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武俠人物在都市小說
『壹』 急!求金庸小說人物名字!越全越好!!!
1、郭靖,出自《射鵰英雄傳》
郭嘯天與李萍之子,黃蓉之夫,楊康的結拜兄弟。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濃眉大眼,身強體壯。生性質朴憨厚,還有些愚鈍,四歲時才開始說話,但為人朴實方正,忠厚老實,尊師敬老,有刻苦精神。
為人正直,有俠義之風,守信義。自小喪父,隨母生長在大漠。自小就常常聽母親講些關於大金如何殘害百姓的故事,所以對金國深惡痛絕,並且對自己的殺父仇人段天德銘記在心。
2、楊過,出自《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中的男主人公,是《射鵰英雄傳》中貪圖富貴、不明大義的小人楊康與穆念慈之子。當穆念慈在荒郊野外生下他時,楊康已死,楊過便自小沒有了父親。更不幸的是,他十一歲的時候,穆念慈也染病身亡,從此獨自一人,流落嘉興,住在一個破窯里,過著偷雞摸狗的日子。
3、張無忌,出自《倚天屠龍記》
武當派第二代「張五俠」張翠山與天鷹教紫微堂堂主殷素素的兒子,明教「金毛獅王」謝遜的義子,天鷹教教主殷天正的外孫,明教第三十四代教主。在北極冰火島出生,認謝遜為義父。在那個與世無爭的環境下長大,又秉承三人教導,從小性格良善。
謝遜在冰火島談起以「七傷拳」打空見神僧十三拳的往事,說到打了十拳時,張無忌插口說:「義父,下面還有三拳,你就不要打了罷,這老和尚為人很好,你打傷了他,心中過意不去,倘若傷了自己,那也不好。」
他跟義父在一起,學到一些基礎的武功。十歲那年,跟隨父母乘木筏回到中原。當武林得知張翠山和殷素素歸來的消息後,無論正派還是邪道全都前來圍追堵截,千方百計想從他們身上獲得謝遜與屠龍刀的下落。小小張無忌也成了他們瞄準的對象,作為獵取情報的突破口。自此,他開始踏入江湖,開始明白世間人心的險惡。
4、蕭峰,出自《天龍八部》
蕭峰原名喬峰,但真正父親是契丹人蕭遠山,所以改姓蕭。與慕容復並稱「北喬峰,南慕容」,為江湖年輕高手中的雙峰。他外貌威武,頗有風霜之色,豪邁颯爽,極有威勢,不怒自威,智勇雙全,是金庸筆下少有的陽剛強烈的男子漢。
曾任丐幫幫主,在得知是契丹後裔,被迫退位。闖盪江湖,尋求真相,相繼與段譽和虛竹結為兄弟,又得遇紅顏知己阿朱。阿朱後為救父,死在蕭峰掌下,蕭峰悲慟不已。因助耶律洪基平息叛亂,受封為南院大王。不久為阻遼帝攻宋,以斷箭自盡於雁門關外。
5、令狐沖,出自《笑傲江湖》
華山派大弟子。由華山派掌門岳不群撫養長大,傳授武功,後一度任恆山派掌門。生性放盪不羈,爽朗豁達,豪邁瀟灑,不拘小節,喜歡亂開玩笑,卻有高度的忠義心,天生俠義心腸,並且深情不移。
鍾情青梅竹馬的小師妹岳靈珊,後因緣際會結識並愛上了「老婆婆」任盈盈,至此成為靈魂伴侶,最終與其結為夫妻,退隱江湖。
『貳』 跪求穿越到金庸武俠人物里的小說
金庸世界裡的道士
金庸群俠之我很邪惡
金庸俠客游
金庸群芳譜
天龍八部之四號男主角
逆天狂俠傳
射鵰之郭靖很聰明
神鵰俠侶之天劍降世
倚天屠龍反轉記
風流段譽新輯
天龍八部之逍遙天下
大唐之大醉俠
金庸古龍亂江湖
金庸我最牛
怎麼多夠樓主看了吧
『叄』 金庸武俠小說中所有的男主角
金庸於1955年開始寫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書劍恩仇錄》至1972年9月23日最後一部武俠小說《鹿鼎記》結束,共花了十七年時間完成了十五部武俠小說。金庸曾把自己的小說名字第一個字連起來寫過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加上一部小的只能算短篇的小說《越女劍》正好十五部。按寫作時間來排分別是: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七〈連城訣〉如果說《神鵰俠侶》是部情書,這部小說就是部壞書,它裡面寫盡了人性的丑惡,為了自己的利益,小說中的人物用盡了卑鄙手段,最後狄雲帶著對人世江湖的絕望回到了藏邊雪谷,水笙遠遠向他奔來:「我等了你這么久,我知道你終於會回來的。」
主要人物有狄雲,水笙,丁典,凌霜華,戚芳,汪嘯風,戚長發,凌退思,「江南四奇,落花流水」,血刀僧,萬圭,萬震山,言達平等。
八〈白馬嘯西風〉(中篇)主要人物有李文秀,蘇普,馬家駿,阿曼,瓦耳拉齊,霍元龍,陳達海等.這也是部為電影而寫的小說.
因情而活,為情而死,情之所在,孽之所在.是這部小說的主線.
最喜歡其中兩句話:江南有楊柳、桃花,有燕子、金魚……漢人中有的是英俊勇武的少年,倜儻瀟灑的少年……但這個美麗的姑娘就像古高昌國人那樣固執:「那都是很好很好的,可是我偏不喜歡。」
"野雞不能學鷹飛,小鼠不能學貓叫,你們中華漢人的東西再好,我們高昌野人也是不喜歡."
九〈鴛鴦刀〉(中篇)主要人物有袁冠男,蕭中慧,林玉龍,任飛燕,蕭半和,太岳四俠,卓天雄,周威信等.其實這篇小說是金庸寫的一個電影劇本,是偶爾興起而做的小品文.金庸寫武俠小說前為報社的影評專欄撰寫過影評,後來還做過編劇導演,他編劇的《絕代佳人》曾獲得北京文化部金章獎.
小說的主題是:
「仁者無敵」!這便是無敵於天下的大秘密。
十《倚天屠龍記》是金庸小說里對武功描寫最多的一部,也是打鬥場面最多的一部,有時一整章都在描寫一個大戰場面。小說人物眾多,在此只列出主要幾個,張無忌,周芷若,趙敏,小昭,殷離,張三豐,張翠山,殷素素,謝遜,成昆,滅絕師太,宋遠橋,俞蓮舟,俞岱岩,張松溪,殷梨亭,莫聲谷,玄冥二老,楊逍,范遙,金花婆婆,青翼蝠王等等諸人。
十一《天龍八部》人物有蕭峰,段譽,虛竹,王語嫣,木婉清、阿朱、阿碧、鍾靈,蕭遠山、慕容博、李秋水,掃地神僧、無崖子、天山童姥 ,鳩摩智、丁春秋、玄慈方丈、段延慶、庄聚賢(游坦之),慕容復、段正明、黃眉僧、段正淳、蘇星河 ,玄字輩的少林高僧(除玄慈)、天龍寺的五位高僧,葉二娘、南海鱷神、雲中鶴、阿紫、丐幫的七大長老,段正淳的四大侍衛、刀白鳳、王夫人、秦紅棉、阮星竹、甘寶寶、梅蘭竹菊四劍、全冠清,白世鏡,趙錢孫等.
小說描寫了糾纏在人性「痴嗔貪」三毒中的人們不能自拔,始終突不破心網的籠罩,導致自己受盡了折磨。
最後蕭峰自殺在雁門關前,慕容復瘋了,給讀者留下了無盡感慨。
十二《笑傲江湖》令狐沖,任盈盈,風清揚,東方不敗,任我行,向問天,岳不群,左冷禪,林平之,方證大師,沖虛道長,定閑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長,余滄海,岳靈珊,儀琳,田伯光,梅庄四友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看「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神話夢想的破滅。
十三《俠客行》主要人物有石破天,阿綉,謝煙客,貝海石,白自在,石清,閔柔,史小翠,丁不三,丁不四,張三,李四,白萬劍,丁當等人.
據金庸說小說著重描寫了父母與孩子間的親情,朋友間的友情.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只愛風流男子的丁當.
十四《越女劍》(短篇)人物有越女阿青,范蠡,文種,西施,勾踐,白猿.這部小說的創作時間其實是金庸所有小說中最晚的,只是它太短小,結束的比〈鹿鼎記〉快而已.
流傳後世的成語「西子捧心」「東施效顰」竟是由阿青的竹棒埠發出的勁氣所致。雖是小說虛構,但也足以說明作者構思的巧妙
十五《鹿鼎記》人物眾多,是金庸小說里人物最多的一部,金庸的寫作水平此時達到了得心應手的化境,每一個小人物在他的筆下只寥寥幾筆就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韋小寶,陳近南,康熙,獨臂神尼,洪安通,澄觀和尚,陳圓圓,吳三桂,李自成,吳六奇,胡逸之,李西華,馮錫范,施琅,鄭克爽,鰲拜,海大富,茅十八,雙兒,蘇荃,阿珂,方怡,沐劍屏,曾柔,建寧公主,等等.
所有武俠小說中的主人公雖不一定是裡面武功最高的,也至少排在前幾位,可《鹿鼎記》裡面的韋小寶在擁有三位頂尖高手師父的情況下卻僅會一點點功夫,韋小寶闖盪江湖只靠他的臉皮厚,逃的快,口舌好,加上一點點的講義氣,所有對手就都敗在他的手下。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我們中國人愛面子,論交情,不講原則的劣根性.
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1925年,浙江省海寧縣人.很多國家的領袖也看過金庸的武俠小說,當年南越國會開會議時,議員們曾用金庸著的《笑傲江湖》中人物互相指責,說某某人是左冷禪,某某人是岳不群,用來形容某個人的品質。
『肆』 金庸15部武俠小說全部人物介紹
樓主晚上好!這真是個體力活啊。
網路裡面有系統清楚的介紹,每一部都非常詳細。例如:http://ke..com/view/10786.htm
『伍』 求穿越到金庸武俠小說里的小說
<金庸世界裡的道士> 起點巨作
他,風華正茂,他,身患絕症,他,無奈修道,他,修道有成。他成為金庸世界中的一個小道士。於是,天地變了……。
年紀甚輕,卻是商界佼子,雄心勃勃,卻驟然倒下,無奈而死,卻柳暗花明,修道有成,元神未死,於是,金庸的世界裡是從此多了一個至高無上的存在。
當世間武功在他眼中變成頑童打架,當無情時間在他身上無效,問世間何為無敵?永生無敵!
金庸的世界裡有英雄,喬峰、郭靖、楊過、張無忌、令狐沖,金庸的世界裡有美女,黃蓉、小龍女、趙敏、周芷若、盈盈,金庸的世界是虛幻的,金庸的世界又是真實的。一個現代人,在金庸的世界中真實的生活著,讓主角引領你在金庸的世界裡悠閑散步。
主角元神未滅,附體於金庸世界裡一個道觀中的小道士身上。他在荒山之上,獨自一人,艱苦修道,終
『陸』 求金庸小說裡面所有主角的名字
一《書劍恩仇錄》人物有陳家洛,無塵,趙半山,文泰來,駱冰,常氏雙俠,余魚同,章進等紅花會群雄,袁士霄,天山雙鷹,陸菲青,阿凡提,周仲英等武林前輩,香香公主,霍青桐,李沅芷,周綺等女性,乾隆,李可秀,張召重,關東六魔,白振等反面角色。
這部小說並沒有特別突出陳家洛個人的能力,而是象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傳》一樣,描寫的是群雄演義.
二《碧血劍》主要人物有袁承志,溫青青,何惕守,阿九,安小彗,穆人清,木桑道人,啞巴,玉真子,溫家五老,梅劍和,孫仲君等.其實小說有兩個主人公,另一個是早已故去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夏雪宜在小說中給人的印象要比袁承志深刻的多,袁承志似乎只是個引線,把這個小說的所有人物情節銜接了起來,可以說袁承志是所有金庸小說里最沒有魅力的男主角.
小說的後半部分寫的很糟糕,只是最後寫李岩和紅娘子自殺的一段很觸動人心,依舊記得那兩句歌詞:"今日的一縷英魂,昨日的萬里長城……」嗚呼,中國的歷史不正是這樣嗎.
「空負安邦志 遂吟去國行 」更多的是寧願化做一縷英魂也要維護自己祖國的尊嚴。
三《雪山飛狐》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苗若蘭,田歸農,寶樹和尚,范幫主,平阿四以及未直接出場的胡一刀夫婦等等。
本小說只有十五萬字,然而卻頭緒紛繁,主要人物眾多,讓人不知從何說起。作者在書中採用倒敘形式,讓十多個人用講故事辦法把「胡苗范田」四個家族一百年來的恩怨交代了個清楚,然後又引申到講故事的人身上,深刻揭示了人性的貪婪,無恥,卑鄙。幸而有苗若蘭和平阿四在,才讓我們大家看到人間真情猶在。
小說最後給讀者留了個懸念,到底胡斐能不能平安回來和苗若蘭團聚,他這一刀到底劈還是不劈?
四《射鵰英雄傳》的主要人物有郭靖,黃蓉,穆念慈,黃葯師,一燈大師,洪七公,周伯通,全真七子,江南七俠,楊鐵心,包惜弱,郭嘯天,李萍,成吉思汗,拖雷,華箏,哲別,――――歐陽峰,完顏洪烈,楊康,裘千仞,黑風雙煞,歐陽克等。
此部小說是奠定金庸新派武俠小說宗師地位的作品,可以說是金庸小說里最正統的武俠小說,文筆精美達到了金庸小說的頂峰。
五《神鵰俠侶》主要人物有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李莫愁.武三思,郭芙,郭襄,陸無雙,完顏萍,公孫綠萼,程英,耶律齊,尹志平,歐陽峰,洪七公,周伯通,金輪法王,公孫止,裘千尺,霍都等.還有兩個早已死去的人物:王重陽和林朝英.
本小說可謂一本情書,專門寫情的書.書中描寫了多種多樣的愛情親情,寫盡了因愛生恨,因愛生悲的故事.
六《飛狐外傳》據金庸本人說是為了彌補《雪山飛狐》沒能塑造好胡斐才創作的,算是《雪山飛狐》的前傳,可它又獨成一體,與《雪山飛狐》很多情節沒有關聯,大概是寫的比較精彩,讀者們也沒有顧上太去較真。
小說中主要人物有胡斐,苗人鳳,程靈素,袁紫衣,紅花會諸俠,馬春花,田歸農,南蘭,鳳天南,慕容景岳,姜鐵山,薛鵲,商寶震,徐錚等。
『柒』 主角做著時光機到古代武俠世界然後帶著金庸武俠小說里的人物來到現代生活
全真門徒
射鵰之風起梅落
『捌』 誰知道描寫金庸小說人物的小說
沒有啊~~但找到了這個:
1 金庸的武俠小說,已經成為二十世紀最有代表性的大眾文學之一。那麼通過金庸小說中的武打描寫,我們看一看,我們到了二十世紀的下半葉,中國文化中,對於「武」這個概念的探討,已經達到了什麼樣的高度?
金庸的武俠中的武打,它所帶給我們的想像是空前的。之所以他的小說這么有魅力,在「武」這個方面,超越了前人。
在金庸筆下,那些使著奇奇怪怪兵刃的人,多數不是一流高手。你看金庸的小說,你放心,只要這個人物一出場,使用一個很奇怪的兵刃,你就可以斷定,他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人物。上來一個老頭,長著很長的鬍子,手裡拿著一對判官筆,你可以斷定,這個人不是主要人物;主要人物沒有使這些兵刃的,或者這個人就是性格奇怪之人。比如說,《天龍八部》裡面,南海鱷神,這個人物一出場,手裡拿著一個鱷魚剪,一個大剪刀。他動不動就「咔嚓」一下,把人家腦袋剪下來,這個人你可以斷定,他不是一流人物。
再比如說,李莫愁,手裡拿著一柄拂塵,武功很厲害,她這個拂塵,不是掃地用的,不是撣沙發上的灰用的,你讓她拂一下,就沒命了。但是她也不是最高級的武俠人物,不是一流高手。武功的境界,在金庸筆下,一個沒有出場的大俠,這個人叫獨孤求敗,在他的身上這個層次講得極為清楚。他買了幾把寶劍,給後人講了這個道理。這個道理包含了,武功的幾層境界。
第一層,他年輕的時候,使用一把非常銳利的寶劍。這個劍所向披靡,可以斬銅斷鐵。那麼這代表一種少年氣盛的境界,年少嘛,所向披靡,見誰跟誰辯論,都把人打敗。我年輕的時候,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喜歡跟人家辯論,顯示自己有學問,以打敗別人為榮,回家很高興--然後回家多吃兩個肉餅。其實,現在想來那是很幼稚的。那是一個幼稚的階段。
而超越這個階段之後,他第二個階段用的是一把輕劍,比較輕的寶劍。這時候功夫長了,能夠舉重若輕,這個時候能夠干一番大事業。這是第二個階段。
第三個階段,他改用一把重劍,重劍無鋒,我們常說,能夠舉重若輕,舉重若輕是一個很好的境界。比這個更深,是舉輕若重,舉輕若重是更進一步。
那麼到了最後,他用一把木劍,木頭劍,這個木頭劍是沒有刃的,木劍本身不能傷人的。但是,這個木劍其實只是一個代表,說明他已經可以達到不用兵刃了,達到無劍的程度了。也就是說,他最後武功練到大成,是不依賴於外物。這個時候,他可以沒有兵刃;也可以說,什麼東西都是他的兵刃。
用金庸的原話講,武功練到這個程度,飛花摘葉,皆可傷人。他隨便拿一個東西就是兵刃,就練到這個程度。就是說,這其實是莊子講的「不役於物」,不為外物所奴役,外物完全被我所控制,所以你看上去他是兩手空空,其實他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程度了。而這個論述寫的絕不僅僅是打架的境界,搏鬥的境界,其實它是人生的境界。這種對人生境界的描述,中國人經常是用比喻的方式來寫的。比如說,王國維先生在《人間詞話》里用幾句詞,也論述了人生的幾種境界,可能讀過的朋友都知道。
第一種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是人生的第一種境界,在那塊找啊,徘徊,有了疑問了;第二種境界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境界,就是說,你為了事業奮斗,艱難曲折,正走在長征路上呢,但是堅韌不拔。這是人生的第二種境界。第三種境界是:「眾里尋他千網路,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滿世界找了一圈,沒找著;回來一看,就在那旮旯蹲著呢,豁然開朗。這是人生的第三種境界。
孔子也曾經講人生的境界,孔子講得更樸素,他就用人的年齡來講:「吾十五志於學,二十而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他講最後的這個境界「從心所欲不逾矩」 ,就像獨孤求敗最後那個無劍的階段一樣,做起事情來隨心所欲。但是,隨心所欲做的事情,全是合乎規矩的,你隨便一做,就合乎規矩了。就好像在籃球場任何一個地方,你把球隨便一扔,好像隨便扔到了,「啪」,就進籃了,就是人生最後能達到這個境界,這就叫自由。自由,不是說,不聽話,誰管你都不聽,那不叫自由,那叫「二百五」,自由是要經過這樣一個磨煉的階段,最後一出手就「投籃」進去了,這才叫自由。所以一部中國哲學所講的,就是要恰到好處,而恰到好處不是馬路上隨便能揀來的。而金庸他通過一個獨特的視角,通過武打,通過武功探討了這個人生境界,他把這個武功哲學,提高到人生的方法論上來論述。所以很多青少年都從中得到了,人生方面的領悟。我們從金庸的小說中也好,從其他武俠小說中也好,不可能學到實戰中打架的方法,不可能對你打架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你可以學到人生的方法,可以得到人生的啟悟。比如說,百花錯拳之美妙--《書劍恩仇錄》里,陳家洛打的拳,叫百花錯拳,這個名字很有意思,百花,好像是色彩繽紛,但是是錯的,但是錯中又有不錯,這個很奧妙,每一拳打出來似乎不對,但是加起來又是絕對正確的。像段譽所使的六脈神劍之奇幻,這個六脈神劍很有意思,他一旦使出來威力無比,他有時候使不出來,這很奇怪。看我們很多運動員也是,他一旦發揮出來金牌就是他的,甚至有的項目前四名都是中國的,但是一旦六脈神劍不靈了,使不出來,我們就一敗塗地,連一個進半決賽的都沒有。所以這就很像段譽的六脈神劍。
還有化功大法之陰險。就是說,人家辛辛苦苦練了幾十年的功夫,給人家化掉。跟化功大法相近的一個,叫北冥神功。這個是一正一邪。北冥神功是吸取人家的功力,但是這個正、邪的區別還顯得不太清晰。我很推崇金庸筆下,北冥神功這種工夫,善於學習他人的本事,這個本事大的人,他不是說,天生的自己什麼都學,他碰到別人,別人說一句話對他有用,他馬上就記住,馬上就融到自己的思想系統當中來,這是一項很重要的本事。還有像辟邪劍法之妖孽,像降龍十八掌之剛猛,還有楊過的黯然銷魂掌之恍惚。我們想想楊過的黯然銷魂掌,這個掌太厲害了,這個掌是威力很大。但是,不是什麼人都能使,包括楊過自己也不是什麼時候都能使用的,你必須自己黯然銷魂的時候,心裡愁得不行的時候,不想活了,這個時候這個功夫威力無窮,一旦你心情開朗,這功夫就不行,就打不過別人了。這裡面很有道理。中國有個成語叫哀兵必勝,置之死地而後生,你都不想活了,他反而能夠勝利,所以說韓信讓他的軍隊背水而戰,背水一戰,說,咱們都不活了,今個拼了,反而大獲全勝。這里邊是有生生死死變換的道理的。
而金庸筆下的這些武功,我們如果說,把它都排列出來,那是排列不完的,排列一天恐怕也排列不完,舉不勝舉,精彩紛呈。一方面寫得很神奇,聽上去真妙。但是,同時很難得的是,他又寫得盡量可信,合乎武術原理,合乎我們對人體極限的想像。我們想像,人體到底能幹什麼?他不是寫得沒邊,有想像。金庸他既然寫的這種武俠,是現實風格的武俠,他就和還珠樓主迥然不同,他不寫還珠樓主那種絕對超自然的,沒有。
那麼我上大學的時候,看過許許多多的武俠小說,後來都忘了,留下的就是這些著名小說家的作品。其中,的確有一些寫得很荒誕的武俠小說,那作者就是亂編,他沒辦法了。比如,寫一個人物,被困在山洞裡邊了,出不去。山洞裡邊門口,堵上了多少萬斤的大石頭,出不去,在里邊要困死,怎麼辦啊?在牆上摸索摸索,摸索出一套武功秘笈來。然後按照這個武功秘笈就練,練了兩個時辰,武功大成。好吧,這一下子人就變了,一拳打出去,把這山打翻了,他就出去了。我說,你這不是吃飽了撐的嗎!這說明,這個作者的無能,這只說明這個作者,說明你沒有辦法,正常地解決人物的困境,只能靠「怪、力、亂、神」來解決。就好像我們說,一些電視劇里邊故事編不下去了,「故事不夠,愛情來湊。」故事不夠了,加一個第三者吧,把故事繼續演下去。
而在金庸的筆下,沒有這些荒謬的東西。金庸特別強調了武功的局限。所以他一方面講武功神奇,另一方面講武功的局限。比如,金庸強調一個人武功再強,一掌打出去也不可能傷到三、五丈之外,這就是他把自己限制住了。我們覺得,他寫得可信的。就是這一掌打出去,可以不接觸人體,而傷到人體,這是可能的。但是必須離得比較近,不可能說,離得三、五丈還能傷人,這是不可信的。所以說,這是比較寫實的。
再有,少林寺有72項絕技,叫少林寺72絕技。金庸說,天下不可能有一個人把它們都學全了,因為每一項絕技都博大精深,再厲害的少林高僧,一輩子的精力都用上,也只能學會十幾項,學會了十幾項一輩子就過去了。而且你學會幾項,就可以橫行天下,無敵了,沒有必要學會72項。都學會72項幹嘛呀?沒有必要的。可是,在《天龍八部》中,我們發現,有一個人物居然把它們都學會了。所以這時候,我們就會心裡存一個疑問,不是說學不會嗎?怎麼有一個人都學會了呢?這個人叫鳩摩智。那麼到後來,我們就發現這個人是有問題的。他所謂學會少林寺72絕技是假的!他自有一套叫小無象功,而且正因為他強行練這個少林寺72絕技,最後走火入魔,身體出了大問題,就好像一個人本來患點小感冒,每天打大量的抗生素,最後就會出來別的大病。
那麼所有這些問題,都是合乎科學道理的,又合乎浪漫主義的想像。比如說,鳩摩智強行練功,走火入魔怎麼辦呢?這每天受這個病痛的折磨,不能告訴別人,還要裝作一個武林高手,最後恰恰是惡貫滿盈的時候,掉到了枯井底污泥處。在枯井底污泥處,遇到段譽的北冥神功,段譽無意中把他的功夫給吸走了。好不容易辛辛苦苦練了,這么些年的功夫全部廢掉。而廢掉之後,柳暗花明,人獲得了新生。廢盡了武功之後,鳩摩智忽然就大悟,大徹大悟,才知道人練武功是次要的,參透佛法才是重要的。所以他此後回到了吐蕃,回到西藏,專心研究佛法,成為一代高僧。
鳩摩智是歷史上的真人,是佛教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個大哲學家,但是歷史上沒有記載他曾經會武功,沒有記載他曾經有過這么一段經歷。那麼金庸就把這個真人的歷史,給他加上這么一段會武功的經歷,又解釋了他怎麼廢掉武功,怎麼最後得來佛法,所以讀來是既引人入勝,又非常可信。這是金庸了不起的地方。所以你看金庸筆下,有武功和人物和情節、結構都聯系在一起,所以他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武功美學。金庸筆下寫武打精彩的段落數不勝數,要是舉例子讀的話,會讀上幾天。
那麼我下面舉一段很朴實的打鬥場面,不是兩個人武打,是蕭峰打虎。我舉一段蕭峰打虎的場面,這是《天龍八部》第二十六回,叫「赤手屠熊搏虎」,寫主人公蕭峰,他流落到女真部落,就是現在的東北。東北那個時候,環境還沒有破壞,東北虎遍地都是的時候,看見有一人在那裡打虎。那個虎很兇猛,那個人招架不住,其實那個人也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就是完顏阿骨打。蕭峰叫道,老兄,我來幫你打虎。
我們知道,打虎是很難寫的,打虎難寫,有兩個因素,一個是現實生活中打虎的事情發生得很少,誰敢打虎?即使發生過,看見的人又很少,這是一個難點;第二個難點,自從《水滸傳》中,寫了武松打虎之後,誰還敢再寫打虎!那不是沒事找拍嗎?已經前邊已經有打虎了,寫武松打虎寫得那麼好,你還敢寫打虎?你有什麼本事敢寫打虎?就你也配寫打虎嗎?
但是金庸他這樣的作家,在心裡有一種挑戰意識,他說,我要試一試,我寫一段打虎看怎麼樣。里邊中間一段這樣寫的:「蕭峰斜刺里沖將過去,攔住了兩頭猛虎的去路。」記住,這是兩頭猛虎,「那獵人見蕭陡然沖出,吃了一驚,大聲呼喝叫嚷,說的不是漢人語言。」因為那個獵人,就是女真族的首領完顏阿骨打,人家雖然是國家最高領導人,人家還親自出來幹活呢!親自出來打獵,回去給老百姓吃。「蕭峰不知他說些什麼,當下也不理會,提起右手,對准老虎額腦門便是一掌,砰的一聲響,那頭猛虎翻身摔了個跟斗,吼聲如雷,又向蕭峰撲來。蕭峰適才這一掌使了七成力,縱是武高強之士,受在身上也非腦漿迸裂不可,但猛虎頭堅骨粗,這一記裂石開碑的掌力打在頭上,居然只不過摔了個跟斗,又即撲上。」
我們看,這一段寫得非常寫實,因為前邊有了蕭峰的武功天下一流,那個降龍十八掌,威力無人能比,打在石碑上石碑都可以打裂的,居然打在老虎頭上,老虎只翻了一個跟頭,非常可信。也說明這個老虎的厲害,寫出了虎和人的區別,一個七、八百斤的動物,哪能被你一掌就打死!就是蕭峰這樣的人,都沒把他寫成這種神不可測的神功,不是神功。
接下來,蕭峰贊道:「好傢伙,真有你的!」側身開,右手自上而下斜掠,「嚓」的一聲,斬在猛虎腰間。這一斬,他加了一成力,那猛虎向前沖出幾步,腳步蹣跚,他寫得非常准確,既沒打爬下,也沒有說紋絲不動,打得腳步蹣跚。」說明腰受傷了,已打成腰間盤突出了,「隨即沒命價縱躍奔逃。蕭峰搶上兩步,右手一挽,已抓住了虎尾,大喝一聲,左手也抓到了虎尾之上,是兩只手在抓住虎尾的,奮力,雙手使勁回拉,那猛虎正自發力前沖,被他這么一拉,兩股勁力一迸,虎身直飛向半空。」
這個想像非常好,這合乎物理學道理的,就是兩股力相等,一下子虎身子就迸到半空中了,那獵人提著鐵叉,正在和另一頭猛虎廝斗。完顏阿骨打,武功不如他,所以就藉助一個工具,拿著一個杈子。突見蕭峰竟將猛虎摔向空中,這一驚當真非同小可。只見那猛虎在半空中張開大口,伸出利爪,從空撲落。從空中就撲下來了。蕭峰一聲斷喝,雙掌齊出,「啪」一聲悶響,霹在猛虎的肚腹之上。虎腹是柔軟之處,這一招排雲雙掌正是蕭峰的得意功夫,那大蟲登時五臟碎裂,在地下翻滾一會,倒在雪中死了。
我們看這一段描寫,蕭峰打虎寫得既驚險又神奇,但是又真實可信,蕭峰是書中的第一好漢,降龍十八掌打在虎頭上沒怎麼樣,翻一個跟頭,腰上砍了一掌,老虎還能躥起來,最後他是借老虎從空中下撲之力,加上自己的力量,而且打在老虎最柔軟的部位,打它的內臟,才把老虎打死。所以這里既寫出了蕭峰的神勇,也寫出了老虎的厲害,老虎如果不厲害,英雄的威風是顯不出來的。所以說,我們看,這一點他既繼承了武松打虎,武松打虎也是要把老虎寫得很厲害。如果老虎不厲害,武松威風就出不來。但是又和那個絕不雷同,和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都絕不雷同。所以這一段蕭峰打虎,並不是金庸小說中最精彩的武打。但是一樣寫得這樣活靈活現,一樣讓人印象深刻。而且這一段又是他下一步結識完顏阿骨打,進入女真部落,最後回到大遼的重要轉折點之一。正是通過這個打虎,使完顏阿骨打佩服他,兩個人結為朋友。然後又遇到大遼國的皇帝出來,然後他回到大遼,最後完顏阿骨打又去救他,等等。所以這一段描寫,就是和情節和人物,都結合在一起的。
那麼也有其他一些學者,概括金庸的武功,說他的武功還是性格化的。比如說,岳不群這種人,他就學辟邪劍法,所以他人是陰毒之人;像脾氣暴躁的,叫武臣道長,他的武功叫72路追魂奪命劍,一個年紀很大老頭子,脾氣還是很暴躁,善惡分明;像黃蓉,黃蓉是一個機靈鬼,聰明絕頂的小姑娘,所以她不到兩個時辰,就學會了一套叫逍遙游的拳法。這個逍遙游要求人非常聰明,才能學會。然後,郭靖看得很羨慕,郭靖也想學,一看黃蓉這么快就學會了,我也要學這個逍遙游。洪七公就告誡他說,這個逍遙游不是你能學的,你很笨,你學不會,說你就算拚命,也學不會。我就拚命反復練嘛,這笨鳥先飛。洪七公就說,你就算拚命記住了,你使出來,一點也不逍遙,所以你打出來的東西,都是笨手笨腳,愁眉苦臉的。這個逍遙游被你一使,就變成了苦惱爬,而不是逍遙游,在你手下變成苦惱爬了。所以我們看郭靖這個人,他是不能學這種很聰明的武功的,他就是靠本事,靠實實在在的力量。所以這是可以說是,武打性格化所規定的。
再有,藝術化。比如說,《天龍八部》裡面,虛竹和丁春秋之戰,每一招都凶險,招招凶險攻向敵人要害,但是偏偏的,姿勢卻那樣地幽雅、美觀,像我們前面講的洪七公和黃蓉過招一樣,像武打一樣。還有,金庸繼承了前人,他的武功的名稱,都是極富美學魅力的,他的武功的名稱,把一部中國的文化都點活了,中國傳統文學中的詩、詞、歌、賦,都用到武功上了。
還有,金庸武打又很講究和環境的變化。他武打的場景化,這是超越前人的。因為金庸他年輕的時候,他做過編劇,他搞過話劇,搞過影視,這些他都做過,所以他非常注意舞台效果,所以金庸他沒寫長武打。他把環境寫得很清楚,什麼人是表演者,什麼人是觀看者,什麼人是偷看者,都清清楚楚。比如說,《射鵰英雄傳》裡面,郭靖與黃蓉在牛家村養傷,兩個人在夾壁裡面,然後看到這個屋裡邊,不斷地發生各種故事,各種人來,他倆在旁邊看。我們想,這不就是一個話劇舞台嗎?就是一個話劇舞台,兩個人旁邊,然後看著這里演各種戲。他們能看見別人,別人看不見他們。
金庸非常善於寫這種偷看、偷聽的場面,從中引發出情節的轉折。特別像一些大的打鬥場面,簡直就像電視台舉辦的那種知識大賽,歌舞大賽一樣,有的時候像春節晚會。你像《倚天屠龍記》裡面,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那一路一路站起來打,那就像一個春節晚會一樣的。所以我建議我們春節晚會的節目組,一定要看看金庸的小說,從中吸取一點靈感。
大戰,像大戰聚賢庄,大戰陸家莊,一場接一場,那比寫千軍萬馬的廝殺,還要好看,還要經典。有的時候,我們雖然看到小說里,寫的是千軍萬馬的廝殺,但出來的就兩人,打一下就下去了,別人都是傻乎乎的觀眾。而金庸小說中,是很多人在亂打,然後又寫得很清楚,條分縷析。
從小的方面講,金庸的武打還注意張弛結合,注意武打的趣味化。他的武打經常是打一會兒,很嚴肅、很緊張,中間穿插一些趣味。比如,《笑傲江湖》,江湖裡面有六個同胞兄弟,叫「桃谷六仙」。「桃谷六仙」武功非常高,但是頭腦好像不太靈,傻啦巴嘰的,父母不太講究優生學,一胎生了六個,智力不太高,每天在一起辯論,誰先生出來的,誰第六個生出來的等等,這些很高深的問題。所以他們六個經常一出場,就把嚴肅的場合攪亂,而且他們武功非常猛,他們經常抬起一個人來,要把他撕成若干塊。所以這樣的情況出現,就使嚴肅中加入了趣味。所以說,你看金庸的小說的武打場面,相當於欣賞晚會,沒有人說,看著一半晚會要出去打架了;晚會很好,我出去把鄰居他們家玻璃砸了,沒有!
所以金庸的小說對於青少年,無論從理論上講,還是從我們實際的感受中講,都只有向上的、健康的、鼓舞的作用。而且,正像你不能看了《紅樓夢》中的菜,就照著那個菜譜去烹飪一樣的,金庸小說中的武打,你也不能看了之後,就照貓畫虎地出去,跟人家搏鬥。小說中的菜譜,如果照著那個菜譜,來做出來的菜,據說都是很難吃的,包括我們講的黃蓉,和洪七公做的那幾味菜。在書里看得奇妙無比,但是我想,你要真那麼做出來,真的會好吃?我對此事畫問號的。
而武俠小說中的武功,我們也應該抱同樣的態度,閱讀這些武打場面,我們在得到審美享受的同時,應該獲得的是人生方面的啟悟,而絕不是我們要跟誰三拳兩腳過招方面的啟發。如果不信,你就可以去嘗試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打鬥,不但和武俠小說中的描寫相距甚遠,和我們武術學院,所教會的那些武術套路,都相距甚遠。我自己有一個專門學武術的同學,他學了武術幾年畢業之後,跟同學說,咱們學了幾年武術,也從來沒跟人家過過招,哪天試一試。
有一次,在飯館里喝酒,和鄰桌的一夥黑道上的朋友,發生沖突,就打起來了。還沒等他們亮出招式,就被人家--那群小流氓,用啤酒瓶子一頓,都給打到桌子下面去了。就是他們這時候才發現,學校里學的武術,原來沒什麼太大的用處。那麼回到武俠小說中來,武俠小說中的武功,不能當成技術來看,而應該當成藝術來看。所以,我希望大家通過武功看到藝術,看到人性,看到我們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2 張無忌的性格:善良,講信用,很孝順,武功了得,但口才很差,優游寡斷,沒有一些人能勝天的志向,一切順應天命。
張無忌的性格補丁:略有心計,計謀出眾,口才能言善辯,為人果斷,不容易認命,自信,開朗。
張無忌,大家也是褒貶不一,議論紛紛。而我對《倚》中很多人物進行了評論,從中稍稍涉及了一些張無忌,但也說了要專寫一篇才行,這也是很長時間來一直想做的,今天終於可以把心中的想法說出來了。
那麼我先表明一下我的立場:對於張無忌,雖然他有一些缺點和不足,但總體來講我是很喜歡這個人物的。
看過了一些相反觀點的議論,大多認為張無忌在兩點上問題嚴重。一是性格軟弱、憂柔寡斷;二是用情不專、朝三暮四。我認為這樣的觀點有點太簡單片面了。
金庸先生在人物刻畫方面很有功力,郭靖、楊過、張無忌都是性格迥異,但卻活靈活現。張無忌給人的感覺是很平凡、很親切,就象鄰家的男孩一樣,雖然也有一些成就,但是卻沒有令人暈眩的光環,總之讓我們很輕易就能走進他的世界。
張無忌純朴,卻沒有郭靖那種近於愚笨的色彩;張無忌倔強,卻沒有楊過那樣的咄咄逼人,而張無忌也有困惑,也有不解,也有被人傷害,更有受人欺騙,他的一切都那麼的真實。但不管道路如何坎坷,他心中的信仰卻從未改變過。
張無忌從小生長在海外冰火島,身邊只有父母與義父,長期與世隔絕。而身為武當七俠的張翠山號稱銀勾鐵劃,自然文采出眾,為人又端;其母殷素素,雖為明教中人,但並非為非做歹之徒;而義父謝遜本就是文武全才,經歷種種,心中早無凶惡之念。所以三人教導張無忌的自然都是忠義正道之禮,所以張無忌未滿十歲時聽謝遜講到殺空見神僧時,都要出言相勸,實在難得。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張無忌童年的生活環境很是純潔,周圍只有三個成年人,並沒有什麼對他成長起負面作用的因素,而人的幼年時期的世界觀、價值觀是對人的一生是起決定作用的,我們聽道江山易改,本性難移,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了。張無忌從小就形成了善良朴實、樂於助人的良好習慣。
張無忌到了十歲終於回歸了中土,可是他幼小的心靈卻不知道等待著他的是無盡的悲傷與痛苦。首先是父母在他面前慘死,然後又被玄冥神掌折磨的死去活來,在護送楊不悔的途中也是挫折不斷,不但險些被人生吃,還遇到了中山狼何太沖先生,而楊逍對他無禮簡直都排不上號了,最後還被朱家父女好生欺騙。
可以說,張無忌的少年時代始終沒有離開痛苦與折磨。如此年紀的孩子卻體驗了社會最黑暗、最丑惡的一面,在這里,親人所教導的人性與正義和現實的復雜社會產生了強烈的沖突,可以說在這個時期的張無忌是最了不起的。
人在挫折與困境面前最容易動搖,成昆與謝遜就是最好的例子,而張無忌經歷這些卻只是十餘歲。但他幼小的心靈還是經受住了考驗,承受了這樣的壓力,始終堅持了父母的教導。雖然每每遭遇欺騙與打擊,但張無忌還是體會到了真誠相對的樂趣,感覺到了被人信任的珍貴。可以說,張無忌之所以能夠承受這些壓力,能夠在多變的社會中分辨是非,和他幼年時深深積累,烙上的正義之印是分不開的。有了這種思想基礎作為保證,才使得後來的「排難解紛當六強」等所為得以實現。
縱觀張無忌的行為中,確有一定的所做可以說是「性格軟弱、憂柔寡斷」,但是我們要是剖開現象,看到本質,想必大家就會有新的理解了。
在炸葯炸密道時,張無忌一把將小昭拉到身後,此時可沒有憂柔吧?而圓音罵張翠山夫婦,張無忌能調整心態,以大局為重,此時也沒有寡斷吧?而朱元章的計謀卻使張無忌顯現了這一缺點。
張無忌之所以會有「軟弱」,也是由於他的思想所造成的。在張無忌的價值觀里,幫助別人是第一位的。無論他受了什麼樣的傷害,遇到什麼樣的敵人,都會積極的去看別人的優點,而很大度的原諒別人。在他的世界中,成昆是唯一他所痛恨的人,因為謝遜的一生使他有深刻的認識,而後來成昆種種也讓他看到成昆絕無悔改之意。而別人他都會原諒的,這包括了逼死殺母的人,也包括了一再為惡的周芷若等等。
而就象子翼說過的,張無忌並不是傻子,別人的好壞他其實明白,但他不願意傷害別人,就算別人傷害過他。書中也提了,他是那種寧可天下人負我,我不可負天下人的人。因為他以暴制暴他看的太多了,這種方法只能是怨怨相報何時了,所以他選擇了以情感人,舍已助人的方式。他沒有無止的慾望,他的要求並不多,只是希望大家能夠和睦的相處,大家彼此關愛。至於他自己,卻從沒有考慮過,其實他最對不起的人就是自己。這也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而他的這種犧牲精神,也是對於他自己,而集體的利益,民族的得失,他是很有原則性的。在這一點上,張無忌可一點也不軟弱。至於最後被奪權,也是張無忌為了大局考慮,側面也說明了張無忌的無私胸襟。說道管理能力,他確實不行,但這是能力關系,卻不是人性的問題,是一個學習的問題,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張無忌的這種性格與思想,在社會的角度來看是很好的,很應提倡的,但是從他本人或伴侶來看,卻不得不有些損失了。我想不喜歡張無忌的朋友都是站在後者來看待的,那麼張無忌的種種所為損害了他的個人及親人的利益,這和我們現實的社會中追求個人成就與個人價值的觀點相背的。
但是我是很同意張無忌的價值觀的,我認為這樣才是最有價值的。物質與權力的追求永無止
『玖』 找一部小說,穿越武俠 內容是金庸筆下人物全部在一個世界
武俠世界大拯救 我看的所有武俠小說就這本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