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完結小說 » 色戒小說女主角名字

色戒小說女主角名字

發布時間: 2024-06-14 04:52:06

1. 縛瑾的小說,色戒,求人物慢慢的心理變化分析,中間有一段沒敢看,陳靖深死了,都講了什麼㈷

一,王佳之的家庭之舞——遺棄之傷!何處才能找到慰籍孤獨心靈的親密之愛?

德國心理治療大師伯特·海靈格(Bert Hellinger) 認為,宇宙間隱藏的規律不但及於萬物,也運做在人類的家族系統內,他喜歡用中文把它說成是「道」。 在海靈格看來,人作為社會性的生命,每個人都隸屬於某些系統:他會是一個家庭的成員、某個社區的居民、某個組織的一員……,而且他本人就是一個系統,一個身、心各要素組合成的系統。從個體到家庭、家族、部落、民族,這些大大小小的系統相互聯系,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系統。每個人就是在這樣一個社會系統中孕育、出生、成長的。也就是說,每個人的行為與命運,都不可避免地受系統中的成員和系統動力的「影響」與「牽連」。在我們所處的系統當中,家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個系統。這與精神分析思想是一致的。海靈格發現,在家庭系統中,有一些隱藏著的、不易被人們意識或覺察到的符合自然的情感動力法則,決定著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決定著個體的命運。如果我們跟隨「系統的動力法則」和家人相處,生命就很和諧,大家都能夠快樂和健康的成長;如果我們忽略了它,違背了系統運行的基本法則,我們就會受困擾,這些困擾就是「牽連」。

那麼,在王佳之的內心世界裡,家庭是一種什麼感覺呢?「我的爸爸重男輕女,媽媽去世的時候,爸爸答應要帶我去英國念書的」,這樣的對話和解釋不止一次在劇中出現。我們則可以理解為:在王佳之的感覺和情感中,自己在家庭以及與父親的情感空間中是不如弟弟重要的,盡管她可能會在意識層面努力去接受這個「重男輕女」的文化現實,但在無意識層面,伴隨母親的去世和父親的離去,無助、委屈、憤怒、怨恨,油然而生。對於一個在家庭中感到沒有被愛被肯定被重視的孩子來講,必然存在自我價值感的丟失,這是一個成長的難題。她需要愛的補償和滿足,即通過戀愛,尋找到那個可以給予這樣的補償的男人,並把自己交出去,在愛的環抱中完成對自我的「重新養育」。

在接到爸爸已經在英國結婚和因為不能支付學費而不能接她到英國念書的消息後,王佳之流露出的更多是迷茫和悲哀。面對「父親的拋棄,父親對母親承諾的失信和對自己期望的拒絕」,她表現的是平靜和淡淡的哀愁。在上海唯一的親人姨媽也是因為要賣掉佳之父親留下的房子才能收留她並讓她上學。電影中的王佳之,誰重視她的存在呢?誰關愛她呢?她如何才能找到安全、溫暖、價值、關懷和情感歸屬呢?

面對這樣的情感困境,或許我們就能理解,王佳之為什麼會和一大幫血氣方剛憂國憂民的男孩子「裹」在一起了,因為這會讓她「替代性的」找到一個安全的歸屬,並因所謂的「革命使命」而顯得「被需要」、「被重視」和「有價值」;或許我們能夠理解,在這幫「熱血青年」中除了女主角之外,為什麼會安排一個背景式的女孩——?,因為這實際上是一個母親式的角色,是心理意義上的母親的替身,在王佳之委屈的時候,充當一個情感撫慰作用的母親角色。通過這樣的劇情創作,電影《色戒》以象徵性地手法,在王佳之的現實生活中「移置」了其家庭系統中隱藏的情感牽連。

王佳之給觀眾留下的總體感覺,是一個缺少溫暖、缺少關愛、缺少價值的女孩,她缺乏父母的關愛與保護,是一個感覺被冷落和放棄的孩子,並顯得冷峻、憂郁、成熟和難以置信的堅忍,這多少與她的年齡和大學生身份有點不相稱。盡管這些年輕人因為一個「革命任務」組成了一個具有替代意義的「大家庭」,但不幸的是,這個家庭的功能不是去補償王佳之缺失的愛,而是一個重現王佳之「創傷性的家庭系統牽連」的空間。要理解這一點,我們不妨來進一步解讀王佳之與鄺漁民的情感糾葛。

二,王佳之的情竇初開——從期待到放棄!理想化「移情」能夠補償家庭情感缺失嗎?

依據心理分析原理,「移情」就是指情感移置,是指一個人將自己過去與某些重要人物——通常是原生家庭中的親人——的情感體驗投射到現實生活中的某一個客體或者某一類客體身上的過程。移情是生活當中隨處可見的情感移置形式。大多數情況下,移情通常依據「相似」或者「補償」法則,尋找能夠喚起當事人類似情感體驗的對象,即:在自己當下所處的現實生活中尋找過去親人的替身。

電影《色戒》的諸多角色中,對王佳之而言,鄺漁民和易先生是兩個重要的人物。然而,由於這兩個人截然不同的人格特徵,則分別代表了兩個對立的父親原型:鄺漁民——代表民族正義,充滿活力,是一個保護者。因為就從象徵意義上說,家國天下!「家」與「國」是具有高度關聯的事物,是具有一致性的概念,因此,護國就是護家,救國如同救家。而漢奸易先生——代表民族背叛,陰冷憂郁,是一個拋棄者和背叛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鄺漁民在一開始就成為王佳之「理想化的父親」角色,而易先生則是王佳之的「現實父親」或「壞父親」的一個不折不扣的替身。

「理想化」通常是指當事人主觀地將對方看成資源豐富、能力突出、心理以及其他各種品質優越的「好的客體」的過程,從而使自己處於關系幻想之中,以補償或抵消那個「壞的客體」對當事人的傷害。理想化是緩解心靈痛苦的一劑良葯!來香港途中,王佳之已經被大學生們的愛國激情所感染,鄺漁民的表現是充滿活力和激情,有愛國熱情、敢於作為、年輕帥氣、意氣風發。這正是王佳之心目中理想的情感投注對象。然而,這個一直被王佳之愛慕也同時愛戀著王佳之的男人,又是如何對待她的呢?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它們之間的這樣一段感情又發生著怎樣的轉變,以致於失落為一出「色相被利用」和「被再度遺棄」的情感悲劇的呢?

開始,在香港的時候,王佳之在眾同學的策劃下,以「麥太太」的身份去接近易先生,勾引易先生,取信易先生,進而尋找機會讓大家有機會刺殺易先生,佳之必須開展「美人計」來實施這個計劃。以「易太太」身份出現的王佳之,為了不暴露自己是個處女和沒有性經驗,在預計易先生將和她約會的前一天晚上,在幾位男生中選擇一位「有經驗者」和她發生性行為。注意,這不是由王佳之自己選擇的,而是被這個「大家庭」的其他成員商定的,王佳之只是一個「執行決議」的「棋子」角色,她幾乎沒有選擇的餘地。更重要的是,她深愛的鄺漁民(不管出於什麼原因)卻充當了一個「逃避者」和「遺棄者」的角色,王佳之為了所謂的「革命信仰」而「獻身」,然而,那個和他發生第一次性關系卻不是鄺漁民。

三年後在上海,當她已經成為「易先生的情人」之後,鄺漁民卻滿懷愧疚地主動親吻了王佳之,影片中王佳之面對這個有些突然的舉動,懷著一分責備和九分的傷感說:「三年前,你是可以的,為什麼不?」。到這里,我們在佳之臉上已經看不到愛的期盼,剩下的只有徹底的失落和殘留於心的被遺棄的悲哀,還有一絲冷漠和無聲的抗議。其實,從三年前的那一天起,滄海桑田,愛已不再!我的一位從事精神分析的朋友在看完《色戒》後無不風趣地對我說:「你知道嗎?如果王佳之沒有死,我真有些擔心!我擔心的不是別的,就是鄺漁民會成為王佳之的下一個色誘並謀殺的對象!」我想這似乎並非無聊的戲言。

站在女主角王佳之的角度說,盡管鄺漁民對她仍有一份愛的感覺,但她卻有理由相信,鄺漁民從一開始對自己的感情,除了革命需要就是革命情誼,這就是《色戒》這部影片極具諷刺意味的地方——把革命需要和情感需要對立起來(這也是《色戒》最容易引發爭議並刺激國人愛國之心的地方)。對於愛情而言,鄺漁民不僅是一位極不真實、極不坦誠、極不勇敢、極不負責的遺棄者,而且還是一個將這個缺少關愛和缺少保護的弱女子推倒了更為危險的境地的策劃者,一個虛偽透頂的利用者。因此,鄺漁民三年後的愧疚之吻,自然無法喚回王佳之失落的愛和冰冷的心。

藝術的本質特徵之一,是在荒誕中表現人性的真實,在偶然中揭示人性的必然。隨著故事情節的發展,我們似乎不能迴避另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這樣一個已經遍體鱗傷的弱女子王佳之,為什麼還要繼續去充當「色情間諜」,並義無反顧地執行刺殺易先生的革命指令呢?易先生對於王佳之而言,究竟具有怎樣的意義?

三,王佳之的色誘之旅——從對立到融合!人性之愛可以戰勝「失父」之恨嗎?

關於易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影片並沒有對這個角色的背景資料進行具體的介紹,我們只知道,他是一個漢奸,一個更大的漢奸賣國者的幫凶,一個在日佔區上海灘的有身份有地位有生殺權的中年男人,一個做過許多對不起國家和民族的壞人。如果我們仔細留意影片中關於易先生的間接資料就會知道,他還是一個傷害女人的人,因為他曾殺害了別人的老婆,顯然,關於這一點,與他「漢奸」的特殊職業身份,也許並沒有必然的邏輯聯系。這些零零碎碎的資料清楚地表明,他是一個「家國」的背叛者,一個遺棄了自己的「國家」和「人民」而為外國人賣命的人,一個除了自己的老婆和情人可能還有其他女人的男人。如果我們把易先生的這些個人資料依據「意義相似」原則與王佳之的父親做一對比,就會發現原來是多麼驚人的一致。

王佳之的父親:一個背離了自己祖國生活在異國他鄉的人,一個客觀上拋棄了對自己的女兒的監護、保護和關愛的人,一個除了自己的女兒還有其他女人的人,一個可能因自身的某種原因導致自己的妻子過早去世的人,一個大致上與易先生年齡相當的人,也許(有可能)還是一個神情憂郁焦慮的人,上述特徵與易先生的心理角色是高度一致的。因此不能理解,王佳之義無反顧地完成「暗殺易先生」的任務,是出於內心深處對父親的怨恨,「怨恨」是唯一的心理動因。只不過這個要暗殺的人不是真正的父親,而是父親的替身。

不過,當王佳之真正接近了易先生,當易先生更多地放下防禦的面具,並以柔情和感性的愛去面對佳之時,當易先生內心痛苦更多地溢於言表時,佳之則為之感動。

易先生是活得很累的,當佳之唱小曲的時候,流淚,兩次流淚……音樂往往能很好地突破一個人的防禦而進入無意識層面,進入一個人溫暖和真實的情感層面。一開始,易先生在和佳之的性愛過程,滿足的是「緩解焦慮」的需要,而且參雜「怨恨與對立」的成分,性關系表現為「施虐與受虐」的暴力特徵。「性」對於易先生來說或許僅僅就是滿足「解除壓力和焦慮」的需要。漫漫地,他和年輕美麗性感的佳之在性行為中找到了他所需要的而在婚姻生活中又無法體驗到的存在感和價值感後,年輕的佳之猶如一道清新純凈的風,極大地補償了易先生「太太整日沉醉在麻將和攀比首飾穿著」的婚姻缺陷。愛情,這是易先生能卸下防禦、刻板、謹慎、狠毒、虛偽、自保和焦慮的情感根源。

影片中王佳之對易先生的感情,經歷了一個「由恨到愛,由怨恨到憐愛,由對立到融合,由依戀到救助」的過程,這個過程通過三段性愛片斷,得到了很好的闡釋。在易先生出差南京,而後回到上海,與佳之的一場性愛激情戲中,雙方有過這樣的對話:

王佳之:「我恨你!你知道我每分鍾都在恨你,你走的這幾天,一句話都沒有!」

易先生:「我現在已經回來了,你還恨嗎?」(做愛)

王佳之:「不恨了!」

易先生:「還回香港嗎?不是說要回去?」

王佳之:(不確定)「我要回去……」

這種因分離而生怨恨,因回歸而達成諒解,揭示了父女之愛的心理內涵,也為王佳之內心情感的轉變埋下了伏筆。因為王佳之不僅感受到了易先生對她的關愛,而且在這種富有激情的慾望滿足中,雙方都找到了曾經失落的價值——這是對失去父親的創傷體驗的補償。王佳之的情感角色要求自己必須對自己的存在感保持尊重,這是她能夠進入易先生情感世界的動力。否則,她會在刻意扮演的「色情間諜」角色里產生自我體驗上的混亂。

從象徵意義上說,王佳之對易先生的情感可謂愛恨交加。恨,是因為他是一個漢奸,一個背叛者,一個「家——國」的遺棄者,這里對應的是現實中佳之父親對女兒的遺棄;愛,是因為他是一個能夠給予「父親般」關愛的男人,一個在情感世界中讓她感受到存在感和價值感的男人,一個能夠讓她從壓抑和幻想中回歸現實和滿足的男人。

2. 《色戒》好看

張愛玲的小說盡管也是同一個故事,但敘事角度與電影的差異是很大的。王佳芝在書中是絕對的主角,簡單的情結與形形色色的人物,包括易先生,都是圍繞著王佳芝的個人悲劇來展開的。盡管故事的背景是抗日,但這個故事卻可說是完全脫離了抗日的大背景的,它可以被放到任何一個歷史時代去加以改編,講述王佳芝作為女人在理智與情感當中的掙扎。性愛對於王佳芝只是豐滿情感強烈程度的注腳,強烈到在任務的最緊要關頭能夠為了感情「什麼都顧不上了」。在這樣的寫作目的下,性愛的細節並沒有必要被細致刻畫出來,用「洗了個熱水澡」一句傳神就足夠了。而書中的易先生,從頭至尾對待王佳芝的感情都稱不上是愛,那僅僅是一種感動,是一種人生得一紅顏知己的得意,並沒有愛情。王佳芝磨劍十年,功虧一簣,為的卻只是那一瞬間的感動,為的是一種連愛情都算不上的不平等情感,著實可憐可悲。張愛玲表面是依據鄭萍茹刺丁的事跡杜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實質上是從某個側面來刻畫她自己所體會到的一種強烈掙扎——明知不可,但放不下,掙不脫,泥沼沉陷,無從遁逃。與其說張愛玲的《色。戒》在為漢奸開脫,不如說張是在替自己開脫,替自己分析在男女關系這場戰爭中,她為什麼輸得那麼徹底。

3. 小說的男主角叫陸野女主角叫顏笑笑這個小說叫什麼名字

色戒(珈藍八神的小說)

熱點內容
免費的完整小說 發布:2024-06-26 07:55:18 瀏覽:79
大紅大紫都市之兵王小說 發布:2024-06-26 07:54:32 瀏覽:410
好看的男扮女裝校園小說 發布:2024-06-26 07:41:50 瀏覽:734
主角姓張的都市小說黑道小說 發布:2024-06-26 07:27:15 瀏覽:407
好看的純情現代小說 發布:2024-06-26 07:18:12 瀏覽:871
小說繁華免費閱讀全文 發布:2024-06-26 07:17:41 瀏覽:24
汐奚全部小說哪本好看 發布:2024-06-26 07:16:24 瀏覽:579
超好看的捉鬼後宮小說 發布:2024-06-26 07:12:37 瀏覽:487
高甜小說推薦雙男主受重生 發布:2024-06-26 06:46:45 瀏覽:350
林黛玉好看小說 發布:2024-06-26 06:41:32 瀏覽:456