中看到一個活生生的靈魂,更能從中了解到孔乙己悲劇人生的全部價值與意義之所在。
小伙計,提供了一個極富匠心的藝術視角。
二、形象意義——小伙計這一形象,豐富了小說的主題與內涵,顯示了孔乙己悲劇的真實與必然。
小伙計首先是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形象。讀者所看到的孔乙己,是小伙計獨特視角中的孔乙己。小伙計自身的形象也更多地是在對孔乙己的觀察與思考中體現出來的。在掌櫃的眼裡,小伙計「樣子太傻」,又不會作假羼水,是一個面臨被辭退困境的角色,可是,他也有思想,有思維,他可以「附和」眾人對孔乙己取笑。面對孔乙己這樣一個「顧客」,他可以「不耐煩」「懶懶的」「毫無熱心」。透過小伙計細膩、真實的內心世界,我們可以透視到一顆幼小的心靈——那是一顆孱弱的飽受歧視卻又在參與歧視的心靈,那是一顆雖然幼小卻已經被污染的心靈。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在小伙計這一形象中,也一樣滲透了作者對吃人時代的控訴。
另一方面,小伙計本身又構成了孔乙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的一部分。孔乙己面對的,不僅有丁舉人的酷刑、何家的拷打所帶來的肉體與精神的雙重摺磨,還有掌櫃、顧客的奚落與取笑,甚至還有來自一個十二歲的孩子的鄙棄。這樣,孔乙己的命運便不言自明了。

熱點內容
免費收聽懶人聽書紅樓夢 發布:2024-11-05 23:22:06 瀏覽:629
小說陸鳴至尊神殿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05 23:11:11 瀏覽:579
破鏡重圓的高幹言情小說 發布:2024-11-05 22:12:30 瀏覽:368
一千萬字完結小說排行 發布:2024-11-05 22:00:07 瀏覽:108
小說短篇完結言情 發布:2024-11-05 21:57:00 瀏覽:267
重生之空間後宮小說排行榜完本小說下載 發布:2024-11-05 21:51:58 瀏覽:555
妖孽童星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4-11-05 21:51:18 瀏覽:976
小說知青全文 發布:2024-11-05 21:48:55 瀏覽:379
修武高手在都市小說 發布:2024-11-05 21:47:28 瀏覽:946
四個字的言情小說書名 發布:2024-11-05 21:30:01 瀏覽: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