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叫李和是什麼名字小說
Ⅰ 《劍來·第1章驚蟄》:小人之爭,君子之爭,以及君子不爭
《劍來》這樣一部玄幻小說,卻讓我聽出了《羅輯思維》的感覺。我從來沒有想過,一部玄幻小說,竟然給了我那麼多的啟發和思考。《劍來》雖然是一部玄幻小說,卻一直在映射現實、反映現實。比如說,小說里總是反復出現的鏡花水月,是不是很像現實生活里的直播節目呢?小說里反復強調的修心,何嘗不是現實生活里的修身養性呢?
當然,很多人在批判這部書,說作者寫得太過於拖泥帶水,總是在絮絮叨叨講道理,故事情節卻一點都不爽利,讓人大失所望。一本書呢,當然有它不夠完美的地方,就連莎士米亞這樣的大作家,還有人批判他的作品語言不純潔,有很多俗語臟話,更何況是烽火。
但是呢,既然我自己在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收獲良多,受到了很多的啟發,我就想著陸陸續續地整理出來,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喜歡讀《劍來》的朋友們更為深刻地理解這本書,人人有所得。
剛開始讀《劍來》的時候,主要顯得太過於平凡,而宋集薪又太過於驚才艷艷,以致於讓我一度誤以為他就是小說的主角!
小說開篇沒多久,宋集薪就擁有一條死活都要跟著他的四腳蛇。什麼是四腳蛇?那就是蛟龍呀!按照玄幻小說的通常套路,神獸往往通靈,既然一條神龍主動地、死皮賴臉地要跟著宋集薪,那麼,宋集薪就絕非凡人呀!
但是,隨著故事逐漸展開才發現,在看到劉羨陽差點被盧家公子打死的時候,宋集薪選擇了坐在牆頭看熱鬧,唯恐天下不亂。可見,他是多麼地 生性涼薄,毫無純善 ,至此我才確信他不是主角。
(1)看似隨性,實則處處都想壓人一頭
剛開始看宋集薪和趙繇下棋,宋集薪明明棋力高於趙繇,卻總願意故意放水,或者故意兵行險著,讓本可以穩贏的局面變得輸面更大,這讓我覺得,他很不在乎輸贏呀!沒有勝負心,是個隨遇而安、淡泊心性的!
可是,仔細品味,就會發現,其實宋集薪是想著 處處都要壓人一頭 。
宋集薪之所以願意在下棋的時候隨性隨心,不在乎輸贏,那是他的棋力遠勝於趙繇,心存貓耍耗子的心態,一直在戲耍趙繇罷了。
宋集薪喜歡干什麼呢?第一,喜歡掉書袋,沒事就愛說些酸文成語啥的;第二,喜歡帶著雉圭滿處閑逛買東西;第三,極其大方,遇到順眼的人,金山銀山都捨得送。
宋集薪之所以喜歡掉書袋,喜歡帶著婢女閑逛買東西, 都是為了炫耀 ,炫耀自己是讀書人,有學問,炫耀自己是有錢人,衣食無憂。
至於 宋集薪的大方,更是另一種形式的炫耀 。他看到粉雕玉琢的陶紫小姑娘,瞧著生得好看,就把無比珍貴的養劍葫送給了她。當他叔叔宋長境問他是不是准備結交正陽山(陶紫的宗門),宋集薪卻說,只是看著小姑娘長得可愛罷了。宋長境說:「只是覺得可愛,就把價值連城的養劍葫送人呀?!」宋集薪啞然無言。
作者怕我們誤以為宋集薪是個為人豪爽大方俠士,還在書中明確地提示我們: 宋集薪無論再大方,都絕不會做那雪中送炭的事情。
這就是宋集薪,實際上什麼都在乎,什麼都想著壓人一頭,卻偏偏又要表現得什麼都不在乎。 什麼法寶器物,什麼下棋勝負,表現得毫不在乎。實際上呢,他就是想通過這種不在乎的態度,讓人誤以為他是個淡泊名利的讀書人,這些只是謀求名聲的手段罷了。
而這所有的炫耀,目的就是要告訴所有人,他宋集薪比你們強,比陳平安強,比趙繇強,比小鎮的所有孩子都強,他就是要處處都壓著別人一頭。
還記得宋集薪離開小鎮的時候說什麼嗎?他說:「 混的好了,連個可以炫耀的人也沒有,回來幹嘛?! 」 宋集薪把小鎮上的所有人都視為螻蟻,即使自己混好了,也根本不值得他再回來向他們炫耀!
(2)小人之爭:無法接受不如人,耍陰謀,害陳平安違背誓言,害自己有心結
可是,人無完人。宋集薪再是天賦好,再是聰慧靈秀,終究還是有他不如別人的地方呀!
如果與別人相爭失敗了,與別人相比不如人,怎麼辦呢?尤其是這種失敗,好像還是一種自己無力改變的情況時。
宋集薪無論在財富上,地位上,還是在學問上,都遠遠超過了隔壁鄰居陳平安。可是,至少在宋集薪看來,有兩個方面,他始終無法超越陳平安:
第一, 出身卑微 。可能有人會說,宋集薪不是大驪皇子嗎?身份何等尊貴,怎麼會出身卑微呢?可是,宋集薪在小鎮的那些年裡,一直都被小鎮村民認定是窯務督造官宋玉璋的 私生子 ,就連宋集薪自己也是這樣認為的。(宋集薪之所以給婢女取名「稚圭」,就是因為宋玉璋最心愛的硯台底紋刻字就是這兩個字,宋玉璋也因為這個原因被大驪娘娘殺了,也被大驪皇帝所嫌棄。)而陳平安雖然父母雙亡,卻身世清白。
第二, 沒有陳平安樂觀,沒有他過得快樂 。陳平安這個生長在陋巷裡的貧寒少年,家裡窮得叮當都響不起來,今天掏個鳥窩,明天釣個魚,卻能夠天天過得很開心。而宋集薪呢,雖然錦衣玉食,天天讀書,還有個漂亮的婢女服侍,卻天天被小鎮村民叫野種,天天受盡小鎮村民的白眼,日子過得很是糟心。
宋集薪又是個自尊心特別強的人,處處顯擺自己學問,炫耀自己有錢,顯得自己高人一頭,當然遭人恨。當有一天被人摁在地上打得時候,那人還罵他:
「你不就有點臭錢嗎?得意個什麼勁兒,你連陳平安也不如,人家雖然死了爹娘,可好歹知道自己爹娘是誰,你知道自己爹娘是誰嗎?」
這么簡單的幾句話,一下子就把 宋集薪內心裡強烈的自卑感,強烈的嫉妒心 給激發出來了。於是,宋集薪痛苦萬分、惡念叢生。痛苦地琢磨了一夜之後,他第一次進入陳平安家做客。對陳平安說,因為他是五月初五那天出生的,剋死了爹娘之後,又一直居住在祖宅,連累得他爹娘都沒法投胎轉世。
宋集薪 使用詭計 欺騙了陳平安,使得陳平安信以為真,為了能夠搬出祖宅居住,他只好 違背他娘親去世時立下的不做窯工的誓言 ,去做了窯工,搬到窯口那邊居住。
宋集薪通過使用詭計,把陳平安趕去做了窯工,眼不見心不煩,找回了心理平衡。
可是,當陳平安從姚老頭那裡得知真相之後,這個總是好脾氣的少年,在一個雨夜,把宋集薪單獨堵在泥瓶巷裡,差點活活掐死他。宋集薪當然沒有被掐死,可是,在鬼門關走了一遭的他,差點被陳平安凶神惡煞的樣子嚇死。 從此以後,宋集薪就有了心結 。
還記得,趙繇的爺爺是這樣評價宋集薪的:
小小年紀,城府深重,只可惜敗祖輩家聲者,必此人也。
這就是小人之爭: 從來不肯承認失敗,也接受不了失敗,一旦失敗了,哪怕耍陰謀使手段也要贏回來,從來不肯承認失敗,然後堂堂正正戰勝對手 。
一個連失敗都不敢承認,都不敢面對的人,又如何從失敗中走向成功呢?這種人註定只會害人害己。
既然我們了解到,小人之爭,往往輸不起,哪怕是耍陰謀使手段也要贏回來,這絕對不可取。那麼,怎麼才算是君子之爭呢?
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小鎮的另外一個讀書人,一個真正的君子——趙繇。
(1)君子之風,敗而不餒,勝敗皆友
小鎮的趙繇,不僅僅是齊靜春的學生,而且還是齊靜春的書童,是得到齊靜春當面教導最多的一個孩子,很有君子之風。
趙繇,這個讀書人, 也是一個什麼都想做好的人 。這一點上講,他和宋集薪一樣。
趙繇從做人上講,出身豪門的貴公子,卻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地周濟村民, 處處與人為善,懂禮數,講規矩,很有君子之風 ,也是小鎮里那個人人羨慕的「別人家的孩子」。
趙繇在學業、下棋等事上,也 很努力 ,只不過總是被天賦更高一籌的宋集薪處處壓制。比如說下棋,趙繇在下棋天賦上不如宋集薪,但是,刻苦努力,後來,也能夠和宋集薪勝負在五五之間。
可是,縱然處處不如人、總是不如人,趙繇卻從不氣餒, 不僅願意刻苦提高棋藝,勤練書法,更是能夠真心願意把宋集薪當朋友 。趙繇將要離開小鎮的時候,也願意把自己得到的一袋子金晶銅錢送給宋集薪。可惜的是,宋集薪這個小人,從來沒有把趙繇當朋友看待,本來就想耍陰謀使手段騙取趙繇的金晶銅錢。
趙繇與人爭,就是君子之爭: 只在技藝上較高下,技不如人,那就應該更加刻苦;技藝較量之外,無論輸贏,都還是朋友。
很顯然,對於趙繇這樣的君子,很值得欣賞,他爺爺是這樣評價他的:
溫良恭儉,初無甚奇,卻倒是培子孫之元氣者,必吾孫也!
(2)君子也怕慘敗:一朝慘敗,失魂落魄,留下心結
但是,即使是採取君子之爭的方式,有時候也會產生不良後果。
一個人和別人比,可以看到差距,從而更加發憤圖強,努力超過對方,這當然很好啦!
可是, 如果你的對手太過於強大,強大到無法超越程度;或者失敗的後果太過於嚴重,嚴重到無法彌補的程度,這個君子又會如何呢?
這個時候,這個與人比、和人爭的君子,也一樣會被擊垮,會變得意志消沉。
小鎮的君子趙繇就是這樣。他剛走出小鎮不久,就遇到了崔瀺。崔瀺要和趙繇爭奪齊靜春送他的那一方春字印。可是,趙繇怎麼和崔瀺比呢?
從修行境界上看,趙繇最多也就是剛剛涉足修行,崔瀺卻是十境修士;
從身份上看,趙繇只是麗珠洞天的小富豪家庭里的公子哥,崔瀺卻是整個大驪王朝的國師大人;
從謀略上看,趙繇初涉世事,什麼都不懂,而崔瀺卻已經游歷過整個浩然天下,老謀深算。
趙繇無論再哪方面比,都比不過崔瀺;無論選擇什麼方式斗,都一定會輸給崔瀺。於是,趙繇反復權衡之後,只好投子認輸,主動交出了春字印。而春字印是齊靜春送給他的本命字,交出去就永遠無法拿回來了。
這次慘敗,令趙繇覺得愧對齊先生,辜負了先生的期望,從此失魂落魄,留下了心結。
這就使得趙繇離開小鎮後的好長時間里,一直都默默無聞,沉寂了好多年之後,才開始漸漸嶄露頭角。就是因為這份心結,讓他當了好多年的意志消沉失意人。
縱然是君子之爭,雖然可以相互砥礪,但是,畢竟也是一種爭,也是一種比較和較量。只要是爭,只要是比,就一定會有勝負心,就一定會有成敗。
如果所遇到的都是一些小的挫折,小的打擊,那麼,恰恰可以檢驗自己,倒逼自己砥礪前行;
可是,如果遇到連續的、重大的失敗和打擊,尤其是遇到那種幾乎令人絕望的被虐殺的失敗,人也很容易會變得頹廢和意志消沉。
(1)孔子、老子都講究「君子不爭」
正是因為即使君子之爭,也會有一些問題。所以,孔子在《論語》里才會說:
君子無所爭,必也射乎!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君子不與人爭什麼、比什麼。如果必須要爭、要比,那就比一比射箭好了。比賽時,相互作揖謙讓後上場。射箭完畢後,一起飲酒。這是一種君子之爭。
可見, 孔子主張的是君子不爭,如果萬不得已必須要爭的話,也只是做君子之爭 。
這其實和老子在《道德經》里說的那句話意思一樣: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
可是,君子不爭,是不是要做一個與世無爭的隱士呢?
我們都知道, 儒家主張積極入仕為官,反對與世無爭的避世思想的 。那麼,儒家提出的這個「君子無爭」,什麼意思呢?如何理解呢?
我們先來看一看,《劍來》里的另外一個君子、故事的主人翁——陳平安的做法。
(2)陳平安:處處不如人,人人不看好,卻偏偏心性之好,無人可比
陳平安就像是一株野草, 處處不如人,人人不看好 。
《劍來》里說,如果小鎮是一塊莊稼地,小鎮里的那些孩子,各個都是稻穀。比如,宋集薪、趙繇、馬苦玄、劉羨陽、顧璨、李寶瓶、李懷等人,各個都是天之驕子,如璀璨明珠,都是長勢喜人的稻子。而陳平安就是這塊稻田裡的一株稗草。小說的第二章,就是以「稗草」命名的。
稗草就是一株草,別管長得多麼像是稻穀,又如何比得了稻穀呢?
陳平安,學窯工,被姚老頭嫌棄;去打鐵,阮師傅瞥了一眼就拒絕了他。他不像宋集薪、趙繇他們,是讀書人;也不如顧璨、馬苦玄,怎麼著都還有親人;更不如劉羨陽,自己一個人也過得瀟瀟灑灑,處處受人重視。
陳平安就是這樣, 乍一看總是處處不如人,像路邊的野草一般。可是,就是這樣一個人,心性之好,無人可比 。
還記得劉羨陽被正陽山搬山猿一拳打爛胸膛,大家都無計可施,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他等死的時候,阮秀心煩氣躁,就想立即出手和搬山猿打生打死。然後,阮邛說她:「平時讓你多讀書多讀書,你就是不聽話。 每逢大事有定性 。虧你還是修行中人呢,心性竟然比不上一個少年。」即使阮邛自己,也情緒很不好,罵完了楊家鋪子的掌櫃,又罵了齊靜春。就連寧姚這樣的天之驕子,雖然沒有煩躁不安、情緒失控,那也是一副要和搬山猿拚命的魯莽架勢。 這些人都沒有陳平安那裡理智,都沒有陳平安那麼心定 。
陳平安做事很有章法 。他確定了楊家鋪子掌櫃無力救活劉羨陽之後,先去找了雉圭,希望著她能夠知恩圖報,幫著救活劉羨陽;失敗之後,又去找齊先生、宋長境,希望能夠藉助他們的力量,還劉羨陽一個公道;忙碌無果之後,他採取了誘使搬山猿壞規矩,以此消磨他的道行,而不是以卵擊石,直接打生打死。
陳平安不僅僅能夠做到每逢大事有定性,還可以面對任何失敗不氣餒、不消沉。
後來,陳平安在劍氣長城,當著心愛姑娘寧姚的面,連輸曹慈三場。即使很丟臉,很沒面子,卻依舊能夠心如磐石,毫不氣餒。這也絕非常人能夠做到的。
陳平安擁有的這份良好心性,才使得他能夠獲得齊靜春的認可,進而能夠獲得老劍條的認可,從而擁有了麗珠洞天最大的一樁機緣。
小人之爭,不擇手段也要贏,只會誤入歧途,害人害己;君子之爭,一旦慘敗或者接連挫敗,很容易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君子不爭,卻能夠讓人面對巨大挫折而依舊可以信心堅定、絕不氣餒。
那麼,如何才能做到「君子不爭」呢?
基本心法:大敵在己,和自己的慾望、情緒作斗爭,和自己較勁!
其實,在《劍來》的後面的篇章里,有講陳平安是如何做到「君子不爭」的。
既然處處不如人,那就不與別人比,只與自己比:
今日我能超過昨日我,明日我能夠勝過今日我。先能做到與自己較勁,然後才能資格與外人,與天地大道較勁!大敵在己!
陳平安 做事有恆心 。他練拳,先是承認了自己天賦、根骨不如人,那就先打100萬遍拳再說。每天和自己較勁,堅持時時刻刻都在打拳、練拳,努力地刻苦修行。
陳平安做人,匠氣十足,講規矩得近乎死板。 就連寧姚這樣一個天地無拘束的姑娘,他也要給她講講規矩、道理的。比如,寧姚擅自拿著鑰匙開了宋集薪家的門,陳平安就因這件小事和她鬧了些小別扭。覺得畢竟那是宋集薪家的院子,沒有經過主人同意去他家,是不合規矩的。
我想,所謂的「 克己復禮 」,也不過如此了吧!
所謂的君子不爭,就是不盲目地與別人攀比,要多和自己較勁,大敵在己。修身養性,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學會管控自己的慾望,做事自律,能夠讓自己持續地勤奮上進。
還記得自己讀高中那些年,由於高一高二的時候,基礎打得不牢固,學習成績總是很差。自己按照老師講課的進度聽課、做題,已經很難跟得上了。每次考試也總是墊底,看著排名真的讓人很是郁悶和頹喪。
後來,我換了個思路: 既然自己比不過別人,那就別比了,只和自己比 。
於是,我每天就只關心:今天該背的單詞背了嗎?該背的名言金句背了嗎?該去復習的數學基礎公式去復習了嗎?那段時間,老師布置的作業,我也是選擇性做的。
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後,我就刻意地不再去關心自己考了第幾名,而只是關心,我又錯了哪些題目,分析錯題的原因,然後整理到錯題集上。甚至到了後期, 我竟然變得看到有錯題就會很開心,因為我又檢查出自己哪裡學得不夠好了,又可以讓自己進步了 。
而正是因為這樣的不斷努力,我的成績才會突飛猛進,才會順利考入大學。
結語:
小人之爭,不擇手段也要贏,長遠看只會害人害己;
君子之爭,只做技藝、能力上的較量,相互砥礪,但是,一旦慘敗,勝利無望,生出絕望之心,往往也會變得意志消沉;
君子不爭,不與他人較一時之長短,不介意一時之得失。把注意力放在修身養性上,大敵在己,只追求自己能夠日漸精進,反而可以意志堅定、堅韌不拔!
這就是我讀了《劍來》第一章驚蟄之後的感悟!
Ⅱ 推薦幾本好看的修真小說
在我看來我們國家的修真小說和韓國的修真小說最大的區別呢,就是他們書籍的作者,他們的國籍不一樣,除此之外他們所體現的文化價值觀和文化理念也是不同的,這正是因為一方水土一方文化造成的原因。因此在我們觀看這兩個國家不同的修真小說的時候,會給我們呈現不同的體驗,但是總的來說這些韓國的修真小說還是大部分具有中國文化的影子,畢竟他們受中華文化的影響還是很大的。
總的來說,韓國小說和我們國內的修真小說其實大體上沒有什麼差別的,唯一的差別那就是書籍的作者不同,還有就是他們的語言文字不同,其實他們所體現出來的套路大部分都是一樣的,畢竟現在的文化交流是沒有限制的。
Ⅲ 介紹一些籃球類小說。有NBA的。要經典好看的。
籃壇餓狼傳說
「狗仔隊」記者一覺睡醒後發現自己回到了2007年,變成了因為雷擊昏迷的橄欖球員葉鋒。葉鋒是UCLA王牌中線衛,身高201CM,體重108KG,防守兇殘無比,人稱「餓狼」!
重生的葉鋒決定改打籃球!他相信憑借出色的身體素質可以在籃球場上闖出一片天地。
籃球英雄聯盟
帶著英雄聯盟系統闖NBA,無極劍聖:我是詹姆斯哈登我驕傲;放逐之刃:我是阿倫艾弗森我自豪。
科比布萊恩特被喬尼打爆之後不甘心的喊道:「他肯定開掛了,我不信,我不信!」
NBA知名專家沃神在接受采訪時表示:「96一代是堪比84一代的黃金一代,其中的代表人物不乏科比、艾弗森,不過要說他們中間的領軍人物,那肯定就是喬尼.李了。」
重生之海耶斯旋風
2006年8月6日,麥迪組織的明星壘球慈善賽上,海耶斯觸電昏迷,與一個名叫玄楓的中國人靈魂產生了奇跡般的融合。海耶斯身強力壯,因防守聞名;玄楓也具備很高的籃球天賦,司職後衛,擅長得分,突破,助攻。重生的猛男,在NBA新賽季颳起了「海耶斯旋風!」
王朝教父
「和庄飛相比,我做的還遠遠不夠」-馬刺主教練波波維奇 「我是nba最成功的主教練?不,還有庄飛」---湖人主教練菲爾傑克遜 「如果能在庄的麾下打球,我願意接受減薪」--火箭球星麥迪 「我希望老闆現在馬上行動,庄飛先生現在又單身,我們必須快一點,現在全聯盟都在追逐他」---騎士球星詹姆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