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武俠小說好
⑴ 武俠小說看多了有什麼害處
家長不同意孩子看武俠小說,這個很能理解,可憐天下父母心,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中急切,總要孩子一心學好課內知識,爭取好成績。其實何止武俠小說而已,還有很多其他有益的事,家長都不讓孩子做的。
客觀說來,看武俠小說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重要的是要掌握一個度的問題,不能因為看武俠小說而影響了正常的學習生活。武俠小說有很多寫得很好的,金庸的就不錯。但武俠小說中也有糟粕,讀武俠小說,千萬要注意取其精華,取其糟粕,尤其是其中的武打,有宣揚暴力的傾向,對孩子的影響更甚,會讓他們覺得「武功」就是一切。但武俠通常都是宣揚一種「邪不壓正」,正義一定會取得最終的勝利的思想,還有一種「武德」,可以培養人的正義感。
另外,武俠小說為了爭取讀者,都寫得格外的情節曲折,也就特別地吸引人,一方面有助於培育孩子的閱讀和寫作,另一方面也會使人沉迷。
看問題要看兩面,武俠小說沒有所說的那麼好,也沒有所說的那麼壞,重要的是怎麼去看待和處理。它對有些人來說是黃金,對有些人來說是毒品。而父母總是小心謹慎的,或者還有已有的對武俠小說的刻板印象。
說道中國文學的精髓,武俠小說還夠不上,古代所說的十教九流,小說是不入流的,更不要說武俠小說了。中國文學的精髓,或者說思想精華,最重要的是先秦的諸子百家。假如要學真正的文學,武俠小說可以不讀,先秦諸子卻不可不讀。
在中國來說,小說的地位到了近代才真正獲得認可,這是因為人們認識到小說具有強大的社會價值,而武俠小說由於社會價值不突出,基本上只作為一種消遣,不怎麼被看重。現在當然對武俠小說是有新的看待的,這個問題需要研究。
總之,看武俠小說,即使是作為一種消遣,也未嘗不可,只要不影響其他的事就行了。這個時代應當提倡適度的寬容。父母也要相信子女有自控力才行,不必強行禁止。
⑵ 該不該給孩子看武俠小說
從過來人角度勸你最好別看,我的理由不是那些什麼仁義道德浪費時間什麼的,而是你看小說時間長了會導致你的閱讀腦補能力增加,也就是說一目十行那種,字於字之間的關系被略掉,如果你那天想從書上學些知識(尤其是理科那些邏輯關系比較強的知識),那時候你會發現看著看著邏輯就混亂了,根本原因就是常年閱讀導致閱讀的太快,個別字眼被腦補,對書中文字所表述的邏輯關系產生錯誤理解。還有一點就是書上寫百年一遇的奇才或者是貴人相助,真的適合平凡的人去研究學習么?
⑶ 可以讓孩子看武俠小說么怕上癮。
看孩子的年齡以及先前的閱讀情況吧。如果孩子自己提出來要看武俠小說,爸爸媽媽可以幫孩子進行一些篩選,挑一些適合孩子年齡層次的。另外事先商定好看書的時間和規則,一旦孩子違反規則就沒收書本。
(來自上海西點軍訓)
⑷ 你覺得初中的孩子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好嗎對語文學習有幫助嗎會因為入迷而影響學習嗎
我覺得對語文學習很有幫助,掌握好這個度,不會影響學習的
⑸ 什麼武俠小說最好看 主要有什麼內容 適合孩子看的
金庸大師的其實挺不錯 希望滿意
⑹ 請問小學孩子喜歡看武俠小說正常嗎
沒什麼啊,喜歡多看點書很好,但是就武俠來說看多了不好,容易上癮,閑的時候看看,注意度
⑺ 三年級孩子看金庸的武俠小說好嗎
很多人害怕孩子沉迷,實際大可不必擔心,因為金庸古龍梁羽生他們的小說總共才不到一億字,一個暑假就全部看完了,沉迷也沒處看了。。。。。
⑻ 看武俠小說對學生有壞處嗎
"我認為學生時代還是不要看武俠小說為好,因為故事的連貫性太強,看後容易使人著迷,讓人想入非非,如果想提高寫作能力,可以看一些短篇的小說\散文,或報紙\雜志都行."
哈哈,你把武俠小說的優點都說出來了,好像自己打自己嘴巴一樣.
你可以學學呀,學人家那手法,學他們讓人著迷想入非非的寫作手法,別說你不行,沒試過怎麼知道不行,再說了,不行你學呀,又不學,又說自己不行.....
如果跟那數學老師說的,他的觀點是好好學你的課,好好考大學,找個工作,像他一樣,那就是上進了,混吃等死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不知上進.步飛煙,小段他們這些新生代武俠作者都是看金庸古龍長大的,名利雙收,比你們數學老師不知道上進多少呢.
⑼ 孩子讀小學喜歡看武俠小說,會給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嗎
我更願意相信看武俠和厭學無關,或者說因為厭學無所事事,看武俠打發時間。果能如此,這孩子成才有望,但不是去擠高考獨木橋,是走一條在興趣引領下的獨特成才之路!這說明孩子的閱讀能力真的是非常厲害!喜歡看書這個很常見,但是能達到上癮這個程度不容易。
現代的那些穿越武俠也別看了,比如尋秦記),古龍的因為是散文體,可以讓孩子在中學看。語言不規范等問題極少。這樣的作品,對於培養孩子的語感、語境等語文素養還是有很大幫助的。可是這完全沒有作用,他該看還是看,不學還是不學。你說他連家長的話都不聽,這可如何是好呢?
有些很有影響力的武俠小說有利於突破年輕人的思維定式,當代社會也需要一些站在常規之外的人才。會引導青少年向暴力方向發展。江湖不是現實生活,不需要武功,需要的是法律制約。青少可以看武俠小說的,一是不要影響功課,二是不要走火入魔。
一部好的小說可以啟迪、凈化心靈。引導積極向上!就像一部好的電影、好的電視劇一樣。但是主角的三觀不適合青少年學習。金庸小說句子優美,而且大量典故和詩詞在其中,比較起來,還不如武俠或網路小說的地位高,好歹今天寫武俠寫網文不至於被罵禍延子孫或不得好死。
⑽ 學生讀武俠小說的利弊
一談到武俠小說,老師和家長大多會反對我們去看,理由就是內容無聊、浪費時間。可我卻對此有著不同的看法,我認為看武俠小說也並非如此不值得。
反對讀武俠小說的人也許會說,武俠小說千篇一律,盡講一些恩恩怨怨、打打殺殺,還有—些兒女私情之類不適合青少年閱讀的東西,讀了能有什麼用呢?對不起,我還真不能把反駁的實例舉出來,不過我倒想反問你一句:你能說出讀名著立竿見影的效果來嗎?我猜你也不能。我確實可以指出武俠小說中對我們語文學習有益的地方,例如說文中的描寫,場景方面,或悲涼,或凄慘,或宏偉,讓你身臨其境;心情方面,或緊張,或快樂,或悲傷,讓你心有同感;衣食方面,或華麗,或秀美,或豐富,讓你大開眼界;另外,還有作者把復雜多變的故事情節、縱橫交錯的人物關系梳理得清楚分明的種種寫作技巧。這些對提高我們的語文能力都能有所幫助。
當然,我也不得不承認現在有些武俠小說對「情」涉及太多。但是,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它的缺點和優點是同時存在的。我們應該領會魯迅先生所說的意思,任何書都可以讀,取其精華為我所有,刪除糟粕棄之一旁。只要我們讀者本身沒有腐朽,那麼就不會和書中的糟粕發生共鳴;只有讀者自身出了問題,才會對書的糟粕過分地感興趣,甚至希望在書中尋找到這些東西。而真正懂讀書的人對這些只會不屑一顧,糟粕不可能打動他們的心。
也許上文提到的反對者們又會說,你幹嘛非要看武俠小說,讀名著不也可以嗎,而且還不會涉及內容健康與否的問題?對於這一點,我想我不得不聲明一下,我決不是認為不該或不用讀名著。要知道,經過上百年歷史的篩選,很多經典名著的閱讀價值是極高的,它們不但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運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提高我們的道德修養。但是,不知諸位發現與否,當今社會,熱衷讀名著或想讀名著的人究竟有多少?大多數人都選擇了那些休閑類的書籍,其中武俠小說的忠實支持者更是佔了很大的比重。想想去年,王朔批評武俠小說作家中的泰斗——金庸的文章剛一發表,立刻使得全國各地的「金迷」們群起而攻之,紛紛聲討王朔,這不恰好反映了武俠小說讀者隊伍的龐大?與其逆眾人之願強顏以為歡笑,何不順其自然,讓武俠迷們在閱讀中獲得自己的滿足?
總之,武俠小說有它的優與劣,正如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一樣。讓我們以正確的心態來對待它,不要只把它劃入壞書之列吧。
[簡評]
如何看待中學生群體中的武俠小說熱,社會上說法不一,正如本文開頭所言,大多數老師和家長均持反對態度。反對的理由無非是格調不高,影響學習。但這么多年來,廣大中學生並沒有因師長們的反對而停止閱讀武俠書,不過由公開轉入了地下而已。這表明,對於讀武俠一概用「堵」的辦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能否用「疏」的方法加以引導呢?中學生,尤其是高中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正如作者所言,一個內心高尚的人讀武俠小說,即使書中有低下的內容,他也能「出淤泥而不染」;反之,一個靈魂卑下之徒,即使讀名著,也會專門從中尋求感官刺激。書是死的,人是活的,是否受書的影響,全在讀書者本人。文章觀點鮮明,言之成理,從行文結構看,是逐層深入的,是遞進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