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都市小說 » 西方現代小說是怎樣反典型的

西方現代小說是怎樣反典型的

發布時間: 2021-07-02 12:08:44

『壹』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表現方式有哪些

有表現主義,未來主義,象徵主義,意象派,意識流,黑色幽默,存在主義,荒誕派戲劇,新體小說,魔幻現實主義

表現主義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著重表現內心的情感,而忽視對描寫對象形式的摹寫,因此往往表現為對現實扭曲和抽象化。的這個做法尤其用來表達恐懼的情感——歡快的表現主義作品很少見。從這個定義上來說馬蒂斯·格呂內瓦爾德與格雷考的作品也可以說是表現主義的,但是一般來說表現主義僅限於20世紀的作品。

象徵主義19世紀末當時歐洲一部分知識分子對社會生活和官方沙龍文化不滿。他們不敢正視現實,不願直接表述自己的意思,往往採用象徵和寓意的手法,在幻想中虛構另外的世界,抒發自己的願望,這樣便產生了近代象徵性的藝術。1886年詩人讓·莫雷亞斯發表《象徵主義宣言》首先提出這個名稱。
象徵派在藝術上受英國拉斐爾前派和象徵派詩人馬拉美、波特萊爾,音樂家瓦格納及尼采主觀唯心主義思想的影響。象徵派主張強調主觀、個性,以心靈的想像創造某種帶有暗示和象徵性的神奇畫面,他們不再把一時所見真實的表現出來,而通過特定形象的綜合來表達自己的觀念和內在的精神世界。在形式上則追求華麗堆砌和裝飾的效果。
意象派現代文藝思潮之一。1909年義大利馬利奈蒂倡始。1911年至1915年廣泛流行於義大利。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傳布於歐洲各國。以尼采、柏格森哲學為根據認為未來的藝術應具有"現代感覺"並主張表現藝術家進行創作時的所謂"心境的並發性"。
義大利詩人、作家兼文藝評論家馬里內蒂於1909年2月在《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的創立和宣言》一文,標志著未來主義的誕生。他強調近代的科技和工業交通改變了人的物質生活方式,人類的精神生活也必須隨之改變。他認為科技的發展改變了人的時空觀念,舊的文化已失去價值,美學觀念也大大改變了……

像本世紀初許多喧囂一時的西方文藝界流派一樣,意象派沒有盛行多久就被拋棄了。代之而起的是漩渦派(Vorticism),但漩渦派作為一種主張,和者甚寡,其影響很微弱。漩渦派的創作重點在於表現力量而不再是展現圖象。龐德和漩渦主義的支持者在1914—1915年間辦了一份雜志《風暴》(Elast)。在創作中也遵循了漩渦派的一些主張。 意象派的宗旨是要求詩人以鮮明、准確、含蓄和高度凝煉的意象生動及形 象地展現事物,並將詩人瞬息間的思想感情溶化在詩行中。它反對發表議論及感嘆。龐德在倫敦期間與希爾達·杜利特爾(HildaDoolittle),理查德·奧爾丁頓(RichardAldington)建立起了沙龍,得到不少人的支持,其中有勞倫斯(D.H.Law-renoe),威廉·卡羅斯·威廉斯(WilliamCarlosWilliams)等,1902年確定了意象派(imagism)這一名稱,1913年3月歸納了意象派的幾點禁例。龐德曾主編意象派刊物《自我中心者》(TheEgoist),於1913年編選了第一本意象派詩選。 意象派沒有具體的理論,但有自己的美學主張,大致可以概括為:使用普通語言,但是用准確的字眼;避免有音無意、用作裝飾的詩歌慣用詞彙;自由選材;創造新的節奏表達新的情緒;使用意象呈現出具體、堅定和肯定的畫面;暗示出意思,而不是直抒胸臆。現代英美詩歌流派。意象即融入了主觀情意的客觀物象,本是中國古典文藝理論固有的概念

意識流文學泛指注重描繪人物意識流動狀態的文學作品。「意識流」一詞是心理學詞彙,是在1918年梅·辛克萊評論英國陶羅賽·瑞恰生的小說《旅程》時引入文學界的。意識流文學是現代主義文學的重要分支,主要成就局限在小說領域,在戲劇、詩歌中也有表現。

「黑色幽默」派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流派,對現代世界文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第五號屠場》等「黑色幽默」派影響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黑色幽默」作為一種美學形式,屬於喜劇范疇,但又是一種帶有悲劇色彩的變態的喜劇。「黑色幽默」的產生是與60年代美國的動盪不安相聯系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的荒謬可笑的事物和「喜劇性」的矛盾不是作家們憑主觀意志所能創造的,它們是那種社會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雖然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作家雖然也抨擊了包括統治階級在內的一切權威,但是他們強調社會環境是難以改變的,因而作品中往往流露出悲觀絕望的情緒。

存在主義的根本觀點是,把孤立的個人的非理性意識活動當作最真實的存在,並作為其全部哲學的出發點。存在主義自稱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的哲學。存在主義超出了單純的哲學范圍,波及西方社會精神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文學藝術方面的影響尤為突出。 存在主義以人為中心、尊重人的個性和自由,認為人是在無意義的宇宙中生活,人的存在本身也沒有意義,但人可以在存在的基礎上自我造就,活得精彩。存在主義最著名和最明確的倡議是讓·保羅·薩特的格言:「存在先於本質」(l'existence précède l'essence)。意思是說,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體外的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人沒有義務遵守某個道德標准或宗教信仰,人有選擇的自由;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所作所為,而不是評價他是個什麼人物。 存在主義否認神或其它任何預先定義的規則的存在。讓·保羅·薩特反對任何人生中「阻逆」的因素,因為它們縮小人的自由選擇的餘地。假如沒有這些阻力的話,那麼一個人的唯一的要解決的問題是他選擇哪一條路走。然而人是自由的;即使他在自欺中,仍有潛力與可能。讓·保羅·薩特也提出:「他人是地獄」。這一觀點看似與「人有選擇的自由」觀點相矛盾,其實每個人選擇是自由的,但對於選擇後的結果,每個人有無法逃避的責任,人在選擇的過程中,面對的最大問題就是他人的選擇,因為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每個人的自由就可能影響他人的自由,所以稱「他人是地獄」。

荒誕派戲劇現代戲劇流派之一。荒誕(absurd)一詞,由拉丁文的sars(耳聾)演變而來,在哲學上指個人與其生存環境脫節。「荒誕派戲劇」這一名詞,最早見於英國戲劇評論家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誕派戲劇》一書,它是作者對20世紀50年代在歐洲出現的S.貝克特、E.尤內斯庫、A.阿達莫夫、J.熱內、H.品特這類劇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誕派戲劇的哲學基礎是存在主義,否認人類存在的意義,認為人與人根本無法溝通,世界對人類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們對人類社會失去了信心,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西方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在意識形態上的反映。 荒誕派劇作家拒絕象存在主義的劇作家那樣,用傳統的、理智的手法來反映荒誕的生活,而是用荒誕的手法直接表現荒誕的存在。荒誕派戲劇在藝術上有以下幾個特點:①反對戲劇傳統,摒棄結構、語言、情節上的邏輯性、連貫性;②通常用象徵、暗喻的方法表達主題;③用輕松的喜劇形式來表達嚴肅的悲劇主題。荒誕派劇作中最先引起注意也是最典型的,是貝克特的《等待戈多》(1952);最極端的是他的《呼吸》(1970),這出戲連一句台詞都沒有。其他著名的荒誕派劇作有尤內斯庫的《禿頭歌女》、《椅子》,熱內的《女僕》、《陽台》,品特的《一間屋》、《生日晚會》等等。荒誕派戲劇在西方劇壇享有極高的聲譽,但它的全盛時期實際上在艾思林《荒誕派戲劇》一書出版時已經過去。多數荒誕派劇作家不得不作出妥協以贏得觀眾。尤內斯庫的劇作越來越寓言化,貝克特的劇作越來越短,阿達莫夫索性放棄了荒誕劇轉向B.布萊希特的史詩劇,品特的新劇作喜劇成分也比荒誕成分更多。荒誕派戲劇作為一種強大的戲劇潮流已成為陳跡,但這一戲劇流派對西方劇壇的影響是深遠的。

魔幻現實主義這個名詞,最早出現在20世紀30年代的歐洲。1925年,德國文藝評論家弗朗茨•羅發表一本評論後期表現派繪畫的專著,書名即為:《魔幻現實主義,後期表現派,當前歐洲繪畫的若干問題》,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是表現主義的一種。1938年,義大利文藝評論家馬西莫•邦滕佩利也在美術評論著作中使用這個名詞(他稱為「奇妙的現實主義」),認為是超現實主義之後當代美術界出現的一種新流派。 此後,古巴作家阿萊霍•卡彭鐵爾又從小說創作的角度,進一步對魔幻現實主義作了理論闡述,他在長篇小說《這個世界的王國》(1949)的序言中指出:「神奇乃是現實突變的必然產物(奇跡),是對現實的特殊表現,是對豐富的現實進行非凡的、別具匠心的揭示,是對現實狀態和規模的誇大。這種現實(神奇現實)的發現都是在一種精神狀態達到極點和激奮的情況下才被強烈地感覺到的!」他認為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用豐富的想像和藝術誇張的手法,對現實生活進行「特殊表現」,把現實變成一種「神奇現實」。被應用於拉丁美洲文學評論,則始於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於1967年出版的長篇小說《百年孤獨》。這部小說以虛構的小鎮馬孔多以及居住在馬孔多的布恩迪亞一家100年間的變遷,反映哥倫比亞的歷史。其中充滿離奇怪誕的情節和人物,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和象徵意味。這種獨特的風格,引起讀書界和評論界強烈的興趣,認為是現代小說創作中一種新流派的代表,因此借用美術上與此近似的新流派的名詞,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在體裁上以小說為主。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於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正如阿根廷著名文學評論家安徒生•因貝特所指出的:「在魔幻現實主義中,作者的根本目的是藉助魔幻表現現實,而不是把魔幻當成現實來表現。」

『貳』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五大特徵是什麼

由於邏各斯中心主義認定在書寫的語言文字之前已先有明確的道或意義存在,書寫
的語言文字只是裝扮道或意義的外衣,因此,西方文學從古希臘起步直至19世紀,「寫什
么」的問題一直被置於至關緊要的木體地位,而「怎樣寫」的問題就屬於無足輕重的附庸地
位,致使文學形式的發展節律一直處於緩慢、滯後的狀態中。文學藝術家們也從來沒有在
理論上把文學的藝術形式向題置於革新變化的首要地位,文學藝術形式上的有限創新主
要由所表現的生活內容和情感內涵的變化所決定。
步入2。世紀以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現代語言學的研究結束了傳統邏各斯中心
主義分派給語言的仆從地位。這場西方語言學乃至西方文化的革命是由索緒爾所發動的。
索緒爾認為:「語言符號連接的不是事物和名稱,而是概念和音響形象。;CII(P.101』同時,索緒
爾進一步用「所指」和「能指」分別代表概念和音響形象。在此基礎上,索緒爾認為:「能指與
所指的聯系是任意的,或者,因為我們所說的符號是指能指和所指相聯結所產生的整體,
我們可以更簡單地說,語言符號是任意的。.fl](P.,az,索緒爾闡明了任何符號的能指與所指關
系,都是約定俗成。由此,口頭語言並不比書面文字更直接、更優越。更為重要的是,由於語
言與事物之間並無直接聯系,語言符號自身中的能指與所指的關系又是任意的,那麼先於
語言之前的現成的、決定語言意義的事物觀念也就不存在了。那麼,語言的意義又來自哪
兒呢?索緒爾認為:「語言中只有差別」,「就拿能指與所指來說,語言不可能有先於語言系
統而存在的觀念或聲音,而只有由這系統發出的概念差別和聲音差別」。「語言系統是一系
列聲音差別和一系列觀念差別的結合。n[1]SP.ls7)索緒爾進一步闡明了語言中「只有無肯定項的差異」,符號的意義並非本身自足,而是在與別的符號形成對立和差異時才顯出來,一個
符號可以和無數別的符號形成差異,所以符號的意義也就在無數差異的對立關系中變動
游移。這樣,傳統邏各斯中心主義設想的那種等級秩序終於被徹底顛覆了。我們並非先有
明確固定的意義,而後用口說出來,然後再寫成文字。相反,語言符號是一種先於人的存在,它的意義是由其自身系統中的差異所決定。由此,人不是語言的主宰,人一來到這個世
界,便被拋入於相應的語言符號網路中,並被其既定的符號規則劃定了思維的界限,甚至
劃定了生活的界限。因為,『·從心理方面看,思想離開廠詞的表達,只是一團沒有定形的、模
糊不清的渾然之物。哲學家和語言學家常 致承認,沒有符號的幫助,我們就沒法清楚地
堅定地區分兩個觀念。思想本身好像一團星雲,其中沒有必然劃定的界限。預先確定的觀
念是沒有的。在語言出現之前,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C2]iP.15A語言的功能有助於觀念的界
定與闡釋,終於語言具有生成意義的創造性功能。
Z。世紀的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在其藝術主張上與20世紀語言哲學的精神探索有著驚
人的異曲同工之妙。就所謂內容與語言形式的關系而言,現代主義文學對傳統文學觀念的
全面突破,應該說起於表現主義文學。表現主義認為表現作為直覺並不是認識主體對客體
的被動識記,而是認識主體的主動創造。猶如克羅齊在《美學原理》中所說:「在直覺中,我
們不把自己認成經驗的主體,拿來和外面的實在界相對立,我們只把我們的印象化為對象
(外射我們的印象),無論那印象是否是關於實在 f1[3JfP.]0)所謂把印象化為對象,指的是認
識主體通過心靈的想像性創造,賦予心靈的感受以形式,從而最終建構起關於世界人生的
認識對象。此後,許多現代主義文學家不僅對19世紀以前的文學形式,特別是小說創作的
結構方式、敘述模式等懷著強烈的反叛精神,極力尋覓和創造新的文學表現形式,而且從
理論上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廠形式自身的獨立性以及對其表現內容的主動性、創生性。他
們都意識到,對於文學藝術的創作來說,形式決非只有表現內容的意義。文學形式自身就
具有文學之為文學的實體意味。也就是說,在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創作中,文學形式決不
是一件裝扮現成「內容』,的外衣。 前面所述的現代語言學對語言「能指」功能的研究,無疑已經向人們表明:語言始終處
於人類精神活動的焦點地位,它本身就是通向人類所有領域的精神實體。對於以語言作為
其煤介的文學來說.它不但秉承了語言的一般『能指」特徵,而且更盡力地發揮和強化了語
言的情感和想像功能。德國哲學家施萊爾馬赫曾經對語言作過這樣的區分,他說:「語言有
兩個要素,音樂的和邏輯的.··。…思辯和詩盡管都使用語言,但兩者的傾向是對立的;前者
企圖使語言靠近數學定理,後者卻靠近形象。n[5](P,t6E1應該說,語言的情感和形象功能比它
的邏輯概念功能更有其深厚的人類歷史文化根源。人類最初的語言是與具體事物緊密相
聯的。人類語言對具體事物的命朽過程,才使人類思維有了最基本的概念,因而也才終於
使意義有了儲存、擴張、生成的出發點,從而也才有了人類思維的發生發展。形象與語言對
於原始人而言是二而一的東西。所以,在人類文明化的語言世界中仍然深藏潛隱著情感和
形象的不滅精魂,它仍然悄悄地繼續發揮著為世界上千變萬化事物命名的社會功能,默默
地承擔著為人心中幽深暗昧情感定形、成象的歷史任務。就如同莫瑞斯·瓊斯所說廣通過
這種語言,藝術家對變幻不定的情感進行探索和發現,並賦予它們名稱和棲身之所.』叫這
也就是作為語言形式之一的文學藝術形式的真正內在價值。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始終具有非常強烈、自覺的形式創新精神,且獲得了舉世矚目的藝
術成就。正如錢念孫先生所說:「考察20世紀外國文學可以發現,大凡傑出的名著,其成功
的關鍵往往不在於反映和表現了某種社會生活和時代情緒,而在於如何以獨特的方式令
人驚異地表現了某種社會生活和時代情緒。n[7}也就是說,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成功之作大
都在於對文學表現世界方式(形式)作了獨特的工藝學建構。現代主義文學的先驅象徵主
義文學首先在其詩作中以怪僻生疏的語言言語、突兀奇異的意象構築、隱晦曲折的語義隱喻開辟r一塊新穎、鮮活的藝術審美新領域。表現主義文學則變幻莫測地將怪誕離奇從神
秘的彼岸移置於日常生活的中心,在VA子心靈的朦朧感受以清晰形式的同時,整合並呈現
了關於人類歷史、現實的悲劇性感受。尤其是卡夫卡的小說採用了特殊的反生活邏輯的語
言敘』p:藝術,使人物行為、情節發展顯現出模糊、破碎、含混、變形等特徵.以之搗碎日常感
受方式對人心靈的禁錮與束縛。意識流小說則以特殊的自由呈現將理性思維和語言所忽
略、遺漏的邊緣情感感受變成廠文學藝術的審美對象。薩特為代表的存在主義文學意在闡
明人的生命意義,而對生命意義的闡明無疑又是最晦澀暗味的問題,它是一種始終處於不
透明狀態中的信不信由你的朦朧頓悟。這種頓悟決不可能訴諸於語言的邏輯,它只能以薩
特式的文學言說形式而得以表現。於是,他的小說《惡心》顯示出加繆所稱的『·它不象是小
說,倒更像是一席i酬舀不絕的獨白"WIP. m81的特殊敘事形式。荒誕派戲劇武斷地將語言敘
事、語言對話扯離了理性主義的語言框架,造成了語言能指與所指的錯位、斷裂,實現了語
言傳統意義的普遍失落.藉以撞擊、改塑人們習以為常的內容與形式、意蘊與言說的對立
統一,從而使現代人的荒誕感、荒誕意識得以昭彰顯明。黑色幽默小說以形而上的主題思
想、寓言化的故事情節、歪斜抽象的人物形象、滑稽幽默的喜劇風格,凸現了一種普遍的傾
斜與不合諧,從而表達了對某種不可理解的異化力量的心靈拒斥。魔幻現實主義以人神相
通、亦夢亦覺、生與死交替、過去與現在重復、現在與未來往返的一個個無窮循環的迷宮,
從形而卜的層次表現了拉美大陸上新舊文明撞擊後的心靈巨痛和精神錯綜。法國「新小
說」派文學無疑是現代主義文學形式追求與創新的最具實驗性的文學創作。他們以交錯重
迭的時空組合、一鱗半爪的事件碎片,以語言敘事的不確定性、含混性、漂浮性,以及似是
而非、模稜兩可創建r 一個萬花筒般令人眼花繚亂的燦爛藝術景觀。 西方現代主義在文學表現方式(形式)上作出的非凡努力和精巧製作,創造了20世紀
西方文學異彩紛呈的藝術奇觀 同時,我們也發現,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對形式的精心尋覓
與構建,並不是為了製造新奇怪異的感官刺激,而是為了開掘從更深層次貼近時代審美心
理的捷徑。正如阿恩海姆所說:「西方現代派藝術之所以引起嘩然與騷動,並不只是因為它
的新奇,而因為它所顯示出的扭曲和張力。n[9]IP.68,這里所說的『。扭曲」與「張力」實際上就包
含著一種生命的情感的「力」的模式。當它們物化成了某種超凡特異的文學形式,人們對其
進行審美觀照時,心靈深處的審美形式感就會與之碰撞、契合,從而產生審美心理上的「完
形」效應,獲得審美自由的無比愉悅。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實踐成就,使我們不再懷疑
那直接以感性外觀呈現於我們眼前的文學藝術形式也就是現代主義文學實現其認識、情
感及美學目的的根據。它們既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家藝術把握世界的結晶,又是現代西方
人藉以棲居動盪不安、漂泊流離之心靈的家園。我們甚至可以說,文學形式通過西方現代
主義文學實踐活動,從此在理論.上受到特別的關注並躍居現代主義文學藝術特徵論地位,
它實際上是促進了文學藝術創作主體意識的真正覺醒,也同時推動了文學本體自足審美
價值的真正確立。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鍾情於文學藝術形式的無盡止追求與創新,還有著非常深刻的歷
史文化意蘊。文學藝術作為人類社會文化實踐活動形態之一,自它誕生伊始,就逐步地生
成了自己的生命內在運作機理。文學藝術的創作本應該遵循這個運作機理所派生的創造
性規律與工藝學法則。但是,很長時期以來,一定的社會意識形態不斷交替對文學藝術活
動的強行控馭術理論建設的全過程。由之,文學的自身生命運作機理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甚至扭曲。
文學的發生發展也受到了 定程度的壓抑,甚至扭曲。文學在藝術實踐上始終伴隨著城堡
上飄揚的旗幟的變換而變幻,失去了自己的白由本體生命。隨著現代人類社會矛盾的新發
展、新變化,更隨著現代人類自我認識的新拓展、新開掘,文學形式價值的自足性、形上性
更受到人們的關注。人們終於開始從文學自身的生命運作機理研究文學的創造規律和工
藝學法則。再加之,現代世界裡現代人的現代生活方式,使人的精神領域變得極其廣裹與
繁復。特別是從古至今 一直讓人難以洞悉、把握的人類情感世界,更會顯示出光怪陸離、神
秘幽深的萬千氣象。此時,人們還不得不憑著心靈的巧智構築一個又一個簡化了的藝術符
號,藉以觀照人類白我的生存與死亡、愛戀與仇恨。文學藝術形式有幸被推上了文學藝術
實踐活動的前台。從is世紀後期以來的所謂「為藝術而藝術」的文學主張,以及俄國形式主
義對「文學性」的強調,乃至英美『』新批評」派的文本批評等等,從思想邏輯 L說,都是這種
現代精神的體現。所以,西方現代主義文學肆無忌憚地拉開了文學藝術形式實驗的大帷
幕,創造r 個又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語言迷官和令人心醉神迷的藝術樣式,它們皆以遷
同曲折的方式溝通f人們的情感感受和心理體驗,甚至使人在心理感受與藝術符號相互
碰撞的瞬間如神靈附體般得到心靈自由解放的震顫。盡管這種張狂放肆的藝術形式實驗
也有最終淪於玩弄語詞把戲的劣質濫作,但畢竟開始了對文學作為人類精神文化實踐活
動的特殊工藝學原理的特別關注與重視。與制約,文學藝術在 一定程度卜也就成了隨一定社會意識形態不斷變化而 再反過來著 任何 種人類文化實踐活動,由於較長時期的發展,總會伴隨其生命內
在機理的形成而派生出相應的固定範式,這些固定範式也就形成了相應文化實踐活動的
表徵,以及語言、符號系統。相應的文化實踐活動的木質則被牢牢地縫合於這些表徵、語
言、符號系統的網路結構中廠。漸漸地,人們也就習慣了這些表面周全的網路結構.而疏於
迫問深層次的本質意蘊,從而也就消解了相應文學實踐活動的基本意義。現代語言學革命
所要實現的另一個目的就是要使人們發現,多少年來 一套約定俗成的符號網路無意間成
廠他們思想的主人。他們馴順地服從著它的奴役,遵守著由它強加給他們的一整套邏輯法
則的專橫統治。他們不自知地被囚禁於封閉的牢籠中。這個牢籠在限制了他們的思維方式
和生活方式的同時,也禁錮廠他們生命的自由意義。正因為此,西方哲學在2o世紀的一個
重要特徵就是要打破語言邏輯的遮蔽而轉向「先於邏輯」或「邏輯背後」的東西,胡塞爾現
象學的所謂『·直面書物本身」,所謂+,L;擱」、「加括弧」,都是要求人們不要被語言的邏輯因
素所拘所執,而是要把握住「邏輯背後」的真正本原。海德格爾的存在哲學要返歸語言的詩
意性質,當代歐陸人文哲學以及後期維特根斯坦等人也竭力主張弱化、淡化,以至拆解、消
除語言的邏輯功能,把語詞從邏輯定義的規定中解放出來。現代語言學、哲學頗具時代性
的革命主張,無疑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對文學藝術實踐活動的重新認識。人們發現,由於
長期以來的習慣化、程式化對文學藝術實踐活動的籠罩,使人們對文學藝術實踐活動的本
身實質反顯示出一定程度的隔膜、疏離,從而也就不自覺地遺忘了其中所應當蘊藏的精神
內涵。心靈的啟迪、情感的寄寓、生命的自由等文學的本體使命也漸漸不幸地失落了。文學
藝術形式的變異創新就是要以故意的突兀離奇、荒誕怪異打碎長時期語言及文學程式對
人的精神束縛和心靈羈律,擺脫習以為常的思維定式帶給人的視而不見、見而不驚,喚回
人的新奇感、新鮮感,而後重新以詩意的審美眼光審視世界人生。正如『新小說」派作家娜
塔麗 ·薩洛特所說:「另 一方面,傳統的擁護者們今天還在使用的、有時值得贊賞的結果的
那些技巧,是過去的。這種技巧最終形成了一整套習慣和信仰,非常牢固、一致、協調、嚴密:這是一個有著自
己規律的自足世界,由於習慣的力量,由於幾世紀中它所產生的偉大作品所具有的權威
性,這個世界成了第二自然。它具有一種必然的和永恆的面貌,直至今日,那些作者或讀者
們雖然被最近發生在它那厚厚圍牆外面的震動攪得昏頭昏腦,可他們一進入到這個世界
中,便乖乖地呆在裡面很快安下心來,接受它的一切束縛,再也不想逃出去了。110a3(1. "I所
以,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對藝術形式的無盡止追求與創新,也就肩負著搗碎文學慣例、常規
對人心靈的俘獲與禁錮的重任,讓人始終能以新的眼光、新的視角,看見萬事萬物,從而始
終能從平凡常見中獲得耳目一新的審美體驗與愉悅。這也就是俄國形式主義文論所謂,.陌
生化」所包含的精神內涵之一。
歷史把西方現代主義文學逼上了一條十分寬敞卻也十分艱難的文學藝術之路上。他
們以自己卓絕的創造力、宏闊的想像力、精湛的工藝學技能構建了一大批爭奇斗艷的文學
藝術形式,為人類的藝術實踐活動做出了巨大的開拓性貢獻。同時,他們對文學藝術形式
的無盡止追求與創新升華成為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徵論。小說家為了探索他們看見的那些未知材料而創造的,並適應於這種目

『叄』 西方現代小說中的"延遲式結構"指的是什麼

(1)延遲式結構。作者竭力給故事、人物、心理的緊張設置障礙,又不使讀者覺得希望完全破滅,在這種捉迷藏式的游戲中,一環扣一環,實現小說的結構張力。

(2)生活的橫斷面。將時空濃縮到一個小小的點上,在精巧的結構中展開漫長的時間和立體的無限空間。如《半張紙》。

(3)按照心理時序而展開的意識流結構。它打破了時間這一恆常的維度,讓人物的意識在超時間的空間里任意往來。如《牆上的斑點》。

小說中「搖擺」與「延遲」的幾點區別:

1、所出現的話題不同。「搖擺」多出現在「情節」話題里的情節運行方式中,是與情節運行的基本模式並列介紹的一種特殊模式;而「延遲」出現在「結構」話題里的結構的「常」與「變」中,是小說保持層層推進的結構時常常採用的辦法。

2、運用手法的不同。從運用的手法看,「搖擺」主要是設置巧合、偶然、生死矛盾和巨大的懸念等;而「延遲」運用的主要是重復手法。

3、在小說中的作用不同。在「搖擺」的情節運行方式下,小說沖突經常被激化,文章中的情節會顯得跌宕起伏;而在「延遲」技法的使用下,會使小說中原本激烈緊張的情節節奏舒緩下來。

『肆』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包括哪些流派

現代主義文學的主要流派:
(一)象徵主義文學:它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出現最早、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文學流派,分為前後兩個時期,前期流行於法國,以詩歌和戲劇為主.1886年詩人莫雷亞斯發表《象徵主義宣言》,標志著象徵主義流派的誕生.一戰後,後期象徵主義應運而生,上世紀20年代,後期象徵主義達到高潮.
象徵主義的特徵是:反對膚淺的抒情和直露的說教,主張情與理的統一,主張通過象徵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和語言的音樂性,去創造病態的「美」,表現內心的「最高真實」,表現理念世界的美和無限想像.
法國早期象徵主義的詩人鼻祖、及三主將:
1,波德萊爾:他於1857年發表的《惡之花》,是象徵主義文學的開山之作,成為法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一件令人矚目的大事. 2,馬拉美:1876年他的詩歌《牧神的午後》,在法國詩壇引起轟動.1896年,他被選為「詩人之王」,是法國象徵主義運動的領導人物. 3,魏爾倫:他的主要作品是《無言的浪漫曲》等,他的詩風明朗輕快,清新流暢,通俗易懂,琅琅上口,因此受到了普通讀者的喜愛. 4,蘭波:他15歲就擅長寫作拉丁文詩歌了,並掌握了法國古典詩歌的傳統格律.他的創作生涯雖短,但才華橫溢,他主要的詩集有《地獄的一季》、《彩圖集》.
後期象徵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
1,比利時劇作家梅特林克:他是象徵主義戲劇的代表作家,夢幻劇《青鳥》(1908),是他戲劇生涯的巔峰之作.青鳥象徵著幸福,主題是歌頌人們對幸福和光明的追求.他獲得了191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2,愛爾蘭詩人劇作家葉芝:他的詩作《駛向拜占庭》,描繪了一個老人遠渡重洋去聖城拜占庭,追求永恆的精神生活的故事.葉芝由於「表達了整個民族精神」,而獲得了1923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
3,法國詩人瓦雷里:他的巔峰之作是晚年的《海濱墓園》(1926),詩的主旨是關於絕對靜止與人生交易的對立統一關系.開篇一句「這片平靜的房頂上有白鴿盪漾」,成為膾炙人口的名句.
4,奧地利詩人里爾克:他是象徵主義在德語文學中的代表.他著名的組詩《致奧爾弗斯十四行詩》和《杜伊諾哀歌》,奠定了他在現代詩壇上的大師地位,並對現代詩歌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盡管其風格晦澀難懂,但擴大了詩歌的藝術表現領域.
5,俄國詩人勃洛克:1918年發表長詩《十二個》,是他的代表作,他是自萊蒙托夫以後俄國最傑出的詩人.
6,美國詩人評論家龐德:他的鴻篇巨制、現代敘事詩《詩章》,加上他對其他作家的影響,以及多部的文學評論集,使他登上了現代主義文學大師的寶座.
7,英國詩人劇作家艾略特:他的詩作《荒原》(1922),是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詩歌,它以悲劇的視角,展現了戰後歐洲文明的荒涼.另外他還有詩劇《大教堂兇殺案》,詩作《四個四重奏》等等,他在1948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二)表現主義文學:是一戰前後流行於歐美文學的一個重要的現代主義流派,它起源於德國,先從繪畫開始,後波及文學.尼采「重估一切」的極端主張,對德語世界的表現主義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此提法最早出現於德國評論家瓦爾登在《狂飆》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繪畫評論,強調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現內在世界,用「表現」取代「再現」.
表現主義的特徵是:抽象化,變形,面具的運用,時空的真幻錯雜,注重聲光效果,及象徵和荒誕的手法.其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現不是再現」,主張文學不應該再現客觀現實,而應表現人的主觀精神和內在激情,表現透過表象所把握到的事物本質,而對事物外在形態的精確描繪,毫無意義.表現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家及作品:
1,瑞典作家斯特林堡:歐洲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他的代表劇作是《到大馬士革去》,《鬼魂奏鳴曲》.
2,德國劇作家托勒和愷撒:前者的代表作是《轉變》.後者的代表作是《煤氣》三部曲.
3,捷克劇作家恰佩克:其代表作品是《萬能機器人》(1920).
4,美國劇作家奧尼爾:他將表現主義藝術手法融於自己的創作,形成獨具特色的「奧尼爾派」,《安娜·克里斯蒂》(1920),《瓊斯皇帝》(1920),《毛猿》(1921),是表現主義劇作的典範作品.他是美國戲劇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要作家,193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5,奧地利小說家卡夫卡:他的小說大多表達世界荒誕、人性「異化」的主題,在西方現代文學發展中具有開拓性意義,是西方現代文學的鼻祖.他的主要作品包括《美國》(1914)、《城堡》(1922)、《訴訟》(1919)《變形記》(1912)等等.

(三)意識流文學:是西方現代文學藝術中,特別是小說和電影中廣為應用的寫作技巧,是現代派小說的一個重要類型.它興起於上世紀20年代的英國,後波及到了歐美各國,理論基礎是柏格森的直覺主義、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和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學.「意識流」的概念是由詹姆斯提出的,他認為人的意識活動像一條河流一樣,是不間斷的主觀思想意識的流動.
意識流小說的特點,它不是傳統小說那樣按故事情節發生的先後次序,或是按情節之間的邏輯聯系,形成的單一的、直線發展的結構,而是隨著人的意識活動,通過自由聯想來組織編撰故事的.其情節之間的安排和銜接,一般不受時間、空間、邏輯、或因果關系的限制,它可以隨意跳躍、多變、穿插,過去、現在、將來時序,交叉重疊,在前後的兩個場景之間,沒有時間、地點等方面的緊密邏輯聯系,等等.它是人的意識活動,不斷地向四面八方發射又收回,經過不斷地循環往復,而形成的一種枝蔓式的立體結構.「意識流」的藝術技巧:
1,內心獨白:在假定沒有其他人傾聽的情況下,一個人物把自己的所感所思,毫無顧忌地直接表露出來,就是「內心獨白」,這是意識流文學最常用的寫作技巧.
2,內心分析:所謂「內心分析」,是指小說中的敘事人或人物,很理智地對自己的思想和感受,進行分析追索,並且是在並無旁人傾聽的情況下進行的.它與「內心獨白」的區別在於,它以理性為指引,做出合乎邏輯的、有條理地推理或說明,而非任意識自然流動.
3,時間和空間蒙太奇:蒙太奇是電影中用來表現事物多重性的一系列手法,如「多視角」、「慢鏡頭」、「特寫鏡頭」、「閃回」等等.意識流小說家為了突破時空的限制,表現意識流動的多變性、復雜性,經常採用這類手法.
4,詩化和音樂化:為了加強象徵性的效果,意識流小說家有時採用詩歌和音樂的手段,廣泛運用意象比喻、樂章結構、節奏韻律、標點符號、甚至離奇的拼寫方式,來暗示人物在某一瞬間的感受、印象、精神狀態、或作品寓意.伍爾芙《海浪》的語言,就和意象派詩歌非常相似,喬伊斯《尤利西斯》第十一章「海妖」,運用了巴哈賦格曲的結構.
「意識流」文學著名的代表作家:
1,法國作家普魯斯特:他是意識流文學的開山鼻祖,因著名的作品《追憶逝水年華》,而在世界文學史上留名.他作品的「內心獨白」,只是受到理性控制的「內心分析」,而不是意識徹底地自然流動.
2,愛爾蘭作家喬伊斯:他的著名作品《尤利西斯》(1922),奠定了他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他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者,代表了這一文學流派的巔峰.該作品中有大量獨白,其特點是在獨白中完全看不到作者的行跡,純粹是小說中人物自己的真實意識流露,這種內心獨白被成為「直接內心獨白」.
3,美國作家福克納:他是「南方文學」的主要代表,也是美國意識流文學的代表,以描寫錯亂意識著稱.代表作是一系列稱為「約克納帕塔法世系」的小說,包括15個長篇和幾十個短篇.《喧嘩與騷動》(1929),是福克納最優秀的意識流作品,1949年,福克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4,英國作家伍爾芙:她是意識流作家中成就最高的女性,她的小說往往富有詩意,在語言上更像詩體散文,富有唯美主義的情調.她著名的作品是:《到燈塔去》《海浪》.

(四)超現實主義文學:它誕生於1924年的法國,由達達主義發展而來,從1924年到上世紀60年代,歷經了半個世紀,擴及歐美24個國家.這一流派有明確的政治、社會和文學理論,以及一套實驗性的藝術方法,但情況極為復雜.作為一場廣泛的文藝運動的超現實主義思潮,盡管其影響極為廣泛,但就文學領域而言,實際成就僅局限於詩歌領域.
超現實主義者認為,文學不是再現現實,而是要表現「超現實」,即由「夢幻與現實轉化成的絕對現實」,是現實與非現實兩種要素的統一物.為了在內容上描繪超現實,他們反對邏輯推理的思維活動,主張寫人的潛意識、夢境,寫事物的巧合,甚至讓文學成為夢幻、潛意識、乃至精神錯亂的產物,並提出「自動寫作法」,作為表現上述內容的創作方法.強調夢幻、貶斥理性,成為其美學的重要標志.

(五)未來主義文學:是20世紀初興起於義大利的一個文學流派,是未來主義藝術在文學領域的體現,其文學的成就不如繪畫的成就高,也沒有如法國象徵主義文學和德國表現主義文學一樣,發展成國際性的文學運動,主要局限於義大利一國.在晚期,也波及鄰國法國,和剛剛成立不久的蘇聯.
創始人是義大利的馬利奈蒂,他1909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次年又發表了《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一步宣布其主張.在文學藝術的主題上,主張調動一切藝術手段,集中表現運動中的物和人,通過動態來贊美運動感、力感和立體風格.藝術形式上,主張徹底摒棄傳統手法.主要的作家及其作品是:
1、俄國的馬雅可夫斯基的長詩:《穿褲子的雲》
2、法國阿波里奈爾:首創「樓梯式」的詩歌形式.

(六)意象派:是象徵主義的一個變種,意象派詩歌的特點:清晰、精確、濃縮、具體,不宣洩感情,不宣講道理,重在表現詩人的直觀形象,但作者的直觀感受並不直接表露,而是通過意象來暗示.美國詩人龐德的《地鐵車站》,是典型的意象詩.

(七)隱逸派:是20世紀上半葉在義大利和西方頗有影響的詩歌流派之一,它產生於一戰後,30年代達到鼎盛.它以主觀唯心主義為理論基礎,主張藝術家避開嚴酷的現實,逃遁到個人的情感世界裡去.它的題材主要是描寫片斷的自然場景,抒發人的瞬間感受、幻想、和隱藏在內心的微妙情緒,表現人生的孤獨、憂郁和生活的邪惡.
在藝術上,隱逸派側重以奔放的想像,藉助獨特的隱喻和意象,來建立藝術形象,詩歌大多是自由體,講究韻律,追求詩歌的音樂性,強調詞的聲音、比詞的意義更富有表現主觀感覺的力量,力求挖掘詞語蘊含的感情色彩,而舍棄它的普通的、日常的涵義.隱逸派的代表作家是:
1,義大利詩人誇西莫多:作品是詩歌《消逝的笛音》,他於1959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2,義大利詩人蒙塔萊:作品是詩集《烏骨賊》等,他於197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存在主義文學.存在主義文學是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學現象,具有其存在的獨特價值.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掃盪了西方人的一切價值觀念,展現在世人面前的是一個滿目瘡痍、慘絕人寰的荒誕世界.這使得西方社會在信仰、價值觀念上發生了嚴重的危機、思想理論出現了真空狀態.在這個特定歷史時期具有濃郁哲學色彩的存在主義文學的出現使西方人找到了一艘解救自己的存在主義方舟.存在主義告誡世人,上帝死後,人在這個世界上是孤獨的,誰也不能代替他拯救他.同時,存在主義又給人傳遞著一種信息,那就是「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人應超越荒誕外界,反抗荒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創造自己的本質.這種哲理思想使西方人看到了希望,並得到了許多人的共鳴.存在主義哲學在文學的宣傳下深入人心,老幼皆知,存在主義文學為其哲學的廣泛傳播立下了汗馬功勞.
存在主義文學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法國的薩特、阿貝爾·加繆(1913—1960)和西蒙娜·德·波伏娃(1908~1986).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是20世紀50年代崛起於現代拉丁美洲文壇、富有撼動世界的轟動效應的現代派文學重要流派.至今在世界文壇上有著廣泛的影響.魔幻現實主義植根於拉美寡頭黑暗統治的現實生活中,融匯、吸納古印第安文學、現實主義文學與西方現代派文學的有益經驗,將幻象與現實、神話與現實水乳交融,大膽借鑒象徵、寓意、意識流等西方現代派文學各種表現技巧、手法,以鮮明獨異的拉美地域色彩為特徵.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在體裁上以小說為主.這些作品大多以神奇、魔幻的手法反映拉於美洲各國的現實生活,「把神奇和怪誕的人物和情節,以及各種超自然的現象插入到反映現實的敘事和描寫中,使拉丁美洲現實的政治社會變成了一種現代神話,既有離奇幻想的意境,又有現實主義的情節和場面,人鬼難分,幻覺和現實相混」.從而創造出一種魔幻和現實融為一體、「魔幻」而不失其真實的獨特風格.因此,人們把這種手法稱之為「魔幻現實主義」.從本質上說,魔幻現實主義文學所要表現的,並不是魔幻,而是現實.「魔幻」只是手法,反映「現實」才是目的.
魔幻現實主義主要代表作品有:瓜地馬拉M.A.阿斯圖里亞斯的里亞斯的《玉米人》、古巴作家A.卡彭鐵爾的《這個世界的王國》、墨西哥作家J.J.魯爾福的《彼得羅·巴拉莫》、秘魯作家J.M.阿格達斯的《深沉的河流》和哥倫比亞作家加西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等.
魔幻現實主義文學的基本特徵:
用魔幻的手法反映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生活.在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的筆下,拉丁美洲的社會現實與傳統現實主義定義中的「現實」,有著根本的區別.魔幻現實主義作品中所表現的是一種拉丁美洲充滿這餓光怪陸離、虛幻恍惚的現實,也就是卡彭鐵爾所說的「神奇現實」.在這種現實中,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幻覺和真實相混,神話和現實並存.
「黑色幽默」派
是西方現代派文學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流派,對現代世界文學有著廣泛而深刻的影響.作品《第二十二條軍規》、《萬有引力之虹》、《煙草經紀人》和《第五號屠場》等「黑色幽 默」派影響最大、也最有代表性的經典作品.「黑色幽默」的小說家突出描寫人物周圍世界的荒謬和社會對個人的壓迫,以一種無可奈何的嘲諷態度表現環境和個人(即「自我」)之間的互不協調,並把這種互不協調的現象加以放大,扭曲,變成畸形,使它們顯得更加荒誕不經,滑稽可笑,同時又令人感到沉重和苦悶.因此,有一些評論家把「黑色幽默」稱為「絞架下的幽默」或「大難臨頭時的幽默」.「黑色幽默」作家往往塑造一些乖僻的「反英雄」人物,借他們的可笑的言行影射社會現實,表達作家對社會問題的觀點.在描寫手法方面,「黑色幽默」作家也打破傳統,小說的情節缺乏邏輯聯系,常常把敘述現實生活與幻想和回憶混合起來,把嚴肅的哲理和插科打諢混成一團.例如海勒的《第二十二條軍規》、平欽的《萬有引力之虹》、小伏尼格的《第一流的早餐》.有些「黑色幽默」小說則嘲笑人類的精神危機,如巴斯的《煙草經紀人》和珀迪的《凱柏特·賴特開始了》.
垮掉的一代
垮掉的一代/或稱疲憊的一代(BeatGeneration)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出現於美國的一群鬆散結合在一起的年輕詩人和作家的集合體.這一名稱最早是由作家傑克·克魯亞克於1948年前後提出的.在英語中,形容詞「beat」一詞有「疲憊」或「潦倒」之意,而克魯亞克賦予其新的含義「歡騰」或「幸福」,和音樂中「節拍」的概念聯結在一起.
新小說派
「新小說」是20世紀50年代中葉出現在法國文壇的一個新的文學流派,他們的文藝觀和寫作方法迥然不同於巴爾扎克以來的現實主義文學傳統,具有「反小說」的傾向,是二戰後最具革命性的文學流派,在理論和創作兩方面都有建樹,當時公認為屬於「新小說」派的作家有:阿蘭·羅伯—戈里耶、娜塔莉婭·薩洛特、米歇爾·布托爾、克洛德·西蒙、克洛德·奧利爾及瑪格麗特·杜拉絲等等.
1956年薩洛特發表了她的著名論文《懷疑的時代》,被視為「新小說」派的宣言.羅伯—戈里耶在1956年和1958年也發表了《未來小說的道路》、《自然、人道主義、悲劇》等論文,更明確闡述了新小說派的文藝觀點.
新小說派發展的兩個階段:20世紀50年代中期前的「受冷落」和其後長達三十多年的「熱鬧期」,至1985年克洛德·西蒙獲諾貝爾文學獎達到高峰.
荒誕派戲劇
荒誕派戲劇: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的反傳統戲劇流派.1950年法國劇作家尤奈斯庫的《禿頭歌女》問世,1953年貝克特又以劇作《等待戈多 》轟動法國舞台,1961年英國批評家艾思林發表《荒誕戲劇》一書,將這類作品作了理論上的概括,並予正式命名.此後,荒誕派戲劇達到了成熟和全盛的階段.荒誕派戲劇家提倡純粹戲劇性、通過直喻把握世界,他們放棄了形象塑造與戲劇沖突,運用支離破碎的舞台直觀場景、奇特怪異的道具、顛三倒四的對話、混亂不堪的思維,表現現實的丑惡與恐怖、人生的痛苦與絕望,達到一種抽象的荒誕效果.代表作家有尤奈斯庫、貝克特等人

『伍』 西方現代奇幻小說怎麼寫和玄幻小說有什麼不同

奇幻、魔幻和玄幻的區別(摘自網上)

目前常說的奇幻小說,大致可分為西式和日式兩類。

西式奇幻根源最深,從《魔戒之王》上溯到亞瑟王與圓桌武士,再到希臘、北歐古代神話,處處都有西方文化的烙印。這種文化體系與中國差異甚大,許多地方幾乎無法溝通。由於文化背景所造成的觀念隔閡,中國讀者接受起來稍嫌費力。但是,說到對英雄的敬佩,對英雄主義的追求、贊賞,全世界都是共通的。

西式奇幻,通常分為「主流奇幻類」(Hign Fantasy)和「劍與魔法類」(Sword & Sorcery)兩種,前者比較注重文學性(如《魔戒之王》),後者則多偏重於冒險、戰斗,更象是「動作片」。

日式奇幻,實際上是西式奇幻和日本文化結合的產物,而日本文化中又有中國文化的血脈。因此,比起西式奇幻,日式奇幻更容易贏得中國讀者的親近。再加上精彩動漫的輔助推廣,日式奇幻很容易就在中國闖開了一條路。

日式奇幻,絕大部分是日本武士道精神、西式奇幻故事、中國謀略智慧的結合。文化根基較弱,但娛樂性強,人物塑造往往非常炫目。

一些恐怖小說,以現代生活為背景,加入吸血鬼、狼人、鬼魂等元素,勉強可歸入奇幻類,或歸入奇幻小說與恐怖小說交界的邊緣幻想類。

所謂「歷史架空」小說,通常是虛構出一個世界,或是一段歷史,然後以此為基礎創作傳奇故事,其中魔法、巫術、神怪內容並不多,基本採用歷史小說的手法來寫,人物能力也通常不超過正常人的極限。這類小說的「可能性」雖不大,「真實性」卻較強,算是奇幻小說與歷史小說的交叉類別。

--------------------------------------------

魔幻小說絕不是指「魔法幻想類」,而是有完全不同的定義,與一般人想像中的概念相去甚遠。

魔幻小說,即「魔幻現實主義小說」,是主要出現在拉丁美洲的一種文學流派。這種流派的創作手法,把觸目驚心的現實和迷離恍惚的幻覺結合在一起,通過極端誇張和虛實交錯的藝術筆觸來網羅人事、編織情節,以圖描繪和反映錯綜復雜的歷史、社會和政治現象。

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往往採用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變幻想為現實而又不失其真」的手法。典型的魔幻小說,其顯著特點是:給現實生活變形;加入神秘、神奇甚至古怪詭異的內容;具有強烈的社會矛盾、政治斗爭內涵。

如果說現實主義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那麼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以比喻為社會的一面哈哈鏡。雖然它蒙罩著一層神秘的外殼,但仍然是要描寫現實世界。只不過,它沒有採取寫實手法,而是採用誇張、諷喻的方式。

魔幻小說與其他三類幻想小說的最大區別就是,它必須以現實為基礎。它的「幻」是為了增加神秘氣氛、加強諷刺意味,內核仍然是真實生活。

例如,著名魔幻小說《百年孤獨》,如果去掉其中「幻」的內容,完全可以跟《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等作品放在一塊兒。

在《百年孤獨》一開始就寫到,吉卜賽人抱著兩塊磁鐵「……挨家串戶地走著……鐵鍋、鐵盆、鐵鉗、小鐵爐紛紛從原地落下,木板因鐵釘和螺釘沒命地掙脫出來而嘎嘎作響……跟在那兩塊魔鐵的後面亂滾」;吉卜賽人帶來了磁鐵、望遠鏡和放大鏡等「新鮮玩意兒」,但是兩塊磁鐵要用一頭大騾子和一群山羊來換,放大鏡又要用兩塊磁鐵加上三塊金幣。為了看一下從未見過的冰塊,居民們每人要付五個里亞爾,摸一下價錢還要加倍。

看過全書,再回看這段情節,就能明白這根本不是在寫吉卜賽人,而是隱喻殖民者對貧苦人民的搜刮。《百年孤獨》中,這種帶有強烈諷喻意味的情節比比皆是。

因此,魔幻小說,根本不是娛樂性小說,而是外表誇張、內涵深刻嚴肅、反映社會問題的現實小說。

------------------------------------

玄幻小說,可以說是近年來才興起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幻想小說」。它的創作原則就是無原則,它的幻想基礎就是無基礎。

為什麼這么說?因為玄幻小說基本上是綜合了西式奇幻、中國武俠、日本動漫、科學技術的大雜燴。

中國文化包容性極強,任何外來事物都能溶進它的懷抱中,並衍生或變形出一些新事物。

玄幻小說正是如此。大多數玄幻小說,取了西方的魔法、中國的武術和謀略、日式的人物造型,再加上科幻,再加上神話(而且經常是中國、印度、希臘神話並存……),構建出神奇的世界,精彩的故事。

論到虛構、幻想,玄幻小說是四類幻想小說中最自由的。它寫未來科技,卻不需要用科學理論驗證;它寫魔法,又不考證西方巫術學體系;它寫武術,卻比傳統武俠更神奇強大,經常超越人類生理極限……不論是虛擬世界架構,還是人物經歷,都是玄之又玄,天馬行空,自由無比。

玄幻小說經常遭人斥罵。科幻迷罵它「胡思亂想」,奇幻迷也罵它「胡思亂想」。殊不知,玄幻小說的特點就是胡思亂想,無原則,無基礎。但是,這種胡思亂想卻有自己的理論體系和設定,不管這體系能否經得起嚴謹考證。

玄幻小說,可以說與魔幻現實主義小說完全對立。魔幻是以「幻」作為渲染,主寫現實事件;玄幻則是以現實事件作為情節表象,主寫「幻」。

在四類幻想小說中,玄幻小說是最「幻」的一類。因為少了束縛,所以能夠揮灑自如,隨心所欲,讀起來往往痛快淋漓,十分刺激。因此,盡管「正統科幻」和「正統奇幻」都對玄幻大加貶斥,玄幻小說仍然擁有相當廣大的讀者。

玄幻小說之所以流行,恐怕是因為,玄幻小說中的人物往往能力超凡,擁有非常大的自由,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種極大的快樂與放鬆——生活中最難受的就是不能隨心所欲,而玄幻小說給了讀者放鬆心靈、體驗自由的機會。或者說,玄幻小說「讀起來很過癮」。

玄幻小說,由於其本身特徵,很難對它下個確切定義。特別是在台灣,很少聽到「奇幻」這個詞,而是以玄幻代稱。

我們所看到的許多「奇幻」、「科幻」甚至「武俠」小說,其實應該歸入玄幻類。而市面上所售的玄幻小說,其中有極少部分實際上是奇幻、科幻小說。

玄幻小說很難獲得成年讀者的青眯,卻往往受到青少年讀者狂熱喜愛。玄幻小說的作品數量最多,平均水平也最低,到處都是垃圾作品,因此往往令人產生「玄幻小說都很差勁」的印象。實際上,玄幻小說也有出色的精品。

對於「正統」的科幻迷、奇幻迷們來說,如果敞開心扉,不帶偏見地去評析,玄幻小說也算是有存在價值的專門類別,而且不會在短期內消失,甚至還會更為壯大。畢竟,存在即合理,玄幻小說的盛行,是有其社會心理根源的。
參考資料: http://stonefish.freeunixhost.com/blog/index.php?/archives/11_AEAE.html

『陸』 如何評價現代西方現代主義文學

20世紀初主流文學是歐美現代派文學又稱現代主義文學,它包括後期象徵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超現實主義、未來主義等幾個重要文學流派。
20世紀初的西方社會已呈現城市化、工業化、機械化的面貌,物質生活、精神生活產生了劇烈的改變。
人際關系: 孤獨感和無所依靠的心境是現代資本主義工業社會的
社會關系的特徵: 「非人化」 過程,
文藝家與讀者關系的疏離
戰爭和革命
生產力的迅猛發展,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科學研究 的理論發現
非理性主義哲學
思想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具有強烈的文化批判傾向。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突出地表現異化主題。這種異化主題,主要從自然與個人、社會與個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自我的關系4方面表現出來。
藝術特徵
首先,現代主義文學強調表現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具有主觀性和內傾性特徵。
其次,現代主義文學普遍運用象徵隱喻的神話模式,追求藝術的深度模式。
第三,現代主義文學提倡「以丑為美」、「反向詩學」,大量描寫丑的事物。
第四,現代主義文學熱衷於藝術技巧的革新與實驗,某些作家的創作具有形式主義傾向。

『柒』 西方現代文學的介紹

現代主義文學是西方自十九世紀末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思潮,它主要盛行於二十世紀西方各國,影響延續至今。它的主要特點是:反傳統,它所反映的內容和所用藝術手法與傳統西方文學有著極大的不同,它具有現代意識和現代復雜性,現代主義文學由多個流派組成。

『捌』 西方現代文學的新小說派

1,形成於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後成為二戰後法國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說流派之一.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
2,他們認為世界是荒誕,虛無的和不真實的,傳統小說是對讀者的愚弄和欺騙,小說以描寫人物性格和情感為主的時代已經過去.反對傳統小說的傾向性,主張作家原封不動地照搬荒誕世界的存在,不賦予它任何意義和感情色彩.新小說屏棄情節和人物,拼貼散亂的片斷.以物代人,創立純粹寫物的風格.倡導讀者參與創作,重建小說的人物與情節.
3,代表人物有阿蘭·羅布-格里耶,薩洛特,西蒙,杜拉斯. 法國薩洛特:第一個寫新小說
2,法國西蒙:新小說派之父,《風》(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佛蘭德公路》
3,法國羅布—格里耶:《窺視者》:獲法國1955年的評論家獎,《橡皮》(1953,杜邦,格里納達端,瓦拉斯,寫政治謀殺案)

『玖』 西方現代主義文學的新小說派

形成於本世紀50年代的法國,後成為二戰後法國和西方最重要的小說流派之一。又稱反小說派或拒絕派。
新小說派是西方現代主義文學中的一個重要流派。最早興起於法國,風行於20世紀50、60年代,影響波及英、德、美、日、波蘭、捷克等國,成為一種國際性的文學現象。主要有4個代表作家:阿蘭·羅布-格里耶、娜塔莉·薩洛特、米歇爾·布陶和克洛德·西蒙。法國文學界出現的一支新的小說創作流派。以阿蘭·羅布-格里耶(1922~ 2008)、娜塔麗·薩洛特(1902~ )、米歇爾·布陶(1926~ )、克洛德·西蒙(1913~ )、馬格麗特·杜拉斯(1914~ ) 等為代表的一批新作家,公開宣稱與19世紀現實主義的文學傳統決裂,探索新的小說表現手法和語言,描繪出事物的"真實"面貌,刻畫出一個前人所未發現的客觀存在的內心世界。法國文學評論家稱他們為"新小說派"或"反傳統小說派"。這一派在50年代剛出現時不為人所理解,被認為是"古怪"、"荒誕"、"好像發精神病"。但到了60年代,新小說派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法國文學的一支具有代表性的流派。這一派的小說和理論,在西歐、美國和日本曾流行一時,並且影響遍及波蘭、捷克等東歐、中南歐國家。 1、法國薩洛特:第一個寫新小說
2、法國西蒙:「新小說派之父」,《風》(198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佛蘭德公路》
3、法國羅布—格里耶:《窺視者》:獲法國1955年的「評論家獎」,《橡皮》(1953,杜邦、格里納達端、瓦拉斯,寫政治謀殺案)

熱點內容
我只是個言情文女主小說 發布:2025-01-10 18:49:00 瀏覽:6
異能小說免費下載 發布:2025-01-10 18:03:57 瀏覽:774
法醫好看小說 發布:2025-01-10 18:03:22 瀏覽:249
未良哪部小說好看 發布:2025-01-10 17:53:16 瀏覽:288
免費小說瘋狂的夜晚 發布:2025-01-10 17:43:02 瀏覽:269
免費全本小說寸寸銷魂 發布:2025-01-10 17:28:15 瀏覽:382
越界小說全文免費閱讀 發布:2025-01-10 17:24:25 瀏覽:634
咬糖小說免費 發布:2025-01-10 17:20:09 瀏覽:259
現言偽兄妹校園小說 發布:2025-01-10 17:18:44 瀏覽:142
超虐言情小說 發布:2025-01-10 17:09:01 瀏覽: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