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玄幻小說 » 武俠小說金庸觀看順序

武俠小說金庸觀看順序

發布時間: 2021-06-29 22:55:58

㈠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按歷史順序怎麼排

越女劍:春秋末年(約公元前485年-前473年)
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倚天屠龍記:南宋理宗景定三年/四年-元順帝至正十八年(公元1262/1263年-1358年)
連城訣:明中前期
笑傲江湖:明中葉(公元1500年後)
碧血劍:明崇禎六年-清順治元年(公元1633年-1644年)
俠客行:明末清初(17世紀30-50年代)
白馬嘯西風:清初
鴛鴦刀:清中前期
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飛狐外傳: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公元1766年-1769年)
雪山飛狐:清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三月十五

㈡ 金庸小說觀看順序

飛狐外傳之後是雪山飛狐,
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張三豐就是神鵰里的張君寶)
碧血劍之後看鹿鼎記(鹿里的九難師太就是碧裡面的阿九)
書劍恩仇錄主要寫乾隆,要放在鹿鼎記之後。
天龍八部可以放在射鵰三部曲之後看,有關大理段氏的故事
其它的就是單的,隨便看了

㈢ 金庸的武俠小說應按怎樣的順序看

作為一個金庸迷,有幸與君共同探討,個人認為,大師作品,本無嚴格的排序,應為每本書,都獨成一體。可是,讀完之後呢,我可以借用金庸先生自己的說法,來大致的做個指引與導讀,有記者曾問先生說:您認為您的哪部小說寫的最好?作為大師,他沒有具體的說是哪一部,他只是說,從現在看來,最成功的當屬射鵰英雄傳,它被拍成電視(83版)在大陸的影響,始料未及。可是,縱觀自己的寫作生涯,總體來是,後期的作品,好於前期的作品,長篇要優於短篇。下面,我首先將他創作這些作品的年代寫下來,以供參考,然後在仔細的談談我的體會:飛─《飛狐外傳》(1960—1961年)
雪─《雪山飛狐》(1959年)
連─《連城訣》(1963年)
天─《天龍八部》(1963—1966年) :金庸最頂峰之作
射─《射鵰英雄傳》(1957—1959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馬嘯西風》(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
鹿─《鹿鼎記》(1969—1972年) 金庸封筆之作。
笑─《笑傲江湖》(1967年)
書─《書劍恩仇錄》(1955年)--第一部小說
神─《神鵰俠侶》(1959—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金庸作品集
俠─《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龍記》(1961年)--金庸「射鵰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劍》(1956年)
鴛─《鴛鴦刀》(1961年)--附在《雪山飛狐》之後的中篇小說
《越女劍》(1970年)--附在《俠客行》之後的短篇小說。金庸本意為「三十三劍客圖」各寫一篇短篇小說,但最後只完成了頭一篇《越女劍》,沒有包含在對聯之中。 我自己開始看的時候,首先看的是神鵰,應為電視的影響太大了,所以一直想看,看了書之後,其實,才發現,比起天龍八部,倚天,笑傲江湖,和鹿鼎記,其實射鵰遠沒有這幾部書那麼的手法老練,對於武功的描述,還顯得不是很成熟,當然,不是說書寫的不好,是相比較而言了。在看處女作書劍恩仇錄,先生的博學表露無疑,但作為武俠小說,我們首先看他的武功誰好誰壞,從這一點看,它不能和後期的作品相提並論了。當然,這也是相對的。所以,我認為,如果是第一次讀金庸作品集的話,應該從短篇讀起,按時間的先後讀,這樣,你會覺的,他的作品非常的棒,如同是生活一樣,越來越精彩。如果是第二次讀全集的話,我建議先讀他的成名作品,以及巔峰之作。到第三次在讀的時候,那您一定是鍾愛文學的人了,可以再次從短篇讀起,但是,所得的意境,絕對與第一次大不相同了,可以用研讀的方式去讀,對比,所得,必大於常人,對您的寫作,會大有裨益。這是我的一些看法,希望對您的閱讀有所幫助和啟發,歡迎你和我一起討論,進步

㈣ 我現在想看金庸武俠小說的電視劇,應該按照什麼順序看呢

依次為:《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在金庸小說中,只有《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這三部作品比較有緊密的聯系,順序觀看效果更好,其他作品都是相對獨立的故事,不需要順序觀看。

在《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中,郭靖、黃蓉、東邪、西毒、南帝、北丐、老頑童等等都在兩部書中出現頻率較高。

《神鵰俠侶》的最後帶出了一個新的人物張君寶,還講述了覺遠大師口述九陽神功的事情,這些都是後來《倚天屠龍記》的主線。

至於《倚天屠龍記》,書中一開始就講了郭襄走遍大江南北尋找楊過的事情,還有張君寶(也就是張三豐)創立武當,郭襄創立峨嵋,倚天劍、屠龍刀從何而來,故事由此展開。

但是《倚天屠龍記》中很多事情看似和前兩部沒有什麼聯系,只是後來出現了一個神秘的黃裳女子,是楊過和小龍女的後人。

金庸武俠小說創作時間順序:

1、《書劍恩仇錄》(1955年)

2、《碧血劍》(1956年)

3、《射鵰英雄傳》(1957年)

4、《雪山飛狐》(1959年)

5、《神鵰俠侶》(1959年)

6、《飛狐外傳》(1960年)

7、《鴛鴦刀》(1961年)

8、《白馬嘯西風》(1961年)

9、《倚天屠龍記》(1961年)

10、《連城訣》(1963年)

11、《天龍八部》(1963年)

12、《俠客行》(1965年)

13、《笑傲江湖》(1967年)

14、《鹿鼎記》(1969年)

15、《越女劍》(1970年)。

㈤ 金庸小說最佳閱讀順序

《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

其中碧血劍和鴛鴦刀篇幅比較短,大多數人也沒看過,比較冷門,白馬嘯西風、書劍恩仇錄、俠客行這些都不推薦先看

最好先看《射鵰英雄傳》,將你帶入金庸的世界,這本書較成熟,在幾本有聯系的書里也是最基礎的一本,先看這本有利於以後閱讀有關聯的其他書

其次看《神鵰俠侶》,這是緊接《射鵰》劇情的小說,利於擴大書里的世界觀

接下來是《倚天屠龍記》,別人都將射神倚作為三部曲,其實倚天屠龍記只是前面提到了神鵰里的人物作為引子,關聯不大,讀完這本書就可以再看《天龍八部》,它是發生在射鵰前的故事,在北宋,三部曲在南宋,但是先看三部曲可以把世界觀培養成熟,再看《天龍八部》對裡面的東西會了解得多

剩下的《鹿鼎記》和《雪山飛狐》隨便挑一本吧,它們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只是雪山飛狐還有一本《飛狐外傳》應該放在《雪山飛狐》後面

其他的就不用分前後了

㈥ 金庸寫的所有武俠小說的先後順序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一、越女劍-春秋
二、天龍八部-北宋
三、射鵰英雄傳-南宋
四、神鵰俠侶-南宋末
五、倚天屠龍記-元末
六、俠客行-明中
七、笑傲江湖-明中
八、碧血劍-明末
九、鹿鼎記-清康熙
十、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十一、飛狐外傳-清乾隆
十二、雪山飛狐-清乾隆
十三、白馬嘯西風 ----大致應該是乾隆或嘉慶
十四、鴛鴦刀-清
十五、連城訣-晚清

㈦ 金庸小說的歷史順序

  1. 《越女劍》--春秋末年

  2. 《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 《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 《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 《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6. 《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 《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8. 《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 《俠客行》--清初

  10. 《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 《鴛鴦刀》--清中前期

  12. 《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 《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 《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里——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15. 《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㈧ 金庸的14部武俠小說按歷史順序怎麼排

一、首先說明,金庸一共創作的武俠小說是十五部不是十四部,分別是:
1955 《書劍恩仇錄》
1956《碧血劍》
1957《射鵰英雄傳》
1959《神鵰俠侶》《雪山飛狐》
1960《飛狐外傳》
1961《倚天屠龍記》《鴛鴦刀》《白馬嘯西風》
1963《連城訣》《天龍八部》
1965《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記》
1970《越女劍》
1972《鹿鼎記》連載完畢,宣布就此封筆不寫武俠小說。
二、依照故事發生的時代,這十五部小說先後順序如下:
1、《越女劍》--春秋末年
2、《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元佑五年-元佑九年/紹聖元年(公元1090年-1094年)
3、《射鵰英雄傳》南宋寧宗慶元五年-嘉定十四年左右(公元1199年-1221年左右)
4、《神鵰俠侶》--南宋理宗紹定五年/六年-開慶元年(1232/1233年-1259年)
5、《倚天屠龍記》--1262/1263年。南宋末--元末明初
6、《連城訣》--明前中期,根據當時府縣設置,還有寶藏年代推算。
7、《笑傲江湖》--明朝的起止時間為公元1368年(朱元璋稱帝)到公元1644年(崇禎上吊)。
8、《碧血劍》--崇禎六年--崇禎十七年/順治元年。
9、《俠客行》--清初
10、《白馬嘯西風》--清初順治年間
11、《鴛鴦刀》--清中前期
12、《鹿鼎記》--清康熙八年-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69年-1687年)
13、《書劍恩仇錄》--清乾隆十八年六月-二十四年(公元1753年-1759年)
14、《雪山飛狐》--清朝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這一天里——從早上 "東方紅日甫從山後升起……"一直到"……月亮正圓……"。
15、《飛狐外傳》-- 清乾隆三十一年-三十四年

㈨ 金庸14部小說按什麼順序看比較好

金庸小說按照順序看
1、射鵰三部曲《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
2、與射鵰三部曲相關的《天龍八部》,
3、背景為明代的《笑傲江湖》、《俠客行》、《連城訣》,
4、背景為清代的雪山飛狐系列《飛狐外傳》、《雪山飛狐》、《碧血劍》、《書劍恩仇錄》、《鹿鼎記》。
5、中短篇小說《白馬嘯西風》、《鴛鴦刀》、《越女劍》等可以不按順序選看。

金庸小說主要是指金庸的武俠小說,一共十五部,它們可以由這幾句話描述:"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他們分別是《飛狐外傳》(1960年)、《雪山飛狐》(1959年)、《連城訣》(1963年)、《天龍八部》(1963年)、《射鵰英雄傳》(1957年)、《白馬嘯西風》(1961年)、《鹿鼎記》(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書劍恩仇錄》(1955年)、《神鵰俠侶》(1959年)、《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龍記》(1961年)、《碧血劍》(1956年)《鴛鴦刀》(1961年)、《越女劍》(1970年)。
金庸的武俠小說之所以能稱得上中國現代新武俠小說的代表,就在於它們表現出鮮明的個性。簡而言之,金庸的武俠小說在題材的選擇、人物的塑造和展現社會時代風貌方面有鮮明特色,它們在創作技法上獨樹一幟,具有範式意義,在華人世界影響巨大。

㈩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先後順序

金庸的15部小說按故事情節的先後順序:

1、《越女劍》- 越王句踐復國

2、《天龍八部》- 北宋

3、《射鵰英雄傳》-南宋

4、《神鵰俠侶》-南宋末

5、《倚天屠龍記》-元末

6、《笑傲江湖》-明中

7、《俠客行》-明中

8、《碧血劍》-明末

9、《鹿鼎記》-清康熙

10、《書劍恩仇錄》-清乾隆

11、《飛狐外傳》-清乾隆

12、《雪山飛狐》-清乾隆

13、《白馬嘯西風》-清

14、《鴛鴦刀》-清

15、《連城訣》-清

金庸小說故事情節中,人物具有歷史背景,劇情相互有關聯的分別是 《天龍八部》(北宋末)、《射鵰英雄傳》(南宋)、《神鵰俠侶》(南宋末)、《倚天屠龍記》(元末)、《碧血劍》 (明末)、《鹿鼎記》。

另外有關歷史的還有一本《書劍恩仇錄》,不過已是乾隆年間,和其他作品沒有連接。《笑傲江湖》沒有歷史背景,《越女劍》更是年代久遠(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卧薪嘗膽的時期),而且與其他作品也沒有關聯。其他的作品更是脫離了其故事主線,歷史背景含糊不清,更像是平行空間裡面的故事。

熱點內容
仙小說完本排行榜 發布:2025-04-23 11:15:58 瀏覽:396
寂寞空亭春欲晚小說全文閱讀 發布:2025-04-23 10:57:53 瀏覽:512
小說排行榜第一 發布:2025-04-23 10:57:51 瀏覽:763
穿越言情小說女主叫小妮子 發布:2025-04-23 10:57:50 瀏覽:745
2015連載小說排行 發布:2025-04-23 10:55:50 瀏覽:474
種馬娛樂明星的小說推薦 發布:2025-04-23 10:41:03 瀏覽:193
男配叫king的校園小說 發布:2025-04-23 10:29:38 瀏覽:112
終極斗羅第9冊小說免費閱讀 發布:2025-04-23 10:24:09 瀏覽:981
最新免費小說周排行榜 發布:2025-04-23 10:23:25 瀏覽:753
哪裡看將夜小說免費 發布:2025-04-23 10:03:13 瀏覽: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