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文學散文化小說
Ⅰ 中國現代四大文學社團是哪些
中國現代四大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創造社、新月社、語絲社。
1、文學研究會是中國新文學運動中第一個純文學團體,成立於1921年1月,發起人有茅盾等人,以《小說月報》為陣地,積極倡導文學革命。
2、創造社成立於1921年7月,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社團之一,主要成員郭沫若、郁達夫等,主要出版物有《創造季刊》、《創造周報》等。
3、新月社於1923年成立於北京,該社活動在1927年春遷往上海,1933年結束,主要成員有胡適、徐志摩、聞一多、梁實秋等。他們把《晨報副刊》作為陣地,後又創辦《詩刊》周刊,《新月》月刊。
4、語絲社得名於1924年11月在北京創刊的《語絲》周刊,由《語絲》主要饌稿人組成,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魯迅、林語堂、錢玄同、孫伏園、俞平伯、劉半農等。
(1)中國現代文學散文化小說擴展閱讀
主旨思想:
1、文學研究社,其宗旨是「研究介紹世界文學,整理中國舊文學,創造新文學」。
2、創造社思想內容上大都具有強烈的反帝反封建色彩,所介紹和翻譯的歐洲18世紀啟蒙主義、19世紀浪漫主義文學作品中表達的人道主義精神和個性解放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與民主革命的要求相一致。
3、新月社是一個涉及政治、思想、學術、文藝各領域的派別,在思想上和組織上都表現了資產階級自由主義特點。
4、語絲社倡導「文明批評」與「社會批評」,實際上繼承了《新青年》批判舊思想、舊文化、舊道德和鞭撻社會丑惡與黑暗的精神傳統。
在思想、文化及政治各條戰線上,語絲社與「現代評論派」、北洋軍閥政府、國民黨新軍閥及社會上的各種新與舊的黑暗勢力發生了激烈的交鋒。
Ⅱ 中國現代文學代表作有哪些
這個問題比較大,得細分:一、散文類的作家主要是以下幾位在文學上比較有造詣:
1、席慕容:主要散文作品
《有一首歌》(散文)、《同心集》(散文)、《寫給幸福》(散文)、《江山有待》(散文) 、《席慕蓉和她的內蒙古》(攝影+文字),《貝殼》選入初中課本.《蚌與珠》(與小思的《蟬》收入中學生課本人版短文兩篇)、《鄉愁》(詩歌)。《外婆和鞋》被選入小學課本短文.
2、林清玄:代表作有:《心靈上的百合花》、《心的菩提》、《情的菩提》
3、劉白羽:《紅瑪瑙集》 《海天集》 《秋陽集》 《臘葉集》
4、楊朔:他的作品基調是歌頌新時代、新生活和普通的勞動者,代表作品有《荔枝蜜》、《蓬萊仙境》、《雪浪花》、《櫻花雨》、《香山紅葉》、《泰山極頂》、《畫山綉水》、《茶花賦》、《海市》、《鐵騎兵》等。楊朔是當今文壇一再精闢闡述散文詩化理論,並認真實踐,卓有成效的形成自己獨特風格的散文作家。
5、秦牧:我國著名文學大師,散文家,作品集有《秦牧散文選》,散文集《花城》《潮汐和船》《長河浪花集》二、小說類作家作品1、巴金《愛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霧、雨、電),《寒夜》2、老舍《四世同堂》,《駱駝祥子》3、矛盾《子夜》4、錢鍾書《圍城》5、孫犁《白洋淀紀事》…………………………太多太多……………………
Ⅲ 魯迅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
魯迅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民族魂」,他是中國現代文學的開拓者和奠基人,是中國現代小說的奠基人。 他是現代雜文的開創者,把雜文這一藝術形式推向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從而形成了以他命名的「魯迅雜文」。他在中國現代散文詩的發展史上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嘗試具有詩的精魂和散文的外形的文體的作家。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字豫山,後改豫才,「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他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3)中國現代文學散文化小說擴展閱讀:
文學影響:
魯迅是20世紀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說、散文、雜文、木刻、現代詩、舊體詩、名著翻譯、古籍校勘和現代學術等多個領域都有巨大貢獻。
作為中國現代文學的偉大奠基者,魯迅創作的為數不多的小說建立了中國小說的新形式;他所創作散文更是「顯示了文學革命的實績」;他的所開創的雜文文體富有現代性、自由性、批判性和戰斗性,是後世作家最常使用的「批判武器」;
幾乎所有的中國作家都在魯迅開創的基礎上,發展了不同的方面的文學風格體式。作為翻譯家他大量的翻譯了外國的文學作品、科學自然作品為開啟民智,引入先進的科學文化思想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Ⅳ 中國現代文學的九位大作家
魯 迅
魯 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創造社現實主義小說創作的代表作家。「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開始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狂人日記》(1918年發表,中國第一篇現代白話小說)、《葯》、《孔乙己》、《故鄉》、《阿Q正傳》、《祝福》、《孤獨者》、《傷逝》等。小說集有:《吶喊》、《彷徨》和《故事新編》。抒情性散文集(散文詩集)有:《野草》。回憶性敘事散文集有:《朝花夕拾》。主要雜文集有:《熱風》、《墳》、《華蓋集》、《而已集》、《二心集》、《三閑集》、《花邊文學》、《偽自由書》、《且介亭雜文》等十四部。散文名篇有:《過客》、《秋夜》等。
茅 盾
茅 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文學研究會現實主義文學創作的重要代表作家。「茅盾」是發表《幻滅》時起使用的筆名。小說代表作有長篇小說《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虹》、《子夜》、《腐蝕》、《霜葉紅於二月花》;短篇小說集《野薔薇》,短篇小說「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林家鋪子》等。散文代表作有《白楊禮贊》、《風景談》等。
巴 金
巴 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滅亡》及續篇《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抗戰三部曲《火》、《憩園》、《第四病室》、《寒夜》等;短篇小說集《復仇》、《光明》、《神。鬼。人》等;散文集有《海行》、《旅途隨筆》、《生之懺悔》、《點滴》、《隨想錄》等。
老 舍
老 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小說大家。小說代表作有長篇《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包括《惶恐》、《偷生》、《飢荒》三部)、《鼓書藝人》等;短篇《月牙兒》、《斷魂槍》等。
錢鍾書
錢鍾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現代著名學者、作家。文學創作的代表作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鬼。獸》;長篇小說《圍城》。
朱自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字佩弦。中國現代著名散文家,從創作新詩步入文壇,但主要成就在散文方面。他的散文感情真摯,往往取材者小,所見者大,情景交融,語言華美而質朴,顯示出嚴禁洗練、樸素清新的創作風格。他最早創作的散文名篇有《漿聲燈影里的秦淮河》、《溫州的蹤跡》等,後又創作了《白種人-上帝的驕子》、《背影》、《荷塘月色》等頗具影響的散文。朱自清的散文結集主要有《蹤跡》、《背景》、《你我》、《歐游雜記》、《標准與尺度》、《論雅俗共賞》等。
林語堂
林語堂(1895~1976),原名林和樂,林玉堂。現代小說家、散文家、翻譯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剪拂集》、《大荒集》、《自己的話》;散文名篇《祝土匪》、《論趣》、《說文妖》等;小說代表作有《京華煙雲》、《紅牡丹》、《風聲鶴唳》、《朱門》等。
胡 適
胡 適(1891~1962),現代著名學者、現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1917年在《新青年》上發表《文學改良芻議》,拉開文學革命的序幕。1920年3月,出版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白話新詩集《嘗試集》,另有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早公開發表的話劇劇本《終身大事》。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現代新詩的開拓者、浪漫主義的代表作家。代表詩集有《女神》(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部真正具有現代意識的新詩集)、《星空》、《前茅》、《瓶》、《恢復》等;詩歌名篇《鳳凰涅盤》、《晨安》、《天狗》、《地球,我的母親》等。歷史劇代表作有《三個叛逆的女性》(包括《卓文君》、《王昭君》、《聶嫈》)、《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漸離》等。小說代表作有《我的童年》、《反正前後》、《創造十年》、《北伐途次》和《漂流三部曲》(包括《歧路》、《煉獄》、《十字架》)等。
Ⅳ 什麼是中國現代文學它是如何劃分的 小說
中國現代文學是在中國社會內部發生歷史性變化的條件下﹐廣泛接受外國文學影響而形成的新的文學。它不僅用現代語言表現現代科學民主思想﹐而且在藝術形式與表現手法上都對傳統文學進行了革新﹐建立了話劇﹑新詩﹑現代小說﹑雜文﹑散文詩﹑報告文學等新的文學體裁﹐在敘述角度﹑抒情方式﹑描寫手段及結構組成上﹐都有新的創造﹐具有現代化的特點﹐從而與世界文學潮流相一致﹐成為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文學。
,"小說界革命"。梁啟超(1873—1929,字卓如,號任公,別署飲冰室主人,廣東新會人)為代表。戊戌政變失敗以後,梁啟超轉重於思想文化啟蒙工作。以西方為借鑒,特別注重小說的宣傳啟蒙作用。貢獻:一是藉此抬高了小說的地位,二是開了近現代啟蒙文學的源頭。
Ⅵ 中國現代文學最經典作品
現代作品有:
魯迅(小說)——《彷徨》,《吶喊》《故事新編》
茅盾(小說)——《子夜》
郭沫若人品太壞——不推薦。
巴金(小說)——《家》《春》《秋》。
老舍(小說)——《駱駝祥子》
曹禺(話劇)《雷雨》《日出》
沈從文(短篇小說)《邊城》《貴生》
錢鍾書(小說)《圍城》
張愛玲(小說)《傾城之戀》
當代作品:
余秋雨(散文)《文化苦旅》
王安憶(小說)《長恨歌》
葉永烈(記實文學)《四人幫》
高行健(小說)《靈山》
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主要思想有這些:
中國燦爛的文明正在被時光磨滅,不知在角落裡邊回味心酸史邊唾罵歷史罪人的人們是否真曾閉一閉眼睛,平一平心跳,回歸於歷史的冷漠,理性的嚴峻。我一直以來欣賞懂史且敢於評論批判歷史的學者,而也同時認為現任上海戲劇學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無數學者中的豪傑,他的《文化苦旅》是萬千部文史學散文著作中最為出色的上品。
本書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類文學評獎中奪得首獎。全書的主調是憑借山水物以尋求文化靈魂和人生秘諦,探索中國文化的歷史命運和中國文人的歷史構成。余秋雨先生依仗著淵博的文學和史學功底,豐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藝術表現力所寫下的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國文化巨大的內涵,而且也為當代散文領域提供了嶄新的範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獨特的寫作魅力吸引著讀者,那是一種苦澀的回憶,焦灼後的會心,冥思後的放鬆,蒼老後的年輕。 他也曾在本書中像許多知青學者樣深情感嘆,但同樣的感嘆,出現在不同的地方,韻味也相差甚遠。正如他所說的一樣「我也可以年輕」,他的人生是富有彈性的,他總是秉持著少年的激情,享受著老年的清閑度過他充實的中年時光,所以,余秋雨先生無論何時都是個混合體。因此,他的文章,也永遠夾雜著不同感覺的口氣。如他對中國文化日益淪陷喪失的悲傷感慨,就飽含了年輕人對不滿的辱罵,中年人對世事的無奈和老年人滄桑的惋惜。
也許有些的觀覽完全無心,但撰成此書的靈感源頭絕對是有意的。很明顯,他發現了中國歷史文化的塵封點。在如今這個弘揚我國絢爛文明的蓬勃時代提出這樣的悖論觀點,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國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創造過盛世,人們為了保留住曾經繁華便將絢爛的文化代代相傳,陸續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築,就連普通的牌坊,藏書樓也印有文化的痕跡。但人們的理想總是好的,而歲月卻是逆人而行,變故也是層出不窮的,人們再想保存下來的東西到了一定的極限還是會被時間沖走,雖然也有些是出於人為,但歸根結底,還是源於歷史的輪盤上的空白。有些歷史塵埃的東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學者在哀傷的挽回,總痛心的活在不屬於他們的曾經,便永遠無法活著走出來。因此,「正視過往與當下」,便是我從此書中悟出的一個當前重要的課題,我也同時認為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與警世主題。因為,只有能真正認清歷史風雲的人才能在順應歷史車輪的基礎上印出自己的車轍印。
抽一枝柳條,折一隻桃枝。品一杯清茶,看一本好書。
走進余秋雨,走進《文化苦旅》。
Ⅶ 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散文是同什麼什麼什麼並行的一種文體
在中國現代文學中,散文指與詩歌、小說、戲劇並行的一種文學體裁。
Ⅷ 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六大名作家,排列順序是:魯迅、( )、茅盾、( )、( )、
中國現代文學的旗幟和奠基人——魯迅
郭沫若
郭沫若(1892~1978),
茅盾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漢族,浙江嘉興桐鄉人。受。
巴金
巴金原名李堯棠,現代文學家、出版家、翻譯家。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文學大師、中國當代文壇的巨匠。 1904年11月生於四川,祖籍浙江嘉興。1920年秋進入成都外國語專門學校讀書。1927年赴法國巴黎求學。1929年發表第一部小說《滅亡》。其後創作的「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影響了一代青年。1935年任文化生活出版社總編輯。新中國成立後,寫下了大量的散文特寫。「文革」後,寫下記錄他的「真實思想和真摯感情」的五卷本隨筆《隨想錄》。晚年出版《巴金全集》(26卷)、《巴金譯文全集》(10卷)。1982年獲義大利「但丁獎」,1983年獲法國的榮譽勛章,1985年美國文學藝術研究院授予他名譽外籍院士稱號。歷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協副主席、主席,上海文聯主席,《上海文學》、《收獲》等雜志主編。
著作書目
《無政府主義與實際問題》(理論,與他人合著),1927,上海民鍾社 。
《滅亡》(中篇小說),1929,開明書店 。
《從資本主義到安那其主義》(理論),1930,上海自由書店 。
《死去的太陽》(中篇小說),1931,開明書店 。
《復仇》(短篇小說集),1931,新中國書局 。
《霧》(「愛情三部曲」之一,中篇小說),1931年,新中國書局。
《海的夢》(中篇小說),1932,新中國書局 。
《春天裡的秋天》(中篇小說),1932,開明書店 。
《海行》(散文集),又名《海行雜記》,1932,新中國書局 。
《光明》(短篇小說集),1932,新中國書局 。
《雨》(「愛情三部曲」之二,中篇小說),1933, 良友圖書公司 。
《砂丁》(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電椅》(短篇小說集),1933,新中國書局 。
《抹布》(短篇小說集),1933,北平星雲堂書店 。
《家》(「激流三部曲」之一,長篇小說),1933,開明書局 。
《萌芽》(中篇小說,又名《雪》),1933,現代 。
《新生》(中篇小說),1933,開明書店 。
《旅途隨筆》(散文集),1934,生活書局 。
《將軍》(短篇小說集),1934,生活書局 。
《巴金自傳》(傳記),1934,第一出版社 。
《電》(「愛情三部曲」之三,中篇小說),1935, 良友圖書公司 。
《點滴》(散文集),1935,開明書店 。
《神·鬼·人》(短篇小說集),1935,文化生活出版社 。
《巴金短篇小說集》(1——3卷),1936——1942,開明書店 。
《生之懺悔》(散文集),1936,商務印書館 。
《沉落》(短篇小說集,又名《淪落》),1936,商務印書館 。
「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合集)1936, 良友圖書公司 ;
《憶》(回憶錄),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發的故事》(短篇小說集),1936,文化生活出版社 ;
《長生塔》(童話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雷》(短篇小說集),1937,文化生活出版社 ;
《短簡》(散文集),1937, 良友圖書公司 ;
《控訴》(散文集),1937,重慶烽火社 ;
《春》(「激流三部曲」之二,長篇小說),1938,開明書店 ;
《夢與醉》(散文集),1938,開明書店 ;
《感想》(散文集),1939,重慶烽火社 ;
《黑土》(散文集),1939.文化生活出版社 ;
《秋》(「激流三部曲」之三,長篇小說),1940,開明書店 ;
《利娜》(中篇小說),1940,文化生活出版社 ;
《火》(共三部,長篇小說),1940—1945,開明書店;
《星》(英漢對照,中篇小說),1941,香港齒輪編輯社 ;
《無題》(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龍·虎·狗》(散文集),1941,文化生活出版社 ;
《還魂草》(短篇小說集),1942,文化生活出版社 ;
《廢園外》(散文集),1942,重慶烽火社 ;
《小人小事》(短篇小說集),1943,文化生活出版社 ;
《憩園》(中篇小說),1944,文化生活出版社 ;
《第四病室》(中篇小說),1946, 良友圖書公司 ;
《旅途雜記》(散文集),1946,上海萬葉書店 ;
《寒夜》(長篇小說),1947,晨光 ;
《懷念》(散文集),1947,開明書店 ;
《靜夜的悲劇》(散文集),1948,文化生活出版社 ;
《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華沙城的節日—波蘭雜記》(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等合集),1951,開明書店 ;
《慰問信及其他》(散文集),1951,平明出版社 ;
《生活書局在英雄們中間》(散文通訊合集),1953,人民文學出版社 ;
《英雄的故事》(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3,平明出版社 ;
《保衛和平的人們》(散文、通訊合集),1954,中青 ;
《巴金短篇小說選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
《巴金散文集》1955,人民文學出版社 ;
《談契訶夫》(理論),1955,平明出版社 ;
《大歡樂的日子》(散文集),1957,作家出版社 ;
《堅強的戰士》(散文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明珠和玉姬》(兒童短篇小說集),1957,少年兒童出版社 ;
《—場挽救生命的戰斗》(報告文學),1958,中國青年出版社 ;
《巴金文集》(1—14卷),1958—196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巴金選集》(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
《新聲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59,人民文學出版社 ;
《友誼集》(散文集),1959,作家出版社 ;
《豬與雞》(短篇小說),1959,作家出版社 ;
《贊歌集》(散文集),1960,上海文藝出版社 ;
《李大海》(短篇小說集),1961,作家出版社 ;
《傾吐不盡的感情》(散文集),1963,百花文藝出版社 ;
《賢良橋畔》(散文集),1964,作家出版社 ;
《大寨行》(散文),1965,山西人民出版社 ;
《巴金近作》(第1、2集,散文集),1978—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海的夢》(中短篇小說合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煙火集》(散文集),1979,人民文學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1979,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中短篇小說選》(上下冊),1980,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上下卷),1980,人民文學出版社 ;
《探索集》(《隨想錄》第1集,散文集),1981,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選集》(散文、短篇小說合集),1981.香港昭明出版社 ;
《創作回憶錄》1981,香港三聯書店 ;
《探索與回憶》(《巴金近作》第3集,散文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巴金選集》(1—10卷,小說、散文等合集),1982,四川人民出版社 ;
《創作回憶錄》(散文集),1982,人民文學出版社 ;
《序跋集》(散文集),1982,花城出版社 ;
《巴金散文選》(上下冊),1982,浙江人民出版社 ;
《憶念集》(散文集),1982,寧夏人民出版社 ;
《真話集》(《隨想錄》第3集,散文集),1982,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論創作》(理論),1983,上海文藝出版社 ;
《巴金散文選》1983,中國文聯出版公司 ;
《文學回憶錄》(與老舍等合著 ) 1983,四川人民出版社 ;
《病中集》(《隨想錄》第4集,散文集),1984,香港三聯書店 ;
《童年的回憶》(回憶錄),1984,四川少兒 ;
《願化泥土》(散文集),1984,百花文藝出版社 ;
《控訴集》(散文集),1985,海峽文藝出版社 ;
《心裡話》(《巴金近作》第4集,散文集),1986,四川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散文集),1986,人民日報出版社 ;
《巴金六十年文選》(散文集)1986,上海文藝出版社 ;
《巴金全集》(1—26卷),1986—1994,人民文學出版社 ;
《無題集》(《隨想錄》第5集,散文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巴金》(短篇小說、散文合集),1986,香港三聯書店 ;
《當代雜文選粹·巴金之卷》1986,湖南文藝出版社 ;
《尋找理想的少年朋友》(書信集),1987,少兒出版社 ;
《雪泥集》(書信集),1987,三聯書店 ;
《巴金書簡·新編》1987,四川文藝出版社 ;
《隨想錄》(散文集), 1987 ,三聯書店 ;
《巴金散文精編》,1991 ,浙江文藝出版社 ;
《巴金書信集》, 1991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域外小說》,1992 ,上海文藝出版社 ;
《憶》(回憶錄),1994 ,中國華僑出版社 ;
《短簡》,1994 ,河北教育出版社 ;
《再思錄》(散文集),1995 ,上海遠東出版公司 ;
《巴金自傳》,1995 ,江蘇文藝出版社 ;
《十年一夢》,1995 ,人民日報出版社 ;
《中華散文珍藏本叢書·巴金卷》,2001,人民文學出版社 ;
《中國國外獲獎作家出版社作品集·巴金卷》,2001,雲南人民出版社;
《隨想錄選集》,2003,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隨想錄》,2009,作家出版社。
他,曾是一位世紀老人。被稱為中國的盧梭,中國現代文學巨匠. 是我國現代著名的小說家,散文家。他生前凝聚畢生的激情與智慧,寫下了《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萌芽》《寒夜》《隨想錄》《死去的陽光》《新生》《砂丁》……為我們留下了千萬字的作品。
老舍
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中國現代小說家、文學家、戲劇家。
老舍(1899-1966):現代著名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姓氏一拆為二)。滿族,北京人(正紅旗)。另有筆名絮青、鴻來、非我等。中國現代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老舍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小說)《茶館》《龍須溝》(話劇)等。北京市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的稱號。老舍的一生,總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藝界當之無愧的「勞動模範」。
他勤奮筆耕,創作了《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二馬》《龍須溝》等大量文學作品,創作的短篇小說《月牙兒》、《斷魂槍》 贏得了「人民藝術家」的崇高贊譽,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多個作品被編入小學課本,如《我們家的貓》《北京的春節》等等。「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實寫照。 曾經擔任齊魯大學等名校教授。一生主要作品有:《貓城記》《老張的哲學》《駱駝祥子》《四世同堂》及未完成的《正紅旗下》,話劇《龍須溝》《茶館》等,還有很多著名的文章,如:《濟南的冬天》等被選入小學中學的課文中。其中《茶館》極為著名。五四新文化運動掀起的民主、科學、個性解放的思潮,把他從「兢兢業業辦小學,恭恭順順 老舍在倫敦大學侍奉老母,規規矩矩結婚生子」的人生信條中驚醒;文學革命的勃興,又使他「醉心新文藝」,由此開始生命和事業的新起點。1922年任南開中學國文教員。同年發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中文講師。教學之餘,讀了大量外國文學作品,並正式開始創作生涯。陸續發表《老張的哲學》《趙子曰》和《二馬》三部描寫市民生活的諷刺長篇小說。自1925年起,陸續寫了3部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對烏煙瘴氣的教育界做了生動的揭露;《趙子曰》的鞭撻鋒芒指向以新派自詡其實醉生夢死的青年學生;《二馬》的主人公是旅居英國的北京人,諷刺的仍是在封建的小生產的社會土壤里培植出來的「出窩兒老」的畸形心態——都以清脆的北京口語,俏皮的幽默筆墨,渲染北京的民俗風情,通過閉塞守舊、苟且偷安的民族心理的剖析,申述對於祖國命運的憂慮,顯示出與眾不同的藝術個性和思想視角。3部作品陸續在《小說月報》上連載後,引起文壇的注目。1926年老舍加入文學研究會。1929年夏,繞道歐、亞回國。在新加坡逗留期間,為當地高漲的民族解放要求所鼓舞,創作反映被壓迫民族覺醒的中篇童話《小坡的生日》。1930年回到中國,任濟南齊魯大學文學院副教授,並編輯《齊魯月刊》。1966年老舍被林彪、「四人幫」迫害致死。1978年6月3日,有關單位在北京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為老舍舉行了隆重的骨灰安放儀式。
1929年,老舍取道新加坡回國。在新加坡寫了中篇小說《小坡的生日》 ,這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描寫了生活在新加坡的華僑少年與各被壓迫民族的小夥伴一起,反對強權奴役的故事,體現了團結奮斗、強國救民的思想境界。1930-1936年,老舍先後在山東濟南齊魯大學和青島山東大學任教。此間,他看到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日 本帝國主義的肆意侵略和國民黨反動派的賣國行徑,創作了長篇小說《大明湖》 ,為濟南人民以及所有蒙受侵略之苦的祖國人民抒發憤慨。在這部小說里,他第一次描寫了共產黨人的形象。此後四年,他先後創作了長篇小說《貓城記》《離婚》《牛天賜傳》 。還出版了包括《黑白李》 《微神》等15部短篇小說在內的短篇小說集《趕集》以及幽默詩文集《老舍幽默詩文集》 。1936年老舍辭職,從事專業寫作。在青島工作和生活的這段時期,是他一生中創作的旺盛期之一。他先後編了兩個短篇集《櫻海集》《蛤藻集》,收入中短篇小說17篇。創作了《選民》(後改題為《文博士》)《我這一輩子》《老牛破車》和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長篇傑作《駱駝祥子》。 《駱駝祥子》是以北平一個人力車夫祥子的行蹤為線索,向人們展示軍閥混戰、黑暗統治下的北京底層貧苦市民生活於痛苦深淵中的圖景。從祥子力圖通過個人奮斗擺脫悲慘生活命運,最後失敗以至於墜落的故事,告誡人們,城市貧農要翻身做主人,單靠個人奮斗是不行的.。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老舍告別妻子,隻身前往武漢,投入到文藝界的抗日洪流之中。在1938年成立 的「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中,老舍擔任負責人——總務部主任。之後,又轉到重慶,「文協」在艱難困苦中頑強堅持七年時間,直到抗日戰爭取得徹底勝利。老舍以滿腔熱情和耐心細致的工作,團結各個方面的文藝家,共同致力於推動抗戰的文藝活動。並以筆為武器,進行多種文藝形式的創作。長詩《劍北篇》用大鼓體寫成, 《王家鎮》 《忠烈圖》用京劇形式寫成,《殘霧》 《歸去來兮》 《面子問題》用話劇形式寫成。先後出版了短篇集《火車集》《貧血集》,長篇小說《火葬》,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的前兩部《偷生》和《惶惑》。同時,還撰寫了大量雜文、散文、詩歌。 1949年10月,老舍回到祖國。創作話劇《方珍珠》。1951年,又創作了歌頌人民政府為普通市民辦實事的《龍須溝》 。該劇上演後,老舍獲得了北京市政府授予的「人民藝術家」榮譽稱號。之後,他還創作了歌劇《消滅細菌》《大家評理》,話劇《生日》《春華秋實》等。 建國後,老舍政治熱情十分高漲,他先後擔任中國民間文藝研究會副理事長,北京市文聯主席,華北行政委員會委員,全國文聯主席團成員,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北京市第一、二屆人大代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二、三屆主席團成員,全國政協三屆會議常務委員等職。自1950年至1955年,老舍創作了大量的話劇、京劇、兒童劇。其中話劇《茶館》把老舍的話劇藝術推向了高峰,成為我國戲劇藝術殿堂的一顆璀璨明珠。1961年至1962年,老舍創作自傳體小說《正紅旗下》。遺憾的是未完成,就被迫停筆。 文革中,同許多老一輩愛國文藝家一樣,老舍遭到了惡毒攻擊和迫害。1966年,他被逼無奈,含冤自沉於北京太平湖,享年67歲。
曹禺
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祖籍湖北潛江,生於天津一個沒落的封建官僚家庭,中國現代傑出的戲劇家,著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著名作品,他一生共寫過8部劇本。曹禺的女兒萬方是當代著名劇作家。
1934年曹禺的處女作《雷雨》問世,在中國現代話劇史上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它被公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真正成熟的標志。之後,1936年曹禺發表《日出》、1937年發表《原野》,1938年發表《黑字二十八》(又名《全民總動員》,與宋之的合作),1939年發表獨幕劇《正在想》,1940年發表《蛻變》,直至1941年《北京人》完成,短短幾年時間,曹禺的創作水準不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看,都已經達到了相當成熟的境界。尤其是被譽為「四大名劇」的《雷雨》、《日出》、《原野》和《北京人》,其藝術功力所達到的境界,迄今為止,尚無人能超越,而彼時他僅有31歲。1942年曹禺將巴金的小說《家》改編為話劇,風格與《北京人》頗有相通處。此後,他所寫的獨幕劇《鍍金》,《橋》(未完成),以及解放後寫的《明朗的天》(1954)、《膽劍篇》(1961,與梅阡、於是之合作,曹禺執筆)和《王昭君》(1978)等劇,其藝術魅 力大不如前,這是大家所公認的一個事實。 有許多學者認為,曹禺藝術創造力的衰退主要在於解放後受困於行政事務,加上無休止的政治運動的干擾,使他無法集中精力從事創作,因此,1949年成為他創作生涯的重要轉折點。學界一般趨向於認為曹禺藝術創作進入衰退期是在1949年之後。事實上,自從《北京人》之後,曹禺的創作就已經開始呈現出走下坡路的跡象,具有強大藝術感染力的原創性作品已不復出現,人們現在依然津津樂道的還是他前期所寫的「四大名劇」。
他的戲劇創作不僅標志著並促進了中國現代話劇的成熟。更重要的是,他的極富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實驗性的創作,為中國現代話劇的發展開拓了廣闊的領域,提供了無限豐富的可能性,展示了多元的,自由創造的發展前景。
曹禺作品
雷雨(劇本)1933,文生
日出(劇本)1936,文生
原野(劇本)1937,文生
編劇術(理論)1940,正中
黑字二十八(劇本)與宋之的合著,1940,正中
蛻變(劇本)1940,商務
正在想(劇本)1940,文生
北京人(劇本)1941,文生
家(劇本)1942,文生 艷陽天(電影劇本)1948,文生
曹禺劇本選1949,文生 明朗的天(劇本)1956,人文
迎春集(散文)1958,北京 關於曹禺的書籍
膽劍篇(劇本)與梅阡、於是之合作,曹禺執筆,1962,戲劇
王昭君(劇本)1979,四川人民
論戲劇1985,四川文藝
曹禺論創作(理論集)1986,上海文藝
Ⅸ 中國現代文學史的問題.謝謝.
1、老舍的《四世同堂》包括第一部《 惶惑》,第二部《 偷生》,第三部《 飢荒》。
2、巴金的《愛情三部曲》包括《霧》、《雨 》、《電 》。
3、蕭紅的成名作是《 生死場》,代表作是《呼蘭河傳 》,最後一部小說是《馬伯樂 》。
二、名詞解釋:
1、「左聯」的全稱是「中國左翼作家聯盟」 ,現代文藝團體,簡稱「左聯」。由於當時革命文藝運動的發展及其由論爭而暴露的弱點,引起了中國共產黨黨中央的重視,加強了對文藝工作的領導,幫助革命作家成立聯合團體。1930年3月,「左聯」在上海正式成立,到會的有馮乃超、夏衍、阿英、魯迅、田漢、郁達夫等人,大會通過了左聯的理論綱領和行動綱領,選舉了常務委員,魯迅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對於左翼作家聯盟的意見》的演說,強調革命作家一定要接觸實際的解決斗爭。左聯先後創辦的相關刊物有《萌芽月刊》、《拓荒者》、《文學月報》等。 左翼作家在文學創作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1936年春,為適應抗日救亡運動的新形式,左聯自行解散,左聯為建設人民大眾的革命文化作出了卓越貢獻。
2、京派:是30年代一個獨特的文學流派,主要成員有周作人、廢名、沈從文、李健吾、朱光潛等。稱之為"京派",是因為其作者在當時的京津兩地進行文學活動。其作品較多在京津刊物上發表,其藝術風格在本質上較為一致之處。主要刊物有《文學雜志》、《文學季刊》、《大公報·文藝》。"京派"的基本特徵是關注人生,但和政治斗爭保持距離,強調藝術的獨特品格。他們的思想是講求"純正的文學趣味"所體現出的文學本體觀,以"和諧"、"節制"、"恰當"為基本原則的審美意識。沈從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以表現"鄉村中國"為主要內容,作品富有文化意蘊。京派作家多數是現實主義派,對現實主義有所發展變化,發展了抒情小說和諷刺小說。使小說詩化、散文化,現實主義而又帶有浪漫主義氣息。
剩下的幫不了你了,沒帶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