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里的兵器名稱
1. 武俠或者古代傳說的武器名稱
、項羽:霸王槍在《西漢演義》故事中天下無敵,也是以後各代槍法的鼻祖。由於是最早的槍,傳到後來一定有遺漏或者有後人補充完善的地方,因此不好說霸王槍是否強於後人的槍法。感覺霸王槍屬於力量型,需要項羽這般力大無窮的人才能發揮最大威力,也就是說不要說戳刺,即使用槍桿掃也能死一大片。
2、趙雲:趙雲的槍在《三國》評話中被稱為「百鳥朝凰槍」,其變化復雜,虛實並濟,屬於技巧型。趙雲之所以成為三國故事中的常勝將軍,很大程度上仰仗於高超的槍法和隨機應變的能力。沒有真本事哪來一身的膽量?趙雲的槍可以擊敗張綉、張頜、張任這三條名槍,可見其非凡的功力。凡是聽過評話三國的,無不對趙雲的「七探蛇盤槍」這一自創的絕招印象深刻!趙雲的槍綜合了以上兩種槍法,可謂三國中的第一槍。
3、馬超:馬家的槍在《三國》中僅次於趙雲。說次於只是因為兩人沒有交手的記錄,而馬超的戰績也不如趙雲那麼顯著。但是僅憑他能和張飛的矛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就可看出其槍法的高超。馬家槍也屬於力量型,適合與許楮、張飛這類的悍將交手。
4、張綉、張任:在評話《三國》中,二張的槍和趙雲的槍是出於同一師門,只是各有應敵變化的不同而已。張綉是大師兄,號稱「槍王」,在長坂坡與趙雲大戰三百合,卻死於趙雲的蛇盤槍下;張任的槍法不及大師兄和小師弟,但是張任更有機智,竟然可以射殺龐統,不過在武力上敵不過張飛和趙雲。
5、孫策:孫策的槍有點類似於霸王槍,也屬於力量型。不過孫策沒有與三國中其他名槍交手的記錄,因此是否徒有虛名尚不得知。
6、姜維:姜維的槍在《三國》中沒有出處,最顯赫的戰役是在天水關與老趙雲大戰百合不分勝負。趙雲是年老力衰,還是起了憐惜之意,不得而知。
7、伍雲召:伍家槍成名於《隋唐演義》的南陽關,是隋唐里的第一槍,無人可敵。可惜伍雲召死於一匹畜生的尾巴下,死得有些不明不白。感覺《說唐》里「羅成奪魁」這一回死掉的英雄太多了,如果伍雲召不死,羅成哪能奪魁?我一直把伍雲召看作是與三國中趙雲似的人物。
8、羅成:《隋唐》故事中流芳百世的名槍。羅家槍屬於技巧型,最大特點是能敗中取勝--「回馬槍」開創了槍法中嶄新的一面,可與關羽的拖刀計媲美。正因為這點,使得羅成幾乎成為了象趙雲一樣的常勝將軍。最終羅成被蘇定方設計害死,其時隋唐故事也近尾聲,可見其在小說中的生命還是挺長的。
9、羅松羅永年:只在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使用雙槍,其槍法更勝於羅成。如果讓他與伍雲召交手,不知誰勝誰負?
10、丁延平:雙槍將,羅成的義父。單田芳《隋唐》評書中出現的人物。
11、薛剛:不知薛剛怎麼會改練了槍,薛仁貴應該是練戟的才對。薛家槍在武則天時代是第一名槍,可惜他的兒子薛葵改練了錘,使得薛家槍後繼無人。
12、高思繼:《趙匡胤演義》中最著名的高家槍。「白馬銀槍」高思繼是五代十國第一名槍,他的孫子高懷德、高懷亮亦成為了北宋開國的英雄。只是傳到後來,高家槍不如楊家槍了,高懷亮也改練了雙鞭。倒是呼延瓚繼承了高家槍,並把高家槍改成了呼家槍傳了下去。
13、楊袞:「火山王」楊袞的槍也是五代十國的名槍,其名頭甚至比高家槍更響亮。他原是唐末潼關名將金刀楊會之子,自幼隨父學刀,後又向神槍手夏書棋學槍,向飛錘將金良祖學錘,練會全身武藝,名震中原。他曾與劉知遠、高行周結拜為兄弟。不過楊袞精通各種兵器,他的七個兒子有的學槍,有的學刀,學多了也就雜了。結果楊繼業擅長的是刀,倒是他的孫子楊延昭、楊延嗣將楊家槍發揚了光大。楊家槍不愧為北宋第一名槍。
14、王彥章:五代十國時期大梁的鐵槍將,在殘唐演義及評書中是一位武力更甚於高思繼的名槍。曾日不移影,連敗唐將一十三員。《舊五代史》卷21《王彥章傳》說,他『常持鐵槍,沖堅陷陣『,當時人把他稱為『王鐵槍『。王彥章驍勇善斗,每戰必勝,然而最後還是敗在槍法似更高一籌的夏魯奇(即夏書棋)槍下。但,宋以後的話本雜劇里,『王鐵槍『是五代故事裡最重要的人物,『鐵槍『的名號也隨之傳揚天下,後來不斷有人以『鐵槍『作為名號,應該與王彥章的影響有關。五代另一個慣使鐵槍的將軍,是後梁的王敬蕘。
15、呼延瓚:老呼家的槍是跟老高家學的,呼延瓚的槍法不及高懷德、高懷亮,他唯一的貢獻是把這一路槍法傳了下去。
16、楊延嗣:楊繼業第七個兒子,人稱楊七郎,自幼受高人指點,又從爺爺楊袞那裡繼承了楊家槍,成為了抗遼戰役中的一代槍王。楊七郎的槍將力量與技巧融合在了一起,只可惜死得太早,他的槍沒有傳人。而六郎楊延昭的槍純粹就是照搬楊袞的槍法,一直到年紀大了才有所創新,其力量方面顯得不足。
17、岳飛:岳家槍是南宋年間的名槍,可惜的是他的兒子岳雲練了錘,岳雷繼承了槍法,卻沒有發展和創新。
18、陸文龍:陸文龍用的是雙槍,槍法比岳飛更好。陸家槍是否有傳人不得而知,反正雙槍甚是難練,凡是練了雙槍就可出名。
19、高寵:高寵是高思繼的後代,竟然學到了失傳已久的家傳絕學,高家槍到了他手裡又重現輝煌。可惜傑出的將領總容易英年早逝,等到高寵死後,高家槍算是徹底失傳了。高寵是南宋抗金時期的第一槍,可見高家槍的威力。
20、楊再興:楊延昭的後代,再次將楊家槍發揚光大。楊再興也死得很早,在小商河被金軍亂箭射死。
21、李全夫婦:李全是金末縱橫山東的『紅襖軍『首領,五代王彥章以後最有名的鐵槍將。《大金國志》卷25說他『身長八尺,手執鐵槍。『《宋史》卷475本傳也說他『能運鐵槍,時號『李鐵槍『。『李全的夫人姓楊,號李姑姑,也以槍法馳名,曾自稱『二十年梨花槍天下無敵『。明清以來的流傳甚廣的梨花槍(即六合槍)就託名於她。
22、林沖:林沖的槍是《水滸》故事中的第一槍,所向披靡,使得林沖成為又一個常勝將軍。林沖的槍(矛)有點怪,是介於矛與槍之間的。張飛的蛇矛沒有留情結,並且在矛尖上開叉,好比蛇信一樣,因此與槍有明顯的區別。而林沖的矛和槍一樣既有留情結,也只有一個槍尖,唯一與槍不同的地方是整個槍尖呈S型。因此可以說他是矛,也可以說他是槍。
23、盧俊義:水滸中的河北玉麒麟,號稱「槍棒雙絕」,槍和棒都使得很好。盧俊義馬戰時經常用槍,步戰時經常用棒,曾活捉曾頭市名將史文恭。盧俊義的槍法應和林沖在一個水平上。(此將由superjo和「燈下骷髏誰一劍」補充)
24、楊志:楊志也是楊家槍的後人吧,盡管楊家槍傳到他手裡已經不全了,但是殘缺的楊家槍仍然使楊志成為水滸中的一名勇將。
25、董平:又是一個練雙槍的,雙槍將董平的槍法在水泊梁山眾將中僅次於林沖和盧俊義。
26、張資祿:金國鄜州名將,號稱「張鐵槍」,是金國的驍將,被蒙古勇將吾也而俘虜,抗節不屈而死。事見《元史·木華黎傳》、《吾也而傳》及《元史·史天倪傳附史樞傳》。(由fqxxy轉馬明達文以補充)
27、隋世昌:蒙古軍將領用鐵槍者以隋世昌最有名。《元史》卷166《隋世昌傳》載:『隋世昌,其先登州棲霞人。......善騎射,身長八尺,鍛渾鐵為槍,重四十斤,能左右擊刺。『隋世昌的父親原本也是金朝軍官,後降順元太宗。渾鐵即未經鍛煉的鑄鐵,以鑄鐵為槍,槍體笨重無彈性,又重達四十斤,足見其人必是非常健壯多力的人。說隋世昌『能左右擊刺『,說明他的鐵槍不止用於直剌,還可以左右橫『擊『。一個『擊『字,對我們了解鐵槍的實用功效大有幫助。
28、白燕駝:元朝第一名槍,在評話《英烈》中被譽為「槍祖宗」。白家的槍多半是繼承了三國時期趙雲的槍法,很多絕招都有相似之處。
29、方國珍:在評話《英烈》中號稱「槍王」,是僅次於白燕駝的名槍。他是白燕駝的徒弟,但是卻反叛了元朝,成為一路諸侯。在著名的武校場一段書中與常遇春交手,因愛惜對方槍法而故意敗走,成全了常遇春奪得武狀元。在北方評書《明英烈》中使槍的名氣不大。
30、常遇春:無論是南方評話《英烈》還是北方評書《明英烈》,常遇春的槍都是前半部書中的一代名槍。感覺常家的槍好象當年的羅成,其經歷也非常相似,都是在武科比試中奪得了狀元卻都受到朝廷的迫害。作為明朝開國功臣,馬跳圍牆的常遇春成為了流傳後世的名將。
31、田再彪:單田芳《大明英烈》中著名的小將,也是明朝歷史上繼常遇春之後的又一條名槍。
32、岳倫:綽號「金眼雕」,單田芳《明英烈》中第一名槍,被稱為「八寶陀龍槍」。據說是岳飛的後人,使的是岳家槍,但是絕招正是羅家的卧馬回身槍。
33、張興祖:《明英烈》中的名槍,岳倫的徒弟,實際跟岳倫兄弟相稱。岳倫將「八寶陀龍槍」傳與他後,他槍挑了元朝名相脫脫太師,威震天下。
34、王玉:評話《英烈》中的後起之秀,原來只是朱元璋手下一個馬兵,徐達兵困牛塘角時受胡大海推薦,單槍匹馬殺出重圍,回京城搬救兵。王玉的槍法比常遇春更勝一籌。
35、張永祥:清代武將用鐵槍的並見於史載的很少。比較著名的是清嘉慶年間的『張鐵槍『――張永祥。清吳振棫《養吉齋余錄》卷9《張永祥傳》載:『張永祥,淮寧人,槍法精絕,人呼為張鐵槍。嘉慶丁巳二月,白蓮賊齊王氏,即所謂齊二寡婦者,自楚掠豫,將南趨襄城。永祥以鄉兵三百敗之廬氏。當事給永祥把總銜,意不屑也。後十年,阮相國元撫河南,召祥給役麾下。撫浙時,復攜與俱,使教溫寧營槍法。......聞永祥甚馴謹,而臨事慷慨,無所撓阻,有古烈丈夫風。乃混跡縐鈴,不能以功名顯。惜哉。『張永祥在當時頗有名聲,嘉慶間楊鑄(子堅)也曾寫過一首《張鐵槍歌》,記張永祥隨阮元(芸台)緝捕海盜等事,後又在揚州知府屠倬幕中掌書記,可見張確實是一位難得的文武兼長人材。
2. 急!急!急求各種武俠小說的兵器,武功,門派,暗器
兵器: 倚天劍,屠龍刀(金庸《倚天屠龍記》) 長生劍,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古龍《七種武器》) 小李飛刀(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魔刀:小樓一夜聽春雨(古龍《圓月彎刀》) 游龍劍,騰蛟劍,斷玉劍(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裁雲劍(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 武功: 玉女劍法,全真劍法,玄鐵劍法(金庸《神鵰俠侶》) 獨孤九劍(金庸《笑傲江湖》) 天外飛仙(古龍《陸小鳳》系列) 追風劍法,大須彌劍法(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 門派: 少林,武當,華山······(金庸) 鐵血大旗門,魔教,南海門······(古龍) 天山,武當,少林······(梁羽生) ······ 暗器: 含沙射影(金庸《碧血劍》) 小李飛刀(我不清楚到底要不要把它歸為暗器)(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孔雀翎(古龍《七種武器》) 暴雨梨花釘(古龍《楚留香》) 天山神芒(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
3. 各種游戲或武俠小說中的武器名稱和裝備名稱
刀:小李飛刀、百戰刀、紫電刀、割鹿刀、屠龍刀、狂斬魔刀、溫柔刀、青虹斬月刀、回魂追月刀、血刀、冷月刀、大風刀、流光刀、斷玉刀……
劍:干將、莫邪、太阿、純鉤、湛盧、巨闕、毫曹、魚腸、照膽、工巿、畫影、騰空、文光、倚天、青釭、龍淵劍、龍泉劍、碧血照丹青、白骨陰陽劍、倚天劍、玄鐵重劍、紫薇軟劍、君子劍、淑女劍、長生劍、素心劍、吳鉤劍、碧玉屠龍劍、幻電劍、凝碧劍、真武劍、白龍劍、金蛇劍、白虹劍、刺虎青鋒、冰魄寒光劍、金精玉魄劍、天虹劍、貫日劍、游龍劍、斷玉劍、騰蛟劍、裁雲劍、金精鐵劍、龍舌劍、照日劍、斬將劍、八方銅劍、……
雜項:殘肢怪刃、金鈴軟索、點穴珠索、龍鳳雙環、玉皇朱筆、七絕鳳尾翻、日月雙輪、點穴鋼抓、獨腳銅人、護花鈴、奪命椎、斷腸金叉、苦心黑龍、幻刃簫、千鈞筆、雙刃斧、霸王槍、離別鉤、多情環、孔雀翎、晶雪杵、落燕斬、月夜斬、神木王鼎、柔絲索、乾坤一氣袋、千纏百結索、招神燈、震天琴、媧皇鏡、天魔鏡、軒轅昊天鏡、離火鍾、藏天網、破天鑽、……
暗器:生死符、煉心彈、流星珠、化骨環、奪魄神梭、冰魄銀針、玉蜂針、鐵蝙蝠、奪魂鏢、香霧彈、鐵菩提、金蛇錐、掌心七星釘、飛燕銀梭、天山神芒、回龍璧、暴雨梨花釘、五月流星雨、碧血滅魂梭、天羅化血刀、月魄追魂、心魔梭、鬼泣矢、恨天芒、殘月環、……
防具:軟蝟甲、金絲掌套、天蠶衣、晶雪甲、百戰鐵衣、太陽衫、天魔衣、銀翼仙衣……
4. 武俠小說中有哪些著名刀劍
<鳳歌>:天罰
<蕭鼎>:誅仙
<金庸>:倚天劍
,屠龍刀,玄鐵重劍,紫薇軟劍,鴛<鴦刀>,金蛇劍,血刀
<古龍>:割鹿刀,淚痕劍,圓月彎刀,怒劍,琥珀神劍,薔薇劍,長生劍,碧玉刀
<黃易>:井中月,奕劍,天刀,狂沙刀,偷天劍(原名斬玄),色空劍,飛翼劍,鷹刀,天兵寶刀
5. 武俠小說里常出現的武器
中國傳統十八般兵器指「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鎲、棍、槊、棒、拐、流星錘」等十八般兵器。在武俠小說里少林必用棍,會《達摩三劍》的方為配劍,少林七十二絕技中也有刀法,但是佩刀的較少;武當多用劍,修煉《太極劍》《真武劍》《真武七截陣》必備,如真武劍;峨眉多用劍,使《峨眉劍法》,如倚天劍;丐幫兵器多樣,奇門較多;楊家將、薛仁貴等後人必使槍;《隋唐英雄傳》中秦瓊用鐧,李元霸、裴元慶用錘,宇文成都用鳳翅鎦金鎲;用拐的少見,《射鵰英雄傳》中柯鎮惡用拐;在中國文化觀念中,劍,為王道之器;刀,為霸道之器,故此,小說中的主角多為劍道高手。小李飛刀、葉開、傅紅雪是其中的異數。
6. 武俠小說中的武器、暗器等等的名稱
武器:玄鐵劍 倚天劍 屠龍刀 打狗棒 血刀 君子劍 淑女劍 碧水劍 黑白雙劍 聖火令 珊瑚金拐杖 金蛇劍 闖王軍刀 冷月寶刀 鴛鴦刀 綉花針 楊家鐵槍 蛇杖 金輪
鱷尾剪 銀鉤鐵劃 綢帶 玉蕭 綠波香露刀 白虹劍 周公劍 真武劍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虎頭金刀 龍泉劍 工布劍
紫微軟劍 勝邪劍 純鈞劍 湛盧劍 魚腸劍 巨闕劍 泰阿劍 龍淵劍 干將劍 莫邪劍 玄鐵匕首 墨劍 白劍 龍頭拐杖 黃金棍 哭喪棒 吳鉤劍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
��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據說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頭發,一共也不過製成了七對。其外表是一隻鋼筒,裡面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共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面大,令人猝難躲避。(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這是一把神刀、寶刀,也是一把兇刀、魔刀。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後由冷麵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
��奇門兵器。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渾圓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葯,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後落入朱五絕之手。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
��一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裡,吐出一條碧綠色的舌頭。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專制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里發現了這一凶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里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贊嘆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嘆,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斗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百毒夜叉端木珏從一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故而只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此丹葯效如神,受傷者,只要臟腑未腐,便可度厄。(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
��江湖暗器。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准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面埋伏」的音律第一句。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河北省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製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面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採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一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一按,就射出一針,按著不動,針就一支接著一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如果在大機鈕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你只要對准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一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製造之精,計算之准,真是匠心獨運。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慄而死。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製成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只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一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他後來在參與一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
��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鉤身非一般精鐵鑄成,共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一節刃尖,長約二寸有餘,鋒利異常。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一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一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鈴一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葯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雙龍銀絲虯龍棒
��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一個倒鉤。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強似一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暗器:一、 孔雀翎
孔雀翎系孔雀山莊主人耗盡心血打造而成。當年,三十六名黑道高手聯手攻擊孔雀山莊,結果全部喪生在孔雀翎下,可見其威力。據說孔雀翎發出的時候,美得就像孔雀開屏,然而就在你被這種驚天動地的絢麗弄的目瞪神迷之際,它已經要了你的小命。
孔雀山莊憑此暗器,屹立江湖數百年,可惜後來莫名其妙給弄丟了。因為大家沒見過這種暗器,只能憑著傳說和想像去猜測,已成江湖中的神話,故把它排在第一。
二、 暴雨梨花針
古龍書中記載此暗器系南湖雙劍子周世明製造,當時找來天下最著名的巧匠,費時三年而成。
此物扁平如匣,長七寸,厚三寸。上用小篆字體雕刻:「出必見血,空回不祥;急中之急,暗器之王」。發射之時,共二十七枚銀針激射而出。(見《楚留香傳奇》)
「暴雨」該是形容其速度之快。偶想敢自稱暗器之王的,想必厲害,故排第二。
三、 小李的飛刀
百曉生兵器譜排名第三,刀是普通的刀,但是到了李探花的手裡就成了一把神奇的刀。「小李飛刀,例無虛發」,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光一現,敵人就已經翹辮子了。
小李飛刀江湖名聲太大,故排在第三。其實偶個人認為小李的飛刀更象是明器,大家都知道他要發飛刀了,也就失去暗器特有的隱蔽性,只不過是沒人看清飛刀是如何發出而已。
四、 生死符
金庸的小說里對暗器描寫的不多,生死符值得一提。生死符可控制人的生死,其實只是一片圓圓的薄冰,小指頭大小,邊緣鋒銳,其薄如紙。生死符打入人體之內,瞬間消失,天龍八部中寫道虛竹中招後,傷口處陣陣麻癢,有針刺般的疼痛。
天山童姥憑此暗器控制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生死符雖然厲害,但是估計對付高手不易。想那薄冰一碰到烈焰拳,或是內功了得的高手,冰還不化了,故排在第四。
五、 無情的轎
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中無情的轎子,處處機關,暗器層出不窮。無情身體殘疾,雖以暗器和輕功成名,轎子仍是他的護身寶貝。無情靠著它抓了無數的江洋大盜,度過一個一個的難關,所以入選。
原來這個第五想寫王小石的石頭,但是覺得無情更勝他一籌,可算暗器一大家。
六、 唐門的暗器
四川唐門弟子武功平平,卻憑著暗器和毒葯縱橫江湖數百年。江湖上常見的唐門暗器有毒針、毒蒺藜和斷魂砂,其上淬有唐門劇毒,非獨門解葯而不能解。最高境界好像是「漫天花雨」,躲閃不及的話,馬上把你射成刺蝟。江湖權威人士說:「寧可遇見鬼,也不能碰上唐門的暗器」。所以江湖人士遇見唐門弟子紛紛躲閃不及,唐門暗器當排第六。
(至今也沒搞明白唐門哪個武功最高,好像是溫瑞安小說中唐老太吧??)
七、 霹靂堂的火器
霹靂堂的火器甚為歹毒,一發出來,玉石俱焚,效果可比如今的TNT炸葯。江南霹靂堂也算武林世家,不僅製造還販賣火器,富可敵國。和唐門世家一樣,雷家門下弟子也是武功平平。
霹靂堂火器波及范圍太大,估計是要遠遠的發射,否則將傷其自身,有一定的缺陷,故把它排在唐門之後。
八、 毒霧金針火焰彈
厲家最歹毒的暗器。此種暗器是在彈丸里包著無數細如牛毛的梅花針,並且藏有火葯。暗器打出之後,即自行炸裂,不但有毒火噴出傷人,那一大把雜在煙霧中的梅花針更是令人難以躲避。(見《雲海玉弓緣》)
厲家是夠狠的,唯恐不制人死地。不過估計火葯威力不大,否則火葯一炸以後,周圍灰飛煙滅,也不需要加什麼梅花針了。
毒:十香軟筋散 三笑逍遙散 三屍蟲腦丸 暴胎易筋丸 悲酥清風 七星海棠 七蟲七花膏 鶴頂紅 孔雀膽 五毒失心散 斷筋腐骨丸 百花腹蛇膏 豹胎易筋丸.
7. 明清武俠小說中武器名字有什麼含義
武器:
玄鐵劍 倚天劍 屠龍刀 打狗棒 血刀 君子劍 淑女劍 碧水劍 黑白雙劍 聖火令 珊瑚金拐杖 金蛇劍 闖王軍刀 冷月寶刀 鴛鴦刀 綉花針 楊家鐵槍 蛇杖 金輪
鱷尾剪 銀鉤鐵劃 綢帶 玉蕭 綠波香露刀 白虹劍 周公劍 真武劍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虎頭金刀 龍泉劍 工布劍
紫微軟劍 勝邪劍 純鈞劍 湛盧劍 魚腸劍 巨闕劍 泰阿劍 龍淵劍 干將劍 莫邪劍 玄鐵匕首 墨劍 白劍盯州閉 龍頭拐杖 黃金棍 哭喪棒 吳鉤劍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凱裂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
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據說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頭發,一共也不過製成了七對。其外表是一隻鋼筒,裡面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共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面大,令人猝難躲避。(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這是一把神刀、寶刀,也是一把兇刀、魔刀。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後由冷麵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
奇門兵器。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渾圓似棍。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葯,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後落入朱五絕之手。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跡襲、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
一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裡,吐出一條碧綠色的舌頭。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里發現了這一凶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里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贊嘆不已。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嘆,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斗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刀不是。」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百毒夜叉端木珏從一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故而只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此丹葯效如神,受傷者,只要臟腑未腐,便可度厄。(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
江湖暗器。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准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面埋伏」的音律第一句。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場軒然大波。(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河北省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製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面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採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一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一按,就射出一針,按著不動,針就一支接著一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如果在大機鈕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你只要對准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一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製造之精,計算之准,真是匠心獨運。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慄而死。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製成散花神針。(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只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一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他後來在參與一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
奇形兵刃。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鉤身非一般精鐵鑄成,共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一節刃尖,長約二寸有餘,鋒利異常。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一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一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魔鈴一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葯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雙龍銀絲虯龍棒
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一個倒鉤。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強似一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8. 武俠小說里一些主角都用什麼武器
武器:玄鐵劍 倚天劍 屠龍刀 打狗棒 血刀 君子劍 淑女劍 碧水劍 黑白雙劍 聖火令 珊瑚金拐杖 金蛇劍 闖王軍刀 冷月寶刀 鴛鴦刀 綉花針 楊家鐵槍 蛇杖 金輪
鱷尾剪 銀鉤鐵劃 綢帶 玉蕭 綠波香露刀 白虹劍 周公劍 真武劍 小龍女的銀絲手套 虎頭金刀 龍泉劍 工布劍
紫微軟劍 勝邪劍 純鈞劍 湛盧劍 魚腸劍 巨闕劍 泰阿劍 龍淵劍 干將劍 莫邪劍 玄鐵匕首 墨劍 白劍 龍頭拐杖 黃金棍 哭喪棒 吳鉤劍
七星絕命劍
??一把三尺長的軟劍。
劍刃上嵌著七顆星狀的暗器,一劍刺出,使劍人的內力勁透劍身之時,那七顆星狀的暗器便飛脫疾出,出其不意地取人性命。
此劍為江湖名宿玄機子祖傳之寶,玄機子死後無嗣,七星絕命劍便落入其關門弟子崔北海的手中。
但崔北海手持此劍多行不義,卒為大俠護花所敗。
(見古龍《吸血蛾》)
??七星透骨針
??江湖中威力僅次於孔雀翎的霸道暗器,系暗器大家七巧童子打造。
據說七巧童子一生熬白了頭發,一共也不過製成了七對。
其外表是一隻鋼筒,裡面裝有機簧,機簧上附有七根帶銀針,發射時勁道奇強。
練七星透骨針的人,都是左右雙手聯發,兩筒共十四根銀針激射而出,快且殺傷面大,令人猝難躲避。
(見古龍《七種武器》)
??七修劍
??為當年七修真人鎮山之寶,屬上古降魔利器。
該劍既出,能幻出道道金白之光,光到之處,殺傷力極強。
七修真人後將此劍傳與杜鐵池。
杜鐵池得此寶後,降妖伏魔,大建奇功,後杜鐵池成為七修門掌門。
(見蕭逸《塞外伏魔》)
??七殺刀
??大西國王張獻忠使用的殺人利器,七殺是「殺殺殺殺殺殺殺」的意思。
這是一把神刀、寶刀,也是一把兇刀、魔刀。
傳說七殺刀殺人太多,已經著魔,「神刀出鞘,無血不歸」。
後由冷麵魔君賀通天傳給恨天生。
(見歐陽雲飛《小流浪》)
??七煞天羅
??奇門兵器。
通體烏黑,柔軟發帶,頂端尖銳似劍,主體 *** 似棍。
看去似鞭非鞭,似劍非劍。
此兵器厲害之處,在於七種奇巧惡毒的裝置,按動機關,可發出輕絲大網、白霧、紅雨、毒針、天雷、地火、化形砂七種暗器毒葯,有如天羅地網,罩向敵人,故名七煞天羅。
據少林掌門百空禪師說,此乃失傳了二百多年的魔教至寶。
後落入朱五絕之手。
朱五絕用此兵器攻擊宋曉峰,不意機關失靈,自己竟死天於七煞天羅之下。
(見雲中嶽《紫彩玉簫》)
??七絕魔劍
??太極劍李清塵的祖傳寶劍。
七絕劍劍法奇詭,去如閃電,削鐵如泥。
此劍出手必傷人,幾招一出,劍勢便無法控制,素有「招不過十」之稱。
七絕魔劍之下,從無倖免者,不是死亡,就是殘廢。
(見卧龍生《七絕魔劍》)
??十八般武藝
??指武術中常見的諸種兵器,初見於宋代戲文《張協狀元》,後世有多種解釋。
其一,明代戚晉叔輯《元曲選;逞風流王煥百花亭》:「若論著十八般武藝,弓駑槍牌,戈矛劍戟,鞭鏈鏜錘。
」其二,元明間施耐庵著《水滸全傳》第二回:「那十八般武藝,矛錘弓駑銃、鞭簡劍鏈撾、斧鉞並戈戟、牌棒與槍扒。
」其三,明萬曆年間謝肇淅《五雜俎》:「十八般:一弓、二駑、三槍、四刀、五劍、六矛、七盾、八斧、九鉞、十戟、十一鞭、十二鐧、十三撾、十四殳、十五叉、十六把頭、十七綿繩套索、十八白打。」
??後世還出現了「九長九短」、「六短十二長」,以及「大十八般」、「小十八般」等武藝內容說。
綜合歷代「十八般武藝」的內容,刪去重復,共包括下列種目:
??屬拋射兵器的有:弓、弩、箭、矢、銃。
??屬長兵器的有:戈、矛、槍、棍、殳、杵、桿、杖、棒、斧、鉞、戟、大刀。
??屬短兵器的有:劍、刀、鞭、鐧(簡)、鉤、鐮、錘、拐、環(圈)
??屬軟兵器的有:鏈、流星、綿繩套繩。
??屬徒手的武藝,統稱為「白打」。
歷代「十八般武藝」中所指的這些種目,並未能包括武器的全部。
例如,飛刀、袖箭、三尖兩刃刀、橛、匕首、鴛鴦鉞、陰陽銳、狀元筆、鐵尺、繩鏢、三節棍等均未包括。
至於武俠小說家筆下劍造的許多「奇門兵器」,就更難以盡收了。
??九現神龍鬼見愁
??一條江湖上罕見的金龍鞭,一眼看去,酷似金龍,龍的角左右伸出,張開的龍嘴裡,吐出一條碧綠色的舌頭。
它的可怕之處,是它兼具九種妙用:其全身反鱗,不但可粘住暗器;龍角分犄,專制天上各門各派的軟兵刃;龍舌直伸,打人穴道;那張開的龍嘴,咬人刃劍如探囊取物;除此之外,一雙龍眼乃是霹靂火器,龍口之內,可射出十三根「子午向心釘」,見血封喉,子不過午。
在必要時,那混身龍鱗,也全都可激射而出,傷人於意外。
武林中尋常人等,固然難在此兵器下躲過,即使是那些高手、名宿,如不知底細,也同樣會死於非命。
??江小魚在地道里發現了這一凶險兵器,他害怕它為害江湖,便以利刃將之毀壞。
(見古龍《絕代雙驕》)
??刀
??以雄渾、豪邁、揮如猛虎的風格而馳名的兵器,在十八般武器中排名第一。
清朝詩人鄭世元這樣描寫道:「秋水飛雙腕,冰花散滿身。
柔看繞肢體,纖不動埃塵。
閃閃搖銀海,團團滾玉輪。
聲馳驚白帝,光亂失青春。
殺氣騰幽朔,寒芒泣鬼神。
舞余回紫袖,蕭颯滿蒼旻。」
??據《釋名》:「刀,到也。
以斬伐其所乃擊之也。
」殷商時已有銅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狀有了變化。
刃柄無明顯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圓圈穿孔。
相傳西周時以「昆吾」的刀最為著名,但用刀盛世還是戰國時期騎兵作為獨立兵種出現以後。
從秦始皇陵中發現了不少騎兵形象的陶俑,但大量使用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
伴著騎兵還是秦末到西漢初年。
伴著騎兵的發展,刀的形制不僅有了改變,作戰作用也重要了。
作戰時騎馬用刀斬劈,可格,可刺,已明顯優於劍的直刺。
??漢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與刀身沒有明顯的區別,刀柄首端都毫無例外地製成扁圓環形,名為「環柄刀」或「環首刀。
」這種刀流傳甚廣,東自朝鮮、日本,北於匈奴,西抵大月氏,南達安南,都廣泛使用。
特別是東傳日本後,成了日本刀的祖型。
東漢末年,適合劈砍的環柄刀在戰場上已成了主要武器,到了三國,軍隊大量裝備的短兵就只有刀了。
刀的製造也更加精良如諸葛亮讓蒲元鑄造的刀「稱絕當世,故曰神刀」。
刀不僅作戰,也有了套路對練。
如《吳書》載:「酒酣,統乃以刀舞。
」南北朝以後,刀一直是重要武器。
李白《從軍行》的「從軍玉門道,逐虜金微山,笛奏梅花曲,刀開明月環」的詩,就反映了當時作戰主要用刀。
??《唐六典;武庫條令》中只有刀制,而無劍制。
其中有儀刀、鄣刀、橫刀、陌刀。
唐宋時出現了長柄刀。
從宋《武經總要》可以看出刀劍有了進一步改進,從狹長的長條形,改成刀頭前銳後斜形,並有護手,去掉了扁圓大環。
??俗語說:「劍是君子所佩,刀乃俠盜所使」。
這多少有些抬劍抑刀。
實際上,刀那勇猛狂放的性格還是令許多人所傾到的。
商周時期的人,就珍貴地以美玉飾刀,此後文人墨客詠刀之作更進一步表達了人們對刀的喜愛:「謁帝向金殿,隨身唯寶刀。
」(唐;岑參)「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唐;高適)「酒後競風采,三杯弄寶刀。
」(唐;李白)「徒倚三層閣,摩挲七寶刀。
」(唐;李商隱)據說,李商隱這里提到的「七寶刀」,出在後漢,是魏文帝曹丕所造。
此刀本名「靈寶」,因它紋似靈龜,又俗稱七寶刀,能切金斷玉,後下落不明。
我國古代少數民族和異國寶刀流入中原後,其鋒利和精巧更令人贊嘆不已。
烏孫佩刀、半息寶刀、大食刀、海西國寶刀、日本雙刀等都被詩人們一詠三嘆,吟哦不已。
??刀雖然也登得大雅之堂,刀、劍之別未必便是俠盜與君子之別,但在習慣上,尤其在刀劍用在不以戰斗為目的的場合時,二者的身份卻是有一定差異的。
有研究者發現,古龍筆下的俠客們每使刀而較少使劍,並認為這體現了古龍的平民意識。
確實,除了著名的小李飛刀外,蕭十一郎、傅紅雪、丁喜、姜斷弦、花錯、朱猛等英雄大豪傑用的都是刀。
古龍認為:「劍是優雅的,是屬於貴族的;刀卻是普遍化的,平民化的」,「劍有時候是一種華麗的裝飾,有時候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在某一種時候,便甚至是權力和威嚴的象徵。
刀不是。
」確實,在其他諸家武俠小說寫手當中,還沒有誰像古龍這樣如此注重兵器的意義,我們讀了古龍作品,也許能夠加深對刀的性格的理解。
??三絕拐
??鐵拐醫聖賽華佗的遺物。
百毒夜叉端木珏從一古墓中無意中得到,將此神物贈於韋虎頭。
所謂三絕,就是這根尺來長的短拐,具有攻敵,防身、度厄三種妙用,拐身是寒鐵所鑄,彎柄則。
是覓自南極上佳磁石所制,但需略用內家真力,猛逼彎柄,磁力才會驟然發揮出來。
故而只消一拐在手,再多的厲害金屬暗器,也可將其粘吸。
拐的後部,暗藏螺旋,旋開後的這段拐身,中空,內藏三粒「華佗度厄金丹」。
此丹葯效如神,受傷者,只要臟腑未腐,便可度厄。
(見諸葛青雲《大寶傳奇》)
??工尺鏢
??江湖暗器。
為一枚枚大小厚薄不同的銀錢。
練就工尺鏢的人,能將銀錢准確地射中對方的要害部位。
銀錢鏢出手後發出「工尺」、「工尺」之聲,竟能奏出古樂「四面埋伏」的音律第一句。
此聲音擾人心魄,使人精神分散,極易被擊中要害,故得此名。
工尺鏢是無耳教教主江兆基的絕學,不幸被武林惡人學會,用此功傷人,嫁禍於無耳教,因此,使江湖掀起一場軒然 *** 。
(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萬字奪
??東海龍王司空闊所用兵器。
長七尺,上部似矛,下部似護手,似戟非戟,似鉞非鉞,性可克刀劍。
萬字奪以玄鐵鑄造,玄鐵稀少,且重量比普通鐵重逾十倍。
按疑即隕鐵,為鐵中稀少的品種。
據報載,我國古代對隕石的利用已有幾千年的歷史,河北省藁城縣曾出土商代鐵刃銅鉞,其刃則為鐵隕石打成。
(見梁羽生《廣陵劍》)
??飛劍
??以口吐出可以遠距離傷人的小型劍器,非修行至劍仙不能為之。
多見於舊派武俠小說中,新派作品以其荒誕落套,極少出現。
??天魔雨
??四川唐門的奇毒暗器。
能把奇毒的汁液由腕底特製的筒中打出,到了敵人面前或頭頂,才突然爆開為傘,向下猛灑。
這種毒雨毒性極強,如被沾上,骨肉盡爛。
(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五殃針
??陰山派始祖謝五殃採取陰山絕壑寒鐵,煉制而成的暗器。
這種針長不逾寸,細如牛毛,裝在筒中,筒上裝有一個活閂和兩個機鈕,用時先把活閂打開,在小機鈕上一按,就射出一針,按著不動,針就一支接著一支連續飛出,指揮如意。
如果在大機鈕上一按,一次就能射出七十二針,五丈以內的敵人,你只要對准他的胸口,七十二支飛針,就會左右上下,自動打上人身七十二處穴道。
若敵人身材高大後退一步,身材瘦小則上前半步。
製造之精,計算之准,真是匠心獨運。
尤其陰山寒鐵之氣,遇血即凝,中者當場寒慄而死。
五殃針不僅是陰山派鎮山至寶,而且也是武林道屈一指的暗器。
後來陰山肖掌門人殷如玉據此改製成散花神針。
(見東方玉《北山驚龍》)
??五毒霹靂雷霆珠
??江湖下五門中最的兵器。
形狀酷似流星錘,施展起來和普通流星錘也並無不同,只是那由銅鑄成的圓球內還藏有厲害暗器,若是不敵對方時,暗器便如暴雨般射出,縱是一流高手,也難免被其所傷。
因此,這件兵器的主人楊霆在武林中也算是個人見人怕的角色。
他後來在參與一起爭奪珠寶的紛爭中被人殺死。
(見古龍《絕代雙驕》)
??太乙神鉤
??奇形兵刃。
形如乙字,以象牙為手柄,雕鏤極精。
鉤身非一般精鐵鑄成,共分七節,機括相連,最後一節刃尖,長約二寸有餘,鋒利異常。
太乙神鉤的妙用在於,手柄之上另有機括,輕輕一按,七節太乙鉤自動伸直,便可當劍使用,及至以劍法過招之時,又可化劍為鉤,纏脫敵人兵器。
這忽鉤忽劍的招數,獨便創一格,運用之妙,神詭莫測。
(見陳青雲《藝劍青霜》)
??太陰魔鈴
??太湖三煞胡雲天、胡雲地、胡雲人三兄弟的成名兵刃。
魔鈴一般成對使用,雙鈴各有機關,右鈴可發無色無味的毒氣,人中之無葯可解;左鈴頻生異響,擾人耳目,功力弱者聞之則失去丹田功力。
臨敵實戰,三煞連環,順著四方、五行、六易、七星、八卦方位,正反置,交互運用,奧妙無窮。
(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雙龍銀絲虯龍棒
??一種軟中有硬的奇形兵器,為燕趙雙俠中的老二矮金剛藍和所持。
此棒長五尺六寸,兩端全是龍頭,龍舌是兩口利刃,通身用千年紫藤和銀絲、頭發纏就,軟硬兼施。
這種兵刃與棒棍不同之處是,在龍頭上下各有一個倒鉤。
因而此物既可當軟鞭,又可當雙有關當局槍,更能當棍使用,並各有不同招術。
藍和使用此棒是按著七十手行者棒、內藏三十六路白猿槍法和青田棍法使的,一招緊似一招,一式強似一式;虛實莫測,躥高縱矮,功夫精純獨到。
(見鄭證因著《鷹爪王》)
暗器:一、 孔雀翎
孔雀翎系孔雀山莊主人耗盡心血打造而成。
當年,三十六名黑道高手聯手攻擊孔雀山莊,結果全部喪生在孔雀翎下,可見其威力。
據說孔雀翎發出的時候,美得就像孔雀開屏,然而就在你被這種驚天動地的絢麗弄的目瞪神迷之際,它已經要了你的小命。
孔雀山莊憑此暗器,屹立江湖數百年,可惜後來莫名其妙給弄丟了。
因為大家沒見過這種暗器,只能憑著傳說和想像去猜測,已成江湖中的神話,故把它排在第一。
二、 暴雨梨花針
古龍書中記載此暗器系南湖雙劍子周世明製造,當時找來天下最著名的巧匠,費時三年而成。
此物扁平如匣,長七寸,厚三寸。
上用小篆字體雕刻:「出必見血,空回不祥;急中之急,暗器之王」。
發射之時,共二十七枚銀針激射而出。
(見《楚留香傳奇》)
「暴雨」該是形容其速度之快。
偶想敢自稱暗器之王的,想必厲害,故排第二。
三、 小李的飛刀
百曉生兵器譜排名第三,刀是普通的刀,但是到了李探花的手裡就成了一把神奇的刀。
「小李飛刀,例無虛發」,沒有人知道刀是怎麼發出來的,刀光一現,敵人就已經翹辮子了。
小李飛刀江湖名聲太大,故排在第三。
其實偶個人認為小李的飛刀更象是明器,大家都知道他要發飛刀了,也就失去暗器特有的隱蔽性,只不過是沒人看清飛刀是如何發出而已。
四、 生死符
金庸的小說里對暗器描寫的不多,生死符值得一提。
生死符可控制人的生死,其實只是一片圓圓的薄冰,小指頭大小,邊緣鋒銳,其薄如紙。
生死符打入人體之內,瞬間消失,天龍八部中寫道虛竹中招後,傷口處陣陣麻癢,有針刺般的疼痛。
天山童姥憑此暗器控制了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洞主。
生死符雖然厲害,但是估計對付高手不易。
想那薄冰一碰到烈焰拳,或是內功了得的高手,冰還不化了,故排在第四。
五、 無情的轎
溫瑞安的四大名捕系列中無情的轎子,處處機關,暗器層出不窮。
無情身體殘疾,雖以暗器和輕功成名,轎子仍是他的護身寶貝。
無情靠著它抓了無數的江洋大盜,度過一個一個的難關,所以入選。
原來這個第五想寫王小石的石頭,但是覺得無情更勝他一籌,可算暗器一大家。
六、 唐門的暗器
四川唐門弟子武功平平,卻憑著暗器和毒葯縱橫江湖數百年。
江湖上常見的唐門暗器有毒針、毒蒺藜和斷魂砂,其上淬有唐門劇毒,非獨門解葯而不能解。
最高境界好像是「漫天花雨」,躲閃不及的話,馬上把你射成刺蝟。
江湖權威人士說:「寧可遇見鬼,也不能碰上唐門的暗器」。
所以江湖人士遇見唐門弟子紛紛躲閃不及,唐門暗器當排第六。
(至今也沒搞明白唐門哪個武功最高,好像是溫瑞安小說中唐老太吧??)
七、 霹靂堂的火器
霹靂堂的火器甚為歹毒,一發出來,玉石俱焚,效果可比如今的TNT炸葯。
江南霹靂堂也算武林世家,不僅製造還販賣火器,富可敵國。
和唐門世家一樣,雷家門下弟子也是武功平平。
霹靂堂火器波及范圍太大,估計是要遠遠的發射,否則將傷其自身,有一定的缺陷,故把它排在唐門之後。
八、 毒霧金針火焰彈
厲家最歹毒的暗器。
此種暗器是在彈丸里包著無數細如牛毛的梅花針,並且藏有火葯。
暗器打出之後,即自行炸裂,不但有毒火噴出傷人,那一大把雜在煙霧中的梅花針更是令人難以躲避。
(見《雲海玉弓緣》)
厲家是夠狠的,唯恐不制人死地。
不過估計火葯威力不大,否則火葯一炸以後,周圍灰飛煙滅,也不需要加什麼梅花針了。
毒:十香軟筋散 三笑逍遙散 三屍蟲腦丸 暴胎易筋丸 悲酥清風 七星海棠 七蟲七花膏 鶴頂紅 孔雀膽 五毒失心散 斷筋腐骨丸 百花腹蛇膏 豹胎易筋丸
9. 求一些小說中的名兵器
射鵰英雄傳:打狗棒
神鵰俠侶:玄鐵重劍,就是獨孤求敗留下的那個,後來鑄造成倚天屠龍的那個
倚天屠龍記:倚天劍、屠龍刀
碧血劍:金蛇劍
鴛鴦刀:鴛鴦刀
風雲:血飲刀、絕世好劍、英雄劍、火麟劍、無雙劍、天罪等
魔界三寶:太阿神劍
小李飛刀裡面很多:1、天機棒:「天機老人」孫老頭
;2、子母龍鳳環:上官金虹
;3、小李飛刀:李尋歡
;3、嵩陽鐵劍:郭嵩陽;4、溫侯銀戟:呂鳳先
。。。。。。
冰川天女傳:冰魄寒光劍、游龍劍(這個梁羽生小說裡面經常出現)
溫瑞安說英雄誰是英雄系列:血河、紅袖、不應、挽留--王小石的兵器「挽留」、蘇夢枕的寶刀「紅袖」、雷損的魔刀「不應」、方應看的神劍「血河」。
我看的都是老的武俠小說,現在的看的少,慚愧
10. 武俠小說中常用的各類兵器還有門派有哪些
兵器:
倚天劍,屠龍刀(金庸《倚天屠龍記》)
長生劍,碧玉刀,多情環,離別鉤,霸王槍(古龍《七種武器》)
小李飛刀(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魔刀:小樓一夜聽春雨(古龍《圓月彎刀》)
游龍劍,騰蛟劍,斷玉劍(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裁雲劍(梁羽生《雲海玉弓緣》)
······
武功:
玉女劍法,全真劍法,玄鐵劍法(金庸《神鵰俠侶》)
獨孤九劍(金庸《笑傲江湖》)
天外飛仙(古龍《陸小鳳》系列)
追風劍法,大須彌劍法(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
門派:
少林,武當,華山······(金庸)
鐵血大旗門,魔教,南海門······(古龍)
天山,武當,少林······(梁羽生)
······
暗器:
含沙射影(金庸《碧血劍》)
小李飛刀(我不清楚到底要不要把它歸為暗器)(古龍《多情劍客無情劍》等)
孔雀翎(古龍《七種武器》)
暴雨梨花釘(古龍《楚留香》)
天山神芒(梁羽生《七劍下天山》等)
當今武俠小說中各種武林門派統計大觀 作者:上官復
十二連環塢
江湖上一個勢力遠及塞外的門派。它們共有十二寨,從外表看來和普通山莊村落並沒有什麼區別,其實他們的防衛極其森嚴,組織也極嚴密,沒有寨中的腰牌和號令,無論是誰都很難進入。
。(見古龍《陸小鳳》)
七色地獄
江湖上一個神秘可怕的組織,僅在二年內就並吞了山東、山西、河南、河北一共七個勢力龐大的幫會。該組織下設七堂,分別為紫蟒堂、藍鳥堂、青蛇堂。他們盤踞在魔湖絕峰,為非作歹,後被麥若谷、龍城璧、司馬血等剿滅。(見古龍《快刀浪子》)
七煞教
江湖邪惡門派。曾經威震武林,聲勢浩大,實力雄厚,橫行江湖,無惡不作,正邪兩道皆為之側目,無人敢惹。後來,終於激怒了一批正道俠士,聯合武林六大門派的老輩人物共同圍剿,七煞教始告瓦解。二十多年中江湖未聞七煞教之名。嗣後,七煞教重現江湖,妄圖稱霸武林,又掀起軒然大波。(見曹若冰《金劍寒梅》)
八卦門
。(見蕭逸《金弓女傑》)
九華派
。(見聶雲嵐《玉嬌龍》)
大藤族
(見鬼穀子《江湖風雲錄》)
萬邪教
《一劍三鷹》)
萬花飄香
。(見蕭敬人《鳳棲昆侖》)
萬殺門
東瀛妓女黑杜鵑來到中原後所創立的一個秘密幫會。黑杜鵑暗中屠殺人所統治的武林。萬殺門的四大護法是張兩刀、現宮千楓,飛屍門的白無極和鐵重樓。(見古龍《快刀浪子》)
女嫗國
。(見梁羽生《武當一劍》)
天地會
天龍門
江湖一派,為白化羽所創。白化羽武功傳自天山,後將天山冷家的飛龍六式功夫加以變化,新創天龍七式,使天龍門仗此武功屹立江湖。之後天龍門曾一度衰落,第三代掌門鐵龍被人用金劍殺死在荒郊。鐵龍之子赤手神成長成,立意整頓,使天龍門重新令人刮目相看。其子雲龍白非,屢獲奇遇,在江湖上贏得極大名頭,天成門發揚光大,已成必然。(見古龍《游俠錄》)
天雄幫
江湖中的黑道幫派。關外黑道高手陸天雄在河南澠池縣藕池鎮建立藕池山莊,自號為藕池莊主。陸天雄以此作根據地,四處網羅黑道高手,創立天雄幫,妄圖稱霸武林。天雄幫柬邀中原武林各大門派,於中秋節在藕池山莊比武較技,想一舉殲滅少林、武當等赴約,挫敗陸天雄陰謀,為中原武林消弭一場大災。(見曹若冰《金剛寒梅》)
天蠶教
邪教,據地苗疆,以製造劇毒聞名江湖。該教豢養一種名謂「天蠶」的小動物,專一吸食人的血肉,常令武林中人不寒而慄。天蠶教中的人大多陰險毒辣,所練的也是邪惡武功,如銷魂天魔舞、屍魔血煞大法等等。天蠶教主桑木空本領高強,性情怪異,亦正亦邪,其三個女兒號稱「瓊花三娘子」,皆美艷動人,倚仗詭秘惡毒的武功遊走江湖,殺人如草芥。(見古龍《名劍風流》考天蠶,又名日本柞蠶、山蠶。昆蟲綱、鱗翅目,天蠶蛾科。幼蟲體呈綠色,多瘤狀突起,被剛毛;食山毛櫸科櫟屬樹葉。繭長圓形,淺綠色,可取絲。成蟲體黃色,翅通常黃色,或帶褐色,中央有眼斑。小說中對天蠶的描給屬於藝術誇張,不足為信。
天齊教
魔教之一。魔道巨魁寰宇一怪為報鬼堡堡主昊天一怪斷臂之仇,派衣缽傳人余丙南潛入古堡學藝。藝成後余丙南創立天齊教,冒充鬼堡堡主殺絕同門,並邀黑道人物與鬼堡為仇,以期鏟平鬼堡匯恨。該教設總壇於蒼山連環套,以日月星辰圖案為標志。教主以下設十大天章使者,如閃電手西門雷、追魂判楊庸、千手魔王鄧超等。還設有堂主,如毒群余化等。後被天南派掌門韓尚志率俠義道搗毀。(見陳青雲《洪荒神尼》)
天盲會
江湖盲人組成的一個幫派。在江湖上聲名很盛,一向為武林主持正義。會下有四大長老、九大護法。獨門陣法天盲大陣天下無敵。石天生曾任總舵主。(見蕭逸《金弓女傑》)
天鷹教
明教白眉鷹王殷天正因新立入之爭,憤而出走別創此教,因而江湖上認為天鷹教是明教的旁支。屬下分為內三堂——天微、紫微、天市,外五壇——青龍、白虎、玄武、朱崔、神蛇,統領各路教眾。在爭奪屠龍寶刀中,天鷹教不餘力,紫微堂堂主殷素素出馬,以蚊須針毒傷了武當三俠俞岱岩,搶得屠龍刀,與武當派結仇。對此懵然不知的武當五俠張翠山與殷素素婚後十年方知此事,愧怒之餘,自刎於群雄面前。遣下孤兒張無忌數年後習得神功,繼任明教教主。無忌的外公殷天正遂重返明教,將天鷹教歸並成為明教天鷹旗。(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天丑幫
一個組織龐大的邪道門派,專門收羅天下奇醜人物為該幫之骨幹。天丑幫共分五個香堂,每一香堂之下,復設三個分堂,各有正副香主及分堂主一人。該幫勢焰囂張,威鎮武林,奸殺擄掠,無惡不作。一僧六道及各大名門正派,聯手於十萬大山同天丑幫殊死決斗,方將天丑幫擊潰。老魔頭一指神魔潛入安南國境,匿跡不出。事隔多年,老魔頭又潛回內地,隱信作嶺太白山下,暗中充實力力量,意欲鯨吞武林各派。(見蕭逸《龍飛杜鵑窩》)
無耳教
隱匿世外、從不涉足武林是非的組織。無耳教徒本是在明未時因反叛朝出海的一群海盜。有一次劫了武林三大門派(武當、少林、崆峒)掌門人的寶船,因而被 三大門派削耳示懲。這些無耳人遂在山洞中練武成教,稱「無耳教」。無耳教總壇在崤山之中,佔地數百畝,教友數百人,教律極嚴,但教徒很自卑,與其它派人格格不入。久而久之,他們 和正常人越來越生疏,誤會很多,有心人借機嫁禍無耳教。為此,江湖上曾掀起一場波瀾。(見古龍(見古龍《劍氣滿天花滿樓》)
丐幫
天下第一大武林幫派,由遍布天下的乞丐組成。在武俠小說家構築的江湖世界裡,自唐代迄清代,均有丐幫的存在,綿延達數百上千年,可謂歷史悠久。丐幫形似散亂,實則組織十分嚴密,弟子們十分忠誠,紀律管轄極嚴。除幫主為一幫之尊外,另設長老數人,分舵多處,其弟子地位高下一般以背負口袋的多少而論,九袋最高,一袋為最低。丐幫主往往武功高強,但又非天下第一。丐幫的最大本領是弟子散布四方,隨時隨地能夠組織起隊伍投入戰斗,而且跟蹤放哨,監視敵情,更是丐幫的過人之處。因此舉凡大俠們欲要完成某件功澤武林的大事時,一般都找丐幫協助,而丐幫也向來義薄雲天,為了正義和友情不惜拋頭顱灑熱血。丐幫的級成人員是社會地位最低的人群,但他們個個錚錚硬骨,品格高尚,極少出現卑劣之徒,因此在諸多武俠小說家浩若煙海的作品中,大約唯有丐幫一直作為正面角色出現,方為真正的「名門正派」。其餘自少林、武當以降,無不曾被寫成難破權欲關的反面形象。這或許表現了武俠小說家們的平民意識:一則熱衷於除暴安良、行俠仗義、抑強扶弱的開俠小說創作的作家們,本就天然具有濃烈的平民意識,尊重百姓而蔑視權威;二則丐幫要永遠成其為丐幫,自然須一直餐風露宿,行走於荒郊野外街頭巷尾,它的存在便決定了它不變的意識。對於丐幫的內組成,不同的小說家說法略異了著名的丐幫幫主可以說是金庸筆下的洪七公和黃蓉(見《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洪七公的豪放不羈、游戲風塵與黃蓉的機智百變、法度嚴謹成了以後丐幫幫主的共同性格特徵。在金庸筆下,丐幫的獨特武功是打狗棒法,以一根綠玉竹杖將丐幫本應艱苦異常的生涯點化得詩意盎然。打狗棒法只是歷代幫主相傳。據說丐幫還有一些社會的信符,流落在江湖之上,凡持令符者出現,有如幫主親臨;有時甚至幫主也得聽命於持符之人,調撥幫眾為主驅遣。所幸小說家們未令令符入屑小之徒手中,否則不堪設想。丐幫初有南派、北派之分,至明代,又有「窮家幫」出現,它們多次參與了江湖種種風波,卻始終未能成為主角而叱吒風雲於一時,這又反映了武俠小說家們的某種局限或疏忽。
少林派
武林第一門派,無論在歷史上還是武俠小說中都被視為中華武學的泰斗。少林寺僧眾習武源遠流長。早在北魏年間少林建寺初期,即有武裝僧眾保衛寺廟財產。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群雄混戰,割據洛陽的王世充與占據關中的李世民在嵩山一帶廝殺。少林寺洞察時局,決定站在李世民一邊。寺僧率眾以拒偽師,幫了一代英主的大忙。李家天下坐穩後,少林寺「屢被恩寵」,還被特准建立武裝僧兵。從此,少林寺形成育經拜佛與練武並重的傳統。
到了明代中葉,少林寺棍法已自成一派,寺僧參加了江浙沿海抗擊倭寇的戰斗,在各路應募兵馬中「最為驍勇」,於是聲名大震。明朝亡後,一些前朝遺老隱身少林寺,「殫精奮力於技擊之練習」,為「滅胡興漢」之謀。相傳顧炎武抗清挫敗,曾路過少林寺,作五言長詩追憶少林武僧隋末立功、明代抗倭的功績,哀嘆「豈無材傑人,發憤起頹廢」。又傳明朝宗室朱德疇入少林寺剃度為僧,後為少林寺主持,號「痛禪上人」。他曾主持制定「少林寺十戒」,第一戒即為「肄習少林技擊者,必須以恢復中國為志願,朝朝勤修,無或稍懈。」也許就是這個原因,少林武功在順治、康熙數十年間,即有「天下武功在少林」一說。當時的武功高手呂四娘、白泰官、馬和尚、甘鳳池都自詡少林真傳。一些反清團體也借重少林寺的聲望。《洪門問答》寫道:「武從何處學習?在少林寺學習。何拳為先,洪拳為先。有何為證,有拳為證:猛勇洪拳四海聞,出在少林寺內僧,普為天下歸洪姓,相扶明室定乾坤。」由此可見,武俠小說中推崇少林寺,絕非妄談。
少林寺深深陷入武林糾葛,還與它的鬆散的管理有關。早在明朝時,「中州僧眾不納度牒,今日削發為僧,明日長發為民,任自為之」。白蓮教興起後,少林寺眾多俗家弟子踴躍加入,受挫時又回寺避難。社會上一些「長槍大矢、其技最悍」的強人「亦每削發變形入比丘中」。而少林僧人中一些武功高手也經常借募化之機雲游四海,到處比武獻技。少林寺與江湖武人的雙向交流,既豐富了少林武功,又傳布了少林的聲望。
不樂幫
專以使人不樂為樂的江湖門派。該幫遠居南海不樂島,前身為醉金烏雲中玉所創之金烏門。當年雲中玉酒醉大漠,感天而悟出妙絕乾坤之九式奇招,是為醉金烏招法,百餘年中鮮有其敵。後多烏門盤踞有樂島,成為江湖中聞名色變的不樂幫。雲中玉之後,其弟子白鶴高立喜穿白色長衣,既高且瘦,輕功極佳,憑一套醉金烏招法和先天無極門失傳之雁翅功稱霸開林數十年,無人能與爭鋒。風來儀人稱妙仙子,文學根底淵博,詩詞哥賦,琴棋書畫,無所不精。據說她與人對敵之前,常喜先考較文字功夫。此人擅駐顏之術,年過七十而不輸少婦風采,武功造詣和高立難分伯仲。宮一刀早所從雲中玉習氣波刀法,刀法練成而未得神髓,為師斷其一臂。其後奮發圖強,深得刀法個中三昧,有一刀驚雷之勢。只是刀法殺機過重,第一刀尤愛斷人手臂。不樂島防衛嚴密,奇陣縱橫,百餘年中登島尋仇者幾無一生還。不樂幫為害江湖,人莫能敵,官府亦無奈他何。幫眾不事產業,好以「不樂之捐」。被找上的都是富甲一方的大戶,寫上金色捐款單的數目總是以百萬計。拒不捐金者,先斷其臂,再敢拒者,取其性命。不樂幫後因內部瓦解,為海無顏、潘幼迪、朱翠等乘機剿滅。(見蕭逸《無憂公主》)
太湖幫
明朝遺民糾合志士、反清復明的秘密組織,勢力遍及長江上下游。由於幾次密謀失敗,一代英才調謝;加上清廷採取懷柔政策,傳到敖如山湖主手上時,太湖幫已經演變成一個普通的江湖幫會,放棄了反清初衷。不過,此幫不與官方打交道,在黑白兩道別樹一幟。總堂主丁盛幫助主持東海鏢局,對於擊潰「江南分令」起了重要作用。(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太湖七十二家山寨
包括東洞庭山、西洞庭山等山寨,總寨主王宇庭。諸寨均屬抗擊外族入侵的民間義軍,與北方武林盟主蓬萊魔女、江南武林盟主文逸凡相呼應。(見梁羽生《鳴鏑風雲錄》)
五雷盟
由五位少年豪俠組成的俠義組織。大哥西門孝,外號「震天鍾」,以銅鍾為兵器;二哥諸葛涵英,外號「無情板」,持兩塊鐵板,據說是周朝定鼎功臣散宜生相傳之物;三哥司馬琮,以兩支玉筆為兵器,據傳為秦朝大將蒙恬所制;四弟歐陽天貺,在五雷盟中功力最高,以萬年寒晶所制的奔雷串為兵器;五弟龔,為號「小雷神」,使銅錘和銅錐。結盟後喊出四句口號:「奔雷盟五義,天下是吾家,盡伸不平恨,碧血灑黃沙」,以行俠仗義為已任,豪氣干雲,頗為武林人士側目。(見陳青雲《五雷盟》)
五行宮
江湖上行事詭異 一個幫派。乃根據古代陰陽五行學說命名,下設黃金宮、青木宮、白水宮、魔火宮、戊土宮。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五宮人眾各有神通,但均奉白水宮為主腦。白水宮以獨門功夫----一種腐蝕性級強的魔水稱霸,諸物一遇魔水即爛,即使是倒入土中,也會將土地爛出一個大洞。白水宮宮主是白水娘娘,倒有些許仁厚心腸,設計偉授少俠方寶玉功,佐助他力卻強敵。(見古龍《一劍震神州》)
五嶽劍派
泰山派、衡山派、華山派、嵩山派、恆山派結為同氣連技的五嶽劍派,在江湖上揚名立萬。早年魔教十長老攻打華山時,五派看家劍法盡為所破,高手傷亡慘重,許多劍法就此失傳。五派惱羞成怒,設毒計把十長老誘入山腹石洞中害死,從而憑一些二流劍法繼續稱雄武林。
五嶽劍派在一團和氣中不乏爭權奪利的醜行。嵩山派掌門左冷禪、華山派掌門岳不群都想獨霸五嶽,為此把陷害、收買、暗殺等卑劣手段都用上了。各派內部也不安寧。華山派有劍、氣二宗火並,泰山派有玉璣子等人的吃裡扒外。五嶽劍派很不光彩地合並為五嶽派後,竊居五嶽派掌門的岳不群故伎重演,把五嶽高手騙入華山山腹石洞中,加上左冷禪突然闖入,互相殘殺,同歸於盡。最後,只有令狐沖統屬的恆山派人馬還算齊整,但五嶽劍從此一蹶不振。五派的式微不是由於外敵入侵,純粹是內部矛盾激化走向內耗的結果,而且內部的勾心鬥角常常以防範外敵的借口出現。五派中創新受到抑制,能人橫遭排擠,自私打扮成忠義,專橫暢行無阻,這樣一種劣勝優汰的社會結構必然走向消亡。
話說回來,五嶽劍派畢竟屬俠義道,多有頂天立地的英雄,如捨身救護儀琳的華山派弟子令狐沖,寧死不肯賣友的衡山派高手劉正風,古道熱腸的恆山派定閑、定逸師太。他們是五派的脊樑,可漢的是在這樣一種腐朽的社會結構內,他們非但無法挽狂瀾於既倒,而且還往往陷入悲劇性命運之中(見金庸《笑傲江湖》)
日月盟
清初以反清復明為宗旨的民間義軍,總壇設在河南信陽。首領關一孤,真名叫凌霄客關崇岳。關一孤派人與湘贛邊界的百里光聯系,試圖擴大日月盟的勢力。(見雲中嶽《紅塵碧玉》)
長青島
黑道上的一個幫會,曾多次在蘇州等地盜竊財物。島主段南溪,但後台老闆是病書生花明。鐵雲在九華山頂峰擊敗段南溪,逼他撤銷島主的如意金旗令,遣散下屬,長青島從此瓦解。(見蕭逸《天龍地虎》)
勾魂幫
黑道幫會。苗疆九鬼惡婆之女崔玉環為實現父願,秘密組成勾魂幫。她以巨大神掌掌法為誘餌,延攬江湖武林高手加入幫中,助她殺戮武林同道。幫眾在行動前服變音丸,使其聲厲如鬼,戴青銅面罩,穿黑色鑲白邊衣服,殺人後用劍在被害人背上劃深且大的「十」字。幫眾互相之間不得暴露身份,也不得向外人透露身份,否則外死。幫眾行動前,以勾魂令是一塊長約半尺,寬可寸許的青銅板,正反兩面俱鑄著無數栩栩如生、大小不同的猙獰鬼面。在幫主崔玉環習成巨靈神掌蓋世神功後,該幫由秘密轉為公開,勢力鼎盛,三山五嶽的武林人物均投其麾下。但隨著崔玉環被金昂霄殺死,該幫也日漸式微了。(見陳青雲《巨掌魅影》)
古墓派
因居住古墓而得名。當年,全真教始祖王重陽舉義師反抗金兵,建造了一座石墓存放軍糧物資,其中機關眾多。義興起失敗後,王重陽憤而隱居古墓,自稱「活死人」,意思是雖生猶死,與金人不共戴天。女俠林朝英對他一往情深,嘆惜他一副大好身手埋沒在墳墓 之中,便使激將法將他騙出石墓,二人攜手同闖江湖。但王得陽於邦國之仇難以忘懷,常言匈媽未滅,何以家為?對林朝英的深情厚意裝痴喬呆,林朝英只以為王重陽瞧她不起,終於在終南山與他比武決勝,以智贏得石墓這個賭注。從此住在墓中,終身未曾復出。
林朝英怨恨王重陽,是以竭盡心智,研究出了剋制全真派武功的《玉女心經》。林朝英所收皆為女徒,並要她們立誓終身不出古墓,除非有一男子甘願為其獻出生命,誓言方破。因此,此墓中人武功雖強,卻未起門派名字,後因其居住古墓,江湖人便稱為「古墓派」
古墓派幾代皆為處女相傳,至楊過方有男徒。此派輕功卓絕,劍法、拳法靈動精妙,《玉女心經》更是全真派的剋星。(見金庸《神鵰俠侶》)
龍虎門
一個統帥武林的門派。第一任掌門人宇內一聖張子漁開功蓋世,率弟子圍剿血女獲勝,奪得武林寶典《銀圖秘錄》。第二任掌門人左玄。第三任掌門人盧靖後亦被推為武林盟主。龍虎門為武林安寧作出了重要貢獻。(見卧龍生《鬼谷》)
東海門
江南第一家大鏢局東海鏢局演變而成的門派。鏢局人聞滄海號稱劍、掌、鏢三絕,在江湖上盛名久著,弟子遍及大江南北,大家索性就稱東海門下。聞滄海之孫聞天聲被殺害後,東海門一度式微,聞天聲的三弟子楚玉祥別投明師學藝有成,東海門重振威名。(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長樂幫
江湖上一大幫派,總舵設在鎮江。該幫雖非無惡不作,但行凶傷人、恃強搶劫之事卻不少,尤其不設淫戒,更為武林中所不齒。長樂幫除幫主外,下分內三堂、外五堂,以「貝大夫」貝海石武功最為高強。貝海石欲謀幫主之位,又不敢接賞善罰惡令,遂找到石中玉做傀儡幫主,哪知這樣一來倒引出許多故事(見金庸《俠客行》)
生死判
也稱報應神,專門替人復仇的一個恐怖集團。凡見江湖上發生重大案件,他們一定要緊追不舍,為冤死者復仇。事後留下一枝枝朱筆,這些朱筆皆沾的是人而不是紅朱,象徵此案了結。對於報應神,江湖上誰也弄不清他們的來路。(見雲中嶽《古劍強龍》)
白馬門
江湖幫派,原發端於東岳泰山,後分為東西兩支。東派並入少林,入了禪宗,西派便是後來的白馬門,也稱白馬西宗。郭白雲任掌門人期間,白馬門扶危濟困,在江湖上聲名大噪。郭白雲死後,白馬門在其徒郭大野、司空遠手中一度式微,幾落宇內十二令鐵海棠之手。直至寇英傑功成歸來,力斗鐵海棠之流,方重振白馬門。(參見「白馬山莊」條,見蕭逸《馬鳴風蕭蕭》)
地鼠門
江湖上一個特殊的門派,擅長輕功、縮骨功及視、聽能力。此門中人體形瘦小,貌似老鼠,形象猥瑣,但頭腦聰穎。地氧的意思,就是見不得光亮,卻能在黑暗中出沒於溝、渠、洞、孔之中。常九即出於此門,長於隱形追蹤。(見卧龍生《飛花逐月》)
地獄門
江湖上一個奇異幫派。開山祖師天仙鬼人,第二代掌門天仙道人,第三代掌門地獄神君,第四代掌門鍾振文。掌門人信物是鬼頭令旗。天仙鬼人與無虛靈僧、獨臂神窮並稱當世三大奇人,他們擔心地獄門武功所傳非人,所以將數件武功秘籍封藏在石獄門一石洞中。天仙鬼人與無虛靈僧、獨臂神窮並稱當世三大奇人,他們擔心地獄門武功所傳非人,所以將數件武功秘籍封藏在石獄門一石洞中。天仙鬼人死時,已算到百年之後,鍾振文會入洞得到武功秘籍,繼任第四代掌門人。地獄門武學中,陰陽經最為厲害。天仙道人遵師遺命,練成換魂術,使地獄門邪派色彩甚濃。地獄門在醫葯方面成就很高。天元聚魂丹可增一甲子功力,縮為葯水可將七尺之軀縮小成四寸小人,憶神丹可達過目不忘之效。(見梁羽生《武林三絕》)
西域少林派
由中土少林派而衍生的武學流派。宋元之交的某所中秋,少林寺的方丈苦乘禪是由主持一年一度的達摩堂大較技,由方丈及達摩堂、羅漢堂大較技,由方丈及達摩堂、羅漢堂兩位首座考較闔寺弟子武功,查察在過去一年中的進境。眾弟子獻技畢,當達摩堂首卒苦智禪師正欲品評時,香積廚中的火工頭陀越眾而出,指斥苦智武功不足以當達摩堂首座之職,並出手連敗達摩堂首座之職,並出手連敗達摩堂九大弟子。原來這生性陰鷙的火工頭陀頗有過人之智,二十餘年來偷學了極上乘武功,因常受監廚僧人之毆,使他恨上了全寺僧侶,故於此日顯露身手,出手十分狠辣,竟將心存慈悲的苦智禪師雙掌擊斃,且於當晚將香積廚與之有隙的五位僧人重手打死。闔寺僧眾怒之下,派出幾十位高手追索逃逸的火工頭陀,卻均無功而返。寺中高輩僧侶為此變幫大起爭執,互責互咎。羅漢堂首座苦慧禪師一怒而遠走西域,就此開創了西域,就此開創了西域少林一派。
經此一役,少林寺的開學竟而中落數十年。自此定下寺規,凡是不得師授而自行偷學武功者,被發現後重則處死,輕則挑斷筋脈,使之成為廢人。
西域少林開派以後,奉苦慧為師祖,武學造詣頗不同凡響。因相隔路途遙遠,數十年來極少和中州少林互通音訊,但畢竟誼屬同宗,仍相互關照。當西域少林知悉昆侖三聖何足道 要來中州少林約期比武,便派潘天耕等三名弟子赴少林寺傳訊。(見金庸《倚天屠龍記》)
百花谷
江湖幫派。位於百花山中,創始人為百花仙婆戴瓊英。戴瓊英年輕時貌美聰慧,但際遇坎坷,曾一度墮入風塵,後遇異人救出傳授一身武功,乃僻居百花山中,並四齣拯救身世可憐的弱女子帶回山去,領著她們自耕為活。後來那些紅顏薄命憎恨男人的女子紛紛前往投靠,戴瓊英便將她們分品級而冠以花名,有「一品十二命」牡丹、蘭花、梅花、菊花、桂花、蓮花、芍葯、海棠、水仙、蠟梅、杜鵑、玉蘭十二仙子;「二品十二命」珠蘭、茉莉、瑞香、紫薇、山茶、玫瑰、丁香、桃花、杏花、石榴、月季十二姑娘;再下又有「三品十二命」及許多花婢花媽等等。所有女子衣服的左前胸皆綉有與自己花名相符的花卉,極易辨認。
百花谷前是一片森林,谷口是一個地洞,走出地洞,進入谷中,一片綠竹林中布有奇門陣法。穿過竹林,眼羊豁然開朗,但見四面皆山,中有平地約數千畝,樓閣儼然,良田花圃,一派世外桃源之景象。走進房舍區,依次可見「婢屋」、「三品舍」、「二品院」、「一品宮」等等。「一品宮」樓閣仿宮廷而建,迴廊闌干,花木扶疏,優美如畫。越過「一品宮」,眼前出現一幢殿宇,名曰「黌宮」,雄偉壯觀。過黌宮是一片曠場,細草如茵,曠場前面是一座瑰麗巍峨的大殿,紅磚碧瓦,殿門上橫掛一匾,其上雕著「花王殿」三個金字,氣派不凡。
百花谷禁止男人入內,違者處死,亦嚴禁慾谷中女子與外面男人交往,否則逐出百花谷永不收留。但戴瓊英之後的「百花仙子」盧亞仙卻破了這兩條戒律,收進許多男人作為花客,又強行擄掠年輕女子入谷,且派谷中女子頻繁出現於江湖,以期達到統治男人,統治武林的目的,完全違背了戴瓊英創谷初衷,最後使百花谷名存實亡。(見秦紅《虛俠嬌娃》)
江南分令
勾漏山君的女兒授意成立的秘密組織。江南分令暗殺聞天聲、林厚祖等人,奪取林大祥綢緞庄的財產,又以歸心散收服江南各門派,企圖稱霸武林。總監為秦大娘,為人陰險毒辣。武功卓絕的楚玉祥識破他們的陰謀,江南各門派合力將其擊潰。(見東方玉《東方第一劍》)
宇內十二令
。(見蕭逸《馬鳴風蕭蕭》)
全真教
。(見金音《神箭金雕》)
華山派
。(見金庸《笑傲江湖》)
紅花會
見金庸《書劍恩仇錄》、《飛狐外傳》)
紅衣教
紅燈門
扶桑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