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宇生武俠小說人物
① 點評梁羽生小說人物(要盡量全面)
分類: 人文學科 >> 外國文學
解析:
一、梁羽生其人
武俠小說在華人的世界裡爭相傳閱,梁羽生的名字也隨著武俠小說的流傳而廣為人知,梁羽生的名字是和武俠小說緊緊地聯在一起的。
梁羽生的作品為什麼會具有如此巨大的魔力呢?
要闡釋這一問題,還是古人說的:「知人論世」。讓我們從梁羽生的身世談起。
1.梁羽生的生平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1922 年出生,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梁羽生出身世代書香門第,家中很有一些產業,算得上是一個富戶。他家在鄉下,地近瑤山,是游覽的好地方。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下,梁羽生熟讀古文,好弄詞章,經常填詞作賦,一抒情懷。
1943 年,廣州一批學者避難來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學家簡又文教授為師,學到了豐富的歷史知識。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一說是《新晚報》)做副刊編輯。1949 年以後定居香港,現僑居澳大利亞悉尼市。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梁羽生博聞廣識,多才多藝,曾用「梁慧如」、「馮瑜寧」等筆名寫過許多散文、文藝評論和文史隨筆,還曾用「陳魯」的筆名寫中國象棋的評論文章。他的棋評寫得相當精采,公認為一絕,讀來比親臨現場觀棋還有興味。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宮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
1954 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後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台比武,以決雌雄。太極派掌門人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為了門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腳相爭。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陳文統的朋友《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為了滿足讀者興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採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第三天,《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隨著《龍虎鬥京華》的問世,梁羽生——梁大俠初露頭角,轟動文壇的「新派武俠小說」已有雛型。
在眾多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無疑是兩顆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而金庸則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創作者,人們往往將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較。為此,梁羽生用「佟碩之」
的筆名寫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發表在1966 年香港的《海光文藝》上),詳盡分析二人異同。其中有這樣兩句話:「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所論頗為中肯。
從1954 年到1984 年,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三十個春秋, 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總字數達一千餘萬言。1984 年,梁羽生宣布「封刀」,從而結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張,准備撰寫正統歷史小說。
2.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理論
很多人說,「新派武俠小說」的產生,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文化品位。
雖然如此,在文藝理論界仍然有許多人認定武俠小說不能登大雅之堂。針對這一問題,梁羽生在許多場合發表過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論。梁羽生的觀點十分精闢、深刻,批評了文藝理論界對武俠小說的偏見,也指出了武俠小說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可謂我國小說理論界中的一家之言,很值得我們參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理論,對我們閱讀理解和評論武俠小說創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對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價值給予明確肯定。他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言說:「文學形式本身並無高下之分,所謂高級與低級,只取決於作者本人的見識、才力和藝術手腕。」他的觀點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他認為中國的武俠小說源遠流長,新派武俠小說更表現出進步的思想內容、新的歷史見解和成熟的藝術技巧;無視武俠小說的存在,硬將它排斥在文學殿堂之外,這是很不公平的。對於某些詆毀和否定武俠小說的觀點,梁羽生不無激憤地說:「這只能表示那個人在容納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廣。他其實也不了解什麼叫做武俠小說;或者他看過的許多武俠小說是荒誕離奇的,這才造成誤解。其實武俠小說有好有壞,文藝小說亦是。即使是反映現實的寫實小說亦有好有壞,如果作者功力不夠、觀察力不敏銳的話,他盡管寫的是寫實小說,還是不能反映現實的。」他指出,作為一種小說流派,武俠小說無疑是中國文學百花園中一朵奇異的鮮花,「應當允許武俠小說存在」。
關於如何把握武俠小說的主題,以及如何在武俠小說中反映時代精神和創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武俠小說必須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是真正目的,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所以,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個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卻不可以沒有俠氣。「俠」是正義的行為,做對大多數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謂仗義行俠。他又說:「集中社會下層人物的優良品質於一個具體的個性,使俠士成為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時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的腐敗和暴虐,就是所謂的時代精神和典型性。」(參見馮立三《與香港作家一夕談》)
怎樣才能寫好武俠小說?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寫好武俠小說並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備相當的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識,並有相當的藝術手段、古文底子,而且還要懂得中國武術中的三招兩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認為,要寫好武俠小說,撰寫者的創作態度應當端正。他在1977 年應新加坡寫作人協會的邀情作演講時,介紹了自己創作武俠小說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時代的歷史真實;二是著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梁羽生雖然喜愛武俠小說,竭盡心智地創作武俠小說,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對武俠小說的態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對大陸一度興起的盲目的泛濫的「武俠熱」潑過冷水。1985 年,他借《文藝報》一隅表示自己的憂慮:「有的部門作了統計,至少有五十多家小報發表我和他人的武俠小說。不少地方的一些報紙轉載我的武俠小說,有的加以改寫,都未經作者同意。據說有的把兩個回目合並成一個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寫的武俠小說,卻標上我的名字,以蒙騙讀者。我認為,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應當在文學園地佔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報,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全部刊載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嗎?」這表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見。
二、梁羽生的作品
在梁羽生的文學生涯中,他創作的武俠小說影響最廣。四十多年來,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在海內外讀者中歷久不衰,深受歡迎。從1954 年他的第一部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在香港《新晚報》上連載起,直到他宣布「封筆」而准備轉寫歷史小說,他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合一百六十多冊(香港版),字數達一千多萬。
1.四大分支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雖然卷帙浩繁,但在題材內容上卻有脈絡可尋。從總體上說,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所反映的時代是封建社會中晚期,書中的俠士們置身於這樣的歷史背景中,在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交匯沖突中,為國為民,仗義行俠,表現出中國傳統的俠義精神和英雄本色。所以,梁羽生的作品政治色彩十分強烈,主題傾向異常鮮明。
我們從題材內容上來分析梁羽生的作品,大致可將其分為唐、宋、明、清四大分支。
反映唐代游俠生活和民族矛盾的作品有《女帝奇英傳》《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和《慧劍心魔》。
反映宋代俠士抗擊遼、金侵犯的作品有《武林天驕》《狂俠·天驕·魔女》《飛鳳潛龍》和《鳴鏑風雲錄》等。
反映明代豪俠領導義軍反抗暴政及表現統治階級內部忠奸斗爭的作品有《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和《廣陵劍》等。
反映清代俠義之士和各民族人民團結反清斗爭的作品有《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冰魄寒光劍》和《江湖三女俠》等。
在四大分支的作品中,每個分支的作品中的人物和情節之間都有著一定的傳承關系,組成了各自獨立的長長的系列。
在唐代作品分支中,《大唐游俠傳》、《龍風寶釵緣》和《慧劍心魔》是反映唐代游俠生活的三部曲,其故事情節前後關聯,空空兒、鐵磨勒、段克邪、聶隱娘、紅線等人物形象在三部書中都出現過,在前二部作品中還擔任主要角色。
《武林天驕》《狂俠·天驕·魔女》《飛鳳潛龍》《鳴鏑風雲錄》《瀚海雄風》和《風·雲·雷·電》這六部作品在題材內容和故事情節上是前後連接的,都是以宋、金、遼之戰為歷史背景,描寫中原武林志士抗敵衛國的壯舉。檀羽沖、華谷涵、柳清瑤、耿照、完顏長之等人物在各部書中反復出現,使各部作品內容互為關聯。
在明代分支里,故事內容互為相關的作品共有七部,依次為《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武林三絕》《廣陵劍》和《白發魔女傳》。這七部作品,除了《還劍奇情錄》與各部作品略微搭線外,其餘六部作品均關聯密切,雖然各部小說的主人公各不相同,其中的人物關系和小說情節卻聯系較緊,時間順序亦較分明。
反映清代豪俠義士反清斗爭的作品數量最多,共有十七部,佔了梁氏全部作品的二分之一。在這十七部作品中,有十五部小說的故事內容和人物是互相有聯系的,其中有的作品聯系相當緊密,可以說是承上接下的系列作品。這十五部小說按故事發生的時間先後排列如下: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
冰魄寒光劍
|
冰川天女傳
|
雲海玉弓緣
|
冰河洗劍錄
|
風雷震九州
|
俠骨丹心
|
游劍江湖
|
牧野流星
|
彈指驚雷
|
絕塞傳烽錄
.
劍網塵絲
|
幻劍靈旗
十五部作品中的最後二部《劍網塵絲》和《幻劍靈旗》,是姊妹編,故事首尾相連,人物上下貫通,聯系十分緊密,甚至可以合為一部;然而它們與前面的十三部作品關系較為疏遠,只有天山劍派和白駝山兩條線將它們和十三部作品勉強搭上,所以只能用虛線標出。除了上述十五部作品外,還有兩部反映義和團反清滅洋和俠士報仇雪恨的作品,即《龍虎鬥京華》和《草莽龍蛇傳》,這兩部內容銜接的作品與以上十五部小說內容互不相干。
此外,梁羽生還有兩部作品是獨立成篇的,它們的故事情節完全獨立,不與任何作品發生聯系。這兩部作品是《女帝奇英傳》(雖是寫唐代游俠之事,卻與唐代游俠三部曲在內容上毫不相干)和《武當一劍》。《女帝奇英傳》是寫武則天時期,李逸、武玄霜等義俠與突厥入侵者以及武林敗類的殊死搏鬥,其間更有唐代宮廷內部的權力斗爭;《武當一劍》則寫明朝末年,武當派劍俠耿玉京、牟一羽、東方亮等反抗清軍入侵和揭破武林慘案的故事。
2.天山系列
在梁羽生所創立的「紙上江湖」中,武林門派林林總總,梁羽生卻最偏愛「天山劍派」。他在小說里屢次描繪天山風光,景色迷人,令人心醉。
請看《七劍下天山》一書中對天山的描繪:
雄偉壯麗的天山矗立著,絕世的英雄在它的面前,也會覺得自己的渺小。凌未風等站在山腳,只見藍蒙蒙的煙雲彌漫著天際,雪山冰峰矗立在深藍色的空中,像水晶一樣閃閃發光。這時朝陽初出,積雪的高峰受到了陽光的照射,先是紫色的,慢慢地變成紅色,映得峽谷里五光十色,壯麗斑斕,任是最奇妙的畫工,也畫不出這幅「天山日出」的景色。
梁羽生不僅描繪了天山的雄奇壯美,而且還借小說主人公凌未風之口敘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天山神話。天山本來沒有冰,也沒有雪,由於天山仙女為人間真情所感,犯了天條,被罰困鎖天山之巔。天山之冰是她的眼淚,天山之雪是她在苦難中熬白了的頭發。
據說,梁羽生有次來大陸,一定要去觀賞天山。當他到了天山腳下,飽覽天山美景時,竟開懷大笑,說道:「天山和我想像中的一模一樣。」
也許正是這種神奇的想像力和豐富的語言表現力,才使梁羽生作品中的「天山」風光極具魅力。
天山的風景秀麗,天山劍法更是奧妙無窮。一劍在手,萬夫莫敵,劍法施展開,剛柔相濟,攻守兼備,迅捷無倫,變化萬端,真可謂武林獨步,所向披靡!此外,天山上還有堅逾鋼鐵的「天山神芒」,能解百毒的「天山雪蓮」。總之,人傑地靈集於「天山」一處。正如「天山七劍」之一冒浣蓮所感嘆的那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不到天山不知世界之奇!」
「天山劍派」的創始人是霍天都。霍天都一心練劍,不問世事,想自創一門天下無雙的劍法,以至和妻子凌雲鳳分道揚鑣(事見《聯劍風雲錄》)。霍天都終於在天山練成了獨門劍法。到了晦明禪師(即《白發魔女傳》中的岳鳴珂)這一代,「天山劍法」發揚光大。天山北巔有晦明禪師的天山劍法,天山南峰有白發魔女的獨創劍法,而武當門下的卓一航則在天山一帶游俠,他將本門劍法細心磨練,融入心得,劍術也達到了出神入化之境。此時的「天山劍法」應是三家之合稱。天山劍法經過晦明禪師等人的改進,更加完善,更加實用,以至轟動整個武林,出現了「七劍下天山」的盛事。「天山七劍」之後,唐曉瀾成為天山劍法的傳人,而「天山派」也成為領袖天下武林的萬人敬仰的武林正宗,天山派的內功心法遠勝於各大門派。從唐曉瀾起,中經唐經天,下至唐嘉源,其間別的門派雖出現一二個武林奇才,但天山派的武林盟主的地位卻一直沒有動搖。
追根溯源,天山派創始人霍天都是張丹楓的大弟子,而張丹楓的師祖又是玄機逸士陳玄機。這樣一來,從上至下,多多少少與天山派有關聯的作品竟達二十二部,幾乎佔了梁羽生全部武俠小說的三分之二。我們不妨把所有與天山派產生關聯的作品統稱為「天山系列」。現將「天山系列」
按小說故事的時間順序排列如下:
還劍奇情錄
|
萍蹤俠影錄
散花女俠
|
聯劍風雲錄
|
武林三絕
|
廣陵劍
|
白發魔女傳
|
塞外奇俠傳
|
七劍下天山
|
江湖三女俠
|
冰魄寒光劍
|
冰川天女傳
|
雲海玉弓緣
|
冰河洗劍錄
|
風雷震九州
|
俠骨丹心
|
游劍江湖
|
牧野流星
|彈指驚雷
|
絕塞傳烽錄
.
劍網塵絲
|
幻劍靈旗
「天山系列」包含了梁氏明、清兩大分支的作品,從某種意義上說,「天山系列」代表了梁氏武俠小說的精華。
如果進一步考察梁氏作品的文化內涵,我們不難發現「天山派」在梁氏小說中所具有深層寓意:它是武林中的正義之師,是俠義精神的代表,其武功在武林社會中也具有「帝王之象」。總之,從天山派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中國傳統道德力量對梁氏小說的深深制約。
3.正格變格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在總體傾向上,可以說是歷史政治童話。梁羽生在創作中執著追求政治主題,他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是以特定的歷史時代的激烈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沖突為文化背景,將書中的主人公置身於歷史政治漩渦之中,俠客的行為總是與義軍的反抗異族侵略和推翻暴政的斗爭聯系起來,因而,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是趨於現實的,是有著濃重的政治色彩的。用他自己的話來說,就是「追求歷史的真實性,講現實主義」。這是梁羽生武俠小說創作的主體傾向,我們不妨稱之為「正格」。
屬於「正格」的武俠小說在梁氏作品中占絕大多數。如唐代分支的《大唐游俠傳》,以玄宗天寶年間的安史之亂為歷史背景,著力描寫南霽雲、段圭璋、鐵磨勒等大唐游俠衛國救民、抗擊叛軍的豪俠壯舉,寫實性和政治性都很強。
宋代分支中的《狂俠·天驕·魔女》,則是以宋、金斗爭為歷史背景。
在金兵南侵的危急關頭,柳清瑤、華谷涵、柳元宗等豪俠義士,率領義軍配合南宋愛國將領辛棄疾、虞允文所率官兵聯合抗擊金兵。金國正直俠士「武林天驕」檀羽沖也奮起反抗金主完顏亮的窮兵黷武政策。小說在創作傾向上明顯是講究現實主義的。
在明、清兩大分支中,大部分作品也都屬於「正格」。明代分支中的《聯劍風雲錄》寫義軍北抗韃靼與女真族入侵,南擊倭寇進犯,可是明朝官軍非但不予援助,反而加以圍剿;於是,豪俠、義軍與明朝官兵、武林敗類展開了激烈搏鬥。清代分支中的《江湖三女俠》敘呂四娘、馮瑛、馮琳三位江湖女俠行俠江湖,反抗清朝統治者,以及入皇宮刺殺雍正的故事。這些作品十分注重現實性、歷史性和政治理念。
除了「正格」的作品,梁羽生也有少數武俠小說是不注重寫實性和政治性的。在這些作品中,梁羽生著力描寫的是虛幻怪誕的情節內容,熱心構築的是武林童話世界,精心描繪的是武林內部糾紛。對這部分作品,我們可以稱其為「變格」,即不遵循梁氏創作武俠小說的一貫風格,而有了一些變化。
如《冰魄寒光劍》寫「天山七劍」之一桂仲明之子桂華生立下宏願要自創一派武功。為此他橫跨大漠,遠走異域,搜尋天下奇門武功。他在藏邊「魔鬼城」無意中獲悉了尼泊爾王子額爾都企圖搶占 *** 的陰謀,並在玉女峰下找到了一塊千載玄冰。他得尼泊爾華玉公主之助,將玄冰煉成冰魄寒光劍,並和華玉公主聯手擊敗了額爾都的陰謀。兩人喜結百年之好,同創「冰川劍法」。小說不重寫實,「魔鬼城」的神秘和恐怖,玉女峰下冰窟中的取寶,冰魄寒光劍的威力,都具有濃厚的虛幻色彩,與梁氏作品的主體風格不盡相同。
屬於「變格」的作品,還有《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彈指驚雷》、《還劍奇情錄》、《幻劍靈旗》等。這些作品對歷史背景的依附性較弱,民族矛盾、政治風雲在小說中被淡化而不佔據主導地位,小說著重描寫的是武林恩怨、門派糾紛、正義與邪惡之戰、人性的善與惡。
正格作品與變格作品只是兩種創作風格的不同,所謂「正」與「變」
也是就作者創作的主體傾向而言,並不帶有規律性和普遍性。所以,在「正」與「變」之間,只有作者創作意向和創作手法的不同,並不存在優劣高下之分。寫實性強的作品,如果能很好地處理歷史事件,寫出時代風雲和社會世相,並將其與「武」和「俠」有機融匯,那就不失為好作品。
虛幻性濃的作品,如能把荒誕不經的內容滲入坎坷的人生,表現出文化精神和復雜人性,並且時時提醒讀者於虛幻世界中去追尋人生真諦和哲理情思,那麼,它也是上乘作品。總之,一部作品的好與差,只能從作品本身的水準去衡量,而不能以別的標准為依據。
② 梁羽生的武俠小說有哪些
梁羽生(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梁羽生的作品有:
武俠類:
龍虎鬥京華;草莽龍蛇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白發魔女傳;萍蹤俠影錄;冰川天女傳;還劍奇情錄;冰魄寒光劍;散花女俠;女帝奇英傳;聯劍風雲錄;雲海玉弓緣;大唐游俠傳;冰河洗劍錄;龍鳳寶釵緣;挑燈看劍錄;風雷震九州;慧劍心魔;飛鳳潛龍;俠骨丹心;瀚海雄風;鳴鏑風雲錄;彈鋏歌;風雲雷電;折戟沉沙錄;廣陵劍;武林三絕;絕塞傳烽錄;劍網塵絲;武林天驕;武當一劍
其他類:
《三劍樓隨筆》;《筆花六照》;《名聯觀止》;《筆劍書》;《梁羽生散文》;《統覽孤懷——梁羽生詩詞、對聯選輯》;《梁羽生閑說金瓶梅》
③ 白敏(梁羽生小說人物)詳細資料大全
白敏,梁羽生武俠小說《白發魔女傳》中的人物,
京城名武師孟燦的弟子,
為人憨直,尊敬師父和師妹。
後加入李自成義軍隊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 :白敏
- 外文名 :ming
- 國籍 :中國(明朝)
- 民族 :漢
- 職業 :闖軍頭目
- 登場作品 :小說《白發魔女傳》
人物資料
出處:梁羽生小說《白發魔女傳》 師父:孟燦 師妹:孟秋霞 師妹夫:王照希 妻子:客娉婷 岳父:魏忠賢、鐵飛龍 岳母:客氏 小姨子:練霓裳、鐵珊瑚 武器:刀人物簡介
白敏,是京城名武師兼慈慶宮值殿武師孟燦的弟子,外表濃眉大眼,身材壯健。個性憨直,心地純厚。游畝埋後來皇宮中發生太子被行刺事件,即歷史上有名的「梃擊案」。這案牽連甚廣,孟燦也不例外。孟燦被捉時白敏與師妹孟秋霞躲入家中復壁,後孟秋霞的未婚夫王照希來與駐守的官兵動手,白敏與師妹才跟王照希合作突圍而出。 其後王照希帶著白敏與孟秋霞躲入父親好友的家中,後王照希與孟秋霞救回孟燦,但孟燦不久就去世了。王照希卻誤會孟燦的遺言以及孟秋霞與白敏的關系,從而不辭而別。孟秋霞傷心想去尋找王照希解釋,白敏不明其中的誤會也無法解決,只能也出來尋找師妹與王照希。在去陝西途中被人偷襲,幸得玉羅剎搭救並指點其到延安高橋鎮卓家找卓一航,白敏在卓家得卓一航解救終除去劇毒。 後卓一航被人陷害抓走,白敏亦牽扯進去。在公堂上白敏糊里糊塗地中了知府的奸計,使得自己與卓一航被定了罪。但不久後王照希和玉羅剎派兵攻打延安府衙門,救出了卓一航和白敏耐亮。白敏就一直留在瓦窯堡為王家效力。 後來義軍總頭目李自成計畫重回陝西,再西出潼神螞關以爭天下。便請王照希去聯絡山西陝西兩省盜匪。王照希派白敏先行,不料白敏在各處傳遞訊息,被陳奇瑜帳下的武士注意到,對方追殺白敏至鐵家莊,幸得客娉婷和鐵飛龍搭救。後白敏與鐵飛龍父女趕至中條山與王照希會合。並一起相討大事。出場描寫
就在此際,猛聽得牆內一聲怪叫,竄出一個人來。王照希楞了一楞,不知是友是敵?尚未看清,眼睛又是一亮,牆內又躍出了一個少年女子,白衣飄飄,縱身一躍,在眾人驚愕之中,搶到了門口,橫劍一封,急聲叫道:「敏哥,攻那名使刀的衛士。」 蔣金版白敏 先跳出來的是個少年,傻虎虎的掄刀急撲,兩刀相格,雙方都感手腕酸麻。王照希定了定神,凝眸看那少女,心想:莫非是我的未婚妻子。再細看時,輪廓依稀記得,心裡驀然一酸,說不出是什麼味兒,獃獃的看那兩人相鬥。另一名衛士,見情不妙,慌忙奪路飛逃,倚在門口的少女嬌叱一聲,一抖手,三柄飛刀連翩飛出,上中下三路一齊打到,那名衛士慘叫一聲,身上頓時添了三個窟窿。那白衣少女一邊放暗器,一邊嬌嗔發話道:「喂,少年人,你為什麼盡瞧著我不動手呀!」王照希面色一變,看那個少年和敵手相持不下,一躍上前,左肘朝他一撞,說道:「你退下!」那少年愕道:「干嗎?」王照希一腔怒氣,無處發泄,長劍一掄,用足了十成力量,那名使刀的衛士雖非庸手,卻那裡敵得住他的內家功力,只聽得「喀嚓」一聲,「斷門刀」真個斷了,王照希劍鋒一轉,把他斬為兩截。收劍要走,卻聽得那少女盈盈笑道:「你的劍法真不錯呀!就是魯莽一點。」王照希心頭一震,暗笑自己修養不夠,一個以天下為己任的人,怎能為兒女之情動了閑氣?這「魯莽」二字之評,弄得他面都紅了。那少女上前一揖,說道:「義士為家父冒此大險,尊姓大名,可肯賜告么!」 ——《白發魔女傳》第二回 震動京華 驚傳梃擊案 波翻大內 巧遇夜行人最後出場
白敏慌道:「卓哥哥,我是說我若令客姑娘傷心,我就是龜兒子。我不是說你。你不要生兄弟的氣!」卓一航向客娉婷作了一揖,道:「姑娘,你責備得對!」聲音哽咽,走到鐵飛龍眼前,長揖到地,問道:「練姐姐呢?怎麼不見她來?她不在你老家中嗎?」 。。。。。。。。。。。。。。。 卓一航道:「我現在傷已好了。」王照希做好內功功課,跳了起來,問道:「卓兄,你就要走了嗎?」卓一航道:「是的,就要走了!」王照希道:「兒女之情,雖然緊要,家國之事,也當掛心,我勸你若是找不見她,還是回來的好。」卓一航說道:「家國之事有你們在,我可毋須顧慮。我若不能見她,便長住天山了。咱們後會無期,願你們能成大業。他日訊息傳來,我當在天山為你們遙祝。」鐵飛龍道:「在回疆你也可行俠仗義,那邊的民風純厚,說不定他日亦有作為。」卓一航說道:「行俠仗義,乃是我輩份所當為,老前輩吩咐,我當牢記在心。」於是和鐵飛龍、王照希珍重道別。王照希目送他背影下山,搖了搖頭,半晌無語。之後就和鐵飛龍白敏討論中條山群雄聚會之事,再也不提卓一航了。 正是:公子懺情徒有恨,英雄報國最關心 ——《白發魔女傳》第二十七回 無意留名 少年求庇護 懺情遺恨 公子苦相尋人物評價
以下均取自梁羽生家園4月14日白敏主題簽到 孟燦之徒,孟秋霞的師兄。一個傻忽忽的小子,之前還因說錯話而引起王照希的誤會卻不知覺。後來也參加了義軍……最後跟客娉婷在一起,可謂是傻人有傻福。 —— 詩狂劍俠 人傻心實。話說客娉婷見多了官場、江湖中的勾心鬥角,碰上這么一個「傻小子」,自然會耳目一新的說。有這么一個「傻小子」相伴一生,不必擔心被人算計,對客來說,不啻於久經風浪的小船,找到了一個可以避風的港灣。 —— 燕山故客
④ 在梁羽生的武俠小說中空空兒的武功排第幾
空空兒輕功天下第一,武功能排進前十五名,前十名有有點懸。
空空兒,《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重要配角之一。
身份:天下第一神偷、「三大劍客」之一
擅長:妙手空空、輕功天下第一
武功:袁公劍法(練到可刺九穴)、彈指神通、沾衣十八跌、空手入白刃、千斤墜、一鶴沖天。
梁羽生武俠小說人物排名如下:
狀元:金世遺
榜眼:張丹楓
探花:慧明禪師
進士:牟滄浪、金逐流、白發魔女、上官雲龍、雲舞陽、凌未風
舉人:楊炎、唐經天、空空兒、段克邪、齊勒銘、李思南、狂俠天驕魔女
⑤ 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著名人物金世遺簡介
梁羽生武俠小說中的著名人物,綽號「毒手瘋丐」,行蹤所至,群醜懾伏,邙山一戰,令清宮侍衛不敢再行走江湖。
他少年時就被世人遺棄,因而養成了乖戾的脾氣,但是他本性善良,滴水之恩往往湧泉相報。
一生命運多舛,從年少苦難,遺世獨立初涉江湖行為怪誕,再到奇遇名門俠客弟子漸漸轉向俠義主流。
到與厲、谷二人的情感糾纏,再到晚年的隱居等等,無論是情路還是人生路均充滿了坎坷,但是他卻依然灑脫的站在天地間。
人物經歷
《冰川天女傳》:
金世遺以一個假扮麻風病人的行為乖張、性格偏激、憤世嫉俗的形象出場,由於專找已成名的二流高手的麻煩,故得綽號「毒手瘋丐」。
因為遇上「冰川天女」桂冰娥而令其感受到人間真情,之後與「天山派」少掌門唐經天同追「冰川天女」,但競爭失敗(馮琳之女李沁梅也卷進去了)。
而內功方面開始走火入魔,但是因其想在臨死前完成一壯舉——攀登珠穆朗瑪峰(估計達到8250m左右的高度),正獨自攀行在冰峰絕壁之上,就在他魔火攻心凶險萬分之際,少女李沁梅的愛情感召力及「天山派」掌門人唐曉瀾的正宗內功使他恢復神智,消除了走火入魔,擺脫死亡,還開始練就了「正邪合一」的內功。
「冰川天女」、唐經天等晚一輩俠客為尋找金世遺也攀上雪峰,而此時金世遺已在這冰雪世界中悄悄走掉,他想回到他生活的「蛇島」中,以圖化解即將到來的火山爆發,拯救沿海生靈,只在冰壁之上,留下他愴然的詩句。
《雲海玉弓緣》:
幾年後,隨著江南的出場而逐漸現身,然後遇上「邙山派」的谷之華,雙方情愫暗生。
不料在「孟家莊」碰上糾纏他大半生的厲勝男。由於厲勝男身負血海深仇,並且金世遺被她完全操縱了,於是一同出海尋找三百年前的「邪派第一高手」喬北溟的武功秘籍。
在「蛇島」之時,為避免一場浩劫 (消弭蛇島地下的火山災禍),竟然按照「毒龍尊者」的設想把利用毒蛇收服的四個准一流高手拉去挖掘隧道,欲引海水澆滅火山(事實證明嚴重違背了科學理論),結果提前小規模火山噴發,死裡逃生之後,到達喬北溟居住過的火山島。
一番周折之後,與邪派第一高手孟神通分獲喬北冥的武功秘籍的上下部分。
三年後,與厲勝男重現江湖,直到厲勝男手刃仇人孟神通(中間有一段對金世遺偷師連家兄弟「四筆連八脈」點穴絕技,然後青出於藍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描寫,從中可以看出金世遺武學天賦)。
但接著與厲勝男發生分歧,從此埋下禍根。厲勝男一邊苦練喬北溟的全部武功秘籍和《百毒真經》,一邊令谷之華中「五毒散」之毒。
在李沁梅成婚之日,厲勝男大鬧「天山」,與當時的「天下第一高手」唐曉瀾比試,輸了劍法,取巧贏了內功,在暗器比試之中,金世遺為救唐曉瀾而現身,接著為取得谷之華的解葯而違心(至少當時是這樣的)答應與厲勝男成婚。
成婚當日最終厲勝男死與其懷中。以後金世遺將武學發揚光大,成一代宗師,「天下第一」的名頭,一直被他、徒弟及兒子所壟斷多年。
《冰河洗劍錄》:
出場之時,金世遺已經是「半神」的狀態了,金世遺除了「大周天劍法」等自創武功,最厲害的是完全「正邪合一」,逹至「諸邪不侵」的境界。
先後收了江海天與唐努珠穆為徒。
在馬薩兒國的「金鷹宮」里寶象法師舉辦的武林大會上,瞬間毀去寶象法師數十年苦練而成的第九重「龍象功」!(佛門無上神功,從書中描寫來看,其掌力范圍內相當於一團小型熱帶風暴),順便還幫助其療傷。
最後於邙山上,舉手之間便把這七名大內高手的眼珠全都挖了,一招秒殺被昆布蘭國「金輪聖母」童姥姥、南海「未名島」島主文廷璧和「大內第一高手」佟元奇,大長江湖正氣之風。
經歷了二十年的風風雨雨,金世遺、谷之華兩顆飽經創傷的心終於走到一起,相互撫慰,谷之華將掌門之位讓給谷中蓮,隨金世遺歸隱海外。
《俠骨丹心》:
一代大俠金世遺與其妻女俠谷之華隱居海外,生子金逐流。
書末以神秘高手的身份出現,只用最普通的「四平拳」就輕輕鬆鬆輕松壓制江海天和有「玄鐵劍」在手的金逐流兩大高手聯手!和妻子谷之華來到中原,期間側面描寫他挫敗「扶桑派」千年後重出江湖的「扶桑七子」。
在義軍的山寨之中,金世遺和竺尚父等人為金逐流與史紅英,厲南星與公孫燕舉行婚禮,天下英雄為之祝福,熱鬧非凡。
爾後,金世遺再也沒有現身過江湖。
⑥ 梁羽生的全部作品
梁羽生的全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人物介紹:
梁羽生,男,1924.3.22~2009.1.22,原名陳文統,出生於廣西蒙山縣文圩鄉屯治村,畢業於廣東嶺南大學,中國著名武俠小說家,與金庸、古龍、溫瑞安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四大宗師,被譽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
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大旗,梁羽生摒棄了舊派武俠小說一味復仇與嗜殺的傾向,將俠行建立在正義、尊嚴、愛民的基礎上,提出「以俠勝武」的理念。梁羽生為人正派,創作了三十餘部武俠佳作,開創了新派武俠小說的先河。代表作品有《白發魔女傳》《七劍下天山》《萍蹤俠影錄》《雲海玉弓緣》等。
2009年1月22日,梁羽生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歲。
⑦ 誰能提供梁羽生簡介和作品風格
梁羽生簡介
在新派武俠小說的創作世界裡,金庸、梁羽生並稱,一時瑜亮。但是,事實上,梁羽生是先行一步的人,這一步大約是兩年。
當金庸以《射鵰英雄傳》奠定地位時,梁羽生也以《萍蹤俠影錄》為新派武俠綻放了文學情思上的異彩。金庸一寫就是二十年,作品有十四部。但梁羽生在金庸停筆不寫武俠、轉而辦報之際,卻獨撐現代中國新派武俠的局面,三十年來寫作不輟,作品數量達金庸的三倍,技巧也不斷創新變化,對武俠文學的一往情深,鍥而不舍,梁羽生已達「樂在其中」的境界。
誠如名詞人劉伯端評論梁羽生武俠作品所述:「國家飄零,江山輕別,英雄兒女真雙絕。玉簫吹到斷腸時,眼中有淚都成血!」,將梁氏作品的特色表露無疑。以下這篇介紹作者為羅立群
梁羽生,原名陳文統,一九二四年四月五日出生(證件標明日期為一九二六年四月五日,誤)原籍廣西壯族自治區蒙山縣。梁羽生出身世代書香門第,家中很有一些產業,算得上是一個富戶。他家在鄉下,地近瑤山,是游覽的好地方。在這樣的家庭環境和地理環境的影響下,梁羽生熟讀古文,好弄詞章,經常填詞作賦,一抒情懷。
一九四三年,廣州一些學者避難來到蒙山,梁羽生便拜史學家簡又文教授為師,學到了豐富的歷史知識。
抗日戰爭勝利後,梁羽生進廣州嶺南大學讀書,學的專業是國際經濟。畢業後,由於酷愛中國古典詩詞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報》(一說是《新晚報》)作副刊編輯。一九四九年以後定居香港,現僑居澳大利亞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梁羽生博聞廣識,多才多藝,曾用「梁慧如」、「馮瑜寧」等筆名寫過許多散文、文藝評論和文史隨筆,還曾用「陳魯」的筆名寫中國象棋的評論文章。他的棋評寫得相當精彩,公認為一絕,讀來比親臨現場觀棋還有興味。
梁羽生從小愛讀武俠小說,其入迷程度往往廢寢忘食。走入社會後,他仍然愛讀武俠小說,與人評說武俠小說的優劣,更是滔滔不絕,眉飛色舞。深厚的文學功底,豐富的文史知識,加上對武俠小說的喜愛和大量閱讀,為他以後創作新派武俠小說打下了牢固的基礎。在眾多的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賞白羽(官竹心)的文字功力,據說「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變化而來的。
一九五四年,香港武術界太極派和白鶴派發生爭執,先是在報紙上互相攻擊,後來相約在澳門新花園擂台比武,以決雌雄。太極派掌門人是吳公儀和白鶴派掌門人陳克夫,為了門派的利益,在擂台上拳腳相爭。這場比武經港澳報刊的大肆渲染而轟動香港。陳文統的朋友《新晚報》總編輯羅孚觸動靈機,為了滿足讀者興趣,在比武第二天就在報上預告將刊登精彩的武俠小說以饗讀者。第三天,《新晚報》果然推出了署名「梁羽生」的武俠小說《龍虎鬥京華》。隨著《龍虎鬥京華》的問世,梁羽生——梁大俠初露頭角,轟動文壇的「新派武俠小說」已有雛型。
在眾多的香港武俠小說作家中,梁羽生和金庸無疑是兩顆最耀眼的明星。梁羽生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而金庸則是新派武俠小說最傑出的創作者,人們往往將梁羽生和金庸相互比較。為此,梁羽生用「佟碩之」的筆名寫了一篇《金庸梁羽生合論》(發表在一九六六年香港的《海光文藝》上),詳盡分析二人異同。其中有這樣兩句話:「梁羽生是名士氣味甚濃(中國式)的,而金庸則是現代的洋才子。梁羽生受中國傳統文化(包括詩詞、小說、歷史等)的影響較深,而金庸接受西方文藝(包括電影)的影響則較重。」所論頗為中肯。
從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三十個春秋,共創作了三十五種武俠小說,總字數達一千餘萬言。一九八四年,梁羽生宣布「封刀」,從而結束了「江湖生涯」,金盆洗手,改弦更張,准備撰寫正統歷史小說。梁羽主的武俠小說理論
很多人說,「新派武俠小說」的產生,提高了武俠小說的文化品位。雖然如此,在文藝理論界仍然有許多人認定武俠小說不能登大雅之堂。針對這一問題,梁羽生在許多場合發表過對武俠小說的看法,形成了自已的一套理論。梁羽生的觀點十分精闢、深刻,批評了文藝理論界對武俠小說的偏見,也指出了武俠小說創作中存在的問題,可謂我國小說理論界中的一家之言,很值得我們叄考。了解梁羽生的武俠小說理論,對我們閱讀理解和評論武俠小說創作是十分有益的。
首先,梁羽生對武俠小說在文學中的地位及其價值給予明確肯定。他在中國作家協會第四次代表大會上發言說:「文學形式本身並無高下之分,所謂高級與低級,只取決於作者本人的見識、才力和藝術手腕。」他的觀點得到與會者的贊同。他認為中國的武俠小說源遠流長,新派武俠小說更表現出進步的思想內容、新的歷史見解和成熟的藝術技巧;無視武俠小說的存在,硬將它排斥在文學殿堂之外,這是很不公平的。對於某些詆毀和否定武俠小說的觀點,梁羽生不無激憤地說:「這只能表示那個人在容納文化方面的心胸不廣。他其實也不了解什麽叫做武俠小說;或者他看過的許多武俠小說是荒誕離奇的,這才造成誤解。其實武俠小說有好有壞,文藝小說亦是。即使是反映現實的寫實小說亦有好有壞,如果作者功力不夠、觀察力不敏銳的話,他盡管寫的是寫實小說,還是不能反映現實的。」他指出,作為一種小說流派,武俠小說無疑是中國文學百花園中一朵奇異的鮮花,「應當允許武俠小說存在」。
關於如何把握武俠小說的主題,以及如何在武俠小說中反映時代精神和創造典型人物,梁羽生也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武俠小說必須有武有俠,武是一種手段,俠是真正目的,通過武力的手段去達到俠義的目的;所以,俠是重要的,武是次要的,一個人可以完全不懂武功,卻不可以沒有俠氣。「俠」是正義的行為,做對大多數人有利的事就是所謂仗義行俠。他又說:「集中社會下層人物的優良品質於一個具體的個性,使俠士成為正義、智慧、力量的化身,同時揭露反動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的腐敗和暴虐,就是所謂的時代精神和典型性。」(參見馮立三《與香港作家一夕談》)
怎樣才能寫好武俠小說?梁羽生也表明了自己的觀點,他說:「寫好武俠小說並不容易,作者只有具備相當的歷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識,並有相當的藝術手段、古文底子,而且還要懂得中國武術的三招兩式,才能期望成功。」梁羽生認為,要寫好武俠小說,撰寫者的創作態度應當端正。他在一九七七年應新加坡寫作人協會的邀情作演講時,介紹了自已創作武俠小說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時代的歷史真實;二是著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
梁羽生雖然喜愛武俠小說,竭盡心智地創作武俠小說,並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他對武俠小說的態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他曾對大陸一度興起的盲目的泛濫的「武俠熱」潑過冷水。一九八五年,他借《文藝報》一隅表示自已的憂慮:「有的部門作了統計,至少有五十多家小報發表我和他人的武俠小說。不少地方的一些報紙轉載我的武俠小說,有的加以改寫,都未經作者同意。據說有的把兩個回目合並成一個回目,甚至有的不是我寫的武俠小說,卻標上我的名字,以蒙騙讀者。我認為,反映現實生活的作品應當在文學園地佔主要地位;但最近有些小報,從第一版到最後一版全部刊載我或其他作者的武俠小說,這樣的路不是越走越窄了嗎?」這表明了梁羽生的真知灼見。
梁羽生武俠小說創作年表
書名 發表時間 連載報紙名(香港) 又名
01、龍虎鬥京華 1954.1.20-1954.8.1 新晚報 天方夜譚
02、草莽龍蛇傳 1954.8.11-1955.2.5 新晚報 天方夜譚
03、七劍下天山 1956.2.15-1957.3.31 大公報 小說林
04、江湖三女俠 1957.4.8-1958.12.10 大公報 小說林
05、白發魔女傳 1957.8.5-1958.9.8 新晚報 天方夜譚
06、塞外奇俠傳 約1957-1958之交 周末報 (飛紅巾)
07、萍蹤俠影錄 1959.1.1-1960.2.16 大公報 小說林
08、冰川天女傳 1959.8.5-1960.12.18 新晚報 天方夜譚
09、還劍奇情錄 1959.11-1960.5 香港商報 談風
10、散花女俠 1960.2.23-1961.6.22 大公報 小說林
11、女帝奇英傳 1961.7.1-1962.8.6 香港商報 談風 (唐宮恩怨錄)
12、聯劍風雲錄 1961.7.3-1962.11.25 大公報 小說林
13、雪海玉弓緣 1961.10.12-1963.8.9 新晚報 天方夜譚
14、冰魄寒光劍 約1962初 正午報 (幽谷寒冰)
15、大唐游俠傳 1963.1.1-1964.6.14 大公報 小說林
16、冰河洗劍錄 1963.8.24-1965.8.22 新晚報 天方夜譚
17、龍鳳寶釵緣 1964.6.25-1966.5.15 大公報 小說林
18、挑燈看劍錄 1964.7.1-1968.6.23 香港商報 說月 (狂俠 天驕 魔女)
19、風雷震九州 1965.9.22-1967.9.28 新晚報 天方夜譚
20、慧劍心魔 1966.5.23-1968.3.14 大公報 小說林
21、俠骨丹心 1967.10.5-1969.6.20 新晚報 天方夜譚
22、瀚海雄風 1968.3.15-1970.1.21 大公報 小說林
23、鳴鏑風雲錄 1968.6.24-1972.5.19 香港商報 說月
24、游劍江湖 1969.7.1-1972.2.4 新晚報 天方夜譚 (彈鋏歌)
25、風雲雷電 1970.2.9-1971.12.31 大公報 小說林
26、牧野流星 1972.2.16-1975.1.13 新晚報 天方夜譚 (折戟沉沙錄)
27、廣陵劍 1972.6.3-1976.7.31 香港商報 說月
28、武林三絕 1972.10.1-1976.8.16 大公報 小說林
29、絕塞傳烽錄 1975.2.12-1978.4.10 新晚報 天方夜譚
30、劍網塵絲 待查 正午報
31、幻劍靈旗 待查 正午報
32、飛鳳擒龍 1978.9修訂 新晚報 天方夜譚
33、彈指驚雷 1977.5.1-1981.3.9 周末報
34、武當一劍 1980.5.9-1983.8.2 大公報 小說林
35、武林天驕 待查 待查
風雲時代梁羽生書目梁羽生小說精選
01、萍蹤俠影錄(共二冊)
02、七劍下天山(共二冊)
03、江湖三女俠(共三冊)
04、雪海玉弓緣(共三冊)
05、冰川天女傳(共三冊)
06、女帝奇英傳(共二冊)
07、大唐游俠傳(共三冊)
08、龍鳳寶釵緣(共三冊)
09、散花女俠(共二冊)
10、廣陵劍(共四冊)
11、聯劍風雲錄(共三冊)
12、挑燈看劍錄(共五冊)
13、慧劍心魔(共三冊)
14、還劍奇情錄(全一冊)
梁羽生作品全集
01、萍蹤俠影錄(共二冊)
02、七劍下天山(共二冊)
03、江湖三女俠(共三冊)
04、雪海玉弓緣(共三冊)
05、冰川天女傳(共三冊)
06、女帝奇英傳(共二冊)
07、大唐游俠傳(共三冊)
08、龍鳳寶釵緣(共三冊)
09、廣陵劍(共四冊)
10、挑燈看劍錄(共五冊)
11、鳴鏑風雲錄(共五冊)
12、慧劍心魔(共三冊)
13、瀚海雄風(共四冊)
14、還劍奇情錄(全一冊)
15、風雲雷電(共五冊)
16、冰河洗劍錄(共三冊)
17、風雷震九州(共三冊)
18、俠骨丹心(共三冊)
19、散花女俠傳(共二冊)
20、聯劍風雲錄(共三冊)
梁羽生新作系列
01、白發魔女傳(共二冊)
02、武林天驕(共二冊)
03、武當一劍(共三冊)
04、游劍江湖(共四冊)
05、牧野流星(共四冊)
06、彈指驚雷(共三冊)
07、絕塞傳烽錄(共二冊)
08、劍網塵絲(共三冊)
09、幻劍靈旗(共二冊)
10、塞外奇俠傳(全一冊)
11、冰魄寒光劍(全一冊)
12、飛鳳潛龍(全一冊)
13、龍虎鬥京華(全一冊)
14、草莽龍蛇傳(全一冊)
梁學研究系列
1、梁羽生武俠文學【柳蘇】
2、三劍樓隨筆【梁羽生、金庸、百劍堂主】
3、筆、劍、書【梁羽生】
梁羽生作品集故事系統表
1、還劍奇情錄-萍蹤俠影錄-散花女俠-聯劍風雲錄-廣陵劍
2、白發魔女傳-塞外奇俠傳-七劍下天山-江湖三女俠-冰魄寒光劍-
冰川天女傳-雲海玉弓緣-冰河洗劍錄-風雷震九州-俠骨丹心
1~2也可以稍稍合在一起,畢竟天山派的武學都是以張丹楓的武學為主
3、大唐游俠傳-龍鳳寶釵緣-慧劍心魔
這幾部很不錯,而且把一些唐人傳奇融進去了
4、狂俠天驕魔女-飛鳳潛龍-鳴鏑風雲錄-瀚海雄風-挑燈看劍錄-風雲雷電
挑燈看劍錄是從風雲雷電中間開始,風雲雷電之後結束。
(風雲雷電中的龍象法王還沒死,而挑燈看劍錄最後他被宰了,
但在風雲雷電中耿電似乎還沒有學成他的武藝)
武林天驕,玉面妖狐可以算進4此一系
5、游劍江湖-牧野流星-彈指驚雷-絕塞傳鋒錄-劍網塵絲-幻劍靈旗
註:其他尚有:武林三絕、武當一劍、女帝奇英傳、龍虎鬥京華、草莽龍蛇傳未納入本表。
⑧ 梁羽生筆下的經典人物
從1954年到1984年,梁羽生在武俠文壇上辛勤筆耕了30個春秋,共創作了35部武俠小說,總字數達1000餘萬言。他創造的許多武俠人物備受大眾喜愛,成為武俠迷們津津樂道的經典,也曾被許多影視劇導演、編劇相中,改編成的影視作品也都風靡一時。懷念大師,最好的方式就是懷念他所創造的經典。
練霓裳——《白發魔女傳》女主角
在現實中,女子太剛烈了可能會引人側目,但是在文學世界中,大多數人往往會為這樣的女人心折。練霓裳就是這樣一個為愛而生,為愛而死的女人。
經典:林青霞版
卓一航——《白發魔女傳》男主角
雖然有讀者認為卓一航優柔寡斷,受師門禮教束縛,沒有大俠氣概,但無論怎麼排,無論多少非議,武俠悲情人物的第一票都會投給他。
經典:張國榮版
飛紅巾——《七劍下天山》女主角
她是草原和沙漠上的傳奇人物,鞭如子彈,人若飛燕。可惜她的感情之路太過艱辛,先是愛上了一個叛徒,後又愛上了一個薄情寡義的偽大俠,以致一夜白頭。看到她對明慧的仗義相救,以及對易蘭珠的母性呵護,就可知道她確是塞外女奇俠。
經典:蔡少芬版
李逸——《女帝奇英傳》男主角
李逸是唐皇室後人,封建傳統觀念十分頑固,把天下看成李家的私有財產,對女人懷有偏見。然而他又是一個本性正直、善良的俠士。小說把偏見、明智、仇恨、柔情等多種矛盾性格集於李逸一身。特別是他和三個女人的愛恨情仇成了最大的看點。
雲蕾——《萍蹤俠影錄》女主角
在書中,雲蕾較男主人公顯得比較黯淡,但柔情似水的古典女子形象卻深入人心。她是張丹楓之妻,擅長劍術和「梅花蝴蝶鏢」暗器,故江湖美名曰「散花女俠」。
經典:米雪版
張丹楓——《萍蹤俠影錄》男主角
在梁羽生眼裡,張丹楓是最完美的俠客。書中的張丹楓志向遠大,滿腹經綸,瀟灑不羈,「亦狂亦俠真名士,能哭能歌邁俗流」,最能表現梁羽生治國安邦的抱負。寫張丹楓的時候,梁羽生新婚燕爾,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在某種意義上,他是把從少年時就激動自己的理想,都傾注到張丹楓這奇男子身上去了。
經典:劉松仁版
厲勝男——《雲海玉弓緣》女主角
厲勝男,一個男性化的名字,有著一段令人心碎的經歷。自幼家破人亡,被人收養為血滴子殺手,到頭來,不是輸給上天,而是輸給了自己最愛的人。不同於我們所熟悉的那些武俠中的女性角色,她是一個在人格和精神上完全獨立的女性形象,有自己的空間和追求,也不乏真情和痴情。
經典:葉璇版
金世遺——《雲海玉弓緣》男主角
金世遺,遺世獨立,孤傲叛逆。金世遺對世人往往持有一種玩世不恭和嘲笑作弄的態度,但骨子裡他嘲諷虛名蔑視權威挑戰世俗,孤傲地立於江湖之中。雖然那他憤世嫉俗、性格古怪,但俠肝義膽,豪氣雲天,典型的性情中人。這樣一個矛盾的人註定要痛苦的,讓自己痛苦也讓別人痛苦。這個人物曾經由曾偉權和林峰飾演過,但是林峰的版本卻是一大敗筆。就連峰迷都不甚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